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24|回复: 4

第五期临屏赛点评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3 06: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号作品  《蓝》  一笑

属于海
为何
没有海的狂野
而总是躺在
月光下
静静地散发着你的

深深浅浅中
你用温柔抚慰
秋梦春思


属于天
为何
没有天的诡异
而总是牵着时空的手
悠悠行走在
星与云之间
用你的纯
过滤
春雨秋霜
你分明是

你的深邃
包容了尘世的喧嚣与
轻狂
你分明是

你的空灵
淡化了生命的沉重与
忧伤
哦  蓝
岁月因你的溶入
流淌出无尽的交响
时光因你的渗入
谱写出轻柔的诗章
而生命
和着岁月的交响
伴着时光的诗章
在你的臂弯
超然


    “蓝”是诗唯一的原色,大凡中外诗人在超然之时都歌颂过“蓝”。从一笑的《蓝》中我们就能感觉到这一点,开始两段诗人用歌颂自然的方式进行了铺垫,其笔调深情而优美,首先给读者以纯净的语言享受,到了末尾笔锋一转,以朗诵诗的形式把蓝和诗凝结起来,起到点睛作用。

    总之诗人在写这首诗,是动情的,其节奏把握的也比较到位,虽然没有大量使用华丽的辞藻,但通读下来依然宁静优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3 06: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pre]5号作品  天堂  火柴天堂

死亡
我选择在海子的麦地
适时而纯洁的死亡

在死亡的路上
我触摸到火光     温暖
太阳也给我陪葬

通过雨的生命的节奏
我和太阳密谈:
我死亡时麦子的流浪
便是海子安息的天堂


   大凡中国诗人提到海子都会联想到死亡,那么海子是死亡的偶像呢,还是死亡是海子的天堂,我很茫然!
    火柴天堂的这首《天堂》无疑是温暖而明亮的,可无论是祭奠亡魂,还是告示生灵,读起来都会让人感到难以言状的酸楚,这也许就是诗歌本身的感染力。
    这首诗着笔虽然平淡,但意境勾画深刻,语言内在的渗透力也很强,诗人用一种平静支撑起了隐隐的震撼。
    读这类诗要静静地感受他的后发力。
[/p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3 06: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pre]3号作品  穿越    寒烟

萧然之夜带来
幽暗的风
吹向沉睡的窗棂

秋蝉赶在冬至前
惊醒月影
星空却落下透明的珠泪

谁的叹息 正在穿过
棱镜的天空
是否抵达 另一座星宫的前门


    如果诗人不见怪的话,我首先把这首诗歌规划到现代版的宋词类,这是一首短诗,其笔调主要在于勾勒一种深邃的意境,当然语言肯定是唯美的,但就在我们享受这种空灵的唯美时心会自然随之而动,这样诗人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任何时候我都是带着敬慕的心境来欣赏这类诗的。
[/p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3 06: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pre]1号作品 赶海的人   卧听苍松画黄土


被沧海摇的好累的一个黑影
用梦拴自己在一隅
用时间的梭织成一席网
除了网 一切浓得再不能那样蓝

唾液网成故乡的月色
触角伸成一棵故乡的老榕树
他携着那一架网
向着自己的呼吸走去
一点星光在很远很远
牵着蓝的海寻望
当秋天的风
把叶子拽满一岸
他不知织向东 还是织向西


    读诗首先应该了解诗人,在这方面我做的不够,黄土老师的诗以前读过一些,但毕竟不那么深刻。
    这是一首张力极强的诗,如果不读标题,你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悟出他深刻的隐寓,但诗人毕竟用标题点睛了。那么我就顺着赶海人的影子走过,深蓝色的一张梦网,包罗的所有的意境,隐含了主人翁的追求和困惑,没有深沉的感叹,也没有激烈的碰撞,不愠不火,平淡宁静。
    也许只有诗才能表达出的如此模糊的人生。
[/p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3 06: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pre]4号作品  

离开黑夜  冷冷清秋

一些杂乱无章,尖锐地
呈现次序。在幻觉里迷失
漏下的月光,打湿外衣
听见静谧的呼吸悄然走过

蜷在情节深处
像一只被遗忘的虫子
纵横交错里,编织黎明
期待如丝,怎么才能承受
一滴清露的造访

拖着错误的尾巴离开黑夜
身后的脚印参差不齐
如何在萧条的季节出走
寻找一条通往太阳的路口


    清秋老师遣词的功力是极强的,有功力的诗人必然会自然而然的流露一种统帅的思想,其语言也会产生号召力。她的诗做到了,而且是非常机巧,从不张扬。
    勾画深邃的意境是诗人的拿手好戏,在其众多佳作中都有体现,这首自然也不例外.第一节采用拟人化的写法,首先用月来旁敲黑夜,寓动于静,寓静于动;从第二节便露出一丝光亮,无论露珠还是黎明,诗人流露了黑夜"承受"能力的一种担心,读到这里我想诗人一定不是为诗而诗,而是期待与惧怕光明的一种矛盾心里的体现;到了第三节豁然开朗,笔锋直接从黑夜转向光明,而且不拖泥带水,直指太阳,读到这里我们的心情自然也会产生一些灿烂的味道。
    《离开黑夜》是一种想往,更是一种召唤,但愿我们能从这首诗中找到“通往太阳的路口”。
    顺便提一句,柔中带刚是诗人的风格的另一面,有机会的话,请大家读一下清秋老师的新作《昼是夜的封面》,也许更典型一些。
[/pr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5-10 23:56 , Processed in 0.09098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