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4|回复: 0

《看图题联》的赏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7 20: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看图题联》的赏析[赏析引言]:《看图题联》是成联练笔的常见形式,相当于古人即景联句、应景题句。记得《红楼梦》第五十回,有“芦雪庭即景联句”;第七十六回有“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的描述。那么,联友在《看图题联》的成联创作中,需要把握那些重点要素与关键环节呢?我个人认为有四点:第一、看图把握主题。《看图题联》首先要求联友要把握图的本质内容,确立自己对图景所表现主题的认识。只有对主题的认识确定了,作者才能有针对性地、准确地组织好自己的联句;第二、针对画面,合理联想,挖掘和丰富主题。一幅图所呈现的画面是静止的、固定的,但在不同的阅读者眼里,对图的理解与感悟是活的,它所表现的内涵是有差别的,因此,对画面没有表达的或画外的启示与感悟,允许有合理的联想与丰富的想象,但这些联想要合理,想象也要恰如其分,在有限的图景约束中发挥最大的想象力;第三、要有优美、准确与锤炼的文字表现力。成联的创作好处在于对文字的要求不象应对联那样受出句的制约。成联的句式可以多种多样,这就为创作者提供了一定的施展空间,但是成联对语言、文字的表达同样要求优美、准确和锤炼,更要求前后句之间的连贯、上下联之间的关联。第四、提升主题,有所感悟与启迪。一幅图景,在众人眼里可能表现出千姿百态的意想,如何把自己的感悟提升到一定高度与深度,让大家都能从你的感悟中得到启发,这才是判断成联创作成功与否的关键。

以下是引用西门望雪在2008-1-11 21:44:00的发言:

几瓣寒香归雪后

三千寂寞向谁家

千堆雪赏析:

上联应景,紧扣图景,抓住了题图的主题。“几瓣”扣图,观察很仔细,“寒香”是梅花的重要要特征,记得黄庭坚在《次韵中玉早梅》诗中有:“折得寒香不露机,小穸斜日两三枝”句。下联在应景中发挥了作者自己的想象和情绪,“三千寂寞”非常耐品,“三千”不是具体的数量指代,而是泛指,与上联的“几瓣”形成鲜明对照,“寂寞”也是梅花的高格之一。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有:“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句。总之,本联全句围绕题图,不着梅花一字,而达到咏梅的艺术效果,很干净利索。是上乘之作。

以下是引用苏三在2008-1-11 23:03:00的发言:

莹莹雪润春思浅

寂寂风题冰蕊娇

千堆雪赏析:

上联从“莹莹雪”景中联想到“春思浅”,这个是合理的联想。记得清?普荷在题梅诗中有:“雪深春尚浅,一半到家开”的诗句。如果说上联突出的是雪景,那么下联着重写梅了。“冰蕊娇”是梅花的形态,元?元淮在《立春日赏红梅之作》中有:“应是化工嫌粉瘦,故将颜色助花娇”的诗句。综观全联,有两处值得斟酌:其一是在酌字上,上联的“春思”与下联的“风题”都值得推敲,尤其是下联的“风题”超出了应景的合理联想范围,且与主题无助;其二是整幅对联的立意与格调未见精神,感觉匆忙了些。

以下是引用秋池钓手在2008-1-11 23:07:00的发言:

敢以寒香凌雪色;

不将瘦骨媚东风。






千堆雪赏析:

这一联集中赞许了梅花的“凌寒”气节与“傲骨”精神。在组句上,作者用“敢??????凌”和“不??????媚”的反衬句式来加重语气。上联的“寒香”与下联的“瘦骨”都是梅花的主要特质,上联扣图紧密、下联联想合理,全联与陆游的《梅花绝句》:“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的主旨高度稳合。写出了梅花的精神与品质。




以下是引用野鹤轩主在2008-1-11 23:11:00的发言:

冷艳天姿偏爱雪

嶙峋傲骨独迎春

千堆雪赏析:

这也是一幅赞美梅花的成联。“冷艳”是梅花的“天姿”,其“冷”何来?“爱雪”也,上联关联很紧密,也扣了画面;“傲骨”是梅花的“品格”,梅花号称“东风第一枝”,“迎春”是梅花的季节特征所赋予的。南朝?谢燮在《早梅》诗中有:“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的诗句。

如果要鸡蛋里寻骨头的话,本联熟字过多,没有写出新意,其格调不符合老乡的才情,可以写得更好一些的。

以下是引用红绳在2008-1-12 11:42:00的发言:

红妆素裹

玉质冰心

千堆雪简评:

这一联非常简洁、利落。短短8个字,很恰如其分的紧扣了图景。且句中自对、上下工对都很到位,也概括与总结了本图的主题和立意。唯一遗憾的是都是化用成句,没有新的联想与自己的感悟。

以下是引用沧海航标在2008-1-12 13:02:00的发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千堆雪简析:

这一联应景居多,上联“玉龙”喻雪、下联“傲骨”写梅。可圈的是“一剪红”很生动贴切,遗憾的是“千山白”超出了本图的视觉范围,这样的联想是允许的,但扣图不紧密。在引言中我也说了,题图要有合理的联想,但合理的联想是为挖掘和丰富主题服务的。如何判断其“合理性”呢?我认为一是扣图、扣题,尽量从普遍性中抓典型特征;二是提升立意,为主题服务。本联的“千山白”,从联想的角度分析是肯定存在的,但这种普遍存在的画外联想,对提升主题、服务主题作用不明显,故可另着笔墨。



以下是引用野鹤轩主在2008-1-11 23:11:00的发言:

冷艳天姿偏爱雪

嶙峋傲骨独迎春

千堆雪赏析:

这也是一幅赞美梅花的成联。“冷艳”是梅花的“天姿”,其“冷”何来?“爱雪”也,上联关联很紧密,也扣了画面;“傲骨”是梅花的“品格”,梅花号称“东风第一枝”,“迎春”是梅花的季节特征所赋予的。南朝?谢燮在《早梅》诗中有:“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的诗句。

如果要鸡蛋里寻骨头的话,本联熟字过多,没有写出新意,其格调不符合老乡的才情,可以写得更好一些的。

以下是引用红绳在2008-1-12 11:42:00的发言:

红妆素裹

玉质冰心

千堆雪简评:

这一联非常简洁、利落。短短8个字,很恰如其分的紧扣了图景。且句中自对、上下工对都很到位,也概括与总结了本图的主题和立意。唯一遗憾的是都是化用成句,没有新的联想与自己的感悟。

以下是引用沧海航标在2008-1-12 13:02:00的发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千堆雪简析:

这一联应景居多,上联“玉龙”喻雪、下联“傲骨”写梅。可圈的是“一剪红”很生动贴切,遗憾的是“千山白”超出了本图的视觉范围,这样的联想是允许的,但扣图不紧密。在引言中我也说了,题图要有合理的联想,但合理的联想是为挖掘和丰富主题服务的。如何判断其“合理性”呢?我认为一是扣图、扣题,尽量从普遍性中抓典型特征;二是提升立意,为主题服务。本联的“千山白”,从联想的角度分析是肯定存在的,但这种普遍存在的画外联想,对提升主题、服务主题作用不明显,故可另着笔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5-3 13:39 , Processed in 0.13654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