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1|回复: 2

联序集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7 20:3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齐笠农《对联艺术》序言
《对联艺术》序





齐笠农先生《对联艺术》即将由诗联文化出版社印行,余因工作之便得以先睹为快,通览全书,感到作者由诗入联,以诗论联,见解独到,行文洒脱。其论声韵对仗诸章,使初学易于上手,其论造句练笔诸章,虽深于此道者,读之亦会有所裨益。





齐笠农先生是湖南宁乡一位很有影响的诗人,曾有《工余吟稿》行世,其为诗合时切事,平中见奇,颇有古人风神,于诗词一道甚有心得。作者挟深厚的文史学养及诗词功底,钟情于对联创作并转入对联理论的探讨,可谓起点高,取法上,其探骊得珠,收获颇丰,原在情理之中。





众所周知,对联艺术与中国传统诗歌的关系十分密切,晚清至民国的一些对联论著中,不少人认为对联基本上属于诗的变体,是从诗衍化而来。郭立志《曾文正公联语辑录序》中说:“联语亦诗余也。”《辞海》“楹联”条目中说:“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春节贴在门上的叫‘春联’。字数多寡无定规,但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是诗词形式的演变。”虽然也有人认为对联与辞赋一样具有半诗半文的属性,但相比之下,认为对联属性是诗的看法还是占据了主流。





对联属性判定的重要性,在于这一定位直接决定了对联格律的宽严,如果对联是半诗半文的性质,则其形式要求当在一种可宽可严的状态,而如果对联属于诗的性质,特别是格律诗词的性质,则无疑应该有着一套与诗词格律相匹配的形式要求。由此也可以得出,“联律”不会比诗词格律更为严格,对联的形式要求要么可以照搬诗词格律,要么比诗律更为宽松。这里所说的宽与严,应是两个类似同心圆的结构,一个起码的要求是任何“联律”应该完全涵盖诗律,即合乎联律者未必全合诗律,而合乎诗律者必然合乎联律。





齐笠农先生是从治诗学而入联学,自然承袭了前人以联为诗的主流观点,本书论及对联的形式要求,便基本上全盘移植了诗词格律。虽然“对联是从律诗颌颈两联衍化而来”的观点在联界还存在着争论,但作者在这样一本对联知识普及读物中借鉴诗词格律来构建“联律”,在我看来至少还有以下两点好处:一是对于初学者从严要求,利于他们在入门阶段在对联的形式要求上打下比较坚实的基础,以便于在更高阶段的创作中“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二是用诗界所熟悉的格律要求及其术语来论联,利于更多的诗词爱好者向对联创作延伸。而对于古今对联创作中实际存在的与诗词格律不尽相符合的情况,作者也已“非律句联”、“拗体”等方式给予了认可,所以本书对于对联形式方面的要求还是比较允当的。





齐笠农先生论联,并未仅仅停留在简单的形式要求上,而是从诗歌创作的高度,结合对联艺术自身的特点,从“情与景”到“炼句锤字”,从“把握灵感”到“关于脱俗” ,全方位揭示了对联创作的艺术规律,这在当今关于对联的专门论著中是不多见的。最后,本书还对联语的书写、题款、钤印及装裱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在很大程度上会丰富读者对于对联艺术的认知,便于全面把握对联文化的内涵及全貌,相信读者仔细研读后,会从中获益匪浅。





应齐先生之请,聊缀数语于卷首,以伸愚见,是为序。










                                         刘太品





                                  2007年11月1日于京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20: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2006佳联三百副》序

对联的文学性与文学类对联

??《2006佳联三百副》序

如同三原色可以组合成五光十色的七彩世界一样,我们若用还原法来解构表象纷繁的对联文化现象,可以得出文学性、实用性与谐巧性这三个最基本的层面,也即对联的三种本质属性。只有从这种三元论的视角,才有可能全面把握对联文化的整体面貌与内部结构,若仅从其中一元或者二元的角度分析问题,必会得出偏颇的结论。如 “对联本身是一种游戏,以此娱乐而已”的观点,是仅从谐巧性出发的结果,“联语,小道也,然社会应酬,文人雅士都用之,其声价亦高于一般礼品百倍”的观点,是仅从实用性出发的结果,“对联是诗中之诗”的观点,则是仅从文学性出发的结果。梁章钜《楹联丛话》的基本观点是立足于对联的文学性兼及实用性,而一些现代学者视对联为“俗文学”或“民间文学”的观点,则是主要针对了对联的实用性与谐巧性。

单从文化的角度来讲,对联的三种特性之间似乎应是等价的,但联系到我们的文化传统及现实的价值取向,从文艺学和美学的角度来审视这些特性,对联文学性的地位便马上被凸现了出来:文学性强的对联无疑占据了对联文化的高端、体现了对联艺术的精粹。这里所谓的文学,主要指狭义的纯文学概念,这种文学性的对联,是用“音乐性、形象性、含蓄性与情感性”的语言,通过“题材的选炼、主题的开掘、意境的营造、结构的安排和语言的修饰”等过程,达到了一定“思想性、艺术性”高度的文学作品,这样的作品传承了中华诗歌的风雅传统,是真正的语言艺术。

当我们用这种三元论的观点去审视浩如烟海的古今对联作品时,我们会并不满足于把一些联语称为“文学性强的对联”,而是有足够的理由从对联分类学上把一类对联称之为“文学类对联”,并以此与“实用类对联”和“谐巧类对联”三足鼎立。现代文艺学所归纳出的文学功能,不外抒情、写景、说理、叙事等,对联除了因自身体制上的先天缺陷不适宜于叙事之外,在抒情、写景、说理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传统的对联分类中,述志联、格言联、哲理联对应“说理”,名胜联对联“写景”,自题联、题赠联、感怀联等相对应“抒情”。文学类对联虽然有时也会有实用的功能或谐巧的成份,但文学性无疑是它们的主要属性。与此同理,文学类对联之外的实用类对联和谐巧性对联,虽然它们的主要属性是实用或谐巧,但绝对不表示它们不具有文学的属性,比如有些实用类对联??如高手所撰的挽联??往往有着极强的文学性。

理论与创作总会交互影响:当代联学理论中,对联批评与对联鉴赏是相对薄弱的版块,而关于突出对联文学性的声音,长久以来一直淹没于“平平仄仄”的低层面论争之中;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对联创作中直白的口号大行其道,枯燥的概念稳居主流。

可喜的是,近几年来对联创作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以网络联手为代表的联界“新生代”更是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作者正意识到“力避俗套”与“务去陈言”的重要性,丰富对联表现手段和开拓对联意境的尝试使得不少无愧于古人的优秀联作不断涌现。对联文化在其低端继续保持大众化的同时,高端必须回归到文学性的大道之上。

为了展现过去一年的对联创作成果,推出精品,引导创作,我们从新出版的《中国对联作品集》(2006年卷)中选取了三百副佳联,略加点评后集为一册,奉献给广大联友。本书的编辑得到了正在病榻上的马萧萧先生的关心支持,常江先生通审了全部文稿,金锐担负了大部分的选稿与点评工作。点评工作交叉进行,以避免自评自己作品。

本书的选联与2006年度中国对联创作奖的结果大致相符,因时间仓促,选稿与点评或有不当之处,欢迎联友指正。若能得到大家的支持与肯定,这顶工作会逐年度进行下去。

                                                                                                    刘太品

                                                                                               2007年12月8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17 20:3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集句成联

    集句联是一些名胜古迹联中的一大特色。江苏扬州平山堂有一绝妙的集句联,匠心独运,妙趣无穷。其联云:

  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

  此联系伊秉绶集宋代文学家范仲淹、欧阳修、王禹?、苏轼四名家名篇之佳句而撰成的。上联中“衔远山,吞长江”,出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出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下联中的“送夕阳,迎素月”,出自王禹?的《黄冈竹楼记》:“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出自苏轼的《放鹤亭记》:“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这副荟萃宋代四名家杰作佳句而撰成的妙联,形象生动地勾画出了一个夕阳晚照、幽雅清隽的胜境,动静兼备,情景交融,实是我国名胜古迹浩如烟海题联中的上乘之作。

  广东惠州西湖晴雨亭也有一副集句联:

  好雨好山兼好客;

  宜烟宜雨复宜晴。

  对联中两句均集自唐诗,既切合亭名,又适宜于描绘亭榭风光。有些集句联,不是完全集自原句,而是带有借意性质。有人撰江西省九江瑟瑟亭联:

  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夜雨;

  荻花瑟瑟,魂销明月绕船时。

  上联采自唐代元稹诗句中词意,概括诗人听到白居易被贬谪时的心情;下联采自白居易《瑟瑟行》诗句中的词意,描述白居易送客浔阳江头听得瑟瑟声那时的景象。而九江的瑟瑟亭正是后人为追记此古迹而建,自然显得贴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5-3 12:35 , Processed in 0.11180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