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5-3 09: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1.野百合Liliumbrownii F.E.Brown ex Miellez 百合科
鳞茎球形,直径2-4.5cm;鳞片披针形,无节,白色。茎高0.7-2m,有的有紫色条纹,有的下部有小乳头状突起。叶散生,通常自下向上渐小,披针形、窄披针形至条形,长7-10cm,宽(0.6-)1-2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具5-7脉,全缘,两面无毛。花单生或几朵排成近伞形;花喇叭形,有香气,乳白色,外面稍带紫色,无斑点,向外张开或先端外弯而不卷,长13-18cm;蜜腺两边具小乳头状突起;雄蕊向上弯,花丝长10-13cm,中部以下密被柔毛,少有具稀疏的毛或无毛;子房圆柱形,长3.2-3.6cm,花柱长8.5-11cm,柱头3裂。蒴果矩圆形,长4.5-6cm,宽约3.5cm。花期5-6月,果期9-10月。
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河南、陕西、甘肃。产于湖北宣恩、鹤峰、建始、巴东、韩归、宜昌、五峰、长阳、兴山、神农架、房县、十堰、竹溪、南漳、谷城、襄阳、宜都、咸宁、通山、通城。生长于海拔300-2300m山坡、林缘、沟谷、路旁、岩缝中。
2.百合Lilium brownii F.E.Brown var.viridulum Baker 百合科
【地方名】菜百合、蒜脑薯、山百合、山蒜
此变种与野百合相近,区别在于叶倒披针形至倒卵形。分布于贵州| 、湖南、江西、安徽、浙江;可南、陕西、甘肃、山西、河北。产于湖北来凤、宣恩、十堰、通山、英山、罗田。生长于海拔2000m以下山坡林下、灌草丛中、沟边、村旁,也有栽培。
3.条叶百合Liliumcα llosumSieb.et Zucc. 百合科
鳞茎小,扁球形,高2cm,直径1.5-2.5cmj 鳞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2cm,宽6-12mm,白色。茎高50-90cm,无毛。叶散生,条形,长6-10cm,宽3-5mm,有3条脉,无毛,边缘有小乳头状突起。花单生或少有数朵排成总状花序;花下垂;花被片倒披针状匙形,长3-4cm,宽4-6mm,中部以上反卷,红色或淡红色,几无斑点,蜜腺两边有稀疏的小乳头状突起;花丝长2-2.5cm,无毛,花药长7mm;子房圆柱形,长1-2cm,宽1-2mm;花柱短于子房,柱头膨大3裂。蒴果狭矩圆形,长约2.5cm,宽6-7mm。花期7-8月,果期8-9月。
分布于广东、安徽、江苏、浙江、台湾、河南、辽宁、吉林、黑龙江。产于湖北恩施、巴东、随川、应山、漏水、英山、罗田、麻城。生长于海拔800m以下山坡或溪边草丛中。
4.渥丹Lìliumconcolor Salisb. 百合科
【地方名】 山丹、百合、雷百合。
鳞茎卵球形,高2-3.5cm,直径2-3.5cm;鳞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2.5(-3.5)cm,宽1-1.5(-3)cm,白色,鳞茎土方茎上有根。茎高30-50cm,少数近基部带紫色,有小乳头状突起。叶散生,条形,长3.5-7cm,宽3-6mm,脉3-7条,边缘有小乳头状突起,两面无毛。花1-5朵排成近伞形或总状花序:花直立,星状开展,深红色,无斑点,有光泽:花被片矩圆状披针形,长2.2-4cm,宽4-7mm,蜜腺两边具乳头状突起;雄莓向中心靠拢:花丝长1.8-2cm,无毛;子房圆柱形,长1-1.2crn ,宽2.5-3mm;花柱稍短于子房,柱头稍膨大。蒴果矩圆形,长3-3.5cm,宽约2-2.2cm。花期6-7月,果期8-9月。
分布于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河北、吉林。产于湖北韩归、五峰、长阳、兴山、神农架、竹山、竹溪、保康、当阳、钟祥、天门、松滋、j戎宁、英山、罗田。生长于海拔1200m以下山坡草地、灌丛中。
5.宝兴百合Liliumduchartrei Franch. 百合科
鳞茎卵圆形,高1.5-3cm,宽1.5-4cm,具走茎;鳞片卵形至宽披针形,长1-2cm,宽0.5-1.8cm,白色。茎高50-85cm,有淡紫色条纹。叶散生,披针形至矩困状披针形,长4.5-5cm,宽约lcm,两面无毛,具3-5脉,有的边缘有乳头状突起。花单生或数朵排成总状花序或近伞房花序、伞形总状花序:花下垂,有香味,白色或粉红色,有紫色斑点:花被片反卷,长4.5-6cm,宽1.2-1.4cm,蜜腺两边有乳头状突起;花丝长3.5cm,无毛,花药窄矩圆形,长约1cm,黄色;子房圆柱形,长1.2cm,宽1.5-3mm;花柱长为子房的2倍或更长,柱头膨大。蒴果椭圆形,长2.5-3cm,宽约2.2cm。
花期7月,果期9月。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甘肃。产于湖北西南部(宣恩)。生长于海拔约2000m山地草丛中、林缘或灌丛中。
6.绿花百合Liliumfargesii Franch. 百合科
鳞茎卵形,高2cm,直径1.5cm;鳞片披针形,长1.5-2cm,宽约6mm,白色。茎高20-70cm,粗2-4mm,具小乳头状突起。叶散生,条形,生于中上部,长10-14cm,宽2.5-5mm,先端渐尖,边缘反卷,两面无毛。花单生或数朵排成总状花序;花下垂,绿白色,有稠密的紫褐色斑点;花被片披针形,长3-3.5cm,宽7-10mm,反卷,蜜腺两边有鸡冠状突起;花丝长2-2.2cm,无毛,花药长矩圆形,长7-9mm,宽2mm,橙黄色;子房圆柱形,长1-1.5cm,宽2mm;花柱长1.2-1.5cm,柱头稍膨大,3裂。蒴果矩圆形,长2cm,宽1.5cm。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分布于云南、四川、陕西。产于湖北咸丰、鹤峰、恩施、建始、巴东、五峰、长阳、兴山、神农架、保康、罗田、红安。生长于海拔1000-2800m山坡林下、林缘草丛中。
7.湖北百合Liliumhenryi Baker 百合科
鳞茎近球形,高5cm,直径2cm;鳞片矩圆形,先端尖,长3.5时4.5cm,宽1.4-1.6cm,白色。茎高100-200cm,具紫色条纹,无毛。叶两型,中、下部的矩困状披针形,长7.5-15cm,宽2-2.7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有3-5条脉,两面无毛,全缘,柄长约5mm;上部的卵圆形,长2-4cm,宽1.5时2.5cm,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无柄。总状花序具2-12朵花;每一花梗常具两朵花;花被片披针形,反卷,橙色,具稀疏的黑色斑点,长5-7cm,宽达2cm,全缘,蜜腺两边具多数流苏状突起;雄蕊四面张开,花丝钻状,长4-4.5cm,无毛,花药深桔红色;子房近圆柱形,长1.5cm;花柱长5cm,柱头稍膨大自3裂。蒴果矩圆形,长4-4.5cm,宽约3.5cm,褐色。
分布于贵州、湖南、江西。产于湖北宣恩、咸丰、恩施、利川、建始、神农架。生长于海拔600-1700m山坡草丛或灌丛中。
8.卷丹LiliumlancifoliumThunb. 百合科
鳞茎近宽球形,高约3.5cm,直径4-8cm;鳞片宽卵形,长2.5-3cm,宽1.4-2.5cm,白色。茎高0.8-1.5m,带紫色条纹,具白色绵毛。叶散生,矩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5-9cm,宽1-1.8cm,两面近无毛,先端有白毛,边缘有乳头状突起,有5-7条脉,上部叶腋有珠芽。花3-6朵或更多:花下垂,花被片披针形,反卷,橙红色,有紫黑色斑点;外轮花被片长6-10cm,宽1-2cm;内轮花被片稍宽,蜜腺两边有乳头状突起,尚有流苏状突起;雄王军四面张开;花丝长5-7cm,淡红色,无毛,花药矩圆形,长约2cm;子房圆柱形,长1.5-2cm,宽2-3mm;花柱长4.5-6.5cm,柱头稍膨大3裂。蒴果狭长卵形,长3-4cm。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分布于西藏、四川、广西、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山西、山东、河北、吉林。产于湖北省全省山区、丘陵各县市。生长于海拔1800m以下山坡林下、林缘、沟边、路旁草丛中。也有栽培。
9.宜昌百合Liliumleucanthum(Baker)Baker. 百合科
鳞茎近球形,高3.5-4cm,直径约3cm;鳞片披针形,长3.5cm,宽约lcm,干日才褐黄色或紫色。茎高60-150cm,有小乳头状突起。叶散生,披针形,长8-17cm,宽6-l10m,边缘无乳头状突起,上部叶腋间无珠芽。花单生或2-4朵;花喇叭形,有微香,白色,里面淡黄色,背脊及近脊处淡绿黄色,长12-15cm;外轮花被片披针形,宽1.6-2.8cm;内轮花被片匙形,宽2.6-3.8cm,先端钝圆,蜜腺无乳头状突起;花丝长10-12cm,下部密被毛,花药椭圆形,长约1cm;子房圆柱形,长2.6-4.5cm,宽4-5mm,淡黄色;花柱长可达10cm,基部有毛;柱头膨大,径8mm, 3裂。花期6-7月。
分布于贵州市|、四川|、湖南。产于湖北恩施、利)11、巴东、耕归、宜昌、五峰、长阳、兴山、神农架、即县、那西、竹山、竹溪、南漳、保康。生长于海拔500-2000m山坡林下、林缘、沟边、河边草丛中。
10.乳头百合LiliumpapilliferumFranch.. 百合科
鳞茎卵圆形,高3cm,直径2.5cm;鳞片卵形或披针状卵形,白色。茎高约60cm带紫色,密生小乳头状突起。叶多数,散生,看生于中上部,条形,先端急尖,长5.5-7cm,宽2.5-4cm,中脉明显。总状花序有花5朵;花芳香,下垂,紫红色,花被片矩圆形,先端急尖,基部稍狭,长3.5-3.8cm,宽1-1.3cm,蜜腺两边有乳头状突起和鸡冠状突起;花丝长2cm,无毛,花药淡褐色,花粉橙色;子房圆柱形,长Icm,宽4mm,花柱长1.3cmo 蒴果矩圆形,长2-2.5cm,宽1.5-2cm。花期7月,果期9月。
分布于云南、四川、陕西。产于湖北神农架、保康、随州。生长于海拔800-2000m山坡或沟谷林下、灌丛中、岩石上。
11.山丹Lilium pumilum DC.
【地方名】 细叶百合鳞茎卵形或圆锥形,高2.5-4.5cm,直径2-3cm;鳞片矩圆形或长卵形,长2-3.5cm,宽1-1.5cm,白色。茎高15-60cm,有小乳头状突起,有的带紫色条纹。叶散生于茎中部,条形,长3.5-9cm,宽1.5-3mm,中脉下面突出,边缘有乳头状突起。花单生或数朵排成总状花序,鲜红色,通常无斑点,有时有少数斑点,下垂;花被片反卷,长4-4.5cm,宽0.8-1.1cm,蜜腺两边有乳头状突起:花丝长1.2-2.5cm,无毛,花药长椭圆形,长约lcm,黄色,花粉近红色,子房圆柱形,长0.8-1cm;花柱稍长于子房或长1倍多,长1.2-1.6cm,柱头膨大,直径5mm,3裂。蒴果矩圆形,长2cm,宽1.2-1.8cm。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分布于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产于湖北神农架、即西、南漳、保康、宜城、谷城、荆门、枣阳、随州、钟祥、大悟、松滋、革开春、黄梅。生长于海拔400-2600m向阳山坡草地、林缘草丛中。
12.药百合Lilium speciosum Thunb.var.gloriosoides Baker .百合科
鳞茎近扁球形,高2cm,直径5cm;鳞片宽披针形,长2cm,宽1.2cm,白色。茎高60-120cm,无毛。叶散生,宽披针形、矩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10cm,宽2.5-4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或近圆形,具3-5脉,两面无毛,边缘具小乳头状突起,有短柄,柄长约5mm。花1-5朵,排列成总状花序或近伞形花序;花下垂,花被片长6-7.5cm,反卷,边缘波状,白色,下部1/2-1/3有紫红色斑块和斑点,蜜腺两边有红色的流苏状突起和乳头状突起:雄桂、四面张开;花丝长5.5-6cm,绿色,无毛,花药长1.5-1.8cm,绛红色;子房圆柱形,长约1.5cm;花柱长为子房的2倍,柱头膨大,稍3裂。蒴果近球形,宽3cm,淡褐色,成熟时果梗膨大。花期7-8月,果期10月。
分布于广西、湖南、江西、安徽、浙江。产于湖北东南部(通山)。生长于海拔900m以下山地阴湿林下、山坡草丛中。
13.大理百合Liliumtaliense Franch. 百合科
鳞茎卵形,高约3cm,直径2.5cm;鳞片披针形,长2-2.5cm,宽5-8mm,白色。茎高70-150cm,有的有紫色斑点,具小乳头状突起。叶散生,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8-10cm,宽6-8mm,中脉明显,两面无毛,边缘具小乳头状突起。总状花序具花2-5朵,少有达13朵;花下垂;花被片反卷,矩圆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4.5-5cm,宽约1cm内轮花被片较外轮稍宽,白色,有紫色斑点,蜜腺两边无流苏状突起;花丝钻状,长约3cm,无毛;子房圆柱形,长1.4-1.6cm,宽3-4mm;花柱与子房等长或稍长,柱头头状3裂。蒴果矩圆形,长3.5cm,宽2cm,褐色。花期7-8月,果期9月。分布于云南、四川。产于湖北神农架。生长于海拔2600m以上山坡草地或林下。
【食用部分】鳞茎、花。
【营养与保健】
营养成分:每百克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3.1-5.6g,果胶质4.7-5.6g,蔗糖3.7-10.4g,还原糖1.5-3.0g,脂肪0.17g,钙9mg,磷91mg,铁0.9mg,还含有百合甙A、百合甙B。
保健作用:百合有滋补强身,宁心安神的保健功效,江苏宜兴百合被誉为"太湖之参"和"中条参"。
【采摘处理】不同种类的百合到成熟年限的秋季采收。一般地上部分枯萎,落叶、落花时为采收适期。通常,北方地冻前采收,南方在8月上旬至9月下旬采收。采收时动作要轻,防止鳞茎损伤。收获后,立即去除根部和茎杆,放入室内,用草遮盖,避免照光后引起鳞茎变色而影响产品质量。
【食用方法】食用百合的方法多种多样,既可烹调成各种菜肴,凉拌、烧炸、炒食、清蒸、炖焖,又可加工成各种百合食品,如:百合汽水、百合绿豆汤、百合红枣汤、百合莲子汤、百合糕、百合甜羹、百合粥、百合八宝饭等,还可制成各种百合加工品,如:百合干、百合粉、百合晶、百合罐头等。
【综合利用】
1.药用
(1)鳞叶: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治肺瘸久嗽、咳唾痰血;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神志恍惚;脚气浮肿。
(2)种子:治肠风下血。
(3)花:润肺,请火,安神。治咳嗽、眩晕、夜寐不安、天疱湿疮。
2.观赏用百合花美丽,可用于布置花坛、花境,群栽于林缘或盆裁,也可作切花。
3.制芳香油百合花含芳香油,可提制芳香浸膏。
【繁殖与栽培】百合适宜凉爽、干燥的气候,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及干燥的粘壤土上生长最好。主要用鳞茎和小鳞茎繁殖。
鳞茎繁殖:选择鳞片肥大而无病虫害的鳞茎,用竹刀切去基部,使鳞片分离,于秋季(9、10月)将鳞片栽植于茵床。茵床应精细整地、作畦,按行距15-16cm,株距3-4cm,开沟将鳞片排列于沟内,覆上士。第二年秋季将己生成的小鳞茎取出作为繁殖材料,继续栽培两年。
小鳞茎繁殖:此法用于能生小鳞茎的种。在9-10月间收获百合时,将小鳞茎同时采收,进行培育。第二年秋挖出再行定植。
定植:秋季定植前在畦面开横沟,沟距30cm,深20cm,沟内撒施土杂肥,盖上一层薄土,按距离20-25cm定植,上面盖士,干旱时要浇透水。秋季至翌春要及时除草,以后结合追肥进行中耕。生长3年,于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收。
【其他】全世界有100多种百合,其中39种原产我国。我国是观赏、种植百合最早的国家,有许多吟咏百合的诗篇流传至今。梁宣帝咏百合诗曰"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匿抑"。陆游也曾戏作百合诗"芳兰移取偏中村,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广群芳谱》中收有民间种植百合的方法"秋分节,取其瓣分种之。五寸一科,宜鸡粪,宜肥地。频浇则花开烂漫,清香满庭。春分不可移,三年一分,不可枯死"。我国是食用百合开发利用最早的国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论及百合"百合之根,以众瓣合成也。或云专治百合病故名,亦通。其根如大蒜,其味如山薯,故俗称蒜脑薯"。陶弘景记录了民间食用百合的情况以及当时人们对百合的认识"近道处处有之。根如胡蒜,数十斤相累。人亦蒸煮食之,乃云是蜓蚓相缠结变作之。亦堪服食"。我国百合的著名产地有江苏宜兴、甘肃兰州、湖南邵阳、浙江湖洲和江西万载等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