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277|回复: 98

春野??可有你喜爱的野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3 09:0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建兰Cymbidium ensifolium(L.)Sw兰科
【地方名】燕草、秋兰、八月兰、官兰。
多年生常绿草本。根长圆柱状,簇生,肥厚。叶根生,成束;叶片线状披针形,长30-60cm,宽7-12mm,稍坚挺,暗绿色。总状花序直立,花茎通常略短于叶,有鞘状苞片:花3-9朵,芳香,径3-4cm;萼片矩圆状披针形,长2-2.5cm,短尖,淡黄绿色,有紫色线条;花瓣稍小而色淡,唇瓣卵状矩圆形,全缘或微3裂,向外反卷,绿黄色,有红色或褐色斑点;在柱直立,花药顶生,盖状,花粉块2;子房下位。蒴果含多数微细种子。花期夏、秋季。
分布于西藏、云南、贵州、四川| 、广东、广西、湖南、安徽、j折江、福建、台湾。产于湖北省各县市。多为栽培,也有野生。
2.惠兰Cymbidium faberi Rolfe
【地方名】 九子兰、九节兰。
多年生草本。叶7-9枚丛生,直立性强,长25-80cm,宽约1cm,中下部常对榴,顶端渐尖,基部关节不明显,边缘有细锯齿,有明显透明的脉。花草直立,高30-80cm,绿白色或紫褐色,被数枚长鞠;总状花序具6-12朵或更多的花;花浅黄绿色,萼片狭披针形;花瓣略小于萼片:唇瓣不明显3裂,侧裂片直立,有紫色斑点,中裂片椭圆形,有白色带紫红色斑点,唇盘从基部至中部有2条稍弧曲的槽片。蒴果长圆柱状,长达5cm。
分布于云南、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河南、陕西、甘肃。产于湖北鹤峰、巴东、直昌、五峰、神农架、房县、十堰、丹江口、竹溪、南漳、当阳、谷城、襄阳、随州、枣阳、钟祥、云梦、应山、大悟、崇阳、麻城。生长于海拔1000m以下山坡林下。
3.多花兰Cymbidium floribundum Lind1.
假鳞茎粗壮。叶3-6枚丛生,直立性强,带形,通常长40cm左右,宽1.5-3cm顶端稍钩转或尖裂,基部关节明显,全缘。花葶直立,比叶短,花密集,多至50朵花;花红褐色,无香气;萼片狭矩圆状披针形,红褐色,中部略带黄绿色,边缘稍向后反卷;花瓣近等长于萼片,向两边开展,紫褐色带黄色边缘;唇瓣3裂,上面具乳突,侧裂片近半圆形,直立,有紫褐色条纹,中裂片近圆形,稍反折,紫红色,中部有浅黄色晕,唇盘从基部至中部具2条平行的相片,榴片黄色。花期夏季。
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台湾。产于湖北来凤、鹤峰、恩施、利川、建始、巴东、秭归、兴山、神农架。生长于海拔400-900m山坡林下岩石上、岩缝中、溪边草丛中。
4.春兰Cymbidium goeringii  (Rchb.f) Rchb.f
【地方名】 草兰、山兰、朵朵香。
假鳞茎集生成丛。叶4-6枚丛生,狭带形,长20-40cm,宽6-11mm,顶端渐尖,边缘具细锯齿。花亭直立,远比叶短,被4-5枚长鞠:花单生,少为2朵,直径4-5cm,浅黄绿色,有清香气。萼片狭矩圆形,顶端急尖,中脉基部具紫褐色条纹;花瓣卵状披针形,比萼片略短;唇瓣不明显3裂,比花瓣短,浅黄色带紫褐色斑点,顶端反卷,唇盘中央从基部至中部具2条榴片。花期春季。
分布于云南、四川、广东、广西、湖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河南、陕西、甘肃。产于湖北鹤峰、利川、建始、巴东、枝城、远安、十堰、英山、罗田。生长于海拔350-1500m山坡林下、溪边。
5.寒兰Cymbidiumkα nran Makino
叶3-7枚丛生,带形,直立性强,长35-70cm,宽1-17mm,顶端渐尖,全缘或有时近顶端具细齿,薄革质,略带光泽。花草直立,近等于或长于叶,疏生5-10余朵花:花苞片狭披针形;花色多变,有浓香气;萼片狭矩圆状披针形,长4cm左右,宽4-7mm,顶端渐尖;花瓣较短而宽,向上外伸,中脉紫红色,基部有紫晕;唇瓣不明显3裂,侧裂片直立,半圆形,有紫红色斜纹,中裂片乳白色,中间黄绿色带紫斑,唇盘从基部至中部具2条平行的槽片,榴片黄色,光滑无毛。花期冬季。
分布于云南、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浙江、福建、台湾。产于湖北西南部(咸丰、川)、东南部(咸宁)。生长于海拔800m以下山坡林下。或为栽培。
【食用部分】花。
【采摘处理】盛花期采摘鲜花供食用,随采随用
【综合利用】
1.药用
(1)建兰:花理气,宽中,明目。治久咳、胸闷、腹泻、青盲内障。根顺气,和血,利气,消肿。治咳嗽吐血、肠风、血崩、淋病、白浊、白带、跌打损伤、痈肿。叶清热,凉血,理气,利湿。治咳嗽、肺痛、吐血、咯血、白浊、白带、疮毒、疗肿。
(2)蕙兰:根皮(化气兰)润肺止咳,杀虫。治咳嗽、蛔虫病、头虱。
2.提制芳香油寒兰、建兰、春兰花清香优雅,所提制的浸膏或净油,可作高等香水及化妆品原料。
3.观赏用兰花花姿端庄挺秀,花色淡雅,花香清远四溢,可栽培供观赏。
【繁殖与栽培】以分株繁殖为主。
冬春季开花的兰花应在秋末分株,夏秋季开花的多在春季新芽未抽出前分株。一般3-4年分株一次。分株前,使土稍干燥,根系变软,分株时不易伤根。将植株取出,抖掉泥土,剪除枯根,然后顺其自然分割成若干株,另行栽植。地栽、盆栽均可,注意遮阴,保持土壤湿润,并注意土壤呈微酸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9:03:05 | 显示全部楼层
土茯苓Smilax glabra Roxb百合科

【地方名】 光叶菝葜、禹余粮、仙遗粮、过山龙、冷饭团。

攀援灌木,高1-4m,根状茎粗短,呈不规则块状,粗2-5cm。茎与枝条光滑无刺。叶薄革质,狭椭圆状披针形至狭卵状披针形,长6-20cm,宽1.2-5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下面常被白粉,基出脉3-5条;叶柄长1-2cm,略呈翅状,近基部具开展的叶勒,叶鞘先端常变成2条卷须。花单性,雌雄异株,绿白色,六棱状球形,直径约3mm.通常10余朵排成伞形花序;雄花外轮花被片3,扁圆形,兜状;内轮花被片3,近圆形;雄蕊靠合;花丝极短;雌花与雄花大小相似,具3枚退化雄蕊。浆果球形,直径7-10mm,成熟时紫黑色,具粉霜。花期7-8月。

分布几乎遍布于全国。湖北省全省广布。生长于海拔1800m以下山坡林下、林缘、山谷、河岸灌丛中。

【食用部分】根状茎。

【营养与保健】据《本草纲目》载" (土夜苓)食之当谷不饥,调中止泄,健行不睡。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温,利关节"。

【采摘处理】秋末冬初采挖土茯苓根茎,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洗净泥土,即可供食。

【综合利用】

1.药用土夜苓根茎可解毒,除湿,利关节。治梅毒、淋油、筋骨孪痛、脚气、疗疮、痈肿、瘰疬。

2.根茎富含淀粉,可制糕点或用作酿酒。

【繁殖与栽培】种子繁殖。

播种期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上旬,条播法,按行距20cm开条沟,将种子均匀播下,覆土厚lcm左右,保持土壤湿润。待苗高I0cm左右移裁。按行、株距各25cm开穴,每穴栽1株。待苗高30cm左右,应搭架,将茎藤引上,以利生长。注意松土除草,施追肥1-2次。

【其他】陶弘景云" (士茯苓)亦名禹余粮,言昔禹行山乏食,采此充粮而弃其余,故有此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9:03:21 | 显示全部楼层
1.卷叶黄精Polygonatum cirrhifolium (Wall.) Royle 百合科

【地方名】老虎姜、轮叶黄精、鸡头参、山姜、滇钩吻。

根状茎肥厚圆柱形或连珠状,直径1-2cm。茎高30-90cm。叶大部分为3-6枚轮生,细条形至条状披针形,长4-9(12)cm.宽2-3(15)mm.顶端拳卷或弯曲成钩状。花序腋生,通常具2花,俯垂,总花梗长3-10mm.花梗长3-8mm;花被淡紫色,合生成筒状,全长8-11mm,裂片6,长约2mm雄蕊6,花丝着生近花被筒中部;子房长约2.5mm,具约等长的花柱。浆果直径8-9mm.熟时红色或紫红色。

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产于湖北鹤峰、恩施、巴东、耕归、五峰、兴山、神农架、十堰、即县、竹溪、南漳、保康、谷城、随州、京山、钟样、松滋、通山、革开春、麻域。生长于海拔700-2300m山坡林下、草地、沟谷灌丛中。

2.多花黄精Polygonatumcyrtonema Hua 百合科

【地方名】 山捣臼、山姜、囊丝黄精。

根状茎肥厚,通常连珠状或结节成块,稀圆柱形,直径1-2cm。茎高50-100cm。

叶互生,椭圆形、卵状披针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10-18cm,顶端尖至渐尖。花序腋生,呈伞形状,通常着花3-5朵或更多,总花梗下垂,长约2cm,花梗长约1cm;花被黄绿色,合生成筒状,长约2cm,先端6齿裂:雄蕊6,花丝着生近花被筒中部或上部1/3处,花丝上有柔毛或小乳突;雌蕊1,与雄蕊等长。浆果直径约lcm,熟时黑色。花期4-5月。

分布于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I可南。湖北省全省广布(主产宣恩、咸丰、宜昌、神农架、咸宁)。生长于海拔2000m以下山坡林阴下、灌丛中、沟边。

3.黄精PolygonatumsibiricumRedoute 百合科

【地方名】 鸡头黄精、黄鸡菜、笔管菜、鸡头生、山姜、黄芝、野生姜。

根状茎横走,肥大肉质,黄白色,略成扁圆柱形。有数个茎痕,茎痕处较粗大,最粗处直径可达2.5cm。茎高50-90cm,有时呈攀援状。叶轮生,每轮4-6枚,条状披针形,长8时15cm,顶端拳卷或弯曲成钩。花序常具2-4花,呈伞形状,俯垂。花梗长1.5-2cm,先端二歧,着生花2朵;苞片膜质,长3-5mm,位于花梗基部;花被乳白色至淡黄色,全长9-12mm,合生成筒状,先端6齿裂;雄蕊6,花丝着生于花被筒上部;子房长约3mm,花柱长5-7mm。浆果直径7-10cm,熟时黑色。花期5-6月。

分布于安徽、浙江、河南、陕西、甘肃、宁夏、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产于湖北恩施、利川、建始、巴东、兴山、神农架、房县、即西、竹溪、随外|。生长于海拔800-1800m山坡林下阴处、灌丛中。

【食用部分】根状茎、幼苗。

【营养与保健】每百克根茎含蛋白质8.4g,淀粉20g,还原糖5g。此外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中医学认为黄精性味甘平,是驻色延年保健佳品。《神仙芝草经》云"黄经宽中益气,使五脏调良,肌肉充盛,骨髓坚强,其力增倍,多年不老,颜色鲜明,发白更黑,齿落更生"。

【采摘处理】春季幼苗供食用。春、秋采挖地下根茎,以秋采者质佳。挖取根茎,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洗净泥土,即可供鲜用。也可置水中煮沸后,捞出晒干或烘干,制成干品后贮存备用。

【综合利用】

1.药用根茎补中益气,润心肺,强筋骨。治虚损寒热、肺痨咳血、病后体虚食少、筋骨软弱、风湿疼痛、风癞癣疾。

2.根茎可提制淀粉,供食用,或熬糖。

【繁殖与栽培】根茎繁殖。

晚秋或早春3月下旬,挖取地下根茎,选先端幼嫩部分用手折成数段,每段须有3-4节。按行距22-26cm,株距10-16cm.栽入士中,覆土3-5cm,稍加镇压后浇水,使土壤保持湿润。栽种的当年应追肥1-2次,以后每年春季追施1次既肥或其他肥料。

【其他】李时珍解释黄精名称的由来时说"以其得坤士之精粹,故谓之黄精"。古人对黄精的益寿延年作用推荐备至,留下了一些美丽的传说,例如《博物志》 (张华著)载"昔黄帝间天老曰:‘ 天地所生,有食之令人不死者乎?天老曰:太阳之草名黄精,食之可以长生。

诗人们多有吟咏黄精的佳句传世,杜甫云"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苏轼有"诗人空腹待黄精"之言,唐朝姚合则有"绕篱栽杏种黄精"之说,不一而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9: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Mil1.)Druce 百合科

【地方名】 萎蕤(ruí)、尾参、铃铛菜、女篓、玉参、竹叶、甜根草、靠山竹、黄脚鸡、山玉竹、山苞米、灯笼菜。

根状茎圆柱形,结节不粗大,直径5-14mm。茎高20-50cm。叶互生,椭圆形至卵状矩圆形,长5-12cm,顶端尖。花序腋生,具1-3花,在栽培情况下可多至8朵,总花梗长1-1.5cm;花被白色或顶端黄绿色,合生呈筒状,全长15-20cm,裂片6,长约3mm;雄蕊6,花丝着生近花被筒中部,近平滑至具乳头状突起;子房长3-4mm,花柱长10-14mm。浆果直径7-l10m,蓝黑色。花期4-5月。

分布于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台湾、河南、甘肃、青海、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产于湖北省山区、丘陵各县市(宜昌、神农架、南漳、咸宁、蒲折、崇阳。生长于海拔400-1800m山坡林阴下、潮湿岩石上。

【食用部分】根状茎、嫩叶。

【营养与保健】营养成分: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5g,淀粉25.6-30.6g,粗纤维3.6g,尼克酸0.3mg,以及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等其他营养成分。

保健作用:中医学认为玉竹温润甘平"补中益气,除烦闷,止消渴,润心肺,补五劳七伤虚损,腰脚疼痛" "久服去面黑X,好颜色润泽,轻身不老" 《本草纲目》收载。《本草拾遗》认为玉竹"主聪明,调血气,令人强壮"。近年的研究证明玉竹有降压、强心的功效。

【采摘处理】春季采摘嫩叶供食用;春、秋两季采挖根状茎,除去茎叶,须根和泥土,即可供食用。

【食用方法】玉竹可煎炒、煮汤、熬粥。以玉竹做汤,滋味好,食疗效果佳。

【综合利用】

1.药用根茎养阴,润燥,除烦,止渴。治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

2.根茎含淀粉,可供酿酒。

3.根茎可制土农药。

【繁殖与栽培】根茎繁殖。

种前深耕土地达到cm以上,粗细作畦,宽1.3-1.7m,沟宽约33cm,深13-17cm,施足基肥。立秋后,选择根芽肥大、须根多的根茎作种根,随选随种。按行距23-33cm开沟,沟深13-20cm。株距6-12cm,将种根栽入沟内,覆盖厚约3cm的细土。出苗后经常除草,11-12月在行间开沟,施以腐熟人粪尿,覆土。

【其他】《本草纲目》中除记述了玉竹的药用价值外,也记载了其食用价值:" 萎蕤(ruí),性平,味甘,柔润可食" "嫩叶及根.并可煮淘食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9: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麦冬 Ophiopogon japonicus(L.f.) Ker-Gawl 百合科

【地方名】沿阶草、麦冬门、野麦冬、土麦冬、韭菜麦冬、细叶麦冬、阶前草、书带草。

多年生草本,高15-49cm。根较粗,常膨大成椭圆形、纺锤形的小块根,块根长约1-1.5cm或更长,宽5-l10m。地下匍匍茎细长。茎短。叶基生成密丛,禾叶状,长10-50cm宽1.5-3.5mm。花葶长6.5-14cm;总状花序顶生;苞片膜质,每苞腋生1-3花;花淡紫色,偶为白色,形小,略下垂;花被6片,开展;雄蕊6,花丝不明显;于房半下位,3室。浆果球形,成熟时深绿色或黑蓝色,直径5-7mm。花期7月。

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河南、陕西、山西、河北。产于湖北省各县市。生长于海拔2200m以下山坡林下、灌丛中阴温处、溪旁。也有栽培。

【食用部分】块根。

【营养与保健】中医学认为麦门冬是清心润肺之要药,可"益精强阴,解烦止渴.美颜色,悦肌肤《本草新编》 ,"久服轻身明目"、"久服轻身,不老不饥"《本草纲目》,是"甘药补益之上品" 《本草正义》。

【采摘处理】于清明后将麦冬整株挖起,剪下块根,去杂洗净,用水浸泡润透后捞出,抽去心,再洗净供食用。

【综合利用】药用麦冬块根养阴润肺,清心除烦,益胃生津。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瘦、肺捕、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

【繁殖与栽培】分株繁殖。

栽前耕地深达25cm以上,施腐熟的堆肥作基肥。作畦宽1-1.5m,高15町30cm。在4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在挖健壮的植株,分成数亮,修去须根及部分叶片。穴栽或条栽。穴栽按行距40-45cm、株距25-30cm开穴,穴深8-10cm,每穴栽苗4-5株。覆士盖至叶基,压实,浇水。条栽按行距10-12cm开浅沟,每|喝6-8cm,栽苗2-3株,栽时使苗垂直紧靠沟壁,栽后填土压实。种后注意除草、浇水、施肥等田间管理。

【其他】麦冬的滋补保健作用古己知之,野生家植,所在皆是。宋朝范成大诗Z王"门冬如佳隶,长年护阶除。生儿乃不凡,磊落玻璃珠"。苏轼亦有咏麦冬的佳句传世"开心暖胃门冬饮,知是东坡手自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9:04:17 | 显示全部楼层
1.野百合Liliumbrownii F.E.Brown ex Miellez 百合科

鳞茎球形,直径2-4.5cm;鳞片披针形,无节,白色。茎高0.7-2m,有的有紫色条纹,有的下部有小乳头状突起。叶散生,通常自下向上渐小,披针形、窄披针形至条形,长7-10cm,宽(0.6-)1-2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具5-7脉,全缘,两面无毛。花单生或几朵排成近伞形;花喇叭形,有香气,乳白色,外面稍带紫色,无斑点,向外张开或先端外弯而不卷,长13-18cm;蜜腺两边具小乳头状突起;雄蕊向上弯,花丝长10-13cm,中部以下密被柔毛,少有具稀疏的毛或无毛;子房圆柱形,长3.2-3.6cm,花柱长8.5-11cm,柱头3裂。蒴果矩圆形,长4.5-6cm,宽约3.5cm。花期5-6月,果期9-10月。

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河南、陕西、甘肃。产于湖北宣恩、鹤峰、建始、巴东、韩归、宜昌、五峰、长阳、兴山、神农架、房县、十堰、竹溪、南漳、谷城、襄阳、宜都、咸宁、通山、通城。生长于海拔300-2300m山坡、林缘、沟谷、路旁、岩缝中。

2.百合Lilium brownii F.E.Brown var.viridulum Baker 百合科

【地方名】菜百合、蒜脑薯、山百合、山蒜

此变种与野百合相近,区别在于叶倒披针形至倒卵形。分布于贵州| 、湖南、江西、安徽、浙江;可南、陕西、甘肃、山西、河北。产于湖北来凤、宣恩、十堰、通山、英山、罗田。生长于海拔2000m以下山坡林下、灌草丛中、沟边、村旁,也有栽培。

3.条叶百合Liliumcα llosumSieb.et Zucc. 百合科

鳞茎小,扁球形,高2cm,直径1.5-2.5cmj 鳞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2cm,宽6-12mm,白色。茎高50-90cm,无毛。叶散生,条形,长6-10cm,宽3-5mm,有3条脉,无毛,边缘有小乳头状突起。花单生或少有数朵排成总状花序;花下垂;花被片倒披针状匙形,长3-4cm,宽4-6mm,中部以上反卷,红色或淡红色,几无斑点,蜜腺两边有稀疏的小乳头状突起;花丝长2-2.5cm,无毛,花药长7mm;子房圆柱形,长1-2cm,宽1-2mm;花柱短于子房,柱头膨大3裂。蒴果狭矩圆形,长约2.5cm,宽6-7mm。花期7-8月,果期8-9月。

分布于广东、安徽、江苏、浙江、台湾、河南、辽宁、吉林、黑龙江。产于湖北恩施、巴东、随川、应山、漏水、英山、罗田、麻城。生长于海拔800m以下山坡或溪边草丛中。

4.渥丹Lìliumconcolor Salisb. 百合科

【地方名】 山丹、百合、雷百合。

鳞茎卵球形,高2-3.5cm,直径2-3.5cm;鳞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2.5(-3.5)cm,宽1-1.5(-3)cm,白色,鳞茎土方茎上有根。茎高30-50cm,少数近基部带紫色,有小乳头状突起。叶散生,条形,长3.5-7cm,宽3-6mm,脉3-7条,边缘有小乳头状突起,两面无毛。花1-5朵排成近伞形或总状花序:花直立,星状开展,深红色,无斑点,有光泽:花被片矩圆状披针形,长2.2-4cm,宽4-7mm,蜜腺两边具乳头状突起;雄莓向中心靠拢:花丝长1.8-2cm,无毛;子房圆柱形,长1-1.2crn ,宽2.5-3mm;花柱稍短于子房,柱头稍膨大。蒴果矩圆形,长3-3.5cm,宽约2-2.2cm。花期6-7月,果期8-9月。

分布于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河北、吉林。产于湖北韩归、五峰、长阳、兴山、神农架、竹山、竹溪、保康、当阳、钟祥、天门、松滋、j戎宁、英山、罗田。生长于海拔1200m以下山坡草地、灌丛中。

5.宝兴百合Liliumduchartrei Franch. 百合科

鳞茎卵圆形,高1.5-3cm,宽1.5-4cm,具走茎;鳞片卵形至宽披针形,长1-2cm,宽0.5-1.8cm,白色。茎高50-85cm,有淡紫色条纹。叶散生,披针形至矩困状披针形,长4.5-5cm,宽约lcm,两面无毛,具3-5脉,有的边缘有乳头状突起。花单生或数朵排成总状花序或近伞房花序、伞形总状花序:花下垂,有香味,白色或粉红色,有紫色斑点:花被片反卷,长4.5-6cm,宽1.2-1.4cm,蜜腺两边有乳头状突起;花丝长3.5cm,无毛,花药窄矩圆形,长约1cm,黄色;子房圆柱形,长1.2cm,宽1.5-3mm;花柱长为子房的2倍或更长,柱头膨大。蒴果椭圆形,长2.5-3cm,宽约2.2cm。

花期7月,果期9月。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甘肃。产于湖北西南部(宣恩)。生长于海拔约2000m山地草丛中、林缘或灌丛中。

6.绿花百合Liliumfargesii Franch. 百合科

鳞茎卵形,高2cm,直径1.5cm;鳞片披针形,长1.5-2cm,宽约6mm,白色。茎高20-70cm,粗2-4mm,具小乳头状突起。叶散生,条形,生于中上部,长10-14cm,宽2.5-5mm,先端渐尖,边缘反卷,两面无毛。花单生或数朵排成总状花序;花下垂,绿白色,有稠密的紫褐色斑点;花被片披针形,长3-3.5cm,宽7-10mm,反卷,蜜腺两边有鸡冠状突起;花丝长2-2.2cm,无毛,花药长矩圆形,长7-9mm,宽2mm,橙黄色;子房圆柱形,长1-1.5cm,宽2mm;花柱长1.2-1.5cm,柱头稍膨大,3裂。蒴果矩圆形,长2cm,宽1.5cm。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分布于云南、四川、陕西。产于湖北咸丰、鹤峰、恩施、建始、巴东、五峰、长阳、兴山、神农架、保康、罗田、红安。生长于海拔1000-2800m山坡林下、林缘草丛中。

7.湖北百合Liliumhenryi Baker 百合科

鳞茎近球形,高5cm,直径2cm;鳞片矩圆形,先端尖,长3.5时4.5cm,宽1.4-1.6cm,白色。茎高100-200cm,具紫色条纹,无毛。叶两型,中、下部的矩困状披针形,长7.5-15cm,宽2-2.7cm,先端渐尖,基部近圆形,有3-5条脉,两面无毛,全缘,柄长约5mm;上部的卵圆形,长2-4cm,宽1.5时2.5cm,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无柄。总状花序具2-12朵花;每一花梗常具两朵花;花被片披针形,反卷,橙色,具稀疏的黑色斑点,长5-7cm,宽达2cm,全缘,蜜腺两边具多数流苏状突起;雄蕊四面张开,花丝钻状,长4-4.5cm,无毛,花药深桔红色;子房近圆柱形,长1.5cm;花柱长5cm,柱头稍膨大自3裂。蒴果矩圆形,长4-4.5cm,宽约3.5cm,褐色。

分布于贵州、湖南、江西。产于湖北宣恩、咸丰、恩施、利川、建始、神农架。生长于海拔600-1700m山坡草丛或灌丛中。

8.卷丹LiliumlancifoliumThunb. 百合科

鳞茎近宽球形,高约3.5cm,直径4-8cm;鳞片宽卵形,长2.5-3cm,宽1.4-2.5cm,白色。茎高0.8-1.5m,带紫色条纹,具白色绵毛。叶散生,矩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5-9cm,宽1-1.8cm,两面近无毛,先端有白毛,边缘有乳头状突起,有5-7条脉,上部叶腋有珠芽。花3-6朵或更多:花下垂,花被片披针形,反卷,橙红色,有紫黑色斑点;外轮花被片长6-10cm,宽1-2cm;内轮花被片稍宽,蜜腺两边有乳头状突起,尚有流苏状突起;雄王军四面张开;花丝长5-7cm,淡红色,无毛,花药矩圆形,长约2cm;子房圆柱形,长1.5-2cm,宽2-3mm;花柱长4.5-6.5cm,柱头稍膨大3裂。蒴果狭长卵形,长3-4cm。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分布于西藏、四川、广西、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山西、山东、河北、吉林。产于湖北省全省山区、丘陵各县市。生长于海拔1800m以下山坡林下、林缘、沟边、路旁草丛中。也有栽培。

9.宜昌百合Liliumleucanthum(Baker)Baker. 百合科

鳞茎近球形,高3.5-4cm,直径约3cm;鳞片披针形,长3.5cm,宽约lcm,干日才褐黄色或紫色。茎高60-150cm,有小乳头状突起。叶散生,披针形,长8-17cm,宽6-l10m,边缘无乳头状突起,上部叶腋间无珠芽。花单生或2-4朵;花喇叭形,有微香,白色,里面淡黄色,背脊及近脊处淡绿黄色,长12-15cm;外轮花被片披针形,宽1.6-2.8cm;内轮花被片匙形,宽2.6-3.8cm,先端钝圆,蜜腺无乳头状突起;花丝长10-12cm,下部密被毛,花药椭圆形,长约1cm;子房圆柱形,长2.6-4.5cm,宽4-5mm,淡黄色;花柱长可达10cm,基部有毛;柱头膨大,径8mm, 3裂。花期6-7月。

分布于贵州市|、四川|、湖南。产于湖北恩施、利)11、巴东、耕归、宜昌、五峰、长阳、兴山、神农架、即县、那西、竹山、竹溪、南漳、保康。生长于海拔500-2000m山坡林下、林缘、沟边、河边草丛中。

10.乳头百合LiliumpapilliferumFranch.. 百合科

鳞茎卵圆形,高3cm,直径2.5cm;鳞片卵形或披针状卵形,白色。茎高约60cm带紫色,密生小乳头状突起。叶多数,散生,看生于中上部,条形,先端急尖,长5.5-7cm,宽2.5-4cm,中脉明显。总状花序有花5朵;花芳香,下垂,紫红色,花被片矩圆形,先端急尖,基部稍狭,长3.5-3.8cm,宽1-1.3cm,蜜腺两边有乳头状突起和鸡冠状突起;花丝长2cm,无毛,花药淡褐色,花粉橙色;子房圆柱形,长Icm,宽4mm,花柱长1.3cmo 蒴果矩圆形,长2-2.5cm,宽1.5-2cm。花期7月,果期9月。

分布于云南、四川、陕西。产于湖北神农架、保康、随州。生长于海拔800-2000m山坡或沟谷林下、灌丛中、岩石上。

11.山丹Lilium pumilum DC.

【地方名】 细叶百合鳞茎卵形或圆锥形,高2.5-4.5cm,直径2-3cm;鳞片矩圆形或长卵形,长2-3.5cm,宽1-1.5cm,白色。茎高15-60cm,有小乳头状突起,有的带紫色条纹。叶散生于茎中部,条形,长3.5-9cm,宽1.5-3mm,中脉下面突出,边缘有乳头状突起。花单生或数朵排成总状花序,鲜红色,通常无斑点,有时有少数斑点,下垂;花被片反卷,长4-4.5cm,宽0.8-1.1cm,蜜腺两边有乳头状突起:花丝长1.2-2.5cm,无毛,花药长椭圆形,长约lcm,黄色,花粉近红色,子房圆柱形,长0.8-1cm;花柱稍长于子房或长1倍多,长1.2-1.6cm,柱头膨大,直径5mm,3裂。蒴果矩圆形,长2cm,宽1.2-1.8cm。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分布于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产于湖北神农架、即西、南漳、保康、宜城、谷城、荆门、枣阳、随州、钟祥、大悟、松滋、革开春、黄梅。生长于海拔400-2600m向阳山坡草地、林缘草丛中。

12.药百合Lilium speciosum Thunb.var.gloriosoides Baker .百合科

鳞茎近扁球形,高2cm,直径5cm;鳞片宽披针形,长2cm,宽1.2cm,白色。茎高60-120cm,无毛。叶散生,宽披针形、矩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5-10cm,宽2.5-4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或近圆形,具3-5脉,两面无毛,边缘具小乳头状突起,有短柄,柄长约5mm。花1-5朵,排列成总状花序或近伞形花序;花下垂,花被片长6-7.5cm,反卷,边缘波状,白色,下部1/2-1/3有紫红色斑块和斑点,蜜腺两边有红色的流苏状突起和乳头状突起:雄桂、四面张开;花丝长5.5-6cm,绿色,无毛,花药长1.5-1.8cm,绛红色;子房圆柱形,长约1.5cm;花柱长为子房的2倍,柱头膨大,稍3裂。蒴果近球形,宽3cm,淡褐色,成熟时果梗膨大。花期7-8月,果期10月。

分布于广西、湖南、江西、安徽、浙江。产于湖北东南部(通山)。生长于海拔900m以下山地阴湿林下、山坡草丛中。

13.大理百合Liliumtaliense Franch. 百合科

鳞茎卵形,高约3cm,直径2.5cm;鳞片披针形,长2-2.5cm,宽5-8mm,白色。茎高70-150cm,有的有紫色斑点,具小乳头状突起。叶散生,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8-10cm,宽6-8mm,中脉明显,两面无毛,边缘具小乳头状突起。总状花序具花2-5朵,少有达13朵;花下垂;花被片反卷,矩圆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4.5-5cm,宽约1cm内轮花被片较外轮稍宽,白色,有紫色斑点,蜜腺两边无流苏状突起;花丝钻状,长约3cm,无毛;子房圆柱形,长1.4-1.6cm,宽3-4mm;花柱与子房等长或稍长,柱头头状3裂。蒴果矩圆形,长3.5cm,宽2cm,褐色。花期7-8月,果期9月。分布于云南、四川。产于湖北神农架。生长于海拔2600m以上山坡草地或林下。

【食用部分】鳞茎、花。

【营养与保健】

营养成分:每百克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3.1-5.6g,果胶质4.7-5.6g,蔗糖3.7-10.4g,还原糖1.5-3.0g,脂肪0.17g,钙9mg,磷91mg,铁0.9mg,还含有百合甙A、百合甙B。

保健作用:百合有滋补强身,宁心安神的保健功效,江苏宜兴百合被誉为"太湖之参"和"中条参"。

【采摘处理】不同种类的百合到成熟年限的秋季采收。一般地上部分枯萎,落叶、落花时为采收适期。通常,北方地冻前采收,南方在8月上旬至9月下旬采收。采收时动作要轻,防止鳞茎损伤。收获后,立即去除根部和茎杆,放入室内,用草遮盖,避免照光后引起鳞茎变色而影响产品质量。

【食用方法】食用百合的方法多种多样,既可烹调成各种菜肴,凉拌、烧炸、炒食、清蒸、炖焖,又可加工成各种百合食品,如:百合汽水、百合绿豆汤、百合红枣汤、百合莲子汤、百合糕、百合甜羹、百合粥、百合八宝饭等,还可制成各种百合加工品,如:百合干、百合粉、百合晶、百合罐头等。

【综合利用】

1.药用

(1)鳞叶:润肺止咳,清心安神。治肺瘸久嗽、咳唾痰血;热病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神志恍惚;脚气浮肿。

(2)种子:治肠风下血。

(3)花:润肺,请火,安神。治咳嗽、眩晕、夜寐不安、天疱湿疮。

2.观赏用百合花美丽,可用于布置花坛、花境,群栽于林缘或盆裁,也可作切花。

3.制芳香油百合花含芳香油,可提制芳香浸膏。

【繁殖与栽培】百合适宜凉爽、干燥的气候,在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及干燥的粘壤土上生长最好。主要用鳞茎和小鳞茎繁殖。

鳞茎繁殖:选择鳞片肥大而无病虫害的鳞茎,用竹刀切去基部,使鳞片分离,于秋季(9、10月)将鳞片栽植于茵床。茵床应精细整地、作畦,按行距15-16cm,株距3-4cm,开沟将鳞片排列于沟内,覆上士。第二年秋季将己生成的小鳞茎取出作为繁殖材料,继续栽培两年。

小鳞茎繁殖:此法用于能生小鳞茎的种。在9-10月间收获百合时,将小鳞茎同时采收,进行培育。第二年秋挖出再行定植。

定植:秋季定植前在畦面开横沟,沟距30cm,深20cm,沟内撒施土杂肥,盖上一层薄土,按距离20-25cm定植,上面盖士,干旱时要浇透水。秋季至翌春要及时除草,以后结合追肥进行中耕。生长3年,于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收。

【其他】全世界有100多种百合,其中39种原产我国。我国是观赏、种植百合最早的国家,有许多吟咏百合的诗篇流传至今。梁宣帝咏百合诗曰"接叶有多种,开花无异色。含露或低垂,从风时【匿抑"。陆游也曾戏作百合诗"芳兰移取偏中村,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 《广群芳谱》中收有民间种植百合的方法"秋分节,取其瓣分种之。五寸一科,宜鸡粪,宜肥地。频浇则花开烂漫,清香满庭。春分不可移,三年一分,不可枯死"。我国是食用百合开发利用最早的国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论及百合"百合之根,以众瓣合成也。或云专治百合病故名,亦通。其根如大蒜,其味如山薯,故俗称蒜脑薯"。陶弘景记录了民间食用百合的情况以及当时人们对百合的认识"近道处处有之。根如胡蒜,数十斤相累。人亦蒸煮食之,乃云是蜓蚓相缠结变作之。亦堪服食"。我国百合的著名产地有江苏宜兴、甘肃兰州、湖南邵阳、浙江湖洲和江西万载等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9:04:36 | 显示全部楼层
1.黄花Hemerocαllis citrinα Baroni百合科

【地方名】黄花菜、金针菜、黄金董。

草本,具短的根状茎和肉质、肥大的纺锤状块根。叶基生,排成两列,条形,长70-90cm,宽1.5-2.5cm,背面呈龙骨状突起。花亭高85-110m,蜗壳状聚伞花序复组成圆锥形,多花,有时可多达到朵;花序下部的苞片狭三角形,长渐尖,长达4cm或更长;花柠檬黄色,具淡的清香味,具很短的花梗;花被长13-16cm,下部3-5cm合生成花被筒;裂片6,具平行脉,盛开时略外弯;雄蕊伸出,上弯,比花被裂片约短3cm;花柱伸出,上弯,略比雄蕊长。花期6-7月。

分布于秦岭以南各省区、山西、河北、山东。产于湖北省各县市,主要产于宣恩、鹤峰、巴东、十堰、罗田。生长于海拔2000m以下山坡、沟谷、林缘草丛中,或为栽培。本种经长期栽培,品种较多。

2.宣草Hemerocallis fulva L.百合科

【地方名】黄花菜、金针菜、鹿葱、芦葱、忘忧草、疗愁。

草本,具短的根状茎和肉质、肥大的纺锤状块根。叶基生,排成两列,条形,长40-80cm,宽1.5-3.5cm,下面呈龙骨状突起。花草粗壮,高60-l10cm,蝠壳状聚伞花序复组成圆锥状,具花6-12朵或更多;苞片卵状披针形;花桔红色,无香味,具短花梗;花被长7-12cm,下部2-3cm合生成花被筒;外轮花被裂片3,具平行脉,内轮裂片3,具分枝的脉,中部具褐红色的色带,边缘波状皱槽,盛开时裂片反曲:雄蕊伸出,上弯,比花被裂片短;花柱伸出,上弯,比雄部长。蒴果矩圆形。花期6-7月。

分布于秦岭以南各省区。产于湖北省各县市。生长于海拔1600m以下山坡草丛中、沟谷阴湿处。全国各地有栽培。

3.北黄花菜Hemerocallis lilioαsphodelus L.百合科

【地方名】鹿葱。

草本,具短的根状茎和肉质、膨大的须根。叶基生,排成两列,条形,长60-80cm,宽5-15mm。花享高80-100cm,蝠壳状聚伞花序常具少数分枝,有花数朵;花淡黄色或黄色,芳香,具长短不一的花梗:花被长8-l10m,下面2-3cm合生成花被筒;裂片6,具平行脉,盛开时反曲,花径为7-8.5cm;雄蕊伸出,上弯;花柱伸出,上弯,略比雄蕊长而比花被裂片略短。蒴果宽椭圆形。花期夏季。

分布于江苏、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产于湖北利川、建始、巴东、直昌、兴山、神农架。武汉栽培。生长于海拔500-2500m山坡灌丛下或草丛中、沟边阴湿处。

4.小黄花菜Hemerocallis minor Mill.百合科

【地方名】小萱草、黄花菜、金针菜、金针黄花、红萱。

草本,具短的根状茎和绳索状须根,根的末端稀膨大成纺锤状。叶基生,条形,长30-50cm,宽5-l10m。花亭纤细,长40-60cm,具2-3朵花,有时为单花;花黄色,芳香,具短花梗或几无梗;花被长7-9cm,下部1-2cm合生成花被筒,裂片6,具平行脉,盛开时裂片反曲,花径最大可达7.2cm雄蕊伸出,上弯;花柱伸出,上弯,比雄部长而略比花被裂片短。蒴果椭圆形。花期6-8月。

分布于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产于湖北来凤、恩施、利川、直昌、耕归、神农架。武汉有栽培。生长于海拔600-2000m山地林下、草地、山谷沟边灌丛中。

5.褶叶宣草Hemerocallis plicαta stapf 百合科

【地方名】黄花菜、金针菜、凤尾一枝蒿、萱草。

草本,具短的根状茎和肉质、肥大的纺锤状块根。叶基生,狭条形,长20-40cm,宽5-8mm,常对福。花亭高25-50cm,蝠壳状聚伞花序,具花数朵:花桔黄色,花梗长1-1.5cm,有时花梗可长达4cm;花被长5-7cm,下部1-2cm合生成花被筒;裂片6,具平行脉;雄蕊伸出,上弯,比花被裂片短;花柱伸出,上弯,近与花被裂片等长。花期夏季。

分布于云南、四川。产于湖北西南部(咸丰、恩施)。生长于海拔1500-2000m山坡草丛中。

【食用部分】花营。

【营养与保健】营养成分:以小黄花菜为例,每百克花蕾鲜品含蛋白质2.9g,脂肪0.5g,粗纤维1.5g,糖类11.6g,钙73mg,磷69mg,铁1.4mg,胡萝卜素1.17mg,硫胺素0.19mg,核黄素0.13mg,尼克酸1.1mg。

保健作用:中医学认为黄花具有安五脏,利心志,明目的功效,可养血平肝、养,心安神、清热利温、健胃醒酒;可消食滋补而无副作用。尤其对气火上升,睡眠不好的人有明显的食疗作用。近年来研究证明黄花具有明显的健脑作用,还可显著降低动物血清胆固醇的作用,是预防中老年人疾病和延缓机体衰老的保健食品。

【采摘处理】当黄花菜花营长到充分长度,花蕾饱满、颜色黄绿、纵沟明显、蜜汁显著减少时为采收适期,应及时采摘,一般于中午12日才至午后3时采摘为宜。采下的花蕾要随采随运和及时进行干制处理,即把精选好的花蕾摆在筛盘上放入干燥器炉体内,在70-80℃的条件下保温15分钟,然后于60℃的条件下烘烤2小时即可。

【食用方法】 黄花菜以食用干品为主,荤素皆直,可炒、拌、炸、增等多种食法,此外还可做蜜饶、饮料、罐头等,用途十分广阔。

【综合利用】

1.药用

(1)根(萱草根):利水,凉血。治水肿、小便不利、淋浊、带下、黄疸、便血、崩漏、乳痈。

(2)嫩苗(萱草嫩苗):利温热,宽胸,消食。治胸脯烦热、黄疸、小便赤涩。

(3)花蕾(金针菜):利温热,宽胸脯。治小便赤涩、黄疸、胸膈烦热、夜少安寐、痔疮便血。

2.观赏用花美丽,栽培供观赏。

3.叶可造纸和作编织材料。

4.根可以酿酒。

【繁殖与栽培】多用分株繁殖。

一般于春季植株未萌发前,将母株掘起,每1株分成3-6株,每1分株须带有芽和根。南方地区也可在秋季落叶后分株。栽种时行距1m,株距0.5m,开穴深30cm,把基肥施入穴中,然后把种亮埋植穴中,覆土2-3cm,压实,浇水。分株后第一年须随时除草;第二年可松土1-2次,兼行除草。在生长期中,追施粪肥2-3次,开花前施磷肥1次,以提高花的产量。

【其他】黄花菜含秋水仙碱,直接食用过量的鲜品黄花菜,致使秋水仙碱进入人体,会强烈刺激胃肠道和肾脏等器官引起中毒症状,如胃部灼热、口渴、恶心呕吐等。干品黄花菜经过蒸煮、烘晒等处理,使所含秋水仙碱被分解破坏掉,故可放心食用。若食用鲜品,可先用沸水焯过,再用清水浸泡,使秋水仙素遇热分解并溶于水,将黄花菜捞出挤干水再烹饪,即平安无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9: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门冬Aspamgus cochinchinensis (Lour.)Merr.百合科

【地方名】天冬、天棘、万岁藤、婆罗树、丝冬、天冬草、多仔婆、多儿母、八百崽。

攀援状多年生草本。块根肉质,簇生,长椭圆形或纺锤形,长4-10m,灰黄色。茎细,长可达2m,有纵槽纹。叶状枝2-3枚束生叶腋,线形,扁平,长1-2.5(-3)cm,宽1mm左右,稍弯曲,先端锐尖。叶退化为鳞片,主茎上的鳞状叶常变为下弯的短刺。花1-3朵簇生叶腋,黄白色或白色,下垂;单性,雌雄异株;雄花;花被片6,长2.5-3mm;雄蕊稍短于花被;雌花;具3枚退化雄蕊,雌蕊1,子房3室,柱头3歧。浆果球形,直径6-7mm,成熟时红色。花期5月。

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陕西、甘肃、河北。

产于湖北省山区各县市。生长于海拔1100m以下山坡疏林下、路旁。

【食用部分】块根、嫩茎。

【营养与保健】天门冬块根含淀粉33%,庶糖4%以及多种其他营养成分。中医学认为天门冬性味甘苦、寒,性虽冷而能补。天门冬具有滋阴壮阳,镇心,润五脏,补五劳七伤的作用,对年老身体衰损瘦弱者,有明显补养效果。天门冬是优良的美容健身食品,经常食用可以保养肌肤,滋润容颜,增益气力。"煮食之,令人肌体滑泽白净,除身上一切恶气不洁之疾" 《本草纲目》。近年的研究证明,天门冬具有抗菌作用,对自喉、肺炎等一些传染性疾病的病菌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天门冬还有抗肿瘤作用,特别是对白血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采摘处理】春季采摘嫩茎供食用。秋、冬季采挖块根,洗净泥土,除掉须根,置阴凉通风处暂存,及时加工或出售。

【综合利用】药用天门冬块根滋阴,润燥,清肺,降火。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凄、肺痛、咽喉肿痛、消渴、便秘。

【繁殖与栽培】种子繁殖、分根繁殖。

1.种子繁殖于秋季收种后即行播种,或将种子沙藏至翌年3月间播种。苗床要有遮阴,深翻后作成宽1.3m的畦,畦面横开种沟,沟距17-20cm。按粒矩1.5-3cm播种,播后覆细土。育苗1年至1年半,注意烧水、除草、追肥。春秋两季均可移裁,深翻地33cm左右,按株距20cm、行距30cm掘穴,每穴栽苗1株,栽后浇水。移栽后,每年松土除草2-3次,并结合施肥。苗长50cm左右时,应以小树枝或竹竿作为支柱,使其缠绕向上生长。天旱时要经常浇水。

2.分根繁殖3月上旬至4月上旬,植株未萌芽前,将根掘出,分成3-4小簇,每簇应有芽1-2个,按行距30cm,株距20-25cm开穴,每穴栽1簇,栽后覆土。注意田间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9:04:58 | 显示全部楼层
薤(xiè)白Allium macrostemon Bunge.百合科

【地方名】小蒜、小根蒜、山蒜、菜芝、莽子、小根菜。

多年生草本,高达70cm。鳞茎近球形,粗1-2cm;外被膜质鳞皮。叶基生;叶片线形,长20-40cm,宽3-4mm,先端渐尖,基部革肖状,抱茎。花草由叶丛中抽出,单一,直立,平滑无毛;伞形花序密而多花,近球形,顶生;花梗细,长约2cm花被6,长圆状披针形,淡紫粉红色或淡紫色;雄蕊6,花丝长于花被;雌蕊1,于房上位,有3棱,花柱线形,细长。果为蒴果。花期6-8月。

除青海、新疆外,广布全国。产于湖北省山区、丘陵各县市。生长于海拔600-1400m山坡潮温地、回边草丛中。

【食用部分】嫩茎叶、鳞茎。

【营养与保健】营养成分:每百克全株含蛋白质3.4g,脂肪0.4g,糖类26g,粗纤维0.9g,钙100mg,磷53mg,铁4.6mg,胡萝卜素0.09mg,硫胺素0.08mg,核黄素0.14mg,抗坏血酸36mg,尼克酸1mg。

保健作用:中医学认为在白具有温补作用,可健脾开胃,助消化、解油腻,促进食欲。对体弱者而言,在白可调中补虚,使人耐寒。对孕、产妇而言,瑾白有下气散血,补血安神的作用。另外,薤白的钙、磷等无机盐含量极高,经常食用有利于强健筋骨,特别对于成长期的儿童和缺钙的老人有良好的营养作用。

【采摘处理】春季2-4月采摘嫩茎叶供食用;至6月份叶子开始枯黄时采收鳞茎,将整株掘起,扎成束,挂在阴凉通风处,供加工或出售。

【综合利用】

1.药用

(1)鳞茎:理气,宽胸,通阳,散结。治胸痹心痛彻背、干呕、泻痢后重、疮疖。

(2)叶:治肺气喘急:煮洗治疮疖。

2.作兽药鳞茎是家畜健胃整肠药,治食积,尤对幼畜消化不良有效。

3.鳞茎可作士农药。

【繁殖与栽培】鳞茎繁殖。

一般在9月前后种植,以幼苗越冬。栽前耕翻土地,施足基肥,作畦宽1.5-2m,按行距20-25cm开浅沟,将作种的鳞茎按15cm株距排入沟的一侧,每穴点排2-3个种菇,盖以薄士,播后用稻草覆盖畦面保摘,约7-10天出苗。生长期要中耕除草和追肥。

【其他】薤白的食用和保健作用,古籍中多有记载,如王桢《农书》载"(薤白)生则气辛,熟则甘美。种之不蠹,食之有益。故学道人资之,老人宜之"。又如杜甫在诗云"隐者柴门内,因圭蔬绕舍秋。盈筐承露菇,不待致书求。束比青刍色,圆齐玉簪头。衰年关膈冷,味暖并无忧"诗中提到了薤白的温补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9:05:11 | 显示全部楼层
1.黄花韭Allium chrysanthum Regel百合科

【地方名】野葱。

草本。鳞茎矩圆状柱形至卵状柱形,鳞茎外皮褐色,薄革质。花亭圆柱形,中空,高20-45cm,基部至1/ 8处具叶鞘。叶圆营状,中空3-6枚,比花草短。总苞膜质,亮黄色;花被片6卵状矩圆形,顶端钝圆,长5-6.5mm,宽2-3mm,内轮陕西、甘肃、青海。产于湖生长于海拔2000-2800m。

2.玉簪叶韭Allium funckiaefoliumH.-M.百合科

【地方名】天韭、虎耳韭、天蒜。

多年生草本。鳞茎圆柱状,外包残存的棕网状叶销。叶基生,1-2枚,卵状心形,长13cm,宽约8cm;叶鞘白色,膜质,抱茎。花茎自叶鞘间抽出,纤细,高35-45cm;伞形花序,顶生,近圆球形;花白色,具细梗;萼片6;子房上位,3室。蒴果。

分布于四川。产于湖北宣恩、兴山、神农架、房县、保康。生长于海拔1500-2400m山坡疏林下或山沟阴湿处。

3.疏花韭Allium henryi C.H.Wright 百合科

草本,具直生根状茎。鳞茎圆柱形,较细长;鳞茎外皮暗褐色,老时成纤维质,网状。花享圆柱形,纤细,长14-25cm。叶基生,条形,渐尖,常略比花亭长。总苞干膜质,单侧开裂,具嗦,宿存;伞形花序簇生状,少花,常具花5-8朵;花梗长1-2cm,基部无苞片;花紫蓝色;花被片6卵形,常等长,长7-8mm,宽约3mm;花丝略超过花被片;子房近球形;花柱伸出花被。

分布于四川|。产于湖北兴山、神农架。生长于海拔1300-2500m山地向阳山坡草丛中。

4.卵叶韭AlliumovalifoliumH.-M百合科

草本,具根状茎。鳞茎柱状圆锥形,单生或数枚聚生;鳞茎外皮灰褐色,网状纤维质。花草圆柱形,高30-60cm,叶基生,常2枚,稀为3枚,长8-14-(20)cm,宽2-5-(7)cm,卵状矩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具叶柄,顶端长渐尖或短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叶柄和叶的两面及叶缘具乳头状突起,或无。总苞1-2裂,宿存或早落;伞形花序球形,多花;花梗为花被的1.5-4倍长,无苞片;花白色或淡红色;花被片长3-4.5mm,卵状矩圆形或矩圆形,顶端啃蚀状;花丝伸出花被;子房具短柄。

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青海。产于湖北鹤峰、利川、建始、巴东、兴山、神农架。生长于海拔1400-2900m山坡草地、林下或林缘阴湿草丛中。

5.太白韭Alliumprattii C.H.Wright百合科

草本,具根状茎。鳞茎柱状圆锥形,单生或数枚聚生:鳞茎外皮黑褐色,网状纤维质。花亭圆柱形,高(10-30)阳40cm。叶基生,常2枚呈对生状,条状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近与花享等长,顶端渐尖,基部渐狭成不明显的叶柄。总苞1-2裂,宿存;伞形花序球形,多花;小花梗为花被的2-4倍长,无苞片;花紫红色或淡红色,稀白色;花被片6,顶端常凹陷或钝头;花丝伸出花被;子房具短柄。

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安徽、河南、陕西、甘肃、青海。产于湖北巴东、神农架。生长于海拔1200-2900m山坡草地、沟谷阴湿处岩石上。

【食用部分】嫩叶。

【营养与保健】野韭菜性味辛温,有温中行气、补肾益阳、健胃提神、散血行寐等作用,适于体虚烦热、瘦弱乏力者食用,对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的老人具有明显的食疗作用。

【采摘处理】于生长季割取嫩叶供食用。

【综合利用】药用。

(1)玉簪叶韭:全草散瘀,镇痛,祛风,止血。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漆疮。

(2)太白韭:全草发汗,散寒,消肿,健胃。治伤风感冒、头痛发烧、腹部冷痛、消化不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5-15 19:31 , Processed in 0.09289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