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千堆雪

[千堆雪]精品出对句赏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19:3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楚人以高洁留诗,灵均本色今犹在;
君子折幽香作佩,雅量清怀日与长。
千堆雪简评:这一联成功在于运用了两个典故来突出主题,是为亮点。如果说不足,我个人认为77句式是对联中比较鲜见的句式,因为对联的三大特点之一是长短句结合的艺术,长短句结合的优势在语感与韵味起伏跌宕也。尽管本联各句的意节点不同(2122,223),但整联给人似诗非诗之感。这种句式虽然并不影响对联创作本身,只是需要在以后创作中尽量避免与注意而已。
玉忆:师傅说得对,七七句式是给人喘不过气的感觉,我在中间加一分句,会不会显得多余呢
楚人以高洁留诗,隔数载沧桑,灵均本色今犹在;
君子折幽香作佩,系一枝倜傥,雅量清怀日与长。


清斑染泪,疏影筛金,千般雅意遗何处;
风打不弯,霜侵不老,无限高节在此君。[今音]
千堆雪简评:这一联比较成功。写出了竹的特质与高风亮节。从结构安排上也有匠心,自对排比,为结句铺垫都很到位,全联一问一答够成一体。唯一可酌的是“风打”的“打”字可再练练。
玉忆:“打”字我也觉得别扭呢,开始用“折”,但“折”后面又与“节”古今音混用了,用“扫”会不会稍好些?

高士怜之,喜吟靖节昔留赋
西风过处,幸有金黄不改香
千堆雪简评:这一联上联比下联好,尤其结句。为什么呢?因为“幸有黄金不改香”不能构成反对,其句内的逻辑关系没有起到衬托主题。我个人认为“幸有”是败笔,如果改成“虽失”可能在逻辑关系上更能突出“不改香”。因为西风过处,菊瓣纷落,是“失落”其“形”,而“不改”其“质”也,并非为“幸有”么~!!
玉忆:可能我没表达清楚,下联要表达的是西风过处,百花凋谢,只是菊花依旧凌寒绽放,金黄是代菊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19: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诗文浩渺在2008-4-17 9:19:00的发言:

遣旧自更新,问燕子来时,谁于天外执春笔?
喜新犹念旧,当桃花谢后,我在风中数落英。


剑师说有少许散,我的意见:把第二分句的领字去掉呢?

非常赞同诗文的意见~!
这一联起句是感悟与总结,“燕子来时”点题扣“春”令,尾句的设问,其实是为起句找理由、做交代的。“执春笔”有匠心、有力度。四季春为首,春笔开篇,是“遣旧更新”的,故首尾照应了;下句也是这样的结构,起句浓缩与总揽,“桃话谢后”是一个完整春天的结束,扣题很紧密、很完整了,“数落英”是对“念旧”的最好印证。
因此,总体来看此联。脉络是很清晰的,上下贯通以后,一个“春”字完整表达出来了,难得的是对“春”的感悟能上升到“更新”、“念旧”的层面上来。去掉中间分句的领字,我认为,此联不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19: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诗文浩渺在2008-4-14 8:41:00的发言:

作新尝试,原是本心原是苦
忌旧轮回,盼无风雨盼无争



千堆雪赏析:这一联见性情,见功力,有哲思。
新尝试,总是在不断前行中体现追求,这种“本心”是向前、向上的积极表现,而对新事物的尝试,总是艰难的、艰苦的,这很符合自然辩证法。
旧轮回,是过去的重复,这是停滞不前的表现,因此当“忌”。但是作者在这里表达了一种期盼:“风雨”是所有艰难困苦的概括,“盼无争”的思想是老庄的思想,也是中国士大夫的处世哲学。
这一联上下一脉贯通,由反对构成统一,见功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19: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断鸿声处,谁将守候立成碑 [蜗牛的家]
对句:落日楼头,我把相思调作酒 [剑冷天河]


千堆雪赏析:这一联出对顺承同一个思路,守侯也好、相思也好,联面布局都是同一个主题。
出句化典不着痕迹,起句铺垫环境,从意境中挖掘感悟。“守成碑”是多么耐品的“守侯”?!记得“望夫石”的传说就是渲染这种同样的守望。此句的起句意境也耐人寻味,记得柳永以漂泊者的无助与含蓄表达出:“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句,作者何不如此?!
对句把相思的主题也刻画得很淋漓。“借酒话相思”也是一种愁绪的深层表达,这种相思的折磨与愁肠,也在“落日黄昏”时最浓烈。
两句所呈现的画面与场景都很凄切,其共同的主题在联中都得到了升华与渲染,实为好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19: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剑冷天河在2008-4-18 9:43:00的发言:
出句: 花影步闲阶 [梅枝]
对句: 泉声咽危石 [剑冷天河集王维句]

这个集句很有意思,一个“咽”字写活了全句。我们先来看看王维全诗及此句的意境,再来分析此句与本联是否和谐?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清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简析] 香积寺是唐代著名寺院,王维的这首《过香积寺》,也是描写填充院的著名诗篇。他的这首诗的写法,就是著名的“深山藏古寺”的绘画构思,“不从本寺落笔”,避实就虚,着意渲染,不仅写出了“寺外幽景”,而且也形象地烘托出了香积寺的幽趣禅理。诗的前六句,是写到寺前的情景,以“不知”二字领起,说明自己没有到过香积寺,及至经过香积寺附近时,却又不知还要走多少路程,才能到达那云峰深处。一路走去,只见古木参天,人迹罕至,忽闻阵阵钟声,还不知寺院在哪里。继续前行,扣到了流水触击危石时,发出的鸣咽声(咽:呜咽,指泉声。危石:高大、拱出的石头);看到了阳光洒落青松上,反射着清冷的日色。这样极写山中幽景,一片静寂,就把寺院生活的清苦和寺僧禅道的高深,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这里的“咽”、“冷”二字,常为人们所称道,它以鲜明的个性表现了典型环境中的泉声和日色,生动深刻,是古典诗歌中炼字的范例。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前联在这“一影一声”中,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无限生机,以及作者对典型环境的感悟和情趣;在“闲阶”、“危石”中体会幽静和意境;在“一步一咽”中领悟炼字的典范和拟人的形象、生动。本联有此集句,很难找更合适的对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19: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流月长河在2008-6-30 14:10:00的发言:
出句:山中泉冷未经世[冷剑凝霜]
对句:陌上花香不识秋[流月长河]

千堆雪赏析:
这是一副出、对皆佳的精典联作。化景入世、借物咏怀、寓意深刻、十分耐品。
先看出句:“山中泉冷”本是自然常态,而作者却将“泉冷”联系到“未经世”的层面来理解,不能不说是一种匠心、一种透悟。我个人认为作者句中的“冷”字非常耐人寻味,结合全句来理解,可解读为清纯、清冽,引申以后也可理解成甘纯、不染尘埃、不沾世俗等寓意。王绩在《山中叙志》诗中说:“物外知何事,山中无所有。风鸣静夜琴,月照芳春酒。直置百年内,谁论千载后”;韦应物有诗云:“测测石泉冷,暧暧烟谷虚。中有释门子,种果结茅庐。出身厌名利,遇境即踌躇。守直虽多忤,视险方晏如。况将尘埃外,襟抱从此舒”都与本联有相同、相似的境界。
再来看对句:“陌上花香”亦是自然景致,而作者却对这样的景致怀有怜惜之情,“不识秋”是感怀、是感悟;因为作者知道,“花香”的日子是有限的,她的未来即将有风侵霜袭、会有凋零、凋谢。人生何不如此?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莫不如此。
从这些理解来感悟此联,我认为这是一副非常精彩、非常成功的联作。不知大家以为然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19:4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一琴一月皆知己[对月]
对句:无酒无花不少年[梦如]
首席点精,千堆雪赏析如下:

一看这个出句,就知道是一个女子的婉约情怀。琴之所爱、月之所爱,都奉为知己视之,何也?足见作者的心性。琴可吐心曲,月可作高洁,无非心向往之。所谓“心在虚无外,弦鸣山水中”都是隐忍心性、远离市井的清净修为;而“月之高洁,冷而不媚,亮而不俗”同样是宁静、脱尘的寄托。
而对句并没有顺承这样的思路,却另辟溪径,用“一酒一花”来代表少年的豪放与风流倜傥。所谓“人不风流枉少年”这就是对句的依据。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句内联精密,并且让婉约与豪放结合得天衣无缝。
是为好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19: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出句;轻筛杏雨红初落[对月悲歌]
对句: 漫煮柳烟翠欲流 [南 宫 恨]

千堆雪赏析:

看了无数对月悲歌的句子,我总结归纳为三大特点:一是敢用险字,以出奇;二是善用动词,以出新;三是常有感悟,以脱俗。当然还有其他大气纵横等特点,将专文分析,这里不再赘述。
就本出句来说,同样可用上述特点来评析,句中“筛”字是险字,我们平常很少见“筛雨”用法的,但是我们析想一下:杏雨点点,纷纷落落,其状不正似筛漏一般零落而下吗?观其型、思其状,能联想到“筛落”,可圈、可佩。另外“红初落”也值得玩味,综观全句,内联十分紧密。
再来看对句,“煮”字也很有匠心,与后面的“柳烟”搭配以后,此“煮”有了依托;而“翠欲流”不仅对仗十分工稳,而且一个“欲流”鲜活了全句,赋予了动感、美感与语境。如果要挑毛病的话,对句平仄安排上仄音过多,有孤平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19: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林江仙客在2008-6-21 20:56:00的发言:
出句:漫品书香,唯知字里乾坤大[按徵听兰]


这个句子的主题是劝学的感悟。所谓“字里乾坤大”就是强调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的包容广,知识的作用大等意思。宋真宗《劝学诗》曰:“富家不用买粮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子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与此出同宗。
综观诸多对句,都很不错,就是部分对句前后两个分句之间的关联有失紧密。“书香”何来?正是因为作者从“漫品”中体会到知识的趣味无穷、知识的宽大无边,故得真味而觉香也。
(附作品连接:http://www.mtxsnow.net/bbs/dispbbs.asp?boardID=206&ID=220085&page=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9 19:44:4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试剑在2008-7-15 16:58:00的发言:
青花瓷
吾身本自泥,当年蹂躏红尘,岂敢言伤,我把愚心焚以火;
冰骨不输玉,任是蹉跎岁月,何曾有憾,惟将青记付于瓶。





很久没有来成联欣赏句子了,看见试剑此联,实在忍不住一种共鸣的冲动,故愿喝彩几句、砸砖几笔。
千堆雪赏析:
先言出彩之笔:
1、境界高远。此联之境界不在语感、不在联面,而在内质。因为此联把青化瓷的本源与制作成型上升到一个人生的演绎过程来理解、来感悟,一下拔高了主题,而又不落俗套、不偏离主题,这就是题物联出新、出彩的关键,本联余味与耐品的境界表现在两结也。“愚心焚于火”(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称为“凤凰涅磐”,“化泥成瓷”何不是一种自身境界的升华?寓瓷成型特点于新意中,出彩也);青记付于瓶”(青涩的记忆、精彩的呈现,永远铭刻在瓶面成为历史、成为追忆的定格,不正是青花瓷器的鲜明特点吗?!)。
2、寓意深刻。一副好联之所以能流传弥久,不在华丽的词句,而在于对其感悟与共鸣的人群有何启示?在于其实用价值与感悟的深度。此联寓意深刻的表现在“蹂躏红尘”与“蹉跎岁月”两句。“蹂躏红尘”有两层寓意:青花瓷的材质是泥土,成型之前,泥土本是任人践踏的,在制作成瓷时是任人摔打的,正是经历这样的蹂躏与摔打,才成就了瓷化玉骨,人生何不如此?有人说“蹂躏”不好,我实在不敢苟同啊,我不知道还有什么词汇比“蹂躏”更能体现这样的寓意?!同样,“蹉跎岁月”也有两种寓意:表象上是青花瓷的久远历史,寓意上是瓷品的历史积淀=愈久远愈能体现其价值一样。这两句与两结形成了内部呼应关系,也是匠心之一。
再砸一砖:我认为本联的第三分句多余了。“岂敢言伤”与“何曾有憾”,作者类似的感悟已经化于联面,意在其中了,说出来不仅过于雕琢、直白,也削弱了气脉与境界,反而于主题无补,故可略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4-28 23:08 , Processed in 0.13087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