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82|回复: 13

尼伯龙根之歌和尼伯龙根的指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30 22:2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30 22:28: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尼伯龙根翻译成中文是什么意思?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22: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天读《北欧海盗史》,了解了许多四世纪到8世纪时的北欧历史,尤其提到了一些北欧史书,《英林嘉家系》还有什么《挪威诸王编年史》、以及一些带有北欧神话色彩的史诗,尤其是《尼伯龙根之歌》,这又让我想起儿时读多的一本小人书《尼伯龙根的指环》,呵呵,一时兴趣被勾起来了,后者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神话中一个更加原始的故事尼伯龙根之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尼伯龙根之歌主要描写Sigurd和他的祖先的历险,故事有很多细节十分相似;主人公的家谱也一直上溯到北欧神话中的奥丁大神。当然日尔曼民族本身也就发源于北欧丹麦的土地上,所以也是一脉相承吧。

史书与史诗不同在于,史书中,400年至600年间挪威和瑞典各居民区建立的无数山头堡垒表明当时需要军事防御,这势必导致地方首领全力的兴起.贸易所获得利益和可以制造的工具、农具和武器的大量生铁落入强大、贪婪和有野心的人手中。以家财、地 位、精于战争掠夺和勒索之道而闻名的个人或家族随处可见,他们通过认可、选举或武力要求邻居支持或服从 ,转过来又向邻居提供权威、保护、公共礼仪和法律。有时他们聚在一起制定有助于更大区社的习惯法和法律 并共同遵守之。它维护习惯法,保护自由民的权利,以处罚或赔偿等方式控制家族间的宿怨。 这应该是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因为很难指望密密地分布在挪威各地的酋长、家族和诸王门会为了他们一无所 知的事业而轻易削弱自己的权威,一旦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就会表示强烈的反对,其中许多人是为了贸易、赃 物、土地、荣誉和复仇而战,或者由于他们的祖先以前这么做了,因此形成这儿一个王国扩大,那儿一个王国 消失的局面。这些人的面目和映像在《英林嘉英雄传奇》有关章节中一样,他们时而和蔼可亲,时而狰狞可怕 的怪癖引起我们注意,然后做做鬼脸就溜掉了。他们的世界是传说和民间故事的世界,而不是真正历史的世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22: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北欧的神话传说,我还是发一个影评,呵呵

游戏的规则越简单均衡,参与的人就会越多。千疮百孔的废墟上,往往能开出比温室中还美丽的花朵。滥觞于欧美乃至整个文明世界的现代奇幻文学,其架构竟然来自残缺古朴的北欧神话而非美轮美奂的希腊史诗,其原因大抵也如是。
  在世界神话史上以不完整(一说为未进化)而著称的北欧神话以其雄奇苍凉吸引着众多拥趸。主神奥丁兄弟三人杀死元初巨人,以其尸体创造世界,尸身上的蛆虫化为精灵与侏儒;奥丁以树木创造男人和女人,繁衍出人类;巨人的后代占据大地另一边,与神族爱恨纠缠,战和无定。整个欧洲奇幻故事的基础体系由此建立,此后的骑士小说系列,龙与地下城系列,其渊源莫不如是。直到《龙枪》系列和《指环王》等集大成者出现,欧洲以外的世界才开始了解整个体系,美国拿去做电影,中国拿来模仿出了无数似是而非的所谓奇幻小说。然而,奇幻小说属于80后一代,此前出生的人群,初次接触北欧神话大抵上是通过《圣斗士之北欧篇》《银河英雄传说》和《神话时代》游戏系列。
  北欧神话的显著特点是整个神族命中注定被毁灭,即所谓“诸神的黄昏”。希腊神话中虽然宙斯也知道自己终将被一个子女取代,但普罗米修斯罹难后这个话题便再也无人提起,在整个神话传承中,老去的永远是命运被神操纵的凡人,而在北欧神话中,受难者变成了神本身。正是这一点,敷衍出了无数动人的题材,其中之一,便是我们今天要提到的《尼伯龙根的指环》。
  主神奥丁为了获得预知未来的能力与天地所有的知识,甘愿挖出一只眼睛投入智慧泉底,因而看到了整个神族的末日。从此他以独眼老人的形象行走于人界,四处搜寻勇士英魂,以作为末日大战中神族一方的部队;为了快速增强他的储备,奥丁甚至在人间挑动战争,让最好的勇士尽早归天。他将勇士们的灵魂安置在宏伟的瓦尔哈拉宫,白天以战斗为戏,晚上则饮蜜乳酒,食野猪肉。因此,北欧勇士们笃信英勇战斗是对大神奥丁最好的祭拜,因为战场上的英魂可进入瓦尔哈拉神殿,而老病而死的人只能去阴暗恐怖的冥国。维京海盗因这种好战的信仰而勇冠天下,据说最英勇的男儿发挥到极致时可进入到“狂战士”状态,刀枪伤之而无痛觉,勇猛战斗浑不畏死,这点在著名的历史教科书游戏《帝国时代II》中有完整的体现。
  奥丁再神通广大也无法搜尽天下勇士魂于囊中,于是便有一群女神,称作瓦尔基里的,帮他拾遗补阙,飞驰往来于各地战场搜集英灵,如果战斗未分胜败,她们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一方,后世因此而称她们做女武神。《尼伯龙根的指环》讲述的,便是女武神之首??伯仑希尔悲剧性的命运。
  却说大英雄齐格弗里德在一次邂逅中击败了冰岛的无敌女王伯仑希尔.米颜,两人更因此而发生了倾城之恋,约定在齐格弗里德完成游历后便在冰岛相聚。恰逢恶龙法夫纳?醒,它守候的宝藏,莱茵的黄金,引来各路英豪觊觎。探险者们都折戟龙穴,齐格弗里德则出乎其类,独力屠龙,并以龙血沐浴,从此以后可识鸟语,刀枪不入(沐浴时后背一片落叶挡住了龙血,这也成为英雄唯一致命的地方)。但在获得龙之宝藏的同时,他也继承了宝藏中的诅咒。此后,在勃艮第国王龚特尔及佞臣哈根的设计下,他忘记了从前的爱人,与国王的妹妹完婚,甚至帮助龚特尔王迎娶了伯仑希尔。影片以齐格弗里德恢复记忆被哈根杀死、伯仑希尔为其复仇后与爱人遗体共焚而结束。
  全剧角色中最大的亮点无疑是克莉丝汀娜.洛肯所饰演的女武神伯仑希尔。洛肯在《终结者三》中全裸上阵却依然落得个票房毒药的恶名,这次在本片中终于绝地反攻,彻底洗脱花瓶恶名。模特出身的洛肯身材高大,饰演女武神几次出场都是气势凌锐,求婚戏一场的冰原大战中,伯仑希尔着重甲,执长兵,宛若战神;婚礼戏中她借故与负心人再战,利矛在手,无人能直擢其锋。武戏如此有冲击力,文戏更是脱胎换骨。与《终结者三》中的苍白机器人不同,本片中洛肯有多场爱情戏,从一开始被击败后产生的倾心热恋,到分离后独处冰岛的铭心相思,从察觉真相而发誓报复的刻骨仇恨,到最后在冲天大火中自刎殉情,洛肯将整个史诗的爱情演绎得荡气回肠,尤其是冰岛重逢一场,重逢的狂喜急转至情变的心碎,整场戏中几乎不着一言,仅凭眼神便尽得风流,但有同病相怜者,莫不戚戚于心。纵观全片,女武神大开大阖,敢爱敢恨,洛肯的英气与伯仑希尔的豪气合为一体,浑然天成。
  其他诸演员虽然没洛肯这么抢眼,却也各领风骚。比较容易对上号的大概就是勃艮第龚特尔王的饰演者塞缪尔•韦斯特了,在好莱坞大片《凡.海尔辛》中出演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因,本片中也就是一片合格的绿叶。大反派哈根的饰演者比较让人失望,本来反派应该很容易出戏的,但他在片中总是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态,连最后暗算齐格弗里德都是没头没脑地背后一枪了事,一点也不给我们的英雄原地九十九圈摇晃一百下再死的机会:(男主角班诺•福曼倒是中规中矩,笑容阳光,风格健康,据说还是《史瑞克II》中靴猫的德语配音者,可见本土影响力不小;嗯,嗓音跟安东尼班德拉斯还真有点像??就是个头跟洛肯不太配,两个人定情时接吻,洛肯居然要俯身相就,摄影师还来了个远距全景,有够恶毒啊。
  与同为神话史诗片的《特洛伊》相比,《尼伯龙根的指环》更好地切合了北欧神话雄奇悲壮的风格。这应该归功于影片的衍生基础,瓦格纳的著名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瓦格纳当时由北欧神话中的世界末日,雷加鲁克,即“诸神的黄昏”中得到灵感,计划将德国民间史诗《尼伯龙根之歌》改编为歌剧。多数人认为这不可实现,一部歌剧不可能承担如此庞大的剧情,瓦格纳却最终成功了。为了达到最完美的效果,瓦格纳的崇拜者,巴伐利亚大公专门修建了拜罗伊特剧院,耗时两年。1876年《指环》首演之日,拜罗伊特冠盖云集,整个欧洲的音乐人士几乎都来到了这个莱茵河畔的小地方,当地甚至因此而食物短缺。歌剧取得了辉煌的成功,其中不少著名段落,如《女武神的飞驰》,已经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力,甚至《星球大战》中都隐隐透出她的倩影,日本科幻大作《银河英雄传说》更是处处向它致敬。
  电影限于篇幅和表现形式,无法完整地复制整个歌剧,因此舍弃了歌剧中的大部分神话背景如宝藏来历、天神的干涉和女武神的坠入凡尘,仅仅撷取了其中的华彩篇章与主要矛盾独自成篇:大英雄起于草莽睥睨天下却为小人所乘,女武神英武绝伦深情一往终归无力回天,随着基督教的阴影渐次弥漫于整个北欧,瓦尔哈拉神殿已是大厦将倾。瓦格纳的原著强调伯仑希尔的爱作为新世界的希望而拯救人类,电影制作者则没有承袭这个主题,代之以基督教与北欧多神教的冲突。
  尽管我对基督教一向非常着迷,但这并不能掩藏历史上这个宗教铸下的大错。在基督教逐步渗透扩散的过程中,原来信奉北欧神话的日尔曼民族逐步被同化,黑暗的中世纪中能掌握文化力量的唯有基督教(今天主教和英国国教)教士,而被彻底洗脑的僧侣对异教的神话和传说当然有着狂热的毁灭冲动并以此来获得被认可的神圣使命感,一如50年代奋力拆毁北京城墙的那些执行者。大量有关北欧神话的文献被焚毁,以神之名;奥丁神族的塑像做为异教偶像被推倒,为了虔诚。公元1618-1648的“三十年战争”之后,北欧神话文献丧失殆尽,留下的只有英国史诗《贝奥武夫》(Beowulf)、冰岛神话诗集《爱达经》(Edda)、一些英雄传说的断简残篇(Saga),以及有“德国伊利亚特”之称的《尼伯龙根之歌》(Nibelungenlied)。
  影片开头即以旁白简略介绍了这段历史,苍郁雄浑的音乐中拉开了一段传奇,这段传奇跟它的主人公一样归于湮灭。颇具意味的是,影片结尾勃艮第新王看着冲天大火说“今天,古老的神复活了”,他的恋人却一脸落寞:“不,古老的神今天与他们一同逝去。”缥缈悲凉的片尾曲萦绕之中,遥想北欧诸神末日来临时浴血大战,麦克阿瑟的名言浮现脑海:
  ??老战士从来不死,他们只会渐渐消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30 22: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又看历史,头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22: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尼伯龙根这个词有几种不同的含义。一是指诗中描写的勃艮第国王们,二是指捷古弗列德(Siegfried)的部下们;三是传说日耳曼侏儒种族中的一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30 22: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最近在一个吧里,看见一个人,喜欢泡天涯的。有时间我把他拉来。看看老秦认识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22: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尼伯龙根的指环:


 根据德国民间诗史《尼白龙根之歌》和北欧《沃尔松格传说》改编。本片讲述的是一个年轻铁匠齐格弗里德的故事。他不知道自己其实是一个沦陷王国的继承人。在英勇的杀死为祸人间的巨龙法芙娜之后受到人们的爱戴。当奖赏看起来仿佛是一大份宝藏的时候,齐格弗里德却忽视了附着在上面的可怕诅咒,危险在一步步逼近他深爱着的美丽挪威女王布伦希尔特
  雾魔阿尔贝里希(Alberich) 与众神的王沃旦(Wotan)是贪财与贪势的象征。为了贪心的驱使,他宁肯摈弃了最神圣的情感??爱情,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从莱茵水仙的手中攫得莱茵的黄金。用那黄金所铸成的指环能使他成为宇宙间最有权势的人。沃旦用诡计从阿尔贝里希手里取得了那个指环,但他不还给莱茵水仙,却给了名字叫做发福纳(Fafner)与发索尔德(Fasolt)的两个巨人;因为他们为他造了瓦尔哈拉天宫。 本来是议定以司美丽与青春的女神弗莱雅(Freia) 作为报酬的,现在他以指环代替了弗莱雅。但当阿尔贝里希失掉那指环时,他曾发下了诅咒,说凡持有那指环的人必得灾祸;所以巨人刚刚得到了那指环,就为它争吵起来。结果发福纳把发索尔德杀死,自己隐在一个深林中的洞穴里,变做了一条龙,日夜株守着那指环以及沃旦从阿尔贝里希攫得而送他们作为弗莱雅的抵偿的别的宝物。
  宝物中有一件是神秘的隐身盔,也是用莱茵的黄金铸成的,凡戴了那盔甲的人,是可以隐藏起原形来的。沃旦看见发索尔德被杀的情形,恐怕阿尔贝里希的诅咒会殃及神界,深以为忧。为防御阿尔贝里希及雾魔之群来袭瓦尔哈拉天宫,他与智慧女神爱尔达(Erda)配合生出了一群女武神(布仑希尔德就是其中的主脑人物)。她们是矫健的少女,骑着骏马在天空中奔驰着。她们把英雄的尸体带到瓦尔哈拉天宫里来,英雄们复活过来,防守雾魔的来袭。但如想使神界免除灾祸,还必须从发福纳手里把那带了诅咒的指环拿回,并以纯正无私的好意奉还给莱茵女仙才行。众神中没有一个能做到这事的,因为他们做这事的动机都含有自私的成分。为此,沃旦有一时期由神界下降为人,取名委尔塞(Walse),与一尘世女子配合,生出一对孪生兄妹,男的叫齐格蒙德(Siegmund),女的叫齐格琳德(Sieglinde)。他希望齐格蒙德就是那杀死发福纳而将指环交还给莱茵女仙的英雄。为磨练他做这艰巨的工作,沃旦曾为他们兄妹摆布了许多困苦的遭遇。
  齐格琳德被逼与抢掠她的强盗洪丁(Hunding) 结婚;齐格蒙德有一天路遇暴风雨,到洪丁的茅屋里躲避,在那里他们兄妹相遇,遂乘机偕逃;但他们被洪丁追上。齐格琳德因犯了违背婚约的罪, 沃旦只好听从他的妻弗莉卡(Fricka--北欧神话中的众神的后)的话,以胜利颁给洪丁。布仑希尔德却不听从沃旦的命令,独对齐格蒙德表示同情,想卫护他,因此沃旦使他躺在一块石上陷入沉睡状态,在那块石的周围烧起了烈火;并宣称能穿过那火的圈子的英雄可以娶她为妻。齐格蒙德死后,齐格琳德生了齐格弗里德,这是他俩非法结合而得的儿子。收养这孩子的是一个名叫迷魅的雾魔,他们住在发福纳看守尼伯龙根宝物的森林里。迷魅想把齐格蒙德的碎剑熔铸起来,为的是齐格弗里德可用它把发福纳杀死,然后迷魅想用它把齐格弗里德杀死,而自己占有那些宝物;但他无法把碎剑熔铸起来。等齐格弗里德知道那剑原是他父亲的剑,就把它熔铸起来,把巨人发福纳杀死。他的嘴唇因曾与他沾了血的手指相接触,那巨龙的血的魔力使他懂得了鸟语。那时就有一只小鸟警告他要当心迷魅的诡计,齐格弗里德就把迷魅杀了。他来到了围绕着布仑希尔德的火圈前面,他突过了火圈,看见了布仑希尔德。她的美貌使他迷醉,他叫醒了她,请求娶她为妻。她,神界的贞女,充满了女性的爱,对他以身相许。他用从发福纳夺来的带着诅咒的指环做了他们婚誓的证物。
  为要冒险游历,齐格弗里德与布仑希尔德分手。在莱茵河畔住着基比孔人龚特尔(Gunther)、他的妹妹古特鲁妮(Gutrune)和他们的异父弟兄哈根(Hagen)。哈根原来就是雾魔阿尔贝里希的儿子。哈根晓得齐格弗里德将要来到,就计划如何把他消灭,为雾魔夺回那个指环。所以他施计不让龚特尔晓得布仑希尔德与齐格弗里德间的关系,劝诱龚特尔起了欲娶布仑希尔德为妻的念头。龚特尔听从哈根的安排,在齐格弗里德驾到时,以一角满装加了迷药的酒给齐格弗里德喝下去。齐格弗里德自喝了那酒,因药力发作,隧把自己的新娘布仑希尔德忘在脑后,而一心迷恋着古特鲁妮。他向龚特尔说明了自己的心事,龚特尔答应了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他,但有一条件,即他要齐格弗里德穿上隐身盔,装做龚特尔,而把布仑希尔德抢来,与他结婚。齐格弗里德允应了他,化装成龚特尔,克服了布仑希尔德,交给了那基比孔人。但布仑希尔德忽然认出了齐格弗里德手上戴着的指环(那正是她以为被强暴的龚特尔夺去的戒指),她对齐格弗里德的诡计痛加责骂。这样又引起龚特尔的疑心;布仑希尔德不知道是药力的作祟,对于齐格弗里德的行为竟燃起了剧烈的仇恨,终于与哈根、龚特尔合谋,将那英俊的青年致于死地。在一次狩猎的途中哈根把齐格弗里德杀死,后来又因为指环的事与龚特尔争吵,把龚特尔杀死。
  不久,布仑希尔德由莱茵女仙们的嘴里探得哈根的阴谋,才发现齐格弗里德与自己都是被牺牲者。对于齐格弗里德的嫉恨,一时复化为旧日对他的热恋,遂决心一死,去追随她的爱人。她由他的指上把那指环取下,戴在自己的指上,然后在柴堆上抛下一把火,骑上了骏马,跃入熊熊的烈火。有一个莱茵水仙顺着涌起的浪涛游入火中攫取了那个指环。哈根跳入泛滥到岸上的莱茵河水,想要把它取回,但被另外的水仙们把他拖下水。这时舞台上不仅映着火焰,且在整个地平线上照起了火光,原来瓦尔哈拉天宫被火烧了起来,布仑希尔德用“爱”??那阿尔贝里希为攫得权势而摈弃的至上情感??使万物的旧观同归于尽。替代了那古老的神话的时代,显现了以人为本的新时代的曙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22: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尼伯龙根之歌“

 古代尼德兰王国有位王子名叫西格弗里特。王子非常勇敢,力大无穷,曾经杀死过一条恶龙,还用龙血沐浴,血到之处刀枪不入,如同坚甲。只是王子在沐浴时恰巧遇有一片菩提树叶飘落肩上,因此这一龙血未到之处便成为致他死命的薄弱环节。这位尼德兰的王子还征服并且占有了巨大无比的尼伯龙根宝藏。此外,他又在战斗中获得一顶隐身帽,只要戴上它,不但身体隐而不见,个人的力气还能增强很多倍。王子听说在布尔恭腾王国有一位公主克里姆希尔特貌似天仙,于是决意前去求婚。布尔恭腾的国王名叫恭特尔,乃是克里姆希尔特的兄长。他答应了西格弗里特的求婚,但必须以帮他办成一件事作为条件。原来恭特尔早想娶冰岛美丽的女王为王后,女王的名字叫勃吕恩希尔特。然而这位冰岛女王美丽而又凶狠,凡是向她求婚的人都必须与她进行类似今天田径运动的竞技:投枪、掷石和跳远。如在三样比赛中有一样不如她,不但求婚不成,还得赔上性命。恭特尔自知力不从心,便央求西格弗里特王子全力以赴帮助他。 于是西格弗里特打扮成恭特尔的随从,前往冰岛。当恭特尔跟勃吕恩希尔特比赛时,西格弗里特凭借隐身帽的神力,暗中帮助了恭特尔,使恭特尔在三项比赛中皆获全胜。勃吕恩希尔特无可奈何,只得跟随恭特尔返回布尔恭腾王国。回国之后,勃吕恩希尔特和恭特尔,西格弗里特和克里姆希尔特双双成婚。可是在新婚之夜,冰岛剽悍异常的女王结结实实地吊打了恭特尔,把他捆绑着悬挂在墙上。次日,恭特尔不得不再度请求西格弗里特帮助。于是夜晚来临之时,西格弗里特戴上隐身帽潜入恭特尔的寝宫,帮助恭特尔制服了勃吕恩希尔特,使勃吕恩希尔特成了恭特尔的妻子。 从此,勃吕恩希尔特便失去了先前的凶残面目,成为一个温顺的妻子。当晚,西格弗里特顺手拿走了勃吕恩希尔特的一枚戒指和一根腰带,并将这两件东西交给自己的妻子克里姆希尔特保管。不久,西格弗里特带着克里姆希尔特回到了故乡尼德兰王国。 12年之后,他们又被邀请到布尔恭腾王国作客。一天,克里姆希尔特和勃吕恩希尔特一同去沃尔姆斯教堂作弥撒,因为在路上争谁走在先,两人发生了争吵。勃吕恩希尔特对克里姆希尔特说:“家奴的妖精决不应该走在一位王后的前面。”克里姆希尔特则回答:“一位小妾如何成了堂堂国王的妻房?”勃吕恩希尔特气愤万分,决意向西格弗里特报仇雪耻。恭特尔的勇士、忠臣哈根立誓要杀死西格弗里特来为主人复仇雪恨,以表示他的忠心。哈根有一次偶然从克里姆希尔特那里得知了西格弗里特身上能致命的地方。一次出征,因为不见敌人的踪影,出征变成了狩猎。西格弗里特去泉边喝水,哈根尾随其后,暗中刺杀了西格弗里特。西格弗里特的妻子克里姆希尔特非常伤心,立志为夫报仇。几年之后,克里姆希尔特被人说服,将尼伯龙根宝藏??她的结婚晨礼送到了布尔恭腾。哈根待宝藏送到之后,动用种种手段终于夺得了保管宝藏的钥匙,并最终将宝藏偷偷地沉入莱茵河底。 后来,匈奴人国王埃策尔向克里姆希尔特求婚,使者答应婚后为克里姆希尔特排忧解难,克里姆希尔特这才答应再嫁。于是,克里姆希尔特动身前往匈奴人王国。她在匈奴人王国时刻思念着报仇,不知不觉在匈奴人王国也住了12年。一天,克里姆希尔特向埃策尔提出邀请她的兄长恭特尔和哈根等人前来王国做客。哈根接到邀请后立刻明白了克里姆希尔特的用意,便力图说服恭特尔不要前往,可是骑士的英勇气概又迫使他必须大无畏地前去冒险。于是恭特尔、哈根随带精兵万名,浩浩荡荡地前往匈奴人王国探亲。在匈奴人王国的盛大宴会上,竞技比武有意弄假成真,最后竟致流血激战。匈奴人和布尔恭腾人杀作一团,直到血流成河,尸横遍地,恭特尔和哈根均被匈奴人生擒活捉。克里姆希尔特本可把哈根杀死以报丧夫之仇,可是克里姆希尔特向哈根发问的第一句话却是,她的尼伯龙根宝藏现在何处,表示只要归还宝藏便可以让哈根生还布尔恭腾王国。哈根答道:只要他的君主恭特尔在世一日,他就不能说出宝藏所在。克里姆希尔特竟杀死了兄长恭特尔,并把 首级向哈根出示。哈根看到恭特尔的首级后对克里姆希尔特说道:如今除了上帝和我之外,再也无人知道宝藏所在,你也休想再知道它的下落。克里姆希尔特见他抗拒,便愤而杀死哈根。在旁的勇士希尔德布兰特,目睹一个堂堂武士竟被女流之辈残酷地杀死,愤怒至极,于是他挺上一步,挥刀砍下了克里姆希尔特的首级。一部英雄传说便在遍地尸体的血泊中收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30 22:4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尼伯龙根之歌书评:

好几年都没正道看本书,这次搬家后,一个礼拜之内,我利用每晚寂寞的睡前时间,躺在被窝里把这本买了一年多的书看完了。
  
  整部书气势宏大, 场面骇人。如书的前言所讲,书整体脉络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讲英雄西尔弗斯特的事迹,第二部分是克里姆希尔特公主为了死去的夫君报仇的故事。整部书给我的印象是故事很好看,叙述的也很清晰,人物刻画的惟妙惟肖,只是鉴于语言翻译的缘故,没有完全体现出“歌”的特点。这与德语和汉语语系不同,语法和发音都相差很大有关系。
  
  假如以简单的二元论为依据,将书中的人物分为good guy和bad guy,我的看法是这样:
  
  英雄西尔弗斯特是个好人。且说这位力大无比,英雄盖世,对于爱情更是忠贞不渝,对待朋友也是尽心尽力。屠龙的事迹更是在欧洲神话中传颂,以一己之力拿下尼伯龙国,取得了天下最大的宝藏。后来对于克里姆希尔特更是情谊万千,对待国王恭特尔也是尽心尽力。为其打败前来骚扰的敌人,用力气和智慧赢得了冰岛女王勃吕恩希尔特的芳心。但,天下的故事很相似,如阿克琉斯一般,西尔弗斯特当年在沐浴龙血时,也在双肩的某处留下了致命伤。以至于后来被哈根所害。可惜,可惜。
  
  再说克里姆希尔特,世上最美丽贤淑而又高贵的公主,曾经想与丈夫幸福一生的佳人,在婚后拥有了巨大荣誉和幸福的时候,被抛进了痛苦的深渊。因为口舌,自己的丈夫被陷害,自己的财产也被生生掠夺。后来还被迫改嫁。只是,这个女人不简单,为了报仇,改嫁他乡几年后还是利用了后来丈夫的力量,把仇人哈根杀死。只是,她一定未曾想过,代价会是如此之大,最后还丢掉了自己的性命。只是不知道她临死时刻,是否觉得这一切都值得。整个故事,克里姆希尔特都表现出一个公主所应该拥有的美好品质,只是最后杀死自己兄弟的做法让人扼腕。
  
  然后,再来表坏人。哈根按照文中的表述,也位列英雄之中。武功盖世,对待自己的主人也是忠心耿耿,对于自己阵营里的朋友也是惺惺惜惺惺。只是在我看来,这种封建社会的价值观有点狭隘,哈根利用小技俩得到英雄西尔弗斯特的致命伤,继而谋害了他的行径未免过于卑劣。我觉得哈根是因为妒忌有人比自己强大,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前言所说为了更多的封地和奖赏。
  
  勃吕恩希尔特,这位冰岛女王,最开始的书中描写也是极尽夸奖之词。这也是位人间少有的女英雄,武功高超,美貌无双。在西方的比武招亲中,更是盛名在外。但,女性毕竟在体力上略输一筹,在西尔弗斯特带上隐身帽将他打败之后,乖乖地嫁给了恭特尔。但,这个伏笔导致了后面多少的灾难,无数生命因为冰岛女王与克里姆希尔特的争吵而命丧黄泉。勃吕恩希尔特,给我的印象是小气,妒忌心理极重。她与克里姆希尔特的互相诋毁,加上后来唆使哈根杀死西尔弗斯特,大多是与妒忌克里姆希尔特的美貌和荣誉,以及自己被西尔弗斯特打败却没有被他爱上有关。
  
  恭特尔,这个国王,没有在我的goog guy和bad guy之列。属于不好不坏的那种。更多的是受人唆使,被枕边风所吹昏。以至于杀死了帮助自己打败敌人、赢得美人、忠诚于自己的妹夫。
  
  
  整部书可以说是个西方的列国战争。欧洲大小王国之间的战争被充分描写,还有各国的风土人情。其中,体现最充分的莫过于出行要精心准备的华服和据说是“无数”的黄金宝贝。
  
  
  这本书有个特色,是个人都是英雄,是个国王都黄金无数,是件衣服就华丽无比,是个人就慷慨大方。这也给我们自己写作暗示了个技巧,对于双方或者多方都可以同样的词语夸奖,至于孰胜孰劣,自有读者评说。
  
  
  尼伯龙根之歌是民间传说整理而成,书中自有一定的不一致的地方。对于书中前后怎样看待哈根,以及对他的描写语气来看,就分差很大。但,这本书仍然可以名列欧洲伟大的神话诗歌之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8-12 05:07 , Processed in 0.0953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