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67|回复: 4

地震的传说(请金斑斑有空过来一下好吗!谢!忧郁之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1 22: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已被删去,谨转来精彩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22: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风细雨楼:
用老树的话说,久入红尘的金风越发俗了起来,每天忙着俗事。我身边的一个朋友也幸灾乐祸地对我说,我和她一样,越来越远离文字了。其实我们说的文字并不只是写些东西看些书,而是面对这些无穷变换的符号,生发或者升腾起的一些思绪,这些思绪让我们总是想起炊烟,远望的炊烟,它总是诗意的,而不代表一顿真实的饭。
可是最近却总是看见或者想起饭来,不由得自己像以前般飘行。
随意进来,看见被点名儿,就在这里倏忽出没,也和诸位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22: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风细雨楼:
我欣赏作者的一处构思,就是“传说”两字。如果叫“地震的故事”就不这样有味道了。其实,这次地震里没有什么故事,或者根本没这次地震,那故事就更加谈不上了。作者强调“传说”两字,强调的不是一次事件,而是一种感觉。就和《等待戈多》那篇名作一样,不要问戈多到底是谁,我们的重音是等待,感受等待中的众多思绪。
  那么在《地震的传说》中,我们的感觉也应该放在一个孩子的恐惧感逐步形成的过程之中了。地震是怎么样的,孩子不知道。其实大人也不知道,文中“辉的爷爷”的出现,不只是死亡的样本,还是代表更老一代依然对地震的无知。看文看到后,我们甚至怀疑这场地震是不是真的来过,又不禁回头去想,一场没有来的地震,为什么让这么多的人恐慌了这么久。都说无知者无畏,似乎未必。我们早就习惯了自己吓唬自己,然后吓唬孩子,吓唬孩子的孩子。这就是“传说”,传说都未必靠得住了。文章结尾终于让新的一代有了科学,那样的一笑是很阳光的,又很真实,让我们如同从一个沉闷的梦魇中被人唤醒。
  既然一直围绕这个构思来说,我再与作者交流一下我的建议。本文“传说”的造境还可完善。《等待戈多》以及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里都有类似传说的影子,真实人物和事件不出现,但是在人们的交谈议论中丰实起来,当然也越发扑朔迷离起来。所以本文对“大人们”的交谈不妨多写,更可衬托坐木头上舔树皮的孩子的纯质。作者也在想再为传说造些境,所以结尾处再次点题。我个人认为这个点题点得有些潦草,与前文那种绰约渗透的感觉相比,显得急了些浅了些。前文造境足够的话,甚至在结尾可以更为含蓄,只让孩子作结就是了。当年的孩子开头,如今的孩子结尾,时光轮转,我们的“地震观”却是变化的了。
  作者行文的语言风格细腻清新,善于以细节代替形容词。这样的描写的可亲可喜的,有韵又不酸。部分词语提出商榷:“那些棚子们”??“那些棚子”或“棚子们”取一即可;“矍铄的光”搭配有误;“所以让人放心”因果关系不明,不如改为“至少比悬在头上那些厚实的椽子更让人放心”:“我在夜里也应该这样睡的,不记得了,”有了前面细腻的回忆,这里的“不记得了”可以删除;“脸上充满着悲凉”不如“写满”准确;“地震到来前夕”这两个时间限定的组合我觉得别扭。“那个慈祥的老头的最后样子”慈祥两字在前面没有什么影子,这里出现就显得突兀了。
  久未论文,仓促写就,诸位见笑吧。
  我依然想念我们拥有的岁月,只是我近来不得不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22: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风细雨楼:
以下是引用树隐红楼在2007-7-20 9:20: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蝶衣轻舞在2007-7-19 22:52:00的发言:
严重问候下金风,还没来坛老树就告诉我了,说看见你发帖,大家都等你呢,几时回?
蝶儿,就这样把我卖啦?俺可准备装作压根不想他的样子呢。没了老金,散文还不过了不成?
既然被出卖了,还是得说一声:老金风,得空回来吧:))
    现在怎么都这风气了。就好象想念金风违法似的,都不能公开承认,得装得不想。
尤其是雨儿,一遍遍点开这个贴看金风的名字和字,就是不出声,咋想都不出声。
只有蝶是真的想金风了啊,可惜可惜,不该想的净想......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22: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皓腕凝雪:
无意走进来,居然能见金风老大的身影,很浓重地问声好:))
这样的评说,总是感到很亲切,很熟悉,细致依存,才华不减。
不该想的又进来了一个,那该想的咋还不见影儿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5-10 13:48 , Processed in 0.10884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