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57|回复: 15

河南安阳曹操墓今日进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9 18:4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www.tudou.com/l/UrJoWpeV4Eo

一时之间成为国内外话题的曹操陵墓今日再有新消息:已成功再挖出两具女性遗骨以及250器物。甚至有不少网友已经开始猜疑其中一名女性为貂蝉。

曹操墓究竟在何处?自古以来就有很多种说法,有漳河水底说,有许昌说,前几年还出现了曹操的墓葬在鹤壁发现的报道。在这众多说法中,“七十二疑冢”最为流行,而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曹操墓的确认,推翻了上面的所有说法,并最终终结了曹操墓的千古历史疑案



曹操高陵出土的玉、玛瑙装饰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8: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曹操墓位置的确定源于多年前发现的一块后赵时期的鲁潜墓志。
  1998年4月,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西北0.5公里处的机砖场里,该村村民徐玉超起土时挖出一块墓志。这块墓志埋在地下2米深处,高20.7厘米、宽31.3厘米,魏书志文,共14行126字。
  根据墓志志文,墓主为卒于后赵建武十一年(公元345年)的鲁潜,其官至后赵大仆卿都尉,正三品官员,属于朝廷的重臣级别。
  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是,志文提到了鲁潜墓距魏武帝陵的方位与距离:“(鲁潜)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
  考古专家说,这里所说的魏武帝陵应该就是高陵(西陵),高决桥应该为高穴桥,古代“决”通“穴”,这说明曹操的墓地应该在西高穴村附近。
  根据晋制(后赵属于东晋十六国时期),按一尺等于现在的24.5厘米计算,一步五尺,计为122.5厘米,这样算下来,鲁潜墓距离曹操墓也只不过有300多米远,只要鲁潜墓墓址确定下来,曹操墓的范围就可以圈定了。
  但遗憾的是,鲁潜墓志并非在鲁潜的墓中发现,距鲁潜墓志出土地以北8米远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8:46:2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起“七十二疑冢说”的来历,许作民说,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可能是预感到自己寿数将尽,曹操特地颁布了一道《终令》,安排身后之事,因曹操对邺城(今河北临漳县附近)有着特殊的感情,敬仰西门豹在邺地投巫开渠的英明果决,他希望自己的墓地与西门豹祠比邻。
  两年后,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病逝于洛阳,临终前他留下《遗令》:“殓以时服,葬于邺之西冈,与西门豹祠相近。无藏金玉珍宝。”
  魏文帝曹丕遵照曹操的遗嘱,将其遗体运回邺地安葬。从现存的史料看,曹操对自己墓葬的安排得到了认真的落实。
  曹操七十二疑冢,自此起始传天下。但这个传说能让人相信,更是因为确实有众多墓冢小山似的罗列于漳河两岸,即所谓“漳河累累漳水头,如山七十二高丘”。

“曹操墓七十二疑冢的说法在宋代以后进一步强化。”主持此次发掘曹操墓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潘伟斌介绍,宋代后期,宋金对峙,宋朝出于政治需要,以蜀汉自居,谩骂金朝为夺权窃国的曹魏。金朝干脆就以曹魏为正统,推崇曹操,每年到陵上祭祀曹操。但因曹操陵在地面上已经难以辨认,于是,金人也就将错就错,就以七十二冢为曹操的墓葬祭奠之。
  到了元代,人们对软弱惨遭灭亡的宋王朝既同情又怀念,同时对元朝异族统治极度不满,于是借古讽今,更加丑化曹操的形象。元末罗贯中写《三国志通俗演义》时,也是秉承了这种思想。
  清代毛宗岗根据陶宗仪的《辍耕录》等数据,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加入了“又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的句子来。从此以后,漳河岸边的北朝墓地也就被传成了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了。

曹操遗令彻底否定“七十二疑冢”
  传说毕竟还是传说,想要知道曹操的墓到底在哪里,还是要从他临终时的遗令谈起。这份遗令是西晋著名的文学家陆机于无意中在宫内秘阁发现的。全文如下: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
  在遗令的最后,曹操还提到了铜雀台,他吩咐他的妻妾们在铜雀台的公堂上安放一张六尺大床,挂上灵帐并供上,逢到每月的初一、十五上午,向灵帐奏乐歌舞。同时,遗令还嘱咐他的群臣,“汝等时时登铜雀台,望吾西陵墓田”。这封遗令虽然不能帮人找到真的曹操墓,但却解决了一件事:彻底否定了“七十二疑冢”的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8:49:01 | 显示全部楼层
据《三国志》载:“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六月令曰: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由此可见,要想寻找曹操的墓葬,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首先要找到西门豹祠的位置。
  关于西门豹祠的位置,根据《水经注》和魏文帝《述征赋》记载,西门豹祠应在武城的东南方向,其东北方向是阅马台,漳河在经过阅马台不久即改为南北流向,过邺城西,经过邺城西北的紫陌。后赵时曾被毁在原址上又进行了复建。

今年7月公开发表的《这里就是曹操墓》一文中说,今天的西门豹祠位于邺城故城西,漳河南岸,漳河大桥南一公里处的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东。这里有一高地,高出地面2~3米,其上为一南北朝时期的遗址。在这里的地面上,至今还散落着不少东魏、北齐时的砖瓦残片。说明在东魏、北齐时,这里曾有地面建筑,比如庙宇宫殿等。
  “ 而初步被确认的安丰乡西高穴村曹操墓址就在西门豹祠正西不远处,东距铜雀台约三十华里的地方。”潘伟斌说,按唐代《元和郡县图志》中记载的“魏武帝西陵在县西三十里”,因此位置也相符。历史上记载魏文帝曹丕曾从水路上前往祭奠其父亲,当是指沿漳河溯流而上,而西高穴村西不远处的渔洋村就有古渡口一处。此村的历史延续达4000年,曾是华北重镇之一。
  经过历史的分析和考古的印证,潘伟斌把曹操墓的范围一步步缩小,最终把目标指向了西高穴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9 20: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友已经开始猜疑其中一名女性为貂蝉?
杜撰,怎么可能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20: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历史记载,曹操墓里应该有关羽画像,期待看看关羽是不是头戴绿帽子面红大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9 20:4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秦王政于2009-12-29 20:35发表的  :
根据历史记载,曹操墓里应该有关羽画像,期待看看关羽是不是头戴绿帽子面红大髯
历史真的有这样的记载?
若有,那曹操对关羽那是爱惜有加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9 20: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播音员,后来挖掘出的东东都没看到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20:58:0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疏影淡然于2009-12-29 20:42发表的  :

历史真的有这样的记载?
若有,那曹操对关羽那是爱惜有加呀



刚才查了一下,《三国志》魏书十七  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

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於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太祖闻之,哀叹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会孙权禽羽,获其众,禁复在吴。文帝践阼,权称?,遣禁还。帝引见禁,须发皓白,形容憔悴,泣涕顿首。帝慰谕以荀林父、孟明视故事,魏书载制曰:“昔荀林父败绩于?,孟明丧师於?,秦、晋不替,使复其位。其后晋获狄土,秦霸西戎,区区小国,犹尚若斯,而况万乘乎?樊城之败,水灾暴至,非战之咎,其复禁等官。”拜为安远将军。欲遣使吴,先令北诣?谒高陵。帝使豫於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禁降服之状。禁见,惭恚发病薨。子圭嗣封益寿亭侯。谥禁曰厉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9 21: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8楼(秦王政) 的帖子

哦,知道了,还真有这样的记载,
一将难求,没想到曹操对关羽如此厚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5-17 13:42 , Processed in 0.0892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