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27|回复: 8

[原创]姥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4 20:5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醉红尘:

    题记:把我的叹息,送给一个孤独的老人。
    (一)
    这里要写的姥姥,我并不十分熟悉。
    她是婆婆的继母,终生没有生育。嫁给姥爷之前离过一次婚,进门时带着一个女儿,是她在前夫家时拣来的。
    姥姥的经历,我了解的只有这么多。
    (二)
    一座矮矮的砖坯房子,里面的墙面都没抹白灰,砖缝里黄泥龇牙咧嘴的突在外面。房子很矮,个子稍微高一点的人头能碰着屋顶;屋子不大,估计四个多平米,南面临街开了个小窗,窗下一铺土坑,占去了大部分空间,一进门的墙角砌着一个小的土台子,紧挨着土台子,是一个生铁的炉子,除此之外,剩下的空间,能容3个人比肩而立。
    这是姥姥的家。叫它“窝居”更准确。
    我第一次在这个“家”里看到姥姥,是几年前一个正月初三的下午。
    去之前对姥姥的生活状况有心理准备,触目所及,还是远远出乎我的意料。姥姥的上半身几乎和地面平行,一个方凳代替拐杖,帮助她行走。和一般老人的驼背不同,姥姥的脊椎是直的,从腰部直着弯过去。看人、和人说话,都要费力的把头仰起。
    那天太阳很好,姥姥扶着方凳站在“家”门口晒太阳,我们一群人走过去,走近,她有些好奇的使劲仰起脸来看着,并没认出我们,先生兄弟几个上去在她耳边喊“姥姥”,她恍然大悟,顿时惊喜异常、又有些手足无措。我和嫂子们一一上去问好,;姥姥忙乱而又费力的推开她的“家”门,费力地拽我们进屋坐。刚跨进门里,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我扫视着姥姥的“家”:门边的土台上铺了一块塑料布,上面放着一把菜刀、一个大些的碟子,里面盛了几个饺子,一个小碟子,里面是几块咸菜,还有个盛了大半碗玉米面稀饭的碗,半个冷馒头;窗下“坑”上,是一床脏的看不出花色的薄被,坑的西头,一口有着班驳的红漆的箱子上,凌乱地堆着些衣服。姥姥注意到了我的打量,她感到有些不安,指着玉米粥和咸菜,解释说是年前腊月剩下的,没舍得倒掉。外面太阳很好,屋子里倒比外面还冷些。我伸手试了试了炉子,只有些微的温热,姥姥费力的提起炉子上的水壶,捅捅炉子,我接过壶,很轻,里面只有一点水,炉膛里压着一层细碎的煤面,应该是晚间封炉子用的。
    屋里站了我们妯娌四个,已经很挤了,别人再也进不来,姥姥有些歉意:屋里连坐的地方也没有,走,还是去门口站站吧。
我赶紧出了屋子,深深了吸了口气,忍住了有些发酸的鼻子。
    和姥姥的“家“紧挨着的,是一个高大的院落,青条石的院墙,彩砖的大门,正房的屋顶是仿琉璃的。整个院落虽不是雕梁画栋,却有着标准的一般农家建筑的繁富。
    这是标准的农家四合院,北边面南三间正房,东西两侧有厢房,院子南边、街门的西侧,是约两间大小的南屋,开着两个门,一个门在院里,一个门朝街而开。
    姥姥的“家“,就在这个很有些富丽的院门外,街门的西侧。南屋面街的门已经堵了,姥姥的”家“还是保持了和院墙间的尽可能大的距离。
    在冬日的阳光下,姥姥的“窝居”,和那富丽的院落,默默地比肩而立。
    正月里,院落的大门敞开着。门口的人声惊动了院主人,一个三十出头的农家汉子跑出来,看到我们,脸上显出惊喜,责怪我们怎么不进家。我们勉强地笑着搭讪:不了,已经坐过了,还有几个门没走。
    这个汉子,是姥姥五个孙子中的老五。
    拐过街角时,不经意的向后面看了一眼,一个女人正和老五说什么,看上去是在埋怨他为什么不拉我们进屋。
    (三)
    那是我第二次见到姥姥。距离第一次相见,隔了近十年。
    第一次见到姥姥,是刚结婚那年。当地的风俗,第一年的新媳妇要把所有的亲戚都走到。婆婆有些不大愿意我去姥姥家,但风俗所限,不能不去。
    那年,婆婆、小妹和嫂子门都去了。临去,他们嘱咐我多穿衣服。
    姥姥的老屋十分宽敞,屋子里很暖和,生铁的煤炉子烧的通红。说不准姥姥的岁数,那年大概七十左右吧,个子高高的,头发没全白,身板挺直,说话走路透着精明利落。
    婆婆坚持不在那吃饭,但姥姥和大舅执意挽留。到吃饭时,我才明白婆婆为什么不愿留下。男客的饭桌安在堂屋,我们这一拨女客的饭桌放在院里。堂屋的面积足以安两张桌子,而且,堂屋西边一间也有地方。第一道菜上桌时,天上飘起了雪花。那里的习惯,饭菜不是随上随吃,要等菜上齐了才能坐下。男客那边的菜上去都用碗扣着,女客这边的菜则是敞着上来的。菜上齐了,所有的饭菜也都凉透了。
    虽然我穿了尽可能多的衣服,吃到后来还是禁不住的浑身发抖。
    婆婆告诉我,这个家的风俗,女儿正月里回门,从来是在院子里吃饭,风雪无阻。
    第二年正月,婆婆坚决不让我去姥姥家。有了上次雪地里吃冷饭的经验,我也不愿去了。
    直到几年前,知道了姥姥的境遇。
    (四)
    说起来,姥姥也算是儿孙满堂的人。姥爷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加上姥姥带来的小姨,六个孩子。在姥姥和姥爷的心里,女儿不算家里人,只有儿子是真正的家里人,农村的风俗,养儿防老,女儿不必负赡养自己父母的责任。有儿子的人,如果女儿参与养老,儿孙们被人戳脊梁骨,因此,女儿养老,还得受自己兄弟们的记恨。
    造成姥姥困境的另一个原因,是房子。
    以前,一家有几个儿子,村里批给几块房基地。这些年为了控制耕地占用流失,农村严格控制盖房用地,批房基地时,要把申请人现住的房子算在内。比如一家只有一个儿子,村里不给房基地,儿子结婚,只能住父母的老屋。而现在的年轻人没有愿意和老人同住的,解决的办法是父母把房子让出来。子女翻盖新房时,盖上两间临街的南屋,以作父母的养老之所。如今,乡里谁家生了儿子,人们常会开玩笑:准备住南屋吧。
    大舅家五个儿子,村里批给3块房基地,大舅的房子给了老四,姥姥的老屋给了老五。这样,孙子一辈人都有了房子,大舅和姥姥则失去了存身之地。农村老人没有积蓄,没有了房子,也就真正变成一无所有。一无所有的老人,其晚景只能听天由命,儿子孝顺的,日子好些;遇到老五两口子这样的人,谁也没办法,清官难断家务事。
       ()
    姥姥的腰疾,是一次跌交留下的。
    一年冬天雪大路滑,姥姥早起往外端尿盆,摔了一跤,摔断了腰,医药费问题商量不妥,没去医院,伤处自然愈合后,姥姥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这是近十年前的事。其时,姥爷去世,大舅多病失去了劳动能力,无力赡养姥姥。在大队调解下,由大舅的五个儿子分担了姥姥和大舅的赡养问题。大舅跟着老四,生活费由四个儿子分摊,姥姥由老五自己赡养。这样安排的理由有两个,一个,姥姥的老屋给了老五,老五的房子就是翻盖了姥姥的老屋盖的,地基面积比其他房子都大,大家都认为老五占了便宜,一个,老五生下就没了母亲,是姥姥一手带大的,和姥姥感情最深,五个孙子里,姥姥最心疼这个老幺。刚开始的一段日子,姥姥住在老五的南屋,只在南屋睡觉,吃饭到正房和孙子一家一块吃。日子一久,老五媳妇的脸色开始难看起来,摔盆磕碗,弄的锅碗瓢盆震天响。那次摔交,姥姥端的便盆里的粪便洒了一院子,这下,老五媳妇说什么也不答应姥姥再和他们住一起了。
    老五在家门口垒了那个窝,姥姥住了进去。
    (六)
    正月里串亲戚,一般都是买上点档次的礼品,给姥姥的礼物,我们更多考虑实用。对姥姥来说,蛋糕、桃稣,远比人参海米实惠,一日三餐难得准时,忘了送的时候也有,这些面食可以充饥。
    小姨和姥姥住一条街。姥姥“家”在街道中间,小姨家在东头。住的近,小姨有空会来帮姥姥做点饭,有时也送点吃的。这很快惹来老五两口子的闲话,甚至漫骂,他们说小姨是图姥姥的钱和东西。他们说的钱和东西,是指过年过节先生他们兄弟几个去看姥姥时留下的。事实上,这些留给姥姥的钱,她的确看不住。姥姥有个用来包钱的小布包,一条脏兮兮的手绢,这个小包姥姥一直放在贴身。可就是这样,她仍看不住自己的钱。
    我们每次给姥姥钱,她脸上露着喜悦的神色,但不肯收:别给我钱,我不用钱,人老了,用不着花钱.
姥姥说,她一年也花不上十块钱。
    可是,除了钱,我们还能给她什么呢?
   (七)
    姥姥打心里羡慕小舅。
    小舅出生时落下残疾,一辈子没结婚,前几年住进了当地政府办的养老院。姥姥想进敬老院。她听小舅说过,那里一天三顿按时吃饭,冬天屋子也烧的暖和和的,在姥姥心里,那是天堂的日子。但是,姥姥是有儿有女的人,想进去,需得子女愿意掏钱,在这一点上,村里一向尊重儿女的意见。而这是最麻烦的。大舅自己无力出钱,在老五他们看来,把姥姥送敬老院,会落下不养老人的恶名,掏了钱还赚个恶名,怎么算都不划算。
    对小舅的日子,姥姥只有羡慕的份。
    (八)
    我不清楚姥姥的年龄,好象比婆婆大八九岁的样子,应该是八十五或八十六。每次去,都能看出她精神头日渐萎靡,但身子还结实.她从没去过医院,也很少吃药,有个头晕腿疼什么的,抗一抗就过去了。
     我没见过姥姥年轻时的照片,看她十多年前的利落劲,年轻时一定是个精明而结实的女人,也一定不太丑。
    姥姥年轻时很能干,家里地里都是把好手,走路两脚生风。三姨、小舅、小姨是她一手带大的,之后,一把屎一把尿地喂养大自己最小的孙子。
    之后,她失去了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屋,在小孙子给她垒的窝里,孤独的数着日出日落。
    这就是姥姥的一生。
    (九)
    冬天又到了。
    希望这个冬天多些阳光。
    我知道,姥姥的“家”里不会生炉子。
    (十)
    姥姥已是日薄西山。
    婆婆老了。大舅老了。
    终一天,姥姥最疼的老幺也会老。
    我们,都会。
    (20061128,写;126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20: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风细雨楼:
    红尘更是狡猾啊,为了抢福利,我和音书赶紧写新文,你把半新的先发来了。其实从我回来后就打算对你的这文进行赏析,正好现在补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20: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风细雨楼:

        看了一遍,感觉有点乱乱的。一时没有整体的感觉,还是看到什么说什么吧。
        第一段:“这里要写的姥姥,我并不十分熟悉。”这一句我看可删,不熟悉还写了这么多,这里是文章起笔之处,这样可有可无的话影响开头的表现力。“姥姥的经历,我了解的只有这么多。”这一句就是明显该删的了。后面说的不是“我所了解的经历”了吗?这么删了两句,第一段也没必要单独设立了,我看可以放在第二段见到“姥姥”后,再由别人的介绍中交代这些经历背景。
        第二段,才是全文的主体部分,描写对比都很细腻了。有个小问题,那屋子“能容3个人比肩而立”,后来又怎么“屋里站了我们妯娌四个,已经很挤了”,看来这四个人是侧肩站着的,不过这个要读者很绕弯去想,没必要了。还有“我第一次在这个“家”里看到姥姥,”与后面的“那是我第二次见到姥姥”就更绕了,我费了半天才想明白原来不矛盾,只是绕得厉害,前面强调的不是第一次,而是那个新的“家”,这里还是改下的好。
        三段以后,都是为二段而服务的环节,有的为了补充交代,有的为了深化和连,分出8段我觉得也没必要,完全可以按照层次融合一下,取消现在10个明显层次的分法,实际上也没有这么多层意思。这是导致乱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有乱还乱在主题上,我想红尘的最后意思是要说,姥姥年轻时不是这样,也没有受到这样的待遇。是人老了,被儿女看不起用不着了,但是儿女也会老的,他们的孩子又如何学习对待老人呢?但是这多半是我猜的,文章里这个主题不算清晰,就连那五孙子如何不善待,写得都不算太鲜明。相反,女客在外面吃饭的细节很有趣,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但是这个细节为了说明什么呢?没有切到主题又吸引了视线,算是喧宾夺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20: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醉红尘:

        金风报复够狠滴!
        先声明一句:把这个半新的帖子拿来这里,不是出于偷懒的考虑,(我手头正有一个没写完的帖子,其实是可以先把那个赶出来当“作业”),而是我实在太想写这个姥姥,而又实在对写这个姥姥感到有点难。
         想写,是因为姥姥的境遇,让我叹息良多,感慨良多;难,正如我在一开头交代的,我对这个姥姥并不熟悉。我说不熟悉,是因为除了我眼见的姥姥的生活状况外,我不知道姥姥的其他任何事,我甚至不知道姥姥姓什么,也不清楚她的准确年龄。
         我写文章,一向喜欢时间、地点、人物,原因、过程、结果,前后都交代清楚的,但这个姥姥,很多事我不清楚而无法交代,没法按照“因为如何,所以如何”的习惯写法来写,所以,我想尝试用类似摄影的方法,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分开写,这是我的原始想法,也是我第一次试着想使文章有一定的跳跃性。至于效果如何,不是我想要怎么样就能怎么样滴。
        也有些细节,虽清楚但不想写,因为我觉得一些细节写出来只会分散主题,事实上,有一处犹豫后没删掉的,就是这里“女客在外面吃饭的细节很有趣,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但是这个细节为了说明什么呢?”确实分散了主题。金风的眼里真的是一粒沙子也容不得滴。
        “我想红尘的最后意思是要说,姥姥年轻时不是这样,也没有受到这样的待遇。是人老了,被儿女看不起用不着了,但是儿女也会老的,他们的孩子又如何学习对待老人呢?但是这多半是我猜的,文章里这个主题不算清晰”你猜的没错,这确实是我想说的一曾意思,还有一层意思没说明,我处理的太隐蔽的,就是老人们当初重男轻女,对女儿们轻视而不公平,事实上,真到老来时,女儿比儿子更可靠些。看来,在如何突出主题使之更明显上,还需斟酌。
        “就连那五孙子如何不善待,写得都不算太鲜明。“晕!这一条不接受。那个老五,自己住那么大的房子,把自己的奶奶撵进狗窝似的“房子”里,冬天连炉子都没有,我觉得,就这一点就已经很鲜明了;老人摔了腰不给治,致使老人的腰再也直不起来,这也很鲜明的。我是这样认为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20:59:11 | 显示全部楼层
婉言:

    问红尘好!在散文坊看到红尘这篇文章时,就一直想着写两句。可终因最近一段时间太忙,年底了事儿比较多,总是无法静下心来。今天就当纯属完全任务,红尘不妨一笑而过呵。


    文章一开头就用了“姥姥的经历,我了解的只有这么多。”接着又用了“直到几年前,知道了姥姥的境遇。”给予人的感觉比较模糊。如这样的情况后面也出现过“终一天,姥姥最疼的老幺也会老。”看文章中从没提到老幺,这里又是从何而来的老幺?“遇到老五两口子这样的人,谁也没办法,清官难断家务事。”看到这里时,这两口子的出现,一样让人不明就理。整篇文章看来看,给予我的感觉是条理不够清晰,有些事件应该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因为真挚,所以红尘写着时笔随心走,这样的文章读之,总是感人,但欠缺的也是结构上的技巧。其实我自己更是整不来,就会瞎嚷嚷一通,红尘不妨也瞎听着就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21: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剩翼:

        看过原文及以上诸位的评论,该说的,都说得挺清楚了,于是在这里且偷个懒,只说这文章主题一节。
        题记写:“把我的叹息,送给一个孤独的老人。”
        一是叹息,说自己哀其不幸;二是孤独,说老人的境遇。再看全文,这两部分内容都有,不过,如果仅仅是“一个境遇悲惨的老人引起了我的哀叹”,那文章至多是体现出作者的同情心,或者说说老人时运多舛,天命不可理喻之类的话,这样,文章怕是注定要等而下之了。
        当然,红尘毕竟是个中高手,不可能就事写事,在冷静地叙述中,作者也流露出对老人何以要承受如此命运的思索,看中间几段,我约略能想见后面将要生发出的东西,但令我大感不解的是,最后作者就只是撇下一句“我们都会老”便结束了。如此,主题便模糊起来,乃至令人疑惑,老人的悲惨遭遇,难道只是因为她老了么?
        显然不是,“老”不是原因,“老无所养”才是原因。往深处说,为什么老无所养?子女不孝顺麽?可能确实如此,文章中也拿儿子的“豪宅”与老人的“窝棚”作了对比,尽管引而不发,读者可心知肚明。但是,这样够了么?不,不够,至少我认为还不够,为什么不够?因为到这个水平,还只是个“个案”,不是个“典例”。
        举个可能离散文有点远的例子,森村诚一的小说《人性的证明》(就是电影《人证》的脚本),写一位母亲为了自己的声誉和地位而亲手杀死私生子的故事。关键不在于这位母亲违背伦常,而是她违背伦常后的动机,想象一下,如果警方最后调查的结果是,这位母亲乃是因为精神不正常而杀人,那么这部小说就是不可理解的,乃至根本不会有这部小说,至多是一条晚报上的新闻罢了。为什么某农场的母羊生出一头五条腿的小羊只能成为新闻,而不能成为文学素材呢?就是因为个案与典例不同,个案的特点就只是新奇,而典例才具有“意义”。
        怎样成为典例呢?我刚才说到了:看中间几段,我约略能想见后面将要生发出的东西。哪些段落?就是写当地风俗的那一段,住南屋、在雪地里吃冷饭......这是多好的素材,为什么要把老人的悲惨遭遇归结于“老”呢?是不是能够在“风俗”这一突破口上找到原因呢?(这里我有必要插几句,我可不是让红尘你把老人的悲剧“栽赃”给当地风俗,可我刚才说了,如果只是子孙不肖,那不足以成为文学,我只是按照我的理解随便捡一个你文章中提到的,但又没充分展开的点。)
        如果还想再往深处挖掘,可以想想,为什么时代变迁了,旧时代的陈规陋习反而保留下来,并且被代代躬行呢?为什么人们的生活越老越富足,而老人却反而变得孤苦无依、贫病交加了呢?这些悖论存在的理由是什么?为什么貌似没有存在之必要的存在,却还依然故我地存在着呢???当地陋习(说是风俗,其实我看就是陋习)的长期影响,是原因之一,另有一个背景是我们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的残缺。
        按我以上的分析,我觉得红尘在写这篇文章之前,可能没把自己要表达什么想得很清楚。因此该用力去写的段落写得不够足,而把一些末节写得多了些。
        把对姥姥存在境遇的纪实性书写,升华为对老人孤苦境遇根源的思索,这样的文章,才可以获得非比寻常的意义。这样的悲悯,才能从对某一不幸者的同情、怜惜,转向对所有贫穷困顿者的人文关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21:3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副科级待遇:


    看完了,说几句.
        我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这是一个作者亲历亲闻的真实的故事.我也同样相信,作者在创作这篇<姥姥>的时候,笔下,是饱含着浓烈的感情的.但是,作者并没有跳出来说什么,只是客观地讲述着,描述着.我想,作者如此创作的目的,一定就是想凭依这样一段原汁原味的真实的故事,去不露声色地感染读者,打动读者.果如是,那么,我可以坦白地说,作者的目的基本达到了.
        真实,是文学的生命.要想感染读者,作者首先就要感染自己.当我读完这段故事而心情变得沉重的时候,我知道,作者是深谙这番道理的.
        提点建设性的小意见.
        首先,将全文分成十个长短不一的章节确是没必要的.虽然作者说想尝试"跳跃式的"或称"片断式的"写作手法,但是,就我目前看到的情况说,这种方式,对这篇是不合适的.这样做,非但使文章显得很零散,而且,读者读起来也确实感觉乱.建议作者在目前的基础上,在段与段之间,适当地做些弥合和穿插,使全文连贯起来.这样做,应该不很难,估计效果也会好一点.
        其次,关于"女客在外面吃饭"一节,现在看起来,是有点离题,也显得多余了.倘若想保留,并打算将这重男轻女的旧风俗做为造成姥姥晚景凄凉的一个原因,进而去深挖文章的主题,使其脱离"个案",成为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典型的例证",那么,我觉得,在文章的后面,似乎还应该再刻意点化一下,以做为对前文的呼应.
        第三,关于文章的"我们都将会老去"这样的收尾,我是明白作者想取得"意犹未尽发人深省"这样效果的意思的.但是,我觉得有些苍白,还不"够劲".这是全篇的点睛之笔,应该再好好地酝酿一下情绪,认真地组织一下语言.既然前面已经深深地打动了读者,何不趁此再来一记重拳,将读者彻底地击到在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14 21:3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醉红尘:
婉言剩翼副科的建议我都记下了。这几天我先写作别2006去,完了再改这一篇。届时会再听大家的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4 22: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啊,先顶,有空再来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5-13 12:44 , Processed in 0.09345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