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38|回复: 17

古画悬疑之四:床上的可能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16 02: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可能猜出被子下面藏着谁吗?我是说,假设只有一双“天真之眼”,不知道韩熙载和他那些破事儿,也没患上考据强迫症,就是看画上的红男绿女来来往往,看看都来了谁,都走了谁,谁和谁眉目传情,谁和谁勾肩搭背,然后猜猜谁和谁可能在床上,这是可能的吗?




《韩熙载夜宴图》共描绘了人物46人次(被子下面有没有人姑且不算),其中女子26人次,男士20人次??看《极品紫禁宝典:韩熙载夜宴图》,上面言之凿凿,女21人,男28人,不知道怎么数的。由于用家具、屏风巧妙分隔,大体上展示了5个场景,一般介绍称为“听乐”、“观舞”、“歇息”、“清吹”和“散宴”。画卷有点像连环画,情节是发展的,主要人物则是反复出现的,所以说“人次”是好算的,至于画上到底有多少个“人”,美术史上还没个定论呢。




难度在于细节的准确度。举个例子,第一段“听乐”中,画面中心站在舞伎王屋山后面的一个女子,偏白色的对襟上衣、模糊的青色织花裙子、红色垂绦腰带,她与“歇息”中拿着琵琶的是同一个人吗?“清吹”中站在韩熙载身后的是不是她呢?辨识这些大同小异的人物形象,不仅要留意面部特征,还要留意发饰、衣裙上的花纹、垂绦和飘带的颜色。清晰大图附在后面,可供闲下来慢慢核对,现在简单点,还是以床为核心大胆假设吧。




画卷里最好辨认的是韩熙载,他年纪较大、峨冠美髯,虽然换了3身衣服,但是在5个场景中都有现身,而且每每居于核心位置。第一张床那里,他与红衣人坐在榻上听琵琶,所以床上肯定不是他。第二张床那里,他好端端地与女同志们杂坐着呢,肯定也不是他??韩熙载是清白的。




那个红衣人,可能是状元郎粲的,出现过两次,一次在听李嘉明的妹妹弹琵琶,一次在看王屋山跳舞,然后就消失不见了。他有没有可能出现在第二张床上呢?注意看,他对琵琶女目光灼灼,身子前倾,不仅听得全神贯注,看得也全神贯注,可疑啊可疑。而在观舞的时候,他很放松地向后靠坐,身体语言在说,王屋山啊,没兴趣。再认真观察“歇息”那一段,床前有个持琵琶的女子,但是上衣的颜色与李嘉明的妹妹不同。结论:状元郎与李嘉明之妹有可能在第二张床上。




第一段“听乐”里出现了7位男士,第二段“观舞”里有6位,韩熙载、状元郎粲、两位青年门生都在,另一位留有上髭下髯的中年旁观者,好似李嘉明。朱铣和陈致雍不知去向,有趣的是,此时出现了第一段里没有出现过的人物,一个和尚。他是迟到的?还是从第一张床上爬起来的?




“清吹”一节,8位女士,3位男士,除了韩熙载,一位敲板的男士看似李嘉明,还有一位,留着连鬓胡子,此前从没有出现过,屏风后的一位女子正在与他说话,他很留意地听着。这又是谁?他们两个可能在某张床上吗?




最后一段“散宴”,某中年男子与两个女子夹缠着,他握着一个女子的手,该女子搭着他的肩,某论文说是李嘉明和他的妹妹,吓了我这一跳。经过认真比照第一段,我发现陈致雍的外衣下面露出一抹白来,与李嘉明有些区别。而这里的这个男子,显眼地露出里面白色的袍服,我们还是把帐记到陈致雍头上吧,免去了李嘉明的乱伦之嫌。简而言之,陈致雍和李嘉明的妹妹,也有可能是在第二张床上的。联系红衣状元对李嘉明妹妹的凝视,这个琵琶女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最后一段里,还有个青年男子搂着一位红裙女子,网友Time Regained指出:“听乐”这个情境里,大部分人的焦点都在琵琶演奏上,但有几个人不是:正对我们坐着的那个官员、他一边击掌、一边看的是他对面打板的官员。两名站立的门生,靠左边的那个大鼻子门生看的是他的老师韩熙载,这名门生后面,有一名身着白衣、红裙、绿披肩的女子倚门站立,她的注意力也不在音乐上,我看她的眼神应该都在前面那名门生身上。而有趣的是,整个画轴最后,正是这名女子和大鼻子门生依依惜别的场景。??莫非他们用过第二张床?




这第二张床有着太多的可能性。而第一张床的情况相对简单一点,听琵琶的7男5女都能提供不在现场的证明,所以不在那一场景里的和尚和连鬓胡子的中年人最有可能性。床上的琵琶似乎在暗示着床上的女子会弹琵琶。有趣的是,画卷中一共出现了三把琵琶,除了床上这一把,李嘉明的妹妹弹着一把,在第三段中,一个女子肩上扛着一把??莫非是她?网友Time Regained又指出:“让我不理解的是第三把琵琶,它的形制和前两把大致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它的弦轴是右上左下的排列顺序,而前两个都是左上右下的顺序。这个区别也是让我以为它不是前两把中的某一把的原因……现在也暂时还没查到,左手琵琶或是反弹琵琶所需的特殊琵琶,至于这个弦轴是画家一时大意还是别有原因就不知道了”。




有趣吧,你研究的越深入,可以确定的东西越少。难怪很多科学家最后都成了神秘论者,而哲学家则成了不可知论者。总结一下,可能在床上的人太多了,除了韩熙载,是男人都可疑;除了王屋山,其他女子也都可疑。这算哪门子结论呢?不是结论,但是有意义。




根据传说,这是一幅“间谍画”或曰“政治情报画”,可是它传达的唯一确定信息,却是韩熙载的“清白”??床上没有他,而且他神情萧瑟,老气横秋,并没有宴饮纵乐的淫逸欢愉。在某种意义上,作为“政治情报画”,这幅画卷是“失败之作”,因为画家用了太多笔墨画食物、丝绸纹样、屏风上的风景,却使我们难以区分李嘉明和陈致雍、分不清两个青年门生、特别是那些妇女们。或者,画家确实是看糊涂了,他又不是全知者,可能还没有进入内室的特权,的确不知道床上是谁,只能这样秉笔画来。再或者,这根本就不是传说中的“政治情报画”,它不以交代人物关系和描述故事为己任,而意在炫技式地表现画家的本领??他画了那么多华丽的衣裙啊,上面的纹样“细如发丝”。又或者,这是一幅仿作,本来那幅可能在细节上交代得很清楚,但是仿作者不明就里,自己添加润色,结果搞乱了信息。例如,舞伎王屋山是韩熙载特别心爱的人物,她在第一段“听乐”、第二段“观舞”、第三段“歇息”中均有出现,因为年幼,她身量玲珑,服饰异于他人:白色抱肚和黑?革带。研究古代服饰的学者考证说,迄今为止没有发现宋之前有抱肚的形制,其原型为战士甲胄上位于腰腹间的圆护。王屋山的装束有男子气,可能着男子戎装而舞快速的六幺舞,是一种当时风尚。如果是这样,那么在“清吹”一段、为韩熙载打扇的会不会也是王屋山呢?身量、发髻都像,特别是同样的白色抱肚和黑?革带,只不过在蓝裙上多了白鹤团花。




假如认真琢磨,这幅画算得上是“疑窦丛生”。看看韩熙载的衣服吧,第一段里,他穿黑色衣服,正襟危坐。第二段里,穿家常黄色衣服,为王屋山擂鼓助兴。第三段,又穿上黑色衣服,洗手。第四段,脱得袒胸露腹,穿白色衣服。而最后一段,重新穿上黄色衣服,而且最怪的是,他手里还拿着擂鼓用的一对鼓槌!南京艺术学院的漠及先生指出:我们看到的顺序是后来组合的,那么“正确的”顺序是什么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6 09:2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杜若抓杀一定很强,有福尔摩斯的头脑,波罗的分析,很强大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6 13: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节定成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6 15: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沙漠的影子于2009-11-16 09:24发表的  :
哈哈 ,杜若抓杀一定很强,有福尔摩斯的头脑,波罗的分析,很强大挖
哈哈,杜若偶尔玩下风云
不过几次都做杀呢
没机会抓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6 15: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秋歌于2009-11-16 13:14发表的  :
细节定成败
是的,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6 16:2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科南告诉我们:“真相只有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6 19: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作者知道真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6 19: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瞎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17 00:13: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相是李煜才过而胸狭,韩熙载为避祸而故佯装极欲纵乐,以保全性命而不显正见远谋。但后主终沦阶下囚,才念念不忘小楼昨夜东风,不堪回首的往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7 02: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秋歌那是曼陀罗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5-18 15:38 , Processed in 0.09309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