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绿岛

家乡掌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5 09: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加个亮,分享绿岛带来的兴化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5 22: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生铁垛:先民与命运抗争的见证人

                                        
    生铁垛,原名陈家舍,曾用名生铁砣。北近魏家庄,南靠白涂河与喊陈舍隔河相望,西接西丁庄,东毗刘陆舍,与昌荣东丁庄沿河相对。距城22公里。
    庄上的陈姓原籍大丰白驹场(今大丰狮子口南陈庄)。元朝末年(1361年)苏州阊门的备宇公弥留之际令其四子(老大天球公,字九一;老二天福公,字九二;老三天杨公,字九三;老四天锡公,字九四。)渡江北上徙盐淮以避战乱。备宇公将一铁锅砸成四块,要四子各执一块,以供日后兄弟重逢之凭证。备宇公死后,九一率弟弟们北逃。1364年至通州。1366年沿范公堤继续北上,先在白驹场(今大丰狮子口)将已婚未育的九二安顿好,定地名南陈庄。接着在范公堤东的伍佑场安顿了九四,定名东陈庄(现盐城伍佑陈家巷)。后九一到上冈落户,定名中陈庄(今建湖孟杨庄)。九三到建湖北陈庄(今大南庄)落户。
    明永乐17年(1419),兴化发生了“孙关保案”。东南乡如皋藉人孙关保妄奏兴化欺隐田粮。永乐帝怒将兴化土民800户数万人强行迁徙北京南郊良乡、天津涿州皇庄“填实京师”,入藉为奴。又将苏州一带及东乡人迁兴化无人之里补缺,耕种无主之地。九二的三个孙子带着祖传的一块铁锅片,来到了魏家庄南的白涂河北岸落户。老大在刘家舍(刘姓一支于1369年洪武二年从昆山迁此、一支于明末从永丰刘家寨迁此)、陆家舍(陆姓1368年洪武元年从苏州阊门迁此)的西首安顿,取名陈家舍。老二在白涂河对岸落户,取名南陈舍(后改为喊陈庄,一喊就到的陈家兄弟之意。现属昌荣镇。)老三到魏家庄荒田北首安家,取名野陈舍(在野处的陈家兄弟之意。现属海南镇。)。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寇内犯,蔡姓从东乡蔡家舍逃落陈家舍。后来,蔡姓渐富,陈姓渐穷。占全庄5%左右的蔡姓拥有了70%的田地。加上当时旱、涝、蝗灾频发,土匪强盗盐侉子横行,陈家舍的陈姓苦不堪言。他们认为庄上的风水不好,纷纷投亲靠友,迁往邻近的魏家庄、东丁庄、西丁庄等几个大庄子上,有的逃往江南。
    明末,庄上一部分未迁走的陈姓说服动员庄上的蔡姓及魏家庄的几个财主募捐义银,在庄西劫港(又名杀人港,强盗土匪和人贩子出没之港。)边新建了一座东岳庙,以祈求平安。哪知,菩萨并没有显灵。庄上的陈姓仍然被重赋、天灾、匪患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请来风水先生选择转徙他乡的吉日和佳处。风水先生说:“(陈家)舍上种了菜(指蔡姓),外出东西不能带。东(庄)丁叮(钉),西(庄)丁叮(钉),最好逃到东海边。南喊陈,北魏庄,逃生的佳期没法估匡。”时倭寇内犯,东乡出现了兴武热。与陈家舍相邻的东丁、西丁两个庄上的十几个铁匠铺里锻刀剑、打铁钉的叮当声搅得陈姓人心慌意乱。风水先生的胡诌,燃起了他们心中的怨火。他们轰走风水先生后发誓:永居此地,与命运抗争到底。他们取出已锈成铁砣状的祖传的“铁锅片”,敬供于祠堂香案上,定期举行念祖数宗活动,激发族人创业血耻的热情。他们把庄名改为“生铁砣”,喻含“不怕种‘菜’,不惧丁叮(钉)之意。
    数年后,陈姓人靠辛勤的劳动赎回了部分祖产。但当东、西陈家舍出了两位大财主,姚家舍出了“涨天津,敌百万”的武举人后,他们又心生妒意了:西庄出财主,东庄出贵人,非是吾无能。富贵非吾愿,宦乡不可至。菩萨把吾欺,岂咽这口气?当夜,他们把庄西劫港边的大庙拆除,用船运到白涂河边的劫港口。天亮后,附近庄上的人,看到南移的大庙,议论纷纷,陈姓人笑而不答。人们传言:“神仙用铁鞭子赶着九条铁牛,用八十一根铁绳将庙拉到劫港口镇妖去了。”后来,他们将庄名改为“生铁垛”,庙名改为“镇口庙”(又叫镇沟庙,为古时兴化著名的九寺十三庙之一。)港名改为“铁绳港”。
    至清末,生铁垛的蔡姓家境衰落,人丁渐稀。他们人力单薄,无力更改庄名,遂举家移至庄南,取名“蔡家垛”。在建房时,他们把一块土墼埋于房屋中间,以利菜(蔡姓)的生长。这一风俗延续至今。
    带有传奇色彩的“生铁垛”这个历史地名,凝固着生铁垛庄的整部兴衰史,凝固着生铁垛人顽强不屈的精神。她是封建社会劳动人民与贫穷落后命运顽强抗争的物化见证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5 22: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6 20: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上来,绿岛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09: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昭阳书院
      兴化于明清两朝曾出现很多名称的书院,其中最具规模的官办书院为昭阳书院和文正书院。
      昭阳书院,建于清初。命名“昭阳”,源于兴化其地战国时曾为楚令尹昭阳的封邑,“昭阳”为兴化的别称。然自建立以来,书院徒有其名,甚至很长时间居无定所,或假学宫,或借废祠。到乾隆初年,府州督促,方于十年(1745年)定址为拱极台。其时台上相连三个院落,知县李希舜以中院为书院课谈之所,又于西院设山长(校长)室。东西两院另设膳堂等附属设施。
      昭阳书院定址后,仿南京钟山书院和扬州梅花、安定书院例,规定学额。限定正课生、童各10名,附课生、童各10名。此外随课生、童若干,视情而定,不予限额。师生在书院教学每年10个月,除腊、正两个月放年假停课外,其余10个月连续读书,并无寒暑之分。
      为体现朝廷养士的宗旨,鼓励生员奋发读书,各级衙门对官办书院都有资金投入。雍正十一年(1733年)朝廷颁诏各行省省会建立书院时,各赐帑金一千两“以膳膏火(指给学子的津贴)”。到了道光年间,由于频年水灾,海子池涨,两岸崩坍,师生渡河成了棘手之事。加之拱极台上宋代建筑又不宜改建或扩建,每逢县试、岁考、席号不敷坐率,甚至风雨不蔽,难熬山长老师和生童,往往叫苦不迭。 恰于道光十二年,有旨裁缺(取消建制)县丞,原先的县丞署便空了下来,“奉文估卖”。县丞和主簿都是不同历史时期县一级副职的官名。县丞署位于城中县衙的东邻。其实这是一座兴化最早的县衙,建于北宋初期,范仲淹任职兴化县令时,就在这座古衙中办公。那时前后四进,自南往北分别为县衙正门、仪门(二门),正堂(大堂)、二堂。仪门与大堂之间两旁有厢房为衙吏办公处,中间为甬道。后到明初洪武年间,知县徐士诚将县衙向西扩展,紧邻宋代古衙另建了一座气势恢宏的新衙,除将成石亭移至新衙堂前外,基本上保留了宋衙的主体(中轴)建筑。原先的宋衙被降格使用,做了副县职的衙门。到道光十二年,取消县丞的建制,古衙便闲置待估。
      其时兴化地方名士联名申请,保留古衙,用以新建一座书院。知县得省、府首肯后,便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改县丞署为文正书院。
      昭阳书院废止后,便将拱极台原先的书院改为景贤祠。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知县谢元洪曾拟将海子池东南岸放生庵复立昭阳书院,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便改为昭阳学堂(即今实验小学),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亦以拱极台址创立昭阳初级中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11:29: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最好理个游览线路图,到时可以按图索骥,到兴化去旅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7 15: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魏家舍
      
      魏家舍,原名朱家舍。位于兴化林湖乡湖东口和湾朱庄之间的车路河段的“S”形大弯西水湾处。东界陈宽庄,南与湾朱庄隔河相对,西近湖东口,北与马家簖遥遥相望。距县城27里。
      相传,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魏家舍还是一片荒草丛生的临湾浅滩。一日,城中一魏姓商人到东台进货,回来时船搁此处。魏老板举目四望,但见西下的湖水与东涌的河浪在河湾中相撞击,形成数十个旋涡。北边的芦苇荡一望无际,南边的湾朱庄炊烟袅袅。他情不自禁地说:“此乃传说中的真龙宝地也!”后来,细心的朱管家替魏老板买下了河北水湾处的荒滩,将死后的他安葬在这里。传言,落葬时挖到了几只猪身猴脸之怪物,管家惊呼:“老板家要出‘诸侯’了!”从此,朱管家在魏老板的墓旁搭了一个舍子,成为“魏家坟”的第一个守墓人。朱家舍由此得名。
      魏老板的儿子魏应嘉(字宾吾)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应验箴言果中进士,授汝南府推官。累官至兵部左侍郎。乞休归里后居城中城隍庙东,称“魏府”。魏侍郎居家三十年,精修理学而终,葬于父墓旁。从此,朱家舍改称“魏家舍”。
      魏老板的后代卒后大多葬于祖坟地的魏家舍。其玄孙,魏祁,字子传。魏郁,字子质。兄弟二人聪颖善学。康熙二十四年(1685)同科成进士,同被签发任县令。兄弟俩同科登第,同为贤吏,又同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像两朵同枝的鲜化,竞相开放,流芳百世。故里人在四牌楼为他们立匾曰“兄弟联芳”。兄弟俩卒后葬在其祖父魏侍郎墓东。其裔孙魏俊,字克三,亦字客三,别号白云使者。宣统元年拔贡。朝考一等,授七品京官,晋升五品主事。辛亥归里。民初曾囊助李祥纂修邑志。任文正学堂代校长,县文史委员会主任。1949年卒后葬于魏家舍西首。
      文革初期,魏侍郎的石棺墓为城中造反派所掘,高达丈许的石碑同时被捣毁。其它数十个魏家历代名人的坟墓亦遭殃。魏家舍人蒙羞忍耻,冒着风险,把散落的魏氏尸骨集拢,偷埋于自家门前屋后,尽了守墓人后代的职责。
      现在,魏家舍后代人不辱使命,不坠家声,酝酿着将曾安息在这里的魏氏祖先的轶事整理成辑,期待着魏氏后代人或有识之士与之联袂挖掘魏家舍的历史文化遗产。魏氏祖先如在地下有知,定当含笑九泉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7 15:24: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5楼空阶蕉雨于2009-11-07 11:29发表的  :
最好理个游览线路图,到时可以按图索骥,到兴化去旅游~~
欢迎来旅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00: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熙载的两故居


      在兴化诸多历史名人中,刘熙载学问可称是最为浩博而精深者。“博学而多能,于六经子史及仙释家言靡不通晓。又治音韵、算学,卓有成绩,于文艺各门,博综约取,尤多建树。”他在中国学术和古典文艺批评以及传统美学等方面有着独特的地位。
      就是这样一位令我们兴化人感到非常骄傲的历史名人,离开人世也只不过一百二十余年,而很多人还不知道他却有两处故居。
      一处是今已移位而座落在府前街北侧一巷口的“刘熙载故居”,该故居未移位前的旧貌:从大门曲折而入即见一座北朝南宽敞明亮的客厅,此间之主人石凌和先生常邀我与金培兰先生相聚于此,就艺文轶事作竟夕之谈。客厅西为一小隔间,再西有一小门,进内则是刘熙载的读书之处古桐书屋,身入其间,恍如隔世。一方小小的天井,有树木,有花草,上见密叶巢莺,下听好鸟啼花,这种曲径通出,花香室雅之处,可以想见刘熙载当年的“性静情逸”之致。
      另一处是在原城隍庙,即今宝严寺东巷西侧一水井旁边。刘熙载先世为阜宁县人,乃翁早逝,幼而失怙,出于生计所迫,遂由其母携至兴化,与尚健在的外祖母朝夕为伴,相依为命。刘熙载深知祖、母抚孤艰辛,乃焚膏继晷,刻苦攻读,遂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应礼部试而中进士。刘熙载享有皇家俸禄以后,便购房一处,即后之名为古桐书屋者所在地,置老母及家小于其中。同治三年(1864)督学广东,未满任乞归以后及晚年主讲上海龙门书院十四年因中风返兴,均居于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9 08: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艺论家刘熙载

      晚清著名学者刘熙载(1814?1881),字伯简,号融斋,晚年自号寤崖子,也曾自字熙哉。
      嘉庆十八年正月(1813年2月),刘熙载出生于兴化城内一个“世以耕读传家”的清寒知识分子家庭。刘熙载的父亲刘松龄,字鹤与,是一个地方上颇有声望的隐士,在刘熙载十岁时去世。数年后,刘熙载的母亲也离开了人世。刘熙载自幼孤贫,但有志于学。曾师从张秉衡、徐子霖、姚瑟馀,戎烛斋、解如森、查咸勤诸先生。道光十九年(1839年)赴南京参加乡试,中举。
      道光二十四年春,刘熙载赴北京参加会试,中进士以文章与书法均优,选为翰林院庶吉士。道光二十五年月日九月,曾请假回兴化。大约于道光二十七年初返京,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咸丰三年(1853年),奉命值上书房,咸丰皇帝见其体气充溢,早晚无倦容,问其所养,刘熙载对以“闭门读书”。咸丰皇帝为嘉奖他,手书:“性静情逸”四大字赐之(现此匾藏于兴化刘熙载故居)。在此期间,刘熙载与大学士倭仁以操尚相友重,论学则有异同。
      咸丰六年年终,朝廷考察群吏,刘熙载名列一等,记名以道、府用。刘熙载不愿做地方官,约于咸丰七年请假到山东作客,在禹城开馆授徒为生。约于九年底回京,仍为翰林院编修。
      咸丰十年,英法联军侵犯北京,咸丰皇帝逃往热河,官吏多迁避,刘熙载独留。和议后,湖北巡抚胡林翼以“贞介绝俗,学冠时人”疏荐,同是延请刘熙载到湖北武昌任江汉书院主讲。
      咸丰十一年春,刘熙载离京赴武昌,后因太平军西征,生员逃散而未果。返京途中,经河北,过太行,入山西,在汾河一带度过了一年多的漫游生涯。
      同治即位后,清廷起用旧臣。同治二年(1863年),刘熙载两次接到催促返京命令,约于这年夏秋之际回到北京。
      同治三年,补国子监司业。这年秋天,被任命为广东学政,补左春坊左中允。刘熙载经湖南抵广东,督学广东,作《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四箴,劝勉学子。“视广东学,一介不苟取。诸生试卷无善否,毕阅之。试毕,进诸生而训之,如家人父子。”(萧穆:《刘融斋中允别传》)在此期间,与广东学者陈澧相见讲学甚契。三年任期未满,于同治五年请长假,经江西回故里,从此脱离官场。
      同治六年,刘熙载应敏斋聘请,主讲上海龙门书院,直至光绪六年(1880年),历时14年。“与诸生讲习,终日不倦。每日必一一问其所读何书,所学何事,讲去其非而趋于是。丙夜,或周视斋舍,察诸生在否。”(俞樾:《左春坊左中允刘君墓碑》)时人誉之为“以正学教弟子,有胡安定风。”(《清儒学家?融斋学案》)刘熙载主讲上海龙门书院时,著名学者俞樾主讲于杭州沾经精舍,两人过从甚密,齐名当世。
      光绪六年(1880年)夏,刘熙载因寒疾久不愈,思回兴化,由友人萧穆等护送经苏州回故里。
      光绪七年二月乙末,刘熙载卒于故居古桐书屋,享年69岁。“诸生千里赴吊,诵其遗言不衰。光绪壬午,奉旨入《国史?儒林传》,有‘品学纯粹,以身为教’这褒。龙门诸弟子公建祠于松江郡城。郡守陈?声就祠旁建融斋书院,以志不忘。”(《民国续修兴化县志?人物志》)
      刘熙载在其晚年所撰的《寤崖子传》中,自述生平说:“仕皆师儒之位,自其为诸王师,为太学师,与夫在乡塾为童子师,客游为远方士子师,出处不同,而视之未尝不一也。”又说:“于古人志趣,尤契陶渊明。其为学与教人,以迁善改过为归,而不斤斤为先儒争门户。”《清史稿?儒林传》品评他的一生说:“平居尝以‘志士不忘在沟壑’、‘遁世不见知而不愠’二语自励。自少至老,未尝作一妄语。表里浑然,夷险一节。”可以说,终其一生,表现了书生本色,儒者气象。《清史稿》、《民国续修兴化县志》、《清代七百名人传》、《清代朴学大师列传》等均有刘熙载传。
      刘熙载毕生事业,主要在治学与教学两方面,两者相辅相成,身兼学者与导师。他博学多能,治经,无汉、宋门户之见,不好考据,熟于周秦诸子书。“自六经、子、史外,凡天文、算术、字学、韵学及仙释家言,靡不通晓。而尤以躬行为重。”(俞樾:《左春坊左中允刘君墓碑》)在龙门书院讲学期间,整理教学随笔成《持志塾言》,总结治学必得成《艺概》、《四音定切》、《说文双声》、《说文叠韵》,删订文稿诗作成《昨非集》,自同治六年至光绪五年先后刊行,辛苦汇刻为《古桐书屋续刻三种》,于光绪十三年刊行。
      刘熙载,是一个青史留名的学问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4-29 20:21 , Processed in 0.11969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