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琴瑟静好

[讨论] 乱弹琴??琴瑟读联与学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24 00: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联无疑要讲究词性对仗,尤其是短联,字数有限,自应尽量求工。

字有形、音、意,对联时经常要兼顾这些元素。比如考虑平仄布局,是对音,运用拆字,照应偏旁之类的技巧,是对形,而词性对仗,则几近关乎一幅对联的成败,这是由对联的文体特征决定的。

不过对联的宽和严并不是绝对的,宽和严的尺度其实很有意思,太宽则滥,太严则板。所以我以为,严而不死,宽而不滥比较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4 00: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推荐过两篇关于对仗的文章,翻来看看依然很有意思,录于此。

                                       对仗规则的常与变 (节选)

                                                   ========尚佐文

     传统诗学关于对仗有一种辩证的态度,总体上讲,对仗要追求精工,古代诗人和诗论家对此有许多精细的讲究,这也是对仗区别于普通对偶修辞的重要特征。与此同时,又反对一味求工,对仗过于求工,容易产生两种弊病,一是导致语义合掌,语言板滞,因为相对应的字词如果属于同一门类,那么上下句的意向往往比较接近,无法通过对比形成张力,达到流走灵动的效果;二是流为纤巧浅俗的风格,从而落入“小乘”,背离高雅大气,自然浑成的审美要求。葛立方《韵语阳秋》中载:“近人论诗者,皆谓偶对不切则失之粗,太切则失之俗也。”这种辩证观点,的确很有代表性,对于诗联创作与鉴赏都深具影响。

   受这种辩证思想的影响,历代诗联作品中普遍存在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一联中有一组或几组字对得特别工,其他地方对的不工甚至不对,整联也会被认为佳对。借用心理学名词,可称之为“晕轮效应”(指人知觉认识上的扩大,比如对某人非常突出的优点印象强烈,对其缺点就会视而不见)如李商隐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翼与通一名词一动词,不成对仗,但读者并不觉其不工,除了句中生动鲜明的意象给人深刻印象外,句中的身与心,有与无,双与一都是工对,这就掩盖了个别字的对仗不工。再如唐彦谦的“尘埃一别杨朱路,风月三年宋玉墙。”因为一、三是数目字作工对,跟在它们后面的“别”“年”不成对仗的缺陷就被忽略了。

   这样的例子很多,充当“晕轮”的都是本身对仗极工的一组或几组字词,包括数目字,颜色字,方位词等。 如:无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王维) 此地一为别,孤鹏万里征。(李白)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4 00: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仗刍议 ( 醉吟子 )

    初级班学习对联的基础知识,这是学联的基础,既要深刻理解、牢固掌握,更要学会变通、灵活运用。比如,对仗问题,大可不必抠得太死,否则就会为自己奋飞的翅膀套上枷锁。我的观点是:理论要严格掌握,无论分析得多细致都能说出道理来;在实际运用上可适当放宽。以前写过的一篇短文,转过来供参考。

    先看两个清联的例子。李鸿章联:
论诗说剑皆第一
饮酒食肉自得仙
“第一”为表示顺序的名词,“得仙”为动词,当判失对。我们试着用以下两种方法来理解:“第一”理解成“得到第一”,既可与“得仙”对仗。或者这样理解:第一也好,得仙也好,都是形容前半句所述事件的心理感受很悠然自得、很自豪,都以形容词来对待,对仗就成立了。

黄遵宪联:
尚欲乘长风破万里浪
不妨处南海弄明月珠
万里是数量词,明月是名词,失对。然而,万里浪、明月珠各看成一个词组,都是名词性词组,对仗便工整了。

清赵翼赠友人联:
江上飞云来北固
潮连沧海欲东游
初看此联有两处失对,上??连,北固??东游。上是方位词,借为动词与连相对;固是名词,借为动词与游相对。

    再看两个当代网联的例子。澄蓝题《甘蔗》联:
回味但凭人咀嚼
立身略有竹风姿
咀嚼是动词,风姿是名词,失对。但是,咀嚼本身是并列结构,风姿本身也是并列结构,分别看成自对,还是很工整的。

寒天老师给本人的嵌名联:
子在川上吟流水
谁在花间醉一壶
同样有人说:流水、一壶,失对,然而它们都是名词,分别看成吟、醉的对象,还是对得上的。

    总之,分析对仗,如果遇到初看不工整的情况,往往用如下几种手段,就可以解释的通:本身结构不同,但仍是同一词性的词组;前后联系一下,构成更大的词性相同的词组;自对的理论;词性活用;借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4 00: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用绿色不太醒目,我换了红色,这样找起来比较容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4 00:27: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好联不一定是工对,工对不一定是好联。

一般在用以教学的对联著作里,举的例子都是比较典型,比较工整,大多多字字工对的那种。

但是实际情况是,由古至今,有很多对联,尤其是长联,并非是字面上字字相对的,但是却仍不失为好联。

以上所言并非说,对对联的时候不必求工。对联之时求字面工整,句意严密,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不要刻意,不要拘泥。

至于工与不工的标准,其实很难单独而言,还是要放到具体的联句中去分析的。而且,今人所定的许多标准,确实不适合拿来评价由古至今的对联,所以,这些标准是供参考,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定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4 00: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般执著
哪个清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4 00: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冰心怀素
谷雨留香(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4 00:3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6楼一豹春天于2009-10-24 00:30发表的  :
冰心怀素
谷雨留香(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4 00:3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雅出:冰心怀素
俗对:热地乔石

素,娟也~ 石,疗疾之针也~

今声灌一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24 01:0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本人看来,对联自古人来,无论今人怎变,基本的要素不能变。

走出了文字上的‘工对’,那就是‘意对’,不求文字上的“工对”也可秋意境上的‘工对’。

也凑一个玩:

冰心怀素
秋雨润发《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5-15 06:56 , Processed in 0.10324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