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429|回复: 12

[原创] 父亲琐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3 17:38: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初媚娘在世的时候,适逢父亲过世10周年,她写了一篇纪念文章发在个人博客上,并叮咛我也应该写一篇。

        我早有写父亲的念头,但一直没有好心绪。一方面认为自己还没到靠回忆过日子的时候,另一方面总想等自己比较有空再好好理一下头绪,认认真真地写。也许这都是自己逃避的借口,人的惰性可能使我永远无法动笔。为了对媚娘嘱托有个交代,勉为其难也要写下数语。

        我是上世纪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中出生的,对世事或父亲开始有所记忆应该是在“文革”初期。印象中父亲不常在家,好像是到外地搞“社教”或挂点下乡,从外面回来常常是把我驮在肩膀上,到县城马路上去兜风。印象较深的是运动中,父亲被造反派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基层公安队伍中“罗瑞卿的代理人”关了“牛棚”。一次,外婆用砂锅炖了一只小母鸡带着我前去探视。父亲把我抱到大腿上,拿用子弹壳磨制的口哨逗我玩。我虽然觉得新奇,但因害怕而快乐不起来。父亲在“牛棚”内除了没完没了地写检讨外,就是手工制作各种小玩意来消磨时光,以致这个爱好在后来的岁月中一发不可收拾。在进“五七”干校和下放农村的生活中,父亲居然会自制一套木匠工具,自己打制家具。我稍大一些后,常跟着哥哥姐姐到县城广场上去看批斗“当权派”,据说担任县委常委、公安局长的父亲与县里当时的头头脑脑都在此列,在台上戴着高帽低头认罪,时不时还要被红卫兵拉坐“喷气式”,结束前无例外地要游街示众。有一次,县委书记游街时脖子上被吊了一个马桶,调皮的孩子往里面扔石头,书记满脸被屎尿溅得不堪入目,一些大人还在一旁哄笑。父亲生性乐观,这在媚娘的那篇回忆文章中多有描述。他在县里任职时间长、名气大、妇孺皆知,他人缘好、威信高、性格刚烈,特别是嗓门高亢,大门外说话屋内都能听见,我哥小的时候有一次调皮捣蛋,被他喊一声吓得从二楼滚到楼梯头,加上父亲身材魁梧,一米八的个头鹤立鸡群,造反派也不敢轻易为难他!

        对父亲人格、秉性的深入了解,还是在文革“武斗”结束后,父母调离县城改行到地委专署机关。1971年过完春节,我们一大家子来到了这个共产党一手建立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一纸调令使父亲由一个干了18年的老警察变成卖药的小老板,组织上要他组建地区医药采购供应站,任站长、书记。父亲正值年富力强,边学边干,上下奔波,短短半年时间就在铁路沿线的城市盖起了医药仓库。1973年春,正当父亲对各种药材名称、功用如数家珍的时候,被文革砸烂的公检法队伍准备重建,专署公安处的老领导找到了父亲,又是一纸调令要他归队,到一治安问题大县任公安局长。父亲成为文革后从军代表手中接过地方治安管理权的第一人。父亲又是沿袭过去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的工作作风,仅半年时间就破获了80%的文革积案,在当地名噪一时,让人又领略这位老公安局长的魄力和才干。父亲是敬业乐群的基层领导,除了工作兢兢业业、全身心投入外,在为人处事方面也有很好的口碑。他性格耿直豪爽,肝胆义气,对部属既严格要求,又十分体恤。听母亲说,文革前局里有一位会计性格十分懦弱,有一次不知什么原因短了款,吓得他在财会室里上吊自杀。敏感的父亲下班时路过门口,感觉情况不对,敲门无应答,破门而入,只见他已口吐白沫,赶忙解下他脖子上的绳索,马上派人送到医院。事后父亲到住院部看望会计,劈头盖脸一阵臭骂:“天大的事我担着,你寻什么短见!”这位会计感激得流下热泪。文革期间,我父亲被造反派关押,就是这位胆小怕事的会计,把我们一家老小好几口人接到家里管吃管喝,住了20多天。从此事我知道了“知恩图报”、“患难见真情”的深刻含义。

        父亲对人的宽宏大量在当地是有口皆碑的。记得改革开放之后,公安部门掌握着出国出境、农转非的审批权。来家里求情办事的人很多。有一次,县里的一位领导来串门,随同来的司机据说是文革期间的造反派,在一次批斗我父亲的大会上呼喊“打倒xxx”口号时,突然当众对在台下的我母亲咆哮:“xxx的老婆站起来!为什么不呼口号!”母亲为这事记恨了一辈子。这次他居然厚着脸皮到我家求我父亲为他的妻儿解决户口问题。我母亲怒不可遏,拒绝为他做晚餐。父亲只好自己动手,买了酒菜招待客人。没过多久,因其符合条件,我父亲优先为他审批解决。事后,我们知道了,都说父亲是“大人不计小人过”。我父亲笑笑说:“如果我打击报复人家才显得是个小人。”文革结束后,当时揪斗我父亲的造反派头头,被打成“三种人”,并被追究刑事责任。我父亲已调离县里,在市里岗位上离休。有一天,这位曾经风云一时的人物刑满释放,带着大学刚毕业的女儿,拎着一袋水果来看望我父亲,忏悔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父亲却是相逢一笑泯恩仇,留他吃饭,对他多加劝慰,希望他汲取教训,忘记过去,重新开始新的生活。宽以待人是我父亲的一贯作风,尊师重教、爱惜人才又是父亲一大特质。1959年,父亲因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的不满言论,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降职到县文教局任副局长。父亲自幼爱好古典诗文,喜欢舞文弄墨,为人热情,好学多思,短时间就结识了一批当地的名师校长、文人墨客,经常与他们谈古论今、挥毫唱和。1962年中央“七千人大会”后,进行了“反冒进”的政策调整,父亲也被摘帽,官复原职。在这个时期小县城发生了一件不为人知的事情:当地的一名中学生因对当时国家政策不满,用俄语给苏联共产党写信反映情况,提出自己的政见。他专程到上海,在黄浦江边的外滩上偶遇一名东欧国家的外交官,就托他把信件转交苏共中央。这名外交官却把信件交给上海市公安局。随后不久上级公安机关就循迹通报到县公安局。父亲把情况报告县委书记并取得共识,对这名学生未作任何处理。此事也仅限他们两人知晓。上世纪90年代初,这名中学生已由一名乡村教师考上省城我母校学科权威、校长的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并很快成为副教授。不知他从何渠道得知自己曾得贵人相助,从俄罗斯访学归来特地带了两罐咖啡来拜访我父亲,两人相叙甚欢。过后几年,他成为省内著名的学者、教授、博士生导师、省政府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并任省某研究院院长。现在退休后仍领衔省某学术团体。

        农村出身的父亲,亲情、家乡观念特别强。我父亲是当年村里为数不多的读书人,但学历只填初中,实际上是师范肄业生。因家乡地处老区,是当年中共闽浙赣省委所在地,父亲在学期间就加入了闽浙赣游击队,听省委书记曾镜冰上过党课,成为一名地下党员。在革命活动期间经常得到家乡人的资助和掩护,一个村子的人几乎都是同宗亲戚,还有若干莫逆之交。祖父成分是贫农,解放后村里为他分了一块最好的水田。当时父亲正参加“三反五反”,正该过上好日子的祖父却得了重病,父亲抽不出时间看望,直至病逝都没能见上最后一面,成为父亲的终身遗憾!父亲除了一个妹妹外在村里没有什么至亲,祖母去世时一个弟弟才3岁,祖父去世之后,父亲就把弟弟带在身边生活读书,夜晚就睡在一张床上,一份津贴除两个人花外,还要接济乡下亲友。我的这位叔叔在我父母亲的悉心照顾和培养下,一路就读,成为文革前的最后一届大学生。毕业后父亲还继续资助他成家立业、结婚生子。父亲进城工作后不久,就从专署公安处被派到县局任领导。好几次都有回专区和省里工作的机会,但父亲怕离家乡太近,受人情世故的羁绊而影响工作。家乡的人却不这么想,好不容易村里出了个大官,大事小事也应该找他出出主意。从我懂事起,不管是托家带口来的,还是拐脚残疾的,就是进城逛逛的,父亲一概都要管吃管住,走时还要带上一点特产或困难补助。父亲在能力范围内对家乡人基本上做到有求必应。上世纪70年代中期,还在实行票证制。我父亲上10几代的一个堂兄弟,要做胃切除手术,仅带来100元钱舍近求远赶到我父亲工作的县城。父亲碍于乡党情面只得收留,出面帮助联系住院手术,送去营养品。治疗期间,这位堂弟未出一分钱粮,还伸手要父亲的烟抽,父亲只好扔给他2条“大前门”。据说,因我母亲多有怨言,他回村里居然还四处发泄对我们家的不满。我父亲知道后笑笑说:村里人都知道我的为人,不要跟他计较。

        对我母亲一方,父亲也是尽其所能倾注了自己的爱心。我母亲是独女,我外公在解放前夕去世,母亲与我外婆相依为命。我母亲参加工作后,她就为人当保姆补贴家用。母亲成家后她也跟随来到小县城,从出生到成人帮忙照看我们兄弟姐妹4人,甚至还帮忙照看第四代。父亲对他岳母十分敬重和孝顺,可以说超过了她自己的女儿。他常说:阿婆带大了你们,功劳最大!我母亲的一位堂姐,解放前与丈夫来往海峡两岸做木材生意。解放前夕,解放军大军南下,当他们离开大陆时已经封海。结果留下了自己的母亲和一双儿女。几年后老母亲去世,我母亲应亲戚的恳求,领养了女孩。我们家对她视如己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与我们一道就是吃糠咽菜,也没有饿过肚子,直至她参加工作,嫁了一位大学生才离开我们家。当年,我父母除了需要抚养自己的孩子外,家里还有叔叔、表姐和外婆及保姆,共10来口人。虽然薪金制后,我父母都属于高工资,但一家老小嗷嗷待哺,一些亲友时常来寻求帮助,因而家中常年寅吃卯粮。印象中有一位老妈妈经常会送一些引火的火把到我家,走时我母亲照例会给她5块钱。后来我知道,她是我母亲下属单位剧团的老帮工,因为丈夫去世,没有子女,寡居一人,剧团解散后生活没有来源。父亲就对母亲说,人家不是到了实在过不下去的时候,是不会来寻求帮助的,何况她每次都不好意思开口,我们既要力所能及地帮助,又要顾及别人的自尊心。有一次,我母亲的一位亲戚病故请求资助,家里已无余钱。父亲二话没说,当即向单位借了100元汇去,这相当于一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40多年以后,我父亲已经去世,那位亲戚的后人回忆说,那笔钱在当时真是救急呀!当她得知我家当年的境况也十分艰难后,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父亲在我大学毕业那年56岁从工作岗位退下。原先市里想让他到其他部门任“一把手”,但他干了一辈子警察不想改行。他想总不能占着位置妨碍别人升迁吧,就打报告要求提前退休。他自我安慰:已经拿到了当地公安最高级别民警一级,离休后享受副厅级待遇,每年还多400元车马费,能享清福何乐而不为?退下来后父亲对一些社会现象时常不满,好发牢骚,但也深知无能为力。总结一生仕途他颇有生不逢时的无奈:“用工农干部的时候,说我是知识分子;用知识分子的时候,说我是工农干部。”好在离休后能够衣食无忧,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日子过得平实而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 20:5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地读完,父亲是一位好兄长,好乡邻,好领导,好干部。耿直豪爽、乐于助人、胸怀城府、乐观阔达,让人敬仰。
不过觉得缺少了点什么,要是再添些父亲对子女的一些琐忆会更好些。
问好华南虎朋友,欢迎你来到这里。
想起媚娘在世的时候,经常会写些平实的文字,美味的佳肴,乐观的态度,在这中秋之夜不免有些伤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 20:5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实的文字,让人敬仰的好父亲,此文推荐精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0 14: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篇很感人的好文章,字里行间平实却感人,能有这样一位好父亲很幸福。

欢迎华南虎朋友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2 08: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两位版主的鼓励、鞭策!我会多上网,努力写些小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2 09: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朴实的文字,醇厚的情感~~~
牡丹问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5 16:05:32 | 显示全部楼层
父爱如帆,他总是引领你乘风破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5 17: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说父爱如山,父亲正是用他宽厚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家。

祝你的父亲晚年健康幸福,欢迎你常来风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15 22: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贴一个刘和刚的《父亲》送给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14:4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网络早已知晓千总的人品才情。望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5-17 14:40 , Processed in 0.10467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