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88|回复: 6

龙兴镇内访龙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19 15:5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兴镇内访龙兴


                                                                               文/雨荷
   每看到论坛的文友们写有关农村生活的文章,我就特羡慕,羡慕他们有过这样的生活经历,文章的厚重,情感的质朴是我不能及的。我总是遗憾自己生长在城市,甚至没一个乡下亲戚,让我无从体味农村是怎样的生活状态。不想,我的遗憾竟因文友苗常玉大哥写“小队叛变考察纪实”的八篇文章而得以实现。
      作协的老大哥苗常玉,退休前从事司法工作,退休后开始写作,他对待写作也如工作样严谨认真,这八篇文章,是他一人风餐露宿,徒步五百余里,在黑龙江和内蒙两省区实地考察的结晶,意在发扬革命传统,弘扬烈士精神。我认真拜读过他的文章后,不仅对他心生敬意,更对文中写到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革命老区有了深深的印象,也向往着走一走老大哥走过的路;看一看现在老区的样子。都说心想事成嘛,苗大哥的文章也同样感染了很多人,县老处会看后很是支持,与作协联合组织了走革命路线,再写老区新变化的活动,因此圆了我想深入农村了解农村生活的愿望。
      我们此行的第一站是龙兴镇,龙兴镇原名李三店,位于龙江县西部,属半山区,我对它的了解,仅限于几次采风活动知道的金长城和朝阳山在它境内,知道朝阳山上的达子香是早春最早开放的花,开时漫山遍野粉红一片,非常美,惹得临近市县赏花的人络绎不绝。但对镇内人们的生活却不知。四月末了,气候回暖很快,在去龙兴镇的路上,就已见乡人在田里忙碌了,到达镇政府时,见工作人员忙着给农民办理土地的相关手续,尽管是农忙的季节,镇政府的领导还是热情地把我们让到会议室,马上派人把几个村的支书找来座谈,当支书们从田里风尘仆仆地赶来时,我们倒多少有了歉意,怕影响田里的工作,座谈马上进入正题,龙兴镇共有17个行政村,174个自然屯,5.2万人口,有耕地30.6万亩。龙兴村的女支书姓刘,年龄不大,四十多岁的样子,但说话爽快,一看就是个开朗泼辣的人,她先介绍着自己村的情况,刘支书说,龙兴村土地面积少,人口多,是多年的贫困村,在县老处会的帮助下去年国家给拨款200万,这200万项目着实让龙兴村变了样,在村支书的带领下,他们根据自村土地面积少的事实,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土地,开展庭院种植,首先种植了韭菜,没想到的是,这一方法,让农民收入一下翻了几翻,现在他们村的大棚韭菜种植从庭院发展到大田,刘支书兴奋地说,他们的韭菜品种好,远销内蒙、大庆等地,韭菜下来时,外地客商争先来订购,不愁销路,龙江县内反而吃不上他们龙兴村的韭菜呢,自豪的口气让人羡慕,也为他们高兴,接着刘支书又说下一步的计划,他们通过去外地学习,发现紫皮蒜是个好项目,如果种植紫皮蒜要比大田亩产翻十倍,而且大蒜收完后还可以种胡萝卜,又增加了很大一笔收入,刘书记的计划听得我这个不懂农事的人都兴奋起来,觉得眼前的前景广阔且美好,但,刘书记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和烦恼,老区人落后的意思很是制约发展,农民对新事物的认识总是抱怀疑态度,就说这种紫皮蒜吧,龙兴这块土地特别适合这种蒜的种植,并且是种植前就签约包销,按理说这样的好事大家挣着种啊,可是农民们担心产量啊、质量啊等诸多问题,谁也不种,最后刘书记说,没办法,自己先种,做个试验田,这样做好了大家也就认可跟着种了。听着刘书记的介绍,对龙兴村有了很深的印象,当下我们就决定一会去实地看看他们村的韭菜基地。接下来几个老处会的帮扶村都介绍了情况,新功村的养殖业,运输业。德胜村的务工,小湾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听着支书们的介绍,我们坐不住了,催着他们领大家去田里看看。
      当我们一起沿着村路来到龙兴村的韭菜大棚时,被眼前的景象感染了,好大一片韭菜大棚,韭菜的清香随风弥漫开来很是好闻,进得大棚里,鲜绿的韭菜惹人喜爱,大棚的主人说,这些韭菜已经再卖第三茬了,效益不错,几茬下来就有三两万的收入,而且种这省事,一个人就可以忙过来,只要水跟上就行,湿热的大棚里虽然让我们流汗,但大家还是兴致勃勃地问着看着……..
      一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从龙兴村的韭菜大棚出来,我们又要去其它的几个村走一走看一看,一路上,我感受最深的是,城乡差别在逐渐减小,无论是农民们的思想还是生活,有了很大层度的提高,农民们知道科学知识的重要,不断在强化着自身,自身的强化使得他们的生活改变很大,乡路的整洁、乡容的改观等等新一代的老区人在本身质朴和勤劳上又加载了更多更新的内涵,让我们感到他们今天也和过去一样,可敬、可爱、可亲。
      说是心情激动不如说是触动心灵,就要结束一天的走访了,我这个最没有农村生活的人,在田间、在地头、在农民的养殖基地,感受着火热的生活和人们那种向上的奔头,让我感觉脚踏实地的踏实和生活中的美好,这触动就来至于老区的农民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9 16: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几天虽然忙着治病,但每天都在能上网的时间里,看到一篇篇来自文友们到老区采风的感受文章。每读一篇,跟大家一起采访的情形就又历历在目了,亲切中多了一份感触——昔日的红色老区,今又换新颜!老区的小城镇建设,老区的多种经营,老区的合作化规模化大农业……都让老区充满了勃勃生机!
作为没有农村生活经历的雨荷版主,用她独特的视角解读了新时期新农村新面貌,令人耳目一新。
清茶代表协会,老促会和老区人民,向大家致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9 16:3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清茶的身体总是让人担心,别太要强了,压力太大对身体不好~~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5-19 16:3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来打算好好写,可还是没写好就匆忙收了笔。水平,水平,看来我是只有瓶没水了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9 18: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手中的笔再现老区实实在在的今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19 20: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佩服雨荷版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5 18: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雨荷姐的文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5-13 04:50 , Processed in 0.09003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