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25|回复: 1

[转帖] 才力为什么枯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3 12: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04年,列夫•托尔斯泰已是76岁的老翁,却仍保持着高昂的创作热情,成功地写完了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哈泽•穆拉特》。这部小说“以它艺术形式的和谐完美,形象的栩栩如生,语言的纯洁清澈,以及对生活的深刻体会而使人感到惊异”(贝奇柯夫语)。高尔基有一次说:“难道还能把《哈泽•穆拉特》写得比现在更好么?我们觉得——不可能。可是托尔斯泰却觉得——可能。”

在俄国文学史上,《哈泽•穆拉特》的出现无疑是托翁创作才力永不枯竭的明证。其实,类似明证还多得很,比如,《复活》完成于1899年,托翁在那时就已是古稀之人了。难怪高尔基在给契诃夫的一封信中谈到托翁时赞叹道:“我望着这位老人,就像望着一道瀑布,一位天生的创作巨人。这个人伟大得惊人,他那精神的蓬勃富于生命力简真使人感到惊异,惊异到使你发生这样一种想法——世上不可能有第二个跟他一样的人。”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像托翁那样保持创作才力,使之永不枯竭,当然是令人神往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能否做到这一点,是作家能否具有强大而持久的艺术生命的关键。那么,是否如高尔基所说,只有托翁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这话未免有些夸张。的确,以创作成就而论,堪与托翁并肩媲美者实不多见;可是,像托翁那样才力永不枯竭的作家却并不少。高尔基自己就是一个。此外,西方的莎士比亚、狄更斯、巴尔扎克、雨果、歌德、屠格涅夫、契诃夫,印度的泰戈尔,中国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关汉聊、鲁迅、巴金、赵树理,等等,都是如此,可谓不胜枚举。这就是说,保持创作才力,使之永不枯竭,绝非高不可攀之事。

然而必须看到,相反的例证毕竟更多。自古以来,人们只说“江郎才尽”,实际上,写作一段时间便告才力枯竭者何止江淹一人!在当代作家中,这种情况不是仍然很常见么?且不说无数业余作家写出一两篇好作品后便觉难以为继,就是名气很大的老作家,也有许多人同属此例。他们简直可以说是文坛上的匆匆过客,只留下一点痕迹就消逝了踪影,多么令人惋惜!另有些作家不甘心如此,倒是坚持着硬往下写,然而越写越糟,反不如趁早搁笔。这两类作家看起来情况不同,所暴露的问题却无二致:都陷入了才力枯竭的危机!

这对任何一个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作家来说都是最苦恼的事情。然而只苦恼有什么用?要紧的是找出原因,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必须承认,脑力和体力的衰竭,也难免会导致才力的枯竭。这是一种符合自然规律的正常生理现象,另当别论。除此之外,导致才力枯竭的原因是什么呢?我想,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找,就是: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艺术的态度。

在这里,对生活的态度可以说是基础。这是老生常谈了,然而究竟应该怎么解决,至今争论不休。生活是文学的源泉,文学是生活的反映,这好像是大家都承认的;作家必须熟悉生活、理解生活,这好像是大家都赞同的。争议的焦点在于:应该要求作家深入体验和反映工农兵的生活呢,还是应该允许作家从具体情况出发反映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我以为,二者可以并行不悖,无须扬此抑彼。工农兵的生活是整个社会生活的主流,作家岂能不深入体验和大力反映?如果没有工农兵的生活,整个社会生活势必解体,哪里还有文学的发展和价值可言?然而,现实的社会生活毕竟不只是工农兵的生活,其他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亦自有其不可或缺的作用,文学对其他社会成员的生活也不应该不去反映,而反映此类生活的文学作品也未必不能具有伟大价值。古代的《红楼梦》,现代的《家》、《春》、《秋》,都没有反映工农兵的生活,都只是反映了作家所熟悉的其他生活,却都是具有不朽价值的伟大作品。当代的《班主任》等一大批作品,以工农兵之外的各类社会成员的生活为反映内容,谁又能否认它们的重大价值呢?总之,必须承认包括工农兵生活在内的一切社会生活都是文学的源泉,也就是说,作家熟悉任何生活都可以焕发自己的创作才力,写出优秀的和伟大的作品来。在这个问题上,鼓吹什么“生活性质决定论”,等于变换一种形式重新鼓吹早已被实践证明为谬论的“题材决定论”,对繁荣文学创作只能起阻碍作用。

这么说来,作家岂不是不会因为缺乏生活而导致才力枯竭了吗?因为,哪个作家没有自己的生活呢?哪个作家不熟悉自己的生活呢?不,谁如果这么想,那就是犯了绝大的错误。事实上,一个作家如果陷入了才力枯竭的危机,最根本的原因恰恰就是他的生活源泉已经枯竭。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况在那些只以自己熟悉的生活为反映内容的作家身上可能发生,在那些深入到工农兵生活中去的作家身上同样可能发生。对于前者来说,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圈子如果很小,当然很快就会感到没有什么可写的了;对于后者来说,虽然深入到了工农兵的生活之中,但是深入的范围如果同样很小,那就同样可能很快就感到没有什么可写的了。因此,问题不在于作家深入什么生活、熟悉什么生活、反映什么生活,而在于作家深入、熟悉和反映的生活是否足够丰厚。为此,作家必须尽可能涉足更多的生活领域,熟悉更多的生活内容,在认识和观察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上同时下大功夫。说到这里应该指出:强调深入生活,特别是强调深入工农兵的生活,甚至要求作家在工农兵当中建立一个固定的基点,长期生活其中,这固然很必要;但如果只强调这一点,而不同时提倡作家不断拓展生活领域,熟悉更多的生活内容,那就显然是片面而有害的了。托尔斯泰之所以能够做到才力永不枯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拥有丰厚的生活根底。他在彼得堡和莫斯科的贵族上流社会生活很久,在乡间也生活了很长时间,经常像农民一样亲自种地,年轻时还在高加索生活过一段时间,带过兵,打过仗。如果没有这么多的生活经历,他就很难写出《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巨著,也很难在早年和晚年分别写出以高加索生活为背景的《哥萨克》和《哈泽•穆拉特》。当然,也有一些作家生活范围比较固定,却同样能够做到才力永不枯竭,如英国大作家托马斯•哈代,在多塞特郡和伦敦受完教育后,就回到故乡,在那里住了一生,几十年间写了卷帙浩繁的小说和诗歌,其中仅《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还乡》、《卡斯特桥市长》等巨著就足以令人叹为观止了。然而,哈代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决不是单靠他身边的一点乡间生活作基础就能够办到的。他毕竟从小生活在一个建筑师的家庭里,还在大城市受过教育,而且对资本主义社会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情况都很熟悉。由此得来的广博的生活知识,对于他的文学成就来说显然都是不可缺少的。总之,作家对生活的态度应该是既在点上深入,又在面上开拓,使自己的生活知识既精深又广博;只有这样,创作起来才不会有才力枯竭之虞。这当然是需要下苦功的,但并不是办不到的。可是,我们的许多作家却硬是办不到。他们要么是受错误理论的影响太深,要么是受主观和客观的其他因素牵制,因此,不论主张以自己熟悉的生活为反映内容,还是主张深入体验和反映工农兵的生活,都只是着眼于熟悉和反映某一点或某一面的生活,而对扩大生活面的问题则一致采取忽视的态度。这岂能不造成生活源泉的日渐枯竭,从而导致创作才力的日渐枯竭呢?

问题并未到此结束。尤其不可忽视的是,能否避免因生活问题而导致才力枯竭,关键还在于以下两点:第一,能否以有机联系的眼光认识和观察生活;第二,能否以发展变化的眼光认识和观察生活。第一点意味着把握生活的社会性,第二点意味着把握生活的历史性。就第一点而言,作家不论反映哪一种生活,都应该把这种生活同整个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进行观察,认清这种生活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它和整个社会juexiang.com伤感日志生活的各个方面所存在的复杂关系。正因为如此,才要求作家具有比较开阔的视野,比较远大的目光,而切忌把自己所深入的、所熟悉的生活孤立起来。就第二点而言,作家决不能静止地看待任何生活,而应该懂得生活始终处在流动之中,变化之中,发展之中。作家必须以极大的努力去摸清生活是怎样流动、变化和发展的,并从中摄取带有规律性的本质的东西。可以肯定地说,只要做到以上两点,那么,无论什么生活对于作家来说都一定会是永远新鲜的、气象万千的,从而真正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作家的创作才力也就不致于枯竭了。可叹的是,许多作家偏偏不懂这个道理,硬是要离开生活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孤立地、静止地去认识和观察生活。这样,不用说把自己关在书斋里的作家了,就是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深入到工农兵生活中去的作家,也只能从生活中采掘到极其有限的东西,写出一点作品之后便深感生活已被“掏空”,再要写什么东西只能旧货翻新、敷衍成篇。这不正是才力枯竭的最突出的表征和最根本的原因么?

对艺术的态度如何,是决定作家才力会不会枯竭的第二个重要因素。谈到这一点,人们最喜欢强调的总是“勤奋”,这当然不错。“勤奋出天才”,这的确是一个既朴素又闪光的真理。托尔斯泰说得好:“所谓天才,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他能够做到才力永不枯竭,正是勤于用血汗浇灌文苑的结果。有些作家刚写出一点比较好的作品,便滋生出功成名就的想法,不愿再呕心沥血、惨淡经营,却转而寻求安乐,这无异于就此埋葬自己的艺术生命。但是,在艺术上只讲勤奋是很不够的,必须同时恪守严肃之道。一个作家如果勤奋而不严肃,终其一生也只能成为一个劣等的文学工匠,有何才力可言?就算他本来是确有才力的吧,那也必然因为对艺术采取不严肃的态度而把这才力糟踏掉。这显然是一个很值得警惕的问题,丝毫轻视不得。可是,有些人却对此很不在意,只是片面强调勤奋,以为只要勤于写作,就会越写越觉得容易写,而且以为有了这种感觉就是才力勃盛的表现。这种观点很难令人赞同。事实上,许多伟大作家倒是越写越觉得不容易写,越写越觉得必须付出更艰巨的劳动。托尔斯泰写《哈泽•穆拉特》这样一部只不过十多万言的中篇小说,竟然历时八年之久,其中许多章节乃至许多字句都反复斟酌,修改达数十次。歌德写《浮士德》,更是倾毕生精力,用了漫长的六十年时间。他们对待艺术的态度无疑都是很勤奋的,却更是很严肃的;他们的才力也正是因此不断得到砥砺,从而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当然,这决不是说只有花费很长时间写一部作品才能写好;倒是应该承认,世界上也确有一些才力过人的作家,是能够写得既快又好的,如巴尔扎克和契诃夫等人就是这样。但是,这类写作快手又何尝不是既勤奋又严肃呢?须知,巴尔扎克在他每天十八小时的艰苦工作中,有半天时间是专门用来修改作品的,而且往往是排好版后一次又一次地修改!总之,没有严肃的态度,只讲勤奋,也就是只以写得多、写得快为能事,那就等于拿才力开玩笑,就会很快从有才变为无才,以至于只能用越来越多的次品、废品去苦害读者。这种情况,古今中外都很普遍,实在是文坛之大不幸!近年来,听说一些中青年作家这样要求自己:保证每天写出几千字的作品;有的作家甚至一年之内连出好几个小说集。这种勤奋的态度固然可嘉,但如果一味追求数量多,在质量上就不那么容易保证了,长此搞下去,难免才力枯竭!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某些作家竟陷入了文学商业化的罗网,把作品当作商品来生产和出售。不错,这也并不见得写不出好作品来,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不少大作家的许多杰作就是为了挣钱还债而逼着写出来的。但是,如果泯灭了艺术家的赤子之心,不是首先把作品作为艺术品来创造,而是脑子里装着商人的灵魂,那么,纵然是天生奇才,也一定会被铜臭的毒气把才力蚀尽!像巴尔扎克那样靠写作还债,是不得已而为之;他在这样做的时候,仍然首先想着而且始终想着自己是在做一名法国历史的书记官,自己的目的是“作恶行和善德的记录,描写性格,记述社会生活中的最主要的事件”,写“历史家忘却了的历史”。倘若不是这样,倘若只是为了还债,他岂能焕发出令人赞叹的才力,写出万古不朽的《人间喜剧》?这个道理,对于任何一个不愿使自己的才力枯竭而力求写出更多好作品的作家来说,难道不都是必须深长思之的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3 13: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你已经转发过了
http://www.mtxsnow.net/read.php?tid=2170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5-4 15:09 , Processed in 0.122840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