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大滇天炽

[原创作品] 大滇说茶1001夜 持续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2 10:3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滇说茶1001夜之65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的根本价值

      大滇说茶1001夜,如期而至。不管你爱或者不爱,它都要来临,爱,你可以看,不爱,你可以沉默。

      今天的主题,来源于一个下午的探讨,认真的年轻人,把我那点险恶用心挖掘出来。今晚的主题是: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的根本价值。

      如果没有越陈越香,我想,普洱茶可以灭绝了。我也屡次写文章说,我是相信越陈越香的,也会让大滇的茶友体会到越陈越香,这就是大滇做茶的根本核心。如果有人怀疑普洱茶的越陈越香,那基本上不会迷上普洱,或者也不会成为真正研究普洱茶的人。但事实上,在古代,普洱茶并没有越陈越香的说法。

      矛盾啊矛盾,纠结啊纠结,我翻阅了古代许多关于普洱茶的书,没见过越陈越香的说法,甚至,连陈香这个词都没见到。好吧,我直率地说,越陈越香这个概念的提出,应该是上个世纪90年代。起码见诸于文字是那个时候,而我认为,这导致了普洱茶的兴起与疯狂。

      那么,从实践上来说,我问过一些资深人士,在茶行业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同志,你们干嘛不存点茶,在1970年代、1980年代、1990年代,甚至2000年,那你现在不是发达了?

      没有,没有人有意识的存。如果有越陈越香这种说法,那聪明人多着呢,许多普洱茶厂不会把很多陈年老茶扔掉。我听到最近的消息是2005年左右,云南省驻广州办事处扔掉了许多80年代,90年代的茶,参加广交会剩下的普洱茶。由此可见,越陈越香这个概念,起码在2000年之前是没有得到普遍传播的。来自台湾的邓时海先生以一本《普洱茶》推动了这个产业,教育了这个产业,越陈越香就是其理论基础,否则,天价老茶何以成立?

      2000年后,台湾茶商关于普洱茶的书启迪了民众,使得越陈越香渐渐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并以此为契机,成功地启动了2007年普洱茶的高潮。能够成功,绝非侥幸,必须有事实基础,才能得到认同。越陈越香,我个人认为是在1990年代,源于对港仓老茶的发掘和再认识,从而经台湾茶商总结而得出的结论,并非古代有之。97前后,台商接手了许多港仓老茶,挖掘出了普洱茶的潜在价值,核心即是越陈越香。而通俗的说法,是爷爷做茶、孙子喝茶(卖茶)。

      作为云南人,我在茶区,仔细调研过这种说法,确实没有哪个民族有过先例。俗话说,爷爷做茶、孙子喝茶。发明这句话的人一定是天才,我景仰着……本来没有这句俗话,但说的人多了,也就成了俗话。归根到底,越陈越香,总结了普洱茶的精髓,而且成功传播到民众口中,连我都认同了。事实上,这个规律的总结是偶然得来的。

      但现在的问题是,任何普洱茶都是越陈越香吗?答案是,舆论做了误导。普洱茶是越陈越香的,被误导为,所有的普洱茶都是越陈越香的。进一步误导,成了只要是做成普洱茶的形状,用一张棉纸包装起来,就是普洱茶,就会越陈越香。

      这导致了2007年普洱茶的大跃进,开启了全民普洱时代,一个悲剧的开始。应该还有太多的人记得,那个时候的茶,是不用打开包装箱的。不用看茶的品质,只要拿到完整包装的大厂茶,就是利润,就是人民币。拆箱的茶零售,就没价值了,因为零售价格低于批发价格。喝一口水,稍后继续。

      我们来恢复正常的逻辑。普洱茶是越陈越香的前提,是制作工艺正确的普洱茶,然后再加上一个条件,优质的。优质的、制作工艺正确的普洱茶才会越陈越香。大滇普洱茶第一定律,原料+工艺+仓储=普洱茶,优质的原料+正确的工艺+良好的仓储=优质普洱茶。这个公理应该没人可以否认,仓储的事不讨论。

      那么什么是优质的原料,这个太复杂。我只举例,先来几个看似有理的例子。

      不苦不涩不是茶?
      苦涩出好茶?
      以口收茶?

      这样的说法,应该大家都不陌生,但现实是,许多地方的茶本来就不苦,也不涩,但却是制作普洱茶的优良原料。

      公认的号级茶甚少用苦涩重的茶来做原料。古六大茶山的茶,并无一个苦底重的茶,这点毋庸讳言。易武茶,以汤柔水滑著称,而不以苦涩重见长。红楼梦里,屡次提到了林妹妹,宝哥哥喝普洱茶,我想,林妹妹怕是不喜欢苦涩重的茶。

      而以口收茶,这个说法,我内心一直反对,却不敢明确提出。这个民间的说法,拥有强大的群众基础。我私下里一直怀疑这个说法,而在这些年的做茶实践中,逐步有了反驳这个言论的实际例证。

      举例来说,08年的0520 ,买过的茶友,现在跟2010年比较,差距之大,我当时也无法想象。302易武,算是近期的茶,去年喝,极淡,现在喝,许多人称赞。08年随便做的一个小沱茶,在去年,群里的茶友螃蟹还为这个茶,跟我谈论,今年却买了超过60公斤。如果不是他告诉我,我也不会去试这个普通的茶。螃蟹说:终于服了,普洱茶的陈化就是如此的神奇,原来很淡的茶,现在变得香气浓郁了很多,口感非常不错!

      我很愕然,但也很高兴。普洱茶在我看来,新茶阶段无非就是一喝原料,二喝工艺,而并非口感。我们所要的是陈化后的口感,而这个口感来源于参考老茶。

      新茶阶段,无疑最关心的,是其跟可供参考的老茶,是否同一个地方的原料(近似的原料),然后是看制作工艺是否没有大的缺陷。我很坦率地说过,我在毛茶阶段无法预测压成饼的口感,刚压出来的饼,未来的口感,我无法准确判别。我只遵循一个简单的原理:

      毛茶没问题,是该地区的茶;
      工艺没问题,没有特别提香;
      是适度杀青,适度揉捻,正常晒青的产物;
      在紧压的过程中,没有蒸茶过度,没有压得稀烂,没有烘烤提香。

      这样的茶就是合理的茶,大滇制茶的思想即是由此展开。我并不关注现在的口感,而关心未来是否会越陈越香,这个是核心。但为了讨好新茶油或者许多从众的茶友,我在很多茶品制作上,会依照现实社会流行的做法,以免遭到质疑。而在大滇品牌得到认可后,我会慢慢按自己的思维方式,在非常少一部分茶上试行。

      某些茶上,9成守旧,1成创新;
      某些茶上,7成守旧,3成创新。

      五载系列,就是这样的一个做法,先阶段,不敢尝试太多,但大滇的试验,其实每年都会有一点点工艺的调整,逼近我理想的那样,这会慢慢形成大滇的风格。当我们验证了大滇号的茶是可以越陈越香的时候,大滇号,将会是你一生的朋友!而验证这一点,不要太久,3年即可!

       over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2 10: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滇说茶1001夜之66 衡量普洱茶价值的因素



      大滇说茶1001夜,爱或者不爱,继续上演!

      今天我们谈一个主题,衡量普洱茶价值的因素。因为,这几天困扰我的两件事,都牵扯到了普洱茶的估值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一个朋友,很清白的那种朋友,在大滇的全程参与下,收了一些班盆加贺开的2011年春茶毛茶,压制成饼,现在要请大滇帮忙销售。
      第二个问题,是另一个朋友,拿了一些茶,让帮忙看,能卖多少钱。

      头大头大,不能忽悠,必须进行严肃的思考。这样的问题,对于茶商或者收藏客都是很重要的问题,所以啊,这两天我没睡好。白天比较忙,都是睡着了才思考这些问题,不成头绪,简单总结。希望对茶友有所帮助。

      第一点  毫无疑问,是看茶的品饮价值。定义这个茶的总体命运,是可以喝的茶,还是不可以喝的茶。如果可以喝,那么再看是否值得收藏,还是适合现在品饮;只是可以喝,还是好喝。这个都会导致估值的不同。如果是不可以喝的茶,那么还要看其他用途,比如能否泡脚,还是做花肥。如果不能泡脚或者做花肥,扔在垃圾堆了还怕污染环境的话,可能还要特意买个车票跑到荒山里挖个深坑--------埋起来! 因为你是一个负责任的环保人士!当然,这下你就亏大了。在这个根本前提下,会得出一个基本的价值。举例说,可以喝,我们就有了探讨下一步的必要。

      第二点  看包装。我想,很多人会比较排斥这一点,茶好就行了呀,包装不重要。那么,一饼88年的白纸包的茶跟一饼小厂的,很明确时间和日期的茶相比,同等条件下,无疑是有正规包装的茶价值会更高些。这即是我的痛苦根源了,因为我朋友拿来的正是N年的白纸包装的饼,你让我怎么卖啊?谁信你是8年的茶啊,谁信你是正规产品啊?

      在这种情况下,交易价值显然降低了很多。如果在第一个环节,我们能给茶打100分,那么,有无明确标识,是否正规的包装纸,这个在这个环节里起码会占到30分的比例。同等品质下,没有包装纸,在价值下,100元还是70元,在这里开始明确分界了。这边是白纸,这饼是2002年易武**茶厂出品的易武七子饼,价值就这么区分了。

      第三点  品牌。这个的重要性不用我讲,同样是2002年的茶,同样是勐海茶厂生产,福今和大益,价格差别就非常大。更不用说,一个是高端品牌,一个是低端品牌了。

      第四点  年份。这里讲的年份,既有陈期的因素,也有气候因素。比如同样是易武茶,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茶质一致的情况下,08年的易武茶,会比07的卖得贵。因为,万恶的07年,只要沾了这一点,市场上就有天然的恐惧心理。那么陈期的因素,自然, 一个10年易武茶,跟一个5年的比,同等情况下,显然10年的价值更高。

      第五  原料产地。这个相当重要,你沾上了班章、易武等名山的茶,或者你走运,在班章或者昔归,冰岛不出名的时候买下了纯正的茶,那么,结果,你懂的。交易价值相当大,估值会调高很多。

      综合以上条件,我们会得出一些结论,这些结论会招致很多人的反对,但大家可以参考:

      第一,白纸包的茶。只具备了品饮价值,如收藏,并不是好的选择。 同等条件下,不应该收藏白纸包的茶。

      第二,三无茶。很多只写了个麻黑或者班章的茶,即便料很纯正,依然只具备了品饮价值,并非收藏的好选择。除非,你就是只想自己喝,并未打算送人或者交易。

      第三,无品牌茶。在太多的时候,很多茶庄制作的茶,仅仅只存在了很短暂的时间,比如2年、3年,这个茶庄就如流星一般消失了,没有人知道是否存在过。这就是太多的茶农茶,茶庄茶,在市场上,很多品质好于大厂,却不受藏家欢迎的一个重要理由。

      第四,著名茶区的茶。交流价值明显高于非著名茶区的,这个是事实。但如果你够有眼光或者走运,在一个茶区不知名的时候入货很多,最后茶区莫名其妙出名了,你会被震惊!如同大白菜……大白菜这样的茶,价格超过了陈期20多年,甚至30年的茶,只因为:班章……

      估值的因素,大致说来就这些。下面我回答两个茶友的问题。

      第一 大滇自己茶的估值。

      这个我现在只能说,目前只能从品饮价值来说,有价值。其他价值,只有在大滇号持续经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才会体现,所以,大滇必须坚持经营下去。但基本的品饮价值,光这一点,就足以对得起目前的价格。大滇在尝试的一些茶区的茶,未来可能会随着该茶区的知名度提升而有新的附加值,但这不是大滇所能左右的。为了一些潜在的,可能的客户价值,大滇做茶,除了黄片级以及测试级茶,都会有正规的包装纸,方便鉴别年份以及产地。即便在2008年大滇开始做茶的时候,每一个品种的产量以100饼为单位计算的时候,也都有印刷正规包装棉纸。 呵呵,没错,大滇2008年的一个品种的茶,有时总产量只有100饼。

      第二、有茶友问我如何看“夏喝龙井,冬饮普洱”,潜台词是现在不适合喝普洱,只有冬天适合。我查了下出处,应该是清朝的时候有这种说法,估计跟乾隆这个最爱喝茶的皇帝有点关系。我推测,当时没有熟茶啊,皇帝喝的,也不是陈期达到20-30年的老茶,应该还是那种所谓女儿贡的普洱茶,我称为绿茶,晒青绿茶,芽尖茶。

      我的解释是这样的,夏天,有上好的龙井喝,当然喝龙井啦。而且夏天绿色蔬菜多,满族肉食为主,去皇家园林里,狩下猎,跑跑马,消化不成问题。而冬天呢,北京冷啊,蔬菜少,腌制的大白菜,应该味道不太好,也没人种大棚。吃了不少牛羊肉,消化不好,门也懒得出,未免油腻,难消化。而绿茶呢,这个时候应该味道不太好,所以,只能喝普洱了。起码,普洱还是保持了比较鲜美浓酽的滋味,对于消食解腻非常有帮助,所以,“京师尤重之”! 这个是我大胆臆测所谓 普洱名重京师的主要原因。嘿嘿!

      大家周末愉快,ov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2 10:4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9楼梦里水乡于2013-04-11 20:59发表的  :
  虽然我没喝过普洱茶,但我知道普洱茶家喻户晓的茶。

多喝茶能让人心境平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3 17: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滇说茶1001夜之67 普洱茶不能说的秘密










     
大滇说茶1001夜,不能说的秘密。

     
这里主要是谈一些加工中的工艺问题。不能说,这三个字,代表了几层含义,第一是这件事已经做了;第二,做了,但是不方便说,也不愿意说。所以,我们今晚就简单介绍下普洱茶工艺中某些不能说的秘密。

     
在正文之前,我们应茶友要求,来热身下,把大滇的一些特殊茶,进行秒杀。这些茶,在大滇的范畴里,不是正规产品,只是测试茶,但保证是可以喝的茶。跟最后的产品是有很大区别的,希望大家不要由这些特殊的茶去推断大货。

  
   
第一个茶,是大滇今年做的帕沙茶。这个测试版,来自于帕沙第2或者第3大的茶树,按流行的说法,是所谓的单株茶。为什么是第二,或者第三呢,因为这个不确定,就在那棵最大的旁边。


在采摘过程中,较多采摘了一芽一叶的茶,这棵树的茶,总共只能制作2饼,标准的357克,以及一饼大约200克的茶。做这个茶,验证了几点:

     
第一,即便你采摘非常嫩,也会出现黄片。对于大树茶来说,一芽一叶,一芽二叶,是非常嫩的采摘方法了。大家从饼面上可以看到,有黄片。这种黄片,严格来说,不叫做黄片,你可以把这些黄的部分挑选出来泡开,叶片非常柔软、嫩,但在饼面确实是这样的。很多理论上的专家,挑刺说,黄片多,
但事实上,这种茶,如果归到黄片里,是非常不妥的。从制茶的过程来看,春茶,我个人感觉,无法避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个人的推测,也许,春茶的嫩度较高,导致在杀青和蒸软两个过程中,遇到高温发生变黄的现象。OK
,大家可以去对照这一点,拿这个茶去跟我们的很多黄片饼去对比。

      这些茶,我们无意炒作成单株千年古树,只是选一个典型来测试。有时,好像炒作更具效果,这棵树,树龄应该在大约800年左右,事实上,并没有卖得额外更高的价格。而800年的帕沙茶王树,价格也只是略高,朋友以1800元一公斤的价格卖了所谓帕沙茶王树的茶。有时,价格是什么?价格就是一念之间。我经不起自己内心的拷问,所以,这样的茶,在测试期间,有茶友想买,并未出售。

  
   
下面,我们继续拿出一提蛮砖的半黄片茶来,给大家做一个参照。按今年蛮砖的毛茶价格,以大滇的定价来看,单饼价格应该在220-240之间。但这个是帮别人订做后挑选出来的茶,不全是黄片,一半黑条的样子吧,就价格而言,实际上是非常超值的。但因为我答应了定制的客户,今年不做蛮砖地区的茶,所以,以白纸包的形式处理这些茶。每次做茶,都要比预计的多收一些。最后看一个正宗的黄片,易武的黄片,这种黄片,是从嫩茶里挑出的,跟帕卡是不同的。

     
帕卡,是正宗的黄片,叶底是趋近于革质化的,老叶。而一般台地茶的第三叶,在采摘阶段是嫩茶,经过加工,很多都变成了黄色。所以,大滇的黄片,并没有很多帕卡那样的叶片大,这个是很多茶友比较下来,来质问我的原因。他们认为,帕卡那种大而老的黄片,就是大树茶的,而挑选出来的,就是台地茶,而且,我们的黄片饼里,还有嫩芽。OK,我没法解释。总之,价格非常便宜,试试就知道了。

  
   
今晚,这三个茶中的逻辑顺序,我是想说明,黄片、黄片,黄片也是非常不同的!这是三种不同茶中的黄片。当然,帕卡那种,我个人比较反对,所以就不做那样的茶。总体来说,台地茶,我不想说,台地茶的品质差,但茶农对待台地茶跟大树茶,显然不一样的。采摘和加工方面,台地完全不同,态度完全不同,大树茶的加工明显要好于台地茶。台地茶的黄片,今年,很多名山地区,茶农都不愿意挑选
,因为,没空,忙着采摘和制作大树茶。

      回到正文,市场价格的驱动下,整个普洱茶的产业链有一些畸形的变化,我们来谈,制茶中,不能说的秘密!

  
    这个问题的由来,来自于第二届大滇普洱训练营上,一个茶友带来的一个茶饼,一个野生茶的茶饼,应该是357的重量,喝起来,口感不错的,但显然,茶也是有问题的。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即含量问题,整个茶饼里的有效成分含量多少?

     
这个问题,很多茶友会模糊,以为,我买的是357克的饼,那么自然就是有357克的有效成分了。实际上,我说,你可能买到的只是200克? 250克?
150克?一般的茶友会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而对于做茶的人来说,一听就明白了。我提示下,某些纯料古树茶,500一公斤,800一公斤,1800一公斤。

  
   
无论你以撒面的形式,或者其他形式加入味道较淡的面茶,而且是全芽头茶,比如大白茶,整个茶的口感并无改变,只是浓度低了很多,但整个茶的成本降低了很多。这个是出于成本的原因,而且,很多消费者会觉得这样很好看。撒面,这种工艺,在很多大厂里做茶多年的人,自己开始做茶的时候,想都没想,就把这个当做完全合理的方式来做了。

  
   
这样的茶,外观漂亮,价格合理(较低),这只是一种情况。然后,还有几种情况。一种是完全不顾及口感,只管凑数的做法,那么就要选择,味道淡的茶,最好是无任何味道的茶,匀兑进去,总之,一饼茶,357克,里面有50克没味道的茶,不会影响什么的,只要搅拌均匀。

  
   
而另外一种,就是相对比较合理的做法了。我们来举一个出名的例子,下关沱。许多人知道,下关沱原来的工艺里,烘青是有10%-15%的,这个,一点都没什么大不了,有人就说了,烘青茶也是能陈化的,不信,看下关。大哥,这个的比例你清楚吗?

  
   
在新茶的时候,烘青的茶,香气高扬,便于你新茶时候喝,20年后,烘青茶就算废掉,还有85%晒青啊。这些茶,担当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导致了,下关的沱,最后还是普洱茶!我们把这85%叫做安全阀门!

  
   
拼配的过程,是有风险的。我们在做倾心、倾城、大滇001、十年巅峰等茶的时候,同样设立了安全阀值,保证最差的情况下,90%以上是可靠的。大家比较今年的荒野沱以及去年的,口感上似乎差别较大,但我们仍然提供了80%的安全阀值,可变部分只是20%之内。301的荒野沱,我可以确信,在3年后,你跟401比较,口感近乎类似,因为,我们只是变了野生茶的加工方式。一个香气高扬,一个较为低沉,这就是今年和去年荒野沱的区别。我们会就此观察哪种方式更好,逼近一个较佳的结果。但起码,我们有80%以上的保证,如果你不是现喝,这两个茶在以后会趋同,差距就在毫厘之间。

  
    有茶友赞誉大滇的茶,也有茶友批驳大滇的茶,无论如何,大滇的茶,远不是完美的状态,喜欢或者不喜欢,我们都在探索,都在前进。以一种保守的方式,对某些茶,安全阀值在90%以上,去逐步改进,而某些茶,设定在80%的基准阀值上,寻求一些未知的变化。

  
   
我想,传统的东西,也需要去验证合理性,但戒急用忍,慢慢改进。巅峰不是吹出来的,是慢慢逼近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会说,明年大滇的茶会更好,而从现实的状态来讲,我不敢保证我的茶是最好的,却可以保证,对得起那个价钱。当然,以后茶的品质更好了,也会卖更高的价格!

  
    over ! 明天大滇说茶,普洱江湖中的邪门外道……,欢迎继续关注!
大滇说茶1001夜之66 衡量普洱茶价值的因素



      大滇说茶1001夜,爱或者不爱,继续上演!

      今天我们谈一个主题,衡量普洱茶价值的因素。因为,这几天困扰我的两件事,都牵扯到了普洱茶的估值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一个朋友,很清白的那种朋友,在大滇的全程参与下,收了一些班盆加贺开的2011年春茶毛茶,压制成饼,现在要请大滇帮忙销售。
      第二个问题,是另一个朋友,拿了一些茶,让帮忙看,能卖多少钱。

      头大头大,不能忽悠,必须进行严肃的思考。这样的问题,对于茶商或者收藏客都是很重要的问题,所以啊,这两天我没睡好。白天比较忙,都是睡着了才思考这些问题,不成头绪,简单总结。希望对茶友有所帮助。

      第一点  毫无疑问,是看茶的品饮价值。定义这个茶的总体命运,是可以喝的茶,还是不可以喝的茶。如果可以喝,那么再看是否值得收藏,还是适合现在品饮;只是可以喝,还是好喝。这个都会导致估值的不同。如果是不可以喝的茶,那么还要看其他用途,比如能否泡脚,还是做花肥。如果不能泡脚或者做花肥,扔在垃圾堆了还怕污染环境的话,可能还要特意买个车票跑到荒山里挖个深坑--------埋起来! 因为你是一个负责任的环保人士!当然,这下你就亏大了。在这个根本前提下,会得出一个基本的价值。举例说,可以喝,我们就有了探讨下一步的必要。

      第二点  看包装。我想,很多人会比较排斥这一点,茶好就行了呀,包装不重要。那么,一饼88年的白纸包的茶跟一饼小厂的,很明确时间和日期的茶相比,同等条件下,无疑是有正规包装的茶价值会更高些。这即是我的痛苦根源了,因为我朋友拿来的正是N年的白纸包装的饼,你让我怎么卖啊?谁信你是8年的茶啊,谁信你是正规产品啊?

      在这种情况下,交易价值显然降低了很多。如果在第一个环节,我们能给茶打100分,那么,有无明确标识,是否正规的包装纸,这个在这个环节里起码会占到30分的比例。同等品质下,没有包装纸,在价值下,100元还是70元,在这里开始明确分界了。这边是白纸,这饼是2002年易武**茶厂出品的易武七子饼,价值就这么区分了。

      第三点  品牌。这个的重要性不用我讲,同样是2002年的茶,同样是勐海茶厂生产,福今和大益,价格差别就非常大。更不用说,一个是高端品牌,一个是低端品牌了。

      第四点  年份。这里讲的年份,既有陈期的因素,也有气候因素。比如同样是易武茶,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茶质一致的情况下,08年的易武茶,会比07的卖得贵。因为,万恶的07年,只要沾了这一点,市场上就有天然的恐惧心理。那么陈期的因素,自然, 一个10年易武茶,跟一个5年的比,同等情况下,显然10年的价值更高。

      第五  原料产地。这个相当重要,你沾上了班章、易武等名山的茶,或者你走运,在班章或者昔归,冰岛不出名的时候买下了纯正的茶,那么,结果,你懂的。交易价值相当大,估值会调高很多。

      综合以上条件,我们会得出一些结论,这些结论会招致很多人的反对,但大家可以参考:

      第一,白纸包的茶。只具备了品饮价值,如收藏,并不是好的选择。 同等条件下,不应该收藏白纸包的茶。

      第二,三无茶。很多只写了个麻黑或者班章的茶,即便料很纯正,依然只具备了品饮价值,并非收藏的好选择。除非,你就是只想自己喝,并未打算送人或者交易。

      第三,无品牌茶。在太多的时候,很多茶庄制作的茶,仅仅只存在了很短暂的时间,比如2年、3年,这个茶庄就如流星一般消失了,没有人知道是否存在过。这就是太多的茶农茶,茶庄茶,在市场上,很多品质好于大厂,却不受藏家欢迎的一个重要理由。

      第四,著名茶区的茶。交流价值明显高于非著名茶区的,这个是事实。但如果你够有眼光或者走运,在一个茶区不知名的时候入货很多,最后茶区莫名其妙出名了,你会被震惊!如同大白菜……大白菜这样的茶,价格超过了陈期20多年,甚至30年的茶,只因为:班章……

      估值的因素,大致说来就这些。下面我回答两个茶友的问题。

      第一 大滇自己茶的估值。

      这个我现在只能说,目前只能从品饮价值来说,有价值。其他价值,只有在大滇号持续经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才会体现,所以,大滇必须坚持经营下去。但基本的品饮价值,光这一点,就足以对得起目前的价格。大滇在尝试的一些茶区的茶,未来可能会随着该茶区的知名度提升而有新的附加值,但这不是大滇所能左右的。为了一些潜在的,可能的客户价值,大滇做茶,除了黄片级以及测试级茶,都会有正规的包装纸,方便鉴别年份以及产地。即便在2008年大滇开始做茶的时候,每一个品种的产量以100饼为单位计算的时候,也都有印刷正规包装棉纸。 呵呵,没错,大滇2008年的一个品种的茶,有时总产量只有100饼。

      第二、有茶友问我如何看“夏喝龙井,冬饮普洱”,潜台词是现在不适合喝普洱,只有冬天适合。我查了下出处,应该是清朝的时候有这种说法,估计跟乾隆这个最爱喝茶的皇帝有点关系。我推测,当时没有熟茶啊,皇帝喝的,也不是陈期达到20-30年的老茶,应该还是那种所谓女儿贡的普洱茶,我称为绿茶,晒青绿茶,芽尖茶。

      我的解释是这样的,夏天,有上好的龙井喝,当然喝龙井啦。而且夏天绿色蔬菜多,满族肉食为主,去皇家园林里,狩下猎,跑跑马,消化不成问题。而冬天呢,北京冷啊,蔬菜少,腌制的大白菜,应该味道不太好,也没人种大棚。吃了不少牛羊肉,消化不好,门也懒得出,未免油腻,难消化。而绿茶呢,这个时候应该味道不太好,所以,只能喝普洱了。起码,普洱还是保持了比较鲜美浓酽的滋味,对于消食解腻非常有帮助,所以,“京师尤重之”! 这个是我大胆臆测所谓 普洱名重京师的主要原因。嘿嘿!

      大家周末愉快,ov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3 17:27: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滇说茶1001夜之68 普洱江湖中的邪魔外道



      今天的主题讲的是一些非常偏门的东西,我们谓之为——普洱江湖中的邪魔外道。这些非同寻常的手段,经常被某些从业者使用,并当做很高深的知识,让很多刚入门的人肃然起敬,首先从场面上镇住。我们本着大滇对普洱茶的理念——中正醇和,来解析这些貌似神秘的东西。

      第一种  普洱的评审杯
      首先摆出这种场面,让你看起来,专业,肃穆。我不知道有几个人知道这套东西,方便的茶友帮忙上个图,因为现在在外面,无线上,没有带我自己的电脑,抱歉抱歉。这个形式,对于普通的茶友,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而这样的泡法,也只适合同行加专业的交流,因为,目的只是区别,区别不同的茶。  
      这个鉴别的过程,我想没有非常专业的功力,实际上很难。超过90%使用专业品审杯的商家,其实从来没有正确使用过,目的,只是唬人。  

      第二   试茶方法
      我见过某些世外高人试茶,必然重手,投茶量较大,必然闷3分钟,然后喝着极端苦涩的茶,开始点评。我想,很多爱好者应该见到这种做法。据说,重泡,闷泡几分钟,是为了试出茶的缺点。这个闷泡,是某些人的独门绝技,然后,据此可以点评茶质如何。闷泡3分钟后,再泡,来说明这个茶的耐泡度以及内质,如果闷泡后还很耐泡,则跟内质好直接关联。或者,根据泡出的滋味,如果涩重,则给出一个结论,不是好茶。关于这种方法,我暂不点评。

      第三点   从叶底来看茶
      衡量指标:看叶底的膨胀度。如果茶泡开后,满满一盖碗,甚至直接撑到了盖子,就断言这个茶是好茶,转化潜力无限。这种说法,我们不置可否。

      关于以上这些做法,大滇统称为邪魔外道的做法。

      仅仅靠这些招数,很多人混了一辈子,也造就了在某些圈子里的权威地位。一招鲜,吃遍天。在正规茶厂做过的,以及受过严谨茶学教育的人群中,我请教过这些做法,但并未得到认可。方式可以多样,但最后的结果无外乎:原料、工艺、存储。这些外在的所谓衡量手段,也许是某些经验的总结,也许只对某些茶区的茶适用。所以,我希望,有一个合适的界限。

      给一个结论,限定合理的范围。我请大家试试一个做法,对于市场上一般110CC-130CC的盖碗,你投茶12克-15克,同等情况下比较。易武和布朗的茶,比如章家三队,你试试,膨胀的程度有多少?今年的0520,膨胀度应该是最多的,而易武的茶,较难膨胀。根据膨胀度来判别,我确实很困惑,到底哪个茶好?

      然后再根据闷泡法。实际上,易武的茶最后最耐泡,而布朗系的台地茶,闷泡几分钟后,淡然无味。如果据此推断,布朗系的茶就是很差的了?实际上更准确的解释是,易武系的茶,采摘较老,揉捻较轻,不容易出汤。对于膨胀度,我个人觉得相对来说,中壮茶青,显然更容易膨胀,而较嫩的采摘方式,膨胀度显然要小一些。

      同一件事,换种形式和角度,给人的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到底是形式重于实质?还是实质重于形式?我们在前述内容中谈过各种流派,但基本上还仅仅限于名门正派。但把某些形式稍做弯曲,来进行解读,让这些形式显得神秘,可能结果正确,而论证过程不正确。

      我相信,所有手段,用原料加工艺加存储这样的方式去解读,依然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无需这些貌似专业的方式。作为制茶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茶简化,而不是搞得更复杂。     

      中国的消费者,很累。为了买到安全的食品,都必须做专家,然后这种心理造就了如果不做专家状,很多消费者就不信。我认识一些卖老茶的人,进入这个行业的时间并不久,但是年纪够老,所以,许多人信,破绽百出的老茶,销售很火爆。我也见过,一个年代并不久远的茶,非要穿上老茶的衣服,在一个年纪比较老的人手里,轻易出去。

      魔由心生,你信什么,那便是什么。我希望更多的茶友去茶山,去茶厂,理解更多的实际情况。实际上,普洱茶是一个非常落后的产业,许多著名大厂的生产条件,不如珠三角一个小厂的规范。论科技水平,论人才状况,论销售规模,论营销手段,几个亿的普洱茶企业,真的还只是非常普通的企业,即便在当地,也算不上大企业。云南固然落后,但稍有能力的人,还是更愿意去省会昆明工作和生活,除非没有办法。  

      小城市较难留住人才,一个小的产业,也必将没有太多的神奇。没有人才和资金的投入,神话并不那么容易诞生。作为一个对普洱茶的所谓大企业有所了解的人,我希望理智的茶友,平心静气来看待这个产业。普洱茶,既不神秘,也不神奇,而现在,才只是普洱茶新时代的开始。  

      over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4 14: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滇说茶1001夜之87 茶叶战争


      先发布一则消息,帮客人回收去年大滇301荒野沱,比去年加价50%,需求量2件,要求整件包装无拆。有愿意出售者,可与客服联系。

      今天晚上,我们来讲述一场关于茶叶的战争。这是一场1200多年前的战争,这个不是比喻,是真实的几十万大军厮杀的战争。

      先说下战争的双方,松赞干布子孙,以及所谓的大唐。再归结到源头,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外交家,文成公主。这些错综复杂的事,在1200多年后,由大滇与大家共享。

      在很久很久以前,伟大的唐太宗,做下了一些很丢人的事,起码,对于现在的男人来说,非常愤怒,就是:把大唐的**源源不断地送到国外,以换取和平。李世民这个老兄呢,有点外战外行,内战内行的天赋,作为次子,把大哥干掉,把老爸架空,自己做了皇帝。面对最大的威胁,就是来自北方和西部少数民族区域的进攻。某年某月,唐太宗把一位公主嫁给了吐谷浑,估计就是现在新疆那边的区域吧,这件事,大唐内部的人敢怒不敢言,却惹恼了一位英雄,路见不平,挺身而出,好东西,自然见者有份,我也要!所以,这个英雄也要求唐太宗嫁一位公主给他。

      这个英雄就是松赞干布,唐太宗开始故作矜持,不答应,然后伟大的松赞干布为了理想中的爱情,发动了一场战争,结果,输了。然后,派人去求李世民,求婚。因为考虑到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唐太宗没办法,只能胡乱找了一个**去忽悠松赞干布。而这件事,影响深远,最后导致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场茶叶战争。

      嫁人也就嫁人算了,但唐太宗比较阴险,还配备了一整套的和平演变计划。用战争无法达到的目的,用和平演变却达到了,换来了边境数十年的和平。这个做法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西方式的和平演变:用金钱,用**,用堕落的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用享乐主义人生观去改变这个民族。

      文成公主随从数百人,带去了东方和平演变的种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茶叶。每天没有蔬菜吃,只吃肉的生活,你知道,长久吃,会死人的!我们来看下这样的生活,疑似吐蕃人:


      有酒,有肉,吃点草根,餐后水果就是这个了(红点点)……1200多年前吐蕃人的生活,跟我在刮风寨的生活相似。自从文成公主来了后,生活方式发生了如下变化:


      看见了吗,以前我们把酒当做饮料,现在都喝茶了……这碗肥肉吃下去,爽多了。

      这种腐朽的堕落的生活方式从唐朝传到了吐蕃,貌似提高了生活品质,但也给这个国家带来了致命危机,因为,西藏不产茶,全部依赖于进口。当25岁的松赞干布遇到16岁的文成公主,为美色所迷,就忘记了国家大事,为了喝上一口茶,吐蕃付出了巨额的代价,而唐朝换来了几十年的和平。但祖上甘于堕落,伟大的高原之鹰,岂肯永远受制于人?毕竟,文成公主会去世的。终于,松赞干布去世30年后,他的孙子决定不再依赖于唐朝的供应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派军队进攻云南,白蛮、乌蛮,都投降了吐蕃。这里的白蛮、乌蛮,就是我的老乡们,云南的白族和彝族。

      吐蕃获得了茶叶的生产基地,唐朝制约吐蕃的主要经济制裁方式——不供应茶,被打破了。而这个时候,云南的地方政权是南诏国,这个时候,由于一阳指还没练成,南诏打不过吐蕃,但又是唐朝的属国,怎办?吐蕃打下了丽江地区,却找不到生产茶叶的人,大量的茶还得靠南诏国进口,而唐朝又不准南诏国出口茶叶给吐蕃。吐蕃,南诏,唐朝之间,三者关系非常激烈,终于在公元750年,爆发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战争。

      大滇观点:该来的,迟早要来!
      高尔基说: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但这场战争的起因很暧昧。一个小小的唐朝地方官员——厅级干部,在云南的太守,调戏了上门拜访的云南王的老婆,说调戏轻了点,可能是强奸(古人说话太暧昧,否则我觉得不至于)。云南王,我老乡,当然会发作民族脾气,拔出大滇行走江湖必备的户撒刀(小号的),把太守杀了。唐帝国主义大怒,这个跟美军在日本强奸事件一样,日本是不能处置的,得美军自己处置。那么,同样的道理,云南王怎么能处理大唐的官员呢,所以,唐朝的四川军分区司令员,鲜于仲通率领大军8万来欺负我老乡。我老乡打不过,就去投靠吐蕃,而吐蕃,正好想要茶叶,这样一来,联军组成,8万唐军全灭。4年后,唐朝再次出兵10多万,结果,全灭。后续50多年,战争不断,被和平演变的吐蕃,为了维持自己腐朽的茶叶生活,用重要的军事物资——战马来交易茶叶,茶跟马就这么联系在一起,也使得茶马古道开始上规模,上档次。藏族喝茶的历史,就这么源远流长下来。

     谁会想到,就这么一点喝茶的小事,会导致长达数十年的战争呢?有时,我在深夜里想很久,最终结论是:那个时候,没有电视,没有快乐女生,没有非诚勿扰,没有还珠格格新版,所以,他们必须给自己的生活增加一些壮丽的色彩,好让大滇有些说茶的素材!

      这一讲,Ov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4 14:5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滇说茶1001夜之88 普洱茶虫


      大滇说茶1001夜,今天的内容是: 普洱茶虫。这个主题涉及到最近一些茶友的问题,关于普洱茶长虫,由于目前并没有进行定量的科学研究,所以只能就大滇个人的观点来说下这件事。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们先从著名的虫屎茶说起。我个人是比较孤陋寡闻的,在2007年第一次接触到虫屎茶,当初港台的茶商称为“龙珠茶”。


      茶虫吃了普洱茶后拉出的便便,吃了延年益寿,一通百通。然后,又听说一种说法,老茶,是必须有虫咬过的痕迹,只有好茶才有茶虫吃。


      当然,关于茶虫的描述,有白色说,有灰黑色说。实际上,我们较多见的是白色的,吃纸的虫,而吃茶的虫,多数是灰黑色的。对于吃纸的虫,大家其实可以在某些旧书上看过。我有一个基本的观点:凡是我没有搞清楚的东西,就算我不敢反对,但我会提议避开。关于普洱茶虫的有益说,我不敢反对,也不敢苟同,所以,我建议处理。处理的方式其实很简单,在日光下暴晒,一般茶虫会离开,你可以避免杀生的罪过。暴晒后自然没事。对于某些熟茶,还可以考虑微波大法。以我的经验,这些办法基本上可以处理这些问题。

      这个是事后的处理方式,未必见得高明。最好的方式当然是预防,预防的方式是:保持干燥……存茶环境干燥,这些问题都应该能够预防。我在广州,也算几年了,无缘见到茶虫;在咱们店里,芳村茶业城3楼,我无缘见到茶虫;在家里,也无缘见到茶虫。估计是我太狠,全部纸箱密封,而且经常抽湿。

      我听说过的长虫,多半在较为潮湿的环境下,或者直接置放于书房,架子上,所以,继续推荐大滇式保守存茶法,密封……

      以上判断,是基于一个假定,即长虫是不好的,所以,必欲除之而后快。但也有一个流派,认为长虫是很好的,而虫茶是世上少有的佳肴,价值赛过黄金。看各种介绍:

      该虫屎茶系利用云南的陈年普洱生茶作为茶底,通过在适当温度、湿度和特殊的自然环境,使普洱茶中自然生长出米缟螟的幼虫,而这些虫子在吃了充满活性物质的普洱茶后,所排出的虫屎,是茶中珍品。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虫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据证实有18种氨基酸)、一定量的粗蛋白、糖类、单宁、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以及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对于调节人体功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陈年虫茶有明显药香,可入药,特别是对盲肠炎、祛风湿等症有神奇的效果。品质贵比黄金,常饮,延年益寿。
      ——某款茶的说明。

      大滇评论: 吃了充满活性物质的普洱茶后,所排出的虫屎,是茶中珍品。造句:吃了虎鞭,所以……其实,虎的生殖能力比老鼠差远了……

      据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虫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据证实有18种氨基酸)。据说,有关部门是中国权力最大,最神秘的部门,又说,现代医学是个框,什么都能往里装……又有说明:从清代乾隆年间起,虫茶就被视为珍品,每年定期向朝廷进贡。

      大滇评论: 在什么地方记载的?我没有查到。

      继续说明:这种普洱茶粪便,可说价值连城,一公斤粪便就等于一公斤黄金的价格,而且还外销英国伦敦,是英国人眼中的至宝。

      大滇评论:你随便说英国人美国人德国人,反正电视广告里见多了外国人做广告,至于你信与不信,反正我信了。

      总结呈词:发现普洱茶虫,尽量处理吧,除非你能找到英国人拿1公斤黄金来换虫的粪便。透露一个秘密:如果真有人用黄金来换,咱们一起来制造,我提供虫的粪便,黄金我只要一半,大家二一添做五!

      最后,通报一个大滇新闻。今天,我们签订了第一份大滇普洱茶专卖店协议,位于浙江台州。期待大家的支持。在未来6年内,大滇计划发展8-10家全国一级代理,与大家一起发展,争取在2018年实现销售额1亿的规划目标!欢迎有志气于普洱茶事业的朋友与大滇一起携手。大滇正处于爆发前的强力蓄势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5 10: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滇说茶1001夜之89 普洱茶的浪潮 上篇


      重申一下,后面所有内容都是本人自己总结,非权威,非定律。普洱茶发展到现在,是中国主流的两大茶种之一。一是普洱茶,二是铁观音。大滇飞扬一直顽固的坚持一个理念,要想在茶叶行业有所作为,你必须选择这两种茶,才能做大。因为这两种茶目前的市场份额都占据了10%左右,而且市场总额都在数十亿元以上,具备做一个产业的市场规模。

      当然,如果只是为了吃饭,随便做点绿茶什么的,那都没有问题。但有趣的是,这两个茶种,都是后来居上,都是从非主流发展起来的。铁观音成市场规模,也是自1997年后,发展到现在。而普洱茶,我认为这个时间,是在2007年才开始发展。而更早时间,包括云南本地人,喝普洱茶的人固然一直少,到现在为止,也是知道普洱茶的多,但喝普洱茶的人,比起喝滇绿,仍然很少。

      这样奇怪的一个怪胎,到底是怎么成长起来呢?大滇个人觉得这跟普洱茶历史上的三次浪潮有关系。谁开始热衷于喝普洱茶的? 这个问题,谁能给我答案?

      我们知道,1938年,中茶公司成立,当初不过是为了搞点滇红换外汇,其实,就普洱而言,一直居于次要地位。到1949年前的历史,我没有看见民间普遍喝普洱茶的说法。

      回溯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状况,似乎,中国人民一直生活在饥寒交迫中,而京城的少爷们,本来最具备玩茶的风范,但在战乱时期,好像也没有了这个雅兴。所以,我们只能把目光放到和平年代,而且是经济发达的地区。

      解放后刚开始的时期,和平而繁荣的地区,自然不是中国大陆,也不是战火随时可以烧到的台湾地区。别无选择,这个地点落到了香港,由此造成了普洱茶现代史上的第一次浪潮。

      50年代-70年代,香港的繁荣,当然不是台湾所能比。大陆需要这个窗口,世界各国需要这个转口贸易的基地,以及全世界间谍的天堂。总之,香港很繁荣,很安定。这使得资产阶级的腐朽之花在这里盛开,其中最糟糕的是,我们在大炼钢铁的时候,人家居然在消磨着不革命的青春----泡茶楼。类似现在的泡吧,总之,我必须声讨这种行为,泡在茶楼里一坐就是一整天喝茶,喝什么茶呢?当然不是绿茶,绿茶性寒,喝多伤身体,而且贵。这帮看似小资,实际没几个钱的香港市民,喝的是一种最没出息,最没品味的,廉价的云南大叶茶——普洱茶,这种茶,因为廉价、耐泡而流行。喝一整天,也不要很多钱,而且不伤胃,性温,所以得到了普及。

      我认为,如果香港的经济当时进一步发达,进一步繁华,那么喝茶的这种行为,是一定被打压的,就没有后面普洱茶的浪潮。当时,新技术革命尚未兴起,所以生活节奏没那么快;香港人均收入也不是很高,还卖不起可口可乐喝,跟中国90年代初以前一样的,吃麦当劳,肯德基,是一种奢侈的行为。所以,90年代以前的人,也是喝茶多。香港市民漫不经心地喝着普洱茶,这种茶,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乔木茶,而且更夸张的真相可能是:超过80%都是大树茶。为什么?因为当时没有台地茶……

      其实,我对香港人稍有偏见,觉得西方化过于严重,中国传统文化方面不如台湾人深厚。体现在普洱茶方面,就是——暴殄天物!当时喝茶,喝的并非是纯正的普洱茶,而是 菊花+普洱茶。我服了你们!菊花+普洱茶(大树纯料,至少是老树茶青),而且,以散茶为主。

      这就是普洱茶在香港的开始。真相是作为一种普通的茶饮,而且是低端的茶饮,开始的。因为,高端的龙井我没听说过谁去加菊花的,或者加点桔子皮,但不管怎样,历史最古老的茶种,就这么在香港普及了。虽然,最初的身份是大碗茶性质。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没有这个时期的蛰伏,怎会有后来的惊艳?所以,我对港仓普洱,不敢批评太多,其实来源于对这段历史的敬畏!

      普洱茶在香港的这段经历,相当于,毛领袖,在井冈山时候的星星之火,起码,有了一个普洱茶的根据地——香港。在反动派口中,土匪或者山贼的形式,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大滇说,这是普洱茶的第一次浪潮!

      第二次浪潮,我想这次要把台湾推到前台,时间是1995-1998。大滇为此感慨:人这种动物,真的不能有钱,有钱就一定会变坏。当然,喝茶的男人不变坏,喝大滇茶的人更加难以变坏,因为大滇每晚说茶,大家都在电脑前,没空去干坏事。 所以大滇茶油的家属们,你们要感谢大滇!

      话说,台湾经过1970-1990年的发展,口袋里难免有了几个钱,而大陆,在1980年代,推行了裁军百万的措施,极大地给予台湾人民巨大的安全感,加上新得了美帝国主义一些武器,总算是可以安心过日子了。但某些有远见的台湾同胞,坐上了直升机,爬到台湾上空一看,一眼看去,都是边际,啥都木有。要赚钱,没资源怎么行?哦,毕竟同是炎黄子孙,这点小事怎能难倒?祖宗早就给过了答案: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先读书,后发财,最后找到了2个发财的东西:第一,紫砂壶;第二,普洱茶。当然, 紫砂壶这个事情是主要的,因为毕竟这玩意更易建仓,把古代名家的壶都搞完,当时也不要什么钱,而且收集较容易,所以,很快,紫砂壶价格上到了几十万一把。壶用来干什么的?泡茶啊。泡什么茶?只能泡普洱茶。那么,就把炒紫砂壶赚来的钱,分出一部分来搞普洱茶吧,天赐良机啊,香港要回归了。赶紧宣传,回归后如何如何之不利吧,配合各种反动派,把香港的茶老板吓跑,乘机低价收购很多老茶。有了这些最稀缺的资源,老茶,基本就掌握了话语权,然后照搬紫砂的全套炒作方法,写书,收集低价筹码,然后,在台湾范围内,狂炒,而且波及到韩国、日本、东南亚的华人圈子,最终,胜利结束。

      为何不在大陆炒?为何,大陆人当初一无所知?其实,90年代,几元一饼的茶,是在台湾卖到数百元的价格,大陆当时自然是一无所知的,因为,我就是典型代表。我们在关注什么呢?自从89年的官倒事件后,1990年,我们亚洲雄风,全民办亚运,92年,小平南巡,然后我们等待香港,澳门回归。其间,还搞了几次抗洪救灾,好忙的,然后,朱总理又是搞下岗,又是打走私,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眼球,我们真忘了,原来可以囤积普洱茶。这可以归结为普洱茶的第二次浪潮。

      这次浪潮的成果巨大。首先,从理论上站住了脚,提出了越陈越香这个致命武器,大量台湾版本的普洱茶书开始出现;第二,在香港、台湾、澳门、马来西亚等华人社会做了大量普及,造就了第三次浪潮时候的燎原之势!   

      这个时候,兴起了我们目前所称的各位专家,大师。当然,在这个时候,这些专家大师们,也许口袋里的人民币并不超过5万元。而我所知道的,某些茶人,也是在这个时候进入了普洱茶行业,虽然并未赚到第一桶金,但却为06-07年的时候,暴赚上千万到上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over!  明晚,继续,普洱茶的四次浪潮!

      周末,大滇茶油可以去放风,变化不是我的责任,我只能帮你们家属看管周一到周五,周末,自己看管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5 10: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滇说茶1001夜之90 普洱茶的浪潮 下篇


      大滇说茶1001夜,继续。

      普洱茶的四次浪潮,昨晚已经讲述过两次浪潮了,有潮起,就有潮落。每次潮落之后,总有一些失落的人以及一些失意的人,当然,也会崛起一些新贵。

      第二次浪潮的退潮,源于狭小的市场空间,无法持续提供资金,让泡沫进一步膨胀。我们来看下,古人是怎么描述这三次普洱茶的浪潮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也决定了普洱茶的最终推动力量。普洱茶的三次浪潮,推动力量来源于香港、台湾、广东,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史记.大滇说茶传》 司马迁著

      第二次浪潮,集中在台湾,这个狭小的区域,因此,无论是紫砂壶还是普洱茶的炒作,最后都以泡沫破碎告终。失败,既然是成功的妈妈,那么,就没有什么不可以接受的了。所以,市场需要的只是等待,等待另外一群人,等其他地区经济发达起来了。

      君子报仇,7年不晚。1999-2005年,算是播种的时候,而2006-2007年,则成就了普洱茶历史上规模最宏大,涉及范围最广的,以至于中央政府必须干涉的,普洱茶的第三次浪潮。关于这次浪潮,一个普洱茶圈子里响当当的人物说:这是五千年一遇的机会,被我们抓住了。其时,大滇作为手下,迅即记录了这段话。历史,既然有一定规律,那么,这次也不能避免,这次的主角就是广东。当广东号称GDP超越了台湾的时候,那么,也有必要用事实来证明。既然,台湾是普洱茶第二次浪潮的中心,那么,这面伟大的旗帜,当然,必须由广东接下。

      这次浪潮的核心厂家,中茶 、大益、下关,三个最大最老的茶厂,逐鹿中原。而背后的资本力量,来自与港澳台以及广东。而我认为,最主要是来自广东。而销售地最主要地区,就是广东。所以,大滇认为,广东是普洱茶第三次浪潮的中心。就我所知,就算是港澳台茶商定制的普洱茶,最后超过80%也是在广东销售出去的。但归根结底,我在2007年接触到的数千名茶商中,超过90%来源于广东。经销商大会上,一个一级经销商带着数百二级经销商、三级经销商来参会,这只能在广东发生。

      许多人现在还在为2007年惊人的产量而惊叹,我甚至还记得开会时主管农业的副省长说,2010年,争取普洱茶的产量要达到20万吨。2007年,铁定产量超过了10万吨。关于品质,我之前说过,2007年,普洱茶行业欠茶友一个公道。但大滇也得说,2007年,普洱茶行业,对茶商很公道。有人赚上亿,有人去跳楼,赚上亿的人很低调,跳楼的人很高调。请查阅当时茶商跳楼的新闻。作为当事人,大滇很冷酷地宣布:生还是死,只是事物存在的一种形态。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迟早总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是由自己的贪婪所决定的。

      2007年,许多老茶商没赚到钱,因为品质的原因,但是,他们可以选择观望。我知道,他们最后,错过了5000年一遇的机会,但不会跳楼。而跳楼的茶商,一是贪婪,二是根本不懂茶。我经常在说:中国有数十万人全力以赴地做茶生意,都不见得能做好。我辈都是凡人,如果还不全力以赴,怎能做好?

      这就是我离开中茶的原因,虽然当初有人劝我,两条腿走路,边在中茶上班,边开店。所以,对现在还在咒骂中茶的许多经销商而言,我说过:你大赚特赚的时候,想到要分中茶钱吗?为何你亏的时候,所有的错误都是中茶来扛?

      事实上,许多懂茶的人,即便在2007年做的茶,现在卖,收益仍然可观。举例来说,我愿意加50%回收我2007年做的茶,现在群里有的人,可以加50%,我立刻收下。我估计没有人愿意,因为这个茶,我记得当时是180一片的价格,现在,我觉得300元,毫无问题。

      现在我们继续来说,普洱茶的第四次浪潮。时光飞逝,第三次浪潮经过7-8年的沉淀,在2013-2015年间迎来了第四次浪潮。根据经济规律,这次的主角将转移到,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或者以北京为中心的京城周边。

      如果说,第三次浪潮,是全民普洱的普涨行情。那么,第四次浪潮,就是高端茶的盛宴。第三次浪潮,通过CCTV的各种报道,让中国人民全部认识到了普洱茶的力量,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而第四次浪潮,则将把最优质的普洱茶灭绝。

      既然,温州炒房团能够把行业规模达到数万亿的房地产行业翻N个倍,那么,我同样相信,久经沙场的江浙资本有能力把普洱茶再翻100倍,而且,最可怕的是,许多最优质的普洱茶,灭绝。

      第三次浪潮,炒作的对象是整个普洱茶,而第四次浪潮,控盘的数量是1000吨普洱茶,最优质部分。这,也是我提供的思路。你要那些便宜的干什么?搬运费太贵。聪明的江浙系,只需要控制古树茶里,最顶级的品种,从班章到景迈到古六大茶山,彻底的全部地,全部以2000-5000一公斤的价格买断……普洱将成为第一茶,比最顶级的龙井还贵,并非不可能。1000吨,最优质的普洱茶,20-50亿全部搞定。这个崩盘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消费群很显然是没问题的。

      中国的富豪阶层,不贵不买。
      中国的能开发票的部门,不贵不买。
      许多地方送礼的,不贵不买。

      公款消费,大家看下,每年数万亿元里,增加几百亿,好像不起什么泡泡。所以,不要因为一百亿的高端古树茶,就想吓倒英勇的中国人民!最主要的因素,在于,这些才是真正的普洱茶,才是有价值的普洱茶!这些年,我们炒作玉石,黄金,炒作三七天麻 ,甚至大蒜,绿豆,最后的经验是:关键是品质! 品质好,即便短期价格超越价值,时间会抹平这些差距。

      第四次浪潮并非大滇危言耸听,因为我已经看到了萌芽。今年,看到了江浙人,北方人以千万级专收古树茶,价格较贵。人家的逻辑是:我不懂茶,但我以在其他行业的经验,直觉,这东西会未来很值钱。因为,钱放着也没有意思。做商业,一定是高端的上涨最快,下跌最慢。你看到市中心的房子价格降了吗?

      这些比我成功很多倍的商业大佬,就这样给我上课。我听之,有所悟。顶级龙井确实每年都有叶子,但还是到不了一般人手里,普洱亦然。但不要把所有长叶子的都叫做普洱!所以,普洱茶有价值的,也许只是目前总产量的1%-5%!

       OVER!

         相关内容,请参阅普洱茶的阶级性。不是所有叶子都叫做普洱!顶级的普洱茶,每年都会消耗光,而且还不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7 10: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滇说茶1001夜之91 普洱茶的孔明奖


      大滇说茶1001夜,现在播出。涉及到很多初级问题,大滇就不回复了,请复习大滇说茶之前内容。尤其是新入群的茶油,我看了很多留言,其实你提的问题之前已经说过。今天的内容是,普洱茶的孔明奖。

      普洱茶,跟孔明扯上关系,似乎源远流长。对于这些纯商业利益活动,我表示非常愤慨。因为,我,大滇飞扬,才是最可能跟孔明发生关系的,而不是来自西双版纳的普洱茶。至少,我跟孔明的关系比较近些。 历史名人的帽子,我带上去会比较合乎情理。为何如此?请听大滇慢慢道来。

      话说,我本人,来自金沙江畔。诸葛亮七擒孟获,孟获的老家就在我们那里,这点无疑。而历史上从无记载孔明到过西双版纳,为何,非要扣上这个茶祖的名字呢?孔明为此,写了《前出师表》、《后出师表》,而最知名的《中出师表》只有一句话:普洱茶跟我,真的跟我不相关。

      我们一起来回首孔明征孟获的历程。公元225年,诸葛亮为了完成一个被刘备忽悠了的承诺,试图统一中国。而攘外必须安乱,必须把大后方清理干净,所以兵分三路进入了云南 、贵州北部、四川南部等地区,当时称为南中三郡。其中,并无西双版纳以及思茅等产茶区,这个是历史史实。从三国志等史书里并无孔明跟茶有关的记载。

      从茶树的栽植历史来看,公元225年,距离现在是1800年左右。我们知道,普洱镇沅县的古茶树超过了2500年,凤庆香竹箐的古茶树超过了3200年,而大片的古茶园面积也说明,云南种茶的历史,远比孔明诞生的时间要久! 为什么要把这么伟大的使命强加于孔明身上呢? 我非常困惑,这个名声,加在我身上多好啊。经过我研究了几千年的历史,得出了如下结论:

      第一 ,云南人民非常具有君子风度,对于名誉视如浮云,一般都是把名利往外推的。在普洱茶的四次浪潮里,我们只看见云南人民,行动第一,埋头苦干,把名利都让给外界友好人士。纵观政府评奖的“普洱茶十大杰出青年”,云南本土人基本不出现,全部授权给外地茶人,而且赋予世界普洱茶名人的称誉。
  
      第二,云南人民,其实对做茶感觉是非常羞耻的,因为做茶,代表了社会地位低下。从目前西双版纳的民族结构来说,做茶的民族在历史上处于弱势,甚至是极端弱势。平地上,水源好的地方,都被强大的民族——傣族所占领,而傣族主导了这个地区。平地,水源好,对于种植粮食非常有利。而粮食,在农业社会里,比黄金还有用。到今天为止,傣族的普遍生活水平高于布朗族、僾尼族,这个在版纳地区是常态。所以,把制作茶这个事推到著名的军事家、**家,诸葛孔明身上,无疑是带上了一层保护伞。在伟大的军事家、**家的光环下,似乎,咱们做茶的,也有了点荣耀,说起来,面上多光彩啊。而孔明,通过军事上的强权,确实把最强大的蛮族,我的老乡孟获搞得够惨。

      众所周知,云南的北方,我的家乡那里虽然穷困,却出产着是云南历史上最彪悍的战士。后来护国战争,唐继尧(离我家300米)带领的滇军,主力就来自我们那里穷山恶水出来的刁民。总之,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孟获都被灭了,云南南方这些弱小民族,借用孔明的大旗,获得了许多心理安慰。现在,基诺山地区,仍然有传说,什么孔明把拐杖一扔,长出一棵树的说法,非常不严肃,非常不科学。确实,鲁迅先生说得对,诸葛,多智而近妖!还有什么赐予种子的说法,我呸,诸葛亮出征的时候,其实没有想好是否一定能赢,哪里顾得上带上茶的种子?

      第三,云南人民非常自卑的心理,造就了诸葛偶像。不管怎么说,西南夷人,我的远古老乡,非常让人看不起,自古以来,就没闹出什么大事。我们睁眼看看世界,在北方,无论是蒙古人,还是女真人,或者其他人,都曾经从北方威胁或者征服过中原。
      西北,不用说。西域,5000年来,对中原的威胁大大的。
      就算条件最差的西藏,也强行娶了著名的唐太宗的公主。我个人觉得,娶了别人的公主,是占了便宜的。而我们西南这边,非常不争气,一直被中央政府奴役。就算是一灯大师发明了段氏一阳指,也没有翻起什么大浪。点苍派、大理段家,都没有给云南人民争气。因为,我们云南人民有一个梦想,今天我们哈日、哈美,古时候,我们哈蜀。

      蜀国,四川巴蜀,那个时候,就是我们云南各族人民心中的红太阳。等同于 80年代,中国人心中的美国,极端发达,极端嚣张。我们都以效仿蜀人的一切为荣。而蜀人,确实在当时,制茶、种茶技高一筹,我相信,许多制茶的工艺应该是从蜀国传来的。而在蜀国,作为丞相,诸葛亮应该是采用了大量鼓励农业的政策,包括制茶。作为在南阳耕种了多年的非典型农夫诸葛亮,显然会汇集专家总结一些成功的耕种方法推广,包括茶叶。这些,应该是通过蜀国人与云南土著的生意往来,交流沟通。因此,从四川传来的这些栽种或者加工技术,就打上了孔明的烙印。

      基于以上假设,我还是认为,我们政府组织的各种跟孔明有关的评奖活动应该终止。茶祖孔明金像奖开评,该奖项被誉为“普洱茶奥斯卡”。这样的文章,在我们党报上写着,非常不严肃。某权威茶学组织搞过纪念孔明兴茶1780周年活动,开会时间是2006年,那么“孔明兴茶”的时间当为他平定南中的公元226年。但是,孔明到的是我们的曲靖一带,孟获的老家,那里迄今很少产茶,因为,天气寒冷。

      我居心不良地想,不是这些专家不明白,也不是版纳政府不了解历史,他们想要的,应该是孔明这两个字背后的商业利益吧!
   
       下周一  大滇说茶, 危险的大益。同时,21点50分,百团大战,100片班盆贺开大树茶,盛大开秒!ov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5-16 04:50 , Processed in 0.10751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