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大滇天炽

[原创作品] 大滇说茶1001夜 持续更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3-4-6 09: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滇说茶1001夜之58 七剑下天山(上)


      今天大滇说茶,七剑下天山,来谈下一些对普洱茶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人物。这个是大滇的个人看法,不代表有关部门,也不代表权威机构,只代表他们做过的事,让我觉得对普洱茶这个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呵呵,七剑中的很多人物,相信大家都很陌生,这个并不是大滇故意要显摆,而是透过岁月的痕迹,我们看见了很多幕后的英雄,不是现在市面上很光鲜那种。我在了解普洱茶的发展过程中,看到了这些人的贡献,至关重要的贡献。同时,这些人的存在,对于辨别普洱茶的年代,分辨老茶的真伪,是活生生的人证。

      大滇在刚结束的训练营上说,对于老茶,不一定要喝的,看包装,看年代,你会秒杀90%的假老茶。因为根据年代推测,那个年代是不可能用上手机的,也不能上网,所以当然也不会产生某些包装纸,以及用上海德堡印刷机。呵呵,闲话少说,猜猜大滇第一个要说的是谁?

      其实,谁都猜不到的,因为这是两个人,一对夫妇,张木兰和肖时英夫妇。如果一个人尊重事实,那么,排在第一位,就算是我后面提到的那些老前辈,也不敢有意见。我不清楚有多少人了解这两个名字,也不清楚细节。我只知道,他们是很多普洱茶种的培育人,大叶种茶树的无性繁殖技术的主要发明人,这使得云南省增加了数百万亩茶园。

      一个湖南人,一个湖北人,在1953年,从武汉大学(这个时候的武汉大学,可以膜拜,)茶学系毕业,来到了美丽的西双版纳,自愿申请来的。当年,从内地来到云南的茶学专业大学生,就这两人,从昆明,经历了11天的长途跋涉,来到了勐海茶科所。这一来,就是永远。他们,改变的是整个茶树树种的繁殖方式,从用茶果繁殖到扦插繁殖,基本等于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的跨越。生产方式的变迁,才使得云南现在有这么多老茶园。群里,有湖南、湖北的朋友,为你们的老乡赞一个,我冒昧代表云南人民,感谢你们,云南大叶种大规模繁殖的奠基者!云南人民已经建起了铜像,在2006年8月8日。不能忘记,大滇七剑下天山之前两位,张木兰,肖时英。呵呵,喝口水……

      继续,我们把第三位给到一位湖北人,张顺高先生。1960年,大学毕业来到云南,茶学专业。在昆明,我有幸见过几面,现在应该有78岁了。张老曾经给我们销售的中茶2001年布朗生熟砖签名,茶魂。张老的贡献,我只说一点,扦插密植。扦插密植构成了现代台地茶的基础,这一贡献,在产量方面提升巨大,影响了整个产业以及数百万茶农家庭。当然,还有我不知道的其他贡献,但人一生,做这一点事,就足够了。这也让我觉得,真正的专家、教授,国务院津贴专家,这个不是虚名,张老名副其实。

      第一第二位,发明了大叶种扦插的方法,并开发出许多茶树的新品种,第三位 ,则实现了密植高产。那么,我们回头再来分析很多新茶园,时间的断代就很清楚了。我想,50年代-60年代,那个时候应该是没有密植的大叶种茶园,我所了解的比较靠谱的是在1970年后,才有了现代密植的台地茶。1978-1982,许多台地茶是这个阶段的茶,由此,那么,采摘期来算,起码也是要在3年后,即1980年后了。我们保守推断,那么,1960年代之前的普洱茶产品,就算不是百分之百的大树茶,起码也是小树茶,独立的乔木形态的茶树,而不是目前灌木形态的茶树。所以,再回到1940年代,之前的普洱茶,基本都是乔木茶。继续推测历史上的号级茶,印级茶,用料显然不会是台地茶,因为,很简单,那时没有台地茶。所以,研究普洱茶人物,以及历史,会明晰,古代的,近代的普洱茶,收藏级的普洱茶,用料绝非我们现在大规模生产,随便一饼都能越陈越香。

      第四位,无数人都熟悉,咱老吴家的人。表面看起来跟我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都在中茶呆过,又同姓,吴启英,但其实,真没啥关系。普洱茶熟茶渥堆技术的改进者,或者说组织改进的人。在中茶的历史上,关于1973年,去广东学习渥堆发酵的人中,唯一只有吴老,是提名了,吴启英。其他都属于闲杂人等,没有提名,吴启英和公司的一些同事而已。许多人,误会了一个事实,当时吴老还不是厂长,只是一个普通的技术人员。我来简单理清一些事,大家可以自行判断。

      1973年去广东学习,1975年规模化熟茶产品上市,1978年,升任昆明茶厂审检股股长。股级干部,咱们组织部的人应该可以鉴定是什么职位,云南中茶公司的老大是处级干部,昆明茶厂,勐海茶厂、下关茶厂的老大是科级干部,然后……很多80后、90年后的同学不了解,那么咱说俗气一点,云南中茶的老大跟县长平级,昆明茶厂厂长是乡长级别,股长是? 我不懂,村长级别?

      1978年后,经过5年的时间,1983年,吴老升任昆明茶厂厂长,1988年被评为高级工程师,2005年8月去世。所以,我们现在不要神化,在当时的省公司里,无数的科级干部副处级干部,无数的高级工程师,无数的教授级高工,工厂的地位在公司里,并不高。

       现在关于,吴老是普洱熟茶的发明者,熟茶之母什么的,我想,吴老泉下有知,一定是不满意的。大滇说茶,我们承认事实,但绝不虚夸,绝不抬高以及贬低。以上所有内容,只属于大滇个人印象里的事情,也许他们的主要事迹,我反而没有注意,因为我关注对普洱茶这个产业的推动。

      感谢大家,今晚大滇说茶,结束。明晚继续,后面还有几位人物。ov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7 11:5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滇说茶1001夜之59 七剑下天山(下)


      大滇说茶1001夜,有同行茶商说我胡扯,是的,我就是胡扯,全是个人看法。既然倪萍可以被评为共和国脊梁,那么我把这几个人封为“普洱茶之七剑”,也无不可。至少,无人否认他们对普洱茶的基础性贡献。做基础研究的人,往往是最寂寞的,成名的,往往不是他们,但总会有一些人记得他们,比如大滇。

      我当然不会看到什么世界普洱茶协会某会长之类,在香港或者台湾成立个这样的组织太容易了,但我的老家,云南的茶树并不是他们种出来的。这些,由七剑中的前几位育种并科学繁殖,然后再发明密植高产技术,使得云南的大叶种茶园达到了数百万亩。在这里,大滇得道歉,因为大滇说茶,是很随意的网聊,很多精确的数据大滇并没有去查证,只是凭大概印象,所以,招致了很多茶商在各个论坛的攻击。对于这些,有错就改,并无问题,但某些茶商不顾事实,鸡蛋里要挑骨头,大滇也无意搭理。大滇努力在做一些普及普洱知识的工作,而经常被什么也不做的人攻击,这就是中国的现状。不是我特意在意,是因为有茶友给我留言,我已经很久不上各论坛了,这个大家都知道的,苍蝇太多,把自己的事做好是最重要的。毕竟,最后要以茶说话。

      今天,我们要说的第五个人物是唐庆阳,这些人物都是足以让我膜拜的。提到这个名字,可能给我的印象是最丰富的,好多历史性的事跟唐庆阳有关。勐海茶厂厂长,这个是最为人所熟知的,但再说一个年代,1951年-1986年,任勐海茶厂副厂长、厂长。江苏的茶油,今晚我要致敬,向江苏致敬,唐庆阳,是江苏南京人,出生于1919年,1938年始在云南某茶厂任职技术员。云南普洱茶,就是在昨晚给大家所讲的湖北、湖南、云南、江苏这些英豪的巨大贡献下形成的历史财富,并非全部由云南人贡献。

      唐老所做的事太多,我只记得一件事,就是把传统手工压茶的工艺继承下来。传统手工石磨压制,这个技术之所以没有断代,主要是由于唐庆阳的贡献。后来易武正山普洱茶的压制工艺,是易武乡长张毅等请教唐庆阳而学习来的。足够了,足够了,对普洱茶的贡献有这么一点,足以名列大滇七剑下天山之五!

      请记住,这个也是未来判断普洱茶年份的依据!不要给我拿出一饼茶,石磨压制,说是1980年代的茶。1951-1986年任职勐海茶厂主要的职务,让人谈起很多老茶,不能不问唐庆阳。1994年,唐老去世。

      七剑下天山之六——张毅,现代易武茶的发起者。大滇给出这样的定位,足以说明张毅的历史地位。

      在易武,说起张毅,那也是无人可以质疑的。张毅,易武本地人,长期担任易武乡长,这个并不令人敬佩,刚才已经提到了,张毅的历史贡献在于发掘出了现代易武茶的压制方法。经过多方请教前辈,并自行实践,成功地用石磨压制出易武元宝茶(饼茶),在90年代中期推向台湾。然后引来了易武茶风暴,台商云集易武,开始完善易武茶的制作,并推动到台湾香港大马,最终带动了整个普洱茶产业,迎来了普洱茶在2006-2007年的大爆发,使得普洱茶在全国实现了大面积的推广普及。其始作俑者,张毅。

      谈及张毅的顺时兴号,必须谈到两点。第一是石磨压制得歪歪斜斜,并不工整,这个是早期实践过程中不完整所致;第二是用料,采用了老茶园的料,即目前所称的老树茶,古树茶,一炮而红。红的原因之一,是在官方机构检测里,农残指标遥遥领先,达到国际领先,远超国内标准。之二,是口感优良,超越了当时市面上的茶,使得易武正山大树茶(野生茶)驰名四海。

      张毅最令人敬佩的是,把这套东西传给了乡亲们,使得在2000年后,易武压制普洱茶成为一个普遍熟知的技术。如果要是申请专利或者用其他方法保密,那显然,石磨压制的成熟技术,就不会普及那么快!张毅,无愧七剑下天山之六!

      最后一位,七剑之七,可能会令人吃惊,也比较出人意料,我把这个名分给予邹家驹先生。

      两个贡献。第一,来自邹先生的书,指证了所谓普洱茶的圣经的许多错误。《普洱茶辨伪》一书,把某些权威打下了讲台,而我在反复推敲邹先生的书时,找不到漏洞,因此,我给出了一个结论,邹先生是说真话的人,这本书没有假话。这本书,把某些老茶的年份至少降低了30年,让某些港台的错误知识,在明确的证据面前,无可避免现出原形。这对我影响很深。

      第二点,来源于邹先生所监制的茶,虽然现在已经不再生产,但我试过的茶,让我能够肯定说,没有坏茶。也许对某些人来说,这个评价不算高,但这已经是我能给出的最高评价了。作为制茶人,难的不是偶尔做出一个好茶,而是始终没做出坏茶。

      我不评论众多人物的私生活或者其他。邹先生,用翔实的证据,纠正了普洱茶方面许多错误的说法,使得普洱茶知识,能够有个正确的导向。所以,我给出了这个排名,而忽略掉了很多很多,听起来更有名的人物。

      七剑下天山,在普洱茶发展的各个时期,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作为后辈,大滇在此致敬!大滇,作为一个自信的人,对于很多东西都有信心超越,但对前辈们的贡献,始终铭记于心。站在这些前辈的基础上,我们必须有使命感,做出更好的普洱茶,做出能够在未来有人记得起的普洱茶。

      未来普洱茶的历史,我希望,有人会记起,2008年,普洱茶的新时代,大滇号开始制作好茶!OV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7 11:5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滇说茶1001夜之60  关于醒茶

      大滇说茶1001夜,今晚谈谈醒茶。说这个题目的缘由是,今天下午,有茶油到店里喝茶,带了一饼据称是2003年的景迈茶,广东自然仓存放。存放没有问题,时间年份也大致差不多,台地茶制作。喝起来,我个人认为在广东仓里算不错的了,但是一般的爱好者可能较难适应仓味。我评价说,期待醒茶后会有好的表现。

      关于各地仓的说法,描述是不太容易说清楚的,正如我们在大滇训练营上展示,云南仓和香港仓一样,一闻就知道,但是描述会很难。因为涉及到醒茶的问题,所以今天晚上就着重讲下醒茶。对于老茶来说,醒茶是必须的,否则,无法喝出老茶真正的味道。老茶刚刚从笋壳或者仓库里出来,都有一个毛病——味道沉闷,香气涣散,很难体会到老茶饱满的韵味,使得很多初学者对老茶非常之不理解。其中,没有醒茶这个是重要原因,我们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醒茶的程序。

      第一个环节,分解。把紧压茶分解成小块,我个人推荐大致是分解成5-8克的状态。由于老茶已经较为松动,不要太用力,最好用茶针插入后左右振动、晃动,使得茶自然分解,以便保持条索的完整。对于机器压的饼,如果还在10年之内,还很紧,自然就要用茶刀或者其他方法分解,尽量以不破坏条索为准。对于石磨饼,则相对容易很多,对于沱或者砖,可能相对需要用力很多。

      第二个环节是通风。注意必须在干燥的环境下,把茶放在空气中,你可以放在一张白纸上,放置2-3天。如果对于入仓茶,建议时间延长到一周左右。

      第三个环节,自然是将通风后的茶放入紫砂罐中(陶罐也可)。如果茶的年份久,这个醒茶的过程就要很久,通常要3个月或者更久。对于湿仓茶,则尽量要褪去白霜为佳。

      关于醒茶,我简单说到这里,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交流。 一泡老茶,并非轻易得到,光醒茶就需要几个月时间。经过这个过程以后,茶和刚出仓时,差别非常之大。这也是有些茶友在茶商处喝了老茶,然后买一饼回家后喝,发现口感差别很大的原因之一。

      没有醒茶的老茶,口感较单薄。散茶也要醒茶,看之前的存储方法,如果是大滇推荐的纸箱密闭法,是一定需要的。因为我5月才拆箱,07年就放入仓库,一直没动,之前是麻袋装,我改纸箱密闭。要喝多少,醒茶多少,如果是开了一个饼,当然全部撬开醒茶。我推荐醒茶的紫砂罐会较小,正如懒人拿走那些,就是我的标准醒茶罐。如果是入仓茶,都必须醒茶,如果是自然仓,超过5年的,必须醒茶。个人看法,非标准。一般能够容纳100----500克的紫砂罐就可以了,不需要太大的,建议一个罐子当然是醒一种茶。醒茶,纸袋不是好的选择。大家先讨论,稍后我再来继续说。

      今晚说茶的后半部分,是一些名词的解答。滇青是什么?OK ,大滇说,滇青=晒青毛茶。滇青的等级,现在很少有人记得起了,简单来说,就是三春、三配。晒青毛茶通过精制环节,成为不同等级的滇青成品茶,按品质分为春蕊、春芽、春尖,以及滇配、春玉五个级别,所以,有人问晒青毛茶的等级,你可以回答 三春、三配加春玉。而熟茶的等级,通常从特级到十级。关于这些内容,我不详细讲解,知道生茶和熟茶的分级方式不一样就可以了,我这里要强调的是精制的过程。

      筛分、风选,拣剔、然后按外形分级,这些等级是按照芽头多少来分的。三春 ,春蕊、春芽、春尖。三配,甲配、乙配、丙配。等级越低,梗越多,红梗红叶更多。呵呵,这些都是制茶的基础知识,如果大家有疑问,也可以交流。下面我来说下热门的老黄片。

      老黄片,在茶农中是最喜欢喝的茶,而且,大多数以烤茶的形式存在,味道浓,耐煮耐泡,价格便宜。但大滇的老黄片稍有不同,一直以来,不够黄,买到的茶友可以看看。老黄片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选取树上老叶,用过水杀青方式制作,一种是从嫩茶里面挑出来。大滇的老黄片属于第二种,而且其中包含嫩芽以及黑条茶。今天下午喝蛮砖的黄片饼,黄片的比例就更少,感觉就像黑条茶饼。关于黄片,我个人建议,存期在5年左右,因为喝过这个年份的黄片,味道比新茶好。也有不少茶友提到含氟量的问题,其实可以百度下,看到了威胁身体健康的临界点是多少。你不连续喝上几年,每天喝几百克,这点氟的影响是微乎其乎的。总之,作为一个特别的茶,我不会当做什么神乎其神的茶来推荐,但也不会否认他存在的价值,起码,茶区人民,在95%以上的时候,都是用这个来招待我。老班章的黄片,我求1公斤而不可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09: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滇说茶1001夜之61 号级茶 印级茶 七子饼茶

      大滇说茶,让普洱简单起来。今晚我们将简单说下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茶。

      在说之前,顺便回答一个问题,岩冷,是啥意思。在澜沧古茶的很多茶上面,都有岩冷这两个字,简单来说,这个是一个人的名字,布朗族的祖先,带领布朗族栽培茶树的始祖,全名应该叫做叭岩冷,生活在距今大约1000多年前。而景迈茶山,就是当年叭岩冷带领布朗族种植茶树的地区,但事实上,景迈大寨,现在是傣族居住,而比景迈大寨海拔更高的芒景寨子,才是布朗族寨子。叭岩冷,传说是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的缔造者,因此,备受尊重。

      下面我们来简单谈谈老茶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这些也是我们在市场上识别和鉴定老茶的基础。市面上所谓的老茶,大概就分为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茶等不同时期。

      号级茶,也被称为古董茶,年代是1956年截止的私人茶庄产品,比如嘉德拍卖的那些宋聘号产品,同庆号,同兴号等。现在,你基本上在茶店看不见这些茶。呵呵,有人说大树茶,没有历史,那么这些号级茶,都是用大树茶做的,基本上都是笋叶包装,无任何说明书。无包装棉纸,有内飞,裸饼用笋叶包装成一桶,压制方法是石磨压制。市面上有一些仿品,真货基本见不着,所以我们也就大致了解下,记住以上特征以及年份就可以了。我再重复下,1956年,无棉纸,内票,只有内飞,石磨压制,裸饼。

      这些茶,谈口感基本上是多余的。56年后,党的政策,消灭了这些私人作坊,进入了公私合营,那么,这个时代到60年代末期,就是我们称为印级茶时期了。代表产品是:下关茶厂生产的红印、绿印,蓝印甲级 、蓝印乙级圆茶,后续还有蓝印铁饼等作品。记住是下关茶厂作品,用料,仍然是大树茶,由勐海茶厂供应原料,布朗、巴达等地的茶。当时,勐海茶厂不生产紧压茶,而只供应原料,包装上用了中茶商标。

      在号级茶时代,多用古六大茶山,易武以及周边地区的茶来制作,而印级茶时代,用料开始不同。我们结合之前的知识来看,这个时候还没有密植高产的台地茶,所以用料以乔木形态的大树古树茶为主。我从网上找个图来看看。


      这个就是标准的中茶红印。当年的包装,只是现在是假冒的对象而已,字是一个都不错。

      我们再看引用有关号级茶、印级茶有关资料的时候,会提到用野生、野放茶制作,这个跟我们现在的古树大树基本同一概念,最多里面掺杂一些年份较短的,直立小乔木茶,但无疑,大树茶是主流。请注意,那个时代还没有高产的密植矮化台地茶。

      然后,我们来到下一个时代,七子饼时代。这个时代大致从1972年起。


      包装的基本版面是这个样子,这个包装的茶最晚出到1994年。当然,这个是正规的说法,某些小厂现在也还一直在生产这些包装的茶,经过入仓,然后就变成了陈年老茶,给那些渴望老茶的茶友。

      这个时代,是国营三大茶厂的时代。由于昆明茶厂专注于砖茶,故勐海茶厂、下关茶厂就成了这个时代的主角,目前存在的主要也是这两个茶厂的作品。由这些基本的分类,事实上,也可以辨别很多明显脱离时代的所谓老茶。

      大滇不赞同,也并不推崇老茶,因为本来存在的就非常稀少。市面上,1990年以前的老茶,可以用寥若星晨说事。1990-2000年之间的茶,可以找到,但如果不具备丰富的知识,也最好别趟这趟浑水,非要试试,就做好交学费的准备。所以,我们说,其实普洱茶的兴起,真正来说,也就是最近20年的事情,而普洱茶的原料以及工艺开始讲究起来,也是在2007年泡沫之后的事了。

      2007年的时候,无数人还不懂普洱茶是什么,就陷入了疯狂的普洱茶。事实上,2007年普洱茶的崩溃,并不是价值问题,而是次品的崩溃,以为任意用绿茶、小叶种、甚至过期乌龙茶压成一个茶饼,就在市场上可以卖一个高昂的价格。所以我在2008年时候写过文章,2007年,普洱茶行业欠茶友一个公道。

      不是普洱茶不好,或者是没有价值,而是被炒作起来的天价普洱其实连普洱茶都不是。不看普洱茶的品质,只看品牌,甚至连包装箱都不拆,就直接收藏或者倒卖。零售价格低于批发价格,因为整件的普洱更易倒卖。我们再来看目前的普洱茶市场,某些茶的价格已经达到或者超越了2007年的价格,这个并不奇怪,奇怪的是品质,我依然看到许多人不看品质,也不管包装箱里是什么东西,继续延续07年的游戏。是的,现在的茶,起码还可以叫做普洱茶,品质比07年的大部分茶要好,但无论从品质、成本还是从理智来说,确实已经不正常了。

      大滇对这些品牌保持关注,是因为城门失火会殃及池鱼。而大滇自己的茶,上涨的动力完全来源于茶农原料的上涨、加工费的增加、房租以及人工成本的增加,这个增加的幅度,并没有一个巨大的增幅,会被通货膨胀所消化。我们的策略,就是提供有竞争力的,定位于安全卫生、可以喝的普洱茶(大滇飞扬系列)、好喝的普洱茶(大滇号系列)。

      谢谢大家支持,大滇普洱,预定更优惠!周末愉快,ov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8 09:5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滇说茶1001夜之62 疑似普洱茶

      大滇说茶1001夜,疑似普洱茶。今晚我们谈一谈市面上的疑似普洱茶,到底有哪些。在谈这个问题之前,因为大家所能理解的原因,我继续声明:此刻在Q群说茶的大滇飞扬,代表的仅仅是晚上那个只知道胡乱侃山的家伙,并不代表真正的大滇飞扬本人。

      今晚的内容比较敏感,所有言论也不代表本人的真实意思表露,请不要当真。如有雷同,绝无可能。

      市场上写着普洱茶的包装纸里,包的真的是普洱茶吗?大滇今晚为大家解析几种疑似普洱茶,也是大滇一直怀疑而没有做的原因。

      第一种 ,紫鹃茶。
      我不知道有多少茶友买过紫鹃茶?紫鹃茶市面上压饼的太多了,以至于太多人忘记了什么是紫鹃茶。紫鹃茶是不是普洱茶?某些茶友甚至要求大滇去做紫鹃茶。大滇知道这个茶,应该是在2006年某茶博会上,大约4000一饼的价格。这个天价吸引了我,然后我仔细观察,全饼都是细小的芽尖,没有看懂。后来查阅了有关资料,在勐海茶科所有种植,总在寻思要去看看。2007年,我看到了紫鹃茶,也看到了成品紫鹃茶的加工。


      大家对照这样的汤图,有哪位茶友给我反馈一个意见。是的,我告诉你,假的,这就是假的紫鹃茶。市场上太多这样的茶,以紫芽茶来冒充紫鹃茶,但不幸中有大幸,一个不经意的假冒,拯救了买茶的人。

      我想说的是:紫鹃茶,不适合做普洱茶,其加工工艺也不是普洱茶的加工工艺。而紫芽茶,起码是可以做普洱茶的。

      咦?大滇你这么说总得有个道理吧?你说适合就适合,你说不适合就不适合?

      且听我慢慢道来,给你讲述下紫鹃茶的来世今生。紫鹃茶,1995年由云南茶叶研究所的人发现。紫色是因为花青素含量较高,其茶树芽、叶、梗都为紫色,后来经人工培育,开始种植,但基本特征不变。紫鹃茶的成品茶,一直是以杀青、揉捻、烘干这样的方式来做的,由此工艺不难判别,这个属于烘青绿茶,叶底显示为紫色,茶汤也为紫色。而对于烘青绿茶,当然泡法是玻璃大杯,投茶量3克左右,水温80度,与晒青茶完全不同。

      那么,紫鹃茶能否做晒青呢?晒青后能否做普洱呢?我只能这么解释:通常习惯做成烘青。紫鹃做成晒青,较为少见。

      所以对于紫鹃茶,第一点:观察是否是紫鹃,即茶汤是否够紫色;第二是否是晒青。闻太阳味,一样的,不要是烘青味,即可鉴别。

      总体来说,个人看法,紫鹃属于做绿茶的原料。作为保健茶,以花青素含量高著称,应该做成绿茶,较为适合。上图给大家看的,实质是紫芽茶,汤色不对。嘿嘿,疑似普洱茶第一种,紫鹃茶。

      第二种, 月光白。
      之前我已经发过贴了,说过月光白不是普洱茶,但市场大量销售月光白做的饼,新来的茶友也有问这个问题。那么,我只说一点,就否定了月光白是不是普洱茶的问题,月光白,没有经过晒青的工艺。

      杀青,揉捻,晒青,没有这三步工艺,怎么能说是普洱茶?月光白,从鲜叶到毛茶的过程中,你敢放进锅里炒吗?还是茶农说得直接:这个叫做阴干茶,阴干的,不能见太阳的。

      这样的茶,我曾经定义为乌龙茶,因为其存在发酵过程。鲜叶到毛茶的过程,存在规范的发酵过程,发酵程度较为显著,与乌龙茶定义相同,类似的有白毫乌龙。这样的茶,好意思压个饼?冒充普洱茶?这样的不专业,很能让人怀疑做茶人的水准。

      第三种 ,把茶。
      云南称为扫把茶,有人将把茶压制成饼。大哥,我服了,什么都拿来压饼……把茶是什么东西啊?


       呵呵,我留点时间给大家思考下,去喝口水……

      继续。我所了解的把茶工艺较为独特,嘿嘿,你看那么长的梗。通常,如果通过铁锅炒茶,很多叶子会变成黄片,而且那些梗也不是嫩梗。这个时候,用得上我们最绝的杀青技术了,过水杀青,然后轻揉或者不揉,然后,直接晒干。

      所以,把茶一般跟浓酽无关,都是茶汤比较淡,新茶清甜。如果你手里有,尽快喝掉吧。

      第四种茶,辫子茶。
      同理从工艺上去分辨,也可以称为疑似普洱茶,只是多了很多手工劳动。但总体来说,工艺上分解,没法说是普洱茶,只能说是特型茶,特别的外形。

       第五种茶,就更不靠谱了,红茶压饼。这些本来属于绿茶、红茶类的东西,之所以要压饼,一般是有难言之隐的。借着普洱茶的名义,把过期或者不良的压制在饼中间,让你无法看见。从工艺上来说,是不合理的。绿茶经过蒸,香气丧失很多,茶汤变薄,红茶也不用说了,蒸红茶……我怎么都觉得别扭。当然,你如果是玩茶,怎么玩都可以,但作为茶商,基本的知识还是要有的。绿茶、红茶来做紧压茶,居心何在?意欲何为?

      最后回答一个茶油的提问,对大家也会稍有帮助。在1970年代之前,没有七子饼,七子饼这个词,在1970年代之后才出现。古代有个说法,就叫做饼茶,或者元宝茶,并没有七子饼的说法。清朝时间,1735年 ,政府确立了七两一饼,即357克,七个一桶的包装方法。当时的七两不是现在的七两,这个是为了方便计算重量。

      OVER!感谢大家关注大滇说茶!大滇说茶,传说是让普洱简单起来,其实越讲越复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8 22: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很喜欢喝普洱,现在喝铁观音,虽然没有什么心得,但一杯在手,心仿佛就宁静了下来
问好楼主,先顶上来,再慢慢领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16:36: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5楼子夜清歌于2013-04-08 22:28发表的  :
以前很喜欢喝普洱,现在喝铁观音,虽然没有什么心得,但一杯在手,心仿佛就宁静了下来
问好楼主,先顶上来,再慢慢领教   

只是心定神闲地坐下来喝喝茶写写作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16: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滇说茶1001夜之63 新茶之泡法和大滇茶道

      大滇说茶1001夜,夜夜路漫漫。今天我们讲述两个小主题,新茶之泡法与大滇茶道。

      新茶陆续到手,无一例外,就会开始试茶。许多茶友问了我太多关于试茶的问题,我统一在这里回答。固然,每个人都有自己泡茶的习惯,但有些基本的原则还是要遵循的,否则你会发现跟茶友无法沟通,你所体会到的东西,跟其他人差别太大。事实上,老吴没有亲历你泡茶的全过程,自然无法给你更好的建议,所以给一个通用的方法,也许能够比较容易地试出一款茶的共同点,以便大家沟通。或许你自己泡茶的时候,完全可以按自己的爱好来泡。但,换个泡法,也许你会发现一些平常忽视的东西,体现普洱茶的另一种美。

      大滇向来把普洱茶产业分为三个部分:茶品、茶器、茶艺。我们专注于第一个部分,茶品。为了得到最佳的体验,茶器和茶艺也是必须的。新茶的体验,大滇个人看法,以如下程序试茶:

      第一  投茶量
      建议比正常情况,少30%,这样,你可能会感觉到水薄,但更容易体会出细微的差别,也会发现普洱茶更精妙的特点。但有些遗憾,多数茶友自己平时喝茶较浓酽,还有部分抽烟喝酒严重的茶友,味蕾并不那么敏感。重手泡容易发现新茶的异味,而较少的投茶量则更容易唤起你的味蕾。所以,对于新茶,适度少些投茶量,是适宜的。同时,由于加工的过程才结束不久,新茶的出汤速度是很快的,导致不耐泡,这也是正常的。

      二  关于洗茶
      洗茶的过程,两个建议,温度稍低,在85-90度洗茶即可,第二个建议是洗茶的时间要快,5秒内。

      三 关于泡茶的用水
      当然是推荐软水。我们店里的水是硬水,对于茶性较强的茶来说,是非常适宜的,对于茶性较弱的就不太适合了。所以,通常,我在家里泡茶的口感,会比店里强30%以上。

      四  泡茶的过程
      出汤速度从5-10秒开始,逐步过渡到1分钟左右的出汤速度,不要试图在第一泡超过40秒钟,除非你的舌头非常不敏感。一个茶的口感,跟很多方面有关系。有茶艺专家说:普洱茶,三分靠茶,七分靠泡,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虽然这个比例,我认为应该是七分靠茶,三分靠泡。

      最后再谈下,关于新茶饼的认识。第一,新茶阶段,不是越浓酽的茶就越是好茶,越苦涩就越是好茶。这个说法,用易武茶来说明是最典型。新茶阶段,味道很淡,但原料纯正,工艺适当,几年后茶的滋味确实对得起浓厚这个词。大滇以做茶几年的实践,并研究类似的茶,得出一个假说:对于茶性较弱的茶,工艺上应控制不宜太早出味,否则后期转化无味。易武,景迈,苦竹山等地茶都是这样的类型,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工艺上重揉,让新茶阶段滋味浓酽,这个我已经试验过了。但一则是苦涩度上升,耐泡度下降。二则,未来转化后的茶,较单薄,缺乏层次感,往往甜度方面较强,而茶味淡薄。所以,对于这一类的茶,我们反而要抑制香气的高扬,较轻揉,等候未来的转化。

      喝茶去:我接触过复揉的茶叶,滋味浓俨,支持18泡以上。这个就该说是工艺很不错了吧。
      关于复揉的茶,我估计你指的是新茶阶段,是新茶的味道浓酽,支持18泡。我不太期待这茶陈放后能够浓酽。简单来说,去年制作的,当时非常浓酽的一个茶,今年。。已经无法接受了。景颇族制作,二次揉捻,今年居然得到比较偏柔,当初我们称为德宏老班章的茶,今年大家的评价是偏柔,水甜。我们无法确知这种变化的由来,所以现在较推崇保守的制作方法,也许无法得到最佳的效果,但起码不要得到最差的效果。比如易武茶,我在今年尝试了用一芽二叶制法,试验的样品现在来看,并不如易武传统的养老了再采的制作方法,当然,外观好看了很多。

      喝茶去:大滇对一款茶,如果泡来,前段和后段变化不是很大,很平稳,这样一款茶如何看待?
      这个我个人觉得是跟泡法有关的。大马紫藤公司茶艺总监阮女士,在有次聚会上展示了其功力。同一个茶,第一次泡,让每一泡都不同,第二次泡,让每一泡都基本相同。总体来说,我并不认为这个是坏事,相对来说,很多大树茶容易达到这样的效果,即前后落差不大。而小树茶,相对较难控制,前段滋味较丰富,后面落差下去,明显断层。我曾请教过阮女士,她说,并不能保证每个陌生的茶,都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事实上,她在泡这个茶之前,已经反复试过10多次,最后才能展示给大家。给一个新茶给她,她也要适应多次。

      关于新茶,我通常认为2-3年才是其稳定期,那个时候较易评判优劣。我一直很坦白说,在毛茶阶段做出的判断,需要两个层面的验证才放心。有人说,尝鲜叶就可以确定茶的好坏,我做不到。又有人说,喝刚从鲜叶制作成的毛茶,就能确定茶的好坏,以及成品的状态。我同样认为,我做不到。我只能揣测,然后依据往年的经验,去推测。如果没有做过的茶,我也一样是茫然。看是否是纯正的山头和寨子茶,这个是第一,然后看杀青揉捻晒干的过程是否没有问题,这个是第二。我完成验证的第一个环节,是在压饼后,这个时候仍然无法肯定一个茶的未来转化。第二个环节,大约在3年左右,就可以下定论了,这个时候,茶转为中期茶,确实是各方面相对较稳定。某些行家,在市面上收茶,就是收中期茶。中期茶比新茶品质要容易断定,而价格比老茶低很多,比新茶贵的不太多。3-6年的茶,大致是大家认为的中期茶。

      下面简单谈一下大滇茶道的一些理念。关于制茶之道以及饮茶之道,每个制茶之人,都有自己的道,大滇走的是大道至简。大滇对普洱的看法是,中正醇和、古朴淡雅。

      跟绿茶和乌龙茶类不同,大滇认为,普洱茶并不强调香,也不应强调刺激性。制茶应该从中正这条线路去走 ,不走偏门,不投机取巧,规规矩矩,每年都按一定的路线走。所以,大滇历年出的茶,都有迹可循。有些茶,我们坚持每年都出;有些茶,我们隔一年两年出;总之会保持推出,并做一些改进,并不因为现在市场流行什么而改变。不符合自己制作思想的茶,宁肯不做。醇和,是大滇对普洱茶的基本要求,也是陈化后普洱茶最起码的要求。

      普洱茶为何要陈化?就因为普洱茶新茶的时候太刺激,茶多酚含量大约是小叶种绿茶的3倍,所以才有了陈化一说。至于进贡的普洱茶,大滇说过了,给皇帝喝的都是绿茶状态的芽头茶。如果你给他喝那些布朗山苦茶,估计人头都落地了。在古代,普洱茶上贡的地区,困鹿山,曼松,以及古六大茶山的茶,都是偏柔和的茶,我不认为霸气适合描述普洱茶。

      古朴,淡雅,这个跟普洱茶的历史以及现状有关。喝普洱茶,找个**泡茶,欣赏**泡茶的手法,我真的觉得很别扭。普洱茶是充满沧桑的茶,也许,需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农,或者和尚,围住火塘,边喝边讲述那几百年前、几千年前的故事。喝普洱茶的时候,你会发现,也许根本不谈茶;而喝绿茶的时候,你没法不谈茶,你会谈香气,谈外形,欣赏玻璃杯里的美妙,顺便偷窥下泡茶的mm……而普洱茶的沧桑,使得你不会再关注这些东西,喝的就是古朴。

      是的,这个就是我很奇怪的一点。其实,普洱茶有太多的问题,产自农家,茶有灰尘,有茶梗,有黑点,而许多高雅之士对这些缺点视而不见。嗯,有一天我想明白了,普洱茶相对来说,更粗糙,更原始,也许我们现在更愿意茹毛饮血。在面对三聚氰胺的时候,在面对很多食品安全问题的时候,我们宁愿面对那些看得见的灰尘、黑点……也不愿意面对那些看不见的高科技的生化危机……所以,我们接受了带着明显缺点的普洱茶。这说明,我们的要求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已经不那么贪婪。我们在追求一个简单的快乐,小范围的理想家园。这就是普洱,普洱的世界,不完美却安全的世界。

          over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10 16:3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滇说茶1001夜之64 论普洱茶的阶级性

      大滇说茶1001夜,论普洱茶的阶级性。

      这两天,5群里讨论了很多关于普洱茶的阶级性,大滇也就这个话题来谈下。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有必要再重申一些规则。

      大滇说茶的Q群里,禁止出现关于其他同行的任何链接。原因很简单,这里是大滇号的官方Q群,同理,在CCTV的节目里不能出现民进党的招募广告。如果有人质疑这一点,请问,在跟大滇相当的品牌Q群或者论坛里,容许发大滇的价格以及广告吗?我们同样是第一时间被T出的。

      这里是一个有秩序有游戏规则的地方,汇集的是一群志同道合、有相同理念的人,如果不认同,可以选择去别的地方畅谈你的高见。世界就是这样的,绝对的自由从来不存在。某些不怀好意的茶商注意看,这里是大滇茶友官方群,并非自由市场,当你发言的时候,请注意你的资格:是否大滇茶友?

      我从来都认为,普洱是有多条路的,我们只是其中一条。我们有自己的理念,以及自己的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们只是一点而非全部。正如今晚的主题,普洱茶是有阶级性的,不同阶级做的茶,理念以及方法完全不同。那么,大滇关于普洱茶的阶级性是怎么来看呢?

       实际上在大滇做普洱茶之前,就已经很清晰自己的阶级定位。如果我是为中国90%的平民阶级做茶,我做的茶绝对不会超过20元一饼,而这个价格,我当然还需要有利润。OK,如果我为中国90%的富豪阶层做茶,我做的茶绝对会超过5000一饼,这个定位,跟茶的品质无关,这就是商业。既然有2000多元一罐的榨菜,5000元一饼的茶,当然很正常。

      我在做普洱茶的时候,大家看我08年的帖子,我只为中国少数人做茶。这少数人,我有明确的定位:

      大滇飞扬系列,理智的平民阶级的口粮茶,可以喝的普洱茶,干净卫生的茶。
      对于90%的平民阶层,第一,喝不喝茶是个问题;第二,他们喝茶的定位,我无法满足。这些行为包括了两种,第一,要求5元买班章,10元买古树。这种行为,非我杜撰,大家随便看下马云家的店里,占据销售榜前几名的,一定是几元的古树茶。另外一种,是20多元的价格里,要满足数十种诉求,比如,2001年老茶,比如润,滑,陈香,浓酽,耐泡。是的,淘宝网上排名销售前几名的有很多这种老中茶。从销量比来看,应该不止90%的人选购了这种茶。

      这些人,不是大滇的服务对象。大滇做的茶,首先要求客户有一定的素养,一定的生活常识,不是那种路边有人说捡了一个瓶盖,中奖5000元就急着去分享的人。我不会把班章卖300元,更何况是5元10元一饼,在大滇这里基本无此可能。我相信,有10%的平民阶层是明智的,所以,大滇为这些明智的人服务。大滇飞扬系列,从不说是极品。只能说实在,中规中矩,可以喝,卫生,在这个价格里,努力做到超值。

      大滇号系列,是对应于中产阶级的口粮茶,也是一部分明智的富豪阶级较为理想的茶。这个定位,杜绝了10%中产阶级花10元买班章的念头,也拒绝了90%富豪阶级5万买班章的想法。有着两种倾向的,在大滇这里,都会失望。

      普洱茶的阶级性,体现在不同阶级的人会选购不同的茶,同样也体现了做茶的人属于什么阶级。举例来说,大滇会比较在乎茶叶的生产环境和工艺,多过在乎其他。对于很多制茶人来说,举个例子,很多农家茶,会有一个俗语,不干不净,吃了不会生病,所以,较少关注茶的卫生状态。而对于大滇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我也曾听过和见过用脚来揉茶的,无法接受,不可接受!也许在当地习以为常,但大滇无法接受,一票否决!也许这茶的滋味真的天上有,地上无,但我一点不后悔……

      关于制茶,大滇有太多的一票否决的理由。许多看起来漂亮的茶,都被否决了,这个跟我个人的阶级有关。如果我说我是平民阶级,许多人会说我做作……,所以,我勉强把自己归为中产阶级,从平民阶级经过数十年奋斗,过渡到中产阶级的。那么,我实质上就代表了自己这个阶级对茶的需求,也代表了这个阶级的思想:

      第一 ,我绝对不奢望占便宜,天上掉馅饼,以特别便宜的价格得到绝顶好茶;
      第二 我绝对是想喝到好茶,但那种皇宫大院的绝品我想也不想,这使得我避开了很多陷阱。

      事实上,喝大滇茶最多的人,肯定是我自己。所以我实际上也在为自己做茶,为自己所代表的阶级做茶。

      我想,关于制茶,我有资格说,很多天价茶背后,并不是那么光彩夺目。动辄上千上万的茶,真那么好吗?我对中国的富豪阶层缺乏景仰,是因为,这个阶层没有积累,并无世家的基础,而是最近20多年来的暴发,通常不可避免带着文化的缺失。几万元一饼的茶后面,暴露的是无知以及可笑。真正有底蕴的,明智的富豪阶层,不会参与到这种游戏来,他们也会理性地来看普洱茶,包括这个行业以及商业模式。这就是普洱茶的阶级属性。

      大滇有三问:
      你指望一个不是中产阶级的人做适合中产阶级的茶吗?
      你指望一个富豪阶级的人来做适合中产阶级的茶吗?
      你指望平民阶级的人来做中茶阶级喝的茶吗?

      我个人对普洱茶市场的看法是:90%的人在做的茶,是面向90%的大众百姓的,所以,低价茶,假老茶非常盛行,而茶商说,我们是被逼的,因为我的客户提出了这些要求,所以只能做这些货给他们。近来来,我看着许多同行,从不卖大益的B货过渡到卖B货,被逼的,因为买家给的价格做不了;也因为,做B货的都发财了,赚钱了。当然,这个是他们的理由,在生存危机下,什么事都得做。

      大滇是幸运的,所在的阶级相对较为理性,大滇的茶品也是为这个理性的阶层所做,虽然最初也是很艰难,但毕竟挺过了最难的时期。当然,大滇也在进步,也在期待着大滇的茶友,一起进步!如果有一天,大滇的茶友都步入了富豪阶层,大滇将会推出更高端的茶,继续为大家服务!

      目前,大滇的定位,满足不了超级富豪的要求,最主要是包装上面,嘿嘿,当然,还有忽悠的功夫。大滇耻于给自己的茶打上千年古树,这个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来自1800多年古茶园的标志我不敢,来自海拔2800米的茶园我不敢,来自……。我有太多敬畏,因为大滇服务的阶层,是中国最理性,最明智的阶层,都是有知识的人,而且,是把钱当钱的人,不会当树叶!

        over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11 20:5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我没喝过普洱茶,但我知道普洱茶家喻户晓的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4-29 18:27 , Processed in 0.11395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