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码头

[原创] 山西四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1 22: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00:3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0楼码头于2009-08-11 22:36发表的  :
码头只是高中文化,四年前因为走不出父亲去世的阴影,一个网友劝我,写出来吧,会好受些。那时才开始学着写文章。说实话,很多语法都不太懂, 完全是随心所欲在写。所以,一直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指点,告诉自己到底写的是什么?倘若不是伞所说,码头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写的散文叫:笔记体政论性散文。还有笑生所说的“散文穿插写法”等等。

不多讲了,真诚希望再看到二位及大家点评,码头谢过,上茶
  文化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文字能力高低的标准,它与想像力、创造力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一个人的爱好与热情有关。善良正直之人,文章总是有种凛然的正气,诸如此类的特点,受社会环境与家庭成长环境影响,与文化高低关系不大。一个心中有着正义公理的人,有可能目不识丁,而一个所谓的饱学之士,却有可能作奸犯科。对于后者,学识越高,对社会的危害反而越大,这叫有才无德。
  好像说远了。
  码头的文字非常“干净”,而且思维敏捷,想像力也丰富,所以文章就体现出简洁有力却跳跃不定的特征。??多感而善良,愤世又满怀希望,这是码头的文字留给我的印象,正因如此,码头大约做不了彻底的改革者,最多,算是改良派。呵呵。
  而这,比那些彻头彻尾自标高尚却只懂抱怨攻击的政论者好多了。
  笔记体是散文的一种,类似于日记。它的特点是个人叙事抒情较重,所记之事在语言表达上有片断性,显得跳跃,犹如我们上课时记笔记,有明显的个人主观感情色彩。
  政论性,自然就是指涉及到政治上的内容了,当然也包括一些与政治有关的社会现象,码头的文章,应该是后一类,所以政治色彩还不太明显。
  伞的时间有限,不能再将原来评文的一些观点重复,如果码头真有心,可以从头将评论版现有的所有点评文章看一次,或许会有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2 17: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嗯,知道啦,有空的时候一定来向大家学习。
我说那些是怕你们误解我不愿改正,嘿嘿。

伞,很佩服你也谢谢你,学到很多东西。真心话:)
再上一杯老应茶给你,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20: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32楼码头于2009-08-12 17:14发表的  :
嗯,知道啦,有空的时候一定来向大家学习。
我说那些是怕你们误解我不愿改正,嘿嘿。

伞,很佩服你也谢谢你,学到很多东西。真心话:)
再上一杯老应茶给你,呵呵。
.......
  谢谢码头的茶,就再喝一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2 20: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来看这篇《煤祸》。
  这是一篇将叙事、抒情、议论出色融合在一起的好文章。语言简洁又精确传神,结构紧凑有力,采用了三重对比手法,同时成功运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形式。
  先来看结构。
  第一段与第二段,算是铺。从第三段起,开始了第一次的对比:南方与北方的风景差异,而在这样的差异中,又出现了黑白的对比。这是在景色上进行铺垫,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紧接直接挑出了中心点:“煤,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此处转得自然,也转得有气势。
  然后是第二重对比。由表面的景色深入到思想文化领域,力度明显加大了,意义自然也更为深长。山西拥有的众多历史景点与值得人们引以为豪的经济、文化底蕴与”煤祸“的对比,从而得出“浓艳的红,有了灰暗色彩”的结论。这句话也非常出色,想像丰富,象征手法运用得炉火纯青了。
  第二重的对比略有不同,是先出结论,后具体阐述,悬念感强,这种结构也是成功的。所以接下来自然是描述出“煤锅”的种种现况。这点码头也写得聪明,只用了两个不同的例子,以点带面,令人震撼却不显繁琐。
  最后是第三次对比。以纵览全局的堪忧的“煤祸”现况与“引起政府重视,出台强硬措施”的举措相比较,算是给义愤填膺的读者们留下了一点绝望中的希望。这种写法如伞在上一回中帖所说:属于改良主义,表明码头宅心仁厚。而其实,却减轻了全文的现实批判力度,如一支本来锋利的长矛,突然硬生生被码头削掉了尖,几乎给废成了一根木棍。这应该算是此文最大的弱点。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国家虽然出台了强硬政策,但码头并没有举具体事例来说明它的成效,只是“想当然”而已。所以,这种说法就有些苍白了,有“粉饰”之嫌。这也说明码头虽尖锐,但斗争性不强,有息事宁人的想法,呵呵。
  如果能够在第三次对比中,稍微改动一下,则全文立刻会变得尖锐犀利许多。如可写“政府虽然出台了许多强硬政策,便实际收效并不大,”然后再举新近发生的两三次“煤矿”之灾做来为例子,最后,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政策原因?还是人们根深蒂固的利益熏心,从而导致了“官商勾结”与“权钱交易”?但为什么却无法从制度上根绝呢?
  这样写,文章才会真正深刻而有批判性。然后,可按原文的大致内容结尾,这里才可以留一点“希望”的。
  最后看结尾。
  结尾同样也很出色。“黑”由表面的视觉感受深入到“心灵”的体验,即“宁愿煤黑了大地也不愿煤黑了心”,同时将第三段景色的结尾“水墨意境”再提而“由景及心”,一“黑”二用,象征意味浓厚,妙。
  这是一篇有深度也有文采的文章,是码头四篇文章中最成熟最好的一篇(个人观点)。倘若单独发在正版,评为精华是理所当然的。
  文字上,许多地方都很出色。如第三段的“薄屑晕染”,七段的“浓艳的红,有了灰暗色彩”等。当然,也有个别地方值得斟酌。还是用三段的内容来举例吧。
  原文:“车到山西境内,平坦的苍茫大地加上充足的阳光普照让人眼神一亮。出川时的无数隧道、群山蔽目被远远抛在身后。”
  “平坦的苍茫大地”,由于后面是“充足的阳光”??“阳光”应与“大地”相对,所以,可修改成“平坦苍茫的大地”。
  “无数隧道、群山蔽目”,同上理,应为“无数隧道与蔽目群山”。
  原文:“连电线杆上驻足的小鸟羽毛都失了它的本真黑亮,扑腾振飞也抖不落那尘黑煤。”
  “本真黑亮”?小鸟的羽毛全是黑亮的吗?倒不如用“色泽”。“扑腾振飞”,用“扑翅振飞”可能更形象些。
  第五段:“与环境,仅是表向。”“表向”?抑或“表象”?
  呵呵,好了,就到这里吧,欢迎码头及其它朋友探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3 21: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煤祸

火车急速行进,窗外所有事物只在视线内停留几秒便跳跃到下一处,田地挨着田地,山头接着山头,当地人每日看惯的场景,在过客眼中,都成景致。

习惯在别处寻觅风景,是我们共同的病症。

车到山西境内,平坦苍茫的大地加上充足的阳光普照让人眼神一亮。出川时的无数隧道与蔽目群山被远远抛在身后,如同走出谁家锦簇庭院,来到另一片天地,心胸也开阔起来。北方平原,始终有一种浩浩荡荡的大气让江南艳羡不已。差异是对等的。与冬季南方的郁郁葱葱青山绿水相比,这里的风景灰黑一片。灰是自然本色,黑则另属他物。冬季里,粮食入仓,农民闲歇,夏日的绿被刺骨的冷冷冻收藏,只待来年。于是,只有雪和黑抗衡。白花花的雪覆盖着,却怎么也遮挡不住黑的入侵。黑能染白,而白不能污黑,这是一条永生的定律。那种颜色在这块土地上扎了根,入了骨,连电线杆上驻足的小鸟羽毛都失了它的本真色择,扑翅振飞也抖不落那尘黑煤。即便是浩荡奔腾不息的黄河,也多多少少被它漫天飞舞的薄屑晕染,意境足以让人联想到水墨画卷。

煤,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这片土地的污染之重,全国少有。车厢之内,忧虑持续蔓延。火车疾驰一晃而过所看到的田间地头房屋建筑上的层层黑衣,与环境,仅是表象。

这块拥有众多骄傲的三晋大地上,五台山、云岗石窟、应县木塔、平遥古城,个个独领古文物之风骚。尧舜禹三王、晋北魏朝代落都此地为这块黄土地遗留下几分王者霸气;一代晋商经营的山西票号兴衰浮沉百年后仍有富贵气息在庭院间回荡;<<人说山西好风光>>,并非一曲空唱;余秋雨<<抱愧山西>>,它的厚重与大气,在文人的理性思考梳理中,随处可见。

这一切,又因煤的缘故锋回路转,浓艳的红,有了灰暗色彩。

无数次的矿难,持续上升的死亡报道,欺上压下的瞒报,使这块土地成为焦点。兴也煤炭,祸也煤炭,真正承受煤之祸的,是人。

“人不如钱,命不如煤。”一位食客这样对我说。

亲威的饭店位于山西一座城市的十字路口,位置好,所以十几年不衰。就在那里,迎来送往的无数客人中,少不了开着“斯泰尔(音译)”大型拉煤货车的送煤人。除了眼珠与牙齿白外,他们就像一块黑的炭。他们押煤也要挖煤,都是当地人。外地人不押煤,他们都在井下挖煤作业,这样的好营生仅限于当地人或是矿主亲属。“人不如钱,命不如煤啊,”其中一人在聊天时突然对我说出一句这样的话。言指自己还是他人,我没有机会问。他们随随意意落座,自自然然点菜填饥,吃道地的内蒙莜面山西素糕,吃罢付钱便走。不喝酒,不拖账,与外地务工下矿的打工者相比,他们是幸福的一群,山西煤人。

我没能到城市周围的任何一个煤矿走过,真真正正的走进煤矿工人的生活与心灵世界,所以,他们的苦,很大程度上是在媒体报道的矿难事故中了解的。然而,隔着一层纸,总归有些朦胧。似乎为我圆梦,命运竟制造了几次与他们擦肩而过的机会,却是揪心的记忆。

应该是三次,在去往郊区的中巴车上,大包小包的打工者操着异地口音坐在他们通往幸福的终点站---------煤矿。然而,遭遇到的却是车主强收高价车费,稍有怨意,立即推人带物下车。粗暴野蛮之举,令人咋舌。尤其是晚上,毫无目标满脸无辜的外地民工被扔在煤矿半路已成常态,这在当地,不算新闻。

这一幕,包括我在内的所有车中人不约而同选择了噤声。平日义正言辞的所谓正义、良知、勇气抛到那里去了?几个光头青年的威逼下,我们堂皇的尊严与卑微的民工一道被污辱驱逐。我们怕!怕什么?
一切皆因乱,有乱定有祸事发生。这是至理。这里的乱象,已非一日之久。

改革开放,煤业大兴。加上其他行业的振兴,一夜暴富的人流与渴望赢得最大财富的人数激增,原本安稳平和或是不安稳平和的心态被骤然暴涨的利益吞没。欲望是无止境的,你不操控它,它便左右你。当今社会,太多欲望过盛的人,他们不是被左右,便是完全失控。于是,就有了人富城乱,城乱心浮的中国之怪现状。

正因如此,祸从天降,命如草芥,动辄几十上百条无辜男儿丧身甬道。有良心者,即使没有上级施压、传媒报道也会悉数找回交还亲属薄葬厚葬,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尽人事而全力为之。最怕无良矿主无证挖煤,一旦事出,炸矿掩尸,携款私逃,父母生之养之的血肉之躯,刹那间人间蒸发。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苍天开眼,亦不能令他们复生走出黑暗。

煤祸,因煤而起,因人而止。止倒也罢了,最怕循环。

好在,这里的祸事已经引起重视。国家开始出台强硬政策,该关的关,该炸的炸,该查的查,严惩之下,我们似乎看到一线曙光。

然而,庆幸之声话音未落,就在今年,“山西山阴”、“山西屯兰”矿难事故随之发生,一百多个鲜活生命又成“祭品”。妻儿泣血呼唤,又能奈何?出台强硬措施,奈他若何?

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在三晋大地上竟遭受尴尬,如若空文!

愤怒过后,我们不禁要问:究竟为什么?究竟怎么了?究竟怎么办?

是我们的安全条例不够严格,还是煤矿部门根本不执行?是我们的相关政策不够强硬,还是从来没能落到实处?是我们的官员渎职枉法为虎作伥,还是煤矿老板利欲熏心视命如芥?究竟哪一个理由可以成为我们对枉死甬道的死难矿工与痛断肝肠亲属的一个明明白白的交待?谁来对他们道出真相?

“人祸猛于虎”。

了解山西境内的无数矿难后,你会发现,“官员渎职”、“官商勾结”等这些社会弊病恶疾,在这里被表现发挥的“淋漓尽致”,近于完美。无数大小官员跟随矿难落马受审,又成为山西一景。

“风景”背后的牺牲品,永远是矿工。

农民工这个弱势群体在文件中被“保护”了若干年,如今依然被文件高高“保护”,无法落实到实际生活当中。而从事煤矿地下作业的全部是他们。是他们以身体为代价敲响了这一行业中腐败贪婪者的丧钟,还是仅仅以一个死者的身份,被列入名单,付出赔偿,送去葬场、进入天堂,然后,在那里等待,下一个同行。

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强力有效的法律监管制度,对官员及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制约,这样,才能避免悲剧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相关措施不出,“官商勾结”不除,煤祸永在。

我们宁愿听到煤价暴涨,民工失业,地方GDP下滑等不“和谐”声音,而非有人说出“人不如钱,命不如煤”的悲凉感叹、而非有人做出半路揪人抛物下车的恶行、而非因为一些人的贪污失职导致另一些人的枉死。“不见后来人,”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这些年无数次路过并短暂踏足这块土地,不知不觉中产生出一些美好的情感,却又始终对它存有怨意。究其原因,我承认不止是煤,而又宁愿是煤。宁愿这“黑”的入侵是以一种大气直观的表面方式进行,不似现在这样微秒到不可见,不可测,慢慢渗入到心入骨,继而渐渐晕染,在神灵大地营造水墨意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3 21: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伞,下午看了你的点评,我修改了,再帮我看一下吧。谢谢:)

开头部门的“表向”,是我写的错别字,应该是“表象”。惭愧下,呵呵。

<<烟女>>那篇,我也会慢慢修改。然后发上来,让你们再帮忙指点一下。

辛苦了,送花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13 22: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久没见笑生,云游去了吗?在此问好。
有空来坐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15:25:52 | 显示全部楼层
  码头的修改稿,由于加了“批判”的内容,显得犀利多了。值得表扬。不过,有些地方说得过细,显得?嗦。鉴于码头的认真,伞就抽时间将你修改的那部分润色一次吧??这可是最费力费时的活哦。伞平时如有可能,会选择较轻松的方法来点评,而不是这种。
  红色字体表示可以删除的地方,蓝色字体表示对原文的修改,紫色字体表示伞独自增加的内容。绿色字体是说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14 15: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而对这一幕,包括我在内的所有车中人不约而同选择了噤声。平日义正言辞的所谓正义、良知、勇气抛到那里去了?几个光头青年的威逼下,我们堂皇的尊严与卑微的民工一道被污辱(侮辱)驱逐。我们怕!怕什么?(宜单独成段
  一切皆因乱,有乱定有祸事发生。这是至理。这里的乱象,已非一日之久。(删掉
  改革开放,煤业大兴。加上其他行业的振兴,一夜暴富的人流与渴望赢得最大财富的人数激增,原本安稳平和或是不安稳平和的心态被骤然暴涨的利益吞没。欲望是无止境的,你不操控它,它便左右你。当今社会,太多欲望过盛的人,他们不是被左右,便是完全失控。于是,就有了人富城乱,城乱心浮的中国之怪现状。(“人富城乱”?说法欠妥。这一句全删掉,并同下一段合并。)
  正因如此,祸从天降,命如草芥,动辄几十上百条无辜男儿丧身甬道前后顺序调整)。有良心者(有良心的矿主??需确指。),即使没有上级施压传媒报道此处加逗号)也会悉数找回(找回什么?)交还亲属薄葬厚葬,妥善处理善后事宜尽人事而全力为之(尽全力妥善处理后事)。最怕无良矿主无证挖煤,一旦事出,炸矿掩尸,携款私逃,父母生之养之的血肉之躯,刹那间人间蒸发。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苍天开眼,亦不能令他们复生走出黑暗。删掉
  煤祸,因煤而起,因人而止。止倒也罢了,最怕循环。
  好在,这里的祸事已经引起国家重视。国家开始出台强硬政策,该关的关,该炸的炸,该查的查,严惩之下,我们似乎看到一线曙光。
  然而,庆幸之声话音未落(曙光刚隐现于灰朦的黎明)(上面是曙光,下文就应紧接着说,哪来“庆幸之声”呢?),就在今年,“山西山阴”、“山西屯兰”矿难事故随之接连发生,一百多个鲜活生命又成“祭品”。妻儿泣血呼唤,又能奈何?出台强硬措施,奈他若何?(妻儿泣血呼唤若何!出台强硬措施奈何!)(注意“若何”与“奈何”的区别
  政府部门的相关政策在三晋大地上竟遭受尴尬,如若空文!这一切,是为什么?
  愤怒过后,我们不禁要问:究竟为什么?究竟怎么了?究竟怎么办?删掉
  是我们的安全条例不够严格,还是煤矿部门根本不执行?是我们的相关政策不够强硬,还是从来没能(未)落到实处?是我们的官员渎职枉法为虎作伥,还是煤矿老板利欲熏心视命如芥?究竟哪一个理由可以成为我们对枉死甬道的死难矿工与痛断肝肠亲属的(痛断肝肠的亲属们)一个明明白白的交待?谁来对他们道出真相?   
  “人祸猛于虎”。
  了解山西境内的无数矿难后,你会发现,“官员渎职”、“官商勾结”等这些社会弊病恶疾在这里沉积在这里被表现发挥的(并被表演发挥得??注意“表演”与“得”)“淋漓尽致”,近于完美无数大小官员也跟随矿难落马受审,成为山西一景。
  “风景”背后的牺牲品,永远是矿工。(与下段合并
  农民工这个弱势群体在文件中被“保护”了若干年,如今依然被文件高高“保护”,无法落实到实际生活当中。而从事煤矿地下作业的全部是他们。是他们以身体为代价敲响了这一行业中腐败贪婪者的丧钟,还是(然后,)仅仅以一个死者的身份,被列入名单,付出赔偿,送去葬场、进入天堂,然后,在那里等待,着下一个同行。
  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强力有效的法律监管制度,对官员及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制约,这样,才能避免悲剧一而再,再而三的发生。相关措施不出(“利益熏心”不断),“官商勾结”不除,煤祸永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5-3 16:57 , Processed in 0.24127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