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28|回复: 1

聊聊春节征文(2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8 10: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蓼汀花淑:真的准备过年

  文:白马非马

  这篇征文,再一次唤起了儿时的回忆。这回忆的画面,就那么生动地出现在脑海中,连我这样年纪的老头子,自己都被感动了。
  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口唱大戏。接闺女,叫女婿,小外孙子也得去。说不去,就不去,赶大车来我就去。
  这是一首据说在中国北方流传甚广的歌谣,至少,我的老家有,天津也有。这是哄孩子时候说唱的,其实,还配有动作,那就是大人双手掌心向上,四个手指勾着掌心向下的孩童的小手,前后轻轻扯动,同时嘴里哼唱着进行的。而那孩子,通常只是牙牙学语,有的词句可以跟着哼出,有的还发不出完整的音节。但是,不管怎样,通常在做这个游戏的时候,孩子都会非常开心,发出呱呱的笑声。
  点,点,点牛眼。牛眼花,买菜瓜。菜瓜苦,买盐卤。盐卤咸,炖了大肉好过年。
  这首歌谣大多是老奶奶哄孩子时候做着一种游戏,同时哼唱的。可以是一个孩子与老奶奶在炕上对面坐着,也可以是三几个与老奶奶围坐成一个圈子,无论是孩子还是老奶奶,大多盘着腿,一边哼唱,一边用手指交替点击着自己的脚,也有的时候,是老奶奶一边哼唱一边先点一个孩子的脚,一遍唱完,就会轮到点下一个孩子的脚。别的孩子就都乖乖地等候着,期待下一个会轮到自己被点到。
  老奶奶大多不识字,所以,除了歌谣的开头,所用的词句也就各不相同,甚至没有任何含义,只是谐音罢了。但是,就这,已经足够温馨,温馨到今天我想起来,写起来,还是发自内心的感到温暖。
  文革后期,文化桎梏在农村已经不是非常严酷,我舅舅私藏的一些经典京剧、评剧、河北梆子唱片已经敢于在亲友齐聚的大年里偷偷地拿出来通过他同样私藏的手摇老式唱机播放,还有一种长长的纸牌,逢年过节也会偷偷取出来抹上几把,但是,总会派一个表姐在外院放哨,一有外人到来,还是会马上“坚壁清野”。姥姥家的村子是方圆十里内知名的大村,确实会在过年的时候安排唱戏,这个风俗一直沿袭到平改拆迁。当然,当年唱的几乎只有样板戏,而后来则是“刘巧儿”、“卷席筒”、“花为媒”甚至“秦香莲”等等评戏居多了。临时搭建的戏台前面是一排又一排挤挤擦擦的小板凳儿,人们边看边互相聊天;后面的是人挨人人挤人打站票(是这个说法,当然并不真的需要买票)的人们,再后面则是来得更晚的人们,大多会从家里扛来板凳或桌椅,站在上面看戏,很多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也会来共享。戏台两侧与后面,也往往会有不少岁数更大的人们,他们不屑于挤到前面,说是来听戏的,不用看也一样。就这样,一旦唱戏,十里八村的人们都会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姥姥的村子,而这个时候,我母亲通常会带着我干脆住到姥姥家,一连几天去听戏,我那时很小,却也乐此不疲,关键是凑热闹,同时,有小伙伴,有好吃的。
  戏台附近,总会有一些小贩,那是真正的小贩,连自行车都不用,只是手里挎着个篮子就够用了,贩卖一些自己亲手加工的小食品,比如糖葫芦(我们也叫糖堆儿)、各色炒瓜子、有时甚至会有五香花生米。那个年代,“小贩”与“投机倒把”几乎是同义词,他们竟然敢于顶风作案,主要还是知道这个村子的干部会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缘故。当然,姥姥虽然会给我红包压岁钱,我却并不舍得狠花,不会同时享用这些美食,只是今天吃根糖堆儿,明天买把瓜子那样细水长流式地消费,却足以让我乐不思蜀了。
  “真的准备过年”,这题目也真的好。我想,一篇文字不必长篇大论,不必辞藻华丽,更不必强调什么深刻的教育意义,平实的叙述中,能感染人,让人在不经意间被引起共鸣,得到享受,足矣。这篇文字就做到了,让我再次阅读,依然感动,依然浮想联翩,甚至在想起那些已经离我而去的亲人的时候,依然老泪纵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3 15: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革后期,你家还有手摇老式唱机,说明你们那里的农村条件还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5-19 00:06 , Processed in 0.1217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