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98|回复: 2

[原创] 榆树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17 23: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依山而智,傍水则聪。耐此处无山,陶吾情衷。然长白之冰雪,岩浆之溶泷。淬就圣洁之水,流经此中。滋吾沃土,润吾苍生。斗牛之光,每临吾境,紫微之气,尝绕吾空;遥忆夕年,初判鸿蒙,凶残异兽,势猛如洪。江河泛滥,漫野荆丛。此方先祖,起于松江之东。披荆斗兽,气势如虹。倏忽四万载风雨弹指即逝,七十秋昌荣乃党之功。
    佛祖彻悟于菩提,而立佛法之宗;句芒得道于轩辕,乃为甲乙之精。然此间无名木,唯老榆漫野生,皮糙而裂,叶茂而峥;干坚根固,枝曲横生;柔可克刚,刚则易崩,曲伸之间,大慧藏于其中。生生之理,当在此中;由是此土,因而得名。另唤伯都,乃之雅称。
    此中居者,亦得其精,且久受华夏文明之陶,萨满遗风之承;坚韧刚毅,果敢至诚,秉忠勤俭,聪慧重情;方得仓中谷粟,连年丰盈,更兼八载,问鼎辽东。虽无桃源之安逸,然亦恬淡之城。
    若夫城虽不甚阔尔,然清时即重文教,乃建魁星楼一座,高有三层,檐分六角,朱栋拱门,良工弄巧。外有燕雀之和鸣,内有骚客之行草。登斯楼也,下可瞰伯都之全貌,上可参天宇之浩渺。缘此英才辈出,古有于氏叔侄,扬名寰宇,今有回公良玉,阁中耆老。故曰善则礼佛,雅而重道。由是湛江古寺,梵音不息;法藏新寺,香火缭绕。
    时值隆冬也,浩渺天际,鹅毛飘洒,漭漭大地,尽披银装。圣水结冰,木成雾凇,似此何处可觅绿哉?乃吾之庭内,数株青松。余慕其节,乃栽之也。呜呼!尝闻陋室之雅,得水之灵,蓬莱之名,得仙之灵;余居所独具陋室之陋,唯无陋室之雅,无仙之灵,更何得名,然余颇爱之!尝具紫砂浸茶以品香茗,登高作赋以歌日升。
    余,孑然一身,箪食瓢饮,唯胸存点墨,此身更无尺寸之长;幸蒙董公之雅望,乃捉锈钝之笔,行此生涩之章。更兼诸公,文之泰斗,学之耆宿。钟期即遇,更复何殇!冬去春来,万物更生,行文至此,一绝乃成。举至案几,以承诸公,若蒙不弃,更望雅评。
    滔滔松水流不休,沃土沧桑历万秋。
    吉北新星逢盛世,此生居此复何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2-18 08: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楼主近猪者痴于2012-02-17 23:50发表的 榆树赋 :
    依山而智,傍水则聪。耐此处无山,陶吾情衷。然长白之冰雪,岩浆之溶泷。淬就圣洁之水,流经此中。滋吾沃土,润吾苍生。斗牛之光,每临吾境,紫微之气,尝绕吾空;遥忆夕年,初判鸿蒙,凶残异兽,势猛如洪。江河泛滥,漫野荆丛。此方先祖,起于松江之东。披荆斗兽,气势如虹。倏忽四万载风雨弹指即逝,七十秋昌荣乃党之功。

内容宏富,不乏可圈可点之处。学习楼主大作。

说第一节:


耐此处无山,陶吾情衷。然长白之冰雪,岩浆之溶泷。

◎“耐”应作“奈”。虽二字可通,此处还应用“奈”。
耐(奈),怎奈、无奈。起转折之意,“陶”前逗号可以删去,“然”字带出“长白之冰雪,
岩浆之溶泷”,后面不应是“。”号,因此处点断,无动词谓语,近乎语病也


淬就圣洁之水,流经此中。

◎淬,本意为淬火,可引申为磨练,语义较单纯明了,“淬就……水”不通

遥忆夕年,初判鸿蒙,凶残异兽,势猛如洪。江河泛滥,漫野荆丛。

◎有“夕月”(傍晚的月亮)、“夕日”(夕阳)、“昔年”(前几年;从前),没有“夕年”。“初判鸿蒙”当在远古,即使用“昔年”亦不恰切。
“如洪”,比其大也。以此说“猛”,还可推敲


倏忽四万载风雨弹指即逝,七十秋昌荣乃党之功。

◎“倏忽”,顷刻、形容时间流逝之快。“弹指即逝”,时间很快消逝。两者用于同一句中,意思重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12: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有道理,苍梧老师 谢谢您的点评,学习。。。。此文,小子再行斟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5-23 22:07 , Processed in 0.08202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