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月黄昏

[原创] 留住春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16 13: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啊啊?月黄昏怎么又关心起现代诗来了,哈哈。
  现在的现代诗,由于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再加上自己浮躁,许多所谓的诗人在形式上无法突破前人,在内容上也因为自己的薄识而无法赋予诗真正艺术的美与文化传承的底蕴,所以不得不在语言上进行改革,提倡平白、浅显,当然也包括粗俗。在他们看来,这是艺术的生活化,而在伞哥看来,这其实是将艺术的概括性与凝聚力的升华混同日常的用语,忽视了诗歌特有的意象化与抽象的意蕴美。这也是世人讥之的“一夜之间,人人都成为诗人”的现象。
  当然,更有从形式上做惊人突破的,比如“用下半身写作”的诗人们。为避免口舌,伞哥就不多说了。
  其实诗歌与绘画与文学,在艺术规律上是相通的,诗歌的主要功能是在叙事中表达情感,音乐性与美感是诗歌的重要表现形式,但如果将注意力全部放在这上面而抛弃了诗歌的纯艺术性,那么对它的发展显然不利。无论是“先锋”的,还是超现实的,都不应该摒弃这个原则,否则,将流萤视为凤凰,猪豕视为麒麟,则流于粗俗也便正常了。
  就即兴说这么多吧。纯属个人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6 13: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伞哥的每一句话都收获多多,娓娓道来,句句在理。


随着年龄的培长,倒喜欢语言风格为平实朴素的文章,不一定要载大道,能会心一笑或若有所思就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7 16: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黄昏的脑袋瓜里能装多少东西,
古今中外都想往里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2: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1楼若尘于2009-06-16 13:50发表的  :
看伞哥的每一句话都收获多多,娓娓道来,句句在理。


随着年龄的培长,倒喜欢语言风格为平实朴素的文章,不一定要载大道,能会心一笑或若有所思就可。
  
  按照艺术发展的规律,文章最初是平实朴素的,然后转为华丽,最后又转为平实朴素,犹如内功高手,返璞归真才是绝世顶尖的,其实也应了老子的话:“大巧若拙。”这不仅是道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当然,最后的平实朴素多了归纳与辩证,少了最初的混沌草朦,这点是必须注意的。
  若尘喜欢平实朴素,而且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见应该是后一种,滴水而藏海,一叶而知秋。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2:3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2楼倚槐卧雪于2009-06-17 16:37发表的  :
不知道黄昏的脑袋瓜里能装多少东西,
古今中外都想往里揣:)   
  暗香浮动月黄昏嘛,脑袋里多装点东西,才能够“遥知不是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18 13: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8楼月黄昏于2009-06-12 20:05发表的  :
啊!伞哥不愧是专家呀!你的解释总能把我心中产生的很模糊的东西一层层剥得清楚明白。
建议伞哥把这两个回帖合成一文以主帖发出,让更多的朋友学习。

因为最近黄昏在看古诗,作者风格的各种各样,时人和后人的评价也很有些不同。例如谢灵运和颜延之的诗精工细描,喜用典故,特别是颜的诗,几乎一句好几个典故,难懂死了,却得到当时人的很高的评价;而陶渊明的诗自然淡雅,鲍照的诗峻切直露也不失精致,当时的评价却都很低,直到唐代以后才认识到他们诗歌的美。好像诗的好坏标准也有个时代的问题。
由此,黄昏就想到了散文,觉得也是如此,每个人的喜好不同,标准也不同,也就茫然了。而前段时间偶尔去阅览室翻翻《读者》觉得好像它选 文的标准也和以前不同了,以前选的文章比较质朴,现在偏于华丽了,所以产生了以上疑问。
.......
  先汗一下,上次看见月黄昏说起现代诗,却漏掉了这个“古代诗”。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伞哥的回帖,多是即兴,若要说内容,平心而论,有许多都可以做主帖。不过伞哥一向奉行多而杂不如少而精及宁缺毋滥的原则,所以就让这样的内容散在各帖的回复中吧,有心则有缘,无心则无缘。
  第二个问题涉及到古诗的创作风格与时代背景,这个问题有点复杂,非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伞哥就简之。
  首先得纠正月黄昏的一个误会。其实谢灵运与颜延之的诗是很有区别的,并非都一味“据典”。谢是山水诗的鼻祖,其诗的特点是富艳精工、形象鲜明、意境优美。而颜延之虽然当时与谢齐名,但实际上他的的成就远不如谢,他的诗凝炼规整,喜欢搬弄典故,堆砌辞藻,往往缺乏生动的情致。至于陶渊明,大家都清楚,他是田园诗的鼻祖,世人称之“隐逸诗人之宗”。鲍照与谢、颜并称“元嘉三大家”,但实际上他在文学上面的成就比两者都高,诗、词、赋都不乏名篇,且擅长七言歌行。
  对一个诗人的评价,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二是将其放入文学历史发展中来比较。以上四位诗人的生活时代是东晋末年至南朝宋,正是崇尚自由,玄风炽盛的时候,政治上时局动荡,杀伐横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隐逸思想的萌芽。不过对陶渊明来说,世人对他文学价值的评价,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的。因为他这种对田园的偏爱,带着及时行乐与安贫乐道的内容,虽然有点消极避世,但纵观历史,政治的纷坛与不测让后代许多大家逐渐认识到它的好处??真是失意的一杯酒,忧愁的一曲歌啊。这也是陶渊明的诗在当时评价不高但后来却得到认同的主要原因。
  好与不好,关键不是看当时,而是看历史地位。真正的美的东西,不会在历史中湮灭的。散文也一样。爱好不同,时代不同,有时候评论的标准的确有区别,比如书法,“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但将这些串起来看,就会发觉:正是这些不同的“尚”,构成了书法文化的发展史。同我们常说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一样,是一条历史发展的线索。
  如果用这样的观点去看待《读者》,月黄昏或许就可以理解一二了。杂志选文的标准,永远是跟着读者走。它的方向的定位,一定是首先尊重大多数读者的要求,不然,就无法生存下去。当然,这样的变化究竟是好是坏,伞哥很久没看《读者》了,无法给出答案,呵呵。
  就到此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9 21: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0楼打不开的伞于2009-06-16 13:25发表的  :
  啊啊?月黄昏怎么又关心起现代诗来了,哈哈。
  现在的现代诗,由于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再加上自己浮躁,许多所谓的诗人在形式上无法突破前人,在内容上也因为自己的薄识而无法赋予诗真正艺术的美与文化传承的底蕴,所以不得不在语言上进行改革,提倡平白、浅显,当然也包括粗俗。在他们看来,这是艺术的生活化,而在伞哥看来,这其实是将艺术的概括性与凝聚力的升华混同日常的用语,忽视了诗歌特有的意象化与抽象的意蕴美。这也是世人讥之的“一夜之间,人人都成为诗人”的现象。
  当然,更有从形式上做惊人突破的,比如“用下半身写作”的诗人们。为避免口舌,伞哥就不多说了。
  其实诗歌与绘画与文学,在艺术规律上是相通的,诗歌的主要功能是在叙事中表达情感,音乐性与美感是诗歌的重要表现形式,但如果将注意力全部放在这上面而抛弃了诗歌的纯艺术性,那么对它的发展显然不利。无论是“先锋”的,还是超现实的,都不应该摒弃这个原则,否则,将流萤视为凤凰,猪豕视为麒麟,则流于粗俗也便正常了。
  就即兴说这么多吧。纯属个人观点。
谢谢伞哥的认真解答。
同意伞哥的观点。
“诗歌的主要功能是在叙事中表达情感,音乐性与美感是诗歌的重要表现形式,但如果将注意力全部放在这上面而抛弃了诗歌的纯艺术性,那么对它的发展显然不利。”
所谓的第三代诗歌,目的宗旨是打破文革以来的宏大抒情以及朦胧诗的晦涩难懂,所以他们力图将诗歌生活化,平易化,这本没有错,可是从他们的作品来看,我个人觉得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9 21:5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1楼若尘于2009-06-16 13:50发表的  :
看伞哥的每一句话都收获多多,娓娓道来,句句在理。


随着年龄的培长,倒喜欢语言风格为平实朴素的文章,不一定要载大道,能会心一笑或若有所思就可。
  
人生三大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看来若尘同志是达到了第三境界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9 21:5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2楼倚槐卧雪于2009-06-17 16:37发表的  :
不知道黄昏的脑袋瓜里能装多少东西,
古今中外都想往里揣:)   
唉,咱这瓜瓜要比伞哥那瓜瓜差远啦,看看人家那回帖,啧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19 22: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5楼打不开的伞于2009-06-18 13:35发表的  :

  先汗一下,上次看见月黄昏说起现代诗,却漏掉了这个“古代诗”。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伞哥的回帖,多是即兴,若要说内容,平心而论,有许多都可以做主帖。不过伞哥一向奉行多而杂不如少而精及宁缺毋滥的原则,所以就让这样的内容散在各帖的回复中吧,有心则有缘,无心则无缘。
  第二个问题涉及到古诗的创作风格与时代背景,这个问题有点复杂,非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伞哥就简之。
  首先得纠正月黄昏的一个误会。其实谢灵运与颜延之的诗是很有区别的,并非都一味“据典”。谢是山水诗的鼻祖,其诗的特点是富艳精工、形象鲜明、意境优美。而颜延之虽然当时与谢齐名,但实际上他的的成就远不如谢,他的诗凝炼规整,喜欢搬弄典故,堆砌辞藻,往往缺乏生动的情致。至于陶渊明,大家都清楚,他是田园诗的鼻祖,世人称之“隐逸诗人之宗”。鲍照与谢、颜并称“元嘉三大家”,但实际上他在文学上面的成就比两者都高,诗、词、赋都不乏名篇,且擅长七言歌行。
.......
伞哥之博,让黄昏惊叹。
先茶上
再和伞哥讨论一下儿
黄昏觉得颜延之和谢灵运的诗之所以受到当时人的好评及仿效,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切合了当时人的审美。在寡而无味的玄言诗风行了一百多年后,时人应该对这种枯燥难懂的类似佛经的诗看够了,灵运和颜之描摹生动的诗一出现,就如萧瑟干燥的秋天,突然吹进了一缕清新的湿润的风。所以立即就吸引时人的眼球,受到时人的好评。
伞哥说得对,颜谢二位的诗当然不同。黄昏只是说他们有喜用典“尚巧似”的共同点。正如伞哥所说,谢的诗歌成就远在颜之上,他的山水诗还可以用清新可爱来形容。
其实,在早期,谢的成就是不如颜的,早期他写诗以拟古为主,模拟的色彩太重,没有形成独特的风格,但在他被贬永嘉之后,写了大量的山水诗,才创造出了奇特的艺术风格。而颜延之后期完全沦为朝廷的御用文人,多写应制诗,他的诗风由自由抒情转为奉和应制,可以说是退步了。也就是说,他们二人的主要成就,一在后期一在前期。

“鲍照与谢、颜并称“元嘉三大家”,但实际上他在文学上面的成就比两者都高,诗、词、赋都不乏名篇,且擅长七言歌行。”对,我就很喜欢鲍照的诗,不难懂,又很美。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4-20 23:58 , Processed in 0.09840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