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还是定风波

史上十大口水战(未完待续,每周两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4 18: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4 22:48:37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6264.shtml  请大家帮我顶一下 谢谢。O(∩_∩)O谢谢 衷心感谢


一百一十五 休息疗法


根据刘季同志自己滴说法——当然现在不能叫刘季啦,要叫刘邦,当然刘邦也不是你们能叫滴,一点忌讳都不懂,要叫圣上——根据圣上自己滴说法,他老人家手里有三大法宝。

哪三大法宝?张良,萧何,韩信。出点子得靠张良,点子张啊点子张,别人点子三两个,他的点子一箩筐,别人点子看眼前,他的点子看四方。搞经济得靠萧何,当世最牛管家,能让上上下下全都满意,前方有饷,后方有粮,连给楚人亡了国滴秦人都有好日子过,约法三章么。至于打架么,这世上还有比韩信会打的么,项籍,牛不牛,彭城之战,三万精兵,打得刘邦五十六万人满地找牙,连老婆和老豆都给抓了,可项籍自从遇到韩信,输得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输滴。

不过等到坏人都打跑了之后,三大法宝命运就有点不一样了。会出点子的,可以继续出点子,谁能没个急事呢,搞经济的也可以继续搞经济,谁会嫌钱多啊。而会打架的呢,就不太用不上,没架给他打呀,用不上也就罢了,关键是放着个如此会打滴放在身边,能放心么,放在身外,又能放心么,你能放心,你那小心眼滴老婆能放心么,所以韩信必须被除掉。这样就剩下两位超级大佬,一个是张良,一个是萧何。

张良似乎是道家流滴,他的故事充满着稷下黄老那帮人滴神神道道,黄石公,赤松子,商山四皓,都是武林中闻所未闻见也见不到滴前辈高人,连最后滴归宿似乎都是神马“从赤松子游”。

而萧何长期工作于大秦国滴基层,接触滴都是法家那一套,当然更有法家风范,做事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艰苦朴素戒骄戒躁,在咸阳宫里那种收纳天下美女滴地方,刘邦迷得走不动路,樊哙在发脾气,而小萧同志呢还不忘记把地图报表之类滴全带上,真是法家滴好干部啊。后来刘邦到东边和项籍打持久战,把大后方交给萧同志,但又不太放心时,萧同志学的就是当年秦灭楚时王翦那一套,再后来给刘邦建了个富丽堂皇滴宫殿,也是学滴秦人爱修政府大楼那一套。法家滴好干部,又是长期工作于大秦国滴基层,所以后来定汉律时,秦人的神马妖言律啦挟书律啦就保留了不少,直到汉文帝才废除,搞滴很多年以后一个叫周树人滴童鞋还埋怨说“约法三章,话一句耳”。

这样刘邦建国之后,就存在两条路线滴问题,一条是法家路线,一条是道家路线。不过秦人不是搞法家搞亡国了么,所以法家在汉初就有点臭大街啦,大家都不太敢用,连法家教育下滴好干部萧何,也无非是政体,制度,还有法律,搞了秦制,但秦人大搞国家建设那一套,就没有搞。所以虽然架子还是秦人滴,但里面,却有大量滴其他内容。哪些内容?

休息疗法滴精髓之一就是担子要轻一点,所以第一条,轻傜薄赋。

秦国滴赋重也就罢了,傜役重也是出了名滴。啥叫傜?有钱滴出钱,无钱滴出力,那个出力滴就叫傜。光荣纳税,那是赋,义务劳动,那就是傜。大秦朝稀饭搞大工程,大项目,大建设,义务劳动当然不少,在始皇帝精神滴指导下,黔首群众们纷纷表示,为大秦国滴建设添砖加瓦,是义不容辞滴义务。不过自从一个叫孟姜女滴为了些儿女情长,污蔑大秦国滴伟大建设之后,大家滴觉悟就空前滴不那么高了,刘季带一批人去义务劳动,居然在路上跑掉了一大半,最后连刘季自己都当了逃兵。

自己都当了逃兵,自然就不愿意搞过多滴义务劳动。所以汉初滴时候,除了税交滴少,这个傜也是能省则省。话说有一回在刘季和项哥哥在东方打仗,回来一看,萧何给他建了一个老大滴宫殿,不消说,又是充满着爱国热情滴关中人民,为了给东方滴大捷献礼滴,刘季当时就很生气,国家这么困难,群众这么艰苦,你居然还在搞这一套。后来虽然被萧何一番歪道理说得喜笑颜开,倒也看出来刘季是不稀饭这种“傜”滴。

可见让逃兵当国家领导人倒也不是啥坏事,因为逃兵至少知道大家其实并不想为了一个叫做国家的东东,成为战争机器或工作狂人。这一点,工作狂嬴政就不会理解,人家都做了皇帝,每天的工作量还要用秤来秤,不干完不休息,赵高同志每天晚上在宫里走过时,都发现始皇帝的灯还亮着,于是下定决心,新君上台后,一定要为圣上分忧,给自己加加担子。

休息疗法滴精髓之二就是步子要慢一点,所以第二条,一国两制。

看汉初滴地图,常常有一种错觉,大秦国统一之前滴封建社会又回来啦,从燕地到齐地,到赵地,到楚地,有着大大小小许多个国家。这很让六国滴遗老们欣慰,不过千万不要细看。

为嘛不要细看?因为这些个封建,其实是假滴。为嘛是假滴,因为这些个国,除了最高首脑叫国王,其他和西边的那些个郡并没有神马区别,基层滴组织仍然叫县,并不是神马卿啦大夫啦士啦之类滴,连国王滴丞相,都是中央委派滴,除了这个国王能世袭外,其他全是有任期滴官员,所以这些个国,倒更象高度自治滴邦,而大汉国,也就象一个联邦国家。

而且这些个封建,还是临时性滴,过渡性滴。为神马?

这个说来话长,话说当年有人刘季出了个馊主意,你看看秦搞郡县搞滴亡国啦,所以你不如把六国滴后人找来,再分封一下。这个主意够馊,你当人家傻啊,如果秦搞郡县搞滴亡国,当前人家为神马又搞郡县搞滴并吞六国捏,如果秦搞郡县搞滴亡国,大封六国之后滴项哥哥为神马又身死国破捏。所以这个馊主意很快就被点子张否决啦,但对封建情有独钟滴还是不少,所以刘季立国之后,就搞了些异姓王,当然不是六国之后啦,你当人家傻啊,六国之后根基深厚,不是给自己找敌人么,其实就是些功臣,象韩信啦,英布啦,一来是自己的部下,二来放到原来六国滴领土上,也木有多少六国没落贵族或遗民依附。这就好比并购了几家公司,自然不能把原来公司里元老一一归位,自己只挂个总公司滴名,多少要整理一番,空降些亲信过去。

不过亲信到底是亲信,放在身边是亲信,到那天高皇帝远滴地方,还能叫亲信?相隔几千里,几年没联系,连老婆老公都未必靠得住,亲信靠得住?所以还是交给儿子们最放心。结果是韩信英布之类没多久就“被造反”啦,最后刘季滴儿子们当了国王,然后还和大臣立了个誓,这个国王嘛,必须姓刘,如果哪天有不姓刘滴当了国王,你们都可以打他。

基层滴事情由县令们罩着,国王滴位置由孩子们当着,身边还放个中央派过去滴丞相,你说这还能叫封建么?

更有意思滴是地理范围。把汉初滴封建地图,和战国末年滴地图摆到一起,会发现啥?还没看出来?真笨。木发现有惊人滴吻合么?汉初那些实行郡县滴地方,大都是秦发动统一战争之前就拿下滴地方,象关中啦,巴蜀啦,楚国西部啦,魏国西部啦,东周一带啦,等等,而汉初实现假封建滴地方,大都是秦并吞六国时才搞掂滴地方。这就等于说,以前就实行郡县滴,不必担心,你们继续实行郡县,那些还不太习惯郡县滴,也不用担心,你们不是要国王么,我给你们一个国王,而且我保证,你们滴封建制度,五十年不变。

所以汉帝国初年,其实是实行一国两制。西边,是单一制滴郡县制度,东边,是联邦制滴半封建制度。到底哪个制度好,咱们可以比一比。

但世上有一句话叫假作真时真亦假,虽然是刘季的孩子们做国王,虽然下面还是县令,虽然身边是中央派去滴丞相,但人家毕竟是国王哎,时间能改变一切,国王当得久了,难免由假封建变成真封建。如果说轻傜薄赋带来了汉初滴市场经济大繁荣滴话,那么一国两制,终于在刘季滴孙子那一辈面临最大滴挑战。

休息疗法滴精髓之三呢,就是管得要少一点。而这一点,终于在刘季之后,演变成了汉初七十年滴道家政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5 15: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刘邦若没有张良,萧何,韩信这三个人,想坐得江山,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8 00: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6264.shtml  请大家帮我顶一下 谢谢。O(∩_∩)O谢谢 衷心感谢



一百一十六 黄老治国的时代


黄老不是老黄滴尊称,更不是小黄滴将来时,而是黄帝加上老子。

黄帝,老子,一个名头响当当,一个名字牛哄哄,加起来,既响当当又牛哄哄。黄帝老子啊,拽不拽,拉风不拉风,但缩写起来,又灰常低调,黄老,黄老,一个不起眼滴退休老干部。这灰常符合黄老学说滴形象,既自负又自谦,既高调又低调。说起来,连华夏民族滴第一祖宗黄帝都是他们滴代言人,说起来,连儒家第一人孔丘都是老子滴学生,但你真要让他们谈治国理想,建国方略,他们又总是牵萝卜须,说自己不行,这个治国嘛,我是不行滴,你真要我偶治国,我无非就是装装糊涂,做做哑巴,象个泥偶木胎罢了。

而且和儒家不同,儒家牵萝卜须,那是假牵萝卜须,指望牵出一只人参捏,儒家会说,治国嘛,我也没什么能耐,无非是让民风纯朴一点,官吏老诚一点,老百姓能吃得饱穿得暖而且懂得礼节,三年能达到小治,也就差不多啦。但道家滴牵萝卜须,那就是真牵萝卜须,依我看,还是别治了,不治最好,越治越糟,不治才是治。

所以黄老学说一经宣传,立刻风行稷下学宫,既高调又低调,既和寡又和众,灰常符合齐国小资们滴小众情结。小资么就是这样,他们一定要与正在流行滴东东区别开,要不怎么显示自己滴品味不俗捏,但又不能太区别开,不能区别到完全木有人知道,一定要有一个臭味相投滴圈子,否则又有谁能欣赏你滴品味不俗捏。

黄老学说不仅趣味玄远,而且人物神秘。如果说后世有个天字第一号滴孔家店,那么当年在稷下学宫也有个黄家店,或老家店,或黄老家店。与孔家店滴灵魂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是孔丘不一样,黄老家店,黄帝只是个代言人,老子才是灵魂人物,而且这个灵魂人物究竟生于何时,死于何方,从何而来,向何而去,活了多久,长了多大,都是谜。哪里象那个孔丘哟,往前数上几代,往后数上几代,都没有任何神秘可言。

神秘滴总是美好滴,所以最为小资滴齐人也最喜爱黄老学说,也就不奇怪了。他们甚至在黄老学说基础上,发展出了阴阳和神仙,远销燕楚,甚至连秦国吕丞相门下,也有不少黄老滴人。但随着秦人并吞六国,随着法家成为唯一滴意识形态,随着挟书律滴实施,随着稷下学宫这种毒草集中营都被连根铲除,黄老思想应该没有用武之地了才对。可整合秦楚滴汉人,却在汉朝初年,朝野上下都学起了黄老,而且还真让发迹于齐国稷下滴黄老来治了七十年滴国,你说怪不怪?

说它奇怪,还因为黄老思想最最关键滴两个字就是无为,啥叫无为,就是别折腾。但世上滴统治者,又有几个不稀饭折腾折腾,以证明自己滴雄才大略,十全武功捏,世上滴官员,又有几个不稀饭折腾折腾,以证明自己出类拔萃,英明果决捏。刚上任滴新官,恨不得连前任住过滴办公室都要重新装修一下,刚刚掌握权柄滴最高领导人,恨不得让天下人都听到自己滴声音。别滴不说吧,单说那些个穿越爱好者们,又有几个不是摩拳擦掌,打算把从前滴某个时代折腾个地覆天翻。你让他们别折腾,你现在让他们神马都别折腾,你让他们低调,低调,低到下水道里,让世人忘记他们滴存在,就世人都不知道他们是谁,那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不过说奇怪,它也不奇怪,世上木有无缘无故滴爱。黄老思想当道,起码有三大原因。

第一个原因,水落石出。

啥叫水落石出,让池塘里一个几十吨重滴石头浮出水面,有很多种办法,暴力破解法,钢须拉动法,强行托石法,但最最省心滴办法,还是水落石出,水份都抽干了,石头还能不浮上来?

道家滴黄老学说,之所以被使用,一个大原因就是别家都蔫了,而它却依然故我。

法家,不消说,跟着秦一起风光,但也跟着秦一起消亡。谁让你是大秦国唯一正确滴意识形态捏,谁让你把其他学术思想全部烧掉捏,你不消亡谁消亡,你把其他滴学说都搞死了,只剩你一个,现在秦亡了,你想找个替罪羊都找不到。虽然法家也算是培养出了大量滴基层政法干部,甚至包括后来滴萧何萧丞相,可暴秦亡国之物,又有谁敢大张旗鼓滴用捏。

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在下层名声很响,江湖上流传一句话,被人掐,找墨家,不平事,有矩子。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时就出手啊,但出手滴次数多了,梁子也就多。儒家是不得志滴读书人,无非是搞些“无父无君”滴负面宣传,可法家就不同啦,一句话,“侠以武犯禁”,就判了墨家滴死刑。墨家躲过了儒家几位大佬和千百徒子徒孙滴围攻,却终于敌不过法家滴乾坤一击。世人只知道儒家被“焚书坑儒”了,却不知道墨家在大秦帝国荼毒更惨,只不过儒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了,然后靠着强大滴宣传机器,让世人知道自己滴遭遇,知道往事并不如烟,而墨家,真正的不幸,不是你遭遇了不幸,而是你连诉说不幸的机会都不会有,不是你象英雄一样死去,而是象灰尘一样消逝。

这也并不奇怪,墨家与法家都是主张一位领袖,一个主义,一种思想滴,都是做单选题,单选单选,自然只能留下一个,不比儒道两家,还有多选滴可能。这正如一神滴回教和耶教,能掐个上千年,而泛神滴佛教,就掐得少。所以赤黑二统,虽然都是乌托邦滴狂热爱好者及施行者,但却最为水火不容,反而是白统之下,双方都有更多生存滴余地。

再说儒家,作为先秦复古大奖赛滴发起者,知识界代表,礼治主张者,当然不会见容于复古大奖赛抨击者,职业经理人代表,法治主张者法家。但人家毕竟在读书人中拥趸众多啊,哪朝哪代,读书人还是要滴嘛。所以坑归坑,烧归烧,禁归禁,秦帝国到底还给儒家开了个小铁窗,设博士时,也给儒家留了几席,只要好好接受改造,做好份内工作,为大秦国滴事业奉献终身,还是容许存在滴嘛。所以儒家虽然也遭受了法家滴乾坤一击,但却留了口气,因为这口气,儒家总算能在百年后东山再起,也因为这口气,这个时候滴儒家,已经退化到了前孔子时代。

啥叫前孔子时代,就是孔子提出仁爱观点之前滴时代,那个时候滴儒都做些啥?能弹琴,能识字,最最重要滴,是熟悉各种礼仪,懂得各种排场,神马场合该说神马话,该怎么站,怎么做,怎么走,倒象婚礼上滴司仪。也就是说,大秦国焚书令之后,所谓滴儒家,就只剩下了司仪这个角色可做。

一个过街老鼠法家,一个死鬼墨家,加上一个司仪儒家,又如何能与仍然保留了四成功力滴道家相比?

有童鞋要问啦,为神马法家墨家儒家都歇菜了,而道家却尚有四成功力?这位童鞋你想想,道家啥时候使出过全力?哪怕使出过七成滴功力过?力气都没使全,别人拼内力拼滴同归于尽,道家还剩四成功力有啥奇怪。

所以有句话说滴好,做人要低调,还有句话说滴好,柔弱者可以胜刚强。不做显学滴道家,终于在三大显学同归于尽之后,成了汉初滴显学。

但刚不可久,柔不可守,道家能保留四成功力,又能凭着这四成功力,统治汉初滴思想界,也有更深层次滴原因,那就是道家本身滴深度,广度和高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1 16: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6264.shtml  请大家帮我顶一下 谢谢。O(∩_∩)O谢谢 衷心感谢


一百一十七 道家的修为


黄老思想在汉初能够风行,第二个原因就是道家的深度,广度和高度。

这一点,只消把几位大佬著作的第一句话拿出来比比就知道啦。

先看看儒家的。《论语》,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一个勤奋好学滴好筒子,快乐学习,终身学习滴大力推行者。《孟子》,第一句,“孟子见梁惠王,王曰”,一个到处找工作,自视甚高却总不能实现理想滴职场中年。《荀子》,第一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一个反复叮咛滴好老师,童鞋们,高考就要到啦,你们不要放弃学习啊。儒家滴优点在于实在,贴心。

再看看墨家的。《墨子》,第一句,“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公元前五世纪,神马最重要?人才!乃们怎么都不急,我都替乃们急。一个救世者,一个热心肠滴人,一个急性子,仗义直言,快人快语。墨家滴优点在于直率,热心。

再看看法家的。《商君书》,第一句,“孝公平画,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於君,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几位大佬在共商国是捏,一看就是做大事情滴人。《韩非子》,第一句,“臣闻,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当,亦当死”,一上来就是死呀活呀滴,乖乖不得了,要出人命啦,改革是要付出流血滴代价滴,而这第一滴血,就要从改革者自己开始。法家滴优点在于冷静,透彻。

最后看看道家。《老子》,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世外高人哪,世外高人,初一听,你都不知道他在说神马,初二听,好象明白了点,初三再听,又糊涂了,初四再听,才知道,这还真是“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哪。《庄子》,第一句,“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看看人家这眼界,这气势,儒墨法们那些争啊斗啊爱啊恨啊滴,简直就是浮云嘛,啊不对,连浮云都算不上,只能算浮尘,在一亿光年望过去,不就是一个肉眼都望不见滴小点点上面发生滴一瞬间滴事情么。所以也无怪乎人家看得开,想得开,放得开。表想歪了,放得开可不是“思想大胆,作风开放”滴意思,而是说人家放得下,来便来了,走便走了。秦国没有吞并六国那会,在稷下聊天滴聊天,在濠上看鱼滴看鱼,等六国亡了,他们就回到山里去啦,由着墨被除,儒被坑,法被砸。看到木有,这才是真正看得通透,在乱世,活下来就好啦,不要尽想着出风头,做那乱世里滴英雄。

所以先秦思想界四大门派,比亲和力,无过于儒家,比执行力,无过于法家,比凝聚力,无过于墨家,但比洞察力,无过于道家。在儒墨法把所有的注意力执著于人事的时候,道家的注意力早已超越人事,直达天道。

儒墨法都是现实主义者。儒家也讲天命,但更注重谋人事,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天命是冥冥中无法改变的客观规律,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就行了,用不着为它烦恼,也用不着苦苦为之求索,只做你能做的。墨家也研究科学,但那都是为劳动人民普罗大众服务,比如如何利用机械的力量守城,如何利用逻辑的力量求知,至于那些与生活生产无关的知识,不求也罢,浪费时间精力,有这个时间,能做多少为人民服务的事情。法家也深悉人性的局限,也洞见了以德治国的不靠谱,但他们仍然企图用一整套繁复的法律和制度来实现他们心中的乌托邦,而这套法律和制度的推行和维护,仍然还是要靠人,为此他们殚精竭虑,惨淡经营。

只有道家,也只有道家,是真正的超现实主义者。他们滴眼睛省略过流民,伤兵,和大国的雄霸,只凭那天才的洞察,集合起星星,寓言和直觉的力量,向没有被污染的远方,出发,心也许很小很小,世界却很大很大。

道家,也只有道家,才真正认识到人力的局限,那些以为人定胜天的儒墨法们,实在是太狂妄了些,过多的干涉,反而适得其反。所以道家宁愿做隐士,也不愿意去做神马改革家,革命家,改革又怎么样,无非是新桃换旧符,产生一批改革新贵罢了,革命又怎么样,无非是城头变幻大王旗,天国之路,常常也是奴役之门。

不过正如儒分为八,墨分为三,道家实际也有两大宗,以及支派无数。哪两大宗?老子和庄子。

老子走滴是由天道寓人事滴路线,偏于入世。天道咱们知道了,那该怎么做事呢,老子说,很简单,顺应天道嘛。老子也开药方,其药方就是静养,不知道该不该吃的,那就不要吃,不知道该不该做的,那就不要做。政府不是不知道经济该如何振兴么,不知道搞神马产业好么,那就不要去搞,放开手让市场自己活起来,少收税,少做限制,政府只做好份内的事就好啦,秩序,福利和安全。

老子一派滴大本营在齐国稷下学宫。在这里,这一派完成了蜕变,老聃这个散落于各书滴传说中滴形象变得丰满,好象还真象那么回事,并且《老子》这本书可能也这时得以完成。更重要滴是,在这里,他们请来了传说中滴轩辕氏黄帝他老人家作为形象代言人。于是,老子这一派又摇身变成了黄老学派。

落实到经济上,黄老学派是自由主义经济滴拥趸,“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法令滋章,而盗贼多有”。很多年后,一个叫亚当.斯密滴西洋人说“每个人都力图用好他的资本,使其产出能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既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能够增进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一己的安全或私利。但是,在他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另外一种目标,尽管这目标并非他的本意。追逐个人利益的结果,使他经常地增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的想要增进社会的利益时更好”。如果他能遇见黄老学派,一定会灰常哈皮,因为那也是他想说滴。

老子一派有些支流,一个是兵家,另一个是阴阳家,都是别开生面,上察天道,下察地理滴东东。

庄子走滴由人事入天道滴路线,偏于出世。如果仕途让你不快乐了,何必要入仕途呢,了解你内心真正的需要,聆听你内心真正滴声音,你会找到真正滴快乐。所以继黄老学派在汉初当道一段时间之后,庄子学派也在魏晋风行,那正是儒学被一群宫里的残疾人打到低谷之后。

庄子是宋国人,不过其汪洋恣肆滴想象却和楚文化大有相通之处,所以在楚地滴发展要更好些。庄子一派也有些支流,最特别滴是神仙家,都是看了《庄子》那神奇世界后想入非非滴产物。

昆仑界滴老子,山海界滴庄子,其深度自然非人间界滴儒墨法可以想象,所以道家能够胜出,也就情有可原了。在道家之中呢,比起庄子,黄老又更入世一点,虽然是甩手掌柜式滴入世,但人家毕竟还有入世滴意愿嘛。所以玩养生,玩心灵老鸭汤,庄学比较适合,但玩政治,玩经济,显然还是黄老。

不过黄老能被请出,还有第三个原因,那就是几个关键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18 22: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6264.shtml  请大家帮我顶一下 谢谢。O(∩_∩)O谢谢 衷心感谢


一百一十八 亭长同志兴邦记


汉初黄老政治滴第一个关键人物,当然是刘季。

其实刘季对于儒墨道法们,都没有特别滴偏爱或偏恨,甚至称得上一视同仁。毕竟布衣天子嘛,就象咱平头百姓一样,过日子最要紧,你说你非要做儒家滴狂热粉丝,或誓死捍卫法家,或非要致墨家于死地,有必要么,表头脑发热啦,老婆喊你回家吃饭捏。

墨家到刘季发迹滴时候,大约都已经消亡了,否则以刘季滴性子,少不得要结识几个行侠仗义滴墨者。汉初虽然也有游侠,神马朱家,郭解之类,但墨家矩子,确乎是没有了。这且不去说他。

法家呢,到处都是规矩,到处都是纪律,二十二条军规你伤不起,虽说也有赏赐,但狼多骨头少,不流点汗流点泪再流点血,哪里轮得到哟。对于刘季这种天生散漫滴性子,自然不可能太感冒,受不得这份拘束嘛。所以刘季入关中后,搞了个立法三章,就三条,第一条,杀人偿命,第二条,伤了人你得抵罪,第三条,偷人家东西的,你还得抵罪,多简单。不过后来萧何定汉律时,以秦律做了蓝本,刘季倒也没说啥,人家是专业人士嘛,只要少折腾点,不要再弄得大家过不了安生日子,南方人你偏要弄到北方去站岗,西方人你偏要弄到东边去义务劳动,还年年都去,一来一回,啥事都不用干了,这不是有病吗,这种事咱不能做。

再说儒家,刘季本来是不太喜欢儒生滴,但那种不喜欢,并不是现在网上那些批儒者所认为滴,认为儒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之类。为统治阶级服务滴儒家还没出生捏,那得等到后日大儒董仲舒横空出世,而且即使是董仲舒滴儒,与法家比起为统治阶级服务来,也不过是个零头,儒家不过写写软文罢了,法家那是真刀真枪滴职业经理人。

刘季不喜欢儒生,不过是因为儒生太不痛快,婆婆妈妈,吞吞吐吐,看着就不爽,还眼高手低,说起来啥都懂啥都会,好象只要用用他们,天下马上太平,其实啥用都没有。而且大家也知道,刘季是出来混滴,结识滴多半是屠狗之辈,屠狗之辈有个好处,就是讲义气,常言说滴好,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半是读书人,所以这帮人对于又臭又硬又死要面子,关键时候还靠不住滴穷酸,多半不太感冒。这样刘季年轻时候,算是个读书无用论者,并且有点轻儒倾向,经常拿儒生滴帽子当夜壶用。不过有三个人让他改变了这种想法。

第一个是郦食其。这位老先生岁数虽然大,六十多岁了,可一点不服老,喜欢喝酒,高阳酒徒高阳酒徒,说滴就是他。走滴是使臣路线,第一个说服滴对象当然是刘季。

第一次见刘季滴时候,刘季正在让两个小妹妹给自己洗脚,见郦食其进来打扰自己兴致,还是个儒生,当然不会有好脸色。郦食其也不客气,一句话问过去,您是打算帮诸侯打秦国呢,还是打算帮秦国打诸侯呢?刘季当然更生气,你傻叉啊你,大家闹革命为啥,为滴不就是秦国无道么,你说我帮秦国打诸侯,你二啊你。郦食其说,哦,原来你是想打秦国啊,可您怎么不懂得尊老爱幼捏?刘季心想,我说这帮儒生不痛快嘛,仗着自己读滴书多,讲话绕来绕去,不就是怪我没给你好处么,不就是怪我请小妹妹洗脚没请你么,可你得拿出东西来啊,行,要我尊重你,我就尊重你,我倒要看看你有啥值得我尊重滴。

接下来郦食其倒是让刘季刮目相看,硬是几句话说下了粮草充备滴陈留。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一个城,这事划得来,刘季本来以为入秦竞赛中铁定要输给项籍,这下有戏。

郦食其立下滴最大功劳是说服齐国,而最后滴功劳也是齐国。之所以最大,是因为齐国有七十多个城。之所以最后呢,是因为郦食其刚说下齐国,那边韩信就不高兴了。为嘛不高兴?因为韩信想啊,我花了多少力气才打得下片地方,你一席话就拿下了七十个城,以后还有谁知道我厉害。这就好比你拼命努力,追求上进,终于追上梦寐以求滴女孩子,正以为苦心人天不负呢,结果几句花言巧语就跟人家跑了,你说气人不气人。于是韩信就管你有木有说下齐国,带着兄弟就砍过去。齐王听到这个消息,那个气啊,你骗老子说只要投降,刘季不会亏待我滴,敢情是诳住我,趁我不备过来砍人哪,来人哪,把这个骗子郦食其扔到锅里煮了。

郦食其出师未捷身先煮,长使儒生心自惊,可怜滴高阳酒徒,六十多岁了还不如不出来找工作,兴许能多活几年。不过还有第二个儒生,叫陆贾,他走滴是谋臣路线。

陆贾,汉初重儒第一人,最得意滴事,两度说服南越王归服,最惊险滴事,吕后当政时期,休长期病假,总算躲过一劫,最高兴滴事,改变了刘季对诗书滴看法,最欣慰滴事,引入道家滴观点,让儒家恢复生机。

这最后一点非常滴重要。乍一看,这位陆贾先生除了喜欢谈论诗书之外,找不出一丁点儒家滴意思。出使南越,象个纵横家,三寸不烂之舌,胜过百万雄师。谈论治国之道,象个道家,对于经济,政府不要去干涉,神马都不要干涉,顶好滴,是让百姓忘记还有政府。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孔子门人之中,子贡不也象个纵横家么,颜回不也象个道家么。

陆贾滴存亡之道,治国之策,帮了儒家一个忙,因为后世滴儒家可以继续结合各家之长,发展出更为实用滴新儒家。而且也帮了道家一个忙,因为黄老治国滴好处,即将随着陆贾滴不干涉主义展现出来。

第三个儒,则是叔孙通,这位叔孙通走滴则是专家路线。他最初是秦朝滴博士,后来看见秦朝快要不行了,又跟着项梁混。项梁死了,再跟着楚怀王混,再跟着项羽混,最后又跟着刘季混。

表面上看,他最大滴本领是懂得各种礼仪,而且会改造各种礼仪。比方说吧,刘季,或者说刘邦当了皇帝之后,手下那帮泥腿子,一个个滴在朝堂上大呼小叫,吃酒,骂人,剑往柱子上砍,搞得刘季老是在怀疑自己还是不是个皇帝。可叔孙通把古代礼仪简化到那帮泥腿子都能用,再稍加调教之后,一番演练下来,居然象模象样,让刘季不由得感慨到,我今天才知道做皇帝是这么拉风啊。

不过实际上,叔孙通最大滴本领是懂得处世技巧。想想看啊,秦始皇,多么霸道,秦二世,多么无道,项羽,多么残暴,刘邦,多么粗豪,而他居然一一应对自如,硬是混成了政坛不倒翁,你说厉害不厉害。不过呢,说厉害,也不厉害,他那两个不愿意跟他去京城享受荣华富贵,说这样不合古礼滴弟子说得好啊,“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所谓千穿万穿,马屁不穿。陈胜吴广都造反了,别滴专家都在劝秦二世施行仁义,偏偏叔孙通说,皇帝这么圣明,法律这么完备,怎么会有人造反,明明是几个小毛贼嘛,几个警察就搞定了,怕啥,结果别滴专家坐牢,而叔孙通专家升官。他骂那两个弟子不识时务,不知变通,言下之意,就是自己识时务,知变通。所以叔孙通与其说是儒家滴传人,倒不是说是专家滴祖宗。

使臣郦食其,半个酒徒,半个说客,谋臣陆贾,一边讲诗书,一边讲无为,外加一个政坛不倒翁叔孙通,虽然让刘季对儒家有了更新滴认识,但想必也有了更多滴困惑。这还是儒家吗,这真滴是儒家吗?

墨家辛苦多,法家规矩多,儒家困惑多,只有道家啥都少,为道日损嘛,别人都做加法,道家做减法。所以陆贾提出滴黄老治国,越发滴合乎刘季滴胃口。更重要滴是,黄老那一套,正是刘季最得意滴谋臣张良偏爱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19 15:5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55楼(还是定风波) 的帖子

  看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时,知道了这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4 10: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6264.shtml  请大家帮我顶一下 谢谢。O(∩_∩)O谢谢 衷心感谢

一百一十九 过沧海君处,从赤松子游


按那时的标准,张良实在称不上美男子,至少,他的画像让太史公失望了。刘季底下的美男子,陈平算一个,彭越算一个,但似乎没有人提到张良。

但是按照今天的标准,张良简直就是花样美男。因为他是特别清秀的那种,如“妇人好女”,就是说,长得象一个美女。汉文帝对李广说,你真是生不逢时啊,偏偏生在一个和平年代,如果生在高祖那会,万户侯对你又算什么呢。咱们或许也可以说,张良也有点生不逢时,早生了两千多年,大好的相貌居然没有人欣赏,哪怕晚上五百年也好啊,生在魏晋那种男色时代,潘岳卫阶之外,又岂能少了一个张子房。

但对张良来说,没人欣赏他花样的容颜,也许正好,圣人衣褐怀玉,要那么多滴眼球做什么呢。在汉兴三杰里,他或许是野心最小的一个。

萧何,和刘季有过命的交情,年轻时的铁哥们,一生谨慎,仍然要通过来乱占民田来摆脱嫌疑。

韩信,就不用说了,跨下之辱是他心中永远的痛。他一定要出人头地,说他造反,那是扯淡,但说他没有别的野心,那也是扯淡。为了争功,硬是赔上郦食其一条命,然后要求做假王,合攻项羽垓下之前,也是承诺了很大一片地方才发兵。多年后,废王变侯,又“羞与绛、灌同列”,他是天下无双的名将,他不许别人瞧不起。

可张良在刘季给他三万户的时候,他拒绝了,他说,我是在留那个地方遇到陛下的,后来给陛下出过几次主意,运气还不错,说中了几次,也算是天意了,真要封,封个留侯好啦。韩信“羞与绛、灌同列”,而张子房,竟然主动 “与绛、灌同列”,真的是因为他只是“幸而时中”吗。这一点,别人可能不知道,但刘季知道。

刘季猜疑过萧何,猜疑过韩信,甚至猜疑过樊哙,唯独没有猜疑过张良。刘季可能会不听萧何的,不听韩信的,甚至不听樊哙的,但对张良,却几乎是言听计从。别人可能不知道为什么,张良不就是动动嘴皮子么,张良自己也说,不过是运气好,偶尔说中了几次,靠着动动嘴做万户侯,对于一介布衣,已经是荣华到极点了,想放弃这一切,做个世外之人。但刘季知道张良的价值,他把张良当成与萧何,韩信并列的人物,真的是这样吗?

第一次小试牛刀。那时刘季刚入武关,带着两万人要攻打秦兵,张良说不要打,秦兵还是很厉害滴,派人烧五万人吃的饭,再在山上布上疑兵,再派郦食其用重金收买秦将,秦将就归降了,对刘季说,刘哥,我们动手吧,一起去打咸阳吧。刘季正要跟秦将同去,张良又说,不要去,秦将是降了,秦兵未必甘心哟,曾经天下无双的秦兵,哪能那么容易便跟着咱们一起攻打他们都城,不如趁其不备打上一回。刘季就这么入了咸阳。

第二次。在秦宫,樊哙力劝正在用下半身思考滴刘季,刘季不听,是张良劝下了。

第三次。刘季先入关中,项羽要找刘季算账啦,是张良用项伯的关系,搞定了这场危机,顺便还让刘季和项伯结了儿女亲家,占了项羽一个现成便宜。鸿门宴,看上去是刘项之争,其实是范张之争,所不同的是项羽不听范增的,而刘邦对张良言听计从。在项羽看来,一个市井小混混,带着一个长得象大姑娘似的年轻人当谋士,济得什么事,只有范增知道这两个人的厉害。

第四次,项羽封刘季到汉中,张良劝刘季把栈道烧掉,这样章邯的兵进不来,项羽也对西边放下了心,全力对付齐国的田荣。

第五次,把关东之地许给韩信,英布,彭越三人,一个打运动战,一个打游击战,还有一个打合围战,硬是把一个力拔山兮的西楚霸王玩死。

第六次,郦食其建议立六国之后,张良劝下,理由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第七次,韩信拿下齐国后要求立假王,刘季马上要翻脸,又是根据张良的建议,说做假王有啥意思,要做就做真王,让韩信彻底倒向刘季,成为项羽的死敌。

第八次,刘季追项羽到阳夏,韩信,彭越放了鸽子,被项羽大败,又是张良的主意,把陈以东傅海,都给韩信,睢阳以北到谷城,都给彭越。两人马上发兵,会师垓下。

第九次,天下平定,诸将没来得及封的,天天坐在沙堆上议论,又是张良出主意,封了一个多次侮辱刘季的雍齿,安定了诸将之心。

第十次,群臣都是东方人,想定都洛阳,又是张良力劝定都长安。

第十一次,请了四个世外高人,站在太子刘盈身后,断了刘季废太子之心。

第十二次,攻打代国,出奇计拿下马邑。

其实还有很多,比如“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如果没有失传,也未必不是另一场隆中对。

所以张良被埋没的,也许不仅仅是花样的容貌。换到另一个时空,张子房可能就是诸葛亮,留侯就是武侯。以张良的眼光,见识,办法,和对人心的把握,内政,外争,都不是太难的问题。

但也许张良更喜欢这种埋没,在他看来,“幸而时中”并不是谦虚,而是事实如此,毕竟人力有时而尽,再好的眼光,再多的办法,与天道比起来,也是拙劣的,肤浅的。在张良看来,他无非就是顺应天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罢了。黄老思想,对于陆贾来说,是一种治国理论,对张良来说,根本是一种人生实践。

同样是失势贵族,张良的出身显然比韩信要好得多,韩信到处被人侮辱,饥一顿饱一顿,要不是遇到漂母,饿死都有可能。张良在韩亡的时候,家里还有三百家僮,毕竟是五世相韩的人了。张良只是失势,而韩信已经是破落户了。

所以秦灭六国的时候,张良应该归于项梁一类,属于六国旧贵族,他们最有亡秦的决心,到于刘季萧何之类的平民,秦也好楚也好,不都一样过日子么。

张良家五世相韩,前后也有百年,眼看着大秦国怎样把山东六国玩弄于鼓掌之上,看着韩国怎样一天天滴无力回天。韩亡之后,散尽家财,招募勇士伏击秦皇,误中副车,惹得天下戒严。也许在这时候,他就有人力有时而尽的感慨。天大的本领,对于这个世界,又算得了什么呢。

黄石公授书,也许是蜕变的开始。学礼淮阳,那是儒,东见仓海君,求力士,那是侠,黄石公授书,则是道。从此后,张良所做的一切,无非是顺应天意,一旦你窥见天道的秘密,那这一切的荣枯兴败,也都无关紧要,不过如鸟去鸟来,花开花谢,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有些事,是你无能为力的,那就不要去努力,有些人,是你改变不了,那就不要去改变。

所以刘季要立六国之后,张良劝下了,虽然韩国的复国,曾经是他年轻时燃烧的梦想,虽然一个韩王死于秦王政,另一个韩王死于楚霸王项羽,而辅佐韩王也曾经是他最大的心愿。但他还是劝下了,只因为六国之后不宜立,这个世界早不是六国贵族们的世界,这个世界属于刘季,萧何,樊哙这样布衣们。

很多年后,当刘季离开人世时,那个清清秀秀的一介书生,那个长得象个美丽的女孩子的张良也老了,他正在辟谷。吕后对张良说,人生这么短暂,何必这么难为自己,连饭都不吃。

但吕后又哪里知道,对张良来说,辟谷未必是苦,或者还是乐呢,世间的饕餐盛宴,世外的服露餐霞,未尝不是一样一样的。访沧海君的是张良,从赤松子游的,还是张良,学礼淮阳的是张良,受书黄石公的,还是张良,少年负气欲为韩王复仇的是张良,老年辟谷弃人间事的,还是张良。人这辈子,无非是一种经历,追逐荣华富贵升官发财出人头地,固是虚妄,但贪恋瞬间感官的欢乐,未尝不是一种虚妄,祸与福相倚,苦与乐并在。与天道比起来,人世间那点得了失了的,又有谁能说得清,短暂的是人世,永恒的是天道。

德不孤,必有邻,道不孤,必有继。所以张良之后,又有以黄老治国的道家宰相曹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3-28 23:52:4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6264.shtml  请大家帮我顶一下 谢谢。O(∩_∩)O谢谢 衷心感谢


一百二十  道家宰相曹参



曹参同志,大汉朝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伟大的治国理论实践家,高祖皇帝最可靠最亲密的革命战友之一。

秦二世元年,曹参同志放弃旧秦国优而不厚的国家机关公务员工作,投身伟大的反秦革命运动及抗项革命运动之中,在不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取了伟大的功绩,共灭国二次,攻克县城一百二十二个,俘获王两人,相三人,敌方高级将领六人,省部级高官多人。革命成功后,曹参同志先后担任齐国政务院总理,国务院总理,推行黄老治国的低调理念,让齐国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九年总变样,取得了齐国“黄金九年”的经济奇迹。孝惠帝二年,调往中央,任大汉朝国务院总理,继承了萧总理的政策,并继续推行黄老治国的低调理念,为文景之治繁荣盛世的开创,提供了丰厚的治国理论和治国实践。

曹参同志滴一生,是光荣滴一生,奉献滴一生,革命滴一生,低调滴一生,工作兢兢业业,低低调调,在黄老治国理念下,长期不理政事,大大加快了大汉朝滴经济建设。回顾往昔,展望将来,希望我们继续发扬曹参同志“做人要低调”滴优良传统,把低调事业进行到底。现在欢迎记者提问,欢迎大家就曹参同志那些最最重要滴方面,进行提问,我将一一解答。

这位妹妹,您问曹参的参字,到底是读餐,还是读生,还是读古代滴叁是吧?这个问题,好象也的确,那个很重要,这个名字嘛,还是要念好,名字都念不好,那个名不正则言不顺。您说名不正则言不顺是儒家滴说法,是的,曹参是信黄老滴,而黄老似乎是不在乎名字滴,名可名,非常名,但黄老不是还说,无名,万物之母,曹参肯定不是母滴嘛,所以还是让他有名字吧。这个曹参的参字,据有关专家研究,应该读餐,理由有二,一是在古人滴名和字是有关滴,曹参滴字是敬,所以读参比较合理,参见滴时候要尊敬长官尊敬领导嘛,二呢是因为押韵,读成餐,在诗里就和别滴字押上啦。专家滴话总是可信滴嘛,所以我们也一起读参吧。

还有那位小盆友记者,您要提啥子问题捏?哦,你说为神马曹参同志长期不理朝政,却大大加快了大汉朝滴经济建设,这个话题说来话长,也说来沉重,还是等定风波老师等会再给我们详细解释,不过您要记住一件事,粮食是农民种出来滴,手工艺品是工人做出来滴,市场是商人搞活起来滴。没明白,这个你长大了就明白啦。现在欢迎定风波老师,他今天带给我们滴话题是,曹参同志低调滴一生,大家有请。

哼,哈,我是定风波老师,哼,哈,做人要低调,哼,哈,快调调麦克风。

这个楚汉之际,有几个特别低调滴人,一个是张良,还有一个就是曹参。张良基本上是刘邦身边滴影子,而曹参则是几个人身边滴影子。

最早是做萧何滴影子,萧何在县委当组织部长的时候,曹参是副部长,打下手,当影子。后来萧何看见革命形势高涨,陈胜吴广都建立革命根据地了,马上和曹参一起找到樊哙,再由樊哙找到据说在从事地下工作,其实有可能是在曹寡妇家开展妇女工作滴刘季同志。这是一群低调的人,萧何低调,说自己只适合当二把手,后来也的确一直当二把手,曹参更低调,只想做个影子,樊哙不算低调,可谁叫樊哙娶是吕二小姐而刘季娶的是吕大小姐呢,一个姐夫叫下去,不低调都不成了,于是刘季做了老大。

但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哪,那可是提着脑袋的活,要冒着被革命滴风险,去革别人的命。所以曹参自学成才,成长为一个合格的高级军事将领。但曹参是一个低调的人,所以在韩信这个天才名将横空出现之后,曹参又成了韩信的影子。

做影子的代价就是,没有人知道你,大家对楚汉之际那些个将领,知道项羽,知道韩信,知道彭越,知道英布,知道樊哙,但说起曹参,几乎没人知道他打过啥仗,因为仗都是跟着韩信后面打的。但影子的好处时,你跟对了人,沾的光可不是一点半点,所以等到革命成功之后,一数功劳,乖乖,曹参的功劳可真大呀,仅次于韩信。跟对了人就好比考试作弊坐对了桌子,宁坐凤尾,不坐鸡头。

不过革命毕竟成功了,韩信没仗打,没几年,也被灭了。曹参呢,做了齐王的相国,一国之相,虽然比不上中央那个萧相国管整个大汉朝,好歹也有七十多城,这样做不成影子了,怎么办,怎么办?没办法不要急,有专家嘛,高薪诚聘治国专家。

首先是儒家滴专家组上场,足足有一个加强连,一百多人。我说儒家组你以为这是去砍人哪,可要砍人吧,你们派出的都是些走路摇摇晃晃滴老头子,好不容易有俩年轻的吧,还手无缚鸡之力,到底做什么用。如果不是去砍人还是去干什么,你当是去混饭吃啊,一百多人,齐国七十多个城,一城派一人都放不过来。

总之,儒家组的阵容虽然强大,并没有收到应有滴效果。一个人一个说法,一个这样说一个那样说,人少也就罢了,还能理清个头绪,一百多个人,从早吵到晚,还有人没开始。所以显而易见滴,失败了。

接下来道家组上场,只派了一个人。哪一个?盖公。盖是盖世英雄的盖,公是天下为公的公。名字很大气,讲话也很靠谱,第一句,治国要低调,就让习惯于做影子的曹参非常受用。于是曹参就奉盖公为师,把正堂留给盖公住,以便耳提面命。黄老治国的精髓就是,莫折腾,少做事。不要老是想搞神马政绩工程,也不要老是想告诉农民怎么种地,工人怎么做工,商人怎么买卖,论种地,农民比你在行,论做工,工人比你在行,论买卖,商人也比你在行,治国嘛要低调一点,顶好的是大家都忘记有你这么个政府,那你就成了。不过天下滴领导,大多有一个毛病,就是做领导做久了,就觉得自己比别人高明,哪怕在自己外行滴领域,也相信自己指出一个方向,就能让别人走上正确的道路。盖公说啦,那些都要不得。你要说啦,世上滴下属都很会恭维,总有办法让你相信自己比别人更高明,而且总会拿那些你不熟悉领域的事来请示你,怎么办。盖公说,只用不会说话的,一问摇头三不知的下属,你自己也少抢镜,少做事,就可以了。

接下来就是齐国大治,黄金九年。等到萧何仙逝的时候,曹参难得的高调一回,对家人说,快收拾东西,我要进京当宰相了。

也真奇怪,还真说他说中了,真的很快就宣布调曹参同志进京当宰相,据说这还是高祖皇帝从前亲自给吕后指定的——知人善任是刘季最大的长处。

可进了京之后,曹参一下子又低调起来了,至少在惠帝看上去是这样。一般来讲,新官上任三把火,总要大张旗鼓滴做几件事,把领导班子调整一下,把前任的政策变上一变,到群众中走上一走,发表点重要讲话,亲自指示。可曹参不是,领导班子是调整了,可都调整成啥人啊,没文采,没口才,还没眼力,跟一摆设差不多。自己呢,啥不都干,原来咋样还咋样。这下惠帝急了,不会是对朕有意见吧,有意见就提嘛,看在你是长辈,朕还会说啥?不行,我得派人问问。

可惠帝派出滴人,去滴时候是人,回滴时候都是鬼。难道曹参杀人灭口了?当然不是,曹参是低调滴人,怎么会杀人灭口,曹参把他们都变成酒鬼了,也就是说,来一个,灌醉一个,结果啥也没问成。

最后惠帝发了狠招,派曹参儿子去,别人变成酒鬼要送回自己家,醒了之后就问不成,儿子变成酒鬼,醒来之后还可以继续问。曹参心里说,蒜你狠,不过你忘记了,儿子是用来打滴。于是把儿子打一顿,说小兔崽子,国家大事你懂个屁,你也来问?

惠帝这下没招了,只好亲自出马,董事长直接对话总裁,效果当然比较好,所以终于逼出了曹参的一番话。曹参问惠帝,你跟前董事长相比,觉得哪个好些。惠帝说,那不是废话么,撇开前董事长是我爹不说,从一个小卖部开始白手起家,做成一个全球最大滴跨国公司,员工数以千万计,我算啥,一个富二代而已。曹参又问惠帝,那我跟前总裁相比呢,惠帝说,你当然也比不上。曹参手一摊,那不就结了,大家都不如前任,干嘛要乱改啊,该干嘛干嘛去,别想着改革啦新政啦啥的了。

这就是萧规曹随,本来终于可以自己做主了,低调的曹参,仍然做了一回影子。

但领导人愿意当影子,却是百姓之福,最起码的,是经济会成长很快,因为市场活啊。而且事情也没完,因为不久之后,又有一个道家皇帝刘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4-2 00: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6264.shtml  请大家帮我顶一下 谢谢。O(∩_∩)O谢谢 衷心感谢


一百二十一  文帝时代


现在人提起汉朝的一哥,第一反应就是刘野猪,汉武大帝啊,大汉天子啊,了不得了不得。但那年月,在两千年以前啊,人们可不是这样想的。至少有三个人要排在刘野猪的前面,刘季就不消说了,刘秀的声名也在刘野猪之上,还有一个就是汉文帝刘恒。

这一点只要看看谥号就知道了,文是第一等的美谥啊,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而武呢,就要差一个档次了,刚彊直理曰武,威彊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文是鸟生鱼汤那个档次的,而武呢,就是那种比较威猛的,喜欢用暴力解决问题,让敌人害怕但也让自己人害怕滴。比方说吧,文就是那种口碑特别好,退居二线多年,大家还在怀念滴好领导,而武呢,是那种非常强势滴锐意进取但又大权独揽,有人说好但也有人受不了滴领导人。所以翻历史书,看见神马文帝,文宗,就知道那是个好皇帝,穿越爱好者就选择去那里过好日子吧,与之相似的还有仁,比如宋仁宗。

所以如果选择过比较滋润滴小日子,文帝时代应该比武帝时代要好。武帝是做大事情滴,败匈奴,通西域,服西南夷,而文帝呢,似乎都是些关乎民生经济滴小事情,大事情能做大场面,而小事情呢,放在电视剧里,无非是些菜篮子米袋子之类滴东西,如果能搞点三角四角恋爱,吵架误会分手和好,婚外情前女友,家庭伦理言情,也许还能看看,偏偏武帝滴情感话题也比文帝多而且乱,无怪乎两千年后,会抢过文帝滴风头成为汉朝一哥了。

武帝是做加法滴,把汉帝国滴版图扩大了粉多粉多,让爱国志士们心潮澎湃,但文帝却是做减法滴,对我这等只关心柴米油盐滴俗人来说,却最实在。做神马减法?减律,减刑,减税,减政,减兵,减事。

大家都知道,秦帝国滴政法好干部萧何同志定汉律时,基本上以秦律为蓝本——事实上也只有秦律可以做为蓝本,所以就保留了不少粉不人道滴法律,比如连坐,比如说妖言,比如说诽谤。连坐就是说,跟你一个单元滴人,做了犯法滴事,如果你没有及时举报滴话,你也要坐牢,汉文帝说啦,这叫神马话,别人家又木犯法,犯法才要治罪,木犯法治啥罪,给朕废了吧。妖言呢,就是你在网上发表奇怪言论,影响社会安定滴,诽谤呢,是你在网上发表不良言论,影响官府形象滴,汉文帝说啦,不让老百姓发发牢骚说说怪话,领导又怎么知道自已滴过失哩,即使有一些不正确,也是因为小民无知,为这个掉脑袋,这还象话么,也给朕废了。这是减律。

减刑呢,是因为淳于意滴事情。淳于意是一个爱好医学滴读书人,做过一段时间滴太仓令,因为不喜欢拍马屁,辞了官专门做医生。结果给一个大商人滴妻子看病时,没看好,死掉了,那个大商人就告淳于意用错药,弄得淳于意要进京受刑。淳于意没儿子,只有五个女儿,最小的女儿叫缇萦,就为其父上书,说其父亲一直是个好官,清官,但因为一点小事,现在要受刑,人死了不能复生,胳膊断了也不能再长出来,想给人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都没有,我现在愿意替我父亲受刑。汉文帝早就对肉刑反感了,于是一下子就把神马砍鼻子剁膝盖滴肉刑都废了。

减税方面也是非常给力。继位第二年,就把农业税减去一半,由十五分之一变成三十分之一,人头税由一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义务劳动由一年一个月减为三年一个月。继位第十三年滴时候,干脆免除全部滴农业税,一直免了十余年,直到驾崩。

有童鞋问啦,税都减掉了,官府拿神马来搞建设啊,汉文帝说啦,不搞建设。话说有一次汉文帝要修一个露台,找工匠做了个预算,乖乖不得了,要百金呢,相当于十个中等人家滴资产,这还得了,不修了。所以减了税一定要减政,比如汉文帝滴“减诸服御狗马”,“损郞吏员”。这是减政。

建设也减掉了,仗不能不打呀,比方说,匈奴人总是跑过来做坏事情,杀人抢钱抢女人。怎么办?换成汉武帝一定说,揍死他。但汉文帝只是适可而止,也打,但只是人家过来我就打,人家走了我就算了,跑到漠北苦寒之地去跟匈奴躲猫猫,成本太大,老百姓滴负担太重,还是算了吧。于是只是打败匈奴,然后派人驻扎守着,建几个营,其中一个就是著名滴周亚夫细柳营,同时再加以和亲,争取匈奴内部亲汉滴势力。甚至连外藩造反这种事,汉文帝也主张和平解决,比如南越王赵佗自称皇帝,换了别人早就派兵去打人家了,汉文帝也只是说,不必打,人家也是一时糊涂,贾谊你去劝劝他吧,最后在贾谊滴劝说之下,南越王赵佗去帝号,算是免了一场刀兵之灾。这是减兵。

其他方面也是一切从简,甚至象陵墓葬礼这种被认为最需要排场滴事情,也是一切从简。陵墓依山而建,减少工作量,只用瓦器,不用贵重金属,不起坟。遗嘱中还说,送葬不许动用车马,不要组织老百姓到宫前面哭,不要禁止民间嫁娶吃酒吃肉,等等。这是减事。

现在看出来了吧,为神马刘恒滴谥号要比刘野猪好,因为他让大家过上了好日子。其实也算不上他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因为他并没有日理万机,也没有修桥修路,大搞建设,而是因为他没有阻止大家过好日子,他把能放开滴都放开了,言论滴自由,经济滴自由,他把朝廷和官府滴权力缩到了最小。其实老百姓知道怎么把日子过好的,只要你不要去过多滴干涉,越是那些放开滴领域,老百姓越能把它发展得好,日子也过得好,而越是那些管得很紧,由官府大操大办滴领域,越过得不好,总是半死不活。

所以在刘恒这个史上最不折腾滴皇帝统治二十几年后,汉朝滴经济蒸蒸日上,与其后滴景帝时代一起并称为文景之治,并且涌现了史上最多滴企业家。但为神马贾谊却说“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好象大汉朝马上就要出大事,出大问题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5-4 06:23 , Processed in 0.11480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