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还是定风波

史上十大口水战(未完待续,每周两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20: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6264.shtml  请大家帮我顶一下 谢谢。O(∩_∩)O谢谢 衷心感谢
十八 继续听庄子讲故事


齐国的故事完了,再到越国,这一次又是因为惠施,他对庄子说,有人给了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了之后,长出来的葫芦真是大啊,要合抱才能抱起来,可那高兴劲儿一过,才发现根本没什么用啊,用来装水吧,太重了,外面的壳根本承受不了,一提起来就破了,剖了做瓢吧,舀神马都不好,只能砸掉。惠施这里又是在给庄子出难题呢,这可难不倒庄子,庄子说,我说个越国的故事吧,越国有个人家,他们家有个家传秘方,把材料做成药涂在手上,冬天不会干裂,他们就靠这双永不会干裂的手给人漂洗丝絮过日子,生意比别人家要好一些。有个外乡人听说了,直摇头啊,这些人真是不会利用技术啊,这么好的技术,如果开成日常品化工厂,该挣多少钱哪,不行,我得买过来,于是花一百金买了他们家的专利,他们家想啊,我们给人漂洗丝絮,一辈子也挣不了俩仔啊,一百金很贵了,哪怕他用来抢咱们生意,也值了。于是那个外乡人买了之后,去见了越王,可不是投资建工厂,而是献了这个专利给越王,并出了个主意,就是让越国士兵涂上,冬天去打吴国。越王果然靠着这个大占优势,灭了吴国,很高兴哪,给这个人又是赐官又是赐钱。庄子说了,看到了吧,有什么东西是没有用的呢,有用有时候也是没用,没用有时候也是有用,看你怎么去用,这么大一个葫芦,拿几个绑在身上当救生圈,到大河上漂流,不要太潇洒。

越国的故事完了,再到宋国瞧瞧,话说宋国有个宋元君,他做了一个梦,他不是庄子,自然不会梦见自己成了蝴蝶,他梦见了有个人披头散发的在小门外朝里面看,然后说,我在宰路的水里,是清江河伯的使者,有个渔夫余且抓住我了啊。国君的梦通常都是这么神经兮兮的,自然只能找人占卜,于是有高人说,这是一只神龟啊。宋君就派人打听有没有叫余且的渔夫,果然有,又问没有捕到一只大乌龟,余且说,抓到了一只白乌龟,有五尺长啊,果然又对了,于是叫余且献上神龟。可等到神龟献上来了,宋元君开始犯嘀咕了,该养起来呢,还是该杀掉,没说的,继续占卜,卦象显示用乌龟壳占卜没有一次失误,于是杀了那头白乌龟,用乌龟壳占卜,七十二次,每次都是非常的灵验。这是算无遗策的典故,于是庄子就说孔子说了,神龟能给人托梦,为什么就避不开渔网呢,能七十二次占卜都灵,为什么就算不到托梦会招来杀人之祸呢,可见聪明真的是靠不住的,才能也是靠不住的,人算不如天算呢。

宋国乌龟的故事完了,再说一个鱼的故事吧,话说有两只鱼啊,在山洪爆发的时候顺流来到了大路上,后来水退了,却没办法跟着回去,只好在车辙里过日子,等太阳出来,日子越来越难过,水越来越少,只好互相用唾沫来替对方湿润皮肤(可见口水不仅可以杀人,也可以救人)。这时有个人路过,看见两只鱼用唾沫替对方维生,马上对身边人说,看见没有看见没有,两只鱼,尚且知道相濡以沫,我们们人类,难道就不能互相爱吗,看见没有看见没有,这两只鱼的感情是多么的好,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我们人类就不能学习一下这种精神吗?两只有气无力的鱼听了,都直叹气,说,哎,原来我们现在快要死了,只是为了提供给你们人类什么精神吗,要是有再活一次的机会,我宁愿不要给任何人看到,我也宁愿我们两只没有这么好的感情,永远没有相濡以沫的机会,宁愿我们互相根本就不认识,只要能在江河湖海中自由自在的游泳。这是相濡以沫的故事,也是老子“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的童话版,宁愿世上永远没有什么忠臣孝子,没有什么包公海瑞,没有明君清官侠客,如果世上根本没有产生忠臣孝子明君清官侠客的必要,那才是真正的朗朗乾坤。

鱼的故事说完了,再顺着鱼濠水之上。这一次,又是庄子在河边钓鱼,又是有人在庄子那里炫富。不过这个人去的是宋国,宋国是小国,没有秦国那样出手阔绰,只给了十辆车,但即使十辆车,也是有车一族啊,而且是有名车一族啊,当然有炫富的资本。既然过来炫富,庄子当然也回敬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酱子滴,从前哪黄河边上有一户人家,靠着割芦苇给人编席子什么的过日子,当然比较艰难,有一天他的儿子想着父亲说那黄河里是有好东西的,但是是在河水的最深处,没有人敢去,心想我贱命一条,不如去碰碰运气,就潜到了水里。只说儿子下了最深的水里,父亲当然着急了,但没有办法,只能等,等了很久,他儿子居然出来了,而且手里还捏着个闪闪发光的明珠。他儿子这个高兴啊,这个珠子是这么大,在暗处都会发光,是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啊。可父亲似乎不高兴,一把接过珠子,二话没说回家就拿锤子砸了。儿子很吃惊也很心疼,问父亲为什么,父亲说,你还不知道吗,这么价值连城的夜明珠,只有在最深的水里,在骊龙的下巴底下才会有啊,你现在能拿到,不过是龙在打盹罢了,要是龙醒了,你还有小命在吗。你们这些辨士们,自以为舌头灵活,可以忽悠国君,那国君哪里是好忽悠的,你现在风光一时,无非是龙在打盹罢了,可如果龙醒过来怎么办呢?

动物世界的故事说完了,再说个混沌开窍的故事吧,童鞋们可能都觉着开窍是好事,可庄子不这么想,庄子的故事是酱子滴。南方的帝叫倏,北方的帝叫忽,都是些奇怪的名字,而中央的帝叫混沌,更是古怪,最古怪的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的样子,有的童鞋就要问了,他啥样子,答曰,没有样子,有的童鞋又要问了,没有样子是啥样子,答曰,都说了没有样子,有的童鞋又要问了,别卖关子了,答曰,没有样子,就是啥都没有,人有七窍不是,他一窍都没有,一窍不通,混沌没有嘴巴,没有鼻子,没有眼睛,没有耳朵。有的童鞋就要说了,那怎么成,是的,倏和忽也是这样想的,那怎么成,混沌对咱哥俩挺好的,可是他一窍都没有,听不到看不见闻不到也说不出,我们帮他开开窍吧,于是一天开一个窍,开到第七天,混沌死掉了。所以哪,不要以为开窍就是好事,人这一辈子的烦恼,都是因为这开窍啊,巧者劳而智者忧嘛。不过童鞋们也别太在意,开了就开了吧,大家虽然不是混沌,也不会送命,只是凡事要看得开些,想得开些就好啦,你看庄子也不象不开窍的,不就挺好吗。

庄子的故事就说到这吧,还有虾米邯郸学步、黄帝寻珠、越俎代庖、神木托梦、东施效颦、朝三暮四、屠龙之术、呆若木鸡、鬼斧神工、螳螂挡车、叶公好龙、螳螂捕蝉等等,一时也说不尽,想听的自可买了书慢慢去听,还听不够的,可以学那穿越爱好者,到战国年间的某个地方找到那个叫庄周的人,和他交朋友去,不过呢那可是个乱世,别怪哥事先没告诉你。

而历史的车轮渐渐向前,很快就要到战国末年,战国末年的口水界,差不多是荀况师徒的天下,荀况是儒家在先秦的最后一个重量级人物,弟子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另一个弟子李斯则是先秦口水大战的终结者。不过,在请出这牛气哄天的师徒三人之前,还得看看其他的子们,他们也是这场口水大战的参与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5 20: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6264.shtml  请大家帮我顶一下 谢谢。O(∩_∩)O谢谢 衷心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5 21: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什么东西是没有用的呢,有用有时候也是没用,没用有时候也是有用,看你怎么去用...
========================
依庄子之道可进退裕如啊,怎么着都是合理的,即使没有理,那也是一种理。
接下来的口水战,还有些谁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8 10: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6264.shtml  请大家帮我顶一下 谢谢。O(∩_∩)O谢谢 衷心感谢


十九 新墨家的诞生

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据说是科学的发展规律。所以先秦的这场口水大战进行若干年以后,也该有些人总结一些规律或经验,让后世的口水战爱好者更能口沫横飞才对。

这些人还真的有,他们叫做“名家”。 “名家”是汉人的称呼,在先秦,他们多被称为“辩者”,“察士”。。 汉人之所以称他们为“名家”,是因为他们最擅长谈虾米“名实之辨”,而其论证方法让汉代的那些儒们闻所未闻,只好称之为“名家”。其实啊,在先秦谈“名实之辨”的何尝只有这些“辩者”,先秦的儒墨道法,哪家没有谈过“名”。

比如儒家就最讲究“正名”,什么叫“正名”呢,因为儒家觉得君不像个君的样子,臣不像个臣的样子,父不像个父的样子,子不像个子的样子,所以一方面要规定君臣父子到底是虾米样子,让大家有个执行的标准,对于那样实在无法名副其实的,就要想办法不要称咱他们是君臣父子,比如孟子就说纣王是“独夫”,而据说是孔子笔削出来的《春秋》,第一句“元年春,王周正月”据说就是“不书即位,摄也”的春秋笔法。所以在儒家看来,如果有哪个自称“父母官”的,对子民横征暴敛,那他就不配做个父母官,办法只有两个,一个是自己改正错误,另一个是不要再自称“父母官”,这样才能名实相称。

这一套“正名”理论,道家很是反感,杨朱说,“名无实,实无名,名者伪而已矣”,老子也不止一次表示过“名”的不可靠,什么“名可名,非常名”,而庄子则告诉人们,你搞那些君臣父子,仁义礼智的名目,自以为能防止名不副实,其实不过是防君子不防小人罢了,你发明什么,别人窃取什么,搞得比你们这些儒还要像儒,假做真时真亦假,又哪里分得清呢。这就好比为了防盗,把东西包起来,捆起来,装到箱子里,柜子里,再锁上锁,柜子外面再捆上绳子,放在屋子里,锁上门,自以为没有人能偷走,却不知只能防小盗,大盗直接开个卡车过来,挂个牌子“搬家公司”,你的那些防君子不防小人的手段反而给人提供方便。

庄子这本书里还有一段有趣的文字,似乎是庄子后学对于儒家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这段文字说啊,庄子穿着儒服去鲁国,鲁哀公说,我们鲁国那么多儒生,可没人像你这样哦,整天谈什么天道天道的。庄子马上回了一句,鲁国有很多儒生吗,我怎么没见到。鲁哀公笑了,我们鲁国上下,都是身穿儒服的,我们可是圣人的故乡哦,“弦歌之声不绝”的哦,你说我们鲁国少儒生,不是说维也纳没有懂音乐的一样可笑吗。庄子又说了,是吗,我听说了,儒者戴着圆帽子,代表知天时,穿方鞋子,代表知地理,戴着玉佩,代表善于决断,儒家不是说要正名吗,总得先正正自己吧。干脆鲁公您下令,鲁国之中,如果学问见识德行不足以称作儒生,却穿儒服的,抓到了就把他砍了。鲁哀公就下令了,五天时间里,没有见到一个人穿儒服,到第五天,才看见一个人穿儒服在城门下,喊过来,问以国事,没有难得到他的。庄子于是对鲁哀公说,看吧,这么大一个鲁国,只有一个儒生,很多吗,很多吗。

不过对“名”这种东西贡献最大的,是墨家。墨子是工程师出身,所以方法也是纯技术的。比如说墨子的“三表法”,“三表法”是古代的“实践论”。墨子说啊,讨论一件事情有没有必要去做,要从三个方面考察,哪三个方面,一是本,二是原,三是用。啥叫本呢,就是要参考历史,看看历史上的那些圣王先贤们是怎么做的,效果怎么样。二是原,就是要听听群众的意见,群众对这件事有什么的态度。三是用,就是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其好处在哪里,坏处在哪里,有什么用处。墨子是实干家,不会像儒家一样纠缠于一些名词,也不会像道家一样反感那些名词,而更注重效果,“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别看广告,要看疗效。

但墨家也是科学家,一本《墨子》,涉及军事学,算学,力学,光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等,哪能不关注一下逻辑学呢。所以墨家里就分出一支,对“名实之辩”很感兴趣,这一支叫“南方之墨”,他们自己则自称“别墨”,别墨者,新墨家也。他们与“矩子”世代相传的传统的宗教墨家相比,的确是“别”开生面的科学墨家,也算是教外“别”传了。

对于别墨们来说呢,口水大战大致有六个目的,一,明是非,二,审治乱,三,明同异,四,察名实,五,处利害,六,决嫌疑。可见墨家是相信真理愈辩愈明的,不过前提是要尊重辩论的方法,否则就难免鸡同鸭讲了,比如甲说,听说没有,咱们吴国又出现假鸡蛋了,乙说,难道楚国就没有假东西了吗,甲说,反正没有假鸡蛋,乙说,你那么喜欢楚国,为什么不做楚人,甲说,总比你整天义务帮吴王说话要好,乙说,吴王难道不好吗,吴王不是让咱们吴国越来越强大吗,甲说,吴国强大对你有什么用,除了去当炮灰之外,乙说,就知道你会当楚国的内奸,甲说,那你又是什么,吴奴?楚奸!吴奴!……

在庄子看来,这种无意义的争辩都是因为真理是相对的,生也有涯,知也无涯,我们于真理何止于大海中之一滴,每个人取自己的一滴去否定别人的一滴,能不起无谓之争么。而在别墨看来,这样都因为他们不懂盖楼的方法,各盖各的,难免把楼越盖越歪,最后盖成危楼。

那么别墨对论辩的方法有些什么见解呢,一句话,“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

什么是“以名举实”呢,“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比如说,“孔子是一个人”,孔子就是实,而“人”就是名,辩论之前一定要界定名和实。什么是“以辞抒意”,就是我的想法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所以辩论一定要有准确的表达能力。什么是“以说出故”,就是你说出一件论断,一定要给出论证过程。比如说,“孔子是会死的”,这个论断,就包含两个“故”,一个是“孔子是一个人”,另一个是“人都是要死的”。这时假如有人说,“你说的不对,孔子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他就必须对这两个“故”中的一个加以否定,而要否定这两个“故”,即或者“孔子不是一个人”,或者“人并不是都会死的”。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则要对其名实关系加以否定,即改写“人”的定义,或改写“死”的定义,如“孔子永远活在我们心里”即认为肉体的死亡算不得死亡。所以“孔子是会死的”和“孔子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他们争论的焦点,其实是关于“死”的定义。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无谓的分岐,又如何这些名加以定义呢,墨家告诉我们,“辞以类行者也。立辞而不明于其类,则必困矣”。比如你要说定义“人”,就要找出所有人的相“类”之处,即符合就一定是人,而不符合此则一定不是人的东西。“孔子是会死的”和“孔子永远活在我们心里”之所以能争起来,就是“不明于其类”,如果一个人能被人记起来就不能算死,则所有的名人都是不死的了,而亡故的非名人至少在断子绝孙前也未必算得上死人,如果孔子的咽气和其他人的咽气是相“类”的,你找不出根本的区别,就没有理由别人叫“死”,而孔子还叫活着了。

那么又如何可靠的“以说出故”呢,且听下回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8 10:54:53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6264.shtml  请大家帮我顶一下 谢谢。O(∩_∩)O谢谢 衷心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8 20: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庄子看来,这种无意义的争辩都是因为真理是相对的,生也有涯,知也无涯,我们于真理何止于大海中之一滴,每个人取自己的一滴去否定别人的一滴,能不起无谓之争么。而在别墨看来,这样都因为他们不懂盖楼的方法,各盖各的,难免把楼越盖越歪,最后盖成危楼。
=====================
就是说这口水战也是讲究技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08: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6264.shtml  请大家帮我顶一下 谢谢。O(∩_∩)O谢谢 衷心感谢

二十  别墨的七种武器

小时候学数学时,可能多数人都更喜欢演绎而不是归纳,因为演绎显得是那么可靠,从公理甲,前提乙,推出结论丙,再由结论丙,定理丁,推出结论戊,多么的严谨,多么的无懈可击。而归纳法,只有一个科学归纳法靠得住些,但又索然寡味,不象演绎法的环环相扣能带来智力上的快感。

所以古希腊的逻辑学,古印度的因明学,都更重演绎,古希腊的三段论,是讲演绎,古印度的五分作法,也以演绎为主,只有“合”涉及归纳。不过中国的名学,却似乎演绎归纳并重,也许是因为中国人更善于总结吧。

比如墨家的“辞以类行者也”,就是归纳,找出事物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即所谓“大同异”和“小同异”,对事物分名别类。接下来,用演绎法推出间接的知识。这个间接的推断就是“以说出故”。

那么有些什么“故”呢,有“大故”,有“小故”,“小故,有之不必然,大之必不然”,小故是必要条件,“大故,有之必然,无之必不然”,大故是充分必要条件,由多个必要条件合成一个充分必要条件,由“小故”合成“大故”,结论就可靠了。

还有一个概念,是“法”,“法,所若而然也”,就是一样东西是不是某某物,要看它是不是符合“法” 规定的这个样子。“法”和“名”有点象,但更具体,内涵外延都界定清楚了,重要的,是可以操作。有三个办法可以实现“法”,可以根据定义,也可以使用工具,也可以用现成的对象模仿,“意,规,员,三也,俱可以为法”。比如画一个圆,“意”的方法,“一中同长为圆”,这是定义,根据定义你就可以产生一个圆,“规”的方法,用一个叫圆规的工具,你也可以产生一个圆,“员”的方法,你拿一个圆形,照葫芦画瓢,也可以得到一个圆。

那么这些类呀故呀法呀如何更好的在口水战中加以应用呢,别墨们提供了七种武器。

第一种,“或”。“或也者,不尽也”,所以一定要分清必然和或然的区别,比如甲说,咱们这个新吴王阖闾不太好啊,乙说,难道你是想替王僚翻案。这就是弄不清必然和或然的区别,因为阖闾好,王僚不好,以及阖闾不好,王僚好,这两种可能性并不能概括所有的可能性,即所谓“不尽也”。

第二种,“假”。这个“假”可不是鼓励口水战时说假话,血口喷人哦,“假也者,今不然也”,也就是说,作假设。比如有人说,两足无毛的就是人,你可以这么回敬,假如有一只鸡,毛被拔光了,可不可以叫做人呢。这时并不需要真的拿这样一只鸡,否则为打口水战,损失就大了。

第三种,“效”。“效也者,为之法也”,这是对“法”的运用,也是演绎法,这是一个圆,何以见得呢,因为它符合圆的定义。

第四种,“辟”。“辟也者,举也物而以明之”,即打比方。有一次梁王对惠施说,我求求你了,以后跟我说话不要打比方了,你还是直接说吧。惠施说,有那么一个人吧,没见过弹弓,问你弹弓长的啥样啊,圆的还是方的,你跟他说,也不圆也不方,就是弹弓的样子啊,他可以明白吗。梁王说,当然不能了。惠施说,所以啊,别人不知道的东西,我用一个他知道的东西打比方,让他明白,这怎么能省掉呢,我现在跟他讲,弹弓啊,跟那个弓箭的弓很像,不过要小,弦呢是用竹子做的,不用箭,用弹丸那种小圆球发射出去,这样他就明白了。

第五种,“侔”。“侔也者,比辞而俱行也”,这也是打比方,不过不是以物打比方,而是以话打比方,根据别人说的类似话,以证明此话的正确性。

第六种,“援”。“援也者,曰子然,我奚独不可以为然也”,比如说在街头口水战中常见的,“大家评评理,都是有儿有女的人了,要是你的女儿,你舍把把她往火坑里坑吗,你舍不得,又凭什么觉得我没有关系呢”。

第七种,“推”。“推也者,以其所取之同于其所取者予之也”,这是归纳法,比如,晋国的泡沫经济涨了二十年,然后破了,齐国的泡沫经济也是涨了二十年,然后破了,楚国的泡沫经济也是涨了二十年,然后破了,我们秦国也是同样的大国,已经涨了十九年了,所以我认为明年十有八九要破。

说到介里,有的童鞋要问了,这些理论的确很高妙,那些这些别墨呀名家呀,有没有很经典的案例,有牛叉的人物呢。

有的,这就是惠施和公孙龙。

惠施是庄子的老朋友了,惠施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和庄子在一起打口水仗,那真是高手过招,叫人目不暇接啊。所以惠施死了,庄子很遗憾,就讲了个运斤成风的故事,说啊,以前楚国都城郢哪,有个人,鼻子上沾了白石灰。别人沾了白石灰自己擦掉也就是了,当然如果是娄师德呢,估计会随它自己消失掉,因为如果用手擦掉的话那个不小心让自己沾石灰的人就会不高兴了,难免得罪人。这个郢人既不是娄师德,也不是普通人,他有个特别的爱好,他说啊,我有个朋友,耍斧头的手艺非常绝,他一斧子下来,就象清风拂过,石灰没了,鼻子还好好的,还滑滑的,凉凉的,不要太清爽哦,我脸上沾了东西都是叫他用斧头替我砍。这个郢人的爱好很黄很暴力,而他朋友的手艺也很好很强大,所以一传十十传百,有一天哪就传到楚王耳朵里了,楚王说,这么好的手艺,怎么不到宫里耍耍,寡人啥没享受过,就没享受过让人用斧头劈脸。谁知这个人说,不了,我的手艺再好,也只要那个郢人能享用,只要拿他当靶子,我的手艺才能发挥,换成其他人,早就失手了。唉呀,现在惠施死了,谁做我的靶子哟。

惠施据说“其书五车”,还有什么“万物说”,那“万物说”现在已不可见,不晓得不是万物起源,那五车书,更是连车轱辘也找不着。所幸他的老朋友庄子替咱们留了些他的东西,比如“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天与地卑,山与泽平”,这是论空间的,“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这是论维度的,“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这是论时间的。更难得的是地圆说,比如“南方无穷而有穷”,“我知天下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今日适越而昔来”,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啊,你从燕国往北走,或者从越国往南走,也能到达世界的中央哦,不般人我不告诉他,我还告诉一个秘密,你一直往西走,走的够快,你会发现你今天去的,却是昨天到的,一般人我也不会告诉他哦。

当然,当日有这种地圆观念的应该不止惠施,比如《周髀算经》,“东方日中,西方夜半”,只不过啊,后人捧着那几本书,天天都是“天圆地方”,“天圆地方”,把自己念糊涂了,却不知《大戴礼记》上还说呢,“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天如果是圆的地如果是方的,我看那四个角怎么能合到一块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 08:47:4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6264.shtml  请大家帮我顶一下 谢谢。O(∩_∩)O谢谢 衷心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 14:2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呀,现在惠施死了,谁做我的靶子哟。
===================
没有对手的口水展示,那是索然无味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 23: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口水战的胜利者不是因自己的观点多么正确,而是能不能找到对手的逻辑错误加以批判。

通常是这样的,两个人都各自拿着一条真理,要指责对手错误,辩论的结果,通常是,不是哪条是真理,哪条是谬论,而是哪个人的说话被对手抓住了漏洞,于是才有了胜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5-20 22:48 , Processed in 0.13199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