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汀芷幽兰

春野??可有你喜爱的野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南苜蓿  Medicago hispida Gaertn.豆科

【地方名】母齐头、草头、黄花草子、金花菜、黄花菜、磨盘草子、三叶菜、黄花草。

草本,茎匍匍或稍直立,高约30cm,基部有多数分枝。叶具3 小叶;小叶宽倒卵形,先端钝圆或凹入,上部具锯齿,长1-1.5cm,宽0.7-1cm,上面无毛,下面有疏柔毛,两侧小叶略小;小叶柄长约5mm,有柔毛;:托叶卵形,长约7mr口,宽约3mm,边缘具细锯齿。花2-6 朵聚生成总状花序,腋生;花萼钟形,深裂,萼齿针形,尖锐,有疏柔毛;花冠黄色,略伸出尊外萼荚果螺旋形,边缘具疏刺,刺端钩状,荚果无深沟,含3-7 粒种子;种子肾形,黄褐色。

分布于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台湾、陕西、甘肃。产于湖北宜昌、兴山、丹江口、襄阳、南漳、天门、蒲圻、鄂州、黄阪、英山、武汉。生长于田野草地或温地上。栽培或逸为野生。

2.天蓝苜蓿Medicago lupulina L.豆科

【地方名】黑英苜蓿、杂花苜蓿、天蓝、老蜗生、野花生、地梭罗、接筋草。

一年生草本,茎高20-60cm,有疏毛。叶具3 小叶;小叶宽倒卵形至棱形,长、宽0.7-2cm,先端钝圆,微缺,上部具锯齿,基部宽楔形,两面均有白色柔毛:小叶柄长3-7mm,有毛;托叶斜卵形,长5-12mm,宽2-7mm,有柔毛。花10-15 朵密集成头状花序;花草享钟状,有柔毛,萼筒短,萼齿长;花冠黄色,稍长于花草享。荚果弯成肾形,成熟时黑色,具纵纹,无刺,有疏柔毛,有种子1粒;种子黄褐色。
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华中、西北、华北、东北、内蒙古。产于湖北恩施、建始、巴东、直昌、兴山、神农架、房县、竹溪、保康、远安、当阳、襄阳、安陆、云梦、嘉鱼、监利、洪湖、咸宁、蒲圻、阳新、随州、鄂州、武汉。生长于海拔1400m 以下的山坡草地或水边湿地,常成群生长。

3.紫苜蓿Medicago sativa L.豆科

【地方名】紫花苜蓿、宿草、苜蓿。

多年生草本,多分枝,高30-l00cm。叶具3小叶;小叶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1-2cm,宽约0.5cm 先端圆,中肋稍突出,上部叶缘有锯齿,两面有白色长柔毛;小叶柄长约1mm,有毛;托叶披针形,先端尖,有柔毛,长约5mm. 总状花序腋生。花萼有柔毛,萼齿狭披针形,急尖;花冠紫色,长于花草享。荚果螺旋形,有疏毛,先端有味,有种子数粒;种子肾形,黄褐色。
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广泛栽培。产于湖北保康、襄樊、老河口、谷城、潜江。生长于旷野、田间。栽培或逸为野生。

【食用部分】嫩茎叶。

【营养与保健】营养成分:以紫苜蓿为例,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5.9g,糖类9.7g,胡萝卜素3.28mg ,核黄素0.36mg,抗坏血酸92mg ,钙332mg,磷115mg,铁8mg。

保健作用《本草纲目》认为苜蓿"安中利人,可久食。利五脏,轻身健人,洗去脾胃问邪热气…"

【采摘处理】适时采收嫩茎叶供食用。

【食用方法】苜蓿的食用方法很多,以素炒为主,也可炖、煮、脑制和干制,如与其他食物配菜,可做成各种美味佳肴。

【综合利用】1.药用
(1)南苜蓿、紫苜蓿全草可清脾胃,利大小肠,下膀肮结石。两种苜蓿的根可清湿热,利尿。治黄疸、尿路结石、夜盲。
(2)天蓝苜蓿全草(老蜗生)可清热利温,舒筋活络,止咳。治黄疸型肝炎、坐骨神经痛、风温筋骨疼痛、喘咳、痔血。
2.饲用苜蓿为优良饲料植物。
3.作绿肥苜蓿为常见绿肥植物。
4.油用紫苜蓿种子含油。

【繁殖与栽培】种子繁殖。

【其他】苜蓿又称"牧宿"谓其宿根自生,可饲牧牛马;或称"木粟",言其米(种子)可炊饭。《西京杂记》(葛洪)云"乐游苑多苜蓿,风在其间,常萧萧然,日照其花有光采,故名怀风,又名光风。

紫苜蓿原产伊朗,南苜蓿原产印度,在我国种植己久。

《咏苜蓿》(宋? 梅尧臣):" 苜蓿来西域,蒲萄亦既随。蕃人切未惜,汉使始能持。宛马当求日,离宫旧种时。黄花今自发,缭乱牧牛陂。" 苜蓿在我国许多地方己逸为野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5:28 | 显示全部楼层
.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 Turcz.豆科

【地方名】荻、胡枝条、扫皮、随军茶、胡枝花、扫条、豆叶柴、野花生。

灌木,高0.5-2m。3 小叶,顶生小叶宽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6cm,宽1.5-4cm,先端圆钝,有小尖,基部圆形,上面疏生平伏短毛,下面毛较密,侧生小叶较小。

总状花序腋生,较叶长;花梗无关节:萼杯状,萼齿4,披针形,与萼筒近等长,有白色短柔毛;花冠紫色;旗瓣长约1.2cm,无爪,翼瓣长约lcm,有爪,龙骨瓣与旗瓣等长,基部有长爪。荚果斜卵形,长约lOmm,宽约5mm,网脉明显,有密柔毛。花期7 -8 月。

分布于福建、河南、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产于湖北十堰、老洞口、枣阳、随州、黄冈、浠水、武汉。生长于海拔1800m 以下山坡灌丛中或林缘、路旁。

2.截叶铁扫帚Lespedeza cuneataC Dum.Cours.)G.Don 豆科

【地方名】老牛筋、绢毛胡枝子、小叶胡枝子。

直立小灌木,高30-100cm,分枝有白色短柔毛。小叶3,矩圆形,长10-30mm,宽2 时5mm,先端截形,微凹,有短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密生白色柔毛,侧生小叶较小;叶柄长约lO mm,有柔毛;托叶条形。总状花序腋生,有2-4 朵花,无关节:无瓣花簇生于叶腋;小苞片2 枚,狭卵形,生于萼筒下:花萼浅杯状,萼齿5,披针形,有白色短柔毛;花冠白色至淡红色,旗瓣长约7mm,翼瓣与旗瓣近等长,龙骨瓣稍长于旗瓣。花期6-9 月。

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华南、华东、西北、华北、东北。产于湖北来风、咸丰、利川 、巴东、宜昌、长阳、兴山、神农架、房县、十堰、丹江口、郧县、竹溪、宜城、宜都、天门、潜江、咸宁、崇阳、鄂州、孝感、黄冈、罗田、武汉。生长于海拔1600m 以下山坡草地或沟边。

3.达呼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 (Laxm.)Schindl.豆科

【地方名】牛枝子、豆豆苗、枝儿条、牛筋子、兴安胡枝子。

小灌木,高达1m,枝有短柔毛。3 小叶,顶生小叶披针状矩形,长2 -3cm,宽0.7-lcm,先端圆饨,有短尖,基部圆形,上面无毛,下面密生短柔毛;托叶条形。总状花序腋生,短于叶,花梗无关节;无瓣花簇生于下部枝条之叶腋,小苞片条形;花萼浅杯状,萼齿5,披针形,几与花瓣等长,有白色柔毛;花冠黄绿色,旗瓣矩圆形,长约1cm,翼瓣较短,龙骨瓣长于翼瓣;子房有毛。荚果倒卵状矩形,长约4mm,宽约2.5mm,有白色柔毛。花期7-8 月。

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华中、西北、华北、东北。产于湖北来风、咸丰、鹤峰、巴东、五峰、竹溪、保康、南漳、谷城、襄阳、枣阳、随州、咸宁、通山、通城、黄梅。生长于海拔600m 以下林下阴处草丛中。
4.美丽胡枝子Lespedeza formosa(Vog.)Kochne 豆科

【地方名】马扫帚、马拂帚。

灌木,高1-2m;幼枝有毛。3小叶,卵形,卵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5-9cm,宽1-5cm,先端急尖、圆钝或做凹,有小尖,基部楔形,下面密生短柔毛。总状花序腋生、单生或数个排成圆锥状,长6-l5cm;总花梗长约1-4cm,密生短柔毛:花萼钟状,长约4mm,萼齿与萼筒近等长或较长,密生短柔毛;花梗短,有毛;花冠紫红色,长1-1.2cm。荚果卵形、矩圆形、倒卵形或披针形,稍偏斜,长5-12mm,有短尖,有锈色短柔毛。花期7-9 月。

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华中、华东、华北。产于湖北鹤峰、建始、巴东、秭归、宜昌、五峰、兴山、神农架、十堰、竹溪、南漳、襄樊、黄阪、孝感、咸宁、通山、崇阳、黄冈、武汉。

【食用部分】嫩茎叶。

【营养与保健】经常食用胡枝子可润肺清热,补肝、益肾,健脾桂湿。

【采摘处理】春季采摘嫩茎叶供食用。

【综合利用】1.药用
(1)胡枝子:茎、叶可润肺清热,利水通淋。泊肺热咳嗽、百日咳、鼻阳、淋病。
根可治风温痹痛,跌打损伤,赤白带下,流注肿毒。
(2)截叶铁扫帚(夜关门)全草或带根全草补肝肾,益肺阴,散脐消肿。治遗精、
遗尿、白浊、白带、哮喘、胃痛、劳伤、小儿府积、泻捕、跌打损伤、视力减退、目赤、乳痛。
(3)达呼里胡枝子(枝儿条):全草解表散寒。治感冒发烧、咳嗽。
(4)美丽胡枝子:茎、叶泊小便不利。花可清肺热,桂风温,散寐血。泊肺痛、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2 饲用及作绿肥胡枝子属的这4种植物均可作饲料、绿肥。
3.水土保持均是防风、防沙及改良环境的绿化植物。
4.油用胡枝子的种子榨油可供食用或作机器润滑油。
5.茶用胡枝子的叶可代茶,故有"随军茶"之称。
6.纤维用胡枝子的枝皮纤维可造纸及代麻制绳索亦可制人造棉,枝条可编筐篓等用具。

【繁殖与栽培】种子繁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萼鸡眼草Kummerowia stipulacea (Maxim.)Makino 豆科

一年生草本,高10-25cm。分枝多而开展,幼枝生疏硬毛。3 小叶;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长7-20mm,宽3-12mm,先端圆而微凹,具短尖,基部楔形,上面无毛,下面中脉及叶缘有臼色长硬毛,侧脉平行;托叶2,宿存。花1-2 朵簇生叶腋;花梗有白色硬毛,有关节;小苞片小3 枚;萼钟状,萼齿5,卵形,在果期长为果之1/2;花冠上部暗紫色,龙骨瓣较长。荚果卵形,长约4mm,有一种子;种子黑色,平滑。花果期8-10月。
分布于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河南、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内蒙古。生长于海拔1400m 以下山坡草地上。

2.鸡眼草Kummerowia striata (Thunb.)Schindl.豆科

【地方名】人字草、夜关门、铺地龙、小蓄草、公母草、掐不齐、红花草、地兰花、?蓄、瞎眼草、老鸦须。
一年生草本:茎平卧,长5-30cm,茎和分枝有白色向下的毛。叶互生3 小叶;托叶长卵形,宿存;小叶倒卵形、倒卵矩圆形或矩圆形,长5-15mm,宽3-8mm,主脉和叶缘疏生白色毛。花1-3 朵腋生;小苞片4 个,一个生于花梗的关节之下,另三个生于萼下;萼钟状,深紫色,长约2.5-3mm 花冠淡红色。荚果卵状矩圆形,通常较萼稍长或长不超过萼的1倍,外面有细短毛。

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江苏、福建、台湾、陕西、甘肃、河北、山东。产于湖北来风、宜恩、咸丰、鹤峰、利川、巴东、神农架、房县、十堰、丹江口、竹溪、当阳、直都、通山、罗田、武汉。生长于海拔1300m 以下山坡草地或林下、路旁。

【食用部分】嫩茎叶。

【营养与保健】以鸡眼草为例,每百克鲜品含粗蛋臼质5.句,粗脂肪1g,钙250mg,磷80mg,胡萝卜素12.6mg,核黄素O.8mg,抗坏血酸270mg。经常食用有健脾利湿、清热解毒的功效。

【采摘处理】春季采摘嫩茎叶供食用。

【综合利用】1.药用鸡眼草、长萼鸡眼草全草可清热解毒,健脾利湿。治感冒发热、吐泻、疟疾、痢疾、传染性肝炎、热淋、白浊。
2.饲用全草可作家畜饲料和绿肥。
3.植株根瘤发达,适应性强,是一种优良的保土植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锦鸡儿Caragana sinica (Buchoz)Rehd.豆科
【地方名】娘娘袜、地羊鹊、群雀、铁扫帚。
灌木;高1-2m。小枝有棱,无毛。托叶三角形,硬化成针刺状;叶轴脱落或宿存变成针刺状;小叶4,羽状排列,土面一对小叶通常较大,倒卵形或矩圆状倒卵形,长1-3.5cm,宽5-15mm,先端圆或微凹,有针尖,无毛。花单生,长2.8-3.lcm,花梗长约lcm 中部有关节:花萼钟状,长约12-14mm,基部偏斜;花冠黄色带红色,旗瓣狭长倒卵形。荚果长约3-3.5cm,宽约5mm,无毛,稍扁。花期4-6 月。
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江苏、河南、陕西、甘肃、生长于海拔1800m以下山坡、山沟、路旁和灌丛中。
【食用部分】花。
【营养与保健】中医学认为金雀花性平,味甜,可健脾补肾,滋阴润燥,桂风活血,舒筋活络。经常食用可使人耳聪目明,滋润妇女容颜。
【采摘处理】春季4-6 月,于锦鸡儿花期采花食用。
【综合利用】药用。
1.花:滋阴,和血,健脾。治劳热咳嗽、头晕腰酸、妇女气虚白带、小儿府积、乳捕、跌打损伤。
2.根或根皮:请肺益脾,和血通脉。治虚损劳热、咳嗽、高血压、妇女白带、血崩、关节痛风、跌打损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 Ser.蔷薇科
地方名:天青地白、虎爪菜、龙牙菜、翻白菜、根头菜、蛤蟆草、老鸦翎、老鸦爪、鸡爪草、白头翁。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 根肥大,木质化。茎丛生,直立或斜上,有白色柔毛。
羽状复叶,基生叶有小叶15-31,小叶矩圆状倒卵形或生巨圆形,长3-5cm,宽约1.5cm ,羽状深裂,裂片三角状披针形,下面密生白色绵毛;叶柄长约1.5cm;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叶轴有长柔毛;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聚伞花序顶生,总花梗和花梗有白色绒毛或柔毛;花黄色,直径约lcm。瘦果卵形,有肋纹,多数,聚生于有绵毛的花托上。花期6-8 月。
分布于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安徽、江苏、台湾、河南、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湖北省全省广布。生长于海拔2300m 以下山坡草丛中或路旁。
2.翻白草Potentilla discolor Bunge 蔷薇科
地方名:鸡腿儿、天藕儿、湖鸡腿、鸡脚草、土菜、鸡脚爪、天青地白。
多年生草本,高15-40cm;根肥厚,纺锤形,两端狭尖。茎短而不明显。羽状复叶,基生叶斜上或平伸,小叶通常5-9,矩圆形或狭长椭圆形,长1.5-5cm;宽0.6-1.5cm,顶端的小叶稍大,边缘有缺刻状锯齿,上面有长柔毛或近无毛,下面密生白色绒毛:叶柄长3-15cm,密生白色绒毛;茎生小叶通常主出。聚伞花序,多花,排列稀疏,总花梗、花梗、副萼及花萼外面皆密生白色绒毛;花黄色,直径1-1.5cm。瘦果卵形,光滑。花期5-8 月。
分布于四川、广东、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河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湖北省全省广布。生长于海拔2000m 以下山坡草地、疏林下或路旁。
3.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 L.蔷薇科
地方名:金蜡梅、棍儿茶、木本委陵菜。
落叶灌木,高达1.5m;分枝很多,树皮纵向剥落:小枝红褐色或灰褐色,幼时有丝状长柔毛。羽状复叶密集,小叶3-7,通常5,长椭圆形、卵状披针形或矩困状披针形,长6-15mm,宽3-6mm,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微有丝状长柔毛,下面较少;叶柄短,有柔毛;托叶膜质,披针形。花单生或数朵成伞房状;花梗长8-12mm ,有丝状柔毛;花黄色,直径2-3cm,副萼片披针形;萼筒外面有疏长柔毛或丝状长柔毛,萼裂片卵形;花瓣圆形。瘦果密生长柔毛。花期6-7 月。
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湖南、陕西、甘肃、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产于湖北建始、巴东、神农架、房县。生长于海拔2000-2 600m 山坡林下或草地上。
4.朝天委陵菜Potentilla supina L.蔷薇科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10-50cm;茎平铺或倾斜伸展,分枝多,疏生柔毛。羽状复叶;基生叶有小叶7 -13,小叶倒卵形或失巨圆形,长0.6-3cm,宽4-15mm,先端圆饨,边缘有缺刻状锯齿,上面无毛,下面微生柔毛或近无毛;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有时为主出复叶,托叶阔卵形,主浅裂。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8-15mm,有时可达30mm,生柔毛;花黄色,直径6-8mm;副萼片椭圆状披针形。瘦果卵形,黄褐色,有纵皱纹。
分布于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广东、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河南、陕西、甘肃、宁夏、山西、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产于湖北监利、洪湖、潜江、嘉鱼、天门、蒲听、崇阳、大冶、黄石、鄂州、武汉。生长于低海拔地区山坡、路旁、水边湿地。
【食用部分】幼苗、嫩茎叶。
【营养与保健】以委陵菜为例,每百克鲜品含粗蛋白9.18mg,粗脂肪4.03g,糖及淀粉10.46-20.55g,抗坏血酸49.4mg。经常食用可补脾健胃,提高食欲,悦颜美肤,健身祛病。
【采摘处理】春季采摘幼苗、嫩茎叶供食用。
【综合利用】
1.药用
(1)委陵菜:根或带根全草可桂风湿,解毒。治痢疾、风湿筋骨疼痛、瘫痪、癫痫、疮疥。
(2)翻白草:带根全草可清热,解毒,止血,消肿。治痢疾、疟疾、肺痈、咳血、吐血、下血、崩漏、痛肿、疮癣、瘰疠结核。
(3)金露梅:叶可清暑热,益脑清心,调经,健胃。泊暑热眩晕、两目不清、胃气不和、滞食、月经不调。
2.饲用 委陵菜可作猪饲料。
3.制拷胶  委陵菜的根、金露梅的叶和果含牒质,可提制拷胶。
4.茶用  金露梅嫩叶可代茶。
【繁殖与栽培】种子繁殖(以委陵菜为例)
委陵菜适宜温和干燥的气候,以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播种前翻耕土地1-2 次,并施既肥或堆肥,作畦宽约1.5m。
3 月下旬在畦面开沟,深6-7cm,沟距18-21 cm,将种子与细土混和,疏播于沟中,覆土一层,浇水。播种后约3 周出苗,苗高3-6cm 时间苗,使每株相距12-15cm。每隔15 天左右除草松土1 次。幼苗期追施氮肥1 次,生长花蕾前追施磷饵肥1 次。干旱严重时须灌水。
【其他】委陵菜、翻白草、金露梅、朝天委陵菜为蔷薇科委陵菜属的4 种植物,作为野菜食用虽古已有之,但今人食用较少,现笼统以委陵菜作为它们的菜名。
【繁殖与栽培】以翻白草为例。
翻白草行种子繁殖与分株繁殖,适宜栽培于砂质壤土上,雨季注意排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1.水杨梅Geum aleppicum Jacq.蔷薇科
地方名:路边青、追风七。
多年生草本,高40-80cm;根多分枝:全株有长刚毛。基生叶羽状全裂或近羽状复叶,顶裂片较大,菱状卵形至圆形,长5-10cm,宽3-10cm , 3 裂或具缺刻,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心形,边缘有大锯齿,两面疏生长刚毛;侧生叶片小,1-3 对,宽卵形,并有小型的叶片;茎生叶有3-5 叶片,卵形,3 浅裂或羽状分裂;托叶卵形,有缺刻。
单生茎端,黄色,直径10-15mm。聚合果球形,直径约1.5cm,宿存花柱先端有长钩刺。花期夏季。分布于西藏、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河南、陕西、甘肃、山西、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产于湖北鹤峰、恩施、利川 、建始、巴东、韩归、长阳、兴山、神农架、丹江口、郧西、竹溪、南漳、保康、随州、英山、罗田、麻城。生长于海拔400-2 500m 林下、草丛中或河岸边。
2.柔毛路边青Geum japonicum Thunb.var.chinense F.Bolle
地方名:南水杨梅、日本水杨梅、草水杨梅、小益母。
多年生草本,全株被短及长柔毛。茎直立,高25-80cm。根生叶具长柄,羽状深裂至全裂;侧小叶小1-2 对,顶小叶较大,圆形或广卵形,长宽各3-6cm,先端困或钝圆,基部广模形,边缘有缺刻;茎生叶有短柄,三角状圆形或卵形,先端渐尖或饨,常呈3 裂,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花单生或数个,顶生或腋生,具长柄,被短柔毛;花黄色;萼片狭卵状三角形,外卷,密被短柔毛;花瓣5;雄蕊数:花柱宿存,先端有钩刺。瘦果,密被柔毛。花果期6-9 月。
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河南、陕西、甘肃、山东、新疆。产于湖北来凤、咸丰、鹤峰、巴东、兴山、神农架、竹溪。生长于海拔600-2 100m 山坡草地、疏林下或灌丛中。
【食用部分】嫩叶。
【营养与保健】中医学认为水杨梅可温中、行气、活血、平肝气、补虚益肾,对于经常头晕目眩、四肢无力、月经不调者,具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采摘处理】春季至夏季来摘嫩叶供食用。
【综合利用】
1.药用
(1)水杨梅:根及全草(中药名:五气朝阳草)可桂风除温,活血消肿。治腰腿痹痛、痢疾、崩漏白带、跌打损伤、痈疽疮疡、咽痛、瘰疠。
(2)柔毛路边青:全草(中药名:水杨梅)可补虚益肾,活血解毒。治头晕目眩、四肢无力、遗精阳萎、表虚感冒、咳嗽吐血、虚寒腹痛、月经不调、疮肿、骨折。根(中药名:水杨梅根)治风寒感冒、腹痛泻病、肾虚头晕。
2.制拷胶:水杨梅根、茎含草案质可提制拷胶。
3.油用:水杨梅种子油可制皂和油漆。
【繁殖与栽培】种子繁殖。
秋季播种。翻整土地,开1.3m 宽的高畦,按行、株距各约25cm 开穴,施人畜粪水后,点种数颗,薄盖草木灰一层。苗高7cm 时匀苗、补苗,使每穴有苗3-4 株。结合中耕除草追肥1 次:在抽花苔时和收割后,再各中除、追肥1 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植物】龙牙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蔷薇科

地方名:仙鹤草、路边鸡、鸡爪沙、路边黄、牛头草、黄花莲、蜈蚣耗、白芽蒿、爪香草、黄龙尾、黄龙牙、草龙牙、龙头草、地仙草、毛鸡草、狼牙草。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全体密生长柔毛。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7,杂有小型小叶,无柄,椭圆状卵形或倒卵形,长3-6.5cm,宽1-3cm,边缘有锯齿,两面均疏生柔毛,下面有多数腺点;叶柄长1-2cm,叶轴与叶柄均有稀疏柔毛,托叶近卵形。顶生总状花序有多花,近无梗;苞片细小,常3 裂;花黄色,直径6-9mm;萼筒外面有槽并有毛,顶端生一圈钩状刺毛,裂片5;花瓣5;雄莓10;心皮2。瘦果倒圆锥形,萼裂片宿存。花期7-9 月。

分布几乎遍布全国。湖北省全省广布。生长于低海拔到高海拔山坡、草地、路旁。

【食用部分】嫩茎叶。

【营养与保健】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胡萝卜素11.2mg,抗坏血酸150mg 及其他营养成分。

中医学认为龙牙草下气活血,理百病;可抗菌及抗寄生虫。((现代实用中药》认为龙牙草)为强壮性收敛止血剂,兼有强心作用。可见龙牙菜是一种良好的保健食品。

【采摘处理】由春至夏,于植株未开花前采摘其嫩茎叶。

【食用方法】常用食法为炒食。

【综合利用】

1.药用

(1)全草:止血,健胃。治咯血、吐血、尿血、便血、赤白痢疾、崩漏带下、劳伤脱力、痈肿、跌打、创伤出血。

(2)根芽:治练虫病。

2.制拷胶全株含寐质,可提取拷胶。

3.制农药全株可作农药,防治蚜虫、小麦杆锈病等。

【繁殖与栽培】种子繁殖、分株繁殖。

龙牙草适合在砂质土壤栽种。霜降时采收成熟种子,立冬后整地做畦、打穴,穴距30cm。每穴点播种子5-6 粒,覆土2cm 厚。第二年春季生苗,苗高30cm 左右时间苗、中耕、培土。平时勤除杂草,立夏、芒种问施水粪肥1-2次。

分株繁殖:早春或秋末,将植株挖出,根据其大小,分为若干株,按行距33-40cm、

株距17-20cm 栽植,栽后浇水,并进行中耕、除草、追肥等田间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植物】费菜Sedum aizoon L.景天科

地方名:土三七、景天三七、细叶费菜、见血散、长生景天、养心草、大马菜、广三七。

多年生草本;茎高20-50cm,直立,不分枝。叶互生,长披针形至倒披针形,长5-8cm,宽1.7-2cm,顶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不整齐的锯齿,几乎无柄。聚伞花序,分枝平展;花密生;萼片5,条形,不等长,长3-5mm,顶端钝;花瓣5 个,黄色,椭圆状披针形,长6-lO mm:雄蕊10 个,较花瓣为短;心皮5,卵状矩圆形,基部合生,腹面有囊状突起。??成星芒状排列,叉开几至水平排列。花期6-8 月。

分布于四川、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河南、陕西、青海、宁夏、山西、河北、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湖北省全省广布。生长于海拔300-2100m 山坡向阳岩石上或土上。

【食用部分】嫩茎叶。

【营养与保健】全草含景天庚糖、庶糖、果糖、蛋白质等营养成分。

【采摘处理】春季于植株开花前采摘其嫩茎叶。

【食用方法】费菜可凉拌、炒、炖。

【综合利用】1.药用
(1)全草:止血,化脐。治吐血、阻血、便血、尿血、崩漏、跌打损伤。
(2)根:止血,消肿,定痛。治吐血、阻血、外伤出血、筋骨伤痛。
2.制拷胶根含辑质,可提制拷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植物】遏蓝菜Thlaspi arvense L.十字花科

地方名:菥冥、遢蓝菜、败酱草、苦菜、臭虫草、南败酱、大荠、老荠、水荠、老鼓草、瓜子草、洋辣罐。
一年生草本,高9-60cm,全体无毛。茎直立,不分枝或分枝,具棱。基生叶有柄,倒卵状矩圆形,茎生叶矩困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2.5-5cm,宽2-15mm,先端圆钝,基部抱茎,两侧箭形,具疏齿。总状花序顶生;花白色,直径约2mm。短角果倒卵形或近圆形,长13-16mm,宽9-13mm,扁平,先端凹入,边缘有宽约3mm 的翅:种子5-10 个,卵形,长约1.5mm,黄褐色。花期3-5 月,果期5-8 月。

分布几乎遍布全国。湖北省全省广布。生长于海拔2 000m 以下山坡路旁、田边沟边。

【食用部分】嫩茎叶。

【营养与保健】幼嫩茎叶含钙、硫胺素、核黄素、大量抗坏血酸和其他营养成分。经常食用可利肝明目、利气,清热解毒。

【采摘处理】春季采摘开花前的鲜嫩茎叶供菜用。

【食用方法】民间习见的食法是将遏蓝菜择洗干净,于沸水中焯过,再用冷水淘洗,去其酸味后凉拌或炒食。
【综合利用】

1.药用
(1)薪黄(遏蓝菜全草)治肾炎、子宫内膜炎。我国南方习用遏蓝菜的带果全草作败酱使用,可清热解毒,排版破痕。治肠痛、下刷、赤白带下、产后寐滞腹痛、目赤肿痛、痛肿肝癌。
(2)菥?子(遏蓝菜种子):治目赤肿痛流泪。
2.饲用嫩茎叶可作猪饲料。
3.油用种子榨油供制肥皂及作润滑油用。
4.全草还可作为提取维生素的原料。

【繁殖与栽培】种子繁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植物】豆瓣菜Nasturtium officinale R.Br.十字花科

地方名:西洋菜、水田芥、水赔菜、水菜、水芥菜。

多年生水生草本,高20-40cm,全体无毛。茎匍匍且漂浮,节节生根,多分枝。叶为单数大头羽状复叶,小叶1-4 对,叶柄长1-2cm,小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顶生小叶长1-3cm 。宽1-2.5cm,有少数波状齿或全缘。总状花序顶生,稍延长;花梗长3-5mm,常反曲:花白色,直径3mm。长角果圆柱形,扁平,长1-2cm,直径1.5-2mm,有短喙;果梗长5-8mm;种子多数,成2行,卵形,褐红色。

分布于西藏、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安徽、江圃苏、河南、陕西、山西、山东、河北、黑龙江。产于湖北西部、武汉市郊。生长于低海拔地区水沟、水田、池塘边湿地或水中。

【食用部分】嫩茎叶。

【营养与保健】营养成分: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3g,脂肪0.1g,糖类0.2g,胡萝卜素4.67mg,核黄素0.17mg,抗坏血酸80mg,钙120mg,磷60mg,铁0.2mg 以及少量维生素D E 等。
保健作用:豆瓣菜富含钙质,故多食可防止骨质疏松,老人与儿童尤宜食用。豆瓣菜中的钙经人体摄入后,还参与凝血、神经传递功能等,近年的研究还证实豆瓣菜可预防高血压、结肠癌的发生。此外,豆瓣菜所含抗坏血酸在水生蔬菜中位居第一,抗坏血酸可促进结缔组织中细胞问质的合成,增加毛细血管致密度,降低其通透性及脆性。常食豆瓣菜可防止牙跟出血,预防坏血病。

【采摘处理】春、夏、秋季及时采摘嫩茎叶。可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逐株摘梢或隔畦成片用刀齐泥割下,洗净供食用或扎把出售。

【食用方法】豆瓣菜可凉拌、炒食、做馅或做汤,也可用来做色拉。

【综合利用】1.药用豆瓣菜全草(西洋菜干)可治肺病及肺热燥咳。
2.油用种子榨油供工业用。

【繁殖与栽培】营养繁殖、种子繁殖。

营养繁殖选择抗逆性强的老茎,停止采摘使茎叶老化,就l也留种;或将老茎移至阴凉地段的种苗田中留种。
种子繁殖宜边低湿地作苗床,作畦宽1.3m,畦沟宽35cm 、沟深20cm。种子拌入干细土后均匀撒播畦面,随即覆盖一层干牛粪末或糠灰。当苗高3cm 时,逐渐加深水层,到12-15cm 时即可定植。

秋季日平均气温降到20 ℃左右时移栽秧苗于大田。栽时选择健壮的秧苗,使其匍匍茎的阳面仍然朝上,行距10cm,株距8cm,每穴栽苗2-3 株。栽后保持1-2cm 浅水,以利发根,及时除草,结合采收进行追肥。

【其他】豆瓣菜原产地中海东部,是欧美人喜食的蔬菜之一。我国己有100 多年的栽培历史,在广东、广西、台湾、上海、福建、四川、云南等地都有栽培,其中以广东、广西栽培历史最久,栽培面积最大。优良品种有:百色豆瓣菜、广州豆瓣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5-16 02:55 , Processed in 0.090092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