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汀芷幽兰

春野??可有你喜爱的野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冬葵Malva verticillata L.锦葵科

【地方名】冬苋菜、野葵、冬葵菜、滑滑菜、茴菜、奇菜、马蹄菜、葵菜、葵。

二年生草本,高60-100cm;茎直立,分枝,有粗毛。叶,心状圆形或肾形,直径7-13cm,通常5-7 钝圆浅裂,边缘有钝齿;叶柄长8-18cm。花紫红色,直径2.5-4cm ,簇生于叶腋,花柄长短不等,长可达3cm;小苞片卵形;萼裂片宽卵形;花瓣长过花萼3倍,顶端略凹。果实扁圆形,直径约8mm,心皮有明显皱纹和细毛。花期6-7月。

几乎遍布我国南北各省区。产于湖北十堰、竹溪、枣阳、江陵、潜江、蒲听、大冶、武汉。生长于海拔800m 以下山坡、田园、村庄附近路旁。

【食用部分】幼苗、嫩叶。

【营养与保健】营养成分:每百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质3.1g,脂肪0.5g,糖类3.4g,粗纤维1.5g,钙315mg,磷56mg,铁2.2mg,胡萝卜素8.98mg,硫胺素0.13mg,核黄素0.3mg,尼克酸2.6mg 抗坏血酸55mg。
保健作用:性味甘,寒,常食之益,心,补肝胆气,明曰;泻肾、滑肠,利大、小便;催乳、催生。
【采摘处理】春季采摘幼苗、嫩叶食用。

【食用方法】冬寒菜柔滑清香,味道鲜美,适合炒食或做汤。

【综合利用】

1.药用 冬葵种子(冬葵子)可利水,滑肠,下乳。治二便不通、淋病、水肿、妇女乳汁不行、乳房肿痛。冬葵叶可清热,行水,滑肠。治肺热咳嗽、热毒下捕、黄瘟、工便不迪、丹毒、金疮。冬葵根可清热,解毒,利窍,通淋。治消渴、淋病、二便不利、乳汁少、白带、虫螫伤。
2.纤维用茎皮纤维可代麻用,也可以制绳索。

【繁殖与栽培】种子繁殖。

长江流域春播于2 月中下旬,秋播于9-11 月均可,一般用撒播或穴播,撒播每亩需种于0.5-Ikg,撒播后在4-5 片真叶时间苗一次,苗距16cm 左右,每2 -3 苗为一丛。
穴播的株行距为25cm 左右,每穴播4-5 粒,间苗3-4 次,每亩约需种子250g。
冬寒菜需肥量大,耐肥力较强,播种后即可浇人粪尿作种肥,越冬时应在畦上盖一层有机肥以防寒。春季生长旺盛时,每采割一次应追肥一次。生育期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其他】冬寒菜原产我国,最早的记述见于《诗经》 "七月烹葵及菽“,说明葵早己是人们的蔬食。

《尔雅翼》云"秋菜未生,种此以相接"

王帧农书称葵"诚蔬茹之要品,民生之资益也"

《本草纲目》称"古者葵为五菜之主" " 古人种之为常食"。

冬葵不仅为古籍广泛记载,并且成为诗词歌赋的题材。

陆矶诗"无以肉食资,取笑葵与霍"

白居易诗"贫厨何所有,炊稻烹秋葵,红粒香复软,绿黄滑且肥"

苏轼诗"烂煮葵羹斟桂酒,风流可惜在乡村。"

但"冬葵苗,性滑利,不益人" 《本草衍义》,故脾虚肠滑者忌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3:39 | 显示全部楼层
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Thunb.)Gagn.葡萄科

【地方名】五爪龙、五叶莓、地五加、母猪蔓、五爪金龙、小母猪藤、野葡萄藤。

草质藤本:茎具卷须。幼枝有柔毛,后变无毛。鸟足状复叶;小叶5,椭圆形至狭卵形,长2.5-7cm,顶端急尖或短渐尖,边缘有疏锯齿,两面中脉具毛。中间小叶较大,侧生小叶较小。聚伞花序腋生或假腋生,具长柄,直径6-15cm;花小,黄绿色,具短柄,外生粉状做毛或近无毛;花瓣4,顶端无小角或有极轻微小角;雄器4 与花瓣对生。浆果卵形,长约7mm 成熟时黑色。花期6 月。

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河南、陕西、甘肃、河北、山东。产于湖北来凤、宜恩、咸丰、鹤峰、建始、巴东、兴山、神农架、十堰、宜城、襄阳、天门、孝感、通山、罗田、武汉。生长于海拔1900m 以下山坡林下、沟谷、路旁、灌丛中、草丛中。

【食用部分】嫩叶。

【营养与保健】性味酸苦,寒,可清热解毒,去风散痰。常食用可防治风湿、偏头痛等症。

【采摘处理】春季来摘嫩叶食用。

【综合利用】

1.药用全草或根可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治痛肿、疔疮、痄腮、丹毒、风湿痛、黄疽、痢疾、尿血、白浊。
2.纤维用茎皮纤维有韧性,全藤可搓制绳索、犁缆。
3.根部含有胶质,可用作造纸胶料。

【繁殖与栽培】分株繁殖。于春季萌芽前或秋季叶枯萎后进行分株繁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椿Toona sinensis (A.Juss.)Roem.楝科

【地方名】春芽树、椿、红椿、椿树、香树、猪椿、春菜树、椿芽树、白椿、春阳树。

落叶乔木,树皮赭褐色,片状剥落;幼枝被柔毛。双数羽状复叶,长25-30cm,有特殊气味;小叶10-22,对生,纸质,矩圆形至披针状矩圆形,长8-15cm两面无毛或仅下面脉腋内有长髦毛。圆锥花序顶生;花芳香;萼短小;花瓣5,白色,卵状矩圆形;有退化雄蕊5,与5 枚发育雄蕊互生;子房有沟纹5 条。葫果狭椭圆形或迎卵形,长1.5-2.5 cm,5 瓣裂开;种子椭圆形,一端有膜质长翅。花期5-6 月。

分布于我国西南部至华北以东各省区。湖北省全省广布,产于来凤、鹤峰、建始、宜昌、五峰、巴东、兴山、神农架、十堰、宜城、崇阳、罗田、武汉。生长于海拔1900m 以下山区、丘陵、平原山坡、地旁、路旁、村旁、屋侧。也有栽培。

【食用部分】嫩茎叶、幼苗。

【营养与保健】营养成分: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9.8g,脂肪0.8g,糖类7.2g,胡萝卜素0.9mg,硫胺素0.21mg,核黄素0.13mg,抗坏血酸115mg,钙110 mg,磷120mg,铁3.4mg。

保健作用:香椿的综合营养价值在蔬菜中属于上品,由于香椿含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还可增进食欲,有健胃、消炎的功效。

【采摘处理】春季香椿茎枝顶端芽萌生嫩茎叶,待其长至20cm 左右时可以采摘,用剪刀剪下,注意留下叶片1-2 片,保护侧芽继续萌发。
人工栽培(大棚栽培、露地盖膜或无土栽培)的,待芽叶萌生,苗长15cm 左右时即可采摘供食用。
采收的香椿嫩茎叶或幼苗理顺扎成小把,注意保湿以免萎焉,及时出售或加工。

【食用方法】香椿头的食法多种多样,煎、炸、炒、烧,也可凉拌,作馅,随制,或制成罐头及脱水蔬菜,或捣成汁泥作调料、饮料。

【综合利用】1.药用  香棒叶可消炎,解毒,杀虫。治子宫炎、肠炎、痢疾、尿道炎。香椿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椿白皮)可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治久泻、久病、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遗精、白浊、疳积、蛔虫、疥癣。香椿的果实(香椿子)可桂风,散寒,止痛。治风寒外感、心胃气痛、风湿关节疼痛、疝气。香椿树汁(春尖油)可治?病。
2.油用 种子油可食用,亦可供制油漆、肥皂。
3.提取芳香油 木屑及根可提取芳香油,用作赋香剂。
4.制拷胶  树皮含牒质,可提制拷胶。
5.纤维用  韧皮纤维可制绳索。
6.材用  木材质地柔韧,纹理直,为制造船舶、家具和供建筑等用的良材。
7.其他  树胶分泌量较多,可采收利用;根皮可作土农药。

【繁殖与栽培】繁殖方式多样,栽培广泛。
1.种子繁殖育苗地要选择土壤肥沃,灌、排条件好的地块,早春播种。播前,轻轻搓去种子上的翅,用1% 甲醛洛液浸泡20 分钟,清水洗净,再用温水浸种10-12小时,捞出后在20-25℃条件下催芽,待30% 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育苗畦灌水,水渗下后撒种,覆土lcm,每亩用种量3-4kg。3-4 片真叶时定苗,保持苗距5-6cm。苗期适当浇水,苗高20-25cm 时定植于大田中。
2.分株繁殖秋冬季在大树周围挖50-60cm 深的小沟,切断侧根,填入土杂肥,灌水后填平,促使断根长出大量根囊苗,翌年春天进行分株移裁。
3.插根法 3-4 月间,采挖1-2 年生根,切成15-20cm 长的小段,以行距50cm株距30cm,斜插入土中,插后浇水,覆土压实,苗高10cm 时,及时除壤。
4.插枝法 秋季叶落后,选取1-1.5cm 粗的当年生枝条,剪取15-20cm 长的插条,埋入湿沙中在室内冬藏。翌春3 月,待插条长出愈伤组织后即可杆插,杆插方法同插根法。
育苗期要通过打顶整形促使植株矮化,便于人大棚、温室进行保护地栽培。

【其他】香椿原产我国,食用历史悠久。椿芽一般在农历谷雨前清晨采摘,有"雨前椿芽"之称。安徽太和县的香椿芽,明清年间曾被列为宫廷"贡椿芽"。
栽培的香椿按地区分,有如下几类:
安徽太和香椿:太和县栽培香椿己有千余年历史,主要品种有黑油椿、红油椿、青油椿、黄罗伞等。
河南焦作香椿:焦作栽培香椿有300 余年历史,主要品种有红香椿、白香椿。
山东西牟香椿:西牟村栽培香椿300 余年,主要品种有赤椿、油椿、柴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椒子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et Z.芸香科

【地方名】青花椒、野椒。

灌木,高1-3m;树皮暗灰色,多皮刺,无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1-21,对生或近对生,纸质,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5-4.5cm,宽0.7-1.5cm,边缘有细锯齿,齿缝有腺点,下面苍青色,疏生腺点;叶轴具狭翅,具稀疏而略向上的小皮刺。伞房状圆锥花序,顶生,长3-8cm;花小而多,青色,单性5数;雄花雄蕊药隔顶部有色泽较深的腺点一颗,退化心皮细小,顶端2-3叉裂;雌花心皮3,几无花柱,柱头头状。幕?果成熟时紫红色,顶端有极短小的喙;种子蓝黑色,有色泽。花期8-9 月,果期10-11月。

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区。产于湖北来凤、鹤峰、恩施、巴东、黄阪、咸宁、阳新、鄂州、新洲、黄冈、黄梅、英山、罗田、麻城、武汉。生长于海拔1000m 以下山坡林中、灌丛中、路旁。

【食用部分】嫩叶、花、幼果。

【营养与保健】中医学认为椒为纯阳之物,味辛气烈,可温中去痹,入肺散寒,入脾除湿;可引正气,下恶气,消食健胃。

【采摘处理】春采嫩叶,夏采花,秋收幼果。

【综合利用】1.药用  果皮温中散寒,除湿,止痛,杀虫,解鱼腥毒。治积食停饮、心腹冷痛、呕吐、噫呃、咳嗽气逆、风寒湿痹、泄泻、痢疾、疝痛、齿痛、蛔虫病、蛲虫病、阴痒、疮疥。叶治寒积、霍乱转筋、脚气、漆疮、疥疮。根治肾与膀脱虚冷、漆疮、疥疮。种子治水肿胀满、痰饮喘逆。
2.油用  种子油可作润滑油及食用,并可代替花椒油作调味香料,榨油后的油饼可作肥料。
3.提制芳香油  从果实提取的芳香油(即野花椒油)经精制处理后,可用作调制香精的原料。
4.其他  木材坚硬,可作手杖、家具等;果实可作农药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歪头菜Vicia unijuga A.Br.豆科

【地方名】草豆、两叶豆苗、谷渡、二叶?、野豌豆、豆菜。

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m,幼枝被淡黄色疏柔毛。卷须不发达而变为针状;小叶2 个,大小和形状变化大,卵形至菱形,长3-10cm 先端急尖,基部斜楔形;托叶戟形,大。总状花序腋生;萼斜钟状,萼齿5,三角形,下面3 齿高,疏生短毛;花冠紫色或紫红色,长约15mm;子房具柄,无毛,花柱上半部四周有白色短柔毛。荚果狭矩形,扁,长3-4cm,褐黄色;种子扁圆形,棕褐色。花期6-8 月。

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 、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陕西、甘肃、青海、山西、河北、辽宁、内蒙古。产于湖北神农架、房县、丹江口、竹山、竹溪、保康、南漳、当阳、远安、谷城、襄樊、钟祥、枝江、通山、阳新、大冶、红安。生长于海拔2500m 以下草地、山沟、林缘或向阳坡灌丛中。

【食用部分】嫩茎叶。

【营养与保健】营养成分:每百克可食部分中含钙11mg,磷1.5mg ,铁163mg,胡萝卜素11.21mg,核黄素0.94mg,抗坏血酸144mg。
保健作用:歪头菜性平,味甘,有补虚、调肝的功能,常食之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健体泽肤。
【采摘处理】春季采摘嫩茎叶供食用。

【综合利用】

1.药用  根或嫩叶可补虚。治瘸伤、头晕。
2.制粉  种子含淀粉,供酿酒、造醋,或制粉供食用。
3.可做牧草。

【繁殖与栽培】种子繁殖,少有栽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 L.豆科

【地方名】野绿豆、野菜豆、薇、巢菜、春巢菜、普通苕子、野苕子、肥田草。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25-50cm。羽状复叶,有卷须;小叶8-16,长椭圆形或倒卵形,长8-20mm ,宽3-7mm,先端截形,凹入,有细尖,基部楔形,两面疏生黄色柔毛;托叶鞍形。花1-2 朵生叶腋,花梗有黄色疏短毛;萼钟状,萼齿,披针形,渐尖,有白色疏短毛;花冠紫色或红色;子房无毛,无柄,花柱顶端背部有淡黄色需毛。荚果条形,扁平,长2.5-4.5cm,近无毛;种子棕色,圆球形。花期3-4月。

遍布全国各省区。产于湖北省各县市。生长于海拔1800m 以下山脚草地、灌木林下湿地上。

【食用部分】嫩茎叶。

【营养与保健】营养成分: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3.8g,脂肪0.5g,糖类9g,钙271mg,磷20mg。
保健作用:大巢菜味甘性平,可调中益气,活血润肤,清神,明耳目。

【采摘处理】春季于开花前采摘嫩茎叶。

【综合利用】1.药用 大巢菜全草可清热利湿,和血桂痴。治黄疸、浮肿、疟疾、心悸、梦遗、月经不调。
2.大巢菜为优良饲料及绿肥。

【繁殖与栽培】种子繁殖,少有栽培。

【其他】大巢菜又名薇,取其所在皆是,品性微贱之意。采食大巢菜古己有之。
古诗云防彼南山,言采其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白居易在其《续古诗》中写道"朝采山上薇,暮采山上薇。岁晏薇亦尽,饥来何所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假香野豌豆Vicia pseudo-oTObus Fisch.et Mey.豆科

【地方名】槐花条、大叶草藤、假香豌豆。

多年生草本,高50-200cm。羽状复叶,有卷须:小叶4 町10,卵形或卵状矩圆形,长3-6cm宽1-2.5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上面无毛,下面有白色短柔毛;托叶就形。总状花序腋生,较叶长,花多数;萼膜质,圆筒状,倾斜,萼齿5,微有柔毛;花冠紫色;子房无毛,具长柄,花柱上部周围有淡黄色腺毛。荚果矩形,扁,长约3cm,有短子房柄,无毛。花期6-9 月。

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南、江苏、陕西、山西、河北、东北。产于湖北五峰、兴山、神农架、房县、丹江口、保康、当阳、远去、荆门、安陆、京山、黄阪、英山。生长于海拔2000m 以下山坡灌丛杂草中、沟谷阴处或林下。

【食用部分】嫩茎叶。

【营养与保健】营养成分: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33.9g,脂肪0.9g,糖类10g,粗纤维8g,钙278mg,磷48mg,胡萝卜素7.05mg,以及抗坏血酸。

保健作用:假香野豌豆的营养成分大部分(如:蛋白质、脂肪、钙、胡萝卜素等)高于同科属人工栽培的豆类,长期食用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癌防病的能力,可光泽肌肤,延年益寿。

【采摘处理】春季于开花前采摘其嫩茎叶供食用。

【综合利用】1.药用假香野豌豆全草可祛风湿,活血,舒筋,止痛。治风温痛、闪挫伤、无名肿毒、阴囊湿疹。
2.可作牧草。

【繁殖与栽培】种子繁殖,少有栽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巢菜Vicia hirsuta (L.)S.P.Gray 豆科

【地方名】硬毛果、野豌豆、雀野豆、翘摇、元修菜、野蚕豆、漂摇草、野豌豆、苕子、白花苕菜、小野麻豌、白翘摇。

一年生草本,高10-30cm,无毛。羽状复叶,有卷须;小叶8-16,矩圆状倒披针形,长5-15mm,先端截形,微凹,有短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总状花序腋生,有2-5 朵花,序轴及花梗均有短柔毛;萼钟状,萼齿,披针形,有短柔毛;花冠白色或淡紫色,长约5mm;子房有密长硬毛,无柄,花柱顶端周围有短柔毛。荚果实矩圆形,扁,长7-10 mm,有黄色柔毛;种子1-2,棕色,扁圆形。花果期3 月下旬-5 月下旬。

分布于云南、四川、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河南、陕西。产于湖北五峰、宜昌、十堰、襄阳、保康、随川、潜江、江陵、洪湖、咸宁、通城、蒲圻、新洲、武汉。生长于海拔1300m 以下山坡、草地、路旁、田园间。

【食用部分】嫩茎叶。

【营养与保健】《食疗本草》认为 (小巢菜)利五脏,明耳目,去热风,令人轻健,长食不厌,甚益人。

【采摘处理】春季于开花前采摘嫩茎叶供食用。

【综合利用】1.药用小巢菜全草可解表利湿,活血止血。治黄病、疟疾、白带。小巢菜种子(漂摇豆)可活血,明目。
2.饲用全草为优良饲料。

【繁殖与栽培】种子繁殖,少有栽培。

【其他】小巢菜又名翘摇,李时珍曰"翘摇言其茎叶柔婉,有翘然飘摇之状,故名。"苏东坡云:" 菜之美者,蜀乡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因谓之元修菜。"苏东坡为之作诗云"彼美君家菜,铺田绿茸茸。豆荚圆且小,槐芽细而丰。种之秋雨余,摧秀繁霜中。欲花而未萼,一一如青虫。是时青裙女,采撷何匆匆。……"。陆游亦赋"巢菜"诗曰"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豌巢。"小巢菜受到诗人们的关注,可见古人食用巢菜是十分普遍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1.洋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豆科

【地方名】刺槐、槐树、刺儿槐、胡藤。

落叶乔木,高10-25m,树皮褐色。羽状复叶;小叶7-25,互生,椭圆形、矩圆形或卵形,长2-5.5cm,宽1-2cm,先端圆或微凹,有小尖,基部圆形,无毛或幼时疏生短毛。总状花序腋生,序轴及花梗有柔毛;花尊杯萼,浅裂,有柔毛;花冠白色,旗瓣有爪,基部有黄色斑点;子房无毛。荚果扁,长矩圆形,长3-10cm,宽约1.5cm,赤褐色;种子1-13,肾形,黑色。花期初夏。

原产北美洲,我国南北各省区、湖北省各县市广泛栽培。

2.槐树Sophora japonica L.豆科

【地方名】槐花树、紫槐、白槐、槐角子、豆槐、细叶槐、护房树、金药树。

乔木,高15-25m。羽状复叶长15-25cm;叶轴有毛,基部膨大;小叶9 -15,卵状矩圆形,长2.5-7.5cm,宽1.5-3cm,先端渐尖而具细突尖,基部阔模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柔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状,具5 小齿,疏被毛;花冠乳白色,旗瓣阔心形,具短爪,有紫脉;雄蕊10,不等长。荚果肉质,串珠状,长2.5-5cm,无毛,不裂;种子1-6 个,肾形。花期7-8 月。

我国南北各省区普遍栽培。产于湖北省各县市。生长于海拔1 200m 以下山坡、路旁或宅边。

【食用部分】 嫩芽、嫩叶、花。

【营养与保健】营养成分:每百克槐花鲜品含蛋白质3.19,脂肪0.7g,碳水化合物15g,钙83mg,磷69mg,铁3.6mg,胡萝卜素0.04mg,硫胺素0.04mg,核黄素0.18mg,尼克酸6.6mg,抗坏血酸66mg。保健作用:中医学认为槐花性味甘凉,可凉血、止血,请肝降火。槐花中的芸香戒及其戒元梅|皮素能保持毛细血管的弹性,避免因毛细血管脆性增加而造成出血,可防止动脉硬化,预防中风。


【采摘处理】春季采摘嫩芽、嫩叶;夏季花初开放时采收花朵。

【食用方法】槐花、槐叶的食法多种多样,既可煎、炒、烧、烩、蒸、煮成各种菜肴,也可制馅做饼、做包子、做糕,还可以酿酒、制茶或做成各种甜点。

【综合利用】1.药用
(1)刺槐:花可止大肠下血,咯血,又治妇女红崩。
(2)槐树:槐花清热,凉血,止血。治肠风便血、痔血、尿血、血淋、崩漏、赤白痢下、风热目赤、痈疽疮毒。槐叶泊惊病、壮热、肠风、溲血、痔疮、疥癣、湿疹、疔肿。槐角(槐的果实)可清热,润肝,凉血,止血。治肠风泻血、痔血、崩漏、血淋、血痢、心胸烦闷、风眩欲倒、阴疮湿痒。槐枝(槐的嫩枝)治崩漏带下、心痛、目赤、痒疮、疥疮。槐根治痔疮、喉痹、蛔虫病。槐胶(槐的树脂)治风热聋闭。槐白皮(槐的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桂风除湿,消肿止痛。治风邪外中、身体强直、肌肤不仁、热病口疮、牙疳、喉痹、肠风下血、疽、痒、烂疮、阴部痒痛、烫伤。
2.油用 种子油可供制肥皂和油漆的原料。
3.芳香油用 花含有芳香油,鲜花浸膏可用作调合花香型香精用。
4.材用 木材供建筑、车辆、家具、雕刻等用。
5.纤维用 树皮纤维可造纸及人造棉。
6.其他 嫩叶及花可作家畜饲料或用作绿肥;适合作为行道树用于绿化;是良好的蜜源植物。

【繁殖与栽培】种子繁殖、分株繁殖。

1.种子繁殖于2-3 月播种,整地开畦后,畦上开横沟,深约7cm,播幅约10cm,每沟播种子30-40 粒,播后施人畜粪水,并盖草木灰,然后盖土约5cm 厚。培育2 年,在冬季落叶后至第3 年发芽前,边高达1m 左右的大苗移栽,小苗则继续培育1 年。
2.分株繁殖在老树脚下,挖取分檗苗栽植。栽时按行株距各1.3-1.8m 开穴,每穴栽苗1 株,填土压紧,再盖土与地面平4-5 年就可成林。
育苗期间,每年中耕除草和追肥2-3 次。

【其他】中国人栽培槐树、洋槐,食用槐花、槐叶己有悠久的历史,但在习俗上,仍将槐花、槐叶视为野菜,因此此书仍将之收入。

有少数人食用洋槐嫩芽、嫩叶会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脸、手浮肿,局部剌疼,全身无力等,需及时就医治疗。食用洋槐幼嫩芽、叶需烹调适当,且不宜食之过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 Ohwi 豆科

【地方名】葛藤、粉葛藤、葛、黄葛藤、野扁葛、葛麻、勾藤、苦葛、米葛、毛角藤。

藤本。块根肥厚。各部有黄色长硬毛。小叶3,顶小叶菱状卵形,长5.5-19cm,宽4.5-18cm,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有时浅裂,下面有粉霜,两面有毛,侧小叶宽卵形,有时有浅裂,基部斜;托叶盾形,小托叶针状。总状花序腋生,花密;小苞片卵形或披针形;萼钟形,萼齿5 个,披针形,上面2 齿合生,下面1齿较长,内外均有黄色柔毛;花冠紫红色,长约1.5cm。荚果线形,长5-10cm,扁平,密生黄色长硬毛。花期6-9 月。

除西藏、新疆外几乎遍布全国各省区。湖北省全省广布。生长于海拔1300m 以下草坡或疏林中。

【食用部分】花、嫩叶、块根。

【营养与保健】营养成分:每百克葛根含蛋白质2.1g,碳水化合物27.1 g;每百克嫩叶含蛋白质3.99mg,脂肪0.36mg,碳水化合物10.11mg。
保健作用:葛根可消烦止渴;葛花可解酒醒脾。用于醉酒后烦渴头痛等症有明显效果。

【采摘处理】春采嫩叶;夏采葛花;葛块根的采收适宜期一般为12 月中下旬,以保证根的淀粉含量和提高贮藏性能。

【食用方法】葛的嫩叶入沸水焯过后再用冷水浸去异味即可炒食;葛的块根浸泡、洗净后可蒸食,制葛粉、葛干食用;葛花亦可烹调食用,葛花还可以用来做甜汤或以葛花为馅作菜包、饼子等。

【综合利用】1.药用
(1)葛根:升阳解饥,透痊止泻,除烦止渴。治伤寒、温热头痛、烦热消渴、泄泻、痢疾、斑疹不透、高血压、心胶痛、耳聋。
(2)葛花:解酒醒脾。治伤酒发热烦渴、不思饮食、呕逆吐酸、吐血、肠风下血。
(3)葛叶:治金疮,止血。
(4)葛谷(种子):补心,清肺,主下痢,解酒毒。
(5)葛粉(块根淀粉):生津止渴,清热除烦。治烦热、口渴、热疮、喉痹。
(6)葛蔓(藤茎):治痛肿、喉痹。
2.纤维用 我国自古以来即利用葛藤茎皮纤维织布(称葛布)与编绳索,亦可作造纸与人造棉原料。
3.油用种子榨油可作机械润滑油。
4.水土保持用葛枝叶茂密,被覆度大,为水土保持的重要植物。

【繁殖与栽培】 种子繁殖、分根繁殖、压条繁殖。

1.种子繁殖3-4 月播种。点播,行、株距50-60cm,每穴播种子4-5 粒,覆土3 -4cm。
2.分根繁殖春季掘取老根旁生出的嫩枝,带支根切下,然后按60cm 的穴距栽植。
3.压条繁殖选取健壮的枝条,用波状或连续压条法,将葛藤埋入土中,待茎节处生根后切下栽植。栽植前,按行、株距各50cm 开穴,穴径27cm 深20cm,填入堆肥,上盖一层薄土,然后每穴栽种1段,覆土压实。出苗后需问苗,每穴留1株:苗高17cm 时,就应设立支柱或搭设棚架,以利藤蔓伸展;苗长达1.7cm 左右时,须摘去顶芽,促使分枝。每年施追肥2-3 次,以磷钾肥、厩肥为佳。

【其他】葛的栽培品种有大叶粉葛、细叶粉葛、苍梧粉葛、柴葛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5-16 02:40 , Processed in 0.09248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