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秦王政

藏传佛教里的神山圣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22:5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宗角禄康,西藏拉萨.
  
  藏语中“宗角”意为“宫堡后面”,“禄康”则意为“禄神殿”,“禄”即前面说到的“鲁”,是藏传佛教和苯教中对居于地下和水中神灵的统称,可以译作“龙神”。于是,宗角禄康又有“龙王潭”的俗称



宗角禄康公园主体是一片呈长方形的潭水,这个潭是纯粹由人工挖出来的——17世纪五世达赖修建布达拉宫和摄政桑结嘉措筑布达拉宫红宫及经房僧舍时,在此大量取土遂积水成潭。
  
  后来仓央嘉措(六世达赖)对这里进行了整治,在潭中小岛上按“坛城”(藏传佛教中对极乐世界的想象)模式建了一座阁楼,并建了一座五孔石拱桥使小岛与外界相通,传说仓央嘉措曾从墨竹工卡迎请女龙王墨竹赛钦和八龙供奉在阁楼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22: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根培乌孜山,西藏拉萨。
  
  根培乌孜山最高海拔为5400米,是圣城拉萨的第一高峰,“乌孜”在藏语里就是是“顶端、顶部”的意思。
  
  它又叫格培乌孜山、增善峰,是西藏著名神山之一,位于藏传佛教规模最大的寺院——拉萨哲蚌寺后面,登上此山顶,极目四野,可以远眺群山,俯视拉萨全城景色。山坡上有许多被风化的花岗岩石,形状各异,有的还绘有佛像,在山腰有一处遗址,是历代达赖喇嘛转山时的休息之处。
  
  哲蚌寺坐落在根培乌孜山南坡的坳里,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弟子降央曲吉.扎西班丹于公元1416年创建。解放前该寺僧众超过一万人,拥有141个庄园与540多个牧场,为藏传佛教第一大寺。
  
  这座寺院规模宏大,鳞次栉比的白色建筑群依山铺满山坡,远望好似巨大的米堆,故名“哲蚌”——藏语中,“哲蚌”就是“米堆”之意,象征着富裕和繁荣。所以,哲蚌寺又叫“堆米寺”或“积米寺”,藏文全称意为“吉祥积米十方尊胜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22: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月山,青海湟源。
  
  日月山因山体呈现红色,古代称为“赤岭”。它不但曾是唐朝与吐蕃的边界,更是农业区和牧业区的天然分界线。
  
  这座落差不大的小山本无法与众多巍峨雄伟的神山同列,但因一名汉族女子的缘故,使其成为人们中最神圣的山峰之一,她就是文成公主。唐贞观十二年(638年),藏王松赞干布因向唐朝求亲未果,愤而率军入侵,直至松州(今四川松潘)方被唐军击退,唐太宗也由此了解了吐蕃的实力,同意和亲,也就有了文成公主的故事。
  
  相传公主进藏时曾在此摔破了随身携带的日月宝镜,以示与家乡永别的决心,传说宝镜的碎片就化做了日月山,后人又在垭口两侧各修建了一座小亭子来纪念公主,这也就是日月亭的来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22: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岗日嘎布,西藏昌都。
  
  位于八宿然乌湖旁,在青藏高原数不清的名峰、神山之中,海拔只有四千多米的岗日嘎布山实在不够突出,但在地理学上,它却很不一般,它是“青藏高原南部边缘受西南季风影响最强的一条山脉”。
  
  所谓“西南季风”就是从印度洋来的温暖、富含水汽的气流。在然乌湖边,若没有 “西南季风”,就没有这么茂密的森林、这么美丽的青山碧水了。这里降水多、湿度大,气候宜人,与普通人心目中苍凉的雪域高原有天壤之别。
  
  传说很久以前,这里的山上生活着许多猿猴,他们顽劣不堪,到处破坏严重干扰了人们生活,大家无计可施。后有人针对猿猴喜欢模仿人行为的特点,想出一个主意,将全村男人都集中在山上一起痛饮青稞酒,喝完后就拿起木制刀剑进行决斗。人们回到村庄,在山上留下许多酒和真刀真剑。随后,猿猴们开始模仿人,痛饮后拿起刀剑自相残杀,纷纷倒地身亡。最后只剩下一只,它清醒后看见同伴们的尸体,非常悲伤,绝望地以头撞山而死。后来这里的山就被人们叫做猿猴撞头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22: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湖,四川阿坝州若尔盖。
  
  花湖所在的热尔草原为若尔盖湿地的一部分,它又称热尔大坝。“热”是藏族的一种经文,“尔”为军队,“大坝”意为草原,传说吐蕃军队占领此地前曾念“热”经祈祷,草原因而得名。
    
  若尔盖湿地在唐朝时为吐蕃所据。相传公元九世纪上半叶,吐蕃大臣益西达吉受第四十代藏王赤祖德赞派遣,率军攻占今若尔盖地区并留守此地,其后裔若巴盖登主管当地钱粮赋税,百姓简称其名为“若盖”,这片地域后遂得名若尔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22:5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龙江,甘肃甘南郎木寺。
  
  峡谷岩壁里的“虎穴” ,传说古代曾有女仙在洞中修行,藏传佛教的许多神祗都来自于藏区本土,且相当一部分与藏传佛教创始人莲花生有关,传说他在印度入藏传法期间收伏了大量藏区本地神祗做为佛教护法神。而郎木寺,据说就曾是莲花生大师降伏猛虎之地。
  
  这里是玛尼石接力的山谷,一条通往神迹的旅途。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22:5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石崖,甘肃甘南州郎木寺。
  
  这座山通体红色,被认为是活佛的僧帽所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23: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拉姆拉措,西藏山南。
  
  西藏最具传奇色彩的湖泊,在加查县曲科杰丛山之中,海拔4000米以上。
  
  “拉姆”意为仙女、女神,“拉”意为神,“拉姆拉错”藏语意为“仙女神湖”、“圣姆湖”, 又名琼果杰神湖,湖面海拔5000多米。
  
  湖面积约一平方公里,虽然不大,但在藏传佛教转世制度中,拉姆拉措有着特殊地位,备受信徒敬仰。
  
  每年藏历四至六月,许多善男信女前来这里朝圣观景。据说多人同观,所见各异,据说有缘之人还可从湖水幻示的影像中看出自己的前生和来世,圣湖能呈现每一个人未来的命运,显示出未来的各种景象。
  
  每当寻访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等大活佛的转世灵童之前,都要到此观湖卜相,以受神示,然后按照神灵的指示进行灵童的寻访。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23:0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拉脊山,青海贵德。
  
  拉脊山藏语称“贡毛拉”,意为嘎拉鸡(石鸡)栖息的地方,是贵德县与湟中县的界山,也是青海省海南州著名的高山牧场。
  
  它属于祁连山的支脉,从古至今,它都是通往青海南部的交通要隘。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23: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纳帕海,云南中甸。
  
  纳帕海藏语称为“纳帕错”,意为“森林后面的湖”。湖西北山上是中甸古寺——衮钦寺的遗址,该寺毁于清初的宗教战争,据史料记载,该寺有一尊三丈六尺高的强巴佛像,明代旅游家徐侠客曾慕名前往参观,被丽江木氏土司阻拦,他因未能如愿而抱憾不已。
  
  这个湖泊与草原其实是连成一体的,雨季时,水份比较充足,大部份草原被湖水覆盖,就成为海,非雨季时,水少草多,湖水退化,就变成了草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5-7 06:45 , Processed in 0.11784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