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汀芷幽兰

春野??可有你喜爱的野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活血丹Glechomα longituba (Nakai)Kupr.唇形科

【地方名】佛耳草、金钱草、金钱薄荷、透骨草、铜钱草、穿墙草、赶山鞭、透骨香。

多年生上升草本,具匍甸茎。茎高10-20cm,幼嫩部分被疏长柔毛。茎下部叶较小,心形或近肾形,上部者较大,心形,长1.8-2.6cm,上面被疏粗伏毛,下面常带紫色,被疏柔毛;叶柄长为叶片1-2倍。轮伞花序少花;毡片刺芒状;花萼筒状,长0.9-1.1cm,齿5,长披针形,顶端芒状,呈3/2式二唇形,上唇3齿较长;花冠淡蓝色至紫色,下唇具深色斑点,筒有长短两型,长者长1.7-2.2crn,短者长1-1.4crn,檐部工唇形,下唇中裂片肾形。

小坚果矩圆状卵形。花果期3-6月。

分布于除西藏、甘肃、青海、新疆外的全国各省区。

湖北省全省广布。生长于海拔2000m以下疏林下、草丛中、林边、溪边阴湿地。

【食用部分】嫩茎叶。

【营养与保健】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胡萝卜素4.15rng,抗坏血酸56mg,核黄素0.13rng,钙20.4rng,磷5.6mg 铁156mg。

【采摘处理】春季3-4月间采摘嫩茎叶食用。


【综合利用】1.药用全草或带根全草清热,利尿,镇咳,消肿,解毒。治黄疸、水肿、膀胱结石、疟疾、肺痈、咳嗽、吐血、淋浊、带下、风湿痹痛、小儿疳积、惊痛、痈肿、疮癣、湿疹。
2.茎叶晒干,可代茶叶用。

【繁殖与栽培】种子繁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碗花Cαlystegia hederaceαWal1.旋花科

【地方名】小旋花、兔耳朵、喇叭花、白何首乌、兔儿苗、狗儿秧、奶浆藤、面根草。

一年生草本,光滑。茎蔓性,缠绕或匍甸分枝。叶互生,具长柄,基部的叶全缘,近椭圆形,长1.5-4.5cm宽2-3cm,基部心形,茎上部的叶三角状韩形,侧裂片开展,通常工裂,中裂片披针形或卵状三角形,顶端钝尖,基部心形。花单生叶腋,花梗具棱角,长2.5-5.5cm苞片2,向倭状,卵圆形,长0.8-1cm,包住花莓,宿存;萼片5,矩圆形,稍短于苞片,具小尖凸;花冠漏斗状,粉红色,长2-2.5cm;雄蕊5,基部膨大,有细鳞毛;子房2室,柱头2裂。蒴果卵圆形,光滑;种子卵圆形,黑褐色。花果期5-10月。

分布于全国各省区。湖北省全省广布。生长于海拔2500m以下山坡草地、旷野、路旁、田间。

【食用部分】嫩茎叶、嫩根。

【营养与保健】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脂肪0.5g,粗纤维3.1g,糖类5g,钙422mg,磷40mg,铁10mg,胡萝卜素5.28mg,硫胺素0.02mg,核黄素0.59mg,抗坏血酸54mg,尼克酸0.59mg。

打碗花性平,味微甜,具有调经活血,滋阴补虚的功效,经常食用可泽肤、明目。

【采捕处理】春季采摘嫩茎叶嫩根、供食用。

【综合利用】1.药用全草或根(中药名:面根藤)治淋病,白带,月经不调,小儿疳积。
2.饲用全草为优良猪饲料。
3.制淀粉根状茎含淀粉,可食用、酿酒及制怡糖。

【繁殖与栽培】种子或分根繁殖,少有栽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荇菜Nymphoides peltatum (Gmel.)O.Kuntze 龙胆科

【地方名】蕃菜、莲叶荇菜、水葵、金莲儿、藕蔬菜、水荷叶。

多年生水生草本,茎圆柱形,多分枝,沉水中,具不定根,又于水底泥中生地下茎,匍匍状。叶漂浮,圆形,近革质,长1.5-7cm,基部,心形,上部的叶对生,其他的为互生;叶柄长5-10cm,基部变宽,抱
茎。花序束生于叶腋;花黄色,直径达1.8cm,花梗稍长于叶柄;花萼5深裂,裂片卵圆状披针形;花冠5深裂,喉部具毛,裂片卵圆形,钝尖,边缘具齿毛;雄蕊5,花丝短,花药狭箭形:子房基部具5蜜腺,花柱瓣状2裂,蒴果长椭圆形,直径2.5cm;种子边缘具纤毛。花期8-10月。

分布几乎遍布全国。

【食用部分】全株(包括花蕾)

【营养与保健】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22g脂肪0.6g,糖类11.8g,钙96mg,磷30mg,铁3.5mg,胡萝卜素1.04mg,核黄素0.15mg,抗坏血酸59rng,於酸0.46mg。

【采摘处理】夏季采摘带花营的茎叶食用。

【综合利用】
l.药用全草入药可发汗透疹,请热利尿,消肿解毒。内服治感冒发热无汗、麻疹透发不畅、荨麻疹、烦热、消渴、热淋、小便不利、小儿便秘;外用治疗丹毒痛肿、毒蛇咬伤等症。
2.全草经发酵后可作猪饲料或绿肥。
3.花美丽,可栽培于水坛供观赏。

【繁殖与栽培】种子繁殖,分根繁殖。

【其他】诗经中有关于荇菜的记载,((周南? 关雎》篇曰"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描写了荇菜叶浮于水面,随水波动,叶柄因水深浅而长短不一的状态。
<<本草纲目》记载有"江东人食之" ,其食用方法是"用苦酒浸其白茎"去其异味后食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珍珠菜Lysimachia clethroides Duhy 报春花科

【地方名】扯根菜、虎尾珍珠菜、狼尾草。

多年生草本,被黄褐色卷毛。茎直立,高40 -100cm。叶互生,卵状椭圆形或宽披针形,长6-15cm,宽2-5cm,顶端渐尖,基部渐狭至叶柄,两面疏生黄色卷毛,有黑色斑点。总状花序顶生,初时花密集,后渐伸长,结果时长20-40cm;花梗长4-6mm;花尊裂片宽披针形,边缘膜质;花冠白色,长5-8mm,裂片倒卵形,顶端钝或稍凹;雄蕊稍短于花冠。蒴果球形,直径约2.5mm。

分布于 我国西南部、华南、华中、华东、华北、东北 。 产于湖北省山区、丘陵地区各县市。生长于海拔2000m以下山坡林下、林缘、路旁草丛中。

【食用部分】 嫩茎叶 。

【营养与保健】 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0.1g,粗纤维2.4g,胡萝卜素3.79mg,抗坏血酸149mg,尼克酸0.9mg。

【采摘处理】5-6月采摘嫩茎叶食用。

【综合利用】
1.药用  根或全草可活血调经,利水消肿。治妇女月经不调、白带、小儿疳积、水肿、痢疾、跌打损伤、喉痛、乳痈。
2.油用  种子榨油可制肥皂。
3.饲用  嫩茎叶可作猪饲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变豆菜sanicula chinensis Bunge 伞形科

【地方名】山芹菜。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无毛;茎直立,上部几次工歧分枝。基生叶近圆形、圆肾形或圆心形,常3全裂,中裂片倒卵形或棋状倒卵形,长3-10cm .宽4-13cm无柄或有极短柄,侧裂片深裂,边缘具尖锐重锯齿;叶柄长7-30cm;茎生叶3 深裂。伞形花序二至三田二歧分枝:总苞片叶状3 裂或近羽状分裂,长约8mm;伞幅2-3;小总苞片8-10。卵状披针形或条形;花梗6-8。长1mm 花白色或绿白色。双悬果球状圆卵形,长4-5mm 密生顶端具钩的直立皮刺。

分布于我国西南部、中南、华东、西北、东北。生长于海拔1300m以下山坡林下草丛中或沟边。

【食用部分】嫩茎叶。

【营养与保健】每百克可食部分含钙30.9mg,磷2.05mg,铁277mg,胡萝卜素7.75mg,硫胺素0.44mg,核黄素0.46mg,还含有蛋白质、脂肪及其他无机盐。变豆菜含铁量高,有养血和胃、滋阴润燥的功能,对消化不良、两眼昏花者有一定食疗作用。

【采摘处理】春夏季采捕嫩茎叶食用。

【综合利用】药用。

变豆菜全草主治胃气上逆所引起的呕吐、消化不良、消渴、腹胀、两眼昏花等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1.西南水芹Oenantht dielsii Boiss.伞形科

多年生草本,高1-1.5m 全体无毛;茎管状,多分枝。叶为二至三回羽状全裂,回裂片有柄,卵状三角形或矩圆形,长2-5cm,有6-8 对羽状深裂片,叶轴翅状;最终裂片矩圆形,长1-2mm,宽lmm,条裂成短披针形小裂片;叶柄长2-6cm,有长相。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无总苞;伞幅12-15,长1.5-2cm;小总毡片披针形,长3-4mm;花梗多数:花白色。双悬果球形,直径1.5-2mm。

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湖南、江西、浙江、福建、陕西。产于湖北宜恩、鹤峰、恩施、建始、巴东、神农架。生长于悔拔2000m 以下山坡、山谷林下阴湿地、溪流旁。

2.细叶水芹Oenanthe dielsii Boiss.var.Stenophylla Boiss.伞形科

为"西南水芹"的变种,与其区别在于叶的最终裂片的小裂片长条形而非矩圆形。

分布于贵州、四川、江西。产于湖北来凤、宜恩、鹤峰、恩施、巴东、神农架。生长于海拔500-2000m山坡林下阴温处、溪边草丛中。

3.水芹Oenanthe javanica(Bl.) OC.伞形科

【地方名】野芹菜、水芹菜、蜀芹、刀芹、水英、芹菜。

多年生草本,高15-80cm,无毛;茎基部匍匍。基生叶三角形或三角状卵形,一至二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卵形至菱状披针形,长2-5cm,宽1-2cm,边缘有不整齐尖齿或圆锯齿;叶柄长7-15cm。复伞形花序顶生;总花梗长2-16cm;无总苞;伞幅6-20;小总苞片2-8,条形;花梗10-25;花白色。双悬果椭圆形或近圆锥形,长2.5-3mm宽2mm,果棱显著隆起。花期4-5 月。

分布于全国各省区。产于湖北省各县市。生长于低海拔地区浅水畦地、水沟旁、池沼中。

4.中华水芹Oenanthe sinensis Dunn 伞形科

【地方名】水芹。

多年生草本,高30-50crn,全体无毛;茎基部匍旬,生不定根,管状,单生,少分枝。基生叶及下部叶二回三出式羽状复叶,小叶有柄,卵形、卵状楔形或条状披针形,长2-2.5cm,宽5-10mm,边缘有不规则锯齿;叶柄长8-9cm,具短叶鞘:茎生叶的小叶窄条形,长2-3cm,宽3-5mm,羽状浅裂。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无总苞或极短;伞幅12-14,长1.5-2cm,微粗糙;小总苞片多数,条形,长2-3mm;花梗多数,长2-3mm;花白色。双悬果矩圆形,长2 啕5-3mm,宽1-2mm。

分布于湖南、江西、江苏、浙江。产于湖北宜昌、十堰、薪春、广济、红安、武汉。生长于低海拔地区水沟边、湖汉地、林下温地。

【食用部分】嫩叶柄。

【营养与保健】

营养成分:以水芹为例,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5g,脂肪0.6g,糖类句,粗纤维3.2g,钙123mg,磷334mg,铁24.4mg,胡萝卜素0.64mg,硫胺素0.06mg,核黄素0.33mg,抗坏血酸39mg,尼克酸3.3mg。
保健作用:中医学认为水芹味甘辛性平,可除烦解热,止血养精青胃涤热,增加食欲;补心益气,养神益力。

采摘处理】春季至夏季采收新鲜植株,去除叶片和根,留下叶柄供食用。

【食用方法】水芹食法多样,可凉拌、炒食、烧煮,也可做馅包饺子、春卷,或榨汁调制饮料。【综合利用】药用。水芹全草可清热,利水。治暴热烦渴、黄疸、水肿、淋病、带下、瘰疬、痄腮。

【繁殖与栽培】分株繁殖,抨插繁殖。
栽培水芹以肥沃而经常保持浅水的土壤为宜,清除杂草,施入堆肥,翻肥2-3 次。
分株繁殖春季3-4 月,将有芽的越冬匍甸茎挖起,每2-3 节剪成1 段作种。
按行、株距各33cm 开穴,每穴横栽2-3 节,以入泥1cm 左右为宜。当新苗长出水面后,要除草、追肥1 次。以后还要经常除草,并于6-8 月各追肥1 次。
2.抨插繁殖在5-6 月,剪取新枝,长18-24cm,在整好的浅水田中,每隔18-24cm 抨插2 根,作为l 窝,使苗叶稍露水面。成活后追肥1 次9 月再追肥l 次,并须经常除草。

【其他】《鲁颂》云"思乐洋水,薄采其芹" 《吕氏春秋》云"菜之美者,云梦之芹"可见古人早己以芹为蔬食。
《山家清供》中更具体阐述了采捕食用水芹的方法"芹二月三月作英时,采之入汤,取出以苦酒研子入盐,与茴香渍之,可作?。惟渝出羹之,既清而馨,犹碧涧然。故杜甫有香芹碧涧羹之句"文中把水芹视为"清而馨"的美味佳肴,并从此有了"香芹碧涧羹"的名菜。又因芹临水而生,青葱繁茂,诗人墨客多有颂辞,如"春水渐宽,青青者芹,君且留此,弹余素琴“明? 陈继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鸭儿芹Cryptotaenia japonica Hassk.伞形科

【地方名】三叶芹、鸭脚板、野芹菜、水芹菜、野蜀葵。

多年生草本,高30-90cm,全体无毛;茎具叉状分枝。基生叶及茎下部叶三角形,宽2-10cm,三出复叶,中间小叶菱状倒卵形,长3 -10 cm,侧生小叶歪卵形,边缘都有不规则尖锐重锯齿或有时2-3 浅裂:叶柄长5-17cm,基部成鞠抱茎;茎顶部的叶无柄,小叶披针形。复伞形花序疏松,不规则;总苞片及小总苞片各1-3,条形,早落;伞幅2-7,斜上;花梗2-4;花白色。双悬果条状矩圆形或卵状矩圆形,长3.5-6.5mm,宽1-2mm。花期4-5 月。

分布几乎遍布全国。产于湖北省各县市。生长于海拔2000m 以下山坡草丛中或路边、宅旁较阴湿处。

【食用部分】嫩茎叶。

【营养与保健】
营养成分: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7g,脂肪0.5g,糖类9g,钙333mg,磷46mg,铁20mg,胡萝卜素7.85mg,硫胺素0.06mg,核黄素0.26mg,抗坏血酸18mg,尼克酸0.7mg。
保健作用:鸭儿芹味辛性平,具有消炎理气,活血祛瘀的功用,可调治虚弱劳累,消除无名肿毒。经常食用可增强人体免疫力。

【采摘处理】春季采摘嫩茎叶供食用。

【综合利用】
1.药用
(1)茎叶:消炎,解毒,活血,消肿。治肺炎、肺脓肿、淋病、疝气、风火牙痛、痈疽疔肿、带状疱疹、皮肤瘙痒。
(2)果实:消积顺气。治食积。
(3)根:发表散寒,温肺止咳。
2.油用 种子油可供制油漆和肥皂。

【繁殖与栽培】种子繁殖。

南方露地栽培一般从2 月份开始可分期分批一直播到9 月份,周年可栽培8-10 茬,每茬从定植到收获仅需35-50 天。由于生长期短,应施足基肥,播种前每亩施腐熟堆既肥2000kg复合肥30kg,与土混匀作畦。撒播、条播均可,每亩播种量约2kg,播后镇压,浇透水。10 天左右出苗,分次间苗,苗距5cm,勤浇水,每两周追施0.3%-0.5%尿素液一次。夏季需覆盖遮阳网。待植株长至15-20cm时,即可采收上市。生产上常进行软化栽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土当归Aralia cordata Thunb.五加科

【地方名】独活、食用?木。

多年生草本;根粗大,短圆柱状。茎粗大,基部直径达2cm,分枝稀疏开展。二回羽状复叶;羽片有小叶3-5 片;小叶阔卵形至长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4-20cm,宽3-10cm,先端突尖,基部圆形至心形,歪斜,边缘有细锯齿,两面脉上有毛。花序为由伞形花序聚生的疏松的腋生圆锥花序,有一至三级分枝;花梗长10-15mm,有短柔毛;花白色;萼边缘有5 齿;花瓣5 ;雄蕊5;子房下位,5 室;花柱5,分离,开展。果球形5 棱,直径3mm,成熟时紫黑色。花期7-9 月。

分布于广西、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福建、台湾。产于湖北宜恩、咸丰、鹤峰、建始、巴东、五峰、长阳、神农架。生长于海拔1 200-1600m 山坡草丛中或疏林下。

【食用部分】嫩芽。

【营养与保健】营养成分:每百克可食部分含粗蛋白1.06g,淀粉2.05g,糖0.42g,粗脂肪0.1g。保健作用:民间把土当归当作一种强壮剂,且有桂风活血的功效,经常食用可防治腰肌劳损、风湿性腰腿痛。

【采摘处理】春季,枝顶芽长至10-15cm 时采摘之供鲜食或加工。



【综合利用】药用。土当归的根茎及根可除风和血,发汗镇痛,利尿消肿,疏风补虚。

【繁殖与栽培】分株繁殖,插根繁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木Aralia chinensis L.五加科

【地方名】虎阳刺、海桐皮、刺老包、刺春头、刺桐。

有刺灌木或小乔木:小枝被黄棕色绒毛,疏生短刺。二回或三回羽状复叶:羽片有小叶5-11 片,基部另有小叶一对;小叶卵形、宽卵形或长卵形,长5-12cm 或更长,宽3 -8cm,边缘有锯齿,上面疏生糙伏毛,故显得粗糙,下面有黄色或灰色短柔毛,沿脉更密。伞形花序聚生成顶生大型圆锥花序,长30-60cm,花序轴长,密生黄棕色或灰色短柔毛:花梗长4-6mm;花白色;萼边缘有5 齿;花瓣5;雄蕊5;子房下位,5 室;花柱5,分离或基部合生,开展。果球形5 棱,直径约3mm,熟时黑色。花期7-8 月。

分布于黄河流域及以南各省区。产于湖北省各县市。生长于海拔1600m 以下山坡灌丛中或林缘。

2.毛叶?木Aralia dasyphylla Miq.五加科

【地方名】雷公种、鸡姆盼。

有刺灌木或小乔木,高2-10m;嫩枝密被淡黄色或棕色绒毛。三四羽状复叶,总叶轴和羽片轴有刺或无刺,密被棕色或黄色绒毛;羽片有小叶(5-)7-9 片,基部另有小叶一对:小叶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5.5-11cm,宽3-6cm,顶生小叶常较大,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至心形,侧生小叶基部歪斜,边缘有细锯齿,上面粗糙,下面密生棕色或黄色绒毛。花序为由头状花序聚生的大型伞房状圆锥花序,花序轴和总花梗密被黄棕色绒毛;花无梗,萼边缘有5 齿;花瓣5;雄蕊5;子房下位5 室:花柱5,分离。果球形,5 棱,直径约3.5mm,成熟时紫黑色。

分布于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安徽、浙江、福建。产于湖北来风、宜恩、咸丰、鹤峰、建始、巴东、长阳、当阳、直都、枝城、随州、武昌、英山。生长于海拔400-1200m 山坡林缘或灌丛中。

3.棘茎?木Aralia echinocaulïs Hand.-Mazz.五加科

小乔木,高约3m;分枝密生细直的刺。三回羽状复叶,长30-50cm 或更长,无毛:羽片有小叶5-7片;小叶有白霜,膜质至纸质,卵状矩圆形至披针形,长4-11.5cm,宽2-2.5cm,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至楔形,侧生小叶基部歪斜,边缘有稀疏细锯齿,土面深绿色,无毛,下面灰色,无柄或有短柄。花序为由许多伞形花序组成的顶生困锥花序,长30 四50cm,几无梗,淡褐色,有鳞片状的毛,花序轴不久变为几无毛:伞形花序柄长2-5cm;伞形花序有12-20 朵花;花梗长15-30mm;萼 有5齿,齿三角状卵形;花瓣5,卵状矩圆形;雄蕊5;子房5 室,花柱5,分离。果球形,5 棱,直径2-3mm,有5 个反折的宿存花柱。
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安徽、浙江、福建。产于湖北鹤峰、恩施、巴东、宜昌、即西、保康、襄阳、随州、松滋、咸宁、英山。生长于海拔250-1500m 山坡灌丛中。

【食用部分】嫩芽。

【营养与保健】榴木嫩芽营养丰富,含多种氨基酸,此外,还含有碳水化合物、纤维素等。

【采摘处理】春季,榴树顶芽开始膨大,待芽丛长到10-15cm 时,将其掰下,按不同长度分别扎把,供鲜食或加工。

【综合利用】1.药用
(1)?木:?木叶可治腹泻、痢疾、水肿。棺木根或根皮可桂风温,利小便,散淤血,消肿毒。治风湿性关节炎、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肝炎、胃痛、淋浊、血崩、跌打损伤、瘰疬、痈肿。?木树皮的韧皮部(?木白皮)可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2)棘茎?木:根皮(红?木)可桂风除温,行气活血,消肿解毒。治风湿痹痛、溃疡病、跌打损伤、痈疽。
2.油用种子油供制肥皂用。

【繁殖与栽培】种子繁殖。

?木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以肥沃、疏松、湿润的夹砂土较好。春季整地后开1.3m 宽的畦,畦土按行距33cm 开横沟,沟深约7cm,播幅约10cm,每沟播种子100 粒左右,施人畜粪水后,上盖草木灰或细土约2cm厚,培育1-2 年后移裁。移栽地按行株距各约66cm开穴,每穴栽苗1株,填土压紧,盖土稍高于地面,浇水。移栽后要除草、松土,于每年春、夏、秋季各追肥1次,天旱时要浇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菱Trapa bispinosa Roxb.菱科

【地方名】菱角、三角菱、水菱、水栗、沙角。

一年生浮水草本。叶二型,沉水叶羽状细裂,裂片丝状;浮水叶聚生于茎顶,呈莲座状,叶片宽菱形、卵状菱形或三角形,长2-4.5cm,宽2-6cm,基部宽楔形或近截形,中上部边缘具齿,基部全缘,叶表面绿色,无毛,背面被棕黄色绒毛,脉上甚密;叶柄长3-6cm,中部以上膨胀成海绵质气囊,被柔毛。花白色,单生叶腋;萼片4 深裂:花瓣4,基部密生毛;雄恶4;子房半下位,2 室,柱头头状,花盘鸡冠状。坚果三角形,具2刺状角,紫红色,先端具倒刺,果冠不明显。花果期6-10 月。

分布于全国各地,湖北省内广布。生长于池塘、沟渠、水田及湖沼的水面。有栽培。

2.野菱Trapa incisa Sieb.et Zucc.菱科

【地方名】刺菱角、鬼菱角、菱角。

一年生浮水草本。茎甚细。叶二型,沉水叶对生,根状,羽状细裂;浮水叶斜方形或三角状菱形,长2-5cm,宽2-7cm,先端锐,基部宽楔形,边缘上部有锐齿,下部全缘:叶柄长5-lO cm o 花单生于叶腋;花萼深4裂:花瓣4, 雄蕊4;柱头头状,果实四角或二角有尖锐的刺,绿色,上方两刺向上伸展,下方两刺向下,果柄细而短。花期7-8 月,果期10 月。

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产于湖北东南部(蒲圻)、东部(黄梅)、江汉平原(荆州)。生长于池塘、沟渠、河湾及湖泊浅水域的水面。

3.丘角菱Trapa japonica Fler.菱科

【地方名】菱角。

一年生浮水草本。浮水叶阔卵状短三角形或近菱形,长3-5cm,宽4-7cm,上部边缘有浅而钝的细齿,齿端有1-2 个骨质小刺,下部全缘,近截形或闹楔形,表面绿色,无毛,背面被密毛,羽状脉上尤密;叶柄较粗壮,全长8-12cm,直径3-4cm,气囊较大,长2-3cm,宽1-1.5cm,全被短绒毛;萼片长5-6mm,宽2-3mm,外面脊被绒毛;花瓣白色。果倒三角形,高2-2.5cm,两肩角于果体上部水平展开,角端斜上升,两角端相距4-6cm,腰角缺,其位置有半球形小丘突起,在肩角与腰角问还有2 个圆形小丘突起,果颈短或缺;果冠不明显,顶端有2-3mm 长嗦状棘。果熟时黑褐色。花果期7-9 月。

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区。产于湖北江汉平原。生长于池塘、湖泊的水面。有栽培。
4.冠菱Trapa litwinowii V.Vassil.菱科

【地方名】菱角。

一年生浮水草本。浮水叶菱形,长3-4.5cm,宽3.5-5.5cm,上部边缘有不规则的浅齿,基部阔楔形,表面绿色无毛,背面被密毛,后脱落;叶柄长5-10cm,气囊长约2cm,有疏毛。花白色。果正主角形,高2.5-3.5mm,两肩角和果体基部同一水平伸展,成截形,果体上部弯弓,角端有倒刺,两角端相距5-7cm;腰角位置呈半月形隆起,果颈短,长3-4mm;果冠显著,外卷,直径1-1.4cm,顶端有2-3mm 长的小尖头。果实灰黄色,光滑。花果期7-10 月。


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各省及东北等地。生长于池塘、湖泊的水面。

5.小果菱Trapa maximowiczii Korsh.菱科

【地方名】细果野菱、菱角。

一年生浮水草本。茎细长。叶二型,沉水叶羽状细裂,裂片丝状,灰绿色;浮水叶聚生于茎顶,较小,叶片宽三角形或菱状三角形,基部宽楔形,全缘,上部边缘具牙齿,表面绿色,无毛,背面被疏柔毛;叶柄中部以上膨胀成海绵质气囊,无毛。花白色,单生于叶腋;萼片4 深裂,长于4mm,基部有毛;花瓣4,长约7mm;雄蕊4;子房半下位,柱头头状,花盘全缘。坚果三角形,肩角向上,刺状,角问宽2-2.5cm,先端具倒刺,腰角刺状,下倾无倒刺,先端锐尖,果颈圆锥状,无果冠。花期7-8 月,果期9-10 月。

分布于东北至长江流域。湖北省内广布,江汉平原较多。生长于低山、丘陵、平原地区池塘、沟渠、湖泊边或水流缓慢的江河水面。


6.耳菱Trapa potaninii V.Vassil.菱科

【地方名】二角菱、菱角。

一年生浮水草本。茎细长。浮水叶集生枝顶;叶片阔卵状三角形,长2-3.5cm,宽3-5cm,上半部边缘有钝三角形的浅齿,齿顶有1-2 个细小骨质的棘刺,基部近截形或阔楔形,表面绿色无毛,背面密被棕灰色的柔毛,叶脉尤密,后脱落;叶柄全长7-11cm,海绵质气囊长2-3cm。花白色;萼片小,长5-6mm,宽2-3mm;花梗长约2cm,直径1.5mm,果时增粗伸长,向下弯,长约3cm,直径5-6mm。果倒三角形,高2 -2.5cm,两肩角水平展开斜上升2角端相距5-7cm,角尖骨质有倒刺,二腰角短而下垂,扁圆锥形或披针形,顶端钝而略圆,无倒刺,肩角和腰角之间有两个小丘突起;果颈短,约2mm;果冠不明显,直径约5mm;果喙锥尖,长约4mm。果熟呈褐色。花果期7-9 月。

分布于东北、华北至长江流域。湖北省内广布。生长于池塘、湖泊的水面。

7.格菱Trapa pseudoincisa Nakai.菱科

【地方名】菱角。

一年生浮水草本。浮水叶较小,卵状长三角形,长2-4cm,宽1.5-4cm,中上部边缘有锐锯齿或重锯齿,基部阔楔形或截形,表面绿色,无毛,背面被稀疏柔毛,后脱落;叶柄全长4 时6cm,细弱,气囊长1 时1.5cm,有时气囊不发达,无毛。花单生叶腋,梗被柔毛,花白色。果倒三角形,高2-2.5cm,两肩角水平展开,上端斜上升,两角端相距3.5-4.5cm,腰角缺,其位置呈小丘状突起;果颈较长,长约4-5mm;果冠不明显;果喙锥形,高3-4mm 果柄粗壮,长2-2.5cm。果成熟时黑褐色。花果期8-10 月。
分布于华中、华东、华北、东北。产于湖北省江汉平原。生长于平原地区地塘、沟渠、湖泊的水面。

8.四角菱Trapa quadrispinosa Roxb.菱科

【地方名】野菱角。

一年生浮水草本。茎细长。叶二型,沉水叶对生,羽状细裂,裂片丝状,灰绿色;浮水叶聚生于茎顶,叶片宽三角形或菱状三角形,基部宽模形,中上部边缘有锐齿,表面光滑无毛,背面脉上被毛;叶柄被柔毛,中部以上膨胀成海绵质气囊。花两性,单生于叶腋,白色;萼片4 深裂,披针形;花瓣4,椭圆形;雄蕊4,花盘鸡冠状;子房半下位2室,柱头头状。坚果菱形,具4 个较短的刺状角,先端为急短尖,肩角平伸或稍向上,腰角近平伸;果冠大,向外反卷,果颈明显。花期6 -8 月,果期9-10 月。

分布于全国各地。湖北省全省广布。生长于池沼、浅塘、湖泊的水面。多有栽培。

【食用部分】嫩果、嫩茎。

【营养与保健】营养成分:以菱为例,在每百克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3.6g,脂肪0.5g,碳水化合物24g,钙9mg,磷49mg,铁0.7mg,胡萝卜素0.01mg,硫胺素0.23mg,核黄素0.05mg,尼克酸1.9mg,抗坏血酸5mg,钾140mg,钠11mg,镁27mg,氯15mg。

保健作用:野菱制粉食用,具有补中、补脾胃、强脚膝、健力益气、行水、去暑的功用。

【采摘处理】野菱的采收根据用途而定,生食的宜采收嫩菱;熟食或加工淀粉的应采收老菱,但要在菱角脱落之前采收。一般野菱开花后花梗沉入水中,经过15-20 天即可采收嫩菱,8-9 月是采收盛期,每隔3-7 天采收一次。采收时,用小船或大木盆,在菱塘中迁回采菱。一手翻转菱盘,一于摘菱。采时要轻提、轻摘、轻放,以免扯伤菱盘,损伤幼菱或使老菱落水。
野菱采收以后要漂洗干净,不带烂叶、泥土、水草等杂物,剔除烂果、碎果。修短嫩菱的果柄(不能去除果柄,以免蒂部褐变),剥除老菱的果柄,然后浸于水中,保持鲜嫩,迅速运销或加工。

【食用方法】野菱嫩时皮脆肉美,可当水果生食,或做各种菜肴。野菱老时壳坚肉硬,可提制菱粉,作糕点:可加工菱角罐头、菱角酱;亦可供酿酒、熬糖。

【综合利用】
1.药用
(1)菱果肉:生食可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熟食可益气,健脾。
(2)菱叶:晒干为末,捺治小儿走马疳。
(3)菱壳:治泄泻、脱肛、痔疮、疔肿、黄水疮、天泡疮。
(4)菱茎:治胃溃病及多发性疣赘。
(5)菱蒂:治疣、治胃溃疡。
近年研究发现菱果肉略有抗腹水肝癌AH-13 的作用。在以艾氏腹水癌作体内抗癌的筛选试验中,发现菱的种子的醇浸出液有抗癌作用。
2.饲用:菱的茎叶可作猪饲料。
3.制拷胶:菱壳含鞣质,可提制拷胶。
4.工业用:菱粉可作为纺织浆料。

【繁殖与栽培】野菱的繁殖有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一般水深不超过4.5m .底土比较松软、肥沃的河湾、湖荡、沟渠、池塘等,都适宜直播。有些湖荡风浪较大,只要不在风口,并注意固扎菱岸保护,亦可直播。深水处,不宜直播,应育苗移裁。

1.直播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直播一般在4 月中旬进行,播前清除菱塘中的鱼苗、杂草、老菱。直播有条播和穴播两种。条播时根据菱塘地形,划成几个纵行,在行的两头插立竹竿作标志,然后用船装放菱种,按行均匀掀撤,条播行距2-3m .播种量每亩20-25kg。穴播的穴距1m 左右,每穴撒菱种5-8 只,播种量根据水土情况而定,一般内塘水浅土肥要稀播,外荡水深土痛要密播。播种量约4 平方米15-30kg。亦是用船装菱种,随行随播。
2.育苗移栽
先选好育苗塘并清塘。播种期一般在4 月上旬,一般每100平方米的育苗塘用菱种11-14kg。菱种要均匀撒播,播种后保持水深于5-6cm。利用阳光增温催芽。出芽发根后,随着秧苗的生长可逐步加深水位至30cm 左右。至菱酋长至30cm 左右,己见分盘时起茵移栽,一般为穴栽。
起苗时将菱株往上提拉,菱根很长,要防止拉断菱棵和菱根。以每8-10 株菱盘为一束,用细草绳结扎下部,放置船中,一般要求当天起苗当天栽。用菱叉(在长约4 -5m的竹竿先端装一铁制小叉)叉着菱柬绳头,按移栽距离逐束插入水底土中。
栽植密度因品种和栽培条件而异,每穴栽植3-4 株或10-13 株不等,根据每穴栽植株数决定穴距,以每平方米栽植1.5-2 株为宜,土肥宜稀,土瘦宜密。
直播或定植后要加强菱塘管理,经常检查扎岸,调节水深,适时除草、施肥。

【其他】菱又名芰实,李时珍认为" 其叶支散,故字从支。其角棱峭,故谓之菱"。李时珍把野菱看成"泽农有利之物"因为野菱"嫩时剥食甘美,老则蒸煮食之。

野人暴干,剁米为饭为粥,为糕为果,皆可代粮。其茎亦可暴收,和米作饭,以度荒歉"。明朝王鸿渐题菱科(角)图曰"采菱科,采菱科,小舟,日日临清波。采得菱来余几何,竟无人唱采菱歌。风流无复越溪女,但采菱科救饥馁"。

中国人食用、栽培菱角的历史悠久,我国南方珠江三角洲及长江下游太湖沿岸栽培较多。主要栽培品种有四角菱类(馄饨菱、大青菱、水红菱等)、两角菱类(乌菱、五月菱、七月菱)及无角菱类。

野菱虽是野生蔬菜中的重要类群,但菱性寒,多食易令人腹胀,伤人脏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5-16 03:23 , Processed in 0.11855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