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汀芷幽兰

春野??可有你喜爱的野菜?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9: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枸杞Lyciumchinense Mill.茄科

【地方名】枸杞菜、狗牙子、枸杞子、枸杞叶、狗奶子、狗奶棵、甜菜芽、地骨皮、血杞子。

灌木,高1m多。枝细长,柔弱,常弯曲下垂,有棘刺。叶互生或簇生于短枝上,卵形、卵状菱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5cm,宽5-17mm,全缘;叶柄长3-10mm。花常1-4朵簇生于叶腋;花梗细,长5-16mm;花草事钟状,长3-4mm,3-5裂;花冠漏斗状,筒部稍宽但短于檐部裂片,长9-12mm,淡紫色,裂片有缘毛;雄蕊5,花丝基部密生绒毛。浆果卵状或长椭圆状卵形,长5-15mm,红色;种子肾形,黄色。花期6-7月。
分布几乎遍布全国。产于湖北省各县市。生长于海拔800m以下山坡林缘、村庄宅旁、路边草丛中。

【食用部分】嫩茎叶、花、果实、根。

【营养与保健】营养成分:每百克可食部分(以茎叶为例)含蛋白质5.句,脂肪1g,糖类6g,钙155mg,磷67mg,铁3.4mg,胡萝卜素3.96mg,硫胺素0.23mg,核黄素0.33mg,尼克酸1.7mg,抗坏血酸3mg。

保健作用:中医药界一向将枸杞作为滋补强壮、延年益寿的保健品。《本草汇言》云"枸杞能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火可降,风温可去,有十全之妙用焉"。经常食用能壮精益神、明目轻身。近年的研究发现枸杞子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延缓衰老及抗脂肪肝等作用。一般认为枸杞的保健作用与枸杞子中存在的类胡萝卜素、拘丰己多糖和甜菜碱等活性物质有关。


【采摘处理】" 春采枸杞叶,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子,名拘丰己子;冬采根,名地骨皮" 《(本草纲目》 ),枸杞的各部分分季节分别采摘供食用。一般春季采摘嫩茎叶供鲜用,其他季节采摘的花、果实、根晾干后贮存备用。

【食用方法】枸杞把全身都是宝,各部分有各自的功效,食法不一,可菜、可饭、可饮、可汤羹药粥。

【综合利用】
1药用
(1)枸杞子:滋肾,润肺,补肝,明目。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2)枸杞叶:补虚益精,清热,止渴,桂风明目。泊虚劳发热、烦渴、目赤昏痛、障黯夜盲、崩漏带下、热毒疮肿。
(3)根皮(地骨皮)清热,凉血。治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吐血、阻血、血淋、消渴、高血压、痈肿、恶疮。
2.油用 种子油可制润滑油,亦可食用。
3.作农药 枸杞藤煮水可杀棉蚜虫。
4.观赏用可作花卉盆景供观赏。

【繁殖与栽培】种子繁殖,抨插繁殖。

1.种子繁殖苗床须施足基肥,作畦宽约1m。按行距15cm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覆土轻压,浇水湿润,出苗后按株距15cm间苗。

2.忏插繁殖于春季枸杞尚未发芽前或霉雨期间,边一年生新枝,切成15cm长的插条,直插或斜插于茵床中,及时浇水,即可生根发芽。

叶用枸杞无须移裁,直接在苗床内培育、采收。待丰句丰己发根后,注意中耕除草,每月追施1-2次肥料,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在苗高50cm左右时即可采收,每20天左右采收一次,收时每株留下2-3条嫩枝,以备继续生长发育。

果实用枸杞可在秋季或春季把苗木挖出,按行、株距1.5m定植于地中。定植后注意中耕、松土、浇水、追肥等田间管理。

【其他】我们的祖先早已有采食枸杞的习俗,古诗曰"枸杞头,生高邱,实为药饵出甘州。二载淮南谷不收,采春采夏还采秋。饥人饱食如珍馐,村人呼为甜菜头"。

古人已知道枸杞有益寿延年的功效,唐朝诗人刘禹锡诗云"僧房药树依寒井,井有清泉药有灵。翠黛叶生笼石?,殷红子熟照铜瓶。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还知一勺能延龄" 《枸杞井》。
我国从南到北,野生枸杞到处可见。枸杞人工栽培较多的地方主要有宁夏和广西、广东地区。宁夏枸杞多药用,或以果实供食用,两广栽培枸杞主要作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9: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1.甘露子Stachys sieboldìi Miq.唇形科

【地方名】 草石蚕、地蚕、宝塔菜、蚕子。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匍旬,其上密集须根及在顶端有串珠状肥大块茎的横走小根状茎。茎高30-120m,在棱及节上有硬毛。茎叶叶片卵形或长椭圆状卵形,长3-12cm两面被贴生短硬毛;叶柄长1-3cm。轮伞花序通常6花,多数远离排列成长5-15cm的顶生假穗状花序;小苞片条形,具微柔毛;花萼狭钟状,连齿长9mm,外被具腺柔毛,10脉,齿5,三角形具刺尖头;花冠粉红色至紫红色,长1.2cm,筒内具毛环,土唇直立,下唇3裂,中裂片近圆形。小坚果卵球形,具小瘤。

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江苏、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山西、山东、河北、辽宁。湖北省全省广布。生长于海拔2000m以下山坡草地温处、沟边。现各地有栽培。

2.少毛甘露子Stachys adulterina Hemsl.唇形科

多年生草本,具块茎,高60-120cm茎明显四棱形。叶具长柄,叶柄具槽;叶片膜质,长圆状披针形,连叶柄长达15cm,下部叶片较小,边缘为锯齿状圆齿,两面无毛,或被极疏的糙伏毛,多脉。轮伞花序少数,约6花。花萼具小刚毛,稍偏斜,长为花冠之半,萼齿宽三角形。花冠红色或白色,上唇盔状,外面有长硬毛,包被雄莓,下唇圆形,具波状边缘,3裂,侧裂片稍小。雄蕊几乎等长,花丝中部以下膨大,被柔毛。小坚果近因球形,无毛,腹面具棱。

分布于四川|。产于湖北恩施、利川、建始、巴东、韩归。生长于海拔1800m以下园圃、田边湿地。

【食用部分】块茎。

【营养与保健】每百克块茎含蛋白质5.5g,脂肪0.3g,糖类20.3g,硫胺素0.2mg 核黄素0.1mg,抗坏血酸6mg,钙32mg,磷88mg,铁0.6mg。

草石蚕性味甘平,入肺、脾经,有润肺益肾、滋阴补血的功能,利五脏、下气、清神,身体赢弱者经常食用有滋养强壮效用。

【采摘处理】通常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地上部分枯死后收获。用锹翻挖土地,捡拾块茎。为保持鲜嫩可将草石蚕混入湿润细沙中装入木箱暂存。

【食用方法】草石蚕可生食、炒食,亦可供盐渍、糖渍、酱渍。民间多将草石蚕盹制后食用。酱菜草石蚕青脆、香甜、鲜美,是草石蚕的主要食用方式。

【综合利用】药用草石蚕块茎或全草可治风热感冒、虚劳咳嗽、小儿疳积。

【繁殖与栽培】块茎繁殖。

11月份地上部分枯萎后至春季发芽前,均可挖地下茎栽种,随挖随栽。在整好的地上,开1.3m宽的畦,按行、株距各约25cm开穴,深约7cm,每穴栽块茎2-3个,盖土3-4cm厚,每亩用块茎20-25kg。出苗后,中耕除草,于4、5月份各追肥1次,可施人畜粪水。6月地上茎高约30cm时,可行摘心,促使块茎生长。

【其他】草石蚕的著名栽培品种有扬州宝塔菜、偃师银条和荆门玉环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9: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唇形科

【地方名】 羊胡草、棒柱头、棒头草、拳头母、夏枯、四层楼、羊蹄尖、蜂窝草、棒槌草。

多年生上升草本。茎高10-30cm,被稀疏糙毛或近于无毛。叶柄长0.7-2.5cm,叶片卵状矩圆形或卵形,长1.5-6cm。轮伞花序密集排列成顶生长2-4cm的假穗状花序:苞片心形,具骤尖头;花萼钟状,长10mm,二唇形,上唇扁平,顶端几截平,有3个不明显的短齿,中齿宽大,下唇2裂,裂片披针形,果时花草享由于下唇2齿斜伸而闭合;花冠紫、蓝紫或红紫色,长约13mm,下唇中裂片宽大,边缘具流苏状小裂片;花丝工齿,一齿具药。小坚果矩圆状卵形。花期5-6月。

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台湾、河南、陕西、甘肃、新疆。产于湖北省各县市。生长于海拔2500m以下山坡林缘、草地、路旁、溪边。

【食用部分】嫩茎叶。

【营养与保健】营养成分:每百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句,脂肪0.7g,糖类l1g,粗纤维1.9g,胡萝卜素3.76mg,核黄素0.21mg,抗坏血酸28mg,尼克酸1.2mg。

保健作用:夏枯草嫩茎叶富含营养,尤其是胡萝卜素、核黄素含量丰富,经常食用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扶正桂病,补肝明目,补养血脉,滋润容颜。

【采摘处理】春季采摘嫩茎叶食用。

【综合利用】药用夏枯草果穗可清肝,散结。治凛病、瘦瘤、乳痛、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血崩、带下。

【繁殖与栽培】种子繁殖,分株繁殖。

1.种子繁殖春播(4月)或秋插(8月)。多用条播,开浅沟,行距30cm,将种子均匀撒播沟内,覆盖薄土。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约10余天出苗。
2.分株繁殖春季,当老根发芽后,将根挖出分开,每根带1-2个幼芽,随挖随栽,栽后浇水。
出苗后要经常除草,松土1-2次。生长期中可追施稀粪1-2次。雨季注意排水。

【其他】据《本草纲目》记载"此草(即夏枯草)夏至后即枯,盖禀纯阳之气,得阴气则枯,故有是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3 09: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ut.唇形科

【地方名】白苏、在子、赤苏、红苏、黑苏、青苏、鸡苏、香苏、臭苏、野苏、苏麻、野苏麻、薄荷、水升麻。

一年生草本。茎高30-200cm,被长柔毛。叶片宽卵形或因卵形,长7-13cm,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脉上被贴生柔毛;叶柄长3-5cm,密被长柔毛。轮伞花序2花,组成顶生和腋生、偏向一侧、密被长柔毛的假总状花序,每花有1苞片;花萼钟状,下部被长柔毛,有黄色腺点,果日才增大,基部一边肿胀,上唇宽大3齿,下唇2齿,披针形,内面喉部具疏柔毛;花冠紫红色或粉红色至白色,长3-4mm,上唇微缺,下唇3裂。小坚果近球形。花期9-10月。

分布于全国各省区。产于湖北省各县市,主产东部及东北部。多生长于低海拔地区山坡、路旁、疏林下、林缘。也有栽培。

2.野紫苏Perilla frutescens (1.)Britt.var.acuta(Thunb.)Kudo唇形科

【地方名】白丝草、红香师菜、蚊草、蛤树、紫禾草、臭草、香丝菜、青叶紫苏、苏麻。

此一变种的特点是茎被短疏柔毛;叶较小,卵形,长4.5-7.5cm,宽2.8-5cm,两面被疏柔毛。

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湖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山西、河北。产于湖北省各县市。多生长于低海拔地区山地路旁、村落宅旁。或为栽培。

【食用部分】幼苗、嫩茎叶。

【营养与保健】营养成分:每百克可食部分含铁23mg,钙3mg,磷44mg,胡萝卜素9.09mg,硫胺素0.02mg,核黄素0.35mg,抗坏血酸47mg,尼克酸1.3mg。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胡萝卜素的含量比枸杞高5.13mg,比胡萝卜高5.39mg。保健作用《本草汇言》认为"紫苏,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化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经常食用可行气宽中,消食开胃。

【采摘处理】春季采摘嫩茎叶供食用。

【食用方法】紫苏是一种颇具发展前景的生食、配料、装饰型野菜,既可凉拌、炒食,又可做汤、作粥,或脂做酸菜食用。做鱼蟹时若放入适量的紫苏叶,既可增鲜、去腥、提味,又能解毒。紫苏汁液紫红,可做糕点、梅酱、腐乳等食品染色之用,是良好的天然食用色素。

【综合利用】
1.药用
(1)果实(白苏子):下气,消痰,润肺,宽肠。治咳逆、痰口市、气滞便秘。
(2)茎(白苏梗)):顺气,消食,止痛,安胎。治气有lí 、食滞、胸脯痞闷、院腹疼痛、胎气不和。
(3)叶:解表,散寒,理气,消食。治感冒风寒、恶露发热、咳嗽、气喘、食积、吐泻、冷俐。
(4)根及近根老茎(苏头除风散寒,桂痰降气。治咳逆上气、头晕身痛、鼻塞流涕。亦可外用洗疮,去风。
2.提取芳香油全草可供提取芳香油,为食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并有强的防腐力,一般多用作糕点的香料。
3.油用种子可榨油,供作油漆等工业用油。近年来研究认为紫苏籽油供食用对高血压、冠心病有明显的疗效,并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荆疾杆菌具有抑制作用。
4.其他紫苏花泌蜜量大,是优良的蜜源植物;紫苏根系具有很强的固士、防流水冲刷功能;紫苏秸丰干粉可作奶牛等的精饲料。

【繁殖与栽培】种子繁殖。

1.育苗法4月上旬播种,撒播或条播。先平整土地,作成宽1m的畦。撒播:将种子均匀地撒在畦面上,薄覆细土。条播:先在畦上开条沟,行距10-15cm,将种子播入沟内,覆细土3-5mm。播种后8-10天出苗,待苗高15-20cm,即可移载。按行距50cm,株距30cm开穴,每穴栽1株,覆土压实,然后浇水。
2.直播法播种期4月上旬至4月下旬,条播或穴播,行距40-50cm,株距30-40cm播后覆土浇水。
播种后经常保持土壤的温度,待苗高3-4cm时间苗1次。在生长期松土、培士及除草2-3次,并追施人粪尿、饼肥或硫酸按1-2次。天早时注意浇水。

【其他】李时珍对紫苏名称的由来如此说"苏从稣,音酥,舒畅也。苏性舒畅,行气和血,故谓之苏。曰紫苏者,以别白苏也"。元代诗人吴荣写诗赞美紫苏"向来暑殿评汤物,沉木紫苏闻第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 20: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3 20: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坐个沙发漫漫的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勒Ocimumbasilicum1.var.pilosum(Wílld.)Benth.唇形科

【地方名】矮糠、光明子、薄荷树、香荆芥、九重塔、鸭香、蒿里、香草、香菜、千层。

一年生草本。茎高0.2-0.8m,被疏柔毛。轮伞花序6花,组成下部间断上部连续的顶生假总状花序,此花序长10-20cm,密被疏柔毛;苞片倒披针形;花草萼钟状,长4mm,外被疏柔毛,齿5,上中齿最宽大,边缘下延,下2齿披针形;花冠淡紫色,或上唇白色,下唇紫红色,长约6mm,上唇宽大4浅裂,裂片近相等,下唇矩圆形,下倾;雄蕊4。小坚果卵球形。花期7-9月。

分布于我国南北各省区。产于湖北兴山、神农架、十堰、丹江口、荆门、黄冈、淆水、新洲、武汉。有栽培,或逸为野生。

【食用部分】嫩茎叶。

【营养与保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己将罗勒列于菜部,认为罗勒味辛气温,能和血润燥,有消暑解毒、消食开胃的功效。


【采摘处理】春季采捕嫩骂骂叶供食用。

【食用方法】罗勒具有特殊的薄荷清香,适于调制成凉拌菜、炒食、油炸或做汤,食法多样,风味独特。

【综合利用】1.药用
(1)全草:疏风行气,化湿消食,活血,解毒。治外感头痛、食胀气滞、院痛、泄泻、月经不调、跌打损伤、蛇虫咬伤、皮肤湿疮、瘾摩瘟痒。
(2)果实(罗勒子):治目赤、倒睫、目翳、走马牙疳。
(3)根:烧灰敷治小儿黄烂疮。
2.提制芳香油茎、叶、花穗可提制芳香油,用作调香原料,配制化妆品、香皂及食用香精,亦用于制牙膏、漱口剂。

【繁殖与栽培】种子繁殖。

我国中部地区多在4月上旬播种。依地势的高低,作高畦或平畦,亩施1500-2000kg腐熟的有机肥料作基肥。
1.撒播 将种子均匀地撒于畦上,用耙翻入士中。播后浇水,3-5天出土,真叶出现后间去双株苗和拔去杂草。
2.条播 按行距30-45cm在畦上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薄土1层,以盖没种子为宜,播后浇水。待苗高10cm左右时间面1次,按10-16cm留苗。
生长中后期结合锄草进行追肥,天早时须及时浇水。苗高6-7cm时,即可间拔幼苗供食。主茎高20cm以后,则采摘嫩茎叶陆续上市。

【其他】气虚血燥者少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薄荷Menthαhα:plocalyx Briq.唇形科

【地方名】 土薄荷、野薄荷、苏薄荷、南薄荷、水薄荷、鱼香草、蕃荷菜、仁丹草。

多年生草本。茎高30-60crn,上部具倒向微柔毛,下部仅沿棱上具微柔毛。叶具柄,矩圆状披针形至披针状椭圆形,长3-5(7)cm,上面沿脉密生,其余部分疏生微柔毛,或除脉外近无毛,下面常沿脉密生微柔毛。轮伞花序腋生,球形,具梗或无梗;花萼筒状钟形,长约2.5mrn,10脉,齿5,狭三角状钻形;花冠淡紫,外被毛,内面在喉部下被微柔毛,檐部4裂,上裂片顶端2裂,较大,其余3裂近等大;雄蕊4,前对较长,均伸出。小坚果卵球形。花果期7-11月。

分布于全国各省区。湖北省全省广布。生长于海拔2000m以下山谷溪边草丛中、水旁潮湿地。有栽培。

【食用部分】嫩茎叶。

【营养与保健】每百克可食部分含有胡萝卜素7.26mg,核黄素0.14mg,抗坏血酸62mg,还含有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

薄荷茎叶含薄荷油,主要成分为薄荷醇、薄荷酮。

薄荷性味辛凉,入肺、肝二经,具有散风退热解郁疏气的效能。薄荷芬芳开郁,上清头目,下疏肝气,可防暑消食,养心安神。

【采摘处理】春季采摘其嫩茎叶供食用。

【综合利用】1.药用全草或叶可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
2.提制芳香油薄荷茎叶提取的芳香油用于糖果饮料、医药制品(如仁丹、清凉油等)、轻工业制品(如牙膏、香皂、洗发水等)。

【繁殖与栽培】种子繁殖,根茎繁殖。

1.种子繁殖3月下旬将种子播入苗床,条播,行距10-15cm,至幼苗高达10-15cm时移植,行距30cm,株距15cm,每穴栽1-2株。

2,根茎繁殖长江以南在11-12月间,北方在3-4月间,将种根茎切成6-10cm长的小段,撒播、条播或穴播均可。

撒播法:将种根茎均匀地撒播于畦上,用幸巴翻进土中。

条播法:先于畦面按行距30cm开沟,深约6-10cm,将种根茎每隔10-15cm,放种一段,栽后覆土浇水(每亩约需种根茎50-75kg)。

穴插法:按株距15cm、行距30cm、深约6cm开穴,每穴栽入种根茎2小段,覆盖细土,即行浇水(每亩约需种根茎30-40kg)。

生长期中要适时中耕除草,追施氮肥。在土壤过于干燥时或施肥后,要及时浇水。

【其他】薄荷的栽培品种按花梗长短可分为长花梗和短花梗两类,欧美各国栽培长花梗类型较多,我国大多数栽培品种属于短花梗。

薄荷依茎叶形状、颜色又分为青茎圆叶种、紫茎紫脉种、灰叶红边种、紫茎白脉种、青茎大叶尖齿种、青茎尖叶种及青茎小叶种等7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1.地瓜儿苗Lycopus lucidus Turcz.唇形科

【地方名】提娄、地笋、地参、小升麻、地筒子、地源子、别甲藕、泽兰、小泽兰、地瓜。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横走,顶端膨大呈圆柱形,此时在节上有鳞叶及少数须根,或侧生有肥大的具鳞叶的地下枝。茎高0.6-1.7m。叶片矩圆状披针形,长4-8cm,下面有凹腺点;叶柄极短或近于无。轮伞花序无梗,球形,多花密集;小苞片卵形至披针形;花萼钟状,长3mm,齿5,披针状三角形;花冠白色,长3mm,内面在喉部有白色短柔毛,不明显二唇形,上唇顶端2裂,下唇3裂;前对雄应能育,后对退化为棒状假雄;器。小坚果倒卵圆状三棱形。花期7-9月。

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陕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产于湖北宣恩、咸丰、鹤峰、五峰、神农架。生长于海拔500-2200m山地潮湿处、沟边、水边。

2.硬毛地瓜儿苗Lycopus lucidus Turcz.var.hirtus Regel 唇形科

多年生草本,高0.4-1.2m,全体被向上小硬毛。地下茎肉质肥大,呈纺锤状;茎直立,4棱形,中空,有沟槽。叶对生,披针形,长2.5-12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锐齿,具缘毛,表面密被细刚毛状硬毛,背面密被腺点。轮伞花序腋生,花多;苞片披针形,有缘毛;花萼钟状,具5齿;花冠白色,先端4裂,喉部有白色柔毛,不明显二唇形;前对雄桂、能育,后对退化为棒状假雄疏。小坚果倒卵圆形,扁平而平滑,暗褐色。花果期8-10月。

分布几乎遍及全国。产于湖北来风、鹤峰、恩施、利川、建始、宜昌、五峰、长阳、兴山、神农架、十堰、南漳、保康、谷城、襄樊、枣阳、随州、应山、钟祥、京山、宜都、天门、枝江、公安、松滋、崇阳、黄石、漏水、广济、罗田、红安。生长于海拔2000m以下沟谷地、路边湿处、水边。

【食用部分】嫩茎叶、根状茎。

【营养与保健】地瓜儿苗每百克嫩叶含蛋白质4.3g,脂肪0.7g,糖类9g,粗纤维4.7g,钙297mg,磷62mg,铁4.4mg,抗坏血酸7mg,胡萝卜素6.33mg,硫胺素0.04mg,核黄素0.25mg,尼克酸1.4mg。

【采摘处理】春夏季采摘嫩茎叶、秋季挖取地下茎食用。

【食用方法】地瓜儿茵的根状茎俗称"地瓜"可炒食或制作酱菜,晒干的"地瓜"可作油炸食品或烘烤成干脆食品。地瓜儿苗的嫩茎叶可炒食。

【综合利用】

1药用
(1)地瓜儿苗:茎叶可活血,行水。治经闭、产后痴捕腹痛、身面浮肿、跌打损伤、金疮、痈肿。根茎(地笋)活血,益气,消水。治吐血、阻血、产后腹痛、带下。
(2)硬毛地瓜儿苗:全草有活血,通经,利尿的功效。治经闭、跌打损伤、痈疖疮毒。
2.饲用可作猪饲料。
3.制淀粉根茎可供提制淀粉,供食用或酿酒。

【繁殖与栽培】根茎繁殖,种子繁殖。

1.根茎繁殖4月上、中旬按行距40-45crn 开沟,深10-13cm。将刨出的越冬根茎,选白色幼嫩部分,截成10-15crn 小段(每亩约需50kg),每隔15-18crn 放2-3株,立即栽入沟内,覆土3-5crn 厚,稍镇压后烧水10天左右出苗。

2.种子繁殖4月上、中旬,按行距30crn 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4-7mrn 厚,稍镇压后浇水。出苗前应保持土壤湿润,苗高6-10crn 时间苗1次,按株距10-14cm留壮苗1-2株。

幼苗期注意除草、松土。在苗高30crn,封垄以后应注意浇水。苗高10-15crn 及第1次收割后应追施粪肥,或硫酸锻每亩15kg,施后2-3天内浇水1-2次,以免烧伤幼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5-4 08:01:19 | 显示全部楼层
益母草Leonurus heterophyllus Sweet 唇形科

【地方名】益母花、枯草、野天麻、三角小胡麻、臭草、野芝麻、益母艾、益明、猪麻。

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茎高30-120cm有倒向糙伏毛。茎下部叶轮廓卵形,掌状三裂,其上再分裂,中部叶通常三裂成矩圆形裂片,花序上的叶呈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全缘或具稀少牙齿,最小裂片宽在3mm以上;叶柄长2-3cm至近无柄。轮伞花序轮廓圆形,直径2-2.5cm,下有刺状小苞片;花萼筒状钟形,长6-8mm,5脉,齿5,前2齿靠合;花冠粉红至淡紫红,长1-1.2cm,花冠筒内有毛环,檐部工唇形,上唇外被柔毛,下唇3裂,中裂片倒心形。小坚果矩圆状三棱形。花果期5-10月。

分布于全国各省区。湖北省全省广布。生长于海拔2500m以下山坡、林缘、田野、路旁、沟边。

【食用部分】嫩茎叶。

【营养与保健】益母草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 等多种营养成分,还含有多种生物碱。中医学认为益母草味辛苦,性微寒,入心、肝二经,具有活血通瘀的功效。《本草纲曰》认为" (益母草)其功宜于妇人及明目益精,故有益母益明之称"。

【采摘处理】春季采摘嫩茎叶食用。

【综合利用】

1.药用
(1)全草:活血,桂燎,调经,消水。治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荡。
(2)花:治肿毒疮病、消水行血、妇女胎产诸病。
(3)果实(茺蔚子)活血调经,疏风清热。治妇女月经不调、崩中带下、产后脐血作痛;肝热头痛、目赤肿痛。
2.作兽药治牛胎衣不下及子宫脱出。
3.作农药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孢子子发芽有显著抑制效果;对小麦叶锈病有防治效果。
4.油用种子榨油,可作润滑油用。

【繁殖与栽培】种子繁殖。

益母草性喜温暖温润气候,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的壤土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好。

一般采用直播,春季3~ 4月,当温度上升至15℃以上,即可播种。行距30cm,开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每亩播种量300-400g。播后覆以薄土,稍镇压,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10-15天后出苗。苗高3-6cm时间苗1次,按株距15-20cm留壮苗1-2株。定苗后,注意除草,并结合培士,以免倒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8-12 12:04 , Processed in 0.10851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