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19楼若即若离于2013-10-25 11:05发表的 : 悲与力。。感觉可以把柴六和贝多芬的第八钢琴奏鸣(也是悲怆标题的)作为对比。。 尽管钢琴奏鸣曲没有交响乐表现那么突出,但也有人评价贝钢32的伟大超越了贝的9部交响作品。贝多芬是积极挣扎的悲怆,结束在坚定中。。老柴的悲怆是哀痛呼号的悲怆,且仿佛永不会结束。。 .......
使用道具 举报
引用第11楼若即若离于2013-10-25 07:28发表的 : 起赞! 细读。。感性与理性。。艺术的终极不也是可以成为一种理性,理性的终极也必是艺术。。 诸多优秀作品的情与理均不可均衡,不均衡才能够有如此的张力。。尽管有时是内敛~~~ .......
引用第12楼荷依问月于2013-10-25 08:06发表的 : 我记得你用过“晨向风而抒情 ”这个名字。。。。也蛮像一个曲子的境。。。。
引用第13楼荷依问月于2013-10-25 08:31发表的 : 记得看过一个资料,说柴六这部作品最初的草稿拟题为“生活”,他对这个标题所写的注释为“青春、爱情、沸腾的工作, 困难的克服和尾声——死。《第六交响曲》固然叫“悲怆交响曲“,也有一个悲剧的主旋, ,但是,个人觉得整个作品传达的不只是悲。。。。而是还有某种力。。。悲而不伤,他能给听者一种难以描述的感知的力量。。。。。
引用第15楼荷依问月于2013-10-25 08:51发表的 : 冷峻,不安,颓倦,又浑厚、丰富、坚韧,如秋天的旷野,凋零,丰厚,斑斓,荒旷。。。。。。
引用第16楼轻花写意于2013-10-25 08:53发表的 : 荷依回来啦,抱抱,但是,个人觉得整个作品传达的不只是悲。。。。而是还有某种力。。。悲而不伤,他能给听者一种难以描述的感知的力量。。。。。 荷依的感悟很棒。。
引用第18楼轻花写意于2013-10-25 09:57发表的 : 刚把音乐无限的帖子从2012年到2011年翻了一遍,在围炉共乐版的古典音乐版块也没有找到这个帖子,晨风确信是这个题目吗?有时间我再找找,可能在哪里遗漏了呢。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7-6 03:04 , Processed in 0.09119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