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还是定风波

史上十大口水战(未完待续,每周两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2 10:3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但从部分来看,却有一种规律,即穷人偏于多子,而富人偏于少子”
  这个规律是不完全正确的。事实上,现在的人类都是历史上大富大贵者的后裔。穷人生育的多,但成活率不高,富贵之家大多开枝散叶宗族广布。末代皇帝虽然很多子嗣稀少,但那是皇族中的个例,在末代皇帝的前几代,皇族就已经多到不可数。一个皇室,传了很多代了,其血脉已经分布的很广,偶有几个子嗣稀少,直系下来到末代皇帝,也许就碰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2 14: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70楼秦王政于2011-08-12 10:30发表的  :
  “但从部分来看,却有一种规律,即穷人偏于多子,而富人偏于少子”
  这个规律是不完全正确的。事实上,现在的人类都是历史上大富大贵者的后裔。穷人生育的多,但成活率不高,富贵之家大多开枝散叶宗族广布。末代皇帝虽然很多子嗣稀少,但那是皇族中的个例,在末代皇帝的前几代,皇族就已经多到不可数。一个皇室,传了很多代了,其血脉已经分布的很广,偶有几个子嗣稀少,直系下来到末代皇帝,也许就碰上了。
  有道理,不然刘姓怎么会成中国第三大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3 09: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6264.shtml  请大家帮我顶一下 谢谢。O(∩_∩)O谢谢 衷心感谢

七十二 宗子选拔赛


儒家的第一经学教辅《春秋公羊传》里,有一段奇怪的话,“子以母贵,母以子贵”。

这段话很象绕口令,又很象程序员常见的死循环。儿子因为什么尊贵啊?因为母亲尊贵啊。那母亲因为什么尊贵啊?因为儿子尊贵啊。那儿子又因为什么尊贵啊?因为母亲尊贵啊……

真够晕的,他都晕了,你晕了没有?没有,那就继续——不是继续绕,而是告诉你为神马?圣人话不是乱说的,而第一教辅当然也不会乱解,实在解不了需要忽悠,那也绝对不会乱忽悠。《公羊传》里这段话,说的其实是宗法社会挑选继承人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嫡妻有子时,选嫡妻的长子,选中的就叫“宗子”(不是粽子哦),这叫“子以母贵”,嫡妻生的哎,怪怪不得了,哪是那帮小娘养得可比。第二阶段,是嫡妻无子,嫡妻硬是光打雷不下雨,光长苗不结穗,或者生的全是赔钱货,没一个带把的,怎么办呢,就只好从那帮小娘养的里面挑了,挑中的那个,他的母亲就比别人尊贵些。如果嫡妻还在,虽然没有名份,但也可享受同等待遇,如果嫡妻不在,那么扶正的很可能就是她,算是第一副职或常务副职吧。看见木有,这就叫“母以子贵”,怪怪不得了,人家就是了得,肚子争气啊,那么多妻妾,就她生了个儿子。

可见不仅君无戏言,圣人也无戏言哦。第一教辅里还有句话,“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说的是嫡妻有子,则别选才学通天的,只选投胎争先的,嫡妻无子,则年龄大小不是问题,领导看法最有关系。

现在明白了没有,恩,都明白了吗,确定?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好,再考考你,第一个问题:谁是嫡妻?

那位性急的童鞋举了手,好,你来回答。神马?看谁先进门?先来后到?真是聪明,可惜错了。你还别说,在古代未娶妻先纳妾的比比皆是,都是象这位童鞋一样急性子闹的。本来嘛,一位如花似玉知书达礼的妻子放在娘家,只等三媒六聘,就可以琴瑟和谐了,你偏等不及,说要先演练演练。

所以嫡妻和姬妾最大的区别,就是结婚手续的不同。姬妾进门实际上根本不能叫结婚,哪怕是纳了十个姬妾,只要没娶正妻,那都可以自称未婚青年。

地位当然也完全不同,程序正义才能保证结果正义嘛。嫡妻么,只消看看那个繁杂无比的结婚仪式,就知道绝对有地位。凡是难以得到的,多半是比较珍贵的,贵族家再阔气,也不想年年这样折腾吧。而《仪礼.士昏礼》中多次出现一种叫“雁”的鸟类,也是因为这种鸟类坚持一夫一妻制度,配偶死了,另一个要么孤寂一生,要么殉情而死,著名的《摸鱼儿.雁丘词》,“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就说的这个。如果单看《仪礼》这本书,再看这“雁”的象征意义,一定以为中国古代贵族是多么重情重意,坚持一夫一妻制度。如果这样想,那就被骗了,而大雁也表示很冤,大雁可是货真价实的一夫一妻,没有二奶,没有小三,连出轨都木有,而人类呢,自称一夫一妻,后面却带了一长串小尾巴,可以纳妾,可以狎妓,叫大雁情何以堪哪,大雁就这样被代表了。

与大雁一起被代表的,还有琴瑟两种乐器。琴是古琴,瑟是古筝的前身,因为适合一起演奏,所以也用来代表夫妻,想想就觉得美好,夫弹琴,妻鼓瑟,一唱一和,多么诗意的生活哦。所以如果嫡妻亡故了,又新娶了一个,就叫续弦,也还是很重视。而姬妾就不一样了,有的是通房丫头,有的是陪嫁丫头(先秦则很多都为妻的妹妹或侄女),有的干脆是买来的,所以甚至可以送人或卖掉,进门没什么象样的仪式,哪怕是替补了嫡妻,也只能叫“填房”。

不过古代如此重视嫡妻,并不是真的有男女平等的思想,也不仅仅是宗法上的地位,而是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宗族的事。在三媒六聘的仪式中,只有很小的一个戏份归小俩口,大部分的戏码都是双方父母在演,所以看完《仪礼.士昏礼》,很多童鞋都表示不解,这到底谁在结婚哪。这就引出了另一句话,“门当户对”,只有门当户对了,大雁也好,琴瑟也好,这些象征意义才能落到实处。

好啦,言归正传,宗子选拔赛的第一轮,“立宗子,找嫡妻”,完成了。

第二轮是神马呢,“先立长,莫迟疑”。嫡长子,就是天然的“宗子”。

再是第三轮,“长若亡,孙来替”。嫡长子得天独厚,却缘深份浅,有命无运,早早就去世了,该怎么办?有办法,立嫡长孙,看那个短命鬼有没有留下儿子,遗腹子也行啊。有童鞋问啦,嫡长孙假如还死了呢?蒜你狠,不过古人也想到了,就是“孙也死,曾孙立”。有更狠的童鞋问,假如连曾孙也没有,该怎么办?豆你玩哪,好,既然长房没出息,一个男丁都木有留下,就在二房找。谁是二房?当然是嫡妻生的第二个儿子啦。

所以第四轮,就是“长房断,次房继”。假如次房三房都无人,或嫡妻根本没有儿子呢?

那就是第五轮,“若无嫡,自庶起,贵贱分,贤愚比”。庶子肯定不是以长幼的,但根据什么,却各有说法。有的说以母亲贵贱,但是都姬妾了还有神马贵贱。有的说以贤愚,但混过机关的都知道,这世上哪里有绝对的任人唯贤,正如这世上其实也没有绝对的任人唯亲。因为贤愚只是一个主观的观感,其标准也是很主观滴,甲领导觉得该同志性格沉稳,办事牢靠,乙领导可能就觉得该同志大奸似忠,心思太重,乙领导觉得某同志油嘴滑舌,爱出风头,丙领导可能觉得某同志头脑灵活,善于展现。所以到头来,都是根据领导的看法,在“宗子”问题上,则是父亲大人的看法。父亲大人的看法从哪里来,一个是枕边风,虽然同为姬妾,但有的姬妾就比别人得宠些,那么“立子以贵不以长”就顺理成章了,另一个是做功课,身为庶子,母亲色衰爱驰,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如果能做足功课,好好表现,让父亲大人觉得自己是最好的最适当的继承人,觉得自己“贤”,也还是有机会。

如果连这个都确定不了,该贵族朝三暮四,优柔寡断,就是不知道立哪个,怎么办呢?还有办法,就是第六轮“比不好,看《周易》”。《周易》上有教人怎么立宗子么,当然不是,《周易》是占卜书啊,所以如果还是不知道立哪个好,就只有由上帝来决定了。

综合起来,就是风波总结的这个三字经,“立宗子,找嫡妻;先立长,莫迟疑;长若亡,孙来替;孙也死,曾孙立;长房断,次房继;若无嫡,自庶起;贵贱分,贤愚比;比不好,看《周易》”。

宗子选好啦,那么六轮宗子选拔赛中的唯一胜出者——宗子,都有些神马权利和义务。那些宗子选拔赛中的落选者,又有些神马权利和义务。至于那些有意穿越到周朝的女童鞋们,的确,到一个男尊女卑的世界里,你们的勇气可嘉,但是不是也想了解一下你们的权利和义务呢,那就请听下回分解,我们将带您领略那宗法社会的光怪陆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5 15:37:27 | 显示全部楼层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这是一条农耕民族的历史选择的先进经验,是经过无数骨肉相残家族内斗,先人总结出来的一条教训。正是这一条,使后代正常情况下,大多数继承制才得以进行下去,小到家族,大到国家民族,才得以稳定的继续扩张下去,不像游牧民族那样,兴也勃也,亡也勃也,一旦家长死了,整个家庭就分裂,一旦酋长死了,整个部族就分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5 22:34:5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6264.shtml  请大家帮我顶一下 谢谢。O(∩_∩)O谢谢 衷心感谢

七十三 封建社会之宗法篇
  
  
  您好,我是蔡都电视台的记者蔡鸟,有个问题想问您,作为此次宗子选拔赛的胜出者,也是唯一的胜出者,您最想说的是神马?
  
  恩,我最想说的是,我的心情灰常鸡冻,比当年参加灰尘勿扰时,二十四盏灯全亮时还要鸡冻。
  
  那您为神马会这么鸡冻呢?
  
  为神马鸡冻?为神马鸡冻?还要问为神马?你不知道在二十一世纪,就是想要个一百平米的地方,有多难?可现在我神马都有了,方圆一百里,一百里啊,都是我的,还有这土地上的一切的一切,花草树木,飞禽走兽,还有人,还有人,都是我的都是我的。你知道吗?在二十一世纪,土地只有七十年使用权,可我现在成了宗子,这块土地就可以千秋万代,百世不迁哪,封地,采邑,国人,奴婢,这些都会世世代代归我,归我呀。
  
  明白,我理解您此刻的心情,实不相瞒,蔡鸟我曾经也是一个穿越者,只不过穿越之前在娱乐八卦混久了,又稀饭以菜鸟自居,结果投胎做了蔡都电视台的记者。
  
  哎呀,还是您理解我,咱们都是穿越的呀,他们都无法理解,他们都不肯相信,得到土地居然还要花钱,他们说,土地难道不是生来就有的吗。您能理解我太好啦。
  
  好,好,好,我知道您很鸡冻,咱们继续下一个问题,您现在最想感谢的是谁呢?
  
  我想感谢的,是我的巴拔,妈麻,我的巴拔不是李刚,胜似李刚,我的妈麻是正宫娘娘。
  
  只有这些吗?
  
  对了,还要感谢国家,也就是咱们蔡国,还有列祖列宗,还有周天子,还有上帝,皇天,后土,河伯,西王母,东王公,东皇太一,大司命,少司命,湘君,湘夫人……
  
  好啦好啦,那是楚国的神,不管咱们蔡国的事哈。那您知不知道除了刚才的权利之外,还有别的权利吗?
  
  这个,我似乎听说死了之后,享受的待遇不一样。
  
  是的,作为一个穿越者,您现在已经是一个初步合格的周人啦。在咱们周朝啊,不仅活着要讲等级,死了也要讲等级。作为一个宗子,您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生得伟大,死得光荣”。
  
  为神马说生得伟大呢。比如您是诸候,则您的儿子——当然只有其中一个儿子——也是诸候,而您的兄弟,只能是大夫,他们的儿孙,要向您的儿孙效忠,所谓“嫡子庶子,祇事宗子宗妇”。您这一宗叫大宗,他们分出去,叫小宗,您是“宗子”,他们是“别子”。“宗子”一听就比较牛,因为不管提神马要求都“中”,而“别子”则不管什么要求,都是“别介”,您说伟大不伟大。
  
  那为神马说死得光荣呢。因为只有宗子宗妇死了能进祖庙,活着受人尊敬,做了鬼也比别人吃的好些。“宗子”如果不幸早死,父母还得守孝三年。你别看这三年,守孝长短,那是待遇啊。三年在古代是最高待遇,通常是儿子对父亲的守孝时间,对母亲就只有一年。而你能享受最高级别的待遇,古人说得好啊,这哪是为儿子守孝,这是为列祖列宗守孝啊。
  
  哎,哎,那边的穿越者,别擦眼泪嘛,您做了“别子”,我知道您很难过。但您知不知道有句话叫“别子为祖,继别为宗”。不知道谁意思?哎呀,真笨,就是说您现在可以自立门户啦。别看您在“宗子”那里只是个小宗,但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却是大宗。如果您是分出来的第一代,就是说,您父亲是个“宗子”,然后被那长腿的哥哥抢先投了胎,您做了“别子”,封了大夫,得了个采邑,那么在这个采邑,您就是“老祖宗”啦。您的采邑上,也会修祖庙,百年之后,在这个祖庙里,您会排在最中间最中间呢,因为您是他们的“祖”,接下来,才是左昭右穆。
  
  现在感觉好点了吗?神马?还是不爽?凭神马要归您哥哥管?这事您得这么想,别看您哥哥是个诸候,是个大宗,可在周天子那里,他仍然是个小宗,他也是从周天子分出来的“别子”世袭下来的呀,其实大家都是一样一样的。这满天下姓姬的,只有周天子能称姓,其他的都只能称氏,您哥哥和您,其实都是一样的。而且,作为一个穿越者,您难道不知道,若干年之后,小宗做掉大宗的比比皆是,神马晋国的曲沃桓叔,神马鲁国的三桓,神马郑国的七穆,个个后来都把正主儿欺负得没脾气呀。
  
  神马?您担心礼法问题,怕写历史的说您以下犯上?您都穿越了还怕历史?不过不用担心,宗法社会的重要原则就是“亲亲”。哎呀,这位菇凉不要脸红嘛,想到哪去啦。那位童鞋也不要流哈剌子,还嘀咕神马“抱抱”。都严肃一点,这是在周朝,宗法社会所谓“亲亲”不是一个动词,而是一个动宾词组,与其相对的,不是“抱抱”哦,而是“贤贤”。“亲亲”是指,谁是我最亲的亲人,我就跟谁好,“贤贤”嘛,就是谁是大好人,我就对谁好。所以在宗法社会,血缘关系决定一切关系,一点也马虎不得哦。洋鬼子就不行,七大姑八大姨还有伯母舅母婶婶等等,都是一个单词,伯伯叔叔舅舅姑父姨父甚至表叔,也还是一个单词,基因学怎么学的。您看咱们中国人,谁亲一点谁远一点,哪怕是一点点,也能从称呼里听出来,舅舅明显就比姨父近。
  
  那位童鞋表急嘛,在那嘀咕 “‘亲亲’与以下犯上有神马关系”对不对?还真有关系,您想想啊,您哥哥的后代,与您的后代,过了五代之后,还有多少相同滴基因,血缘关系还有多深,能记得就不错啦。
  
  所以五代之后,一切权利和义务,都降到了最低,比如您哥哥去世,您还要披麻带孝,而到了第五世,对大宗的丧事,只要戴块白布就行了,这就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都“五世而斩”了,所以互相打几架,也没神马说不过去的了吧。
  
  这位菇凉也别急,马上说到您啦。作为女孩,这个时代机会并不多哦。常言道啊,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若到封建世,投胎要商量,男儿须趁早,要嫡还要长,女儿则未必,贵贱看夫方,一旦归宗子,变成金凤凰。
  
  男的顶好的是嫡长子,这样就做稳了宗子,不论短命长命,宗庙里总有一席之地。而女儿呢,娘家宗庙里是一点都不会有份的,至于婆家宗庙里有木有呢,要看情况。看神马?看嫁的夫君是谁,还要看嫁给夫君,是当嫡妻,还是姬妾。
  
  这位菇凉别不服气,说我娘家了也是个门当户对的贵族哎,怎么可能做姬妾。您还别不信,做姬妾的可能性要大于做嫡妻的可能性哦,因为咱周朝有一个惯例,就是结婚时买一送一,甚至买一送七,嫁个女儿过去,还要跟个妹妹,或侄女,或既有妹妹,也有侄女,这叫做滕。那位菇凉也别撇嘴,我知道您嘛意思,您无非是说,跟个妹妹过去也就罢了,便宜了那小子,可跟个侄女这叫神马话,这不是乱了辈份吗?这您又有所不知啦,菇凉家在娘家没有名,没有字,没有氏,也没有辈份,她的辈份由她嫁的夫君而定哦。比如陈国或蔡国,男子可以叫陈三,或蔡四,而女孩子呢,就只能叫某姬,姬是姓,前面可以是娘家的国名,夫君的谥号,或排行,比如伯姬。咱们以前读《诗经》,经常出现的大众情人,大美女孟姜,可不是她的名字哦,那只说明是一个姜姓人家——很可能是齐国人——的大闺女,至于是不是贵族,从名字里是看不出来的来。常言说得好啊,氏分贵贱,姓别婚姻,男子需要根据氏来判断是哪个支脉,区别高低贵贱,而菇凉家嫁人时只要知道姓,防止同姓通婚,就够啦。

  不过这位菇凉也别难过,也别羡慕那帮唐穿或清穿的,清穿的要裹小脚,还得整天看一群辫子男,唐穿的虽然可以看衰锅,但要剃眉毛哇,要把眉毛画得千奇百怪,跟个非主流似的。况且,您穿越到的,是真正的贵族社会,您不是羡慕骑士时代么,现在到了中国的骑士时代,您做了贵妇人,还有神马不满意滴。
  
  还有电视机前的盆友们,您们也别着急,您们可能运气更不济,穿越过来别说诸候大夫,连个士都没捞着,做了农夫,那么等待您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给您准备的是神马样的制度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18 23: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我不太喜欢那种调侃似的谈史,尤其是滑稽的现代话。现在这样的语境已经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23:41:1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6264.shtml  请大家帮我顶一下 谢谢。O(∩_∩)O谢谢 衷心感谢


七十四 封建社会之井田篇
  
  
  
  其实很多制度最初都是一些简单而日常的措施,随着时事推移,修改完善之时,也渐渐演化和消亡,直到没有多少人记得最初是什么样子。于是一些信而好古的乌托邦爱好者就会把它弄成十分完美的设计,被另一些信而好古的人,当成“未之逮也”的黄金时代,同时还相信完美的制度能带来完美的社会。而信而不好古的人看到这些制度如此不靠谱,干脆不相信有过那些东西。
  
  比如《周礼》中描写的那个完美而和谐的社会,上上下下秩序井然,所有的人都有事情做,所有的事情都有人完成,所有的细节都得到处理,所有的变化都得到考虑,连内科外科营养科医生的考核制度都设计完备。这让一些儒生做起了三代之治的美梦,又让另一些义正严辞之士斥之为伪书,主张扔进垃圾堆。其实秦朝以后那些在市场经济下摸爬滚打,随时都有可能下岗失业成为流民,又随时都有可能时来运转的读书人,哪里知道封建社会是神马样哟。封建社会还真是这样,所有的人都有事情做,所有的事情都有人完成,所有的人都是铁饭碗,一个萝卜一个坑,想跳槽么没有门,想出远门要开介绍信,子从父业,位置生来注定,要想出人头地,只有重新投胎做贵人。虽然没有《周礼》那么完美,但是意思却是仿佛。
  
  再比如五服制度,本来嘛,当年姬发姬旦兄弟,虽然大战役打了好几场,文宣工作和统战工作也十分给力,但真正把在手里的只有黄河中下游一小块地方。所以派那些贵族到外围武装殖民,甜头是不少的,而风险也是很大的,前途是光明的,而道路却是根本没有的。所以顶好的,是封在离王畿近的地方,真搞不定夷人,王师也容易帮得上忙。跑到那夷狄堆里圈地皮抢女人,真以为那些地盘是好抢的啊,真当那些“野人”是好欺负的啊。所以把殖民武装分成几等,按照与周天子亲疏远近,分别配置,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责权利是统一的,近一点,安全系数高,还能到周王室当当卿士,但向周天子进贡的东西也多,粮食啊农副产品啊都有,碰到周王室去砍人,或是给别人砍了,还得上去助拳。距离远的呢,到那么远的夷人堆里打拼,周王室远水救不了近火,可怜见的,你也少进贡点东西吧,逢年过节,捎点土特产过来就行了。这本来是一个很正常的制度,结果被那帮乌托邦爱好者搞成五环或九环的正方形套正方形,也不想想,距离远近不是这么算的。虽然两点之间直线最短,可中间有的一马平川,有的九曲八弯,那年月又没高铁民航,虽然走的多了也就成了路,可那年月有几个人在路上走哪。结果正方形套正方形这么一设计,让疑古派得了口实,认为五服制度根本就不存在。
  
  还比如井田制度。咱们现在是人多地少,人均才那么一小亩,就这,还是平了山,填了湖,砍了林子得来的,有得种就不错了,还管什么形状规则不规则。但上古人少地多,每家都能分很大一块,你说是分成正方形好,还是圆形好,还是三角形好。只要智商正常,恐怕都会选正方形。一是好分,横一刀竖一刀再横一刀再竖一刀,切过蛋糕的都知道这样很容易。二是好算,正方形涉及到的数学知识最少。三是好灌溉,笔直挖一条渠,一溜儿全浇上了。
  
  横一刀竖一刀再横一刀再竖一刀,这就是九块,构成个井字,百亩是六百尺乘六百尺,也就是一百步乘以一百步,九百亩就是三百步乘三百步,方一里。然后我们好心肠的孟夫子就想啦,每家一块,收成都应该归各家所有,神圣不可侵犯。但总要留一块的收益做公用开支吧,当然是九块中间那一块最好啦。这样九块,就是八户,就成了一井。后来又有说,这八户人家住哪呢,这样吧,在中间再给各家分出两亩半作为宅基地。
  
  再后来又有人进一步设计,一百井方十里,叫一成,一万井方百里,叫一同。多个同合起来,就成了王畿千里啦。田与田、里与里、成与成、同与同之间,又有大小不同的沟渠,叫遂、沟、洫、浍,以及道路,叫径、畛、途、道,纵横交错。沟渠道路的大小、深浅、宽窄,都有规格。而这上面的居民也按这些里啊成啊同啊来组织,打仗,服役,都是按照这个结构。比如周天子地方最大,有一百同,方千里,叫一畿,提封百万井,定出赋六十四万井。
  
  但是这个制度太完美了,完美得让人后悔。后悔啥?后悔生错了时代啊,因为很多年后的三面红旗之一的人民公社制度,也没这么完美吧。而且还有矛盾。什么矛盾?人对不上啊。按照孟夫子的设想,一井应该是八户,而《周礼》却说是九户,看到木有,穿帮了吧?
  
  于是朱熹朱夫子那个得意的笑啊得意的笑啊,“天下安得有个王畿千里之地,将郑康成图来 安顿於上。今看古人地制,如丰镐皆在山谷之间,洛邑伊阙之地,亦多是小溪涧,不知如何措置”。这个周天子的一畿方千里,但天下有几个方千里的一马平川,而且百万井啊,就是几百万户,那年月有那么多人吗?况且依老夫看哪,丰镐那边都是山区,洛邑那一带,溪涧也不少,不知道那横三千刀,竖三千刀,怎么切得下去。井田制,还是别搞啦,嘿嘿,还是我的义仓靠谱些。
  
  于是一个古代普遍存在的制度,就被一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乌托邦爱好者给搞没了。
  
  其实也不想想,如果根本没有井田制度,秦国的废井田开阡陌,又哪里去废,又哪里去开,阡陌不就是那方方正正的田之间的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么。而诗经里也有“大田”,“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也不会空穴来风吧。左传里经常说封给这个多少田,那个多少田,田既然作为一个计量单位,大小总是比较稳定的吧。
  
  其实哪里有这么复杂哟。只不过是一个古代村社制度,德国的马尔克,有过这种制度,云南的西双版纳,也有过这种制度,有甚稀奇。无非是村社的年轻小伙子,到了一定年龄,就分一定的田地,到了老了做不动了,再还给村社。有的还会在半大个子的时候,先分一半。有的还会根据土地的质量,定出层次。
  
  所以古书上说神马“一易之地”给一百亩,“再易之地”的话就会给两百亩,“三易之地”的话就会给三百亩,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在那个刀耕火种的年月,有的田可以年年耕,有的却只能隔年耕一次,有的却三年才能收成,另两年只能养草烧了当肥料。
  
  至于“大田”、“公田”,显然是“私田”之外的田地,大伙儿在“大田”上集体生产,其场景岁数大的童鞋可以回忆当年农村的集体劳动,岁数小的童鞋可以参看米勒的油画。产出一开始用于公共开支,后来却变成那些贵族的收入。“大田”既然称之为“大”,显然不应该比一户的“私田”小吧,要不然你让贵族怎么过日子哟,孟子等人,为了那横一刀竖一刀,没地方安置大田和房屋,把“大田”放到八户人家之间,而且还要分出若干来给农民盖房子,真是抠门,简直要成为“小田”啊。其实农民盖房子,山外河边,哪里不能盖,至于那横一刀竖一刀,地方开阔就多划几刀,地方狭窄,就少划几刀,实在划不了的,不是还有“圭田”,“畸零之地”么。
  
  而“东亩”“南亩”的,也能看出灌溉系统的影子,顺着水流方向,建设四通八达的灌溉系统,因为水有自北向南,或自西向东两个方向,所以这灌溉系统及与之配合的田地和道路,也有了“东亩”“南亩”的区别。而有些缺德国家,为了攻打敌国方便,打赢了之后,签定不平等条约时,居然要求对方“尽东其亩”,简直是赤果果滴干涉别国内政,妄图操控别国建设,搞垮别国经济嘛。

  当然,鉴于这一次咱是穿越成小民,所以那些国际大事,有肉食者谋之,咱小民也不好妄议啦。还是先关心关心在井田制度下,小民们是如何过日子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8-27 10:31:18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6264.shtml  请大家帮我顶一下 谢谢。O(∩_∩)O谢谢 衷心感谢

七十五 周朝平民穿越指南

虽然你在看过很多穿越网文之后,信誓旦旦的希望穿越成一个古代的贵族,但由于你的人品,手气及脚气问题,你仍然只是穿越成了周朝的一个平民,那么现在等待你的,将是什么样的一生呢。

如果你穿越过去的时候,发现自己是个儿童,你应该庆幸,因为你还有足够的时间熟悉这个对于我们来说都完全陌生的世界。你的童年大概和电视剧里演的差不多,你和你的伙伴们都把头发两边结起来,叫做总角。你们穿的是粗布衣服,不过不是棉的哦,是麻的,你们种的丝,上好的要献给贵族,只有那些下脚料,可能会留一些填在麻布里,冬天用来御寒。你只和你的平民伙伴玩耍,河边的芦苇,包茅,河里的浮萍,荇菜,路边的飞蓬,萱草,都是你童年熟悉的植物。你是几乎见不到那些贵族的公子公主的,偶然的,在你父亲劳作的田间,你会看见贵族带着家人和随从过来视察,同时送饭给你们吃,这时你才会注意到那些穿着绫罗绸缎,举止闲雅,特别注重礼节的贵族,以及他们家那些知书达礼的孩子,他们让你感觉到自惭形愧。他们穿的衣服看起来是那么光鲜,最主要的是,他们的衣服很宽松,衣袖很长,系着腰带,上面还结着玉,丝绦,而一生短褐的你,只有在祭祀时,才能穿上长长的深衣。

吃的方面嘛,主要是饭和羹,没有后世的煎炒烹炸哦。作为一个平民,有时你也会吃点蔬菜,加点调料,神马酱啊,盐啊,葱啊,姜啊,桂啊。至于肉嘛,要知道这是封建社会嘛,一切都是有特供滴,级别不同,待遇不同。而且死人比活人要高一级待遇,就是说,祭祀的时候,是向上看齐滴。鉴于你是一个平民,所以那些太牢啊少牢啊特牲啊说了也没用,与你有关的肉类,其实只有四种,一种是狗肉,一种是猪肉,一种是鸡肉,还有一种是鱼肉。男孩从小就要学会养狗,女孩从小就要学会养猪。不过这些肉,并不是给你自己吃的,实际上,他们大多数要献给贵族。所以你背地里会称那些贵族是“吃肉长大的”,简称“肉食者”,听起来有点象肉食动物。

不过幸好还有鱼肉,因为鱼肉被贵族当成比较低级的食物,所以常常逃过一劫(我怀疑是那时的烹饪手法问题,连肉都非要煮成肉汁,或剁成肉酱吃,会把鱼做成什么样子就可想而知了)。想赵盾被晋灵君派杀手暗杀,杀手看见赵盾在家吃的只是鱼肉,感动得眼泪哗哗的,这个赵卿真是节俭哪,竟然只吃鱼肉,再看见赵大人吃完了,大清早天还没亮等着上朝,正襟危坐,表情严肃,又感动得眼泪哗哗的,自言自语说,大好人哪,我如果杀了他,就是不忠,但如果不杀他,答应国君的事没做到,就是不讲信用,我还是杀了我自己吧,于是自杀。虽然鱼肉也不是经常能吃上,理论上只有祭祀时才有,但毕竟有那么点指望,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不可胜食”。

不过如果你是肉身穿越,过来就是个大小伙子,或美好的童年结束了,你就该出去干活啦。干啥活?当然是农活。你不仅要种私田,还要代种大田。私田是周朝的一百亩,相当于你穿越前的三十亩。我知道你在念叨神马了,“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对不对,美不死你,那是两千年以后。三十亩在两千年以后能混个小康,在这年头只能混个温饱。你得看看后世是啥技术,你这年代是啥技术,最起码你很可能就没有牛,你要用工具来翻地和锄草,比如神马耒,耜,钱,镈之类。这些工具,有的纯粹是木头的,比如一根木头,前面尖尖的,上面横绑一块木头,用脚去踩,可以用来翻地。有的包了金属边,有的镶了整块金属,但都很不好用,一个人哪里翻得动,只能两个人一左一右,喊声一二三,一起用力,这叫耦耕。第一卷里提到的农家许行,就天天拉着人做这事,然后自称环保主义者,回归自然,你说这不是犯病嘛。

但不管许行犯不犯病,你都得做这事,而且得做好,因为你一家老小全指望这三十亩地了。把你的“三十亩地没有牛”搞完了,还要代耕大田,就是给贵族种的。不过是集体劳动哦,和其他农夫喊着号子,唱着反动歌曲,象神马“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之类。唱着反动歌曲还能做好活,那是天下奇闻,你们当然也做不好。于是贵族就要恩威并施了,首先派出监工,监视你们劳动,看谁偷懒,就报告贵族,关你们禁闭,其次,带上夫人,也许还有小贵族一起过来给你们送饭,于是在一片其乐融融之中,你们唱起了主旋律歌曲,神马“雨我公田,遂及我私”,神马“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神马“今天是个好日子啊,王孙又来送饭到田中吃啊,希望庄稼快快长啊,公田的产出更比私田强啊”。

在这里要特别提醒一下下,在二十一世纪稀饭睡懒觉的童鞋要注意了,不要以为回到了周朝,你就可以朝九晚五啦,那是绝对不容许滴。作为一个农民,你每天要准时上工,如果晚了,嘿嘿,村头的父老和里正,就会把大门关起来,你就别想出去干活了,后果会怎么样,我也不知道。

除了种田之外,你还要出去打猎,要有大猎物献给贵族,小猎物才能自己留着。碰到了贵族要盖房子,要修城墙,或者要修路,你当然要义务帮忙。如果你是住在六乡的国人,祝贺你,你是贵族的同姓,你根正苗红,你是阶级兄弟,你可以当兵了,你可以自备兵器跟着贵族的兵车一通乱跑了。如果你是住在六遂的野人,很不幸,你是黑八类出身,没有当兵的资格,你要额外献上很多东西,承担更多的义务劳动,以便对你进行思想改造,至于改造到什么时候结束,很不幸,下辈子重新投胎吧。

说到这里,是不是有点后悔啦,别担心,快乐的事在后头呢。

比如每年春天的社祭,全村男女老少都来到乡校,杀牛杀羊祭祀(这是给社主的而不是祖宗的,所以规格更高),奏乐唱歌跳舞玩游戏聚餐。单身的男女童鞋请注意,眼睛不要那么直,口水不要流出来,你看上了那位是不是?看上了就直接上去搭讪嘛,还犹豫个啥呀。摘一朵美丽的鲜花一根美丽的香草送给她,对她说,花儿草儿哪有你漂亮(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向他倾诉你的思念,你这个坏小孩,我与你说话,干嘛不理我呀,害得我吃不好睡不香的(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约她在城门下面见面,这位美丽的菇凉,咱们晚上戌时到城门口见面吧,不见不散哦(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哎呀,真讨厌,规矩点,别掀我的裙子嘛,你看狗狗都在叫了(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每年冬天的腊祭,也是很哈皮的日子,不单单是唱歌跳舞聚餐谈恋爱,还因为腊祭之后,可以休息好几天啦,稀饭睡懒觉的童鞋也可以睡个懒觉啦。

至于平时,除了出门要开介绍信,早晚要准时上工,男童鞋的要种田做建筑工人,女童鞋要养蚕要做纺织工人以外,也不是没有其他娱乐活动,象神马“尝新”节,除了聚餐还可以在一起玩玩投壶啦六博啦的游戏。便是平常,工作得了闲了,也可以到乡校去看看最新的热贴,象神马卫国的国君把儿媳妇娶啦,陈国的国君被国人赶走啦之类,顺便再编几首歌唱唱对现实的不满。除了周厉王这种人神共愤的家伙,一般都会对乡校里那些牢骚怪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至于那些嫌种田不好玩的童鞋,作为一个平民,你也不是完全没有其他的选择,士农工商么,虽然可选项不多,与宋朝的三百六十行完全不能相提并论,但也不是没有其他事可作。那么其他职业其他阶级,都在做些神马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7 12: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耒耜,象形字,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作犁的前身。“耒”是汉字部首之一,从“耒”的字,与原始农具或耕作有关。本义: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像木叉。耒耜的发明开创了中国农耕文化

耒是一根尖头木棍加上一段短横梁。使用时把尖头插入土壤,然后用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然后翻出。改进的耒有两个尖头或有省力曲柄。   

耜类似耒,但尖头成了扁头(耜冠),类似今天的锹、铲。其材料从早期的木制发展出石质、骨质或陶质。   
耒耜的发明提高了耕作效率。耒耜也是后来犁的前身,所以有人仍称犁为耒或耒耜。

  

各式各样的耒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8-27 12: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农业史上,有了耒耜,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耕”和耕播农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7-2 06:40 , Processed in 0.10129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