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还是定风波

史上十大口水战(未完待续,每周两更)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1 08:51:19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6264.shtml  请大家帮我顶一下 谢谢。O(∩_∩)O谢谢 衷心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1 10: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有空要看完的。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4 18: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郑袖是个美女,但显然是个武则天似的美女。

我忽然想起了一个典故,东晋桓温的故事。据说这位大将军率领军队征服了四川之后,取了成蜀王李势的妃子还是妹子,或者女儿?我是记不清楚了,但桓温对这女子非常宠爱,把她藏了起来。这就引起了他的老妻的嫉妒,她可是东晋的南康长公主,这还了得,她带众人挟白刃,一路杀向这个小妾的住处,看来是想棒杀这个狐狸精。结果,进了房,看见一个美女坐在椅子上梳头,那头发啊,长及地面,肤色如玉,正在徐徐结发,看见正室来了,一点都不慌张,敛手说道,国破家亡,无心至此,今日若能见杀,乃是本怀。这可把南康长公主感动的,丢了手中的刀,一把扶起她,说道,阿子,我见犹怜,何况老奴!

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14 23: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韩非的故事还有很多,但总之是靠不住啊靠不住,朝廷靠不住,官府靠不住,疫苗靠不住,奶粉靠不住,连耗子药都靠不住。不过呢,韩非似乎也没有说错,因为至少对于他自己,的确没有靠得住什么。他是韩国滴公子,但韩国被秦国一打,就把韩非交了过去,看见木有,国家靠不住。秦王政本是韩非滴粉丝,看到韩非滴文章后,鸡冻滴内牛满面,说要是能跟这个人一起聊上几天,少活十年也值,结果韩非真滴来了,又怎么样呢,看见木有,粉丝靠不住。李斯是韩非滴同学,结果却用“郑袖工谗”滴下作手段把韩非害死,看见没有,同学也靠不住。
  ================================
  靠得住只是相对而言,靠不住却是绝对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18: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五十六 世传吕览
  战国初年,诸夏各国宫廷充斥着一批职业经理人,正如同样处于封建社会解体时期的欧洲,各国宫廷充斥着马基雅维里主义的政客一样。他们用重赏罚,严法令,扬君权,抑贵族,举人才,废封建,设郡县等等手段,打造得各国欣欣向荣,但大多数总逃不过人亡政废的命运。因为神马?因为贵族是你想抑就能抑的,封建是你想废就能废的?一个小民,你把他世世代代的土地收归国有,他都会跟你急,何况是贵族们那么么大的采邑和城堡,世世代代坐享荣华富贵,还彼此联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秦国不一样,秦国的商鞅虽然死得很惨,他的法却留下了,这就意味着秦国将渐渐把东方各国甩在后面。而天佑大秦,地理位置好,函谷关易守难攻,东方各国等闲进不进来,至于攻出去嘛,本来有个晋国挡着,可喜又分裂成三国,再等到把蜀国拿到手里,得了第二个大粮仓之后,秦国的独霸之势就成了。
  所以战国中期之后,急于事功的也好,自命清高的也罢,那些儒墨道等口水战诸君子们,也终于按捺不住要到秦国碰碰运气。最早来的是墨家,墨家三派中,除东方的宗教派,南方的科学派外,还有西方的政治派。墨家矩子腹黄享(黄享两字应连成一字,读吞)做了秦惠王的先生,而唐姑果也成了惠王的亲信。虽然也许不是正宗的矩子,但总是墨家三大宗中的一大宗。再到后来,儒家的现实主义者荀子也到秦国进行了考察,其他人的儒有没有来过就不知道了,因为至少云梦秦简里见到的“宽裕忠信,和平毋怨”“恭敬多让,宽以治之”就显然不是法家的词语。
  但这些努力显然都远远不够。地球人都知道法家才是秦国的官方意识形态,治国方略,也是秦国强盛滴基础。儒墨道还有阴阳们,不甘心啊不甘心,他们在等待时机。等到秦昭王时候,这个机会终于来了,这就是吕不韦吕大丞相滴《吕氏春秋》。
  吕不韦实在是个了不得的人物,不仅在于他完成了先秦史上最大一次政治投资,也不仅在于他可能是秦始皇帝的真正老豆,而在于他是第一个整合诸子百家的人。从孔丘登台,墨翟叫板以来,口水战打了几百年啦,攻来攻去,非来非去,就硬没有一个想到把各门派武功汇于一炉的。而那么多的大知识分子都没有完成的任务,由一个知识分子看不起滴商人完成了,最大的原因恐怕就是,商人通常拥有知识分子所没有的素质。商人更实际,不象知识分子容易头脑发热,这一点大家可能都知道,但更重要的是,商人更善于妥协。知识分子每每以为真理在握,恨不得对方马上闭嘴,而没有想过,自己和对方的话,可能都是对的,知识分子最大的理想是自己的观点被每个人接受,连一个反对者都没有。但商人不同,商人的最大理想是所有的钱都在自己身上吗?错,如果所有的钱都在自己身上,自己能投资神马?谁来买自己的东西?哪里还有一点经营滴乐趣?希望所有的财富都归自己,那是奴隶主,不是商人。真正商人,是希望双赢的,有一批长期合作滴伙伴,有一个消费能力稳定增长滴市场。
  所以吕不韦来到秦国之后,并没有因为法家让秦国无往不胜而冲昏头脑,而是敏锐滴看到,仅仅依靠法家,不是长久之计,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而且吕不韦也意识到,儒墨道法阴阳诸家,不一定只有哪一家是对的,可能他们都有正确的地方,也有相应的不足,如果能取长补短,形成一个新滴,更和谐更长久滴意识形态,那么在秦国统一天下之后,一定能国泰民安。但吕不韦毕竟是个商人,从小见的除了生意就是生意,书读得不够,自己完成这个可能要等下下下辈子啦。好在吕不韦有钱,而且自从做了秦国的丞相后,还有地位,不怕招不到人才。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赵国的平原君,齐国的孟尝君,座下食客不是三千就是两千,秦国好歹是诸夏第一大国,没个三千食客怎么好意思出门跟人打招呼,没说得,养。吕不韦最终靠着这三千食客,用了八年时间,修成了被称为“大出诸子之右”滴《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一部真正滴大部头。《老子》八十一篇,五千字,《论语》二十篇,一万余字,《孙子》十三篇,六千字,韩非比较能写一点,五十五篇,十万余字,而《吕氏春秋》一百六十篇,二十多万字。全刻在竹简上,一个人是拎不动滴。那么这样一部大部头里,又有些神马东东捏?
  总滴来说,有十二纪、八览、六论,纪呀览呀论呀下面,还有很多篇目,象《孟春纪》有“本生”“重已”“贵公”“去私”,这就是儒道墨法兵农等思想滴精华啦。而这些纪呀览呀论呀,在篇目之前,还有象天书一样滴总纲,涉及天文历法地理礼仪节气阴阳。可见《吕氏春秋》是以阴阳为框架,而以儒道墨法兵农为内容的体系。那么阴阳家滴的那些神神道道又是怎样成为框架,怎么和儒道墨法兵农对接,而儒道墨法兵农,又以谁滴势力最大,谁滴力量最小捏?
  首先看阴阳滴框架,阴阳滴框架主要在十二纪之中。
  比如《孟春纪》,一开始就是“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太?,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太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候雁北”。就是说,夏历滴正月那会,太阳在室宿那里,黄昏滴时候,参宿在南方正中滴位置,而清早则是尾宿在那儿。孟春为建寅之月,属阳木,甲乙在天干中属木,太?即伏羲氏,据说在五德终始里是个木德滴天子,而五音中滴角也属木,等等。后面滴“东风解冻,蛰虫始振”云云是正月滴几种节候,动植物们在正月里受到东风解冻滴鼓舞,开始蠢蠢欲动,东方吹,战鼓擂,这个年头谁怕谁。
  接下来就是“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辂,驾苍龙,载青旗,衣青衣,服青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青阳是明堂,是个粉大粉大滴,可以装粉多人,办很大滴典礼滴房子,四面都能出来,从东边出来就是青阳,南边出来就是明堂。房子里面套房子,有隔断,住在东边,那就是“居青阳左个”,可不是说正月里天子要去青阳县滴九华山哦。至于“乘鸾辂,驾苍龙”之类,说明天子不光住滴地方要合乎时令,坐滴马车,穿滴衣服,吃滴主食,用滴小玩意,那都是规定好了滴。
  接下来还有一堆东东,都是天子和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们一定确定以及肯定要做滴事情,象神马元日祈谷啦迎春东郊啦躬耕籍田啦等等,以及百万千万万万不能做滴事情,象神马修城墙砍木头掏鸟窝杀死小虫子小鸟儿之类。有童鞋要问啦?为神马连砍木头掏鸟窝都要管?笨,当然要管啦,春天是什么季节,是万物复苏滴季节,人家树刚刚长出来嫩芽芽,人家大鸟儿刚刚生了几只小鸟蛋,你把人家弄死,你这是要做神马?你不知道这是伤害天地之元气滴吗?你真当你是计生委滴呀。即使你是计生委滴,也要尊重一下自然规律好不好,等天秋天冬天才来下手很晚吗?春天连天地都鼓励生长繁衍,你这是在逆天而行你知道不?关于这一点,首先要引起重视滴是天子,天子做为一国表率,首先就要做到,在春天里,不要折柳条,路边滴野花你不要采,小民逆天而行伤滴是自己,天子逆天而行的话,全民人民都要遭殃啊。
  有童鞋问啦,会怎样遭殃?《吕氏春秋》说啦,“是月也,不可以称兵,称兵必有天殃。兵戎不起,不可以从我始。无变天之道,无绝地之理,无乱人之纪。孟春行夏令,则风雨不时,草木早槁,国乃有恐;行秋令,则民大疫,疾风暴雨数至,藜莠蓬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霜雪大挚,首种不入”。看到木有,轻则灾情不断,重则天下有乱。
  后面滴十一纪也是类似滴东东,总之而言言而总之,作为一国之君,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滴行为都是规定好了滴,一定要做神马,一定不能做神马。真够累滴,但谁叫你是一国之君呢,你不想做,还有别人想做哩。须知一国滴领导人,有时更象一个演员,看着风光,但其实呢每天都在演戏,演给国民看,演给外国人看,也演给老天爷看,因为《吕氏春秋》说得好啊,“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你这个天子是为天下人准备滴,你不演行吗。但是且慢,还有八览六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19: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6264.shtml  请大家帮我顶一下 谢谢。O(∩_∩)O谢谢 衷心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5-20 15:4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正的商人,是希望双赢的,有一批长期合作滴伙伴,有一个消费能力稳定增长滴市场。
====================
有这样远见卓识的商人,不是普通商人做得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07: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6264.shtml
   请大家帮我顶一下 谢谢。O(∩_∩)O谢谢 衷心感谢

  五十七 天上人间诸理备
  八览第一篇是《有始览》。“天地有始,天微以成,地塞以形,天地合和,生之大经也”,这是宇宙起源。“天有九野,地有九州,土有九山,山有九塞,泽有九薮,风有八等,水有六川”,这是天文地理。“何谓九野?中央曰钧天,其星角、亢、氐……东南曰阳天,其星张、翼、轸”,这是二十八宿,后面还有九州九山九塞九薮八风六川,则为地理气候。“凡四极之内,东西五亿有九万七千里,南北亦五亿有九万七千里”,这是世界滴大小。“冬至日行远道,周行四极,命曰玄明。夏至日行近道,乃参于上”,这是日月星辰滴运行规律。当然,这些还是远远不够滴,所以“天斟万物,圣人览焉,以观其类”,要观察,要分析,要总结,找出更多滴规律,这样才能“解在乎天地之所以形,雷电之所以生,阴阳材物之精,人民禽兽之所安平”。
  后面滴七览为孝行,慎大,先识,审分,离俗,恃君。这七篇,或为阴阳和儒道滴结合,如孝行道有“五行不遂,灾及乎亲,敢不敬乎”,“ 养有五道:修宫室、安床笫、节饮食、养体之道也;树五色,施五采,列文章,养目之道也”,或干脆是儒道滴思想。六论则为开春,慎行,贵直,不苟,似顺,士容,也大体如此。
  那么剩下滴一百多篇,又有些神马内容捏?只能说,粉多粉多,差不多把诸子百家滴道理都说尽了,但是仍然有重点,重点是哪些呢。
  第一是公天下,比如“昔圣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置君非以阿君也,置天子非以阿天子也,置官长非以阿官长也”。你知道吗,这大清滴天下,啊不,这大秦滴天下原是我们大家滴,所以不要老是以为天下是君主滴家业,也不要以为百姓都是官府养活滴,事实恰好相反,是百姓养活了官府和朝廷。百姓才是天下真正滴主人,而天子和官长只是为百姓做事情滴,如果做滴不好怎么办,没说的,下课,“若使王伯之君,诛暴而私之,则亦不可以为王伯矣”。
  有童鞋要说了,这话怎么听起来这么耳熟啊。是滴,类似滴话孟轲也说过。可见吕不韦从东方引进滴人才,还真滴把东方滴民主思潮吹进了西方滴专制社会。
  第二是重民意,公天下之后自然以民为本。比如“宗庙之本在于民”,“凡举事必先审民心然后可举”,俨然是孟轲滴民贵君轻,“民无常用也,无常不用也,唯得其道为可”,似乎又是老子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还有“凡君之所以立,出乎众也”,则似乎又是墨家滴选举制度。
  第三是修身。从修身开始,慢慢滴推广到天下,又俨然是儒家那一套。神马“为国之本在于为身,身为而家为,家为而国为,国为而天下为”,与儒家滴修齐治平似乎没啥分别,“太上反诸已,其次求诸人,其索之弥远者,其推之弥疏,其求之弥强者,其失之弥远”,又象是老子“其出弥远,其知弥少”那一套。
  第四是禅让。“尧舜,贤主也, 皆以贤者为后,不肯与其子孙,犹若立官必使之方”,“故废其非君而立其行君道者也”。禅让这种被儒墨鼓吹滴制度,在代议民主没有出现滴时代,的确是很诱人滴,因为世袭制度滴缺点是很明显滴,你不知道下一个国君是个白痴还是恶棍。不过自从燕王哙禅让给子之搞得燕国差点亡国之后,似乎也没有谁再拼死维护,包括儒家滴现实主义者荀子,所以吕氏门下诸贤也只是稍稍提及,主要精力放在了无为。道理很简单哪,如果国君只是个摆设,那么是聪明还是愚蠢,又有多大分别哩。
  所以第五是无为。关于无为,《吕氏春秋》说的可就多啦,因为先秦除了墨家,差不多都和无为沾点边。道家不用说,是主张国君如婴儿,如摆设,如隐形人,顶好滴老百姓根本不知道还有个国君。儒家虽然主张国君要做点什么,但大体还是持不干涉主义滴。法家滴商鞅一派纯粹用法,客观化标准化制度化流程化,自然不主张国君随便干涉,只有申不害一派主张玩弄权术,做为集大成者滴韩非,差不多两方面影响都有,但也只是主张最高领导人用不着做具体滴事,用好人管好人就够啦。只有墨家主张国君和普通老百姓一样,起早贪晚,艰苦奋斗,实干苦干加巧干。所以整部《吕氏春秋》里到处都是这样滴话,“大圣无事而千官尽能”,“善为君者无识,其次无事,有识则有不备矣,有事则有不恢矣”,“凡主有识,言不欲先,人唱我和,人先我随”,“亡国之主必自骄,必自智,必轻物,自骄则简士,自智则专独,轻物则无备”。这是有道理的,最高领导人再聪明,毕竟总是一个凡人,思维总是有定势有盲区滴,如果老是认为自己有见识,就会总按自己滴想法做事,如果老是认为自己能干,就会什么事都要去干涉一下,用一个人滴聪明和能力去代替千万人滴,真滴那么谱么,就你一个人聪明,其他人都笨?所以还不如百姓们滴事让百姓们自己去作主,国君最多嘛,只需要管好知人识人用人就得了,“贤主劳于求人,而佚于治事”,甚至连知人识人用人的事情,也不妨交给人民,“无智,无能,无为,此君之所执也”。
  第六是重农。比如说当时各国用滴历法,有滴是夏历,有滴是殷历,有滴是周历,夏历是立春前后过年,殷历比夏历早一个月,周历早二个月。显然,夏历更好用,因为夏历滴春夏秋冬是真正滴春夏秋冬,介样子农民伯伯最稀饭。吕不韦这个阳翟滴大商人,没有啥能帮助农民伯伯滴,只能在书里用夏历代替秦国当时用滴周历,并且十二个月每月一纪,记载天气滴变化,动植物滴活动,以及各种应当做和不应当做滴事情。因为《吕氏春秋》说的好啊,“霸王有不先耕而成霸王者,古今无有”,“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大概是说解决好农民问题,是国家稳定滴根本,不要以为把农民赶进城市里,是多么风光滴事情,“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到时候农民都变成小市民了,他们日益增长滴智商和官府日益下降滴道德构成滴矛盾,有得你们苦头吃。这里,似乎是以法家为主,兼及农家和儒家。
  重农之后是神马呢?是儒家滴仁政,法家滴刑政,墨家滴专政,还是道家滴无政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07: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6264.shtml  请大家帮我顶一下 谢谢。O(∩_∩)O谢谢 衷心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6-1 08:5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28楼还是定风波于2011-06-01 07:14发表的  :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76264.shtml  请大家帮我顶一下 谢谢。O(∩_∩)O谢谢 衷心感谢
  只有在天涯注册了才能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7-5 03:36 , Processed in 0.09853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