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小花

A18-小花-学习笔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8-30 14:57:45 | 显示全部楼层
190、无羊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其耳湿湿。
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尔牧来思,何蓑何笠,或负其餱。三十维物,尔牲则具。
尔牧来思,以薪以蒸,以雌以雄。尔羊来思,矜矜兢兢,不骞不崩。麾之以肱,毕来既升。
牧人乃梦,众维鱼矣,旐维旟矣,大人占之:众维鱼矣,实维丰年;旐维旟矣,室家溱溱。

【译文】
谁说你无羊,一群有三百。谁说你无牛,七尺大牛九十只,你的羊儿都来了,羊儿犄角挨犄角,你的牛儿都来了,耳朵扇扇又晃动。
爬上那丘陵,喝水下河边,有点溜达有的睡,你来放牧啊,穿蓑戴笠来,背上干粮袋子啊,牛羊毛色三十种,各色祭牲都有啊。
你的牧人都来了,他们一路打柴草,又抓雌鸟捕雄鸟。你的羊群都来了,谨谨慎慎相依靠,不跑不散不亏少,挥动手臂来指挥,牛羊都进圈里来。
牧官做梦真稀奇,梦见蝗虫变成鱼,龟蛇旗儿变鸟旗,太卜来解释:梦见蝗虫变成鱼,象征丰年好大运,梦见蛇旗变鸟旗,人丁旺盛

【感悟】年年有余估计来自这里了

【注释】
1、维:犹“为”。这句是说以三百羊为一群。
2、犉(闰阳 rún) :七尺的牛。以上言牛羊之多。 《毛传》 : “黄牛黑唇曰犉。”
3、濈濈(及 jí) :一作“戢戢”,聚集。
4、湿湿:耳动貌。
5、阿:丘陵。
6、池:古读如“沱”。讹: 《玉篇》引作“吪(俄é) ”,动。以上三句写牛羊的动
态。承上章“羊来” 、 “牛来”。
7、何:同“荷”。肩上担东西叫做“荷”。
8、物:毛色。 “三十维物” 是说毛色有多种。
9、具(古音够) :备。这句是说供祭祀用的牲都具备了。古人有些祭祀用牲的毛
色不同,如阳祀用骍(赤色) ,阴祀用黝(黑色)之类,见《周礼·地官牧人》。
10、蒸:细的柴薪。《郑笺》 :“粗曰薪,细曰蒸。”
11、雌雄:指捕得的鸟兽,如雉兔之类。以上三句写牧者除放牧牛羊外,兼做打
柴草、猎野味的事。
12、矜矜兢兢:谨慎坚持,唯恐失群的样子。
13、骞(千 qiān) :亏损。崩:溃散。胡承珙(巩 gǒng) 《后笺》 : “骞谓羊不肥,
崩则谓羊有疾。” 以上三句是说群羊驯谨相随,不会散失。
14、麾:指挥。肱(工 gōng) :臂。这句是说牧者不用鞭棰,只以手臂指挥,是
承接上文写羊的驯顺。
15、毕、既:都训“尽”。升:进。这句是说牛羊全都赶入圈牢。
16、牧人:官名,掌畜牧。上文的“牧”指一般放牧牛羊的人,与此不同。
17、众维鱼矣:犹“维众鱼矣” 。一说,“众”是“螽(众 zhòng) ”的省借。螽
是蝗类。“螽维鱼矣”就是螽化为鱼。
18、旐(兆 zhào) 、旟(余 yú) :都是用来聚众的旗子。旐画龟蛇,旟画鸟隼。
以上二句言牧人梦见鱼、旐等物。
19、溱溱(珍 zhēn) : 《潜夫论》引作“蓁蓁”, 众多貌。室家溱溱:言丁口旺盛。
以上四句记“大人”对此梦的解释。

【题解】
这是歌咏牛羊蕃盛的诗。 前三章, 尤其是第二章, 描写牧场上的人畜动态,是本
诗最生动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30 14: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雅·节南山之什
191、节南山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赫赫师尹,不平谓何!天方荐瘥,丧乱弘多!民言无嘉,憯莫惩嗟。
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均,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无小人殆。琐琐姻亚,则无膴仕。
昊天不佣,降此鞫訩。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君子如届,俾民心阕。君子如夷,恶怒是违。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宁。忧心如酲,谁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
驾彼四牡,四牡项领。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方茂尔恶,相尔矛矣。既夷既怿,如相酬矣。
昊天不平,我王不宁。不惩其心,覆怨其正。
家父作诵,以究王訩。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译文】
那高高的南山上,垒垒岩石一堆堆。威风赫赫尹太师,人民都在看着你,心里忧愁如焚,不敢随意来谈论。周室已到尽头,天公为何不开眼?
那高高的南山上,草木葱葱又茂盛。威风赫赫尹太师,为何这么不公平!天公屡降灾患,死丧祸乱不计数!人民没有好话说,尹氏还不自惩戒。
尹太师啊,是国家的根本,执掌国家大权,四方仗他维系,君王要他辅助,百姓要他带路,不体谅人的老天,不能断人活路
王不问政事,王不信民众。不用良臣,欺罔君子。制止恶人,不要靠近小人,庸碌的亲戚,不要给以厚禄。
老天不平啊,降下极祸,老天不仁,降下忧患,除掉极祸,贤人都到来,人心平息。君子无不平,民怨尽除。
老天不公,大乱何时平定,不要扼杀百姓,人民不安宁,忧心如久病,谁来执掌国政,王不亲自执政,百姓受苦受难
驾起四匹公马,四匹马肿了脖子,我放眼看四方,没有投奔的地方。
当你恶意正盛,眼光就向着刀枪,当你怒气消解,就像对着美酒。
天公不想天平,我王睡不安稳,他不惩戒尹太师,反而怨恨谏正的人。
嘉甫写这首诗,举发王身边的恶人,只希望王心感化,好好安抚四方邦国。

【感悟】应是一贤士谏正王上后,遭到迫害,不得已投奔四方,临行作诗,希望王上醒悟,一整国政,安抚百姓,强我邦国

【注释】
1、节:高峻貌。
2、岩岩:山石堆积之貌。
3、赫赫:势位显盛貌。师:官名,太师的简称。太师是三公之最尊的。师尹:言太师尹氏。尹氏是周之名族。
4、具:俱。瞻:视。
5、惔(谭 tán) :炎的借字,《释文》引《韩诗》作“炎” 。“如惔”等于说如焚。
6、戏谈:言随便戏谑谈论。这句是说人民畏惧尹氏的威虐。
7、国:指周。卒:终。斩:绝。这句是说国祚(作 zuò)已到终绝的时候,极言其危殆。
8、用:犹“以”。监:察。

9、实:满。言草木充实。猗:长。言草木长茂。
10、谓何:犹“云何”。这句是说尹氏为政不平,没有可说的。
11、荐:重,再。瘥(嵯 cuó) :病,包括疾疫饥馑等灾患。荐瘥:是说屡次降瘥。
12、丧乱弘多:这句是说死丧祸乱既大且多。
13、民言无嘉: 这句是说人民没有什么好听的话可说 (所说的无非怨愤忧戚之言) 。
14、憯(惨 cǎn) :犹“曾”或“尚”。惩:戒。嗟:语尾助词。以上四句言天意民心是这样了,尹氏还不自惩戒。

15、氐(底 dǐ) :同“柢”,树根。以上二句言尹氏地位重要,为国家的根本。
16、秉国之均:这句是说尹氏执国家的大权。均:同“钧”,本是制陶器的模子
下面的车盘。制陶器必需运转陶钧,治国必需运用政权,所以借比。
17、维:护持。
18、毗(皮 pí) :一作“埤(皮 pí) ”,辅佐。
19、不吊:不善。
20、空:穷。师:众。我师:犹言“我们大众”。以上二句是愤怨呼天,要求那
不体恤下民的上帝,不要再容许害人的执政者把人民大众抛向穷途绝境。

21、 庶民弗信: 这句是说王不信民众。 正因为王自己不问政事,所以不了解民情。
本章八句都是对周王而言。
22、勿:语助词。罔:欺。君子:指贤臣,和下文“小人”相对。以上二句是说
对君子不咨询不任用是欺罔君子。
23、 式: 语助词。 夷: 平。 已: 止。 言使上文所述的不合理现象得到夷平与制止。
24、无:勿。殆:近。以上二句示希望周王纠正尹氏,疏远尹氏。
25、琐琐:计谋褊(扁 biǎn)浅之貌。姻亚:婿父为姻,两婿相谓曰亚。尹氏
和周室有婚姻关系,琐琐姻亚:似指尹氏,或包括尹氏。
26、膴(妩 wǔ) :厚,腴(瑜 yú)美。以上二句是说姻亚中才智短浅的人不必给以高官厚禄。
27、佣:均。不佣:犹云“不平”。
28、鞫(居 jū) :同“鞠”,穷。訩:凶。鞫訩:犹言“极祸”。
29、戾(立 lì) :恶。大戾:犹“鞫訩”。
30、届(古读如既) :到。
31、阕(却 què)(古读如癸 guǐ) :息。以上二句是说贤者如果来从政,人民的怨愤之心就可以止息。
32、违:去。以上二句是说君子如没有什么不平,众人的暴怒也可以除去。
33、月:是“抈(月 yuè) ”字的省借,摧折。“抈斯生”就是说扼杀斯民。
34、酲(成 chéng) :病酒。
35、秉:执。国成:国政的成规。 《周礼·天官小宰》列举官府八事作为经邦的根据,叫做“八成”。
36、 卒: “瘁”字的假借, 就是病。 以上三句是说周王不亲问政事, 使小人掌权,致百姓受苦。
37、项:大。领:颈。久驾不行马颈将有肿大之病。
38、蹙蹙(蹴 cù) :局缩不得舒展的意思。靡所骋:无可驰骋之处。以上四句是说四方没有可去的地方。
39、方茂尔恶:当你怨恶正盛的时候。尔:指尹氏。
40、相:视。相尔矛:是说要用武。
41、夷怿(译 yì) :是说怨解。
42、酬:宾主以酒相酬。以上四句是说小人情态无常。
43、不惩其心:就是其心不惩。言周王无惩戒之意。
44、覆:反。这句是说周王反而怨恨对他谏正的人。
45、家父:或作“嘉父” ,又作“嘉甫”,人名,就是本篇的作者。诵:诗。
46、究:读为“纠”。纠,举发。訩:读为“凶”。“王凶”指尹氏。以上二句作
者自述作诗的用意是揭发王左右的凶人。
47、讹:同“吪(俄é) ”,变化。尔:指周王。
48、畜:养。邦:古音 buēng。

【题解】
这是控诉执政者的诗。 第一、 二章叙尹氏的暴虐不平。 第三章责尹氏。第四章责
周王。 第五章望朝廷进用君子。第六章怨周王委政小人。第七章自伤无地可以逃
避。第八章言尹氏的态度变化莫测。第九章怨周王不语。第十章说明作诗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30 18: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192、正月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民之讹言,亦孔之将。念我独兮,忧心京京。哀我小心,癙忧以痒。
父母生我,胡俾我瘉!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忧心愈愈,是以有侮。
忧心茕茕,念我无禄。民之无辜,并其臣仆。哀我人斯,于何从禄?瞻乌爰止?于谁之屋?
瞻彼中林,侯薪侯蒸。民今方殆,视天梦梦。既克有定,靡人弗胜。有皇上帝,伊谁云憎?

谓山盖卑?为冈为陵。 民之讹言, 宁莫之惩。 召彼故老, 讯之占梦。 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
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维号斯言,有伦有脊。哀今之人,胡为虺蜴。
瞻彼阪田,有菀其特。天之杌我,如不我克。彼求我则,如不我得。执我仇仇,亦不我力。
心之忧矣,如或结之。今兹之正,胡然厉矣?燎之方扬,宁或灭之。赫赫宗周,褒姒烕之!
终其永怀,又窘阴雨。其车既载,乃弃尔辅。载输尔载,将伯助予。
无弃尔辅,员于尔辐。屡顾尔仆,不输尔载。终逾绝险,曾是不意。
鱼在于沼,亦匪克乐。潜虽伏矣,亦孔之炤。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
彼有旨酒,又有嘉肴。洽比其邻,婚姻孔云。念我独兮,忧心殷殷。
佌佌彼有屋,蔌蔌方有谷。民今之无禄,天夭是椓。哿矣富人,哀此茕独!


【译文】
四月寒霜,我心忧伤。人民谣言,谣言甚大。只我一人,忧心不止。我心哀愁,忧心致病。
父母生我,不是使我生病的!不在我前,不在我后。好听话出自人口,难听话出自人口。忧心如病,受人侮辱。
忧心孤独,我真不幸,人民无辜,都是奴隶。哀叹我这样的人,何以维生?乌鸦止息哪里,国人何所依归?
看那树林,树木被伐,人民危殆,老天昏昧,天有定数,无人战胜。黄天在上,对谁厌恶?
谁说高山已经不高?是山岗丘陵。人民的谣言,不可停止。号召那些老人,来卜卦占梦。都说:圣者,怎么分辨是非
谁说老天已经不高?顶上如有所压。谁说大地已经不大?不得舒展,呼号声声,有理有据。哀叹今人,不要做虺蜴。
看那上坡上的田地,独特茂盛。上天摇动我,惟恐不克。你征求我,惟恐不得,征得我后,不善待我。
我心忧愁,就想打结,今天的法政,为何这么恶毒?犹如火燎,尚可熄灭,赫赫周室,褒姒灭了他!
既有长忧,又困阴雨。马车载盛,丢弃辅佐。物品坠落,请老哥帮忙。
不丢弃辅佐,加大辅助,经常照顾车夫,不坠落物品。渡过险关有方法,执政者不加考虑!
鱼儿游池中,不能快乐,虽然深藏,还恐昭然可见,忧心烦躁,忘不了国政的残暴。
他有美酒,又有佳肴。邻里和谐,成群成党,只有我孤立无援,常常心忧愁。
那人有小小的屋子,蔌蔌的谷子,人民如今空肠肚,上天的灾祸来打击,喜乐了富人,哀苦了百姓。

【感悟】国之灾难,民之哀怨,自古有之,空哀石壕吏

【注释】
1、正月: 《毛传》 :“正月,夏之四月。”是孟夏时节。繁霜:多霜冻。这种天
时失常的现象古人往往认为是灾祸的预兆,所以诗人为之忧伤。
2、讹:伪。讹言:犹今语“妖言”或“谣言”。
3、孔:甚。将:大。以上二句是说谣言流传很盛。
4、 京京: 忧不能止。 以上二句是说想到忧时的人只有我一个时,我心就更忧了。
5、癙(鼠 shǔ) :忧。痒:病。
6、俾:使。瘉(喻 yù) :病。
7、不自我先,不自我后:言忧患之来不先不后,正让我碰上。
8、莠言:丑言。以上二句言好话和丑话都可以从人口中出来,是畏惧谗言的意
思。
9、愈愈:犹“瘐瘐(雨 yǔ) ”,病貌。
10、有侮:是说被小人所轻侮。小人不以国事为忧,而以忧国的人为迂阔,加以
嗤笑,甚至嫉害。
11、茕茕(穷 qióng) :孤独貌。
12、无禄:犹言“不幸”。
13、臣仆:犹言“囚虏奴隶”。以上二句是说一旦亡国,无论有罪无罪,都将做
人奴隶。
14、禄:指维持生活之资。这句是说将无以维生。
15、 于谁之屋: 以上二句言乌鸦不知将止息在谁家屋上, 比喻国人将不晓得何所
依归。这话是承上文“并其臣仆”说的。
16、侯:犹“维”。薪蒸:见《小雅·无羊》 (Y-030)篇注。以上二句是说林中
树木都被砍伐做薪蒸。似用来比喻国人将被摧残,沦为臣仆。
17、梦梦:不明。以上二句是说一般人正在危殆之中,因为把天看做昏昧无知。
18、 靡人弗胜: 言无人不为天所胜。 以上二句是说天意有定之后,可以消灭人祸。
示作者仍然对天寄予希望。
19、有皇:犹“皇皇” ,大。上帝:指天的主宰。这句连下句是说天心憎恶什么
人还不知道呢。言外之意:殃民者未必为天所偏爱。
20、盖:读为“盍”,犹“何”。下同。
21、冈:山脊。陵:大阜。冈陵都是高处。以上二句是说高山何尝变卑呢?它不
是仍然为冈为陵么?比喻讹言无凭。
22、宁:犹“乃”。惩:止。
23、具曰“予圣”:“具”通“俱”。这句言故老和占梦者各自以为圣。
24、 谁知乌之雌雄: 鸟的形状毛色雌雄无别。 这句以鸟的雌雄难辨比喻故老和占
梦者各执一说,是非难分。
25、局:或作“跼(局 jú) ”,屈曲不伸。不敢不局:是说顶上如有所压。
26、厚:大。蹐(脊 jí) :小步。不敢不蹐:言轻轻下脚,不敢放步。以上四句
是说天虽高低虽厚,人在其间刻刻危惧,不得舒展。
27、号:呼。斯言:指上四句。
28、伦:理。脊: 《春秋繁露》引作“迹”。迹:道理。
29、蜴(易 yì) :蜥蜴。虺(讳 huǐ)蜴见人就逃避,用来比喻人的局蹐。
30、阪田:山坡上的田。
31、菀:茂盛之貌。特:独特。以上二句作者以高田里一棵特出壮苗自比。
32、杌(务 wù) :摇动。我:作者自称。
33、克:制胜。以上二句是说天对我这茂盛独特之苗要加以摧残,惟恐不克。
34、彼:指周王。则:语尾助词。这句连下句是说王征求我的时候好像惟恐不能
得到。
35、仇仇:缓持。 《毛传》 : “仇仇,犹謷謷(熬áo)也。”胡承珙(巩 gǒng) 《后
笺》 : “执我者,犹言待我矣。”
36、不我力:言不用力持我,和“仇仇”意相同。以上二句是说征得我之后并不
认真用我。
37、正:政。
38、厉:恶。
39、燎:放火烧草木。扬:盛。
40、宗周:指镐京(今陕西省长安县西南) 。
41、褒姒(似 sì) :人名,西周时褒国的女子,被周幽王纳为妃,幽王因宠爱她
而做了许多荒唐的事,终于亡国。烕(血 xuè,又读灭 miè) :古“灭”字。 《左
传·昭公元年》引作“灭”。以上四句以方扬的燎火比显盛的宗周。言燎火虽烈
仍然可以灭,宗周虽盛亡国并不难。所以该引为鉴戒。
42、终:既。永怀:长忧。
43、窘:困。
44、辅:大车载物时用来夹持所载物的板。用来比喻国家辅佐之臣。
45、载输尔载:上“载”字是语助词。下“载”字指所载之物。输:堕。
46、将(枪 qiāng) :请,见《卫风·氓》 (F-058)篇注。伯:对男子的泛称。
这句是述输载人的话。 以上四句是说车上货物已装载好之后把夹板扔了,所载的
东西必然垮下来,到这时只得呼唤“请老哥帮忙”了。
47、 员: 增益, 就是加大。 辐有松脱时, 用布条等物围裹起来或加木榝 (杀 shā) ,
就是加大的意思。辐:古读如“逼”,和下文“载(古读如“稷” ) ”字、 “意”字
相韵。
48、顾:言照顾。仆:指御车者。
49、不意:不放在心上。这里以御车比喻执政,言度过险关本有方法,但执政者
不加考虑。
50、沼:池。
51、匪:非。克:能。
52、潜虽伏矣:犹云“虽潜伏矣”。潜:深藏。
53、 炤 (招 zhāo) : 《中庸》 引作“昭”, 明白。以上四句是说鱼在池中不能快乐,
虽潜伏深藏还是昭然可见,难逃网罟(古 gǔ) 。作者以鱼自比。
54、惨:读作“懆(草 cǎo) ”,见《陈风·月出》 (F-143)篇注。
55、洽:和谐。比:亲近。
56、云:周旋。婚姻孔云:言在姻戚之间大事周旋。以上四句是说那当权的小人
交结联络,成群树党。和自己的孤立相对照。
57、佌佌(此 cǐ) :小貌。
58、蔌蔌(速 sù) :陋貌。以上二句是说那猥琐鄙陋的小人都有屋有谷(拥有财
产) 。
59、夭:灾祸。椓(卓 zhuó) :打击。
60、哿(葛 gě,又读可 kě) :喜乐。

【题解】
这是忧国哀民、 愤世嫉邪的诗。 大约产生于西周已经沦亡, 东都尚未巩固的时期。
第一章从天时失常说到忧心独深。 第二章自伤生逢乱世, 谗邪可怕。 第三章忧虑
后祸不测。第四章寄希望于天命。 第五章言讹言不止,是非纷纭。第六章言人民
危惧不安。第七章言自己在朝孤立, 不见用。第八章举宗周事做鉴戒。第九章用
大车输载比喻错误的失败的政治措施。第十章用行车踰险比喻正确的成功的政治
措施。第十一章自伤进退维谷。第十二章以当权小人的朋比对照自己的孤立。第
十三章举出社会不平现象,说明可哀的不只是个人的不幸遭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30 18: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193、十月之交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家伯维宰,仲允膳夫,棸子内史,蹶维趣马。楀维师氏。艳妻煽方处。
抑此皇父, 岂曰不时?胡为我作, 不即我谋?彻我墙屋, 田卒汙莱。 曰“予不戕,礼则然矣”。
皇父孔圣,作都于向。 择三有事, 亶侯多藏。 不慭\遗一老, 俾守我王。 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无罪无辜,谗口嚣嚣。下民之孽,匪降自天。噂沓背憎,职竞由人。
悠悠我里, 亦孔之痗。 四方有羡,我独居忧。 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 天命不彻,我不敢效我友自逸。

【译文】
夏之八月,日月交汇,天有日食,民更哀之,月亮晦暗,太阳不明,如今百姓,更加哀伤。
日月大凶,不在轨道,四国无人执政,王不用良臣,那月食啊,是正常现象,那日食啊,为何不吉利!
烨烨雷电,天下不安,河流沸腾,山体崩塌,高地成山谷,山谷为高陵,哀叹如今的人们,悲惨的事何时停止?
王上大人们,番氏当上大司徒,家伯为太宰,仲允是膳夫,棸子是内史,蹶维来牧马。楀氏专门查朝政。褒姒伙同势如虎。
这个皇帝太刚愎,那会自责说不是?为何让我服徭役,不来和我商议?拆了我的屋,荒芜我的田,还说不是我的错,礼制本如此。
皇帝自谓很聪明,他在向地建都城,挑选三卿做要职,家里财产数不清,老臣不愿留一个,让他守护我王廷,选好车马,迁到新都自为政
勤勉办事为王室,不敢说辛苦,我本无过失,谗言太嚣张,人民自作孽,不是上天错,当面笑谈背后恨,坏事都是坏人造
忧愁我心里,更加凄凉,四方都是欢声笑,我独自忧愁,人民不安逸,我怎能安休,天命难预料,我不敢学人自安乐。

【感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注释】
1、十月之交: 《郑笺》 : “周之十月, 夏之八月也。 八月朔日, 日月交会而日食。”
2、日有食之:阮元《十月之交四篇属幽王说》 : “梁虞□,隋张胄元、唐傅仁均、
一行, 元郭守敬并推定此日食在周幽王六年, 十月建酉, 辛卯朔日入食限, 载在
史志。今以雍正癸卯上推之,幽王六年十月辛卯朔(公元前 776 年 9 月 6 日) ,
正入食限。”
3、微:晦暗不明。《郑笺》 :“微,谓不明也。”林兆丰《隶经剩义》 : “匪特幽
王六年十月朔, 食入交限, 即前一月望, 食亦入交限。 此日而食, 指十月朔食言。
彼月面食,又即指前一月望食言。”
4、亦孔之哀: 《郑笺》 :“君臣失道,灾害将起,故下民亦甚可哀。”
5、告凶: 《郑笺》 :“告凶,告天下以凶亡之征也。”
6、于何不臧:俞樾《群经平议》 :“于即吁字……于何不臧,犹曰:于嗟乎何其
不臧!”
7、烨烨(夜 yè) : 《毛传》 :“烨烨,震电貌。震,雷也。”《郑笺》 :“雷电过
常,天下不安,政教不善之征。”
8、冢(肿 zhǒng) : 《毛传》 : “山顶曰冢。” 山冢崒崩:王引之《经义述闻》卷
六: “冢当读为猝。猝,急也,暴也。言山顶猝然崩坏也。猝崩与沸腾相对。”
9、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国语·周语上》 :“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
是岁也,三川(泾、渭、洛)竭,岐山崩。”
10、憯(惨 cǎn) :同“惨”。
11、皇父(甫 fǔ) 、棸(邹 zōu)子、蹶(贵 guì) 、楀(举 jǔ,又读雨 yǔ) :皆
为姓氏。《郑笺》 :“皇父、家伯、仲允,皆字。番、棸、蹶、楀,皆氏。……司
徒之职,掌天下土地之图,人民之数。冢宰,掌建邦之大殿,皆卿也。膳夫,上
士也,掌王之饮食膳羞。内史,中大夫也,掌爵禄废置生杀予夺之法。趣马,中
士也,掌王马之政。师氏,亦中大夫也,掌司朝得失之事。”
12、艳妻: 《毛传》 : “艳妻,褒姒(似 sì)也。美色曰艳。” 煽:炽盛。
13、抑: 《郑笺》 :“抑之言噫。”
14、岂曰: 《郑笺》 :“女岂曰我所为不是乎?言其不自知恶也。”
15、不即我谋: 《郑笺》 :“女何为役作我,不先就与我谋?”
16、彻:通“撤”。
17、汙(污 wū) :同“污”,水池阻塞。莱(来 lái) :田地荒芜。 《集传》 : “卒,
尽也。汙,停水也。莱,草秽(会 huì)也。”
18、 戕 (脏 zāng) 、礼: 《郑笺》 : “戕, 残也。 ……礼, 下供上役,其道当然。”
19、向:地名,在今河南尉氏县。
20、有事:有司,官名。 《毛传》 : “有司,国之三卿,信维贪淫多藏之人也。”
21、慭\(印 yìn) :愿。《郑笺》 :“慭\者,心不欲而自强之辞也。”
22、有车马: 《集传》 : “有车马者,亦富家也。”
23、居: 《通释》 :“居者,语词。” 徂(殂 cú) :往,到。
24、黾(敏 mǐn)勉:努力,勉力。
25、嚣嚣: 《郑笺》 :“嚣嚣,众多貌。”
26、噂(撙 zǔn)沓:喻两面派。《通释》 : “言小人之情,聚则相合,背即相憎。”
27、里:痛。《正义》 : “悠悠乎可忧也。 ”《通释》 : “朱彬曰: ‘悠悠我里,犹云悠
悠我思’是也。”
28、痗(昧 mèi) :病。
29、 羡: 宽裕。《通释》 : “ 《文选》 李注引 《韩诗· 薛君章句》 曰: ‘羡, 愿也。 ’ ……
愿羡有欣喜之义。”
30、彻:规律。 《毛传》 : “彻,道也。”黄焯《诗疏平议》 : “经言天命不彻,犹言
天命难知。”

【题解】 讽刺周幽王宠褒姒, 任小人, 招致天灾人祸。 特别谴责执政皇父的倒行
逆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30 18:31:52 | 显示全部楼层
194、雨无正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旻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以铺。
周宗既灭, 靡所止戾。 正大夫离居, 莫知我勚。三事大夫, 莫肯夙夜。 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覆出为恶。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迈,则靡所臻。凡百君子,各敬尔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戎成不退,饥成不遂。曾我暬御,憯憯日瘁。凡百君子,莫肯用讯。听言则答,谮言则退。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
维曰于仕,孔棘且殆。云不可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鼠思泣血,无言不疾。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

【译文】
昊天茫茫,恩德不久,降下饥荒,人民受难,昊天暴虐,没有考量,放过恶徒,包庇真像,无罪之人,受苦遭殃。
周室灭亡,无处安身,大臣离职,不知我苦,三公大夫,谁肯忠心,国君诸侯,谁肯忙碌,只愿改过,谁知更猖狂
老天这是要怎样?忠言不听,就像远行,没有目标,各位大人,各自谨慎,为何不尊敬,不畏天命?
战火不退,饥荒不止,我是伺御臣,忧愁身憔悴,各位大人,不敢建言,顺耳话儿受重用,逆耳之言遭斥退
可恨有话不敢讲,不是手头有毛病,就怕自己也遭殃,小人多言真欢畅,花言巧语如流水,能做高官处安康
大家都说去做官,荆棘丛生太危险,要说事情不能干,得罪天子怎么办,要说干干也可以,朋友一低昂要埋怨。
都说你到了王都,你还没有房屋,暗自泣血泪,无话不被人嫉妒,从前你离王都去,谁人帮你盖房屋?

【感悟】雨无正,张居正

【注释】
1、昊(浩 hào)天:泛指天。骏:经常。 《毛传》 :“骏,长也。”
2、饥馑: 《毛传》 : “谷不熟曰饥,蔬不熟曰馑。”
3、旻(民 mín)天:泛指天。 《传疏》 : “旻天当依定本作昊天。”疾威: 《集传》 :
“疾威犹言暴虐。”
4、虑、图: 《郑笺》 :“虑、图皆谋也。”
5、伏: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六:“伏者,藏也,隐也。”
6、胥:相继。铺:通“痡(扑 pū) ”,痛苦。 《集传》 : “沦,陷。胥,相。……
此无罪,亦相与而陷于死亡,则何如哉。”
7、周宗: 《郑笺》 :“周宗,镐京也。”
8、戾(立 lì) : 《毛传》 :“戾,定也。”
9、正大夫: 《郑笺》 :“正,长也。”《诗缉》 :“正大夫,六官之长也。”
10、勚(易 yì) :疲惫。 《毛传》 : “勚,劳也。”
11、三事: 《集传》 :“三事,三公也。大夫,六卿及中下大夫也。”何楷《诗经
世本古义》 : “六官之属,无肯夙夜勤王事者。”
12、庶曰“式臧”,覆出为恶: 《诗缉》 : “庶几曰:王今改过用善,乃反出而为
恶,威虐愈甚也。”
13、辟言:合法之言。
14、臻(珍 zhēn) :至。 《集传》 : “臻,至也。……如彼行往而无所底至也。”
15、戎: 《毛传》 :“戎,兵也。”
16、暬(谢 xiè)御: 《毛传》 : “暬御,侍御也。瘁(萃 cuì) ,病也。” 憯(惨
cǎn) :同“惨”。 《集传》 : “憯憯,忧貌。”
17、讯:进谏。《通释》 : “讯读如谇(碎 suì) 。《韩诗》 : ‘谇,谏也。 ’ ”
18、听言:顺从的话。谮(zèn)言:谏言。《通释》 : “闻顺从之言则答而进之;
闻谮毁之言则退而不答。”
19、匪舌、惟躬: 《通释》 : “《说文》 :……言匪舌是病,惟躬是病也。”
20、哿(葛 gě) :嘉。休:福禄。俾躬处休: 《集传》 : “使其身处于安乐之地。”
21、维曰于仕,孔棘且殆: 《毛传》 : “于,往也。” 何楷《诗经世本古义》 : “言
人皆曰:往仕耳,殊不知仕途甚多荆棘,动辄遭刺,且有凶危也。”
22、鼠思:忧思。《郑笺》 : “鼠,忧也。”《通释》 : “泣而泪尽,真有流血者,因
通言泣之甚者为泣血。”
23、无言不疾: 《毛传》 :“无所言而不见疾也。”

【题解】周王朝一位近臣讽刺幽王任用小人,不听善言,天下动乱,祸国殃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30 18: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195、小旻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谋犹回遹,何日斯沮?谋臧不从,不臧覆用。我视谋犹,亦孔之邛。
潝潝訿訿,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我视谋犹,伊于胡厎?
我龟既厌,不我告犹。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
哀哉为犹!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国虽靡止, 或圣或否。 民虽靡膴, 或哲或谋, 或肃或艾。 如彼泉流, 无沦胥以败。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译文】
老天残暴,降下灾祸,政策全错,何时能止?好政策不听,谋略不好却信服,我看谋略,毛病太多
患得患失,小人当权真可悲,国策定的好,实际违背,谋策不好,却一切听从,我看谋略,何时依归?
我的灵龟已厌倦,不把吉凶来告诉,出谋划策人真多,议论纷纷难作数,满院都是发言的,谁敢负责,如问路,不得方向更糊涂
政策可悲,不法祖先无章程,治国大略不实行,好听话专爱听,就想建屋问路人,人多嘴杂难建成
尽管国家范围小,有人聪明有人笨,人民虽少,有的明智计谋好,有的严肃能治国,就像那泉水,不要使他污浊
不敢空手打老虎,不敢徒步就过河,人们知道这一点,不懂其他,小心翼翼,就想走在深渊旁,就像走在薄冰上。

【感悟】如履薄冰

【注释】
1、敷:布满。
2、犹:谋。遹(遇 yù) :邪僻。
3、沮(举 jǔ) : 《郑笺》 :“沮,止也。”
4、邛(琼 qióng) :病。
5、潝潝(细 xì) :相互附和貌。訿訿(子 zǐ) :不让上级满意。 《毛传》 : “潝潝
然患其上,訿訿然思不称乎上。” 孔颖达疏: “潝潝为小人之势,是作威福也;訿
訿者,自营之状,是求私利也。”
6、厎(指 zhǐ) : 《郑笺》 :“厎,至也。……行之时何所至乎?”
7、我龟既厌,不我告犹: 《郑笺》 :“犹,图也。卜筮数而渎龟,龟灵厌之,不
复告其所图之吉凶。”
8、集:成功。
9、谁敢执:“谁敢执者,言莫能任是过责也。”
10、 “如匪”二句: 《左传·襄公八年》引此二句,杜预注: “匪,彼也。行迈谋,
谋于路人也。不得于道,众无适从。”
11、程:效法。
12、大犹:大道。《通释》 : “按经,朱彬谓当训行,是也。匪大犹是经,犹云匪
大道是遵循耳。遵循,皆行也。”
13、溃: 《毛传》 :“溃,遂也。”
14、止:地基。靡止: 《毛传》 : “靡止,言小也。”
15、圣:“圣,通明也。”
16、膴(妩 wǔ) :法则。 《集传》 : “膴,大也,多也。”
17、艾(易 yì) :干练。 《毛传》 : “艾,治也。”
18、沦胥:牵连受苦。《郑笺》 :“王之为政者,如原泉之流,行则清,无相牵率
为恶以自浊败。”
19、冯(凭 píng) :徒步过河。 《毛传》 : “徒涉曰冯河,徒博曰暴虎。”
20、如临深渊: 《毛传》 : “恐坠也。”
21、如履薄冰: 《毛传》 : “恐陷也。”
【题解】讽刺周王惑于邪僻,不用良谋。



A18-小花-第十三次作业完结


195、小旻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谋犹回遹,何日斯沮?谋臧不从,不臧覆用。我视谋犹,亦孔之邛。
潝潝訿訿,亦孔之哀。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我视谋犹,伊于胡厎?
我龟既厌,不我告犹。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
哀哉为犹!匪先民是程,匪大犹是经。维迩言是听,维迩言是争。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
国虽靡止, 或圣或否。 民虽靡膴, 或哲或谋, 或肃或艾。 如彼泉流, 无沦胥以败。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读后感】
    181~195篇基本是民怨的诗篇,读了太多民怨的诗,负能量积压下来,第一次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之前看到很多人写烦闷、压抑、如窒息之人埋藏摧毁一切的癫狂,我似乎与这些极端的情绪无缘,生活如水太多平淡似涓涓溪流无波无浪。
    民怨,一个民字承载了千万年的自私、高贵、先贤、宵小,我知道这些词放在一起太过牵强,可这个世界牵强的事又何止这一桩。我无法详述他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像我不知道银河系之外是否也有民的存在。
    我是民,我便把自己放在固定的规则里,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这规则不在你我之外,也不在你我之内,漫长的时间长河里酝酿酸甜苦辣皆是美酒。我是民,便也无所谓未来往昔,希望命运。


【仿写】
桃红
角有桃红,灿灿于桐,之子匆匆,哀其闭瞳。
角有桃红,硕硕于桐,之子于戎,怜其良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6-18 14:36 , Processed in 0.109846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