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雪格格

[同题作业五]清明雨??冷月钟笛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1: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的父亲
清水暗香
家兄来电话,说父亲三周年祭日马上到了,问我是否回老家一趟。心一时沉静下来,才恍然记起父亲离开我已快三年了,忘却了的记忆重又回到脑海中。










很多次我想我是铁石心肠的人,父亲抚育了我,让我实现了读书梦,在这世上也算有一立足之地。然而他万万不会想到,当他去后,我也只是偶尔记起他,有时候甚至尽力回避去想他。父亲弥留之际, 我不在他身边送一程,平日里远在他乡,和他相处时日也少,尽孝的机会就更少了。而当我终于懂得如何去理解做父母的辛劳时,父亲却永远的离我而去,再也没有了尽孝的机会。父亲是乡村医生,儿时的记忆里,父亲常年走乡穿村的出诊,陪我的时间不多,所以留给我的记忆也不多,岁月风蚀,他的容貌,他的言语,亦日渐模糊。










之所以如此淡忘父亲,我总是为自己找一大堆理由。










人生在世,乐少苦多,父亲一生是很艰辛的,走了也就终于解脱了。因为家庭成分不好,父亲小时候受尽了白眼吃尽了苦头,爷爷是个脾气暴躁的人,管不了妻儿的吃住,曾经把年幼的父亲丢进水塘,弃之不顾,是村里人把他救起来的。后来父亲终于离开家,去二太祖爷爷家学医,起早摸黑,砍柴烧水,学药认字,立志为医。正长身体时,却受尽了艰辛,所以父亲一直很瘦小。父亲从此没再回他自己的家,而是到母亲家落户了。那时候有生产队,父亲一直学医,身体又瘦弱,所以对田地的事儿熟之不多,能挣得养家糊口的工分就特别的少,也因此招致母亲村上人的嘲笑,似乎做人总也直不起腰。直到田地到户,父亲到乡诊所从医,才重见天日。










其实父亲是极善良的一个人,苦心从医,造福乡邻,无怨无悔,他的离去,对乡邻们是一大损失,千人送葬的场景,深印我的脑海。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无任白天黑夜,雨雪风霜,只要有乡亲求诊,他总是有求必应,不管多远的路,不管多穷的家,治病救人,从不懈怠。父亲对病患者特别的好,家中只要有好吃的,父亲总是先叫母亲端给上门求医的乡邻,我们做儿女的往往就怨他对别人比对自己家里人好,父亲劝诫我们说:人家生活本来很困难,又生了病,能帮一下是一下,不要太计较。这一类的道理讲多了,我们也就不再吱声了。父亲尽心尽力的治病,真心诚意的为患者省钱,能用野外生长的草药治好病,他绝不让患者花钱买药,能用土方子处理的病症,他就认认真真的教患者如何配方,而且讲了又讲,再三叮嘱,生怕人家记不住,往往,我们也听烦了,说他罗索。然而患者却是感激万分的,有的甚至硬是要和父母亲结拜认亲戚,逢年过节,他们带了自己种的土特产拜访父亲,父亲总是觉得过意不去,于是回访的任务就交给我们兄妹几个了,带去更重的礼物和再三的叮嘱。










之所以淡忘父亲,我心里始终认为家族的压迫让父亲一生不开心,他的离去就再也不用受压迫了。前面说过,父亲是到母亲家落户的。因为父亲对医学的执着,对患者的热心,所以成了当地的名医,四方求诊者众多。父亲成了家族的荣耀,于是乎,曾经抛弃父亲的爷爷复又强烈要求父亲认祖归宗,而母亲却不愿意,她也要她的面子。所以20多年来,原本同甘共苦、相依为命的父母亲因为家族原因几乎反目成仇。父亲毕竟是男丁,叶落归根的思想根深蒂固,骨子里还是向往归宗的。所以养老人建房子的任务都落在父亲身上,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手中前前后后盖过6栋房子。父亲一生创造了不少财富,也恩泽了不少乡邻,唯独委屈了他自己。父亲在别人眼里很有钱的时候,他的雨鞋里依然放着稻草,而我的读书生活节俭到同学以为我家贫如洗。父亲全心的为家族付出,也未必能满足贪得无厌者的欲望。爷爷终于露出本来面目,私心重,偏心多,父亲一不满足他的要求,他就搬出家法,开家族会训话。类似批斗式的家族会,在我的记忆中无法数清。这种场合,别说经历了四人帮时代的父亲十分畏惧,我们更是胆战心惊,父亲每每都妥协了,之后唉声叹息,郁郁寡欢,但父亲依然不许我们说家族的坏话。最伤父亲心的可能是做最后一栋房子的时候,爷爷和小叔叔来大吵大闹,带着炸药,爬到楼顶,不让乡亲们浇筑楼面。小叔叔向来无所事事,不务正业,喜好夸夸其谈,好大喜空,靠他的能量,养家糊口难,更不用说赡养爷爷和奶奶,平日里父亲对这位小叔叔最好,教他学医,帮他开诊所,尽力资助他成家立业。但,终于明白一句话,人心隔肚皮,哪怕亲兄弟。这一次爷爷就为了小叔叔重盖房子,和父亲大吵大闹,没来由的要父亲拿出2万元钱(这在乡村绝不是小数目),不然就点炸药,同归于尽。乡邻们指着骂开了,路人也挤着进来嘲笑,但都无济于事。家丑不宜远扬,父亲终于含泪让步,拿出了所有的积蓄还不够数。世外的纷争再难熬,家却是心灵的避风港湾,心里想着风雨总会过去,还有盼头。但若家失去了温情和信赖,也就成了冰冷的地窖了。经历这件事后,父亲苍老了许多。父亲的心脏病也就是在这时候开始发作了。










之所以如此淡忘父亲,有时候甚至刻意逃避去想念他,也因为我的一念之差,成了心头永远的痛。父亲很喜欢来我家小住,清静无烦恼,杂事暂远抛。但他老是闲不住,不习惯,呆不了两日,终是因放心不下家里老老少少,就急着赶回去了。父亲心脏病发后,我跑医院管小孩两头忙着,父亲却总是想着法儿不让我去看他陪他,说不能老影响我工作。也许是自小对父亲的情感不是很浓,又或许认为父亲是医生,他会按时吃药,照顾好自己。出院后,父亲回老家我就没怎么关心他了。03年春节的时候,父亲提出来要到省城和我一起生活,因为医生说父亲不能再有什么事情刺激他了,而且必须要经常去正规医院做检查。但由于还没有搬好家,工作关系又没有及时转好,我没有一口答应他,说必须要等我在省城安顿好给他打电话后再来。之后才知道,父亲天天在等我电话,一直没有接到我的电话,心中多有疑问,以为我嫌弃他。其实在父亲去世的前一天,我在和同学朋友们疯狂的打着电话,而且当时也想到了要和父亲打个电话,但终于因为没能落实搬家和工作等事宜,我就犹豫了没有打。第二日早上,父亲预感身体不行,准备去县医院做检查,清晨6点钟起床洗漱,家里人都没有起来,父亲心脏病突发,倒在地上就再也没有起来,而且碰在了板凳上,脑门上磕了一个大伤口,父亲带着伤、流着血离开了人世,去时无一亲人在身边。父亲去世时才63岁,而爷爷83岁还健朗得很。父亲的去世,我很愤懑,上天无眼,“好人有好报”只是骗人的鬼话,当然更多的是自责,如果我早打电话去,父亲也许就心宽了许多,或许就不会心脏病突发了。 又如果,我早答应了父亲和我一起走,及时去医院做检查,父亲依然还可以多活20年。再如果,我不能接父亲一起走,也可以常问问病情,监督他是否会照顾好自己。总之,想起这些如果,我就锥心的痛,于是也就怕再想起父亲了。










岁月悠悠过,红尘滚滚来。其实人百年之后,金钱地位富贵权势都带不走哪怕一丁点,唯能带走的是亲人的思念、受惠人的怀念。父亲在天之灵一定看着我,我想他必不希望我生活在自责里,所以也就容许我这样纵情的一次想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1:35:15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葬情』     文/无尘秋水 赶了二十一个小时
日夜兼程
满身尘土
我立在这里

然后 跪下
以朝拜的姿势
虔诚地挖一座坟
用我纤长的手指

葬一些誓言
葬一些记忆
接着从心上挖下你的名字
刻在墓碑上

迅速转身
离开
背后的桃花
哭得 一塌糊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1: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题作业5]清明  作者:雾都深林清明




河堤水暗柳风吹




嫩绿斜拂撒翠微




谁家少女折枝去




远成青蝶似花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1:3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题作业五)(原创)??光 阴 作者:天共远
  
  
  
   你仔细观察过地上的影子吗,它们是黑夜的残余,悄悄地移动和生长,它们是时间的足迹,时间是怎么跑远的,看看影子的移动就知道了。
  
   今天当影子慢慢变大的时候,于爷爷、曲爷爷、老张、老王和老孙,又齐聚在阴影里。这是由十几幢老式楼房围成的一个半封闭的院落,楼间栽种了各种花草,这个院子的居民以老年人为主,因为院里有可供活动的空间,所以天气暖和时老人们都愿意坐在院子里。
  
   到了春天院子里花开得很盛,先是迎春花,接着是淡紫的丁香花,然后是白色和红色的蔷薇花,它们排着队按顺序开放,让院子里总有花影。几个老头儿又在一起玩益智游戏了,他们在迎春花缔造的绚烂之中下象棋,春光是象棋的背景,啪啪的落子声欢愉着他们的心灵,这种欢愉穿过春天和夏天直抵秋天。
  
   当秋风把寒意泻在棋盘上,拂过下棋人的脸和手,而棋子也变得冰凉的时候,他们只好收起棋盘,回到家中,在窄小的房间里消磨,蜇伏一个冬季。他们会时时在自家的窗子里向院中张望,迎春花再次发出它的黄色信号时,他们又会从各个不同的门洞里走出来,来到曲爷爷的门前,汇集在棋盘周围,落子声又啪啪地响彻整个院落。
  
  
   曲爷爷有七十五岁了,他和老伴住在一层楼,他每天下午拿出木质的棋盘和棋子,再搬出三五张矮凳,一个下午棋盘上的搏杀就开始了。曲奶奶从不看曲爷爷下棋,她今年七十二岁了,十九岁就嫁给了曲爷爷,她一般是坐在院子里有阳光的地方织毛衣,一边和邻居家的女人们唠唠嗑。
  
   曲爷爷的象棋水平在这几个人里算比较高,输赢相较,他赢的次数还是要多一些。曲爷爷的象棋还是跟他儿子学的,他儿子上中学时去参加了一个象棋学习班,儿子回到家里,就嚷嚷着要和爸爸下棋,爸爸不会下,儿子就教他,爸爸学了以后,觉得有意思,爷俩便时常在家里杀几盘,那时曲爷爷完全不是儿子的对手,儿子后来念了大学,到外地工作去了,他所在的城市离本地较远,难得有机会回来看望一下爹娘。他就时常打电话回来,问东问西,曲爷爷总是告诉他一切都好,他不想让儿子工作分心。曲爷爷的女儿也在外地,离得倒不是太远,女儿也会在假日里回来看望他们老俩口,这时曲爷爷家里就热闹起来了,有时上中学的外孙子也会在寒暑假期间来曲爷爷家小住,让老俩口多了个伴儿。曲爷爷很高兴自己的的儿女都有出息,即使他们不在身边他也不会觉得太寂寞,他可以和棋友们呆在一起,下象棋的时候时间过得飞快。
  
   曲爷爷平时和曲奶奶说话不多,半个多世纪的共同生活经历,让他们彼此太熟悉了,语言有时显得多余,一个人的心中所想,另一个人几乎在转瞬之间就能洞察出来。曲奶奶最常说的就是,老头你想吃什么菜,她想做一些合乎曲爷爷口味的饭菜,年龄似乎并没阻碍他们把自己的生活过得细致而用心。他们很年轻时就从胶东半岛迁居到位于辽东半岛的这座城市,几十年下来,他们已经没有了山东老家的口音,他们在心理已经认同此地是自己的家乡,是自己终老一生的理想之地。他们将自己的盛年都奉献给了家乡奉献给了自己的子女,他们没有更多的要求,只是想把孤寂的晚年生活安排得更生动活泼一些,除此他们别无所求。
  
   年纪最大的观棋者是于爷爷,他基本上不亲自上阵,他只是坐在一旁静观其变,他已经九十岁了,大伙都穿绒线衣物的时候,他还要裹着棉袄,他是个年老的鳏夫,他住在曲爷爷家楼上,他自己住在一间屋子里,他觉得看棋能让自己避免患上老年痴呆症。他曾经指着正在观棋的我怀里抱着的两岁的儿子说,小孩这么大的时候最好,招人亲,长大了不好。他说话时偶尔会摇一下遍布老年斑的头。
  
   他有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女儿已经六十岁出头了,大儿子五十七岁,二儿子五十五岁。。邻居们很少看见于爷爷的两个儿子,他们极少来探望,大约是忘了他们还有个活着的爹。儿子们既然不见了踪影,于爷爷吃的饭菜就只能由六十多岁的满头白发的大女儿每天来做了。
  
   下棋的老头儿们很少彼此谈及家里的事,他们来下棋大约就是为了忘却家里的事。老张、老王和老孙年纪都在六十岁左右,老张是行伍出身,性情耿直,棋风彪悍,他的白头发剪得短短的,在脑袋上直立着,他说话时略带山东口音。每当他和别人对奕时,老头儿们就会分成两派,一派支持老张,一派支持另一方。
  
   老张很少听别人的参谋,他落子的时候会发出很大的声音,显得果决而坚定,无论对错,他都不悔棋,军人作风在他身上还依稀可见。老王和老孙相对比较平和,老王显得睿智,老孙更宽容。他们下棋时偶尔会有几个年轻人来围观,但惟有他们几个才是每天必到的。
  
   老张在这个春季头几天的棋局中屡屡惨败给曲爷爷和老王,他开始一支接一支地吸烟。老孙在旁边让老张把马跳过河沿去,车和马合在一处才能发挥大作用,老孙低声给老张支着招。他和老张住在一幢楼里,他住四层,老张住三层,平时总能见着面,有两回老张临时有事还是托老孙去帮他到托儿所接的孙子,老孙二话没说就将老张的胖孙子平安接回。
  
   老孙的话对老张来说还是有些份量的,老张沉吟了一会儿,他听从了老孙的建议,跃马过河,准备攻击曲爷爷的帅府。不料曲爷爷早有防备,他先下手为强,把老张的老将结结实实地围住,先老张一步完成了致命一击。老张悻悻然地从对局的位置上退下来,老孙顶替了他的位置,老张观棋的时候没再说话。
  
   此后,老张消失了两天,再次出现的时候他显得自信满满,摆下棋阵,他一出手就举座哗然,曲爷爷坐在对面嘀咕了一句,老张你这两天研究棋谱去了。老张没有作声,但心里却暗暗为自己的仙人指路走法得意洋洋。以前老张的第一步是永远不变的当头炮,大家几乎都能说出他的前四步棋会走什么,老张偃旗息鼓了两天,亮出不同以往的招法,把众人弄得找不着路数,这个下午是属于老张的,曲爷爷先败下阵来,接着老王又输了两盘,也退下来,老孙输一盘赢一盘,老张心情舒畅地用他的山东腔哼着小曲,一扫前几日的晦气,车马炮真奇妙,不研究怎么会知道。
  
  
   楼房的阴影完全覆盖了整个大院时,下象棋也就告一段落了,老人家们纷纷起身,帮曲爷爷收拾好象棋和板凳,再慢悠悠地回家吃晚饭去。下象棋成了这些老人退休以后的主要消遣方式,是象棋把他们聚拢起来,并赋予了他们很多的乐趣。
  
   接下来淅淅沥沥地下了两天春雨,象棋比赛只好暂停下来,象棋比赛再次开始是在一个晴朗的午后,老张变得优势不再,大家都利用这两天钻研了一番。他们长时间在一起下棋,水平实在难分伯仲,胜负难料也是象棋游戏的魅力所在。
  
   这个春天,在敲击棋盘的声音里,花开花落的轮回中,影子来来去去的往复里,轻飘飘地过去了。
  
  
   第二年春天象棋游戏再次开始的那一天,曲爷爷说,怎么老张没来。静了一段时间,老孙慢慢地说,老张冬天送孙子去托儿所时死在了路上,是脑溢血死的。曲爷爷皱了皱眉头,于爷爷坐在稍远的地方,他的老年斑更多了,他说,我还好好的,这老小子咋还没有我能活呢。
  
   于爷爷的俩个儿子这几天频繁地来到他的小屋,有一天下午于爷爷交给曲爷爷一个塑料袋,曲爷爷说,老爷子你放心,房证和户口本放我这儿就跟放保险柜里一样,这两个不孝子,他爹还没死,他们就想把房子给卖了。曲爷爷把手里的棋子啪地打在棋盘上,他恨不得这棋子是打在那两个小子脸上的。
  
   于爷爷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卖房子的阴谋没有得逞,他的俩个儿子也就懒得再来理他了。这个夏天比较闷热,象棋依旧在下着,只是不久于爷爷的身影也消失了,他衰老而死,他是被阳光下悄悄移动的影子带走的。
  
   曲奶奶和邻家的几个老妇帮于爷爷的大女儿料理于爷爷的后事,她们买来寿衣,一双新布鞋,一顶新帽子,几个人又在楼前叠冥纸,她们做得熟练而认真,仿佛逝去的是自己家里的老人。
  
   近旁下象棋的老头儿们这两天有些沉默,他们一直试图沉在游戏的乐趣中从而忘掉一些东西,于爷爷的死似乎又提醒了他们,他们是生命即将逝去的一群人,一阵深深的寒意掠过每一个老者的心头,这种沉闷的气氛大约持续了三天左右,其后众人又恢复了常态,想那么多干什么,想和不想都于事无补,还不如多琢磨琢磨象棋呢。下象棋的老人中又多了几张新面孔,曲爷爷把于爷爷的那个塑料袋交给了于爷爷的大女儿,于爷爷的房子不久就易主了。
  
  
   如今在这个院落里,下象棋的老人家依然围在一处,他们的身后依旧有每年一度在春风中绽放的花朵,不长脚的影子依旧在悄悄地移动和生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1:37:3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雨----给亡夫

作者:媚娘
孩他爹,今天是清明节,是生者悼念亡者的日子。昨天出了太阳,今早起床天空下着绵绵细雨。清明下雨是正常的气候,因为老天爷知道悼念逝去的亲人是不能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进行的。老天爷通人性。

孩他爹,这是你离开我和儿子后的第十一个清明节。去年的今天,你远在山西的同母异父的弟弟和妹妹千里迢迢来到此地为你扫墓。是我邀请他们来的。我知道,你们从小在一个锅里吃饭,在一个家里长大,有着亲兄妹的真实感情。这么多年了,他们必定是想来扫墓的,想来看看侄儿的,无奈路途遥远,也怕给我添累,一直不敢提及而已。去年,也就是你辞世后十周年的清明节前,我给他们寄去了路费,请他们来扫墓。他们很快就来了,带了很多你喜欢吃的东西,有小米、核桃、大枣、山西陈醋。扫墓的那天,也是个阴天,神奇的是:当你弟妹在你墓前摆好供品燃起香烛和香火的时候,忽然一阵大雨袭来,豆大的雨滴啪啪地打在他们身上,将手中的烛火浇灭。我连忙拿伞为他们遮挡。他们没有躲避阵雨,反而转悲为喜,道:“我大哥显灵了,知道我们来看他了,这雨就是大哥在托话呢。”于是,妹妹从一开始的哽咽转而大声地抽泣起来。

你妹妹必定是想起十年前的事了。听说你生了重病,弟弟妹妹瞒着你的生母前来三明探病。当时你的病情在药物的控制下还算稳定,见到多年不见的弟妹,你十分高兴,带着他们到处游览观光,那精神气足得不象个病人,以至他们怀疑嫂子是否假报病情;此时,他们再来的时候,已不见了当年身强力壮的大哥的身影。你,沉睡在冰冷的墓地里,或许是感受到亲人的来临,你托雨带言,安抚你悲痛的弟妹,怎不叫你弟妹触景生情,泪如雨下呢?

自然界的事物有时真的很神奇。那年,我在为你建坟立墓的时候,请你的朋友老魏帮忙,他固执地要替你请个风水师傅为墓穴定位,为开工和入土择日。因为他是你的好友,又是村干部,既然委托他帮忙,便依着他。开工那天上午,天气明朗,九点左右,风水师傅要我动锄挖地,我刚挖了两镐,一阵雨点扑面而下,老魏和在场的工人个个称奇,都赞师傅神算,祝贺我好运气。我虽不迷信,但也被从天而降的雨水迷惑了。两分钟后雨停了,天气转回明朗,工人开工挖土,我将信将疑地下了山。今天上午,我们烧完香烛,燃放好鞭炮,正准备离去时,一阵大雨从天而降,表妹连忙为我撑起雨伞。清明的雨总是这么恰倒好处的来,不由得你不信这是亲人的亡灵在回应生者。于是,这雨,成了泪雨,成了断魂雨,这便是清明节这天必然要来的清明雨吧。

孩他爹,告诉你一件事,你听后会怎么想,会因为你不再寂寞而宽慰么,因为我知道你是个很自私的丈夫:我去年得了癌症,我的一只脚已经踏上去与你相聚的黄泉路上了,我们聚会有期了。

说你很自私,我不是诬赖你。那年春天,孩子还很小,一天晚上你要我和你一起去参加一个酒会,我去了,把孩子和小保姆留在家里。我知道你的司机是个酒鬼,他经常酒后驾车拉着你回家,这是违规的,也关系着两个家庭的命运,为这事我骂过你,但你屡教不改。那晚我特意交代司机不要喝酒。结果呢,酒会结束后,他还是喝醉了,你也有了三分醉意。你不同意我乘坐朋友的车回去,也不允许我打的,一定要拉我上醉汉的车,你拍着胸脯向我保证不会出事。一路上,你司机用僵硬的手脚操作方向盘和刹车,我的心提在了喉咙口,我紧紧地握着你的手,一身冷汗,我紧张地提醒司机减速、会车、拐弯。。。。。。第二天你醒来时,我痛骂了你:如果我们出事了,在家等候父母归来的年幼孩子怎么办?如果司机出事了,我们怎么向他家属交代?你嬉皮笑脸地说:我们不是回家了么?不是没出事么?你还说了一句话:不能和你同日生,但愿和你同日死。我又骂了你:自私。

我一直在抗拒你的自私。因为长时间地照顾你的病,为你操劳,我身心俱疲,由此而旧病复发住进你的病房。我当时瘦得皮包骨,差一点死在你的前面。我告戒自己,我不能死,如果我们都死了,不满八岁的儿子将成孤儿.八岁的孤儿怎么面对未来的生活?这对他太不公平。我抗拒死亡。

我在儿子的默许下,在你墓穴的右边给我自己留下了一个位置。我对你说:给我十年的时间,让我把儿子抚养到十八周岁,完成法律赋予我作为母亲的责任。孩子成人后,你随时可以呼唤我。

你真的很自私。去年八月,孩子过完十八周岁生日后,我感觉到我的健康出了问题。持续地消瘦,我意识到我的生命开始进入倒计时。
你真的很自私,你已经等我等得不耐烦了,你不愿意再等待,你在招呼我来陪伴你。

孩他爹,能不能再给我一点时间?给我一年吧,儿子今年面临高考,我要陪他走过这非凡的时期。能不能再给我一点时间?给我四年吧,让我把儿子培养到大学毕业。我知道这样的讨价还价很没意思,但,允许我再次得寸进尺,孩子需要我,我要和孩子在一起,直到他能自立。

今天是清明节,是悼念亡灵的日子。在这之前,我很少对别人提起你,我没有忘记你,只是不想提起,不愿去回忆。回忆你,会带给我很多痛。我不想让自己痛。正好,雪坛征集同题作业清明雨,我今天去看了你,我就写了这几个字给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1:42:18 | 显示全部楼层
陪老父亲祭母有感
作者:缘上草

路远身形颤,登高子女扶.依稀冢草动,久立陪松孤.

旧影春风又,新辞泪雨无.寒梅零落后,唯将此心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1: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遥望你们
作者:淘淘点
孩儿长成远离父母
数着与父母见面的次数
一次二次三五次
孩儿带媳一次
孩儿带孙一次
逢年过节偶尔一次
父母生病一次次
父母先后过世一次次
清明时节让哥看看你们
遥远的你们知道我们的心意
爸妈你们莫怪儿的不孝
儿带媳与孙给你们叩三个响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1: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有感》作者:兵发柳城
              《清明有感》
氤氲处处又清明,万里归来祭古人。
休说烧香为陋习,要知叩首是真情。
中华文化理传播,世界潮流应顺承,
笑那南韩宵小辈,妄争端午却难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1:4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明?病中吟》
千堆雪
梦里天堂病塌西,寒鸦结伴绕窗啼。
柳昏花暝牵春去,桃瘦枝残入夜迷。
三径月霜疑似雪,空阶花雨已成泥。
清明欲访云台路,可有梅香粘马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11: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父亲,我心中的影子
作者:慕然回首

我很想写写我的父亲,苦于我记忆中的片断太少,我总是写不出来。因为我的父亲死的太早,妈妈恨他撇下我们娘四个自己走了,他的照片还有他的一箱子日记以及他最喜欢的一把二胡等等遗物统统让妈妈烧掉了,没有给我们留下一点属于他的东西,所以,至今我心中的父亲形象是一个长长的影子,连他长的什么模样都模糊不清了。
    我的父亲是我整五岁那年病死的,不该死的一个小病??痔疮,因为庸医的瞎治,用什么祖传秘方,不到一个月人就不行了。死前听妈妈说很是恐怖,父亲从医院拉回时已剩下半口气,农村讲究人应死在家里。可能是回光返照,我父亲突然坐了起来,向我妈妈要笔,说:“我要写”。众亲人帮着找来了笔,其实他那时连握笔的劲儿也没有了,什么也没写出来,就躺下了。捱到天亮之前,又突然瞪着无光的眼睛对妈妈说:“看,外面有两个人等着我,接我到东北当省长去呢!我走了,你该怎么办……”。当时妈妈下作了一团,哆哆嗦嗦地说:“我知道,你放心不下我和孩子,我会把三个孩子拉扯大的,你放心走吧”!这时爸爸总算咽下了他那不甘心的一口气,撒手离开了我们。说来也巧,小姑和我父亲最好,现在小姑跟着他那当兵的丈夫真的住到了东北,莫非冥冥之中他们俩真的有缘。
    院子里临时搭建了一座灵堂,记得那是秋天,身上有了些凉意。我们姐弟三人一直坐在父亲的尸体旁为父亲守灵,按着大人的要求不停的哭,哭着哭着也不知是谁挪动了一下坐在长凳上的屁股,我一下子跌坐在地上,看看周围有人看我,“噗哧”一声笑了出来,姐姐狠狠的瞪了我一眼,我又开始干嚎。现在想起都觉得很是愧对父亲,但是那时我确实不知道什么是死亡。
    送走父亲后,我家院子里那棵碗口粗的柳树也跟着死掉了,妈妈叫我们姐弟仨人用绳子一拉,它就“轰”的一声倒下了,原来树根里长满了红红的大虫子,生生地把它咬死了。至今我都纳闷,树也有灵性?记得小时候,父亲经常把我揽在怀里,坐在这棵柳树下的草墩上和那些下放到农村的大学生聊天,一聊就到了我睡着的时候,我不知他们聊些什么,也不知他们怎么那么有兴趣,只是瞪着大大的眼睛呆呆地看着大人们的嘴在动,现在才知道那是他们那个年代的乐趣。
    父亲留给我的只是一些零碎的记忆,比如,过年他会给我们糊几个灯笼,提着灯笼,领着我们姐弟三人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和小孩子差不多;闲下来会给我们拉上一曲二胡,教我唱上两句,现在我能唱的几句李铁梅的唱段还是他教的。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灯光下的父亲形象,一盏煤油灯,发出昏暗的光,风一吹,小小的火苗摇来摇去,父亲盘腿坐在炕桌前,双手不停地打着算盘,噼里啪啦,在夜晚声音是那么的响。父亲每天都算的很晚,听妈妈说,父亲那时是公社的会计,管好几个村的帐,他真的很辛苦。忙完了还不忘写一篇日记,所以他死后我们烧了他写的一大堆东西,直到今天都后悔,为什么不留下父亲的日记,也算给我们留下一点回忆,哎,只因那时太小。
    最完整的一次记忆是母亲要回千里之外的城里去看她的父母。母亲为了我的父亲,拒绝了城里父母的再三挽留,毅然跟着下放的父亲回到了农村老家,那时还没有我。我们姐弟三人跟着母亲上了火车,这是我生下来第一次看见火车,也是我第一次坐火车,可我一听火车的鸣叫,吓的哇哇大哭,说什么也不去了,硬是从车窗塞出,跟着父亲回到了家里。冬天的夜晚很冷,那时穷的连火炉都生不起,父亲让我早早地钻进了被窝,哄我说,只要你大声说三遍“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就不冷了。我按着父亲教的大声地喊了三遍,父亲问:冷不冷了。我说:不冷了。朦胧中伴着父亲油灯下的背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父亲的影子多少年都难以释怀,记得有一次梦中突然惊醒,梦里说:父亲到我现在城里的家来看我,我不在。邻居阿姨告诉我,刚才你父亲来过,穿得不好,很瘦。我急急的追出了家门,远远的看到父亲那条长长的影子,渐渐的远去……醒后,我大哭了一场。清明之时,我早早的准备了很多人们说是迷信的东西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点着了,对着远方说:爸爸,我来看你来了,我想你,我真的好想你,你来看看我吧!现在你的伶儿过得很好!爸爸,我多想和你在一起散步,我多想和你一起长谈一次,那么就只有一次,就因为你走的太早,这成了我终生的遗憾,一辈子的奢望。爸爸你听到了吗?感情的闸门就像脱了缰的野马,一下子撒了出去。
    多少年过去了,我已步入了中年,父亲留在我心中的印象每每想起还是那条模糊的,长长的影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5-11 04:20 , Processed in 0.09260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