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9楼门墩儿于2011-09-15 12:29发表的 :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向凤池头。”---五色诏三连仄
使用道具 举报
引用第11楼苍梧听风于2011-09-15 14:29发表的 : 意之所致、境之所达,虽犯韵亦当不避!然平常句还是要合律。古人确有大量出律之句,不因意便因境,总是遇到两难选择方舍其形式而就其内容。今人学诗,断不可因“古有其例”而随便破韵。当然,确需要破,则是另一回事。
引用第14楼月满江南于2011-09-15 15:45发表的 : 我绝对没有笑话你的意思
引用第13楼泪莫轻弹于2011-09-15 14:54发表的 : 附议! 古时候法律不健全,那些以侠义之名的惩恶惩奸都受到正面的称许;换作时下就变成是滥用私刑,绝对是不值得宣扬的呢。
引用第10楼素月清影于2011-09-15 13:40发表的  : 问好门墩儿! 格律方面素月还是差很多,慢慢学习吧~ 上茶!!
引用第21楼门墩儿于2011-09-15 17:39发表的 : 反正眼下素月正没主意,再给你个林黛玉的教诲: ******************************************* 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5-20 20:58 , Processed in 0.094364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