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弄堂里的小故事之;六____我看到的祝福 今天就是过小年了.传统节日的祭灶神__祝福就放在今日.
不由想起我人生第一位老朋友.住在我家后院的福建老太太.她是我幼年时的往年交.老太太眉目清秀.和蔼亲切,操着一口浓郁的闽南口音,她先生姓薛. 日伪时给日本人做事, 抗战后跟到日本去了留她独自在上海..唯一的儿子据说死了.她儿媳在小学当老师,帮她在我家后院披着一间朝北的小屋.又阴暗又潮湿. 她独自住着.
老太太很喜欢交朋友.常常有些同乡的朋友来看她, 她也会抽空走出门访旧友,是个有情有义的好老人,外出前,她就操着闽南语说: 喀溜啦,喀溜啦.,
老太太耐得寂寞. 自己在后院里养些鸡,鸭,兔等. 有时一边喂养,一边操着听不太懂的闽南话唠叨着, 我哥哥姐姐读书去,没有陪我玩时,老太太就会招呼我到她小屋门前,拿点小零嘴给我吃. 教我帮她挑点豆子呀, 有句没句地和我说说闲话,很和气的.我蛮喜欢她.有空就往她跟前凑.她也挺疼我的,管我叫: 老朋友.老朋友. 我也跟着叫她: 老朋友.老朋友.
我那老朋友.每年到小年前就忙开了. 杀鸡宰鸭的,还特意请人帮她买个大猪头, 整个地煮熟为上供. 最有趣的是: 老朋友信佛.自己养得家禽,从不动手去杀,要供灶爷,就叫我哥哥和大点的男孩帮忙. 在抓鸡时,嘴里还唠叨着: 鬃生该讨厌,讨厌该杀它. 我们这群小孩子乐呵呵地跟着数落: 杀它该吃它....她也不怪大家. 笑着说: 到时请大家一起吃.
老朋友把一样样供品有条有理地作好.有时会有她老同乡来帮忙. 就在后天井放个大圆桌.上面摆满了各种精心做成的菜肴,鲜果,点心.还有全鸡.全鸭,全猪头点上香烛.朝西放上蒲团.把孙女们叫来, 按个烧香,磕头,还要放高升炮,放鞭炮呢.那当然也少不了我呀, 谁叫我是她的老朋友呢,
祭完灶神.我们这帮小孩子都会有好吃的奖赏.现在我快到老朋友当时的年纪了,临到小年,又想起她了.
大弄堂里的小故事之;六____我看到的祝福(二)
过小年祭灶王爷,给自己祈福, 我那相差五十多岁的老朋友,坚持年年在小年祭灶王爷. 是那么虔诚.那么无怨无悔. 仿佛是真得感动了苍天, 记得我六岁那年, 大弄堂来了个算命的, 带付遮目的黑眼镜,手里托着个鸟笼子.说自己能测未来,
我老朋友把他请到后天井, 他拿出个小盒子,里面有许多写着字的长硬纸条, 又见他念念有词,还烧了张符后,拉开鸟笼子的门.那鸟叫着飞出去,转了个圈儿,回到盒子前,从里面叼出个硬纸条.放在那貌似瞎算命者手心里, 那人摸着纸条.向老朋友问了些话,只见老朋友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称:是.是的,最后. 算命者告诉她. 别着急. 你到六十二岁会时来运转的.
嗨. 真是奇巧啦. 果真在我老朋友六十二岁那年.她那流泊在东洋的老先生,在日本虽也娶妻生子,日子过得蛮富裕, 忽然良心发现,想起结发之妻, 托人打听到我老朋友在受苦, 捎来了许多钱,帮她在山阴路四达里买了一幢楼. 老朋友要搬走了. 我真实在舍不得. 悄悄与她商量: 怎么办才好,她给我出个好主意. 让我跟她一起走,要我妈妈同意就行. 我真去问妈妈了.妈妈说: 你跟着去好了.以后不要回家来. 我回答:不行.想妈妈就回来看你. 妈妈说: 别人家的孩子,养不家的. 老朋友叹了口气说: 你妈妈不肯放你走. 算了. 以后我来看你吧. 你也可以来看我的. 反正隔得不远.
后来,老朋友还真来家看过我.见到还亲切地叫:来看看老朋友了. 搬走后,她那媳妇很精明,每次日本老爷爷回来看她. 媳妇前前后后地陪着.不让二老单独接触.带来的钱财也由媳妇管着. 老朋友从福建带到上海的表姑来告诉我.我瞒着家里人独自去看过她几趟都受到热忱的礼待. 每次去还留我吃饭,她生活条件很好.六十年代初家里就有大电视.吃得伙食也丰富. 但她被精明的媳妇,怕她年岁大,出门有闪失,,把她当摇金树, 好向日本爷爷要钱财,软禁了,这样她真明显感到寂寞了.
现在,再回想起这些事来. 我真正理解: 钱财不是真正的财富. 有朋友才是永远富有. 我的老朋友,她也是我人生自己的财富. 后来我返城工作后,在她生日时特意买只大蛋糕看她,老朋友别提多高兴呢. 后来.在她九十多岁离世.我因上班没去送行.,但这辈子我可忘不了, 这位幼年时的老朋友. 真是像歌词里唱得那样: 朋友一声一辈子,那可是真诚的老朋友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