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千堆雪

[千堆雪]精品出对句赏析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8 08: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9楼落于心于2009-09-17 09:53发表的  :
年来又报东风早
是处轻裁杨柳新
??作为诗钟好不好不评,俺却感觉这钟子上比咏梅,下比咏燕。

此钟我又反复敲了几下,感觉落于心联友说的是正确的。按照上梅下燕的钟摆,应该是好钟,因为其暗嵌是合理的。梅花号称“东风第一枝”,“报春早”是有依托的;“春风梳细叶,燕剪柳枝条”也是有依据的。

据此,要感谢落于心联友的善意提醒,同时原评有违本意,也向作者道歉~!!

特此更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8 08:5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许孤山飞雪早
不教王占春多

千堆雪简评: 这幅诗钟也是借典扣题,钟面嵌了两个典故:一个是“林逋孤山梅”,一个是“王谢堂前燕”。“孤山”因梅花而闻名,它是有“梅妻鹤子”之喻的林和靖隐居之地,也是踏雪寻梅的理想之所。因此“孤山飞雪早”岂能无“梅”。下比用典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在此不在赘述。需要指出的是,这幅诗钟的下比非常有意思、有韵味。为什么呢?因为“王谢”两家都是权倾朝野、左右朝廷的豪门望族。“不教占春多”意在少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之嘱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8 09: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获益匪浅啊!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11: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终是寄人檐下物
横斜洗眼雪中枝

千堆雪简评: 这幅诗钟是借“燕/梅”的习性与状态发出的感慨。此钟呈反正结构:燕本高飞,而作者却从“寄人篱下”的角度取材,有出新的意味;下比将“疏影横斜”的雪中梅花,用了“洗眼”二字,则是正面彰显了梅花品质。需要指出的是:诗钟相对于其他对联的最显著特点是要求对仗高度工稳,而此钟在个别对仗上用了宽对,这有违诗钟的特点。

得妻应羡林和靖
识子初从刘禹锡

千堆雪简评: 林和靖是北宋隐逸诗人,一生不娶不仕,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有"梅妻鹤子"之说,因此上比借典咏梅是成立的。刘禹锡,是中唐大诗豪,其组诗《金陵五题》之一的《乌衣巷》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其即小见大的手法描写贵族的盛衰变化,而千载传诵,脍炙人口。作者借此典咏燕本无可非议,然“识子”二字值得推敲,有刻意求工之疑。因为从联面让读者无法联想到“咏燕”的主题。



勤裁紫陌三千色
要领东风第一枝

千堆雪简评:我个人认为,此钟是流月长河四钟当中最好的一联。上比将燕子殷勤报春的特质渲染到了及至,尤其一个“裁”字属画龙点睛之笔,而“紫陌三千色”是春天的指代,全句内联关系十分紧密;下比无须多解,“东风第一枝”是众所周知的、诗人笔下的梅花。唯一感觉需要推敲的是“要”字削弱了全联的气势,如果用“独”字可能更符合梅花“独步群芳”的气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9 11: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钟对仗极严,孤山对王谢宽了,有点三脚钟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9 11: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搬个小板凳,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11: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安于宿命,虽落凡尘,恪守高洁不染
结友梅花,相期傲骨,颇如知己多年


千堆雪赏析:这幅成联用拟人手法,将“雪”的冰清玉洁精神发挥到了一定高度。喻“雪”苍天精灵,“天遣玉龙落凡尘”虽是“宿命”安排,然其“恪守高洁不染”更加提升了“雪”的高风亮洁。就如同荷花出污泥而不染一样,做人何不如此?!出身高贵非高贵,立身高贵才高贵也。下比联系梅花,进一步衬托了“雪”的高洁,因为“梅雪”同季,所以“颇如知己多年”也就有了依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12:3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梅坡笔底,白傅炉边,跌碎瑶池珠玉;
康子庭中,程门阶下,化为润物精灵。


作者注:上比卢梅坡:日暮诗成天又雪;白居易: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
下比取映雪立雪二典

千堆雪赏析: 卢梅坡属于花鸟诗人,其诗中从不感慨国家大事与黎民疾苦,感风吟月者很多,他流传下来的诗很少,可见其知名度不大,可他的哲理诗《雪梅》,却被诗论界誉为宋人哲理诗的压卷之作。“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都是其流传甚广的诗句。因此“梅坡笔下”与“雪”是有联系的。 香山居士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世称白傅、白文公。他的《问刘十九》诗也是很有名的,但“白傅炉边”不是“雪”,而是“绿蚁新醅酒”,综观上比,前两分句作者意在借典喻雪,尽管第二分句有脱题,但思路是清晰的。遗憾的是整个上联,前两分句与结句之间的关联性缺少一个过度,因为前两分句是说事,而结句是状物,给人一种脱节的感觉。下联也有类似嫌疑。只是下联前两分句咏雪的扣题比上联更紧密一些。大凡用典之联,以说理、寓意作结,而作者似乎认定前两分句是在意向中咏“雪”,用结句直接点题,但联面的实际效果并没有达到这个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08:08:08 | 显示全部楼层
嵌名题联:

嵌名“对月悲歌”
登楼值如此韶光,肝胆澄清,酒休辜今夜
倚槛多无涯心事,知交零落,怀长啸一声


千堆雪赏析:登楼把酒是文人雅聚、悠远、怀人的不竭题材。韶华易逝、光阴荏苒,何不借此良宵,学会珍惜!作者说“别辜负今夜月”,其实寓意在珍惜眼前人,或者说乘此良宵,应当有诗联酬唱、对月放歌的雅事才不负此景。既然登高望远,当多无涯情怀,然知交零落,怎能不“悲怀”顿生、感慨良多呢?!全联一气呵成,切景合情,在对等位置嵌名合理,是很不错的题赠成联。
--------------------------------------------------------------------

吾经坎坷而来,淡了沧桑,暂借长河容峻骨
自清凉处隐,云何妩媚,惯将冷眼对俗


千堆雪赏析:人生坎坷、世事沧桑本来都是磨砺意志、培育峻骨的财富。从这个角度取材,上联的布局、铺垫、提升都很有逻辑与匠心。值得圈点的还有两处用词“淡”“容”见心性。下联借“月”“云”一清一浑、一淡一媚,从正反两个角度说明“冷眼对俗流”的处世态度。应该说联意很悠远、寓理很深刻。遗憾的是“嵌名”略欠章法,因为散欠也分两种,但无论如何嵌都需要在相同位置对应;另外,第二分句的对仗也有瑕疵,亦为憾。

风烟浮往事,瘦骨历沧桑,笑看长河生浩淼
照今尘,光消寂寞,思来一梦亦悠长

千堆雪赏析:往事如烟、久历沧桑方淡定。作者上联中“长河”二字含义颇多:从人生的经历来看,世事沧桑、人情冷暖都可能有坎坷、有荆棘,从这个角度说,人生是漫长的;但人生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沧海一粟,从更高更深的角度拔高,我们应该从细微沧桑处看浩淼、从漫长寂寞中生淡定。这就是本联的寓意所在。本联同样因为“散嵌”而削弱了技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26 08: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题:旧作互评: 有请流月长河点评对月悲歌如下两联:

晚景 (作者:对月悲歌)

笙歌两岸风摇橹
清水一江月吻莲

流月长河点评:联语以铺陈的手法,细致的笔触,勾勒了江中所见的晚间景色。联中有歌有风有舟,有水有月有莲,意象丰富,有风之动,有莲之静,有歌之声,有月之色,文字清爽,格调清凉。风摇橹,拟人格,月吻莲,拟人格,手法相当,吻字出新。把一个景联写好,颇有难度,这比不错。感觉联题稍泛了一些。

千堆雪评之赏:长河之评基本抓住了此联出彩的三个关键点:拟人手法新、取景题材多、用词对仗工。其感觉“题材泛”之憾,我持保留观点。为什么呢?因为从联面所铺呈的景色、时点、物象都是题“晚景”的素材,无多余之感。尤其下比点题。所谓“泛”是与“晚景”无关的东西如果过多,则“空泛”,而此联所指皆为作者观察到的晚景,此“泛”非“泛”。


伤怀(作者:对月悲歌)

那梦几时休,伤我情怀,又在今宵潜入夜
此情难再忆,与君陌路,不堪往事瘦成秋

流月长河点评:这联纯以情语而作,写得生动,感情刻画细腻,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上比以“那梦”二字,直切主题,统领出三分句,一气呵成。曾经的那个“梦”,欲休难休,偏又随风入夜,撩人心事,伤我情怀。纵有那梦未休,可怜此情难忆。下比亦以“此情”二字统领,与“那梦”同样功用。上比写曾经那梦,下比写此后之情,联亦有起承转合,在此联中表现得甚为分明。“潜”“瘦”二字出彩,喜欢。“情”字重了,是为小瑕。

千堆雪评之赏:完全同意长河的分析。补充与修正两点:“今宵入夜”非“随风入夜”,这个“今宵”不能易与忘,为什么?正因为“又在今宵”是为了突出“几时休”的,一个“又”字不能不点;“此情难再忆”这个“再”字也不能少,它与“又”字异曲同工。
------------------------------------------------------------------------------------------------------------------

关帝庙(作者:流月长河)
千年以后,两道蚕眉犹望蜀
万古何时,一江春水返流西


对月悲歌点评:起句从关公容貌落笔,不说他的“眼”望蜀,而说“眉望蜀”,颇有新意:)
下句写他内心对古国的眷恋很到位。唯前两个分句,似有合掌之嫌。个人以为,“关帝”和“关公”,身份还是有差别的:一为神祗,一为将领。描写时似不能一概而论。

千堆雪评之赏:解联与所评的主要观点我赞成。补充与修正几句:下句与其说是“对故国的眷恋”,不如说是“对未竣事业的遗憾”;另外本联与其说是题“关帝庙”,不如说是题“关公”。

长白天池(作者:流月长河)

曾满腔热血,挟三省云烟向苍茫深处,蔽日遮天喷薄而出
历亿万斯年,将一泓澄澈镶长白巅峰,磨冰砺雪沉静以休

对月悲歌点评:上句气势豪放,宛如一位暮年英雄,回忆当年的叱咤风云;下句意境悠远而隐含锋芒。好像高僧参禅面壁,又似侠客弹剑而歌。一动一静,相得益彰。
虽有个别字眼还需斟酌,但瑕不掩瑜,确为佳作。佩服~!


千堆雪评之赏:总体同意综评之论。需要保留对上联结句的存疑。“蔽日遮天喷薄而出”无论是象形、会意都与“天池”欠关联。我以为题“天池”最大的特点必须突出“天”。所谓“天池”有两层寓意不能少:一是突出其高;二是突出其不染尘埃之洁。否则何谓“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6-16 21:37 , Processed in 0.106132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