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44|回复: 10

钱学森走了 感觉有点不踏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8 17: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凤凰卫视秦枫 提交日期:2009-11-8 14:35:00 访问:1662 回复:58   
??新闻发生了就过去了,今天的事件明天再说就没人看,更不会存在自己心里左思右想放不下。最近一个多月,虽然跟了不少事件(中日韩首脑峰会,上合组织峰会,徐才厚访美等)做了不少独家(李明博,李克强,张德江,总参外办主任等),却都没有写点什么的愿望。
  
   但是,钱老不一样,去世一个星期了,我还是在想。虽然我的年龄远没有资格去评论甚至去赞扬钱学森先生,但我还是有些感触。
  
   今年,去采访过北大吊唁季羡林先生的现场,也去了卓琳的追悼会,这次又送了钱学森先生最后一程。2009年离开的重量级人物真不少,虽然难过和遗憾,但是这些老人家都算是寿终正寝:高寿,喜丧。可是我觉得钱学森先生:这位我们、我们的父辈从小当做榜样敬仰的科学家,他的离世,给人的感觉不仅仅是遗憾,而更多的是没有安全感,不踏实。
  
   每年春节,领导人拜访钱学森已经定格在我的脑子里。而且觉得这位老人会永远躺在床上,笑嘻嘻地和主席,总理握手。我一厢情愿地认为钱学森先生不管多么老,反正永远会在那里,活着。而他在,则中国国防在,国家安全在。
  
   31日得知钱老离世,“啊” 过之后是沉默,不知道说什么。估计很多人都是如此。1日,大雪,一大早赶去钱老家。雪越大,我越觉得舒服,虽然自己冻得半死,但是感觉老天有眼,大下特下吧,满大街都是国人的泪水冰霜。
  
   有人认为钱学森是中国遭遇冷战屏障时代,在人类航太起步时代执着追求,艰苦奋斗的一代科技人才的符号,也有人认为在中国钱学森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但是也有一些中产阶层人士对钱老的离去毫无感觉。这个星期,我就碰见了一位301医院的某科室主任,闲谈当中就问到钱老去世病因,他说:“我们医院有的是比钱学森级别高的人,所以他的病情我并不关心。”我冷冷地说:“躺在你们那里所有人的贡献加起来也没有钱老大吧?请问。”这位主任当然不会脸红,他只关心给哪个投资公司老总看病能多套点股市行情。我相信,这种人在当今社会中不少。不说了,生气。
  
   6日,在亲历了官方和公众吊唁过程后,那种不安全不踏实的感觉加重了。这是源自中央军委副主席和所有的三星上将 亲自最早前来护送灵柩进入;源自胡锦涛特深特深的几个鞠躬;源自温家宝在出访时还因此心情不好;还源自鞠躬默哀的钱老的同仁和素昧平生民众瞻仰完遗容后仍然围观不走的情景,这都表现了一种依依不舍,而这种舍不得,百姓身上是感性的,党政军高层身上是理性的。这不是举国之哀来缅怀一位功勋重臣的那种感觉。
  
   虽然在采访中,我问过航天工业科技集团,远程火箭技术研究院这些钱老生前的工作单位负责人全社会都在问的问题,即对后继无人的反思,但是他们认为在钱老的带领下,航天事业还是人才辈出的。我不了解行情,也许在系统工程领域是不乏人才,但是钱老的担忧大家也都明白,指的是整个中国科技发展的各个领域,谁狡辩也没用。
  
   公众悼念完毕,大礼堂周围警戒线外,仍然全是人,大部分都是刚从里面鞠完躬,默完哀的,只因他们舍不得走。有民众散发自己创作的悼文,也有民众举着横幅让钱老走好,更听到了有声音说,“钱老让中国有底气了,腰板直了,不害怕了”,还有小声议论的:“上次这么多人自发来,是邓小平吧”。 十一点二十多分,钱夫人蒋英女士坐在轮椅上被缓缓从大礼堂退出来,送遗体去火化,雪白头发在一片黑色中格外显眼,她向周围挥手致谢。我马上想到了最近的一次见面,十一之前,蒋英的学生为她祝90大寿,举行音乐会,夫人穿着水蓝色的丝缎棉袄,神采奕奕地接受了我的采访。
  
   最后的出镜直播在八宝山最高规格的火化室前,钱家人在里面,我没有敢等到蒋英女士碰着那?灰白色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17: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感到不踏实,也有人痛快的,前几天在网上就见着一个四十左右的JY,痛恨地说钱学森走的晚了,要早走几十年,中国现在早民主自由,早是发达国家了,他恨钱学森的科技能力助纣为孽了,阻止了美国大兵来解放中国人民,嘿嘿,所以说啊,这世上的人确实是各有各样,一家人的基因也有个别突变的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17: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小道消息,据说教育部长周济被撤,跟钱学森有关。这些年中国的教育出大问题了,后继无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18: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momorracing 回复日期:2009-11-08 15:30:44 

  
  
  钱学森 VS 韩寒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钱学森、韩寒,到底谁对中华民族影响更大、更长远?
  
  钱学森,成就不小,影响很大,贡献主要是“物资”上的,为中国两蛋、火箭研究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TG的命运,延长了TG的生命。
  
  韩寒,成就不小,影响很大,有人说他目前的影响就已经超越了鲁迅,我基本认同,因为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他的几乎每篇文章,读者都能达到几千万,这是当年的鲁迅望尘莫及的。韩寒对时代的贡献主要是精神上的,他推动了社会觉醒、进步,尤其推动了数量巨大的年轻一代的觉醒。从他身上,我能看到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钱学森推动研究发明的两蛋,至今都没真正使用过,没发生过直接作用,有人说是“威慑”作用,威慑了谁呢?没有两蛋,美国一定会打过来吗?可是有了两蛋,苏联、印度、越南照样打过来了啊,还有南海那些小国,好象不知道咱们有两蛋似的。
  
  钱学森、韩寒,到底谁对中华民族影响更大、更长远?
  
  原创,请理性探讨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8 18:0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转发一贴子,顺便说一句,韩寒我看好你哟,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9: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如王小波所言:知识分子历来为世人所瞧不起,直到他们创造了原子弹,让整个世界惶惶不可终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9: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寒,年轻人的热崇,年老的谁信他呀,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9: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只从受众数量来看,韩寒比得上包子和米饭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9:53: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文章,还让大家理性探讨,有必要吗?脾气急的直接问候,脾气不急的间接问候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22:4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学森、韩寒,到底谁对中华民族影响更大、更长远?”
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嘛,还探讨个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5-18 21:59 , Processed in 0.12172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