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59|回复: 0

气鬼神专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5 10:4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千年老试杀]消失的巨湖??芙蓉湖

  无锡西北部的芙蓉圩,旧时是芙蓉湖,又名上湖、射贵湖、无锡湖,因为湖中生长芙蓉而得名。

  芙蓉湖在湮塞前是苏南大湖,位于太湖之北,地跨无锡,江阴,苏州,武进。原水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此湖在先秦时名无锡湖,作为地名,先有无锡湖,后有无锡城。元?王仁辅《无锡志》载:“吴地记云:无锡湖,万五千三百顷,为晋陵上湖。”又载:“陆羽惠山记云:惠山东北九里有上湖,一名射贵湖,一名芙蓉湖。……盖自山下百余里,目极荷花不断,以为江南烟水之盛。”

  关于芙蓉湖最早的治理记录,是在战国时期。公元前333年,楚灭越国,公元前248年,楚国封春申君黄歇于吴墟(无锡)。据史籍记载,春申君曾治理过无锡湖,可能筑了一些湖堤,以便在淤涨的地段围田。春申君还在无锡、武进、江阴等地开凿多条河浦,便于灌排和交通运输,并设置范围较大的上、下两屯,垦拓农田。之后汉晋的数百年间,除了几次小规模的围湖造田外,芙蓉湖基本没有大的变动。

  刘宋时期,为了满足日益增多的人口粮食的需求,元嘉间在太湖流域进行了围湖造田,芙蓉湖因年久淤积,分化出阳湖、茭饶、临津诸湖。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复于芙蓉湖区修阳湖堰,得良田数百顷。又于元嘉二十四年(447年),治临津湖为田。虽然围田都成功了,但规模都较小。太湖流域塘浦与圩田的建设应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水网形成后,圩田才能有大规模的发展。

  到了唐朝中后期,江南的赋税占到了全国的很大一部分,朝廷开始注重对江南的开发和建设。当时由于圩田建设在大范围内有组织有规划地进行,建成的塘浦圩田井然有序,形成完整的平原水网圩田水利系统,当时土地利用还不紧张,农田处于不完全开发的状态,大圩中有不少未开发的湖荡、洼地可以蓄涝,而用封闭高厚的圩岸御洪。

  宋初,由于种种原因,太湖平原以塘浦为四界的大圩制渐见解体,数万亩的大圩,大多分割成以泾浜为界的数百亩的小圩,并一直延续到后世。由于宋初水利方针转为以漕运为主,为便利漕运,将有障舟楫转漕的堤岸堰闸都毁去,使水网失去控制,太湖下游洪涝灾害明显增多,平均每六年发生一次大水灾,低洼圩区积水长期不退,造成“千里一白”的状况,有时沿湖5县积水达4万顷,比太湖面积还大,史称苏、常、湖三州常遭水患。

  芙蓉湖在宋元?时"已治为田",但其后数百年一直是“时湖时田”,从未成为过良田,直到明初永乐时,"筑上坝以截来源,继筑五坝则上游道阻,而湖尽为田",到明代隆庆天启时,常州大守欧阳东风"坚筑内外堤障始称完善"。

  明代以前,芙蓉湖水患无穷,泛滥成灾,农田颗粒无收,老百姓深受灾祸,人人都怨声载道。 明宣德6年(1431),朝廷派周忱巡抚江南总督税粮。周忱目睹芙蓉湖的水患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就下决心治理芙蓉湖。周忱来到无锡的第2年,就主持整治芙蓉湖。他总结前人治理芙蓉湖的经验,采用宋代水利专家单锷的主张:“通盘治理,从全局出发,采用疏导的方法”,提出自己治理芙蓉湖的方案。他征集无锡、武进等地的民工,采用“上堵下泄,化害为利”的方法,带领民工在芙蓉湖北面筑堤,阻止江水流入,四周开渠道,排泄湖水。开辟江阴黄田港,让芙蓉湖水流入长江。然后在芙蓉湖四周筑圩堤,圩内开辟良田10万多亩。为了防止堤内积水,又修筑了提水工具??戽水机,积水随时排出,为了不让湖河之水倒灌,就筑了水闸,这样,终于解除了水患。

  明代以后,缩小了的芙蓉湖称西湖,杨家圩称东湖。到如今,芙蓉湖已不复存在,全都成了鱼塘圩田以及工厂。在无锡城北还能见到与芙蓉湖有关的地名,比如,蓉湖庄、莲蓉桥、江尖(江尖本是芙蓉湖中小岛,江尖二字就是水中陆地的意思)等。

  芙蓉湖的坎坷一生,见证了江南这片土地由荒芜到兴盛的过程,见证了人类的力量由弱小到强大的过程,此时,她已合上了眼,为后世的子孙默默祈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11-1 07:57 , Processed in 0.08394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