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44|回复: 2

[求评]阿黛早晨打了个嗝(有请金风细雨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2 23: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阿黛早晨打了个嗝,不是吃过饭的饱嗝,就这么平白无故地打了个嗝。到了中午,这“嗝”竟然无休无止起来,阿黛一张嘴,一股子酸气冲出来,抬头“嗝……”一声,低头也“嗝……一声”。她捧着肚子,仿佛有个魔鬼一下子钻到她的胃里,再不就是孙猴子把她的肚子当成天宫了。  阿黛七岁,是个刚刚上学的小不点。她蜷曲着身体在屋子中间的天井里来回地转悠。到了二姐的身边,“嗝……”一下,转到大姐的面前,又“嗝……”一下,小脸儿上的眉毛鼻子揪到一块来。阿黛本来要坐到两个姐姐写作业的桌子上,可她忽然瞅见大姐向皱了一下眉头,便乖乖地走到小花圃边看那些枯败了一半的花去了。可是,这样破落的花有什么好玩的呢,没有蝴蝶,只有几只苍蝇在墙角营营嗡嗡的叫。
  阿黛小猫一样安静地在天井里四处转,转着转着,又转回来了,她压住胃里的酸气,屏住呼吸,爬上石条凳,够了二姐放在石台子上的铅笔玩。可是,没一会,她忍不住又打了个“嗝”。“嗝……”,声音似乎更加地悠长,阿黛慌乱地看了大姐她们,赶紧低下头,将胃里的魔鬼死命地压住。大姐也看了她一下,眼神凌厉,眉头拧得像个“川”字:去,去厨房喝口热水。
  二姐本来就不想看书,借机放下书,笑吟吟地去倒了水,递给阿黛。阿黛接了水,虚弱地说:谢谢姐姐。二姐捧着书,饶有兴趣地看着她,不怀好意地笑了笑。阿黛喝了水。水很热,直溜溜地窜下喉咙,钻进胃里。胃一下子温暖起来,阿黛觉得好多了,她一张嘴,一股热气窜出来,又打了一个嗝。大姐看看她,眉头皱得更紧了。二姐仍旧不怀好意地偷笑。大姐用书在二姐的头上打了一下:看书。二姐伸伸舌头,继续看书。大姐早埋下头,钻到书本里去了。
  阿黛继续打着嗝,很难受,却又不想和两个姐姐说。阿黛想离开,却又舍不得桌子上大姐二姐花花绿绿的铅笔。她恨不得将身体缩小,一直缩到石台子底下的罅隙里去,省得两个姐姐烦她。二姐做完了一个习题,坏坏地笑。阿黛终于摆脱了铅笔的诱惑,转过身离开。
  忽然,二姐从背后送过一句话:三子,你偷了同桌的钱吧,人家告诉老师了,是不是放在别人铅笔盒里的钱?这句话像一块冰凉凉的狗皮膏药一下子贴在阿黛的背后,她慢慢地转过身,脸颊通红:我……我……。我什么我,老师放学的时候都告诉我了。二姐得意地说。
  大姐忽然被惊醒,仿佛从书里一下子跳出来:什么?你偷了人家的东西,你怎么能偷人家的东西么。爸爸没跟你说过,偷东西是可耻的?……一向沉默的大姐,忽然如同抱了把歪把子机关枪,向阿黛扫射过来。阿黛想说自己没有偷,可是在大姐狂风暴雨般的责问中,毫无解释的余地。阿黛仿佛是个想过马路的孩子,眼见汽车来回地飞驰,根本过不去。二姐一边偷偷地笑。阿黛看见两个一直呵护自己的姐姐忽然就像魔鬼一般张牙舞爪起来,心里想:我什么时候拿了同桌的钱?我还不知道她的名字呢?她的笔盒是漂亮,但我碰都没碰呀。善良的二姐为什么给自己扣这么个屎盆子呢?
  阿黛是个天性弱小而安静的孩子,在两个姐姐的羞辱下手足无措。一条“蛇”将阿黛愈缠愈紧,阴冷的气息勒得她喘不过气来。终于,她“哇”地一声哭出来,炮弹一样将大姐的炸“机关枪”哑了。大姐愣了一下,面无表情:把钱拿出来,明天我陪你一起给同学送去。阿黛小喇叭一般地哭开了,任凭眼泪哗哗地流,却不知道怎么驳斥大姐。
  二姐忽然过来,将阿黛揽在怀里,抚摸她柔顺的头发。阿黛声音小下来,嘤嘤嗡嗡的抽噎:我没……。二姐微笑着说:知道你没拿。嘿嘿,听说受惊吓可以忘记打嗝呢,现在好了吧?二姐轻轻摇动,尽情地抚慰着阿黛。
  大姐张大的嘴巴在也合不拢,仿佛要吞下刚才所有的话。二姐指着她向阿黛说:你看大姐像不像咱家堂屋里供着的关公。
  阿黛“扑哧”一声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23: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野有蔓草:

问好狐狸,那就交流一下吧。
曾经见过一种叫做“米雕”的艺术,在微小的地方上挥斤运斧,极尽细腻,让人叹服。狐狸这一篇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在这个段子里,故事,景物,甚至动作都没有太多的变化,动的只有人的表情和眼神。在这样眼神的变幻中流露三个孩子的特点和活力,这绝对是一项功夫,作者的细腻心思和细腻笔触。
其实这一篇里,的确没什么大事情,就和题目一样,一个小孩子打嗝而已。我提醒读者注意的是一点:如果这个题目让我们来作,会不会觉得没啥可写的呢?我想这是很正常的,至少我就不知道怎么写,写什么,也许只是本文一半或者三分之一的篇幅就笔不前行了吧。没话说,本来就是制约写作的一个硬伤。
也许许多读者要说,既然没事,我为什么要写呢?我觉得狐狸拿出的这个小段子,是做一次练笔。就如同福楼拜要求他的学生莫伯桑去写一只拉车的牛,而且要写出十篇不同的描写文字来。福老师提醒说,早晨的牛和黄昏的牛是不同的,上坡的牛和下坡牛又不同,饥牛与饱牛不同,干活牛和休息牛不同......不写作的人会觉得这样很无聊,写作的人却看得出,这是在磨练一颗细腻的文心。或者象和尚坐禅面壁,于众人眼里的枯燥处和空处看到天花乱坠和妙理真如,这就是修行与不修行的区别。
然而,米雕这样的艺术却不大实用,因为很少有人肯细腻地去看作者细腻的工作,尽管我们承认它。说回这篇文字,我依然不认为它算是一篇文章,只肯定这个是一个精彩的片段。作者把这个小空间利用得很充实,但是这个空间本身的限制却无法突破。也就是说,小孩子打嗝这个事情,写得再明白,写得再多再透,还是告诉别人同样一件事,小孩子打嗝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对生活中本原的第一自然的描写,之于文章,就少了些再创造,文字中蕴涵的主题总是显得单薄了。
久违狐狸,常记昨日,再次问好,后会有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2 23: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徽地文狐:
以下是引用野有蔓草在2007-9-25 9:27:00的发言:

问好狐狸,那就交流一下吧。

曾经见过一种叫做“米雕”的艺术,在微小的地方上挥斤运斧,极尽细腻,让人叹服。狐狸这一篇给我的感觉就是这样。在这个段子里,故事,景物,甚至动作都没有太多的变化,动的只有人的表情和眼神。在这样眼神的变幻中流露三个孩子的特点和活力,这绝对是一项功夫,作者的细腻心思和细腻笔触。

其实这一篇里,的确没什么大事情,就和题目一样,一个小孩子打嗝而已。我提醒读者注意的是一点:如果这个题目让我们来作,会不会觉得没啥可写的呢?我想这是很正常的,至少我就不知道怎么写,写什么,也许只是本文一半或者三分之一的篇幅就笔不前行了吧。没话说,本来就是制约写作的一个硬伤。

也许许多读者要说,既然没事,我为什么要写呢?我觉得狐狸拿出的这个小段子,是做一次练笔。就如同福楼拜要求他的学生莫伯桑去写一只拉车的牛,而且要写出十篇不同的描写文字来。福老师提醒说,早晨的牛和黄昏的牛是不同的,上坡的牛和下坡牛又不同,饥牛与饱牛不同,干活牛和休息牛不同......不写作的人会觉得这样很无聊,写作的人却看得出,这是在磨练一颗细腻的文心。或者象和尚坐禅面壁,于众人眼里的枯燥处和空处看到天花乱坠和妙理真如,这就是修行与不修行的区别。

然而,米雕这样的艺术却不大实用,因为很少有人肯细腻地去看作者细腻的工作,尽管我们承认它。说回这篇文字,我依然不认为它算是一篇文章,只肯定这个是一个精彩的片段。作者把这个小空间利用得很充实,但是这个空间本身的限制却无法突破。也就是说,小孩子打嗝这个事情,写得再明白,写得再多再透,还是告诉别人同样一件事,小孩子打嗝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对生活中本原的第一自然的描写,之于文章,就少了些再创造,文字中蕴涵的主题总是显得单薄了。
久违狐狸,常记昨日,再次问好,后会有期。

    呵呵,非常感谢,呵呵,这确实是我一个朋友和我说,他妹妹打嗝的故事,谢谢你的点评,呵呵,很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7-7 13:53 , Processed in 0.0862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