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41|回复: 5

拿枪的手也能妙笔生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8 09: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时间:2012-07-16 14:11 


朱东锷从警 22 载立功 6 次,工作之余笔耕不辍,散文作品入选中考题目——
拿枪的手也能妙笔生花
文 / 羊城晚报记者 张璐瑶 王普 通讯员 张毅涛 实习生 张冰心
图 / 羊城晚报记者 黄巍俊 实习生 林芷培
人物简介
朱东锷,广东清远佛冈人,从事过 19 年刑侦工作,现任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区分局白云山派出所所长。 他利用闲暇时间默默笔耕,先后在中央、省、市级各大报纸杂志发表文学作品近百万字。 作品获得“中国当代文学奖”、首届广东省金盾文学奖等奖项,作品入选《2008 中国精短美文精选》、《2011 中国散文年选》等,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一个个或月光流泻、或雨打芭蕉的夜晚,我倚在床上,追随着林清玄先生的脚步……”在今年武汉市中考的语文试卷中,广州警察朱东锷的散文佳作《美丽的邂逅》被引用,成为一道 18 分的阅读题。
43 岁的朱东锷现任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山派出所所长,从警 22 年,从刑警到派出所所长,从白云山下到白云山顶,他一直没停下手中的笔。 除了出版过两本散文集,还成了广东省作家协会的会员。
7 月 10 日下午,羊城晚报记者与朱东锷一起,从白云山脚下的云台花园登上去往山顶的缆车。 在云山深处,除了巍巍的古寺、灿烂的山花和漫山的青翠,还坐落着一幢三层小楼,朱东锷就在这里用散文的笔调和浪漫的情怀,书写着白云山的草木四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09: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忆当年 决心从文却意外从警
接触过朱东锷的人都说: “他很细心。 ”他的细腻心思从其散文作品中也可见一斑。
入选武汉中考试题的《美丽的邂逅》一文,讲的就是他在淘旧书时看到一个藏书签名,随之便想到对藏书人的猜想、对读书的感悟。 这篇文章最初发表于 2011 年 6 月 9 日 《南方法治报》, 入选了 《2011 中国散文年选》,并在今年年初《散文选刊》举办的全国散文征文活动中因 “语言优美、简练,意境深邃”荣获二等奖。
上中学时,朱东锷的文笔就很出色。 “我上高中时发表了第一篇文章《燃烧的心》, 登在家乡清远佛冈的《文明建设报》上。 当时,我的数学老师因为太操劳而生病住院,学生自发捐款,派代表到医院看望老师,我有感而发便写了那篇文章。 ”
《燃烧的心》给了朱东锷很大的激励,因为文笔好,他的作文也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朗读,这让少年朱东锷引以为荣。 上世纪 80 年代末,还是一个诗意的年代,朱东锷与许多爱好文学的同龄人一样, 争相阅读海子、顾城的诗以及巴金、林清玄、朱自清等人的散文。 他当时想,以后一定要与书为伴,当编辑或从事其他跟文字打交道的工作。
然而,事与愿违。 高考前一个月,朱东锷打篮球时不小心摔坏了手表,导致考试时看错时间,刚动笔开始写作文 , 考 试 结 束 的 铃 声 却 响 了……当年, 他的高考成绩只达到本科的临界线, 最终进入广州市人民警察学校。 毕业后,他成为一名刑警。 直至今时今日,朱东锷仍感慨地说:“刑警是我的宿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09:02: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谈写作 有感触不写很受煎熬
虽然穿上了警服,但朱东锷的“文学梦”仍在继续。 工作之余,他笔耕不辍,写出了一篇篇散文佳作,并两度结集出版。
记者翻阅朱东锷的散文集发现,他很少空洞地抒情, 每篇文章都会有一个故事、 一个寓意隐含其中, 或思考生命,或体味人生, 或感恩亲情……他告诉记者:“往往要把自己先感动了, 才能写得出这些文字。 ”
朱东锷写作的素材都取自身边的生活点滴,除了工作所在地白云山外,警察生涯也是他创作的一大源泉。 他感叹,警察这个行业游走在血与火之间, 有很多故事和人物可以写, 如果没人写出来,“很多东西都被埋没了”。 写着写着,他萌生了一个想法:把这些记录自己和同事的文字结集出书,让大家都知道警察的真实故事。 不少同行看了他的文章很有感触,甚至掉下泪来。
他在同行中也有不少粉丝, 他出了书大家都抢着要, 经常放在办公桌上就不见了。 “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省厅刑侦局的领导、 省经管学院的教授和从潮州来参加省厅基层科所队长培训班的刑警大队长一行到白云山观赏夜景, 在天南第一峰低唱浅酌时,寒暄中,说起我的名字,大队长满脸惊喜:‘你就是那个朱东锷? 我经常看你文章的,我一定要给你敬个礼。’说完,起身、立正、敬礼! ”朱东锷深深记得这个场景。
当过 19 年刑警,朱东锷看起来给人一种硬汉的感觉。 但交谈中,记者却发现,他的感性思维很丰富、心思细腻,而且比较内向。 他不善于口头表达,却清楚记得自己写过的每一个字,说到某处,就随手翻开一篇文章给记者看:“我在这里有写。 ”
他对写作的痴迷绝不亚于职业作家。“我经常走白云山,走着走着就有灵感,文章的大概就出来了。 也有时候睡着睡着灵感来了,就爬起来写。 或者站在那里,灵感突然又冒出来。 ”他说,“有时候办案出差一两个月,白天在外面跑,晚上在别的同事聚在一起看电视解乏,我就在一边拿宾馆信纸写作,《差旅中的警察》就是这么写出来的。 ”
为了不放过任何一个灵感乍现的瞬间,朱东锷甚至在烟盒纸上写过。 对他来说, 如果心中有所感触却没写出来,就好像“有什么事没有做一样”,备受煎熬。 就连写工作日记的时候,朱东锷也会忍不住 “发泄” 一下自己的情感,同事们经常会看到“朱所长把工作日记写成了散文”。
“他们都习惯了。 ”朱东锷笑呵呵地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09:03:02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爱好 家里随处都能拿到书
朱东锷的母亲是一名医生, 上世纪 60 年代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 他文笔好、 爱读书也离不开母亲的大力支持。
朱东锷小时候很喜欢看连环画,“当时几分钱一本,我们家那时还在镇上, 镇上的新华书店隔一两个月会进连环画,一套一套的,一有新的,母亲就会给我买”。
“别的小孩吵着买冰棍,我吵着要买书,所以母亲从来不反对,一说就答应。 ”他乐呵呵地说道,“到现在我家里还保存着几百本连环画。 ”
读书时,作文是朱东锷的强项,他像很多文艺青年一样,无论时代变迁、年华更迭, 却依然有着深深的 “文学梦”。 “80 年代很多年轻人都想当诗人,那时候的报纸、杂志、作品选常常被抢购一空。 我也梦想着经常与书为伴。 ”他说。
朱东锷至今仍保持着一个习惯:
每天晚上睡觉前一定要看一会书。 “有时候工作很累了, 凌晨两三点才回到家,冲完凉躺在床上,都要翻一翻书,不然睡不着觉。 ”
他的涉猎面也比较广, 从小时候的连环画到年轻时看的《读者》、散文年选等,再到冰心、鲁迅、朱自清、林清玄、 余秋雨等名家的作品, 他家里都有。他还喜欢去旧书摊“淘书”。他告诉记者: “家里两个房间都堆满了书,起码有 1000 本吧。 ”
“床头堆满了,书架上也堆满了。反正一回到家,无论在哪,随手一伸就能拿到书,这是我的习惯。 ”朱东锷笑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09:0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职业 从来没想过脱下警服
22年前从警校毕业后,朱东锷从来就没想过脱下这身警服。
从警之初, 尽管也有过短暂的迷茫,但渐渐地,朱东锷开始理解这个行业,也爱上了这身警服。 执行任务时,他有过几天几夜不眠不休,徒手跟持刀歹徒搏斗过的惊险经历,也曾乔装打扮与犯罪分子周旋……从警 22 年来, 他立过 6 次功, 多次跟犯罪分子面对面较量,还两次被广州市政府授予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如今的朱东锷,爱文学,也爱工作。尽管自己对文学难以割舍,但他从来不会因自己的爱好而影响到工作。 在他的办公室里,没有一本文学方面的书,“都是刑侦方面的”。 曾经有人邀请他合作写剧本和小说,他一口回绝:“写小说太费时间,会耽误工作。 ”
说到这里,他给记者讲了一个小故事。“我刚当刑警的时候,有一年的大年三十,我跟同事值班,晚上 7 点多执行任务回来,饭堂也没饭吃了,师傅都回家过年了。 本来想一起出去吃点东西,但那时不像现在,大年三十哪有饭店还在营业。 我们当时几个人站在天桥上,饿着肚子,身后四处响起鞭炮声,倍感凄凉。 后来,几个人回宿舍准备自己煮点东西吃,当时有同事偷偷地在抹眼泪。 我们局领导得知情况后,就打电话叫我们去他家里过年。 从那以后,我们就形成了一个传统: 每到大年三十,就会 轮 流 把 值 班 的 同 事 接 回 自 己 家 过年。 ”
2009 年 1 月 15 日, 由于身体的缘故,朱东锷被调离刑警队,成为白云山派出所的所长。
“告别那一刻,从刑警兄弟们默默注视我的眼神里, 我读出了那份不舍,那份期许……总会想起那首诗:刀光剑影之中,有一种微笑叫勇敢;铁血柔情之时,有一种眼泪叫坚强;忘我付出之中,有一种幸福叫隐藏;熠熠警徽之下,有一种选择叫无悔!”


来源:羊城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3 10:4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告别那一刻,从刑警兄弟们默默注视我的眼神里, 我读出了那份不舍,那份期许……总会想起那首诗:刀光剑影之中,有一种微笑叫勇敢;铁血柔情之时,有一种眼泪叫坚强;忘我付出之中,有一种幸福叫隐藏;熠熠警徽之下,有一种选择叫无悔!”
---------------------------------------------------
这样的人应该很爱生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6-1 09:48 , Processed in 0.1051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