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的《蝴蝶》创作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标题的产生有些复杂,他同作品内容没有直接的联系,只是作曲家乐思的象征。乐曲是在作者喜爱的作家让?保罗的小说《青年时代》影响下完成的。乐曲表现一个假面舞会的情景,通过一系列精致的小品,表现了狂欢节假面舞会那种光怪陆离、五彩缤纷的情景。他的音乐取材于古老的德国民歌,旋律生动优美,富于浓厚的、典型的德国民间曲调特点。每段都以其独特的创作手法,展现了狂欢节舞会绚丽多姿的音乐内容以及各类人物的不同性格和心理活动。
前奏:舞会即将开始。旋律要一气呵成的演奏,象征作曲家灵感一泻千里、奔涌而出。弱奏要摒住呼吸,抓住每一个人的耳朵,最后一个音符要充分调动起大家所有的好奇心和兴趣。
一段:这段的八度要演奏的轻快流畅。大臂放松,手腕灵活,手指贴键自由的移动运行。演奏时注意轻盈、富有弹性,紧抓住圆舞曲的特点。
二段:急板。第一句双手并行向上急奏的琶音,手指的触键面积要大一些,手指要带一定的重量。第二句下行的八度不需要用太大的力量,指尖力量集中于一点,快速下键。
三段:开始时,左右手交替出现象征“大皮靴”的连续八度重音。演奏时整个手臂、手腕、指尖应成为一个整体,垂直落键。触键后应有弹性,不僵硬。
四段:旋律温柔含蓄,音色柔和。整个大臂的感觉要很轻,像飘浮在水面上一般。虽然此句需弱奏,但是声音不能朦胧、模糊。指尖要保持和键盘的密切接触,要有亮点。
五段:此段中间出现的和弦与歌唱性的旋律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弦的演奏一定要有爆发力、反弹力,使声音充分的扬出来。
六段:前七小节的两个和弦的联奏,要用一个动作完成。第一个和弦弹下去后,手指顺着键盘滑下来,带起弹第二个和弦。
七段:第一句好像是主题的变奏。第二句旋律在高声部,弹奏时重心放在4、5指上,指尖的重量互相转移,低音部分采用贴键弹奏。
八段:第一句雄壮、有力,随即恢复了典雅的舞蹈。第二句中的舞蹈刻画,运用了玛祖卡节奏特点。
九段:第一句的十六分音符演奏时,下键速度要很快,指尖集中,声音明亮、晶莹、玲珑剔透。第二句和弦要运用腕部的弹性,有爆发性。
十段:常见的圆舞曲。前十六小节,和弦快速触键,大臂力量完全弹到底。声音力求达到乐队的恢弘效果。
十一段:人们跳起了欢快的波罗乃兹。夜色渐渐深了,远处隐隐约约传来了夜莺婉转的歌声。一、三段铿锵有力的舞蹈节奏与中段飘飘然的简朴动人的慢板曲调构成了较为完美的小品段落。
十二段:随着黎明钟声的敲响,一切都仿佛消失了,一片寂静,曲终人散。
《蝴蝶》是一部学习浪漫派演奏手法的好教材。它对于触键、音色、音乐形象的表现等方面的训练,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舒曼的音乐虽然没有那种压倒一切的巨大的力量,却是如此地深刻细致,精雕细琢。他那梦幻似的吟唱具有沁人肺腑的感染力,深深打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为使音质不至于因压缩受损太多,我把这首曲子分割成上下两部分,不便之处请谅解。 蝴蝶(上)
蝴蝶(下)手动播放
钢琴大师阿劳演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