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99|回复: 8

[围炉共乐] (七月电影之二)世纪交响----复制贝多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7-10 11: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资料来自网络)
伟大的贝多芬岂是一部影片可以涵盖可以说明?《复制贝多芬》仅仅采用一个抄谱员安娜?霍兹的视点,截留第九交响曲即将公演到贝多芬倒下死去不足一年的光景。

心痛无以复加。上帝把他派到尘世,传递音乐,却让他耳鸣耳聋长达三十一年(1796年?1827年),于无声中创造绝响;留下的是华彩乐章,得到的是贫病交加,风湿病、肺积水、痛风、胸膜炎……纠体缠身,活着只是为了接苦收难;四岁被父亲钉牢在琴凳上,11岁到剧院工作,17岁挑起养家重担;侄子骗他偷他钱放弃他的苦心培育,世人鄙弃他离开他大赋格曲的演奏现场;一生没有爱没有婚姻,57岁(1770年?1827年)就离开了他奉献不已的人间。     
盲人作画,哑巴唱歌,不能够做的事,不可想象的境地,上帝偏要拧巴着贝多芬,如同奥茨维辛集中营里的犹太人生不如死,临死还要化作绕指柔。让一只北极冰川企鹅,跳出赤道几内亚黑人的热辣摇滚,于愤怒的焦躁中表达舒缓和宁静,于绝望的挣扎中表达爱与感恩。上帝为难着贝多芬,以折磨贝多芬为乐。也许上帝想说:只有贝多芬值得他搓揉,贝多芬的音乐不是也不能被每一个人马上欣赏到吗?只有上帝能一眼看到,一棍子打到,戳到最痛处才能听到最隆重的激情,还有对人生的珍重?

     
上帝给他留了一大堆建筑作业,却不给他必要的基础设施,一再追索着他可怜的生命;把他推上指挥台,却让他无法与演奏者沟通,无法听到全场如雷的掌声;他象个上帝玩弄于指掌的小丑,兀自地慌张,受惊受伤,血管随时贲张爆裂;兀自地掩盖残疾带来的不便,不被理解,无以表达,内心凄苦无措。小而深陷的眼睛纯真简单而又忧郁悲伤,蕴藏温柔却又暴露粗鲁,“高傲的笨拙中埋藏着美好善意”。一个人闭着眼坐在酒馆的角落里,象个上帝的弃儿,象个并不应该出现的小虫子。         
“我是个难相处的人。”贝多芬没有时间没有耐心与人好好交流,他知道自己“是时候去见上帝了”。狂乱中,痛苦中,无力中,无心个人形象,凝神倾听来自“上帝对我大喊大叫”。“大家以为我生活在一片死寂中,并不是这样,我脑子里随时充满音乐,永远静不下来,只有把它写下来才能疏解。上帝在我脑中灌满音乐,然后呢,他却把我弄聋了。他让每个人都能享受我的音乐,却将我拒之门外。他慈悲吗?他能算朋友吗?”贝多芬强力支撑欲倾大厦,“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完全把我压倒!”哀鸣的贝多芬无以排遣无处诉说内心的疼痛,高处本已不胜寒,加上可怕的耳聋,难免有瘫软在地的时候。第九交响曲马上公演之时,他怯怯如孤儿般问安娜:“或许我快疯了,他们都这么认为,你认为呢?”
   
   
为了音乐,贝多芬甘愿承受一切苦难,以宁静、虔诚的内心膜拜来自上天的圣音,听读上帝的唇语。完全绝望的悲哀,忧伤至深的痛楚,刚劲猛烈的抗争,悲愤无门的告解。如同落入陷阱的狰狞恶兽,发出惨绝人寰的悲鸣,发出失去辽阔草原的哀嚎。从远处,从内心,倾听贝多芬,惊心动魄,透明可感:“可以在每个小节下面写下言语,可以指出其中所有的感觉,甚至告别时的所有姿势、眼神和拥抱,相聚喜悦的冲动,急不可待的询问……”   
    贝多芬默默承受着上帝给予他的无边悲怆,上帝终于感动了,心血来潮与他悄然耳语,贝多芬努力辨析,挣扎着记下千古一晤、万世师表,呈现于芸芸我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11: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11: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幕后花絮-----------------------------------
关于导演
  现年58岁的女导演阿格涅丝卡?霍兰出生于华沙,毕业于捷克布拉格电影学院的导演专业。波兰著名导演克里日托夫?扎努西和瓦伊达?安杰是她初涉影坛的导师,在开始导演生涯之前,她曾同安杰合作多部剧本,在国际各大电影节都曾获奖,迅速成为波兰新浪潮的代表人物。其在1985年执导的《愤怒的收获》和在1990年执导的《欧罗巴欧罗巴》都曾赢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影片剧本由《拳王阿里》的编剧搭档史蒂芬?里维尔(Stephen J. Rivele)和克里斯托弗?威尔金森(Christopher Wilkinson)携手打造,而且影片中的安娜是完全虚构的人物。事实上,贝多芬共有两位抄谱员,都是在奥地利学音乐的男学生。威尔金森称安娜的角色除了受到学生的启发外,还部分源于深受贝多芬影响的法国女作曲家劳伦克?菲伦兹(Lorenc Ferenz),另外一次关于贝多芬的轶事也被融入影片故事。在威尔金森最开始研究素材时,得知在一次贝多芬指挥乐队演奏《第九交响曲》时,一位女歌手走上台来,让贝多芬转身面对台下掌声如雷的观众。   为了扮演好名声显赫的音乐大师,艾德?哈里斯小心翼翼的筹备数月,学习钢琴、小提琴和指挥,并阅读了大量有关贝多芬的书籍。影片导演阿格涅丝卡?霍兰评价说:“艾德具有着同代人中少有的深度、智慧和勇气。”   和哈里斯一样,黛安?克鲁格也要学习音乐、指挥和作曲,相比之下,在德国长大的克鲁格深受音乐的熏陶,学习起来自然接受很快。在影片开拍前,导演霍兰和哈里斯及克鲁格在洛杉矶花了1年时间查阅资料、彩排和做出微调。   为了让影片布景能够捕捉到当时的时代脉搏,美工设计师卡罗琳?艾米斯(Caroline Amies)不想让片中的房间像博物馆的房间一样,不仅在用色上匠心独具,而且连材料都要局限于当时的技术,并聘请经验老道的高级手工工匠来制作。据艾米斯所说,贝多芬非常邋遢,一生曾在维也纳租用过50个住所,所以片中贝多芬的房间到处一片狼藉。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走访博物馆和当年贝多芬故居,艾米斯对贝多芬生活细节的了解愈加深入,所有道具中最精巧的要数戴在贝多芬头部用来放大声音的金属装置。

  片中的重头戏莫过于长达10分钟的《第九交响曲》首演片段。1824年5月7日,《第九交响曲》配合《庄严弥撒》在维也纳的康顿剧院(Kärtnerthor-Theater)演出,获得空前成功。剧组在匈牙利的考托纳剧院模拟这幕场景,由当地的凯奇凯梅特交响乐团和合唱团协助演出。为了让声音与画面能够配合,哈里斯面对由55人组成的交响乐团和60人组成的合唱团的指挥表演尤为重要,哈里斯自然使出浑身解数,几乎达到忘我境界。“在拍摄终曲前的段落时,导演已经喊停,但我们却停不下来,我继续指挥,交响乐团也在继续演奏,曲终之后,整座剧院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那一刻太具有成就感了,”哈里斯回忆道。可以说,这段场景的拍摄是极其严格的,重拍多达数十次,但在场的所有人都乐此不疲。几百名临时演员身着华丽的服装齐聚一堂,群情激昂。虽然马丁的角色本应对贝多芬充满憎恨,但扮演马丁的马修?古迪却被现场的音乐感动得热泪盈眶:“看着艾德的指挥,我浑身起了层鸡皮疙瘩,仿佛时光倒流,在拍到第50次时,我和第一次时一样激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10 11: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絮

影片曾在布达佩斯人类学博物馆和多瑙河边的镇一座古老城堡中取景。

?为了搭建浩起施莱默的印刷店,美工设计师卡罗琳?艾米斯甚至要掌握铜板印刷的全部工序。

?拍摄《第九交响曲》的首演时,剧院内摆放了600支蜡烛,需要8名“蜡烛管理员”在每个镜头间快速点燃或熄灭蜡烛。

?虽然拍摄满现场是实际演奏,但电影里的音乐其实是使用了1996年伯纳德?海廷克指挥的著名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管弦乐团(Royal Concertgebouw Orchestra)的Decca录音版珍本。

服装设计师杰妮?特敏(Jany Temime)为影片设计疗和制作了650套服装,服装的款式是从者法国绘画大游师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的所作品中获得灵感,包括100件晚装在内的所有服装和织物都产自伦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0 11:5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今晚静心来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0 12: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1楼视频已看
康顿剧院金碧辉煌
设备先进
如此多人..弦乐部份针落无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0 12:3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他才是上帝派在人间的真正天使,用他伟大的音乐温暖人间灵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0 20: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贝九正是上帝的语言,来自于天堂~~极致的慈悲之美,庄严之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10 20:3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卡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完全把我压倒!”感动上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6-3 06:16 , Processed in 0.17441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