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0-6-15 22: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二十二
茶痴
某人宁可三日无饭,不可一日无茶。到了誓尝遍天下名山名茶的地步,人称他“茶痴”。 话说有一天,茶痴大清早挑了柴火到了一处茶庄。老板命小伙计给他倒了一碗茶吃。这茶痴鼻闻满室茶香,口尝久违的香茶,到也乐得细细地品尝享用。掌柜的在一旁看见,马上看出:这根本不是解渴,简直在“品”嘛。不免心生疑虑。就问:“这茶怎样?”这茶痴天下什么茶没见过?他顾左右而言他地说:“可惜水了。”掌柜听了奇怪,问“水怎么了?”“不是才开的,在炉子上炖多了一会”茶痴道。掌柜就说:“那好,你明天还在这时候来。”然后进去吩咐下伙计,明早还是这时候现烧一壶水,注意水开以后,不要在炉子上久炖。第二天,又让茶痴喝茶,问:“今天怎样?”茶痴说:“水是刚开,就是烧水的火大了点。”掌柜一听,觉得奇了!不说话,直进后院问小伙计,这水是怎么烧的?伙计说:早上起的稍微晚了一点,急急忙忙地刚烧开。听了这话,掌柜的心里明白了八分。决心再探一探这茶痴的底细。出来对伙计吩咐仔细,明天,一定早起,要用文火烧开一壶刚开的水。还是这个时候有用。不可误事。第二天,掌柜准备了好茶叶用文火新烧的水泡了茶,客气地问,“今天如何?”茶痴说:“今天茶好,水也正。只是不知先生有没有用无根水炮过茶?”掌柜这时候知道是遇见茶道高手了,乃虚心地问:“请问何为无根水?”茶痴说,我进门时望见你后院有个池塘,长着荷花,你把每天这荷叶上的露珠收起来,就是无根水了,这无根水泡茶是最好的了。
掌柜心想,我店里如果有了这般懂得喝茶的人,还愁经营不好吗。就对茶痴说:“你以后来我这里帮我打理店里的事吧。” 日后,茶痴就真的到店里帮着经营,因为他懂得货色真假好坏,价钱也把握的好。果然茶叶店从此兴旺起来。老掌柜又看他忠厚老实,日久了,把整个店全交给了他管。也巧,老掌柜自己只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日后干脆把女儿许配给他。正是:茶痴因品茶,得到一份好姻缘呀。
紫阳文瑞
讲的是一个茶痴的故事,非常有想象力,却不是一篇散文,没有一个中心,叫小小说更贴切一点。 评分:48分
有鞘无剑
如果将题目,改成《茶痴的故事》,可能会更贴切,呵呵。
故事很精彩,但语言还有待锤炼。
评分:70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二十三
茶缘
产于明山秀水之间,与青山、云雾为伴,以清风、明月为侣,表山川之灵气,集天地之风露,含英咀华,吐香蕴玉??茶,大自然的“珍木灵芽”。
生于绿色如画的北国江南,十九年如一日,无论得意失落,繁芜孤寂,我都愿沏一杯茗茶,细细品味它的韵雅,尽情享受那一份惬意,一份恬静,一份悠然,一份自在。
浅绿的芽尖自清澈的水中飘起,浮沉的姿态如灵魂的轻舞,袅袅升腾的水雾,散发出温暖的清香,透着优雅而随意的从容,蕴含空灵而恬淡的闲适,一如此刻我的心情。淡淡茶香,清新纯净,凝神深吸一口,便触摸到了灵魂久违的颤抖。轻呷一口,细品其甘醇,唇齿留香,一杯下去,污浊的肺腑因了茶的滋润与洗涤,沾染几许清浅的芬芳,溶了红尘,溶了相思,溶了平日间所有的烦扰与困惑。
一场命定的相遇,让茶叶与白水在杯中相依相融,浸泡成一种茶水的颜色,一种交缠着青山之影的绿水的色彩。置身于现代的水泥森林,我透过一杯清茶,仰视自然无尽的高峰。越来越珍爱那一杯接一杯喝下去的茶水,细致地用心灵收存下每一个日子的光华,以便把它们转换成晶莹润泽的如珠记忆,再让清茗的香气缀珠成链,绵韧地穿透岁月的沉积。
在悠悠茶韵中归于沉默,在沉默中扬起遐思:“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似乎越淡,芬芳越能持久,越能回味悠长。如茶般淡泊既是一种人生方式,也是一种人生境界,恰似孔明“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茶的品性与中国文化中“淡泊自珍”的处世哲学有着天生的不解之缘,不耽名利,不逐于利,动则如行云流水,静则如山岳磐石,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都发自自然,任由心性,返璞归真,心怡神静。
茶水为精,茶香为气,茶叶为神。淡淡茶香,悠悠茶韵,可使人们从繁杂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走向人生的千姿百态,走向心灵的洗涤净化。
抛却浮名身外事,一盏香茗一卷经。净手,静心,沏一杯信阳毛尖,在家乡的味道中沉于浩浩书海^
下一题目:茶悔
紫阳文瑞
“生于绿色如画的北国江南”,有些不解。后面写的看似高深莫测,但是毫无实意,有些凑数之嫌。或许是诗化般的语言,抒发对家乡之茶的情感和缘分,可是还是落了下乘。 评分:64分
有鞘无剑
与茶之缘似乎浅了,“茶思”倒多些。
想像力不错,也有一定的文采,只是没写出韵味,少了与茶结缘的婉转与悠远,刻意的痕迹较重。
评分:78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二十四
茶具
2010年5月21日星期五
看过茶道表演,总认为那只是演给别人看的。过日子的寻常百姓家是用不着那些东西,而且也没有那个时间。
自然喝茶也是少不了必要的茶具的。因个人的喜好,茶具也是千奇百怪!爷爷,爸爸和我的茶具就是个例子。
88年毕业回湘潭老家,印象最深的是爷爷喝茶都不用专门的茶碗,而是在橱柜里随手拿一只大白碗,放上茶叶,倒上开水,待一小会儿就能喝了。莫非这就是盖碗茶的来历么?最奇的是爷爷喝完茶,居然用手搓着茶叶吃下肚去,还说这样子不乱费。我当时那个惊讶的表情估计可以用的上“瞠目结舌”了。
爸爸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湘潭人,但喝茶却明显不同于爷爷。大约是到了江西久别故土的缘故,所以习性改了不少:一来爸爸从来不用橱柜里的大盖碗喝茶。二来爸爸也从不吃掉那些茶叶渣滓。爸爸最常用的是那只搪瓷缸,挺大的,相当于两三个大盖碗的容量。爸爸的茶瘾也跟爷爷一样,而且茶味要浓。浓到不像是茶的味道,倒有些像是中药的味道。倘若泡的次数一多,味道就淡很多,这时我们才会偶尔偷尝一下的。
爸爸在农机厂上班几十年,一直用的都是那个搪瓷缸。那缸子外表已经陈旧了,里面也全是茶渍,很难洗净的,但奇怪的是厂里有小孩实在口渴时,大人居然不嫌弃爸爸的搪瓷缸,而让小孩喝个够,这让爸爸总是美滋滋的。
大约是经常喝茶的缘故,爸爸身体一向硬朗,连感冒也是少有的,因而让他的茶缸子有这样的魅力。
而我的茶瘾没有爷爷重,也没有爸爸深。毕业多年我都是喝白开水,老实说也不是不喜欢喝茶,实乃不喜欢洗茶杯而已。
人到不惑之后,忽然发觉茶的好处来,于是天天都喝茶了,倒也喝出一点眉目来:现在我大约应该有些茶瘾了,因为现在若让我喝白开水,怎么都感觉有些索然无味?
家里有很多的陶瓷茶杯,但最我喜欢用的还是N年前学校发的一个不锈钢的杯子。可惜这个杯子的盖子不见了。但是一点也不影响我的心绪,配上一个陶瓷的盖子凑合着。
每天早晨第一件事总是泡上一杯茶,没事就喝上一口,感觉满口的馨香。老公更是个懒鬼,每次都捡着现成。也没有见着他另外弄个杯子泡茶。久而久之,这不锈钢的杯子变成了我们两人每天使用频率最高的物件了。
有人说喝茶最好用陶瓷杯子,但我却喜欢用这个不锈钢的,因为它有两大好处是其他茶具无可比拟的:一来耐用,二来耐脏。你不用担心它会摔坏了,除非哪天你弄丢了它;也不用担心它的茶渍难清洗,只要每天稍微在水龙下冲洗一下就光溜如新。因而成了我的至爱。
紫阳文瑞
写了祖孙三代所用茶具,反映出不同时代背景造就不同习性的人。娓娓道来,颇有一些感慨。本文唯一缺少的是一个中心,好像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感觉只是了解了一下你家人用什么喝茶,建议可以进一步深入下去写。还有“还说这样子不乱费”,应该是浪费。 评分:60分
有鞘无剑
这篇文章,茶具超出了它本身的功能,被作者赋予了历史的价值,成了成长了标识,承载着美好的记忆。
文字简朴,生活气息浓,也很扣题。唯结尾显得平淡了些。
评分:85
哈哈一直在看紫阳的点评,以为我这个文字最多能得三十分。哈哈居然能有六十分,开心中。
现在看来的确少了主题,我从来不写百字文,哈哈这个实际上已经成了千字文了。谢谢紫阳点评。我修改去。
茶具
2010年5月21日星期五
看过茶道表演,总认为那只是演给别人看的。过日子的寻常百姓家是用不着那些东西,而且也没有那个时间。
自然喝茶也是少不了必要的茶具的。因个人的喜好,茶具也是千奇百怪!爷爷,爸爸和我的茶具就是个例子。
88年毕业回湘潭老家,印象最深的是爷爷喝茶都不用专门的茶碗,而是在橱柜里随手拿一只大白碗,放上茶叶,倒上开水,待一小会儿就能喝了。莫非这就是盖碗茶的来历么?最奇的是爷爷喝完茶,居然用手搓着茶叶吃下肚去,还说这样子不浪费。我当时那个惊讶的表情估计可以用的上“瞠目结舌”了。
爸爸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湘潭人,但喝茶却明显不同于爷爷。大约是到了江西久别故土的缘故,所以习性改了不少:一来爸爸从来不用橱柜里的大盖碗喝茶。二来爸爸也从不吃掉那些茶叶渣滓。爸爸最常用的是那只搪瓷缸,挺大的,相当于两三个大盖碗的容量。爸爸的茶瘾也跟爷爷一样,而且茶味要浓。浓到不像是茶的味道,倒有些像是中药的味道。倘若泡的次数一多,味道就淡很多,这时我们才会偶尔偷尝一下的。
爸爸在农机厂上班几十年,一直用的都是那个搪瓷缸。那缸子外表已经陈旧了,里面也全是茶渍,很难洗净的,但奇怪的是厂里有小孩实在口渴时,大人居然不嫌弃爸爸的搪瓷缸,而让小孩喝个够,这让爸爸总是美滋滋的。
大约是经常喝茶的缘故,爸爸身体一向硬朗,连感冒也是少有的,因而让他的茶缸子有这样的魅力。
而我的茶瘾没有爷爷重,也没有爸爸深。毕业多年我都是喝白开水,老实说也不是不喜欢喝茶,实乃不喜欢洗茶杯而已。
人到不惑之后,忽然发觉茶的好处来,于是天天都喝茶了,倒也喝出一点眉目来:现在我大约应该有些茶瘾了,因为现在若让我喝白开水,怎么都感觉有些索然无味?
家里有很多的陶瓷茶杯,但最我喜欢用的还是N年前学校发的一个不锈钢的杯子。可惜这个杯子的盖子不见了。但是一点也不影响我的心绪,配上一个陶瓷的盖子凑合着。
每天早晨第一件事总是泡上一杯茶,没事就喝上一口,感觉满口的馨香。老公更是个懒鬼,每次都捡着现成。也没有见着他另外弄个杯子泡茶。久而久之,这不锈钢的杯子变成了我们两人每天使用频率最高的物件了。
有人说喝茶最好用陶瓷杯子,但我却喜欢用这个不锈钢的,因为它有两大好处是其他茶具无可比拟的:一来耐用,二来耐脏。你不用担心它会摔坏了,除非哪天你弄丢了它;也不用担心它的茶渍难清洗,只要每天稍微在水龙下冲洗一下就光溜如新。因而成了我的至爱。
其实茶具只是喝茶的道具而已,喜好全凭个人的感觉。不过,我们祖孙三人的茶具虽然貌不惊人,出身也不高贵,但却蕴含那个时代独有的风味。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二十五
茶香
老爸喜欢喝浓茶,他的那个专用的瓷碗,我们是从来不敢染指的,因为那个茶叶即使泡过三次,也还像中药般苦,可老爸确乐在其中。老爸尤其喜欢喝夏茶,因为那个汁水更浓,茶味更浓。
老爸不像湖南爷爷那样把茶叶也吃掉,爸爸已经江西化了。只是保留了爷爷那喜欢浓茶的习惯。
老爸家有自己的茶树,是在家对面的山上,有三行挺长的茶树,那是老爸亲自栽种的。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已经足够自家喝的了,因为老爸一半时间是在厂子里喝茶的,所以家中只要预备六斤茶叶就差不多能接着来年的春茶了。
茶叶一直都是爸妈自己手工制作的,最近才听妈妈说这几年都是爸妈一起摘了茶叶去茶场换了现成的茶叶,因为年纪大,已经做不动茶了。我听了内心一种惶恐,是啊,我竟然忘了爸妈都是快七十的人了,双鬓已经渐渐的发白,心里总是以为还是那个干练的爸爸,还是那个勤快的妈妈,可是岁月 不饶人,只是自己一直教毕业班,真得无暇回去帮忙。不过今年我可是参与了每次的采茶,每次的做茶。因为今年没有毕业班的拖累,每个星期六我就兴冲冲的去妈妈家,那种回家的感觉就像是茶叶天然的清香一下弥漫了心灵的嗅觉。
做好的春茶已经保管好了,只是好像还不太够,爸妈说天气热了,不要去采茶了。谁知道我每次星期六回家,天总是凉爽宜人,而且每次都是采茶回来时便是阳光照耀,难怪母亲开玩笑说我是有福气之人,得人福也得天福。哈哈想着就好笑,也许老天就是这样眷顾孝心的女儿吧。
一斤夏茶很便宜,总有熟人问我:“你怎么不买几斤茶叶给你爸妈?”其实他们怎么知道其中的原委?
每次陪着妈妈上山采茶,母女总是有说不完的话,天南地北,家里家外,亲朋故友,我们总是谈的那样投机。我知道妈妈很孤单,妈妈有次跟我说:每次做事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感觉很不舒服。所以我就陪着妈妈采茶,做茶,其实就是让妈妈感觉温馨。当然说话并不耽误采茶,夏茶不同于春茶,有些茶树到了夏天就老了,几乎没有嫩芽,而有些茶树似乎生命力特别强,那嫩绿的茶叶让你心头一阵狂喜,快速的摘到桶里,那种特有的香味慢慢的沁入你的鼻尖,我心里想,怎么没有人发明茶叶香水呢?说不定很畅销哦。
做茶可是力气活,一般人很难应付,因为我一向喜欢运动,这点小事情自然不会难倒我:杀青,揉搓,烘翻,每个程序都是关键。尤其夏茶难做,因为即使采的是嫩尖苗,比起春茶那可算是老家伙了。看着嫩绿的茶叶在锅里杀青后慢慢变成黑不溜秋的家伙,心里真奇怪人们怎么发明做茶的?而就是那个貌不起眼的家伙竟然能泡出香气扑鼻的茶来,也算是奇迹了。
虽然每次做茶都有点累,但是心里特别开心。我细心翻弄茶叶,仿佛手中是件艺术品,需要精雕细琢;我认真的揉搓茶叶,也把自己对爸妈的爱揉搓进茶叶里,让茶叶的清香也沁润我对爸妈的爱。。。。。。
爸妈已经喝了上次做的夏茶,说是味道好极了,还是绿茶,而且汁水浓,可以泡上几次。。。。。爸妈说的时候满脸洋溢着幸福的喜悦,而我的心中更如茶般清香。
紫阳文瑞
文笔有些稚嫩,多处用笔过于累赘。值得庆幸的是作者并没有仅仅讲故事,而是把父母对自己的爱和自己对父母的爱融入了进去,只是没有把握好一个度,更要指出的是题目是茶香,虽然最后点了一下,但是让人感觉牵强。 评分:62分
有鞘无剑
倒是扣题,而且将茶香融入到亲情里写,意义更深也更打动人。但中途的旁枝太多了,整体显得不凝炼。
评分:85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二十六
茶悔
父亲生前极爱品茶,我幼年时家境贫寒,父亲用茶根?毛峰泡一大壶,先自饮二道,待我放学回家将他为我晾好的第三道茶悉数灌下。这最朴实的茶却是我最坚实的依靠。
成家之后,每年清明前后都会买一些西湖龙井给父亲品尝,还记得去年父亲六十六岁时,按照上海人习惯,这年的生日要女儿为父亲大办一场的。我还特地购买了一只用紫砂陶制作的弥勒佛茶玩给信佛的父亲,他喜爱异常,整日放在手中不离身。
过不久父亲查出患了尿毒症。因为对水的饮用量有严格的控制,我剥夺了父亲饮茶的权利,每日只给他喝一杯牛奶。每每看到父亲取几枚茶叶在鼻尖吸闻,我总是万般不忍。今年正月父亲去了,我心如刀绞,悔恨交加!若知道他的生命竟如此短暂,我又何苦不让他在人生的最后一程随心所欲呢!如今我只能将茶供奉在父亲的灵位前,将茶玩随父亲一起入藏。我也将这深深的悔意随同对父亲的追思一起印在了心里
紫阳文瑞
悔的毫无意义。或许可以抒发一番感叹,而不是这样写文章。 评分:32分
有鞘无剑
茶悔,按作者的意思,可解释为“因茶而引起的一件悔恨之事。”应是叙事散文。
结构为三段,衔接自然,语言流畅,虽题目与内容略显牵强,但情深而内敛,不失为好文。
评分:90
父亲病了,子女为了他的健康而限制父亲喝茶,但是父亲却还是很快死了,作者就悔恨不该给父亲限制,这有意思吗?难道让他随心所欲,那还用去治疗吗?直接叫他喝个够。
为人父母后,偶尔会因为小孩子的任性而盛怒,甚至下手重责,孩子长大后,做父母的想起曾经的做法,一般心里都会内疚、后悔。
这样的后悔有意义吗?
其实此文的“悔”,虽与上述的举例调了头,但性质一样,它真正要表现的并不是“意义”,而是亲情。“悔”映衬的是亲情的难舍与悲伤,明知悔无用,却依然悔,其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鲜活分明。而这才是此文的重心。不然,以此类推,人一生所做的许多事,都没有意义了:明知爱无结果却去爱;明知人死两茫茫却清明要去烧烧纸,在墓前放点吃的喝的。这些有意义吗?
文同而义异,各有观点而已,不妨碍各自保留。呵呵。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二十七
茶醉
烹茶品茗,一向认为是雅人所为。一壶一世界,有日月有山水,有诗情有画意,无言期冀,茶未入喉,人已半醉。
闲来寻个清幽所在,在细雨微风中,望着翠竹稀疏,在流水潺潺边,沏一盏碧螺春,在淡雅的青花盏中,碧绿鲜嫩叶片随着沸水注入,上下翩翩,香雾氤氲。在高山流水的古韵中,与三俩知己相向而坐,享受久违的闲适恬淡,实在逍遥自在。
一盏在手,细细品味,如同细品人生。周身香雾缭绕,唇齿边茶香生津...耳旁琴韵流转,隐约声飘渺若现...默然中,相对无言...君子之交淡如水,一任时光漫漫游走于杯沿指尖,无需言语,一切恍如梦中,此间情...依然。
一树影斜,忘言对茶,尘心洗尽。雅兴难尽...只愿就此沉醉,永不醒来......
紫阳文瑞
茶醉?是自我陶醉罢了,并没有叫读者看懂你醉你哪里,因何如此沉醉。 评分:34分
有鞘无剑
文字优美朦胧,但二三四段却重复拖沓,似乎在拼字数、堆词藻。情感融入不够,属于浅醉,而非深醉,更非心灵之醉。
评分:75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二十八
茶趣
当在一个细雨霏霏的午后,梧桐树下,浅溪竹榭中,一卷诗书在手,一杯清茗在侧。听雨滴打梧桐,看香茗袅娜,这读的不是诗,品的不是茶,是情趣。
而这种情趣,于我,只是遥想,因为我不喝茶。
说不喝茶,有些绝对,我只是从不独饮,我喝的是蹭茶。
何谓蹭茶?看这个蹭字,不是用手而是用脚。对,我喝茶必要先走路,要么去爸爸那儿蹭,要么去同学那儿蹭,或和朋友去茶室蹭。 喝这蹭来的茶,不是情趣,是乐趣。
爸爸酷爱茶,最喜欢的是绿茶。所以亲朋好友出差归来,都不会忘记给爸带一听当地上好的茶。每有好茶,我就去蹭,聊茶,聊人,聊家事。蹭茶之趣,在亲情。
老同学中也有好茶者。家中一整套的功夫茶具,工作之余,应邀去蹭茶,说说茶道,养养茶宠,谈谈近况,轻松快乐。蹭茶之趣,在友情。
…………
喝茶之趣,多在情趣,我却独在乐趣。
紫阳文瑞
篇幅虽短却很合主题,文章中心明确,结构严谨,作者之茶趣是为喝茶时亲情、友情之乐趣。
评分:83分
有鞘无剑
“茶趣”与“蹭茶之趣”,意思一大一小,前者可特指茶,而后者,则是一种生活行为方式。所以不是很扣题。
前三段感觉就像看温瑞安的小说,很会绕,呵呵。后面不错,善于归纳总结,就是仓促了些,未完全铺开。
“当在一个细雨霏霏的午后”,“当”与“在”话在一起,怎么读都拗口。
评分:80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二十九
《茶俗》
雅客品茶聊天.清谈那山高水远, 天南地北的名人逸事.笑声朗朗, 好不风流倜傥.茶神走过.
不由发出轻轻冷笑. 不料给送水的丫环看到.
悄悄跟随去.问道: 怎么你对他们耻笑? 这些贵客不是你喜欢的吗?茶神摇头不言.又招手叫
她远望.只见远处茶林中. 一个个青花布衣姑娘. 带着斗笠. 兜着茶箩.双手如蜜蜂般地在,茶树
丛中串梭.鲜嫩嫩的茶叶儿..摘下,入兜. 像似舞蹈.又传来一阵阵悦耳的采茶山歌. 咳! 真是一道
美妙的风景线呢.
丫环这才知.茶神为何要笑茶客们的空谈. 原来,是这群山里俗女子. 把茶树叶带带雅客前滴.
难怪,茶神喜欢她们呀.
紫阳文瑞
茶俗,应该是茶的风俗吧,作者讲的是雅客们的俗气。“好不风流倜傥”,在文章所用有些欠佳。文章全篇通过了一些对比,让人明悟一件事理,但是语言过于浅白。 评分:61分
看了三遍,还是没看明白。只感觉像半个寓言故事,流一会汗后,只好归纳说:“主题不明,不知所云。”
评分:70
有鞘无剑
茶是雅客佳品.只茶的来历可是俗女子,从山间手摘来滴. 此《茶俗》非风俗.而是它本俗啦.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三十
茶客
布衣和父亲于深巷中开一茶舍,父亲老实厚道,布衣聪明机灵。他们的茶,取山北之甘泉,采山南春之碧螺,精心泡制,香溢七街八巷。父子俩虽从不特意招揽,可茶香不怕巷子深,茶舍生意极好。
茶客多是街坊近邻,他们若有空暇,就三五相约,来茶舍小坐闲聊。可也有那特殊的茶客。
一日,清静的小巷忽闻鸣锣开道之声。即刻,有官轿停于茶舍门前。小厮高呼:“县太爷到??”一时把众人惊得纷纷后撤。
县太爷巡视一番过后,坐于案前,布衣父亲忙上得茶来。县太爷轻啜几下,频频点头,连称好茶。
自此之后,县太爷成了茶舍常客,还领亲聚友。县太爷一来,百姓多避让,而县太爷却是白喝,从不付账。以茶舍谋生的布衣父子入不付出,布衣父亲着急上火,一病不起。茶舍暂由布衣操持。
这日,县太爷又到,布衣热情招待。落座,上茶。县太爷一喝,立刻皱起眉头:“伙计,这茶不对啊,还是原来的茶吗?”
“是啊,茶还是原来的茶,水也还是原来的水啊。”布衣忙回。
“再给我换一壶。”县太爷显然不满,“你父亲呢?”
“小的父亲前日得病,回老家休养了。”
县太爷听罢,再看看茶,起身走人。
后来县太爷又来两三次,依然如此,就再也不来喝茶。
布衣父亲大病痊愈,久不见县太爷来,问布衣:“县太爷怎么不来了?”
布衣笑着指着炉上一排煮着水的茶壶说:“喏,我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从此,茶舍少了一个不付账的茶客。茶舍生意又好起来。
紫阳文瑞
题目是茶客,但是文章显示的却是布衣的聪明才智,有些“喧宾夺主”。 评分:50分
有鞘无剑
故事,奇故事,传奇故事。哈哈。
这是散文百字接力,可不是故事百字接力哦。就如现在正举行世界杯足球赛,作者却上台打拳击,打倒一个算一个。~~
“以茶舍谋生的布衣父子入不付出。”“入不付出”??“入不敷出”。
评分:70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三十一
茶之舞
欣赏茶舞,是一种享受。取一玻璃盏,加水,放茶,取盏在手中轻摇,看茶叶在水中浮浮沉沉,舒舒卷卷,如绿衣仙女在云中起舞,此时把盏移近,闭上眼睛,轻嗅,一缕清幽的淡香传遍肺腑。那一刻,时间仿佛停止了,世界仿佛回到远古的虚空,寂静中只有我。
欣赏茶舞,需要心情。不必竹窗瓦屋,松风竹塌,但需一静室,竹盘,小壶,素盏。水自是无法苛求了,在这一方面我们已早无古人的清福,退而求其次,水只需洁净;松枝小炉,文火轻烟,也自不合现代时宜,水只需能开;深山幽谷自已不可得,但需摒除世虑,忘记玩闹,平心静气,唯如此,才能真正欣赏茶在水中的芳姿。
紫阳文瑞
茶之舞只是一个空壳,没有细入描写,而是说了一些应该怀有那种心境去泡茶、品茶。评分:49分
有鞘无剑
文字流畅,只是“舞”得不够,第一段稍舞了一下,第二段却是写茶舞之条件了,偏题。
评分:80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三十二
茶仙
老君炉旺焰蒸腾,缕缕清香邀茶神。
驾舟于碧水,横琴于山亭,烹水沸壶,化一缕清绿于杯中。
山风过处,如拂尘轻扬,鸟语花香随后。清溪潺潺,流碧于山水中。
品茗观色,春山在画,淡淡的清幽。
陶醉其间,笑得清香卷轻愁,漫管他天高地厚,自在悠悠。
紫阳文瑞
作者煮茶、品茶别有一番境界,看到最后豁然发掘茶仙不正是作者自己吗! 评分:80分
有鞘无剑
眼中景即仙中景,文字逍遥随意,颇有仙气。
评分:90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三十三
《茶神》
茶叶儿经山间采茶女,轻柔的从茶树尖下摘下. 一片片水嫩嫩的鲜芽儿离开茶树妈妈. 都掉了魂. 不
一会儿.都会蔫了.的......
采茶姑娘哼着山歌, 把茶叶儿背回了家. 家中的老爹已支起了暖暖的铁锅.,等待着呢. 叶儿们被送
进温暖的锅中.在老爹双手有力地安抚中. 魂魄回身了. 嗷! 离开了树妈妈. 还有人会关心我们呢.
叶芽儿在暖和的铁锅中.被按摩的舒舒服服的, 硬硬的铁锅儿. 暖暖的.老爹的手,虽然是张着茧
儿.却轻柔地护着芽儿不被烫着.一边翻着, 一边按着.水灵灵的叶芽,感受着人间的温暖. 咳!真来劲
了......
渐渐地,褪去了娇嫩的水气. 慢慢地提起了神. 像受着山间夏天的熏风. 经老爹强有力的双手, 不
停地和铁锅拥抱. 暖了身子,又在入叶芽儿心间加进了,精,神,气,啦.
茶叶在做茶老爹爱护中.不断地接受铁锅温暖的拥抱. 提足了精神. 腰板儿硬起来了,身上的水份
随着随着爱与铁的交融,化成一股轻气回山里了. 只留着日月雾霜送给的清香.藏在青色的骨子里.
茶的神.是在爱和铁的熏陶中得到的. 再回到滚烫的清水中.它又会吐着清香. 慢慢地展出身子,舞
出春风的精彩.还会给疲惫的人们提神.
紫阳文瑞
可爱的写作风格,但是文章不是很切题,爱和铁的熏陶和茶神联系在一起,有些牵强。评分:57分
有鞘无剑
这里的茶神,应是指茶的“精、气、神”,而不是指管茶的神仙吧?呵呵。
似人手法用得妙!文字鲜嫩如茶,跳跃性大,唯内容散了些。
评分:85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四十三
奶茶
昨晚?端端的又失眠了。罪魁?首??是十??的那杯奶茶...........
??的以?只是一杯奶茶,不??致睡不著.但?忘了奶茶也是茶,?是?茶和??茶泡出的?茶.....加了奶,也不能掩?它是茶的事?.
??奶茶.冬天的夜晚,冷的手,捧一杯?的,香滑的奶茶,什?也不做,不?,不看,也不想。就??一口一口的喝下,感受蔓延??的的暖意,暖了手,也暖了身。
一杯好喝的奶茶,茶的香,?奶的滑,假如?者比例正好恰如其分,茶?奶??悱?的混合,?一杯奶茶,?直能喝出幸福的味道。
?然有研究?,茶和奶一起喝不好,可是,喝了又不?死,管它呢.我??不?成?因??喝奶茶而?致死亡的第一人吧!
紫阳文瑞
像是一篇日志,随意的口气讲了奶茶的事情,而且时下流行的奶茶虽然有个茶字,但是却没有茶的因素。 评分:39分
有鞘无剑
与作者有关,与读者无关。呵呵。
评分:70
这应是最后一篇征文吧。任务完成,闪人了。因水平有限,且多是自家观点,如有疏漏,敬请谅解。
就借这个帖,敬每位参赛者送一杯奶茶吧,辛苦了!奶茶虽不算真正的茶,但好歹有个茶字,清不了心至少也可以润喉,呵呵。
再会再会!
兰语
(*^__^*) 嘻嘻…… 原本留这题《奶茶》,自己的思路是茶融于奶,交融中汇出别样的温情,为带着几分清高的茶平添一丝温润与几许平易,如同做人一般。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四十二
小茶
从哪里的茶园而来,那片不沾尘埃的茶,挂着些许露水。脱去一身铅华,留下半世清幽。袅袅雾气中,茶香漫然而至,晕开,满园春暖。转身,春末,遗落茶韵一袖。
小,茶,仄,平。舌击唇间,清脆,干净。只存丝缕思绪,于碎玉余音中。茶韵,禅心,收于二字间,蝶翅惊琴音。
素面娇颜,温婉的神,一叶茶,纤巧的身,娉婷着,在莺燕飞舞的季节,浅浅的笑。清澈的眸间,清泉一泓,润了春寒,湿了枯笔。唇齿生津,带出些许甘甜。暖了冬,凉了夏。
小茶,小茶。谁见,团花锦簇的花都小城,一叶淡绿的茶,嫣然一笑。
紫阳文瑞
诗化的语言,非常优美,意境也深远,读来叫人心怀舒畅。小茶,小茶。谁见,团花锦簇的花都小城,一叶淡绿的茶,嫣然一笑。更是点题之笔,使文章上升一个层次。 评分:81分
有鞘无剑
文美字旎意朦胧,形式高于内容。
评分:90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四十一
茶之幻
茶之幻。月光下,幻想一个女子,推杯置盏。
砌一杯茶,袅袅的雾气浮泛。仿若看见一个影子,想到一个名字。从你的脑海里涌现,漂浮在你的梦境里。小心的抿一口,茶香轻轻荡开。这寂寞的晚上,守在房间里,呆呆的坐着。想远方的你,是否如我一样。
茶微微的有些凉了,窗外的风拂过,月色如水,洒落在窗台上。那皎洁的月亮,是否闻见了我的茶香。推开清冷的梦,在我的心上,洒落月的芬芳。
你现在又在做什么,离群而去的小茶。那群里特有的你的气息,只在记忆的脑海里沉浮。你走在江南的雨巷,甚至更远一些,那广州湿热的天气里,你淡然的心,在一杯茶香里飘过 。
茶之幻。究竟能幻什么呢,心间落满尘埃。将茶叶收集的阳光饮尽,将水浸染的忧伤饮尽。我们的心,如梦似幻。
紫阳文瑞
开头一句就太直白,后面纯粹是自己的思绪漂浮,毫无什么有意义的东西,想到什么说什么,散漫杂乱。 评分:40分
有鞘无剑
“幻”有视觉感,但全文除了第一段外,都是“想”。开头不错,可惜示紧扣着写。且这样的“想”,与茶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评分:75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四十
茶宠
茶在文人诗友中试最受宠爱的,在他们眼中,茶是神圣的扬清激浊之物,特别是搞书画技艺的人,唯茶可清心醒目,引发灵感,理清思路,创作出上等佳品。
诗友好茶,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琴棋书画诗酒茶”乃古代诗友的七件雅事,彼此密不可分。“茗爱佳花饮,诗看卷素载”,“煮茗对清花,弄琴好知音”,“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茶乃诗友生活中的必须品。白居易诗云:“食罢一觉醒,起来两盅茶”,可见茶在诗友心中的地位。
我喜爱诗书,更喜饮茶。闲来陋室静坐,手捧名茗,聆听古乐,品评名茶,顿觉心旷神怡,让人想起苏东坡“从来佳茗似佳人”的名句,虽茶艺尚浅,茶道未深,却偏爱观茶景。放下茶杯细观杯中茶景却使人浮想联翩,清淡的茶色如万里长空,云雾缭绕,上下沉浮的叶片恰似仙子在太空中遨游,上升者如嫦娥奔月,下降者似仙女临凡。好一幅仙境幻象图。若即兴挥毫,瞬间笔底妙趣横生,烟云缥缈,一幅好诗跃然纸上。哈哈...我在自夸自了...真不知轻重呀...
紫阳文瑞
自娱自乐型,思维局限在茶上,没有发挥自己的想象,可能这茶宠只是一个装茶的罐子,或者茶盘,也有可能是一直喜欢喝茶的猫、狗,同时也有可能是人自己做了茶的宠物。 评分:52分
有鞘无剑
此文的内容,是“宠茶”而不是“茶宠”。偏题了。
另搞文艺的,也并非“唯茶可以清心”,有时候酒也不错哦。
评分:80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三十九
茶宠
是那扭头的青牛吗?紫陶的娃娃?富贵的金蟾?不是,是爱不释手的怀香,绿香荫冉的青瓷,和一个,古拙的茶台。
壶,放着烫烫的热光,总是润得心肺里吐出舒畅;
杯,荡着绿绿的悠闲,沉落记忆漂起希望;
台,四四方方,把游走的思想,汇成一页柔光。
沏一壶美好,斟一杯祝福,敬你,心头的想。
紫阳文瑞
作者应该明白茶宠到底是什么东西,然后用细致的笔法去描写,加入自己的感情,要有一个中心,虽然是百字散文,但是足可以写一篇好文章,而不是这样空泛地交代一下,感觉是件艺术品。 评分:48分
红尘沙砾
写的不错呀,至少咱们能知道茶宠是啥样子地。
有鞘无剑
第一段指出茶宠是哪些,后面则分述各个“宠”的特点,结尾是总体的融合。结构不错。
不过内容却显得空洞了,发力不够,情感未融入。
评分:80
散文百字接力作品三十八
茶色
品茶之人,观色而知茶,颇有一叶知秋的味道。可惜我不是雅士,观色评茶的能力是缺乏的。顶多看看茶水,分个绿茶红茶还是黑茶。
邢窑白瓷,半盏茶水,茶汤清色,拿在手中慢慢把玩。
绿茶二开,茶汤正浓,翠绿微黄,清澈鲜艳,亮丽鲜明,为好茶之色。观红茶汤色,红艳鲜明,叶底铜红,清澈透亮,方舒心饮之。察白茶茶汤,汤色黄亮,汤清无杂,浅淡明净,推为上品。
杯盏之间,品茶论道。虽每种茶色各具特点,然都以浓厚明亮透底者为佳,若浑浊暗淡透明度不足则为下品。 一盏茶,半人生。虽殊途不同道,却无碍做人之通则,清明为佳。
紫阳文瑞
最为推崇作者最后的观点,但是前面所写的内容却不是从这个观点发展开来的,反而说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 评分:62分
有鞘无剑
紧扣“绿茶、红茶、白茶”的特色,指出不同之处后,总结出无论何种茶,均以“清明”为重的共同点,进而引出人生处事之道,话简却意深。
这里有个小问题:前面随口而说的是“绿茶、红茶、黑茶”,后面展开的描述中,却是“绿茶、红茶、白茶”,黑白分明啊,呵呵。
评分:92
兰语
居然犯了这么严重的逻辑错误…………前面单单铺陈茶水之色的确太臃肿了,头重脚轻的感觉呢
老师们辛苦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