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938|回复: 30

[红楼笔记2]  红尘中的“玉”与“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8 05: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部《红楼》,起名是相当讲究的,譬如第三回,林黛玉初入贾府,贾母将自己的丫环鹦哥给了黛玉,改名紫鹃。鹦哥是鹦鹉,在贾母身边,无非是应声的鸟儿;可到了黛玉身边,却成了泣血的杜鹃,从下文来看,她可是真真为黛玉啼血了。
再如贾府当家的文字辈,贾母的老大贾赦,该是谐音“贾色”;老三贾敏早亡,这“敏”,谐的是“悯”吧。至于荣府的贾政和宁府的贾敬,合在一起,便是“假正经”。贾政崇儒,贾敬好道,雪芹先生无非想告诉我们,中国文化儒道两个源流,无非是“假正经”罢了。
至于贾府的玉字辈,情况就简单些,宁府的贾珍和早殁的贾珠,只是“珍珠”拆字使用,而小说的主人公贾宝玉,他的“玉”,又当作何解呢?

我以为,宝玉的“玉”,便是“欲”。

第三回宝黛初会,几句话下来,宝玉便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玉就摔。听听宝玉的话:“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了!”这高低不择的劳什子,不分明是“欲”么?当然,我们所说的欲,不仅是物欲、肉欲,更是爱欲、情欲,宝黛初会的摔玉,是很有象征意义的。欲不破,情不灭,痛苦不灭。
二十九回“痴情女情重愈斟情”,是宝黛吵得最凶的一回。两人都动了手,宝玉又一次摔玉,而黛玉,拿起剪刀绞玉上自己穿的穗子。吵架的缘由,是“金玉良缘”。
金玉良缘,始终是笼在宝黛爱情上的阴影,金玉良缘者,金钱与欲望的结合也。宝钗是皇商家庭,有的是“金”;宝玉是贵族裔胄,衔的是“玉”(欲)。这样的结合,从世俗的观点看,还真是完满呢。
二十九回宝玉闹得很凶,将那通灵宝玉咬牙狠命往地上一摔,见没砸碎,回身找东西砸。“偏那玉坚硬非常”,“竟纹风不动”,这欲,岂是轻易能砸碎的?
宝玉是衔玉(欲)而诞的,“玉”始终被认为是宝玉的“命根子”。但在高鹗手上,宝玉的玉终还是丢了。宝玉丢了玉以后,也就陷入了半痴半傻、浑浑噩噩的状态,面对与黛玉生死诀别,也只会傻笑了。王国维先生说:“生活之本质何?欲而已矣,由欲所产生者,则唯有痛苦。”玉(欲)丢了,痛苦没了;但欲没了,生活也便没了。留给宝玉的结局,便只能是彻悟和出家。
不禁又想起那玉上镌刻的两行字: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唉,这让人爱不得恨不得的欲呀!

黛玉一生耿耿于怀的,便是她没有东西和宝玉相配,既没有金锁,也没有麒麟。在物欲上,黛玉是贫乏的。但“黛玉”,待欲,她又何尝不是带着欲、待着欲呢?
苦绛株临死时,千言万语化成了一句:“宝玉,你好……”她想说什么呢?你好狠?好无情?……加上任何一个词,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未尽之言百转柔肠,消逝了一个美丽的生命和一段难以言尽的爱情。她怨的只是宝玉么?她怨的,难道不是那块永远也摔不碎的“欲”?

《红楼梦》中名字还带着玉的,是妙玉。
妙玉自称槛外人,但似乎也不脱“欲”的羁绊。第五回判词说:“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这“欲洁何曾洁”说的是四十一回“拢翠庵茶品梅花雪”,因了刘姥姥用了茶杯,妙玉便要把茶杯扔掉,足见这孤介的少女是很有洁癖的。可是她却“仍将前番自己日常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斟与宝玉”,这淡淡的一笔,勾勒出孤僻的少女对宝玉的深深情意,真是过洁成癖,又怎会用自己的杯子招待一位男客呢?
我一直想用谐音表述妙玉的“欲”,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字眼,姑且就用“猫欲”吧。“猫”,躲藏,妙玉的欲,是掖着藏着的。但总有猫不住的时候。五十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之后,宝玉从拢翠庵带回来一株梅花,“孤俏如笔,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兰穗。”这雪野里怒放的梅花,这琉璃世界扑鼻的寒香,不正是妙玉的写照么?

丫环中也有名字带玉的,红玉,因为冲了宝玉的玉,改名叫小红。这是一个俗人了,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勾引宝玉不成,又移情贾芸。《红楼梦》花了整整两回写她和贾芸的情事,足见重要。但在宝钗扑蝶后,她和贾芸便没了踪影。据刘心武先生考证,按脂评本,贾府抄家之后被监禁,已为夫妇的贾芸和小红救了宝玉。只是高鹗续书的时候,忘了这草蛇灰线,这两个人物就没了下文。当然,这只是推测,按下不表。

男人名字中带玉的,是甄宝玉。这是一个寓言式的人物。贾宝玉最终是“假保欲”,终还是彻悟了。而甄宝玉却真的“保欲”,后来醉心于功名利禄,成了贾宝玉所不齿的“禄蠹”。但既是个寓言式的人物,也不表吧。
还有个男人也带着玉,琪官蒋玉菡,宝玉心仪的戏子。台湾的白先勇先生认为,黛玉是宝玉的仙缘,妙玉是宝玉的佛缘,而蒋玉菡是宝玉的俗缘。我颇赞同这一说,盖蒋玉菡,玉函也,也就是装“欲”的盒子吧。宝玉在俗世,满足了他的肉欲的,除了宝钗,便是袭人。而袭人,最后是嫁给蒋玉菡的。新婚之夜,两人见到彼此的汗巾,袭人围的是蒋玉菡送给宝玉的那条,而琪官围的是袭人送给宝玉的那条。冥冥之中,宝玉为他俩作了媒,也给宝玉尘世的欲望找到了归宿。

宝玉的玉(欲),本是无才补天的石头,石者,实也。偏偏这石头要到尘世来走一遭,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走了几年,石入尘世,就成了玉(欲),富贵场中生物欲,温柔乡里生情欲。几世几劫,离尘而去,复归了石,才有了这悲金悼玉的《红楼梦》。
只是,这经了尘世“金玉(金欲)良缘”的石头,太虚幻境里,可还能觅得到那“木石(慕实)前盟”?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袅娜 + 5 优秀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8 08: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朋友是红学研究所的成员了?分析得很透彻,但我个人却不敢苟同“玉”==“欲”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8 09:45: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向以为黑色忧郁就会打打闹闹,没想到竟如此有头脑,漫天雪真是藏龙卧虎之地。楼主这个玉为欲的看法真是独树一帜,独辟蹊径。俺觉得红楼梦更象是一部佛家的开示,曹雪芹形为文士心为老僧。

红楼一梦,千言万语,终归是教人‘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善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8 10:08:2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汉如今一开口就往佛家靠拢,不过今天这个观点倒是有点说得通。

为系马精彩的红楼研究赞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8 10:2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读过好几遍红楼,却无法写出如此精彩的点评。

系马朋友能评得如此到位,真令我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8 11:58:59 | 显示全部楼层
突然想起一句话,喜笑怒骂皆文章,或许用在这里不恰当,但是的确欣赏系马不同的文字风格。红楼虽读过,每每是难的细致耐心地去扑捉,去挖掘,去慢赏.....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看出不同的景象,需要的不仅仅是细腻的洞察力,更需要的是那份细致和耐心。欣赏和学习了。
问好系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8 15: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对红楼读得细的人才能做出这么精彩的笔记,“玉”与“欲”究竟有没有什么联系,我没有发言权哈(还没认真读过呢)不过系马分析得很圆,有理有据,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8 17:2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不管这红尘中的“玉”与“欲”是否有联系,只是看系马的精彩笔记,有理有据,也觉得其乐无穷.
人们对《红楼梦》的解读可谓众说纷纭,异彩纷呈,从人们对红楼不同的理解感受,足以体现出贾雪芹先生的良苦用心和深远意义。
给系马倒茶,期待笔记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8 18: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欣赏系马兄弟写文章的认真态度,引经论证令人信服。

红楼梦是一部巨著,只有熟读后才能写出这样的好评论,佩服。

问好系马兄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9 01: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黑色忧郁于2009-05-08 08:34发表的  :
看来朋友是红学研究所的成员了?分析得很透彻,但我个人却不敢苟同“玉”==“欲”的观点。

哈哈,算不上研究,甚至,也算不上红迷。过去看过几遍《红楼》,基本也是囫囵吞枣,这些日子,认真读了一遍罢了。
“玉”在《红楼》中处在一个很核心的位置,只是觉得,以曹雪芹的写作习惯,不该无所指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5-13 04:05 , Processed in 0.0960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