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00|回复: 6

?江仙 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8 11: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玉?,西?剪?寒潮。
夕?徐?赤??。??人不?,惟?柳??。   
苦恨芳菲吹散後,游????挑。
??欲寄路迢?。暗香?逝水,歌扇??敲。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8 14: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8 15: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叶飘摇辞玉树,西风剪乱寒潮。夕烟徐袅赤阑桥。
归来人不见,惟对柳萧萧。   
用黄叶、西风、寒潮、夕烟等意象,渲染萧瑟冷落之气氛。宋人刘埙有“西风横笛,吹落寒潮”,楼主“西风剪乱寒潮”之句不弱古人。惟感“剪乱”乃动补结构,似不如“乱剪”。
“归来人不见”从李商隐“归来已不见”中来。“归来人不见,惟对柳萧萧”有景有事,既小结上阕写景,又为下阕铺排事件开道,真好结也!


苦恨芳菲吹散后,游丝万缕难挑。云笺欲寄路迢遥。
暗香随逝水,歌扇梦边敲。
上阕几将萧条之景写尽,再从写景入手,实难出新。结得弱也。

名人、名事不易写。赤栏桥,历史文化内涵极为丰富,以词赋之,切入点实为重要。《临江仙•赤栏桥》上阕写景可圈可点,下阕有所不继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8 15:3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补些材料:









         赤栏桥位于合肥市,南宋时期著名词人姜夔曾居住在赤栏桥附近,在其《淡黄柳》题序中说:客居合肥南城赤栏桥之西……在《送范仲讷往合肥诗三首》第二首中这样描述“我家曾住赤栏桥,邻里相过不寂廖。”赤栏桥因此而出名。
  宋代陈克的《菩萨蛮•赤栏桥尽香街直》也曾写道,“赤栏桥尽香街直,笼街细柳娇无力。金碧上青空,花晴帘影红。 黄衫飞白马,日日青楼下。醉眼不逢人,午香吹暗尘。”
  宋代的赤栏桥就在今天合肥桐城路桥附近,2002年合肥人民政府在合肥师范附小门囗北侧立有一块石碑,将其列为合肥重要历史文化遗迹。
        有这样一个传说:
        姜夔至少三次来过合肥,均居城南赤阑桥畔。他第一次来时,便爱上了赤阑桥边那位弹琵琶的歌女。姜夔词中的她体态“燕燕轻盈”,言语“莺莺娇软”,可谓千般妩媚,万种风情。她对姜夔“别时针线”,“别后书辞”,温柔体贴,经久难忘。而且,弹琵琶的歌女还有一个弹古筝的妹妹。姐妹俩陪姜夔游巢湖、登姥山,又常泛舟环城河中,弹唱演绎“姜词”如锦上添花,令懂音律、善谱曲的姜夔心旷神怡,即便暂时别离,他在梦中也时常与这对姐妹相会。姜夔的笔下,有“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这样怅然若失、缠绵难解的词句。
       合肥城被金兀术所破,姜夔时正在江西家中。他毅然赶来合肥,到赤阑桥畔探望俩姐妹。殊料却遭到姐姐的白眼。琵琶女认为,山河破碎,大敌当前,你姜夔堂堂七尺男儿,自应投军精忠报国,跑来看我们俩做啥?她在素笺上疾书:“酒磨壮志,花消英气。国家有难,岂能熟视?”姜夔读罢,羞愧难当,遂暂别赤阑桥,投奔抗金队伍。合肥收复,姜夔回到赤阑桥,眼见桥毁楼空,俩姐妹亦不知所终。经多方打听,只知道姐姐不甘金兵屈辱,跳河自尽。姜夔非常悲痛,写下了许多怀念之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8 15:5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方便更多读者,楼主还是用简化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8 16:26:18 | 显示全部楼层
嗯,老牛又见识了一个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4-18 18: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5-10 23:56 , Processed in 0.13855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