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40|回复: 13

张角与太平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9 16: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汉灵帝年间(168?189年),河北巨鹿又有太平道的崛起。其组织者为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人张角(??184年)。张角组织的太平道,其基本思想渊源于《太平经》。此经来源与甘忠可,于吉有关。

    西汉成帝时(前32?前7年),方士齐人甘忠可将当时流行的黄老道与儒家谶纬学说的具体内容相结合,著作了《天官历包元太平经》12卷,“以言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见《汉书?李寻传》)。“赤精子”,是神仙家崇拜的仙人,所谓赤精子“下教”之道,即方士们所宣传的可以使国家致太平的“太平”之道。当时朝廷官员如李寻、夏贺良、丁广世、解光等均信此道。后因甘忠可、夏贺良皆以“左道乱政”先后被诛,其在野信徒转入民间秘密传布。日久年深,传经者各自阐发演绎,逐渐扩大篇幅,数量增多,到东汉顺帝(126?144年)时便形成了于吉的《太平青领书》(170卷)。是时,于吉的弟子宫崇把《太平青领书》献给汉顺帝,“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经,乃收藏之,其后张角颇有其书焉”(见《后汉书?楷传》)。

    是故,汉灵帝时兴起的以张角为首领的太平道,便是信奉《太平青领书》的一个道派。张角是继于吉之后的太平道传道领袖。

    张角得到《太平经》后,利用其中的宗教政治思想,再次广泛传播太平道。

    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收养弟子,手持九节杖,以符水咒法为人治病,并教人叩头思过,时或病愈,百姓神而事之。张角还谴弟子八人传教于四方,十余年间,教徒发展至数十万之众,遍及青、徐、幽、冀、荆、扬、兖、豫等八州,形成了一个影响广泛、信徒众多、声势浩大的民间宗教集团。

    由于当时朝政极其腐败,天灾人祸不断,广大人民负担极重,迫使人心思变,要求太平。张角顺应时势,提出周穷救急,互相帮助,反对豪家大族强取豪夺,并为人民构画了“太平治世”的蓝图。张角便四处活动,秘密准备组织农民起义。于是,张角把太平道教徒按地区用军事编制方法组织起来,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方设“渠帅”统率。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张宝、张梁分别称为地公、人公将军。选定甲子年甲子日,即灵帝中平元年(184年)三月五日在全国同时起义,并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张角率众起义时都戴黄巾以为标志,因此被称为黄巾军。黄巾军在各地杀官吏、烧官府,攻打豪强地主之田庄,声势十分浩大,京城震动。后被镇压。

    黄巾军起义失败后,太平道为统治者所禁止,太平道信众中有相当部分被曹操改编为自己的精锐之旅(主要是青州兵),使得曹操的军事实力明显增强,政治地位大大提高;还有一部分太平道信徒后来归入正一盟威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6:3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平经》甲部:

问曰:“三统转轮,有去有来,民必有主,姓字可得知乎?”善哉!子何为复问此乎?”“明师难遭,良时易过,不胜喁喁,愿欲请闻。愚暗冒味,过厚惧深。”

“噫!非过也。天使子问,以开后人,今悟者识正,去伪得真。吾欲不言,恐天悒悒,乱不时平。行安坐,当为子道之,自当了然,无有疑也。
。。。。。。。。。。。。

居天地间活而已:居者,处也,处天地间活而已者,当学真道也,浮华之文不能久活人也,诸承负之厄会,咎皆在无实核之道故也,今天断去之也。

治百万人仙可待:治者,正也,天以此书正众贤之心,各自治病,守真去邪。仙可待者,言天下闻之,真道翕然悉出,往辅佐有德之君。治真道者,活人法也,故言仙可待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6:4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治百万人仙可待

治真道者,活人法也,故言仙可待也


呵呵,治病救人那是成仙之道。活一人,积善德,活百万人,那就是菩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6: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平青领书》又称《太平经》,在汉顺帝时期出现。原书共有一百七十卷,现今存世的只有五十七卷,见明《正统道藏书.太平部》。另有《太平经钞》十卷,《太平经文序》两卷,《太平经圣君秘旨》七卷。
  东汉时期黄老道在民间流行,《太平经》是他们在这一时期创造的经书。可能脱胎于西汉成帝时出现的《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它是道教最早的经典。《太平经》是由多位不同时期的作者的文章所汇聚而成的,内容庞杂,「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它的社会思想,既有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部分,也有呼吁公平、反对巧取豪夺、同情贫苦人民的部分。在道术方面较重「守一」。
  

《太平清领书》的内容非常庞杂,把老庄之道和鬼神信仰与阴阳五行和神仙家的方术结合,创造了一套复杂的神学体系。
继承了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观,并结合了《周易》和汉代流行的元气说来阐述宇宙生成理论,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元气。同时他也提出了一套政治设想来描述理想的太平世界。提出君明,臣良,民顺是世界太平的根本条件。
《太平清领书》也有一套自己的长生不老的修道理论和方法。它认为所有人都有成仙的可能性,认为人的生命是精、气、神的结合,因此需要「爱气尊神重精」。不仅要养性与积德并重,还要通过「守一」、「食气」、「胎息」等方法进行修炼。
在神学思想上,他认为人类世界中存在着无数的神灵。「天」是最高神,其它的神灵都要受到「天」的支配。书中还将「天」以下的神灵分为9个等级。
《太平清领书》还发展了天人感应的理论,把善恶报应进一步发展,认为不仅要应在自身,而且会应想到后世,自身也会承受祖先的善恶报应。其范围是前后五代(承负前五代,流及后五代)。如果自己大力行善,就可以消解祖先的恶,而为后代积德。这种理论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前人毁树,后人遭殃」。这种思想也成为了道教立教的一个根据。
该经书宣扬兴国广嗣术,反对杀害女婴。在《分别贫富法第四十一》中对这种恶习进行了严厉批判:「今 天下失道以来 , 多贱女子 , 而反贼杀之 , 令使女子 少于男 ……今天下一家杀一女 , 天下几亿家哉 ? 或有一家乃杀十数女者 , 或有妊之未出生 , 反就伤 之者 ,其气冤结上动天 ,奈何无道理乎。 」 主张一个男性与两个女性配对的「一男二女法」,认为这种配对方式符合天数一、地数二、阳数奇、阴数偶的阴阳学说。

重要主张概述
    宇宙观:一分为二(阴阳元气),三合(天地人)相通
    天道观:天人一体,神乃"皇天之吏",有权统辖统辖人间
    政治观:太平世道,大乐无灾公平社会,明君贤臣与忠孝之民共处
    人生观:乐生好善,固精,爱气,养神
    修性观:修精气神,下以维持生命,上乃修道成仙
    宗教观:承负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6:5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出自维基百科。我对那个宗教观的承负说很有兴趣,何叫承负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6: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道教讲“天道承负”即“因果”也。意思是前辈行善,今人得福;今人行恶,后辈受祸。因为有“承负”,所以今世有的人一贯行善,但却经常得祸;有的人一直行恶,但却经常得福。道教认为,这是由于“承负”使人蒙受的。即本人如果造恶,子孙就会得祸;本人如果行善,子孙就会得福。

         同样,本人的命运是在为祖先承担后果,祖先如果造恶,本人就会得祸;祖先如果行善,本人就会得福。就如同祖辈积财,后辈享受,祖辈欠债,后辈还钱一样。

         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即是这种理论。”



网上搜了一下,有人这么解释的,那跟佛家的因果报应论很类似,或者还是有区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16:5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理解,似乎天道承负说是说前人种树后人承负,而因果报应论是神不灭,前世作孽作善后世报应,承负的个体不一样。前者没有轮回,但有承负,后者有报应在轮回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9 20: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平道?呵呵,这词倒让我想起了太平天国的味道,好象宣扬的也是这救世的精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9 20: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平天国那是基督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29 20:5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善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5-17 08:35 , Processed in 0.10880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