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541|回复: 17

“小队叛变”逃窜路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 11:5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队叛变”考察纪实一
二祭“刘健坡”


       踱进深秋的塞北,天依旧高远,但已不是昨日的通透与湛蓝。天际四周,晨云轻笼,凉气袭人,冬的迹象开始悄悄显露。辛劳的大地,庄禾短茬一袭惨白,沟壑纵横寂然无声,一如饱经风霜的老人花白的发、褶皱的纹、沧桑的脸。举目处,山山水水,梁梁峁峁,多少有些消瘦、呆板与苍凉!
       继二零一一年“重走江桥抗战路”后,我再次选择了于深秋后徒步出行。我之所以决意考察六十九年前“李三店”(龙兴旧称)“小队叛变”(实为中队)逃窜路,是缘于我生长于这个地方,对故乡对烈士对那段历史一直眷念着,拟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而已。
       这或许有些痴,交通如此发达,徒步受累;类似狂,别出心裁,为人所不屑。但痴得执著、痴得心安;狂得理智、狂得身心俱益!人,要为自己活;也为他人活;更为人间正义活!
      岗后,我思忖,趁有时间有精力的时候,能为故乡做点什么?“小队叛变”、“三烈士”就义、叛匪逃窜的史实到底怎样?我深知,历史离我们很近,也很远;时光这水,无情地冲涮着一切,当年人和事,像一幕幕大戏掌声与轰动渐远。因此,抢救性地发掘,就显得尤为重要!恰恰是这种刨根问底与责无旁贷的心理,构成了我徒步踏上考察路的动因。
       人间有种爱,叫大爱,大爱无疆。我们爱亲人,爱河山,爱生活。我们更爱用血肉打造大美河山和编织幸福生活的人!故不揣自己才疏学浅与力不从心,仍寄希望于实地考察中,察山形水势、访知情老人、阅沿途方志、吊烈士就义地、瞻当年事件遗址。祈望用细节描绘历史、以史实打动人心、补轶事以链接、给烈士以慰藉、让年轻人尤其是孩子们永远不忘过去……
       叛匪始窜地——“李三店”;
       我的出发地——“李三店”。
       当年,“李三店”区公安中队叛徒黄鹏飞等,勾结土匪午夜杀害中队长、公安分局长赵义恒,绑架区委书记刘健、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长李超后,就是从“李三店”向大山里逃窜的。
       不同的是,当年,叛匪在逃窜;共产党“老五团”在追剿。今日,我则是循着逃窜与追剿的踪迹和身影一路走下去的!
       迎着不算明朗的晨曦,背着行囊,拄着珍藏着的“重走江桥抗战路”时拄过的榆木棍,攀“李三店”南岗向“小湾龙沟”(小湾旧称)方向走去。
      深秋的原野,只剩下了单调与寂寞,我在单调和寂寞里踽踽而行。蓦地,有几只喜鹊飞来,我走它飞,我住它停,如此飞飞停停,停停飞飞,它们为我引路作伴。从欢快的“喳喳”声,猜出它们定是欢迎我的到来。这是好兆头,于是,我又加快了脚步。
       远瞧,村落上空蓝雾盈盈,那是冷冷的地气和炊烟凝成。空气格外清凛,浸心润肺又醒脑提神。这是货真价实的“接地气”,根本不是上楼下楼、住高楼与享平房云云那么简单!
       行进间,猛抬头,见蓝天的极处有两只塞外苍鹰在刚劲地盘旋,不时地传来极具穿透力并带有滑音的“啾啾”声。它们在磨练一双有力的翅膀和双眼,准备抗击未来冬季的暴风雪。
       屯落,在一步步的蚕食里退去。这段路依稀记得,因为三个月前我曾乘车来过。先是九屯,是大沟的“龙头”,由北向南依次走过八屯、七屯、六屯、五屯,至四屯的南岗,是大沟的“龙尾”。沟长十余华里,民舍依山而建,远远眺去,俨然活脱脱的一条长龙。我想,“小湾龙沟”可能由此而得名。
       四屯南岗上,缓坡处落叶松遍山,黄茸茸的松针坠满树间,如铺一层软松松的毯。再翻过一道山岭、西南行有三岔路口:南行为前石家窝棚,西行为武家窝棚。就在岔口西行百米右手的坡处,荒草满坡,山榛黝黑,松阵苍苍,万籁俱寂,这里就是刘健、李超二位烈士英勇就义地!
       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这一点。今年七月,我专访了崔洪山老人,他说:“‘小队叛变’后,黄鹏飞召集干部战士训话,命令大家到内蒙古王爷庙(乌兰浩特市旧称)接受国民党改编。第二天一早,到镇内一番抢劫后,把刘健、李超的双手钉在马车的牙厢上,逃到“小湾龙沟”四屯南岗时,把刘健、李超残忍地杀害了……”同天,原小湾村党支部书记曹清福同志与我踏查时,指认了这个地方。他例证说:“屯里的妇女采蘑菇回来,有人问‘在哪采的蘑菇?’答‘在瘪(方言枪杀的意思)刘健那坡’……”
       方言是否达意,姑且不说。单说,多少年来,人们也包括我,一直以为“李三店”南望“小湾龙沟”的岗上,就是二位烈士的就义地。结果,以讹传讹,谬之千里,很令人痛心!
       这里,是我考察“小队叛变”逃窜路的第一站,而且是十分重要的一站!与第一次同,怀着与日俱增的沉痛心情再次拜祭英烈,并将背包里专门带来的醇酿洒向大地,深深三鞠躬,向六十九年前为“李三店”人民土改、建政、剿匪作出卓越贡献的英烈表达我崇高的敬意!
       这是精神高地,是民族的根与魂!他们是长者,如同父辈,我们万分景仰;他们是功臣,人民与共和国永远不能忘怀!一个心中没有了英烈、忘却了艰苦岁月的民族,是多么地可怕和可悲!听说,武家窝棚西山的那一边,就是波涛滚滚的济沁河。那巍巍的群山,当为英烈高洁的气节而耸立;那湍流不息的济沁河,定为他们不屈的灵魂而高歌!
       忽然,一阵冷风吹过,山岗上空,攒起了一片乌云,遮住了午时的阳光,继而洒下了几滴秋雨,爬坡时的一身溽汗顿时化作冰凉。我顿悟,苍天有意,为忠魂落泪;先烈有知,驾天堂的秋风秋云秋雨仙然而至,与我一同诉乡谊,询民情,话衷肠!
       于是,我的眼前闪现出这样的一幕:
       一九四六年十月一日晨,云遮天光,霜凝枯草,风扫落叶。“李三店”区“小湾龙沟”崎岖的山路上,狼奔豕突着一伙衣杂枪破、步骑不一、人叫马嘶、赶着七辆马车的乌合之众。所过村屯,鸡飞狗跳,火光四起,百姓哭声载道……
       肆虐后的叛匪,听探子报:“老五团”已从碾子山星夜赶来,于是,成了惊弓之鸟的叛匪,丢下抢来的鸡猪,向“小湾龙沟”四屯南岗仓皇逃窜。
       他们逃到了一个缓坡,又向另一道山梁窜去时,恐追兵已近,原区中队班长、叛徒安凤楼提议:“把他们毙了吧?!”黄鹏飞点头,走到三岔路口的西北处,他们将刘健、李超从马车上活生生地拽下,牙厢上二寸多长的铁钉纹丝不动,撕下了模糊的血肉,刘健、李超双手鲜血淋淋,立而不跪怒目而视。穷途末路的叛匪用枪托把他们砸倒在地,他们厉声怒斥叛匪,伤心病狂的叛徒安凤楼枪响了,烈士的一腔鲜血划过了长空,洒向了大地、青松、山榛和小草。从此,这坡,人们叫“刘健坡”。
       我们永远铭记:刘健,二十六岁,河北人,时任中共“李三店”区委书记;李超,二十一岁,安徽人,时任嫩江省第三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长;赵义恒,不到三十岁,山东人,我的老乡,时任“李三店”区公安中队长兼公安分局长。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我不禁在想,夕阳西下,当我们牵着爱人的手轻松惬意地遛弯时,当我们儿孙绕膝熙熙而乐时,当我们朋友相聚高举金樽高谈阔论时……你是否想到了当年为土地改革、建立政权、清剿匪患、抛家舍业的前辈了吗?你是否想到了面对敌人枪口大义凛然怒斥叛匪慷慨就义的先烈了吗?
       山岗上,依旧冷风嗖嗖。我迷蒙的双眼又叠幻出——
       关内老区,村口处,白发老娘,手遮凉棚,泪眼婆娑送儿参军,身穿大红袄的新婚妻子,话儿哽咽送郎参战——铁流滚滚,血肉铸就八年抗战,赶走了日本侵略者;
       宝塔山下,延水旁,他们告别了战友,征尘未抖,马未下鞍,赳赳昂昂,奔赴东北开展土地改革,剿匪建政九死一生,有力地支援了全国解放战争,打败了蒋家王朝;
       如今,还是关内老区,村口处,远去了当年送儿参军的白发老娘,而当年身穿大红袄的新婚妻子,早已老了容颜,成了手遮凉棚的白发老娘,半个多世纪的等待,已经风干了泪眼,还在盼郎归……
       山岗上,风又起,我该出发了!我相信,有英烈的佑护,有笃定的信念,考察路定会一路风顺、不日凯旋的。
       于是,我挎紧行囊,拄起榆木棍,向西坡走去……


                                                                                                                                                                                  2014.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1 12: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见笑了,请各位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 12: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蓬岛海天主席!很高兴在论坛欣赏到您千辛万苦踏查走访的系列文章!
代表龙江人民向您致敬!相信英烈的在天之灵一定会为您的这份缅怀与敬意欣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 14: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幕幕悲壮的画面,不禁令人心潮起伏,一段家乡历史的考证,让英魂安慰,无论何时都不应该忘记先烈,感佩老师这种精神:人,要为自己活;也为他人活;更为人间正义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 19:35:47 | 显示全部楼层
读那段往事,读您博大的爱与情,感知那情、那景、那事!饱蘸情感的笔墨书写一段可歌可泣的往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 20: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历史背景、有故事情节,更有份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揭开历史、再现历史,三哥功不可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 06: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掌握了一些有关李三店的历史资料,谢谢蓬岛海天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 10: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清茶) 的帖子

清茶版主好!新版面不太熟悉,加之好久不上论坛就更生疏了。
     总想着为家乡做点什么,但不一定做得好,我会尽力而为。谢谢您的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 10:5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楼(海峡) 的帖子

感谢海峡版主的佳评!昨天几位文友,还在一起夸赞你在县“三八”诗歌朗诵会上,京韵十足的唱腔、苗条靓丽的身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2 10: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4楼(兰心轻语) 的帖子

兰心你好!谢谢光顾,请多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5-12 19:27 , Processed in 0.14218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