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64|回复: 4

书法用墨用笔的技巧——阅方志恩行书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27 15: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幅成功的书法作品,除了其思想内涵和传统功力的深厚外,往往还由于其技巧的运用得当。在我看来,书法特技主要还是在用笔、用墨上。古人所云“下笔有由,翰不虚发”,书法家方志恩先生的行书作品秉承古法故能悠游笔端,讲究用笔用墨的情趣,既有遒劲骨力,又见墨韵风神;落墨为格、下笔成形。
  图为方志恩书·观沧海

  清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说:“然而画法字法,本于笔,成于墨,则墨法尤书艺一大关键已……尝见有得笔法而不得墨者矣,未有得墨法而不由于用笔者也。”而明董其昌也说过:“字之巧处在用笔,尤在用墨。”
  墨分浓墨和淡墨之分,浓墨色彩深沉,光彩黝然,写在白纸上,黑白分明,极其醒目。浓墨又会使字迹清晰饱满,加之墨色发亮,更使书作神采外耀;与浓墨相对,淡墨能给人以醒彻空灵、清疏淡远之感,其特有的清远淡雅的灰色调,别有一种味道。
  但是不论浓墨还是淡墨的运用,实际上与书者对自己所书字体以及全篇作品所表达情调的准确把握有很大关系。除此之外,墨法的灵活运用还依个人的爱好和习惯而定。方志恩先生的作品,笔与墨互为依存、相得益彰,真正使水墨调和匀适,通过毛笔的灵活挥运,浓淡、枯湿、燥润的艺术效果,通过点画用笔呈现在我们面前。
  王羲之在《书论》中说:“每书欲十迟五急,十曲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这里的“迟急”、“曲直”、“藏出”、“起伏”说的都是在用笔过程中行笔的变化,有速度节奏的变化、运动轨迹的变化、起笔与收笔的变化以及行笔过程中提和按的变化。方志恩先生将这些相互对立的元素组成一个和谐的矛盾统一体,使其书法线条丰富多彩,变化无穷。
  事实上,墨法的灵活运用是在熟练的笔法基础上去发挥的,我们会发现在书法作品里,笔锋到处,水墨已下注入纸,所以运笔的轻重缓疾、提按顿挫,会使笔毫之内的水墨在纸上形成不同的艺术效果,这即是“墨法源于笔法”的意思。而一个书家墨法的成功运用,是与其扎实的笔法息息相关的。像方志恩先生这样的,用墨灵活挥运、无不如意,做到笔不妄下、墨不虚发,使自己的作品匠心独运。
  真正好的书法家,其作品必定是笔不碍墨,墨不碍笔,笔助墨彩,墨助笔力,笔中见墨,墨中见笔,笔墨结合共同显示力与气和妍与韵,共同显示笔墨丰富的表现力。方志恩书法之美感表现在于其既有墨气淋漓、血脉贯通的磅礴气势;又含淡而意远、静而境深的艺术妙境。
关于方志恩的更多作品请关注方志恩微信号:fangzhien_ar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27 20: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楼主!您文章的结尾概括的很有哲理!学习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1 21: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受益,学习了。问候您春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 06: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受益匪浅,谢谢光华老师贴上这么好的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14:5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方志恩的更多作品请关注方志恩微信号:fangzhien_ar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6-2 19:08 , Processed in 0.09709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