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80|回复: 13

家乡有片大湿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5 20: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家乡有片大湿地      
                                                                                                                                                                                    
    轻盈的雪花,舞动着身姿,漫天飞旋。除了雪花,谁还能在这冰天雪地的东北恣意漫舞?有!那是湿地里的芦花和蒲花。蒲花飞、芦花美、雪花惹人醉,连同冰层下的絮状冰花,足以牵动人心花怒放。
    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句话:湿地是地球的肾。肾是生命之源、生存之本。湿地对于地球这样重要,对于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其它动物、植物应该同样重要。我居住的县城,就接壤一片湿地——哈拉海湿地。它位于县城的东北部,呈不规则心形,内有大小不等的湖泊纵横交错,总面积三百平方公里,核心水域三十平方公里。中心地带芦苇丛生、周边蒲草茫茫;有鸟类二百四十多种,除丹顶鹤、大天鹅等四十多种濒危鸟类,还有野鸭等上万只水鸟在这里栖息;鲫鱼、鲢鱼、鲶鱼等众多鱼类在此畅游繁衍;时常有狼和狐狸出没猎食。它是我国境内唯一有湖泊的原始湿地,是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生态保护区。由于湿地从未开发过,没有污染,未曾遭到破坏,万古荒野就这样一直沉睡......沉睡。
    对于哈拉海湿地,自认为并不陌生。七六年下乡时,我所在的正阳大队就在湿地的边上。那个公有制时代,老百姓进甸子放牧、割草是不准许的,一旦被发现,苇草没收充公。记得那年冬天,芦苇高过人头,偷割者纷纷行动。因为割下来的芦苇能卖钱,苇子还能编成苇帘,篷在房顶,即防潮又保暖,是很好的建筑材料,当时农村的房子都是草顶,所以叫草房。每当大队没收到苇草,就给我们青年点配几挂马车,车四周搭上跨杠,两人一辆车,颠颠哒哒进湿地,我们叫甸子。黄黄的芦苇高过了大马,我们只能站在马车上,茫茫的芦海望不到边际,那种空旷与辽远有一种感受:天之大,地之阔、人之小。视野里就剩两种颜色,蓝的是天,黄的是苇。卸完车一瞅,浑身沾满了芦花的花絮,弹不去擦不掉。赶上那年夏季水大,甸子出渔了,家家户户都到甸子捞鱼。学校有个女老师,叫上我步行前往,深深浅浅的坑里,有水就有鱼。学着别人的样子,光着脚丫在水里蹚,把水搅浑鱼便沉不住气,脑袋贴着水皮、张嘴喘气,对准椭圆形的、吸气的嘴一抓一个,百抓百中。不大会功夫,巴掌长的鲶鱼和两寸左右的鲫鱼,弄了满满两桶。至今忆起仍快意不减,人生能有几回这样尽欢、享受原始、收获自然?看来,当年不许进甸子放牧和割草是对的,否则哪有当下的好环境——水质好、草美、鱼肥、鸟众。今年“三九”第二天,灰蒙蒙的天上飘下小清雪,冷风袭扰着大地及大地上囊括的生灵。我随户外徒步的队伍,准备穿越哈拉海湿地,尽管已经做了防寒与保暖的准备,仍觉自己在瑟缩着。从发达水库的北岸开始,二百多人的队伍衣着鲜艳、清风相迎、雪花相随,浩浩荡荡进入湿地。没人注意踩在脚下干裂的盐碱地,覆盖在地上薄薄的雪层,还有贴着地皮七倒八歪枯草,倒是对堆放着机械捆绑好的草垛感兴趣,草堆成了拍照的道具。行至约六、七里,出现了土堎,像是用来拦水的,土堎北侧,成片的草约膝盖高,茂密丛生。再向前远远望见无边无际的芦苇荡,芦苇高过了人头。淹没了这群红、蓝、黄、绿,苇枝划脸,“驴友”们一个接着一个,鱼贯而行,边走边用手扒拉开摇动的苇杆儿,有人说:像是游击队员。望着身旁看似柔弱、纤细单薄的苇,略微弯垂的芦花上,载着雪花凝固成的冰花晶莹剔透。苇吃力地摇曳着,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把种子挥洒出去,完成生命的又一轮回?不管怎样,在这你拥我挤、密密匝匝的苇林里,苇在默默地履行着对生命的责任和义务。
      想起小时候,叔叔总是依偎在苇垛旁,无休止地扒开苇节,取出里面的苇膜,用唾液舔湿,贴在笛子孔处,一遍一遍地吹。我也成了叔叔指使的扒苇手,咋也扒不出,苇膜一弄就破。难怪浪漫的诗人们,总是在有苇的地方,描写出笛声悠悠的诗句来,原来这苇与笛是分不开的。我用耳聆听,没有笛音,只有穿越者的脚步声和喘息声。苇啊!你在这原始湿地,静静地等待,是期盼笛声把你带到下一个春天?可惜我不是吹奏者,不能和你分享悠扬的笛声;我是个过客,只能留下足迹陪你,折一束芦花伴我。
      走出苇塘,视野顿时开阔起来,大大小小的冰面,与袒露的陆地交织着,我小心翼翼地走在冰面上,这应是纵横交错的湖泊地带。其实苇塘下面也全是冰,因有踩倒下的芦苇做铺垫,没人滑倒。我好奇地用脚驱一驱冰面上的覆雪,眼前一亮,清澈透明的冰层一望到底,好久好久没见到这么清凌凌的冰了,心也随之清灵透明。冻在冰下的植物清晰可见;炸裂的冰缝隙不规则地伸展出去;更有像云朵、像棉絮样的乳白色冰花,白玉样镶嵌在冰层里,这样的冰花我好像未曾见过,而且很多、很多,它是怎样形成的我不得而知,它冰清玉洁的姿态令我难忘——权当是白雪公主在此冬眠吧!我努力寻觅,那剔透的冰层下那游动的鱼,然终不得见。我相信春来水暖花开,波光粼粼的湖泊里自会有鱼儿游曳,可那时一片汪洋我无法靠近。我玩起小时候冰上游乐项目,两脚用力一拧,“哧溜、哧溜”滑行,再看“驴友”们和我做着同样的动作,尽享冰雪带来的快乐。
      沼泽地带水草高过腰,葳蕤的草叶,宽如马莲,窄如韭菜。冷风拂过,轻轻摇曳;似竹签串着香肠样的棒槌,夹杂在密密麻麻草丛中,我认得那是“蒲棒”。小时候为得到一根蒲棒,常掉到没膝深水里,结果是蒲没摘到,弄湿一身衣,挨上一顿骂。风吹散了蒲棒,蒲花四溅飘洒,绒绒的蒲絮舞动着飞向蓝天,许是寻找落脚点扎根。我停下脚步,四周环顾,雪不知不觉中停了,暖暖的阳光正抚慰着这片草场,灿灿的草叶反射着日光更加光鲜亮丽。这草——它虽不是绿色却不失生机;它虽已泛黄却不枯萎,油汪汪的叶片,像是“过了油”、涂了漆。那一刻我真的贪婪了、看呆了,久久地注视着——蓝天、苇林、蒲草、花絮……没有杂声、无人打扰,我感觉:天是我的、地是我的、草是我的,一切都装点在心中。
       步行三十多里地,从湿地的腹地穿过,行进在苇海中,徜徉于蒲草间,碎步在冰面上,体验着大自然的爱与赠;感受着湿地的辽与阔;欣赏着苇草的静与美。这样的长途跋涉,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尽管很疲惫,却也收获着欣慰。世间少有的、未被开发的原始湿地,就在我们身边,不应该自豪么?不值得骄傲么?如果全国、全世界多一些这样的湿地、多一块这样的净土,天,将永远是蓝的;水,永远是清的;人,也永远是健康的。一个人如果肾脏有病,就不能排除毒素;地球肾脏——湿地被破坏,就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或失衡,好好爱护我们的湿地吧!那是我们及其它物种赖以生存的地方。
       虽没见到各种翱翔的鸟类和潜底的鱼儿,我并不缺憾,夏有夏的美,冬有冬的景,无需浓妆淡抹,湿地原始的静美与辽远永在。春风拂绿时,再来看你,相约就在水之湄——我的湿地,家乡的湿地。
                                                                                                                                                                                      2015年1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5 20:4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新编辑了一下,没有字母了,谢版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5 21:49:09 | 显示全部楼层
编辑了一下,好了。
欣赏红叶老师诗意大散文!跟随你的文字,走进大湿地哈拉海,感受到了它的辽阔与壮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5 22: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每次去市里都经过这片湿地,每次都激情荡漾,总是常看常新的感觉,忍不住放下玻璃窗拍啊拍,拍下家乡湿地的洁净辽阔悠远的美。欣赏姐姐美文。我却没能写出这么好的文字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6 09:4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情且激荡的散文,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09:45: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楼(海峡) 的帖子

谢海霞,总感觉那种美、那种阔,那种欣赏和自豪没写出来。要是你写,定能尽情表达,意境美、语言美,让人想身临其境,可我却做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09: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2楼(清茶) 的帖子

谢清茶。今年夏季咱们去一趟,相信你们都能比我表达的要好,更诗意、更精确、更富感染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09:5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4楼(雨荷@) 的帖子

谢雨荷,忙碌中还抽时间读我这“懒婆娘的裹脚布”,提提意见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6 11: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湿地——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肺。拜读好文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11:5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8楼(江南岸) 的帖子

谢谢江南岸!我们都渴望一片蓝天、渴望一块净土,能让我们生活的健康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4-6-10 12:26 , Processed in 0.10856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