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30|回复: 12

[原创] 绝句练习六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3 23:31: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夜问

帘掩三千竹, 家徒四壁诗;
寒山新问月, 倦鸟竟无知。

其二  人生
上路花招手,登山雨点头;
人生浑一觉,何必恋封侯。
  
注:早年曾自撰一联,谁知被黄鹤楼兄这一续到续出了几多人生感慨。觉得好玩,故而也附庸风雅,未料此贴被移至这里,只是不知这只虎画得如何,还望得到诸位指点

其三  晨雾
槛外千山隐,雾中半里清。
枫红潇洒落,方晓曙光明。

其四  春池
曲径深山静,黄鹂翠柳鸣。
一湖春入画,笑问外行人。

其五  自勉
敲山何虎震?响鼓却槌轻。
学术先明理,画龙方点睛。

其六  鹤雀楼
清池泉入股,云彩雁分流;
风雅弄诗句,光临鹤雀楼。

[ 此帖被饮马湘江在2011-11-26 23:26重新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5 09: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过,五绝难写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6 13: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老师指点。
      本欲练习写成联的。既然诗联一体,故而想不如直接将成联付诸应用。只是联都似懂非懂,如今却要玩绝句,确实步子大了些。不过好歹都是练习,所以也不怕诸位笑话了。昨日在进京的途中又想了几首(弄得一晚上都没睡好),现一并贴出,还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6 15:0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术先明理,要得。。。

赏读!问好湘江!
五绝跟技巧联一样蕴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6 20:0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星版鼓励。本不敢到这里来出丑的,所以还得谢谢星版激发了山人莫大的勇气和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6 20: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0楼饮马湘江于2011-11-26 20:04发表的  :
谢谢星版鼓励。本不敢到这里来出丑的,所以还得谢谢星版激发了山人莫大的勇气和动力。
诗词作品还是多发这里吧,很喜欢品读苍梧管管的点评!问好湘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8 09: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楼主饮马湘江于2011-11-23 23:31发表的 绝句练习六首 :
夜问

帘掩三千竹, 家徒四壁诗;
寒山新问月, 倦鸟竟无知。

.......
夜问
帘掩三千竹, 家徒四壁诗;
寒山新问月, 倦鸟竟无知。
很规矩的五绝。
短章求隽永,用事不需太多


其二  人生
上路花招手,登山雨点头;
人生浑一觉,何必恋封侯。
注:早年曾自撰一联,谁知被黄鹤楼兄这一续到续出了几多人生感慨。觉得好玩,故而也附庸风雅,未料此贴被移至这里,只是不知这只虎画得如何,还望得到诸位指点
人生浑一觉,好!
雨点头,一句岐生二意:一是理解成拟人,这似有不当。小雨如丝,大雨如注,皆绵绵不绝也。二是“点”用作动词,作“滴下”、“点点而下”,此似勉强。
人能点头,唐玄宗有诗曰“碧眼胡僧笑点头”;神仙可以点头,何仲举有诗曰“紫府神仙尽点头”、岩石可以点头,白香山有诗曰“岩石无端亦点头”,鸟可以点头,陈咏有诗曰:“傍溪沙鸟点头行”。——细品上述“点头”之用,皆各有用意也。故饮马湘江朋友之“雨点头”还可斟酌


其三  晨雾
槛外千山隐,雾中半里清。
枫红潇洒落,方晓曙光明。
前两句写实。以枫叶凋落而晓光明,其因果关系勉强了些。《玉篇》:“曙,东方明也。”
光明,明亮也。“曙光明”相组合,有些硬了。
雾中半里清,孤平


其四  春池
曲径深山静,黄鹂翠柳鸣。
一湖春入画,笑问外行人。
“曲径通幽处”、“两个黄鹂鸣翠柳”皆名人名句,起承二句削而用之,效果不好。
春景入画,本是好境,“笑问外行人”凭空落下,实为败句,败其整篇诗意也。
“鸣”在八庚,“人”在十一真,诗不押韵


其五  自勉
敲山何虎震?响鼓却槌轻。
学术先明理,画龙方点睛。
起句不明句义。承句合诗理不合事理。
学术先明理,有见识语!
画龙点睛,喻紧要处用力,其间加一“正”,联系转句看,稍显费解。
“画”字处应是平声


其六  鹤雀楼
清池泉入股,云彩雁分流;
风雅弄诗句,光临鹤雀楼。
一二句生硬。
弄诗本是风雅事,再以“风雅”修饰之,有些赘。光临,敬称他人来访也。若是自登楼,则不当用“光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8 09: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在摸索绝句对韵、律的具体要求及写作的感觉,谢谢苍梧兄代为整理并给予了精彩的点评,我当慢慢消化并认真学习体会,再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1-28 10:3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7楼饮马湘江于2011-11-28 09:22发表的  :
正在摸索绝句对韵、律的具体要求及写作的感觉,谢谢苍梧兄代为整理并给予了精彩的点评,我当慢慢消化并认真学习体会,再谢。
不客气。欢迎常来。诗词版的学院气多些,相信能吸引真正爱诗的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8 12: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人于诗,纯属附庸风雅而已,若真要学诗自然得纠正早前偏好技巧联的陋习。
以下几则作业苍梧兄点评得很到位,大都也切中了要害。只是在理解上多少存在些差异,为此也提点个人的看法。当然自己还不太会如何正确去品味诗句,主要是为了方便同诸位诗友交流。

其一 夜问
帘掩三千竹, 家徒四壁诗;
寒山新问月, 倦鸟竟无知。

很规矩的五绝。
短章求隽永,用事不需太多


自评:用事不需太多,还望苍梧兄细说一二。

其二  人生
上路花招手,登山雨点头;
人生浑一觉,何必恋封侯。
注:早年曾自撰一联,谁知被黄鹤楼兄这一续到续出了几多人生感慨。觉得好玩,故而也附庸风雅,未料此贴被移至这里,只是不知这只虎画得如何,还望得到诸位指点
人生浑一觉,好!
雨点头,一句岐生二意:一是理解成拟人,这似有不当。小雨如丝,大雨如注,皆绵绵不绝也。二是“点”用作动词,作“滴下”、“点点而下”,此似勉强。
人能点头,唐玄宗有诗曰“碧眼胡僧笑点头”;神仙可以点头,何仲举有诗曰“紫府神仙尽点头”、岩石可以点头,白香山有诗曰“岩石无端亦点头”,鸟可以点头,陈咏有诗曰:“傍溪沙鸟点头行”。——细品上述“点头”之用,皆各有用意也。故饮马湘江朋友之“雨点头”还可斟酌


自评:这是刚学联那年的帖子,续诗的朋友不少,但独钟黄鹤楼兄的“人生浑一觉,何必恋封侯”。“雨点头”应指夏秋时节暴雨来临之前的情境,雨少而风劲。当然平常的联句若直接用于诗中,自然需要仔细斟酌才行。

其三  晨雾
槛外千山隐,雾中半里清。
枫红潇洒落,方晓曙光明。
前两句写实。以枫叶凋落而晓光明,其因果关系勉强了些。《玉篇》:“曙,东方明也。”
光明,明亮也。“曙光明”相组合,有些硬了。
雾中半里清,孤平


自评:后两句本指风流雾散,曙光破晓。自觉也勉强了些。

其四  春池
曲径深山静,黄鹂翠柳鸣。
一湖春入画,笑问外行人。
“曲径通幽处”、“两个黄鹂鸣翠柳”皆名人名句,起承二句削而用之,效果不好。
春景入画,本是好境,“笑问外行人”凭空落下,实为败句,败其整篇诗意也。
“鸣”在八庚,“人”在十一真,诗不押韵


自评:首两句是对名句的化用,苍梧兄说效果不好,是否是指应多写出自己的应有的文字?外行人在此应有多种理解,在此可理解成:多好的风光,可惜“我”不会欣赏;也可理解成外地来的游人。

其五  自勉
敲山何虎震?响鼓却槌轻。
学术先明理,画龙方点睛。
起句不明句义。承句合诗理不合事理。
学术先明理,有见识语!
画龙点睛,喻紧要处用力,其间加一“正”,联系转句看,稍显费解。
“画”字处应是平声


自评:第一句设问,第二句用转折语气,旨在说明为何会这样。后两句是说只有明白了道理,方可水到渠成,否则画龙点睛也是白点。苍梧兄说“画”字处应用平声字不解,此处不是合符一三五不论的说法么?

其六  鹤雀楼
清池泉入股,云彩雁分流;
风雅弄诗句,光临鹤雀楼。
一二句生硬。
弄诗本是风雅事,再以“风雅”修饰之,有些赘。光临,敬称他人来访也。若是自登楼,则不当用“光临”。


自评:第一、二句写眼前所见,并由此联想到了王之涣的“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名句,故而意欲附庸风雅,无赖才情有限,所以很想亲临鹤雀楼去找找灵感。当然若题为神驰鹤雀楼,估计理解会要好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漫天雪文学论坛 ( 皖ICP备20001937 )

GMT+8, 2025-5-21 11:37 , Processed in 0.09945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